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合集下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翻译导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以下是小编整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言文翻译,以供参考。

作品原文孟子曰:“天时1不如地利2,地利不如人和3。

”三里之城4,七里之郭5,环6而攻之7而8不胜。

夫9环而10攻之,必有得天时11者矣;然而不胜者,是12天时不如地利也13。

城非不高也14,池15非不深也,兵革16非不坚利17也,米粟18非不多19也;委20而21去22之23,是24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25曰:域26民不以27封疆之界28,固29国30不以山溪31之险32,威33天下不以34兵革35之利。

得道者36多助,失道者37寡38助。

寡助之至39,亲戚畔40之;多助之41至42,天下顺43之。

以44天下之45所顺,攻亲戚46之所畔,故47君子有48不战,战必胜49矣。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3、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5、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huán):包围。

7、之:代这座城8、而:连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连词表递进。

11、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12、是:这。

13、也:表判断语气,“是”。

14、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非:不是。

15、池:护城河。

16、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7、坚利:坚固精良。

利:精良。

18、米粟(sù):粮食。

19、多:充足。

20、委:抛弃。

21、而:然后22、去:离开。

23、之:代词,代“城”。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文言现象简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文言现象简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译文|文言现象|简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及注释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

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

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22《孟子》两章

22《孟子》两章

22《孟子》两章一.翻译句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们定居下来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阻,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众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下达重大使命到某个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饥饿,身受贫穷之苦,用种种行动去阻碍扰乱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能力。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如果没有敌国外患(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死亡。

二.阅读理解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T127.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有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T12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练习
1。《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_____。提出 的著名论断是_______ 2.文中的“道”与下面哪个词中的“道”意思相近? A.道德 B.道歉 C.道路 D.王道
3“战必胜”的根本原因是(原文)______________ 4.“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 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

君主
畎亩
版筑 鱼盐 士
孙叔敖
百里奚


举例论证 相 人才必须 辅佐武王 在艰苦的 相 环境中造 就的道理 令尹
大夫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国际学院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六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的基础上, 得出结论。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国际学院
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课文开头列举6位名人有何用意? 3、一个人经受磨练有何好处?(原句) 4、在课文第二段找出能分别论证“生于忧 患”和“死于安乐”的句子。 5、课文使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国际学院
理解课文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国际学院
学习目标:
• 1、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 写法。 • 2、说出文中“道”指代的内容。 • 3、用自己的话说说“得道多助”的时代 意义。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国际学院
道是什么?它和“人和”有何关系?
“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 施行仁政则“多助”,“多助”则“天下顺 之”,这就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 持和拥护。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国际学院

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 兵器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限制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 通“叛”,背叛 2.“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什么说的( C ) A.正确的道理 B.作战的规律 C.施行“仁政” D.统治的方法
3.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分析课文
学习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采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论证。围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胜。
通过举区区小城,四面被围,攻方占据天时 ,占有战斗的主动权,却不能取胜的例子,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地利”重于“天时”。
分析课文
学习第三部分 1、第三部分摆出了什么论据?有 何作用?
城高池深、兵利革坚、米粟充足但弃城 而逃。
翻译课文
天时:有利作战的天气、时令
天 时 不 如地利:有地利作战的利地,理条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
地理形势;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地 利 不 如 人 和。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
城:内城
郭:外城 环:围
三 里 之 城,七 里 之 郭,环 而 攻
18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1、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代词,这(就是) 2、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3、兵革非不坚利也 武器装备,兵:兵器 4、委而去之 委:放弃 去:离开 5、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6、域民 界限,这里意思是限制 7、固国 巩固 8、威天下 威慑 9、寡助之至 到 10、亲戚畔之 代词,他,指寡助之君 11、亲戚畔之 通“叛”,背叛
以:凭借
之 至, 天 下 顺 之。以 天 下 之

语文: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图文详说课件

语文: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图文详说课件

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 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城墙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米粟(sù):指粮食。 多:充足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 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的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仍有积极影响.
★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为孟轲与其弟子万 章等著.全书七篇,《汉书· 艺文志》著录十一篇.东 汉赵岐《孟子章句》分为内篇七,外篇四.今本 《孟子外书》系明姚士伪撰.赵岐将七内篇各分上、 下,为十四卷.《隋书· 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 著录十四卷.内容记述孟子政治活动及仁政、孝义、 性善等政治伦理哲学思想.南宋朱熹将《孟子》与 《大学》、《中庸》、《论语》合为「 四书」.
•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 • 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 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 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 概括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 件. 摆出观点,提挚全文。
•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 如地利也.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郭: 古义: 外城。 今义:姓氏 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 而,表转折,却. 夫环而攻之:夫fú,句首发语词。 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原文翻译及阅读练习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原文翻译及阅读练习答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课文原文翻译及阅读练习答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

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

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

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

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

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

”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1)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政治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5)郭:外城。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两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 其文气势充沛 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 逻辑严密;尤长于譬喻, 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 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 说明复杂的道理。 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 散文家韩愈 柳宗元、 韩愈、 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 等影响很大。 轼等影响很大。
孟子思想
• 排比 •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对偶 •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顶真 •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下一篇
• 字词小结 • 1.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古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 今义:姓氏 •池 古义: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 今义:池塘 •去 古义: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 ……去 今义:到……去 •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古义: 今义: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 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得道多助,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 孟子(约前372一 孟子(约前372 372一 289),名轲, ),名轲 前289),名轲, 字子舆, 字子舆,邹(今山 东邹县) 东邹县)人,战国 时期思想家、 时期思想家、教育 儒家思想的 家,是儒家思想的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地位仅 次于孔子, 次于孔子,被尊为 亚圣” “亚圣”,后世常 孔孟”并称。 以“孔孟”并称。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 ● ● 凭借、 凭借、 所以 ……居住 疆界 (使)……居住 依靠 的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 ● 使……稳固 ……稳固 险要 震慑 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 ● 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 ● 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 治国之道(指施行仁政) 的人 违背道义 放弃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 ● ● ● ● 通叛, 到极点 通叛,背叛 内外亲戚 少 代失道者

《孟子两章》中《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两章》中《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守 城
守方
城 高
粮多
兵 革 利
池深
攻方
地利
委而去之
人和
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天时 不如 地利 地利 不如 人和
举例
攻方失利
守方失利 域民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道理 固国
威天下
治国
“仁政 ”
• 艺术特色: • 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论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 ,善于说理。 •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 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 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
(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 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 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 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 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讨论:本段(第二段)摆出了什 么论据?有何作用?
围攻一座小城但不能取胜。论证 了中心论点的前半部分内容: “天时不如地利” ,强调了“地利 重要性。
拓 展 研 究
1)你知道历史上或生活 中的哪些例子印证了“得道 多助,失道寡助” 这一古训 ?跟同学们介绍一下。
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
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 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 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这句 古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 字词小结 •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 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中心论点提出来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使用什么论证方法?
论点 范围 域民 主张 (结论) 施 行 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 仁 政 ”
战 争
治 国
固国 威天下
排 比 (反面论证) (对比论证)
3.课文第3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 有何特点?讨论其作用?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震慑 武力的强大
【译文】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
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靠山河的险要;
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极点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归顺,服从 通“叛”,背叛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 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充足 放弃
【译文】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 并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的人 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 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限制
凭,靠
巩固国防
层层推理
对比衬托
得出结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堂小结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 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 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
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

《孟子两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两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两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孟子两章》是《孟子》中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两篇文章。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古文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品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作品注释:(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标题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4)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5)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6)必:一定。

(7)然而:这样却。

(8)是:这。

(9)城:城墙。

池:护城河。

(10)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不是不坚硬锐利。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硬,锐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委,放弃。

去:离开。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以:凭借。

(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固:巩固(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威:震慑。

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锐利,这里意思延伸为武力。

(15)寡助之至:得到的帮助少到了极点(16)亲戚:身边的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

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

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

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

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自子思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

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

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

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孟子》两章译文

《孟子》两章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锐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舜在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选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选拔,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集市中被选拔。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们的内心痛苦,使他们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以后才能改正;(犯错误时)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部的祸患,这个国家国家经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相关名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艺术特色:
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 严密,并使用举例论证、对比 论证、道理论证、类比论证, 善于说理。
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 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 的说服力、感召力。
排比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
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对偶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顶真 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中需要 “人和”
(举例论证)
域民 类推 固国
威天下
治国需要“人和”
(类比论证)
结论
得道者多助——顺之 失道者寡助——畔之
施行“仁政”
(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摆出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结构图解
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事例
论证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类推
得出结论 得道多助, 治国道理
失道寡助。
论证方法详解
论证方法回顾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 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 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 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 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 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 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 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 往是综合运用的。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内心困扰,思虑阻塞,这以后才能奋起;(别 人)把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发于言语之中 ,这样(你)才能明白。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 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与 之相匹敌的国家和外来国家的忧患,国家常常 会灭亡。这样以后就才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 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释义、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 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本段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 “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 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 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这是儒 家思想中非常积极的思想,在二千 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极强的现实意 义。
4、回答下列问题: (1)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第2段从攻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 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 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第3段从守方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 “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 利”“米粟非不多”,弃城而逃,说明“地利” 亦难比“人和”。
(2)“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明确)“道”即指仁政。“得道”就是施行仁政。 施行仁政则 “多助”,“多助”则“天下顺之”,这 就 是“人和”,即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3)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 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对 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 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 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 性。
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 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 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国学经典」《孟子两章》

「国学经典」《孟子两章》

「国学经典」《孟子两章》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伋(jí)的再传弟子。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元明时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主张“仁政”、“王道”、“性善论”、“民贵君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由孟轲及他的弟子所著,记录了孟子的思想与言行,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孟子两章》是《孟子》中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两篇文章。

1古文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标题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4)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5)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6)必:一定。

(7)然而:这样却。

(8)是:这。

(9)城:城墙。

池:护城河。

(10)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不是不坚硬锐利。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硬,锐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方法运用及分析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自主思考法,引导法和交流讨论法有机结合。
意义:这些方法应该灵活的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有的环节需要讲授法,有的环节需要学生自主去探究学习,从中获取知识,而有的环节需要同学间互相交流合作共同来学习,有的环节需要熟读课文才能从中获取有用信息。只有这些方法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才能够使教学环节更加灵活,教学重点得予突出,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七、拓展延伸
请结合历史和现实,举出一个事例阐述“人和”思想的重要性。(交、作业








师生
互动
设计
导入部分,作者简介部分,朗读和翻译部分
学生
活动
设计
重点文言字词解释,文章内容理解把握部分
随堂
练习
设计
文言字词的再次巩固
课外作业设计与布置
1、背诵默写这篇小段论,自查不足
2、论点是什么?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3、孟子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论述过程有什么特点?
(明确)举例论证,举了攻城和守城两个战争中的例子(多媒体展示),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特点,层层推进,运用排比,对比,顶针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结构严密,论述有力。








导入
设计
一、课前导入设计:
师:以所学过的水浒传故事“智取生辰纲”中智多星吴用等人夺取生辰纲的故事导入,天时,地利,人和在战争和某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这几葛要素什么最重要呢?我们来听听先哲孟子给我们的论述?接着解释题目意思。释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3.比较法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资料助读:1、《(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2、孟子与《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

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来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

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

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2.学生齐读课文,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注意步骤)1.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积累文言知识。

(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通“”,义: )(2)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郭:)委而去之(去: )亲戚畔之(亲戚: )池非不深也(池: )(3)一词多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三里之城()地利不如人和()环而攻之而不胜()以天下之所顺()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兵革非不坚利也()(4)注意下列加点词: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 )(5)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五、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明确:中心论点是。

2.学生依据提示,背诵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练习册。

《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示范朗读,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大声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组,展开课堂竞赛。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②傅说③胶鬲④行拂(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③入则无法家拂士④所以动心忍性(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行拂乱其所为②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①入则无法家拂士死于安乐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胶鬲举于鱼盐之中③④国恒亡死即举大名耳舜发于畎亩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⑤⑥发于声扶苏以数谏故(4)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论证、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如把与类比,如事例罗列,如把与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如事例:1、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2、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

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

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4.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提示: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

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

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

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

才能从磨炼中来。

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

才能从奋斗中来。

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

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

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

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比较,把握《孟子》散文的逻辑性和文采:1.逻辑性——层层深入的论证特色。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

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六、课堂小结:《(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

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七、布置练习作业第三课时练习时间: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

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2、得道者多助()3、伐无道,诛暴秦()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池非不深也()三、解释加点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2、夫环而攻之()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兵革非不坚利也()5、委而去之()()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四、翻译下面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五、回答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3、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5、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中心论点是。

阐述了孟子的人才观。

2、给加点字注音。

畎亩()傅说()胶鬲()法家拂士()3、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入则无法家拂士。

困于心衡于虑。

曾益其所不能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空乏其身()舜发于畎亩之中()苦其心志()人恒过()5、翻译句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恒亡河曲智叟亡以应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7、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8、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具体比较分析。

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请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名言?10、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