中考化学考点19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学案(课型:复习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别: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
一、探究目标
1、会用实验方法鉴别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的气体;
2、理解H+ OH- CO3 2- NH4+等离子的检验,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它们。

3、会根据实验步骤和现象以及常见物质的其它特征判断物质的存在。

二、探索导航
鉴别是在知道是什么物质的情况下将其区分出来
而检验则是通过实验确认这是什么物质(物质的鉴定题和鉴别题要求是不同的。

根据实验确定某一物质的习题是鉴定题;根据实验区别几种已知物质的习题是鉴别题)
鉴定与鉴别都是用来检验物质的常用方法,都是通过实验,根据物质的特性反应去查出要检验的物质。

因此,物质检验的关键是必须熟练掌握各物质(或离子)的特征反应,正确地选择试剂和实验方法。

进行物质的检验时应注意:先取样,后操作;先现象,后结论
一般流程: 先物理后化学物理: 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热效应等
化学: 取样—加特定试剂—有明显特征现象—得出结论归纳整理:初中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气体: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
金属:铁、黄金、黄铜(铜锌合金)……
酸:盐酸、硫酸……
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盐:碳酸盐、铵盐……
其它:硬水与软水、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
【活动一】
(一)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和吸收方法
气体检验方法现象吸收方法
【典型例题】
[例1]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例2].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B.用无色酚酞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 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练习:
1、用下列方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氢气,其中不可取的是( )
A.分别检验气体的可燃性 B.分别通入石灰水中
C.分别填充气球放飞 D.观察两种气体的颜色
2、只用水不能区分各组物质(物质均为固体)的是()
A、生石灰、氯化钠
B、碳酸钙、氢氧化钠
C、苏打、小苏打
D、硝酸钾、硝酸铵
【活动二】
物质(离子)的检验
物质的颜色特征:
固体物质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黑色固体:氧化铜,铁粉,木炭,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3、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溶液的颜色:1、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 2、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3、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 4、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二)几类物质(离子)的检验
【典型例题】
[例3] [ 07,梧州]43.
(3)利用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

请填写下列表格:
[例4] [ 09,梧州]40.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
A.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H2和NH3
B.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O2和CO2
C.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H2SO4和NaOH
D.可用Ba(NO3)2溶液鉴别Na2SO4溶液和K2CO3溶液
[例5] [2018·天津]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 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
C.用浓硫酸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
D.用稀盐酸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
[例6]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

取一些草木灰加到盐酸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可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练习:3、将盐酸,氯化钠,石灰水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A. BaCl2溶液
B. Na2CO3溶液
C. 酚酞试液
D. 稀硫酸
4.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这三类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

下列区别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 )
A. NH4HCO3与KCl:加水 B.K2S04与Ca3(P04)2:闻气味
C.NH4C1与KCl:观察外观 D.(NH4)2SO4与K2S0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5、鉴别两瓶失去标签的盐酸和硫酸溶液,可使用下列试剂中的( )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BaCl2溶液
D、Na2CO3溶液
6、(2009·揭阳)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C2H5OH和NaCl 溶液(闻气味)B.NaOH溶液和稀H2SO4溶液(酚酞试液)
C.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 D.KMnO4和KClO3 (观察颜色)
7.(2009·芜湖)课本中“‘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活动与探究”用到H2SO4、Ba(NO3)2、NaOH、K2CO3四种溶液。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后的废液进行了探究。

取废液少许,测得其pH为12。

[提出问题]:废液中除含OH-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呢?
[理论分析]:废液是由四种盐混合而成的。

这四种盐电离出的8种离子(H+、SO42-、
Ba2+、NO3-、Na++、OH--、K+、CO32-)之间会相互发生反应。

废液的pH为12,显碱性,所在一定不存在的一种离子是____________;有三种离子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存在,它们是NO3-、K+和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SO42-、CO32-
乙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Ba2+
丙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Ba2+、SO42-、CO32-
以上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假设中,_______同学的假设一定不成立,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0天津市14).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酒精监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红棕色)+ 6H2SO4 ="==2" Cr2(SO4)3(绿色) + 2CO2↑+ 9H2O,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A.CrO3B.Cr2O3C.Cr2S3D.CrSO3
2.下列应用对比科学思想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设计不正确的
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含量
B.探究CO2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
C.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D.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3.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
4.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B.都是黑色固体
C.都能导电 D.硬度都很大
5.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可能是氧化物B.②可能是金属
C.③一定是混合物D.④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
6.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分别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在左边烧杯中加入5.6g金属铁,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右边烧杯中加入的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
A.36:19 B.12:43 C.24:31 D.13:42
7.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燃料B.砍柴伐木C.裁剪布料D.冲洗碗筷
8.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A.B.C.
D.
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B.盐酸挥发C.试管破碎D.蔗糖溶解
10.一氧化氮(NO)虽然有毒,但由于其在医疗上有重要用途而享有“明星分子”的美誉。

下列有关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
B.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一氧化氮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1.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与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3:4
D.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三种
12.下列有关实验方案或实验事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水和生石灰制取熟石灰
B.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锌粉
C.可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会变为红色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利用本炭和活性炭的_______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色素等可溶性杂质;
(2)CO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二者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二者的_______;
(3)把乙醇添加到汽油中作为燃料使用,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_______。

14.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4个甲烷分子_______________;
(2)石墨_______________;
(3) 3个铜离子_______________。

15.化学来源于生活,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元素为核心进行了以下系列家庭小实验:
I.关于雪碧的研究。

资料一:市场目前所售“雪碧”汽水的包装,主要有A:铁制易拉罐B: 玻璃瓶C: 聚酯塑料瓶
品名:雪碧汽水(清爽柠檬味汽水)
配料:水、白砂糖、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苯甲酸钠)、食用香精等
保质期: 9个月
保存方法:禁止加热或0°C以下冷冻、避免阳光直晒或高温
资料二:柠檬酸为白色固体,化学性质稳定。

(1)三种包装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过多饮用“雪碧”将使人肥胖,根据资料中的配料信息,其中主要提供能量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
(2)打开瓶盖,听到“嗤”的声音并观察到大量气泡逸出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3)若取少量汽水加入试管中,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将该溶液加热,溶液颜色___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II.关于鸡蛋壳的研究。

(1)实验一:小明将鸡蛋浸入白醋中,表面产生气泡,白醋中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其中Ac代表醋酸根),请您写出蛋壳与醋酸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取蛋壳用镊子夹取后,在家庭煤气灶火焰上灼烧,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一会儿蛋壳内侧就变黑,同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蛋壳内侧的“凤凰衣”含有的营养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

②一段时间后将灼烧后的“蛋壳”放入装有少量水的玻璃杯中,向其中加入一片“果导”(主要成分为酚酞),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吹气,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

1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请回答:
(1)自然界中的水需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吸附常用到的物质是
_________。

(2)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重水(化学式为D2O)相对分子质量是20,已知D和H都是氢元素,则D的质子数为
__________ 。

(3)硬水主要是因为水中含较多钙、镁离子,写出一种离子符号:_________(要求:在“四线三
格”中规范字母大、小写)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化学方程式_____。

(3)选择装置B作为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其突出优点是_____,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用导气管端口字母表示)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7,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8.某研究性小组将某次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持续通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测得pH值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Na HCO3溶液显碱性,NaHCO3溶液微热时不会转化成碳酸钠溶液。

②Na2CO3溶液转化成NaHCO3溶液时,溶液的碱性会减弱。

③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 H2O+CO2=2NaHCO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少量CO2气体时溶液仍显红色,其原因是_________。

(2)实验刚结束时测得溶液的pH<7,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将最后所得的溶液微热后冷却至室温,溶液变_________色,其原因是_______。

(3)若C点为某种溶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则C点是_____这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

试计算:
(1)维生素D2由3种元素组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

(2)维生素D2中的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

(3)198g维生素D2中碳元素的质量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故:反应前已知的原子个数:碳原子2个、氢原子18个、氧原子25个、硫原子6个;反应后原子个数:铬原子4个、硫原子6个、氧原子17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8个,故可知4X中含有铬原子4个和12个氧原子,故物质X的化学式为CrO1.
2.D
【解析】
【详解】
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含量,可收集一瓶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分别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选项中实验方案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左边试管中的气体为CO2和O2,右边试管中的气体为O2,其它条件不变,可以采用对比科学思想探究CO2对铜生锈是否有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两支试管中的液体体积相等,溶质氯化钠加入量也相等,其它条件也相等,只有溶剂不同(水、汽油),可以采用对比科学思想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故不符合题意;
D、利用该装置可以发现试管盖住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只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不能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故符合题意。

3.C
【解析】
【分析】
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

【详解】
从图示看,①③烧杯里面是热水和冷水,有氧气,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②④说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故选C。

A、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A不正确;
B、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B不正确;
C、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
D、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D不正确。

故选C。

4.A
【解析】A.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是碳的两种不同单质,正确; B. 石墨是黑色固体,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晶体,错误;C. 石墨能导电,金刚石不能,错误; D.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石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小的物质,错误。

故选A。

5.B
A、该图中的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氧化物,正确;
B、该图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是单质,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不可能是双原子分子,故错误;
C、图中有两种分子,故是混合物,故正确;
D、图中的两种物质都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故正确。

故选B。

6.B
【解析】
【分析】
天平平衡不是取决于加入了多少,而是取决于剩余了多少,也就是取决于质量的净增加。

所以在计算中要关注质量增加量。

【详解】
设:加入5.6g铁产生的氢气质量为x
Fe+2HCl=FeCl+H

22
562
5.6g x
56 5.6g
=
2x
x=0.2g
左盘增加的质量=5.6g-0.2g=5.4g,左盘增加了5.4g,所以右盘也应该增加5.4g才能平衡。

在右边烧杯中加入5.5g镁和铜的混合物,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0.1g,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之后,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设:镁的质量为y
Mg+2HCl=MgCl+H

22
242
y0.1g
24
y
=
20.1g
y=1.2g
所以铜的质量为5.5g﹣1.2g=4.3g。

混合物中镁和铜的质量比为1.2g:4.3g=12:43
故选B。

【点睛】
金属与酸后,增加的质量等于加入的金属质量减去生成的氢气质量。

7.A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A、燃烧燃料会生成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砍柴伐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裁剪布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
D、冲洗碗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加油站的汽油、柴油等属于易燃物,应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故选B。

9.A
【解析】
【详解】
A、酒精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试管破碎,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蔗糖溶解,形成蔗糖溶液,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一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利用各元素原子量之和求相对分子质量,其相对分子质量=14+16=30,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A错误;
B、由一氧化氮的化学式可知,一氧化氮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B正确;
C、由一氧化氮的化学式可知,每个一氧化氮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选项C错误;
D 、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7∶8,选项D 错误。

故选B 。

11.D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的微观图示,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2424
22N O +2N H 3N +4H O 点燃 ,分析该方程式进行解答。

【详解】
A 、反应前后N 、H 、O 原子种类不变,N 2O 4、N 2H 4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主,变成了N 2、H 2O ,不符合题意;
B 、反应后有氮气生成,氮元素的单质的化合价为0,所以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C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来看,参加反应的甲、乙与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3:4,不符合题意;
D 、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N 2O 4和H 2O 二种,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
这种反应微观示意图的题目,解决方法是先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方程序式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12.D
【解析】
试题分析:A .用水和生石灰制取熟石灰实验方案是正确的;因为生石灰和水能发生反应生成熟石灰;B .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锌粉实验方案是正确的;镁粉和锌粉与盐酸反应而铜粉不反应;C .可用过量的Cu (OH)2除去CuSO 4溶液中的少量H 2SO 4实验方案是正确的;D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时,试纸会变为蓝色,故答案选择D
考点:实验方案评价、现象的叙述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吸附 分子的构成不同 节省石油资源(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色素,可除去水中的异味、色素等可溶性杂质。

(2)CO 和CO 2都是碳的氧化物,但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3)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可用玉米、高粱等粮食发酵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把乙醇添加到汽油中作为燃料使用,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还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合理即可)。

14.4CH 4 C 3Cu 2+。

【解析】
【详解】
(1)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个甲烷分子可表示为:4CH 4;
(2)石墨是固体非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故可表示为:C ;
(3)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铜离子可表示为:3Cu 2+。

15.C 白砂糖 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溶液颜色变红,加热后不褪色 汽水中含有碳酸、柠檬酸,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因为虽然碳酸受热分解,但是柠檬酸受热不分解 3222CaCO +2HAc=Ca(Ac)+CO +H O ↑ 蛋白质 加入“果导”溶液变红,向上层清液吹气,溶液变浑浊,由红色褪为无色。

【解析】
【详解】
Ⅰ(1)三种包装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聚酯塑料瓶,故选C ;主要提供能量物质的是白砂糖;
(2)打开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3)汽水中含有碳酸、柠檬酸,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不变,因为虽然碳酸受热分解,但是柠檬酸受热不分解;
Ⅱ(1)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CaCO +2HAc=Ca(Ac)+CO +H O ↑;
(2)①蛋壳内侧变黑,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说明蛋壳内侧的“凤凰衣”含有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②将灼烧后的“蛋壳”放入装有少量水的玻璃杯中,“蛋壳”灼烧后,反应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加入“果导”溶液变红,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吹气,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变浑浊,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16.活性炭 1
【解析】
【分析】
【详解】
(1)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可以去除异味和色素,所以水净化常用的吸附物质为活性炭;
(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D 和H 都是氢元素,则质子数相同,所以为1;
(3)书写钙离子时,大写字母占上两格,小写字母占中间,化合价在第一格,所以钙离子为。

【点睛】
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则属于同一种元素。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铁架台 A 232MnO 2KClO 2KCl + 3O Δ↑ 可以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b e→f→c→d
CO 2+H 2O=H 2CO 3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是铁架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 作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32MnO 2KClO 2KCl + 3O Δ↑;
(3)选择装置B 作为制取CO 2气体的发生装置,其突出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b 端进入;应该先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除去水蒸气,所以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e→f→c→d→b;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该装置中溶液的pH <7,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 2+H 2O=H 2CO 3。

18.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并且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红 碳酸分解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溶液变成碳酸氢钠溶液 碳酸氢钠
【解析】
【详解】
(1)通入少量CO 2气体时溶液仍显红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并且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
(2)实验刚结束时测得溶液的pH <7,其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将最后所得的溶液微热后冷却至室温,溶液变红色,其原因是碳酸分解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溶液变成碳酸氢钠溶液.
(3)若C 点为某种溶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该溶液碱性减弱,则C 点应该是碳酸氢钠这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396 11:4 168g
【解析】
【详解】
(1)根据维生素D 2的化学式为C 28H 44O ,维生素D 2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维生素D 2的相对分子质量=12×28+1×44+16=396;
(2)维生素D 2中的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44):16=11:4;
(3)198g 维生素D 2中含碳元素的质量=198g ×126
2839⨯×100%=168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