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血管性认知障碍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和期待
深入研究VCI的发病机 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
方法和预防措施。
01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 临床研究,评估不同治 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
03
推动VCI的跨学科合作 和综合治疗,为患者提 供更全面、个性化的治
疗方案。
05
加强VCI的早期识别和 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和及时性。
02
加强VCI的科普宣传和 教育,提高公众对VCI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NMDA受体拮抗剂
通过拮抗NMDA受体,减少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从而改善认知功能。常用 药物包括美金刚等。
控制危险因素药物
降压药
通过降低血压,减少脑血管病变的风 险,从而延缓认知障碍的进展。常用 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 等。
降脂药
降糖药
通过控制血糖水平,减少糖尿病对认 知功能的影响。常用药物包括二甲双 胍、胰岛素等。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 诊治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3
目录
Contents
• 血管性认知障碍概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 • 患者管理与康复训练 • 指南解读与临床实践建议 • 总结与致谢
01 血管性认知障碍概述
定义与流行病学
定义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由脑血 管病变或其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 障碍,涵盖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 整个过程。
神经心理学评估
认知功能评估
采用标准化的神经心理测验,评 估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 能力、视空间能力、执行功能等 认知领域。
情绪和行为评估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如抑郁、 焦虑等,以及行为异常,如攻击 性、游荡等。
中国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诊断指南(2016)
前言血管性认知损害(VCI)概念最早于1995年提出[1],泛指所有与脑血管损伤(不仅是卒中)有关的认知障碍[2]。
VaMCI是指由血管性原因引起的,或与血管性原因有关的轻度认知损害综合征[3],是正常认知与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3,4,5,6,7]。
虽然与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VCIND)[5]、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ild VCD)[4]和轻度神经认知障碍(mild NCD)[7]概念不同,但定义基本一致,类似于阿尔茨海默病(AD)所致轻度认知损害(AD-MCI)[8,9,10,11]。
研究发现,急性卒中3个月内有24%~55%患者出现至少1个认知领域的损害[12,13,14],6个月内72.7%患者有认知损害,1年内仍有69.8%患者有认知损害[15,16]。
我国卒中后认知损害发生率高达80.9%,其中认知损害非痴呆为48.91%,痴呆为32.05%[17]。
卒中使发生痴呆的相对危险度升高3.7倍,在61~74岁老年人中其危险度升高至6.6倍,并使痴呆的发生提前近10年[18]。
平均每年有10%VaMCI患者进展为血管性痴呆(VaD),2年后约19%进展为VaD,23%进展为AD或痴呆[19,20],5年后46%进展为痴呆,52%死亡[21]。
可见,VaMCI是VaD或痴呆的前驱期,是痴呆防治的关键靶点[19,20,21,22],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然而,VaMCI诊断标准至今尚不统一,筛查方案缺少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加上我国语言文化环境与西方不同,给临床诊断和筛查带来了不便。
因此,研发一个适合于我国的VaMCI临床诊断指南很有必要。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痴呆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ADC)于2014年成立指南工作组,目的是修订之前《中国痴呆诊疗指南》[23]推荐的AD和其他痴呆的诊断和管理,并通过循证医学研究方法,补充制定VaMCI诊断指南。
一、指南制定方法本指南的证据收集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PubMed数据库和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的生命科学文献数据库(EMBASE),证据类型包括临床研究报告(clinical trial)、Meta分析(Meta-analysis)、系统综述(systematic review)等,均发表在2015年3月10日之前。
《2019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解读
·指南与共识·655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 年第49卷第6期在过去的30年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显著增加。
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轻度认知障碍总体患病率为20.8%,其中42.0%是由脑血管病和血管危险因素所致;而在所有的痴呆病例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 aD)约占20%,是除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外最常见的痴呆类型[1],已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与医疗负担。
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的痴呆研究进展与诊治指南,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布了《2019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
相较于2011年发布的《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3],新版指南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定义、分类、诊断、预防及治疗等各个方面做出了全方位的更新。
新版诊治指南的推出,旨在更新临床医师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认识,并为痴呆诊治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本文将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1 血管性认知障碍定义与分类1.1 定义 由于国际上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除了最被广泛使用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外,最近的一些诊断标准中也使用了不同的术语,如血管性神经认知障碍(vascular neurocognitive disorder,VaNCD)、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disorders,VCD)等表述[4]。
本版指南仍然使用VCI这一概念,定义如下:VCI是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临床卒中或亚临床血管性脑损伤,涉及至少一个认知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涵盖了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也包括合并AD等混合性病理所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2]。
该定义指出,VCI是一类以认知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病因为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涵盖了不同程度的认知损伤,并且不排除混合病理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三):痴呆的认知和功能评估》要点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三):痴呆的认知和功能评估》要点痴呆是一种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功能可涉及记忆、学习、语言、执行、视空间等认知域,其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因此,对此类患者的评估通常包括认知功能(cognition)、社会及日常生活能力(daily activity)、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可以概括为ABC。
其中,认知功能评估又涉及上述的多个认知域。
总体认知功能评估一、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认知筛查量表,内容覆盖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能力和是空间能力。
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覆盖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空间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力和定向力等认知域,旨在筛查MCI患者。
三、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由12个条目组成,覆盖记忆力、定向力、语言、运用、注意力等,可评定AD认知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治疗变化,常用于轻中度AD的疗效评估。
四、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包括记忆、定向、判断和解决问题、工作及社交能力、家庭生活和爱好、独立生活能力6个认知及功能域。
【推荐】总体认知评估是痴呆诊疗的重要环节,尽可能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应的认知评估。
(A级推荐)推荐MMSE用于痴呆的筛查。
(A级推荐)推荐MoCA可用于MCI的筛查。
(B级推荐)ADAS-cog用于轻中度AD、VaDAS-cog用于轻中度VaD药物疗效评价。
(B级推荐)CDR用于痴呆严重程度的分级评定和随访。
(B级推荐)记忆力评估记忆包括信息在脑内的编码、储存和提取3个基本过程。
记忆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临床上,记忆评估主要集中于情景记忆。
【推荐】记忆力评估对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应对所患者进行记忆力评估。
(A级推荐)情景记忆评估应该尽可能包括延迟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
2011+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辅助检查及其选择
生堡医堂盘查垫!!堡兰旦!旦筮!!鲞筮12翅堕趔丛鱼』g照i坚:△画!!:!Q!!:坠!:!!:盟垒!!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四):辅助检查及其选择.标准与规范.贾建平王荫华章军建徐江涛彭丹涛罗本燕张晓君陈晓春丁新生张振馨张朝东李焰生杨莘汪凯肖世富周爱红唐牟尼蔡晓杰魏翠柏在痴呆的诊断流程中,辅助检查是必需的,能为我们确定痴呆和认知障碍的类型提供有力的证据。
辅助检查包括体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基因检查,各项检查在不同痴呆和认知障碍类型诊断中价值也不相同,正确理解和判读显得十分重要。
写作组参考了国内外近期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荟萃分析和系统性综述,以循证医学结果为依据,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编写了辅助检查及其选择,希望能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恰当的实验室检查。
文献证据级别和推荐强度标准参见本杂志刊载系列中的《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一):痴呆诊断流程》一文(见本刊2011年91卷第9期577-581页)。
一、体液检测1.血液和尿液检查:血液的实验室检查是痴呆与认知障碍患者总体筛奄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液的检测目的包括:(1)发现存在的伴随疾病或并发症;(2)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3)揭示痴呆的病因。
例如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血常规(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血电解质、生化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TSH)、维生素B12水平、梅毒的血清学检查等和尿常规均正常,这些检查可以排除能导致和诱发认知障碍的代谢性疾病,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肝性脑病、恶性贫血、尿毒症、低钠血症和目前已少见的Ⅲ期梅毒等。
血清学生化标志物一直是痴呆与认知障碍的研究热点。
如AD的常见血清学生化标志物包DOI:10.3760/ennj.iasn.0376-2491.2011.13.002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2006BAl02801)作者单位: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科(贾建平、周爱红、魏翠柏),护理部(杨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科(王荫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科(章军建)9292-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神经内科(徐江涛);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内科(彭丹涛、蔡晓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罗本燕);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张晓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陈晓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丁新生);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张振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I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张朝东);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内科(李焰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科(汪凯);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肖世富);广州脑科医院精神科(唐牟尼)通信作者:贾建平,Email:jiaxuanwu@126.oom括淀粉样蛋白(A13蛋白、邮自身抗体、血小板淀粉样前体蛋白亚型)等【l引。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脑血管病临床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逐渐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
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显性(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
我们根据国内外临床研究结果和相关文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VCI的诊治指南,供临床参考。
VCI的分类VCI分类方式有多种,根据病因、病理、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等可进行不同分类,目前主要根据病程和病因病理分类。
1.根据病程分类:VCI涵盖了血管源性认知损害从轻到重的整个发病过程,病程分类强调对血管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
Hachinski和Bowler认为VCI应分为3个阶段:脑危险期(brain-at-risk stage)、围症状期(perisympotomatic stage)、症状期(symptomatic stage)。
但由于缺乏进一步的研究,这一分期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此后加拿大健康和老龄化研究及加拿大VCI研究联盟在人群调查基础上提出VCI分为3期: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血管性痴呆(VaD)和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
通过随访,根据临床症状和神经影像特征进一步确定了这一分类。
虽然这一分期得到了认可和使用,但三者并非病程发展关系,MD实际为病因病理诊断。
2.根据病因分类:大量研究证实VCI可由血管性危险因素、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其他脑血管病如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及脑动静脉畸形和脑血管病合并AD¨等引起。
据此,我们讨论并提出新的病因分类方法,供临床参考。
推荐采用病因分类方法,对VCI进行诊断。
VCI的诊断从临床评估、神经心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支持VCI分类诊断的证据,并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做出诊断。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要点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要点痴呆是一种以获得性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并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减退的综合征。
近日,由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写作组和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的《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正式发表。
指南的第一部分为“痴呆及其分类诊断标准”,对痴呆的临床诊断思路和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推荐。
临床诊断思路主要分三个步骤:1.确立痴呆诊断对于既往智能正常,之后出现获得性认知功能下降(记忆、执行、语言或视空间能力损害)或精神行为异常,影响工作能力或日常生活,且无法用谵妄或其他精神疾病来解释的患者,可拟诊为痴呆。
认知功能或精神行为损害可通过病史采集或神经心理评估客观证实,且至少具备以下5项中的2项:(1)记忆及学习能力损;(2)推理、判断及处理复杂任务等执行功能受损;(3)视空间能力受损;(4)语言功能受损(听、说、读、写);(5)人格、行为或举止改变。
国际痴呆诊断标准主要有两个: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R)。
2.明确痴呆病因引起痴呆的病因很多,不同病因,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同。
诊断痴呆后,要结合患者认知障碍起病形式、各认知域和精神行为损害的先后顺序及特征、病程发展特点以及既往史和体格检查提供的线索,对痴呆的病因做出初步判断,然后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最终确定痴呆综合征的可能病因,尤其注意识别可治性、可逆性痴呆。
神经变性性痴呆多隐匿起病,呈慢性进展性病程;非神经变性性痴呆多急性起病,呈快速进展性病程。
变性性痴呆若单纯表现为认知/行为异常,则考虑患者是否为阿尔茨海默病(AD)、额颞叶变性(FTLD)、路易体痴呆(DLB)等;痴呆叠加其他症状,如合并锥体外系症状则考虑是否为帕金森病痴呆(PDD)、DLB、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综合征等,合并运动神经元病症状则需排除额颞叶痴呆合并肌萎缩侧索硬化(FTD-ALS)。
2023年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2023年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和认知障碍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对于这类疾病的防治工作,我国医学界一直致力于研究和制定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便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医疗服务。
就此,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于2023年制定出台,以推动我国痴呆和认知障碍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一、指南背景痴呆和认知障碍是一类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包括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情绪不稳等症状。
这类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生活困扰和心理负担,对社会也造成了较大的负担。
为了提高痴呆和认知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其家庭和社会压力,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的制定呼之欲出。
二、指南的主要内容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痴呆和认知障碍的定义和分类:明确痴呆和认知障碍的定义和分类,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的诊断标准和分类依据。
2.痴呆和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详细描述痴呆和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诊断这类疾病。
3.痴呆和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规范痴呆和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和辅助检查的标准,旨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痴呆和认知障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介绍痴呆和认知障碍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5.痴呆和认知障碍的预防和管理:探讨痴呆和认知障碍的预防和管理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6.痴呆与认知障碍的研究和发展:介绍痴呆与认知障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技术,为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诊疗信息。
三、指南的实施意义我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的发布,将对我国痴呆和认知障碍患者的诊疗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指南的制定将为医生们提供明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提高其诊疗能力和水平。
指南的发布将推动痴呆和认知障碍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和规范的医疗服务。
指南的实施将为相关研究提供良好的指导,推动该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指南
迅速进展性痴呆的诊疗-推荐意见
专家共识
对快速进展性痴呆患者尽量完善影像学、实验室检查、脑电图 等, 明确病因
A级推荐
对于可疑克雅病患者 ,应尽快完善头颅MR(DWI、FLAIR序 列) 、脑电图、脑脊液14-3-3蛋白检查 ,予以临床诊断
专家共识
AD的RCD患者预后差、疾病负担更重、治疗选择更有限 ,故应 对危险因素(尤其是血管性危险因素)进行更系统的控制
视空间和结构能力 • 视空间结构功能受损是痴呆常见症状,尽可能对所有
痴呆患者进行该项功能的评估(C级推荐) • 对后部皮质萎缩的患者应进行复杂图形模仿等空间能
力评定(C级推荐)
8
认知障碍疾病的辅助检验 -血液检测及尿液检测
• 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可能和代谢、感染、中毒等全身和 (或)脑部疾病有关 ,血液检验可为病因诊疗提供主要参 照根据
功能影像不作为痴呆常规诊断检查 ,但对 临床可疑患者可选用SPECT和PET检查以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B级推荐)
推荐2
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头颅磁共振;SPECT: single-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技术;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技术
6
认知障碍的功能评估-记忆力、注意/执行功 能、 日常功能的评估
记忆力评估
A
• 记忆力评估对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应对所有患者 进行记忆力评估(A级推荐)
• 情景记忆评估应该尽可能包括延迟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B 级推荐)
>B
注意/执行功能评估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四):认知障碍疾病的辅助检查》要点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四):认知障碍疾病的辅助检查》要点认知障碍疾病的辅助检查包括体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和基因检测等。
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可以有效辅助认知障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监测疾病进程。
体液检查一、血液检测1. 认知障碍疾病病因诊断相关的血液检测指标:血液的检测目的包括:(1)揭示认知障碍疾病的病因;(2)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3)发现存在的伴随疾病或并发症。
首次就诊的认知障碍患者应进行一下血液学检测:全血细胞计数、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甲状旁腺功能、电解质、血糖、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血沉、HIV、梅毒螺旋体抗体、重金属、药物或毒物检测、肿瘤标志物、副肿瘤抗体、免疫全套,以及其他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疾病。
2. 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的血液标志物: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在AD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早期的AD患者中,GSK-3水平明显升高(级证据)。
血浆中的Aβ也是AD患者一个重要的体液指标。
家族性AD患者中血浆总Aβ或Aβ42水平增高(级证据)。
散发性AD患者在初始阶段,血浆Aβ42水平较正常人增高,但随着时间的进展,在AD患者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时,血浆Aβ42水平及Aβ42/ Aβ40比值均下降(级证据),提示血浆Aβ测定水平虽然尚不能用于诊断,但感觉其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辅助评估AD的进展和监测疗效。
其他与AD相关的血液标志物中,血浆蛋白酶C1抑制剂、胰腺激素原和纤维蛋白原γ链的特异度较高(级证据)。
此外,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抗胰凝乳蛋白酶、巨球蛋白、白介素和同型半胱氨酸等与炎症相关的标志物被认为可能是潜在的AD标志物(级证据)。
与脂质代谢相关的低油磷脂和鞘磷脂(级证据),低24-脱氢胆固醇,高神经酰胺/神经鞘磷脂比值和脂质过氧化代谢异常(均为级证据),也是AD潜在的标志物。
二、尿液检测1. 认知障碍疾病病因相关尿液检测指标:与血液检查相似,可对首次就诊的痴呆患者进行如下尿液检测仪明确认知障碍的可能病因或发现伴随疾病:激素代谢产物、尿磷、尿钙、尿糖、尿液酸碱度、肌酐清除率、药物或毒物检测、重金属浓度检测等。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1痴呆诊断1.1 痴呆概述1.1.1痴呆定义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
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
1.1.2痴呆分型痴呆综合征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分型。
最常见的为病因分型,可分为三大类: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导致的痴呆。
第一类包括神经变性性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血管性痴呆、炎症性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第二类包括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和中毒性痴呆(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等);第三类包括艾滋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梅毒、Wilson病等。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
皮质性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变性(额颞叶痴呆、语义性痴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皮质下痴呆类型较多,如锥体外系病变、脑积水、脑白质病变、血管性痴呆等;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包括多发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谢性脑病;其他痴呆包括脑外伤后和硬膜下血肿痴呆等。
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不可逆性和可逆性,前者包括变性性痴呆和部分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后者主要包括可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脱髓鞘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
1.1.3痴呆临床诊断思路痴呆是一类综合征,痴呆的诊断分三个步骤进行:①首先明确是否为痴呆;②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③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常综合征,了解患者目前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
需要根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作出痴呆及其病因的诊断。
中国痴呆诊疗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1痴呆诊断1.1 痴呆概述1.1.1痴呆定义痴呆是一种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足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
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
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特点。
1.1.2痴呆分型痴呆综合征从不同角度有多种分型。
最常见的为病因分型,可分为三大类:原发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痴呆、神经系统以外疾病导致的痴呆和同时累及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疾病导致的痴呆。
第一类包括神经变性性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血管性痴呆、炎症性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外伤、脱髓鞘病等;第二类包括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和中毒性痴呆(如酒精中毒、药物慢性中毒等);第三类包括艾滋病(艾滋病痴呆综合征)、梅毒、Wilson 病等。
按病变部位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
皮质性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变性(额颞叶痴呆、语义性痴呆、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等);皮质下痴呆类型较多,如锥体外系病变、脑积水、脑白质病变、血管性痴呆等;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包括多发梗死性痴呆、感染性痴呆、中毒和代谢性脑病;其他痴呆包括脑外伤后和硬膜下血肿痴呆等。
根据治疗效果可分为不可逆性和可逆性,前者包括变性性痴呆和部分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如Creutzfeldt-Jakob病等),后者主要包括可治疗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脱髓鞘性疾病)或系统性疾病导致的痴呆(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缺乏等)。
1.1.3痴呆临床诊断思路痴呆是一类综合征,痴呆的诊断分三个步骤进行:①首先明确是否为痴呆;②明确引起痴呆的原因;③明确痴呆的严重程度和有无精神行为异常综合征,了解患者目前需要处理的主要矛盾。
需要根据病史、全身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作出痴呆及其病因的诊断。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关键字:认知障碍痴呆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痴呆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病,是一种以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痴呆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高。
我国有老年性痴呆患者500万人,约占全世界总病例数的1/4,且每年约30万人加入这个行列。
据不完全统计,老年性痴呆目前已位居老年病死亡原因的第4位,仅次于心血管病和癌症。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痴呆不仅危害人民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严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
因此有效、准确、及时的筛查、诊断和治疗痴呆是降低痴呆发病率的方法之一。
目前我国临床医师对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知识缺乏认识,对痴呆诊断治疗缺乏规范,严重影响了痴呆的治疗效果。
2005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曾编写《老年期痴呆指南》,对推动和规范痴呆诊疗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随着痴呆在病因学、神经心理学、神经药理学等方面研究不断深入,以及一些基于大样本的、多中心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使对痴呆诊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认识。
为有效提高我国现有痴呆诊疗临床水平,更好的指导神经科、精神科、老年科和其他相关专科医师,准确、规范的进行痴呆诊疗。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牵头,组织专家编写《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指南以国内外近期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为依据,专家组参考2008年12月以前发表的痴呆相关的临床研究、荟萃分析、系统性综述,和其他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指南如:2007年欧洲神经科学联合会(European Federation of Neurological Societies,EFNS)、美国精神科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及2008年美国内科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ACP)公布的痴呆指南内容。
中国认知障碍和痴呆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国认知障碍和痴呆诊断与治疗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认知障碍和痴呆诊断与治疗指南1. 引言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认知障碍和痴呆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成为严重影响公共健康的问题。
2019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完整版)
2019年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完整版)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临床卒中或亚临床血管性脑损伤,涉及至少一个认知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涵盖了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也包括合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混合性病理所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
我国脑血管病和痴呆的疾病负担沉重,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
65岁以上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总体患病率为20.8%,其中脑血管病和血管危险因素所致的轻度认知障碍占所有轻度认知障碍的42.0%。
6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患病率为1.50%,是仅次于AD的常见痴呆类型。
许多老年期痴呆患者常有血管性脑损伤病理和AD病理并存,血管危险因素会增加AD的风险,脑血管病变和神经退行性病理过程可能相互作用,对认知损害具有累加效应。
VCI包括VaD,其发病率也相应增加。
迄今为止,尚无针对VaD病理的干预药物应用于临床。
因此,重视和推广VCI的临床诊治规范,对于包括VaD和AD在内的老年期痴呆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自从201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发表《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以来,VCI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随着对VCI认识的不断深入与概念的更新,一些新的指南与诊断标准相继发布,包括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与美国卒中协会(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ASA)2011年发布的科学声明(Vascular contributions to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年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The fifth edition of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和国际血管性行为与认知障碍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Vascular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Disorders,VASCOG)2014年发布的诊断标准(Diagnostic criteria for vascular cognitive disorders:a VASCOG statement)等。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五):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全文)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五):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全文)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记忆力或其他认知功能进行性减退,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且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1]。
MCI诊断标准最早由Petersen等于1999年提出,该标准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应用。
但该标准对MCI的诊断过于局限,主要是遗忘型MCI 的诊断。
2003年国际工作组对MCI诊断标准进行了修订,这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MCI诊断标准。
该标准将MCI分为4个亚型,即单认知域遗忘型MCI、多认知域遗忘型MCI、单认知域非遗忘型MCI和多认知域非遗忘型MCI[2]。
除此之外,该标准还对MCI病因进行了更全面的阐述,如阿尔茨海默病、脑小血管病、路易体病、额颞叶变性等缓慢起病的痴呆类型在临床症状达到痴呆前,轻度的病理变化均可引起MCI。
而脑外伤、脑炎、营养缺乏等可导致持久的MCI。
虽然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NIA)2011年标准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A)2011年标准、2013年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分别就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MCI及MCI的诊断标准进行了更新,但其基本内容均与2003年MCI诊断标准一致[3]。
MCI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4点[2]:(1)患者或知情者报告,或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发现认知的损害;(2)存在一个或多个认知功能域损害的客观证据(来自认知测验);(3)复杂的工具性日常能力可以有轻微损害,但保持独立的日常生活能力;(4)尚未达到痴呆的诊断。
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NIA)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DA)制订的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MCI的诊断标准,在上述MCI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标志物的内容,包括Aβ沉积的生物标志物和神经元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但该内容只用于临床或基础研究,并不是临床诊断所必需。
以上标准只是MCI的一般标准,实际操作中如何对认知障碍但是没有达到痴呆程度进行界定,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CI.ND诊断标准
>
认知障碍
_
有认知障碍但不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DSM.mR)的痴呆诊断标准 (即不同时具备记忆障碍、其他认知障碍和日常功能损害3点)。
>
认知障碍由血管因素所致
筮△唇全国控丝:垒堡堂皇复发控丝叠堂直级进攫逛丛堂丕婴过金
●
--5--
如急性起病,阶梯样进展,认知测查显示斑片状皮质功能损害,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局 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影像学证据(如果有)。
碍但无明确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四)VD的NINDS/AIREN的诊断标准 (一)很可能的血管性痴呆标准
1.痴呆:①记忆和另外至少2种认知域损害(定向,注意,语言,视空间,计算,执行,运动控 制,运用,抽象,判断);②记忆和智能损害妨碍日常生活能力:③排除意识障碍、谵妄、精神病、
严重失语、运动障碍影响智能测查等因素,排除全身性疾病或其他脑部病变(如AD)等所引起的记忆 和智能障碍:④最好由临床或神经心理检查证实。 2.有脑血管病的证据:①临床有脑血管病所引起的局灶体征,如偏瘫、中枢性面瘫、感觉障碍、 病理征、偏身失认、构音障碍等(有或无卒中病史):②脑部影像学检查(CT或MRI)有脑血管病的 证据,包括多发性脑梗死,重要部位单一的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以及广泛性脑室周围缺血性白质损
Table 1
Prevalence(95%cI)of MCI and
Samples Cases
the main subtypes in urban Cmdc
and rural
populations
Standardized
MCI
Urban RumI Tbtal 6069 4180 10276 1089 1048 2137
下3项:①痴呆(无明确要求);②2次或多次的缺血性卒中[依据病史、神经系统体征和(或)神经
系统影像检查证据];或1次卒中伴有与痴呆发生时间明显相关的资料;③l处或多处的小脑以外梗死 的证据(CT或Mlu)。(2)支持很可能缺血性血管性痴呆诊断的证据:①有己知能够影响认知功能的
脑区的多发性梗死;②多次发作的TIA病史;③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病史(如高血压、心脏病、糖
一2—
1.痴呆照护指导 2.照料者定期的健康检查 3.照料者支持 六、痴呆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1.痴呆的伦理问题:(1)诊断告知;(2)患者意愿;(3)生活质量。 2.痴呆的法律问题:(1)患者的能力;(2)监护人;(3)驾驶问题。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cm)。
>小血管性ຫໍສະໝຸດ ● ● 一有或无明确脑卒中病史: 认知障碍发病相对缓慢; 影像学显示有多发腔隙性梗死或广泛白质病变,或两者并存。
低灌注性VCI
> >
有导致低灌注的病因:如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降压药物过量、失血性休克等 认知障碍与低灌注事件之间有时间关系。
出血性VCI
> > >
明确的脑出血病史(包括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等); 认知障碍与脑出血之间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急性期影像学可见相应的出血证据。
尿病);④Hachinski缺血程度评分t>7。(3)与缺血性血管性痴呆有关,但需进一步研究的临床表现包
括:①早期出现步态障碍和尿失禁;②与年龄不符的脑室周围及深部白质的病变(MRI):③脑电图
显示的局灶性改变。(4)其他既不支持很可能缺血性血管性痴呆诊断也不与此诊断相矛盾的临床表现:
①症状进展缓慢;②错觉、精神病、幻觉、妄想:③癫痫发作。(5)不支持很可能缺血性血管性痴 呆的临床表现,包括:①经皮质性感觉性失语不伴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的相应局灶性损害:②认知障
低灌注性(hypo-perfusion)
血容量不足(hypovolcmia),心脏射血障碍(cardiac ejection impairment)或其他原 因导致血压偏低(hypot明sion)辞
脑Iti rh(cerebral hemoⅡhageL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dmoidhemorrhage)、脑淀
影像学有脑血管病的证据,同时存在海马和内测颢叶萎缩; 高龄发病,有AD家族史支持诊断; 脑脊液总tau蛋白和异常磷酸化tau蛋白增高,A阢2降低支持诊断。
>
AD伴脑血管病
●
临床符合AD特征: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以情景记忆为核心认知损害。病程中发生脑血 管病,可使己存在的认知损害加重;
● ■ 一
影像学有海马和内测颞叶萎缩,同时有本次脑血管病的证据; 高龄发病,有AD家族史为支持诊断; 脑脊液tau蛋白和异常磷酸化tau蛋白增高,Ap42降低支持诊断。
常见疾瘸
危险因素相关性(riskfactor related)
高血压(hypcrtc'nsion)、糖屎病(diabetesmellims)、高腊血症(hyperlipemia)等
缺血性(isehcmic) 大血管性(1arge:vessel)
小血管性(small vessel)
多发性脑梗死、关键部位梗死等 Bingsw蚰gcr痛、腔隙性脑梗死、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脑动脉痛(CADASlL)等
17.86(16.90~18.83) 25.07(23.76~26.39) 20.80(20.01~21.58)
16.19(15.26~17.11) 22.43(21.16~23.69) 18.74(17.98~19.49)
MCI-AD origion Urban
Ruml Tbtal 6069 4180 10276 261 369 630
MCI与VCI
VCI的定义 VCI的概念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 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综合征。 VCI涵盖了血管源性认知损害从轻到重的整个发病过程,提示人们把重点放在VCI早期诊治上来。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4-6.) MCI和VCl在我国的患病率
其他脑血管病性VCI
> > >
除上述以外的血管病变,如脑静脉血栓形成等: 认知障碍与血管病变之间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影像学显示有相应的病灶。
脑血管病合并AD
>
脑血管病伴AD
_
首先有脑血管发病病史,发病后一段时间内逐渐出现以情景记忆为核心的认知障碍,这种 记忆障碍不符合血管病变导致记忆障碍的特征;
● _ -
脑血管崭音井AD(cvDandAD)
脑血管痹伴AD、AD伴脑血管埔
危险因素相关性VCI
> 》
有长期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辞) 无明确的卒中病史;
一4一 >
影像学无明显的血管病灶。
缺血性VCI
>
大血管性
_ _ 一 -
明确的脑卒中病史; 认知障碍急性发病,或阶梯样进展: 认知障碍与卒中有明确的时间关系; 影像学显示大脑皮质或皮质下病灶(直径>1.5
望扛届全国控丝!垒型生与盘盘控堑西芏直掘进援塑丑空垄班址盒
Bowler JV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eural Neuros“rg
Psychzatry,2005
76
Suppl V:v35.44
■__j|■■__■一
一
l
:—_I
VCI是一个疾病还是一个综台征?它应该怎么分类诊断? VCI的既往分类
墓扛厦全国控经:坠堡堂皇短左控丝壅堂商级进援窭星堂盔受过金
一1一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血管性认知障碍
首都医科大学宜武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100053) 贾建平
目录和梗概 一、前言 二、痴呆诊断 1.痴呆概述:(1)痴呆定义;(2)痴呆分型;(3)老年期痴呆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思路与步骤;(4) 痴呆诊断现状及对策;(5)诊断标准;(6)诊断标准的应用与比较;(7)诊断标准推荐。 2.病史 3.体格检查 4.认知评估:(1)总体认知功能;(2)记忆力;(3)执行功能;(4)工具性能力。 5.精神和行为症状的评估 6.日常能力的评估 7.伴随疾病的评估 8.体液检测:(1)血液和尿液检查;(2)脑脊液检查。 9.影像学检查:(1)CT;(2)MRJ;(3)PET和SPECT;(4)超声。 10.电生理检查(诱发电位、脑电等):(1)脑电图(EEG);(2)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EP 和ERP)。 11.基因检测 12.其他检查 三、治疗 1.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2)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3)中药干预:(4) 其他药物和干预。 2.血管性痴呆的治疗: (1)胆碱酯酶抑制剂:(2)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3)抗血小板聚集 和其他药物。 3.帕金森病痴呆和路易体痴呆的治疗:(1)药物治疗:(2)非药物治疗。 4.胆碱酯酶抑制剂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疗效监测 5.其他痴呆类型的治疗:(1)额颞叶痴呆(Pick病);(2)克.雅病性痴呆:(3)亨廷顿病性痴呆; (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性痴呆:(5)正常颅压脑积水;(6)肝豆状核变性;(7)麻痹性痴呆;(8) 其他特定疾病的痴呆。 6.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1)抗精神病药:(2)抗抑郁药;(3)抗焦虑药。 四、护理 1.痴呆患者的护理评估 2.痴呆患者的护理原则 3.早期痴呆患者的护理 4.中期痴呆患者的护理 5.晚期痴呆患者的护理 五、照料者咨询和支持
-
单独血管危险因素不能作为诊断VCI的充分条件。
VD的国际诊断标准 (一)VD的DSM.1V诊断标准 1.记忆损害 2.下列一项或多项认知障碍:(1)失语;(2)失用;(3)失认;(4)执行功能障碍。 3.1或2的任何一项认知缺陷引起了明显的社会或职业损害(较以前的功能水平有明显的衰退) 4.与上述病变有关的病因学因素:(1)神经系统的局部症状与体征(腱反射活跃、病理征、假性 延髓麻痹、步态异常、肢体无力):(2)实验室检查提示脑血管的证据(如:皮质或皮质下白质的多发 性梗死) 5.认知障碍不只发生在谵妄时期 (二)VD的ICD.10诊断标准 1.痴呆:(1)记忆障碍:(2)其他认知功能障碍;(3)以上功能缺损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4) 出现上述功能障碍时,没有意识障碍,且不发生于谵妄时;(5)可伴有情感、社会行为和主动性障碍; (6)上述功能缺损持续6个月及以上。 2.血管性:(1)高级认知功能缺陷非均衡分布,部分功能受损,其他功能相对保留;(2)神经系 统局灶体征(至少下列之一):单侧肢体的痉挛性瘫痪;单侧腱反射增高;病理反射;假性延髓麻痹。 (3)病史、体检或检查提示有脑血管病的证据(如卒中史,脑梗死证据),而且被认为是痴呆的病因。 (三)VD的ADDTC诊断标准 很可能的缺血性血管性痴呆(Probable VD):(1)很可能缺血性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