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下的教学法课程改革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自由探索、互动交流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研究体验。
其次,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批判思维等多方面的思维能力。
2.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学生的情感态度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如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
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最后,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1.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如考试成绩、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合作研究、探究式研究等,创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素质,通过参加教育培训、教研活动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实现师生之间有价值的交流和对话,我们需要解决学生研究心理上的顾虑和对教师权威的服从感、畏惧感。
这可以通过师生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纪律与自主的辩证关系,自主不是放任,避免一切都在教师控制之下的“虚假”自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依据教材知识关联,科学设置提问。
课堂教学提问应该具备启发性、趣味性、开放性、发展性,使学生摆脱单纯接受现成知识的局面。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优秀5篇】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优秀5篇】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优秀4篇)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优秀4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
义务教育新课标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转型策略
义务教育新课标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转型策略新课标明确提出: 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这是新课标的创新导向,更加关注人的内在的品格和能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育,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转型,这种转型对教师备课和上课提出了新要求。
以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必须首先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准备,以解决知识素养化问题以及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新课标修订遵循“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原则,要求教师备课要跳出单纯的备学科逻辑和知识点的罗列,以结构化的方式优化课程内容组织。
不仅备单一知识点下的概念叙述、技能训练,还要站在知识发生发展的通性通法的高度,以该学科应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纲,设计学科内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比如数学中的数与代数部分,3、4 年级就学习“数的运算律”。
把知识素养化,就不能只把运算律当作运算技能训练,而应立足培养学生代数推理意识和模型意识,设计学习任务单,整合3—4 年级,7—9 年级关于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知识,并立足学生经验,设计学科内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反复体会算理,体验运算规律的构成。
这样,当学生具备了推理意识和模型意识,7—9 年级遇到“新”的等式便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处理解方程、多项式化简等问题就能水到渠成。
再比如,5—6 年级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要求了解它们的展开图。
把知识素养化,也不能单纯备识别和训练正方体的各种展开图,而应立足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空间想象,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可以和美术、体育学科联合,设计“打沙包游戏”项目式学习,借助美术学科动手实践,画、剪、缝,制作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的沙包,借助体育学科设计游戏规则,通过活动,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审美情趣、健康生活、做事耐心等综合素养,以此构成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再比如,历史课学习“张骞出使西域”,把知识素养化,在备课时就要联系到当下“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立足培养学生胸怀世界的国际视野,初步形成强国有我的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1在假期的第一天,选定了余文森老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作为寒假阅读的开端,余文森老师是教育学博士,也是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深耕课程改课领域,著有《有效教学十讲》等多部专著。
核心素养是近几年的非常热门的教育词汇,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几乎耳熟能详,多少能讲出一些关于核心素养的内容来,但也仅仅只是些碎片化的认知和理解。
余文森老师的这本书则详尽地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形成机制,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六大教学基本策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多方位、深层次地剖析核心素养,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构建起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受益匪浅。
笔者刚入职教师时,就时常在一些美术类讲座上听到“美术课堂要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为目标展开教学”,后来通过查询资料得知,美术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当时初为人师的我,知所云,却不知其所以云。
美术课上,纪律管理就已经是一件让我头疼的事情,更不要说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教学活动了。
现今,不知不觉工作6年多,已经不再担心曾经担心的课堂纪律的问题,但每次看到高段的孩子对美术课的喜爱仅仅是因为美术课没有做不完的练习、不像主科那样有压力时,我还是有点遗憾,在我心里,我希望他们爱上美术课,是因为美术本身的魅力。
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我这个美术老师没有将富有美感的、极具吸引力的美术带给他们。
因此,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正适时,让我重新反思美术课堂。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任何改革都是从观念开始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也不例外。
浅析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64 学法教法研究浅析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 敏(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重庆 400714)一、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程落实中存在的问题1.学科可信度遭质疑影响核心素养的落实。
新课改中提出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素养包括:法治与道德教育、价值引导、文化认同和民族精神、思维创新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任务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以教材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之在当代社会发展具有“胜任力和竞争力”高素质完整的人。
从国家教育改革顶层设计来讲这一宗旨是很好的,改变过去学科知识为中心现象,让学科教学转变到学科教育中心上来,这样一来很好的解决了多年来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智育和德育地位之争的现象。
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体现的相关内容却遭到到学生的质疑,甚至反感,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方面,初中生多为12岁~15岁,身心正处在急剧发展和变化的时期,信息接收渠道迅速拓宽,接收能力迅速增强。
但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新旧交替时期存在的阴暗面,就像阵阵风雨,敲打着学生的心灵,迫使他们被动地、盲目地去感受生活的多重色调。
社会生活中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潜移默化中抵消了道德与法治课上的正面引导。
这就使他们产生了对主流价值观的质疑,甚至对道德与法治课产生了抗拒排斥心理,严重影响他们核心素养的养成。
(2)虽然新课程改革后这样的现象有所改观,但是书本与现实的反差,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
书本正确,现实滞后;实践发展,书本滞后;书本一元,现实多元;书本抽象,疏离现实;书本简单,现实复杂。
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差异遭学生质疑。
这使学生难以学以致用,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
2.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对新课改一些认识误区阻碍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的落实。
这主要表现为有的教师不愿接受以核心素养作为根本追求的教育理念。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17篇)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17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精选17篇)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篇1我是一名进入课堂教学工作已有十八年的地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一些较深的感受。
我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我的专业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我觉得一个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上有着不断学习的精神,但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是我最深的感受,也是最成功的感言,“沟通”就是从‘尊重’开始,用爱与学生交流。
”只有在沟通过程中,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中,心与心才能交融,情与情才能共鸣,老师的爱才能真正温暖每一个学生稚嫩的心,激起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从而信任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
从而使学生克服学习倦怠。
20__年,我担任了七(1)班等五个班的地理的任务,在一次我在七(5)班上课时,我看见有一个学生上课时根本就没有听讲,眼睛老是看着外面,嘴里小声的吹着口哨。
我先是提醒了他一次,可这样并没的效果,我就痛快地训斥了一通,本想这会儿应该有点效果吧,可他一副不学无术,桀骜不驯的样子。
当时就把我气急了,“啪”一下就把书拍在桌上,还让全班同学静站了几分钟。
下课后我又把他叫到办公室婉言相劝道:“你每天起早贪晚来上学很辛苦,上课的注意听讲才能对得起自己,老师上课提醒你上课听讲是为了你好,你怎么就不知道好呢,还说了一些伤害老师的话。
你要自尊,老师又何尝不需要尊重呢?你说是不是?”我只顾自己喋喋不休地说,也没有顾及他是否听进去。
在后来的课堂上他仍然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时常违反纪律。
渐渐的他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很想不让他在上我的地理课了,就让他去班主任的办公室去站着吧,但在我准备做出决定的时刻,我突然想到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它告诫我们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开始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冥思苦想如何才能让曾进能在地理课堂上改头换面。
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
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改革核心素养必须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两个方面去落实。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缺一不可。
在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建设提出的目标更为重要。
核心素养的落实如果仅仅局限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编个有关于核心素养内容的教材,让孩子去记去背,去对付考试,核心素养不可能落实,因此落实核心素养必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证。
一、层次化教学,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学习就是自我建构,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接收新信息,学习新知识,用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道德体系。
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如果面对所有的学习者,用同样的方式提供同样的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自我建构的需要。
分层次教学的实质就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这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的具体体现,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也是实现有效教学和高效学习的最基本策略。
我们千万不能把分层次教学理解成办尖子班,在实践上更不能用拔尖的教师去教拔尖的学生,而是用同样的教师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各个方面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
二、整体化教学,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学习的最基本规律就是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归到整体。
对一个事物先有一个整体上的构架结构认识,再认识事物各个具体的部分,然后再找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识。
也就是说,学习者的学习和认知是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的路径实现的,而不是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路径实现的。
现实中的教学往往是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让学习者学习许多碎片化的知识,反复进行一些碎片化的训练,也就是强化知识点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先把握事物的整体构架,再进行部分学习和研究,这样学生很难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可能形成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系统的整合,采取单元式教学方式,实现知识的横向联系,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核心素养下“四步”教学法
核心素养下“四步”教学法
为全面深化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长治市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的精神,通过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调研,经过多方推敲论证,决定在学校完善并建立核心素养下的“四步”教学法。
具体方法说明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境,目标导航。
根据实际,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揭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引入新课教学。
第二步:问题导学,自主探究。
将本节学习内容设计成科学合理的问题组、问题串、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先进行独学,再进行组内互学帮学,自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老师。
教师巡察了解学情。
第三步:交流展示,点拨提升。
针对学生自学未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生生、师生的合作、讨论、探究,并进行组间、班内交流展示,教师精讲点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达到解决重难点问题的目的。
第四步: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设计合理的检测题或训练题,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查缺补漏,以达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构建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进体系
关注guɑn zhu2018年我省开始的高中课程教学是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不管是使用现行国家课程教材还是将来使用新教材,它都要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课堂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2018级)课程实施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的“优化课程模块教学开设要求,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改革有机衔接、平稳过渡”,都是指向核心素养,要求积极改革课堂。
因此,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遵循融通性、学本化原则,积极改进课程教学体系,主动对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理念和高考综合改革的新要求。
一、融通性:推进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宏观谋划融通性,即课程教学实施要积极渗透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念和具体策略。
关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改革,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指导式,用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全面设计课程改革,直接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框架;二是间接融通式,将核心素养的指标体系用互补的形式慢慢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使原有的课程教学发生新的变化,渐进性促进教学推陈出新。
基于2018年我省高一课程教学是以现行国家课程教材实施教学、教师实际状况与对接新高考和新课标要求的实际差距、现有学校教学资源不充分的限制,间接融通式是当前落实新理念新高考的妥当方式。
在推进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实施遵循融通性原则不是不要变革,而是要进行渗透性、渐进性的改革。
当下许多地方的高中课程教学改革还没有出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中有“我要改革”的强烈变革意愿的倡导者稀缺,“要我改我就改”的跟随者也少,“少做多看”的观望者多。
因此,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要不断增强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紧迫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其一,要打破心理平衡。
要认识长期以来高中教学存在的缺陷与危机:从目的看,为考试分数而教多于为人的发展而教;从内容看,简单嫁接文本知识的教学多于深度实现文本育人价值的教学;从方式看,注重教的时间和教的方式多于注重学的时间和学的方式;从流程看,课堂呈现“目标———达成———评价”的教学多于“主题———探究———表现”的教学。
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发布,为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
落实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全面改革课堂组织、教与学的方式、评价指标与模式这三大要素,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发展”意识,能有效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
标签:核心素养理念;自主发展意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当前高等教育被学生、社会广为诟病的现象看起来不少,但歸根到底,是没有充分研究社会飞速进步背景下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学情)变化。
在“课程教学”这一核心环节进行“人性化、多样化、个性化”课程教学设计,应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发展”权利。
一、当前高校学情(1)中小学教育奠定认知学习基础,对“宣讲式”教学最为反感。
(2)大班制教学锻炼机会少,自我表达意愿被压抑、信心不足、经验缺乏能力弱。
(3)中小学“咀嚼吐哺”式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勇气和能力都较缺乏。
(4)对学科分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逻辑不了解,迷茫无助。
(5)入学动机复杂,个人的爱好与就读专业严重错位,兴趣缺失、虚度光阴。
因此改革需针对学情,抓住两大关键展开:一是重拾经典教育理念,统领教学实施进程;二是切实改革“课堂教学”各要素,让每个学生受益。
二、改进方式1.课堂组织模式改革借鉴和应用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学、心理学成果。
将贝尔宾团队角色研究成果以及现代管理学中的团队组织模式等引入到课堂教学,促进个人成长与团队需求协同推进“自主管理”。
“团队游戏”又称为“团队沟通训练”,其“游戏性”的表象提升了愉悦度、配合度、参与度;其“仪式性”环节,能发挥团队自我管理的心理暗示作用;其“捆绑性”协作与荣辱机制,具有对现代社会组织和商业团队的模拟作用,在寓教于乐中形成全程的高效组织,将“管控”化于无形。
学生自主形成5~6人为单位的团队,在制作队徽队旗、提炼口号并进行团队展示等游戏中,极快地形成团队目标、凝集力,合作分工,士气明确显现。
一门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团队得分和个人得分组成。
思政创新课: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进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思政创新课: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进》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 介绍。
谢谢观看
在内容的具体安排上,该书特别强调了核心素养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例如,在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道德观念”这一章节中,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实 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并付诸行动。这种以生活为基 础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该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权利 意识”这一章节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法治教 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和策略,如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主题讨论 等,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
《思政创新课: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改进》是一本具有指导 意义的教育书籍。它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为培养学生 的核心素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为学 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
思政创新课: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 道德与法治教学改进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道德
培养
导向
法治
知识
改进
创新
道德
法治
教学 小学
通过
小学
素养
这些
核心
提供
2022新课标解读及思考: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特质
2022新课标解读及思考: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特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版课改方案”)的颁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等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设计,提出了很多新的观念和政策主张。
仔细研读“新版课改方案”发现,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全面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或“追求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
鉴于学生学习机制对于课程内容选择与教学过程组织的重要影响,只有基于核心素养的特性及其学习机制的理解,才能深度把握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特质。
一、核心素养的特性及其学习机制核心素养的基本特性及其学习机制,是理解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改革最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
(一)核心素养的基本特性及其重要意义要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基本特性,还应回到其首创者原初的理解。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y)最初是由经合组织(OECD)在DeSeCo 项目中提出的。
DeSeCo项目关注核心素养的出发点是:为适应当今信息化、全球化及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挑战,教育应突出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才能使学生个人生活成功和社会健全发展。
DeSeCo项目在界定核心素养的含义时,特别强调以下两点。
第一,核心素养是指能够应对复杂情境中工作的要求并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核心素养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即偏于从具体生活情境中成功行动的角度界定素养概念和确定素养类型。
第二,核心素养是比知识、技能更宽泛的概念,它是成功行动或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素质要素如知识、技能、态度等的集合体。
据此,我们认为,“核心素养”概念从其最初提出的背景及其界定来看,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成功应对当今复杂情境中的某项工作或行动所需要的“胜任力”(competency),它是由成功完成该种工作或行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各种素质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素质结构或整体性的素质面貌(记为C素养)。
(2)《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改革与发展》内容简介:
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改革与发展内容简介
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改革与发展是指在教育改革中,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发展的过程。
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信息素养等,是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在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中,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方法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注重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学习体验。
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通过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改革与发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核心素养_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核心素养_课程改革的原动力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引言: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爆炸式增长。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
因此,教育部门对课程进行改革,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本文通过探讨核心素养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分析核心素养在教育中的应用等方面,阐述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及特点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它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与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同,核心素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价值观,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1. 思维能力核心素养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学习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学生应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学习方法,能够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
3. 社交能力核心素养还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包括与他人合作、理解他人、沟通能力等方面。
这是一个现代社会必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成功的重要因素。
4. 创新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具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业能力。
二、核心素养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核心素养对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改变了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目标。
1. 引导学科融合传统课程多以学科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分割的、片面的。
而核心素养要求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形成有机整合的知识体系。
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传统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应试能力。
核心素养统领下,课程教学如何变革
核心素养统领下,课程教学如何变革北京师范大学近日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新方向,为教学研究注入了新内容,为教学评价阐明了新思路,为教学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围绕课程、教学、评价、管理阐述了他们的思考及改革建议。
调整课程目标定位,引领核心素养培育课程是国内外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载体。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在课程的重要环节,特别是课程的设计、建设、实施等环节融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从国际经验来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项目,促进了各国由基于分科知识的课程向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转变。
英国提出了基于素养的课程(Competency-based Curriculum),旨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西班牙则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育目标与课程目标中;日本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强调跨学科的统整,形成课程的合力;新加坡则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学习自主权,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我国目前也正在逐步推进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着力构建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统领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各地教育部门与中小学校也纷纷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实践研究。
在课程目标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结合学科特点,选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并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目标中。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核心素养项目组近期对1600多名北京市课程专家、教研员以及骨干教师的调查表明,每门课程都可以承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每门课程都有其可以重点承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例如科学类课程学科可以重点承载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问题解决、社会责任等素养要点。
细化学科课程标准,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要体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路径与方法。
核心素养引领下课堂教学革新
核心素养引领下课堂教学革新现在教育已经由“知识核心时代”逐步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核心素养的空间和平台。
中学生核心素养的“种子”是:友善、思考、独立,我们认为人的素养体系有两个维度“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涉及三个领域,即“道德”、“能力”、“情意”。
道德决定做人的方向,能力是解决问题的素质,情意是人生活、工作的动力系统。
一、中学生是人格培养的最佳时期,所以品德课教学一致认为在品德课教学中实行“核心素养”培育势在必行。
在学校领导的教学教研主题思想的引领下,品德教研组“核心素养”主题教学活动创新设计就是紧扣“教学理念”,借助一定的“活动情景”,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引领学生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深刻体验,逐步生成经验、内化为品德行为的教学设计。
课堂上以丰富的教学层次,实现知识教学的丰富价值,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学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架构课堂教学的流程,让学生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是本组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人的发展离不开活动。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认为,学校教育教学对人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对完整的人性和人格的构建。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
人的生命活力与丰富的个性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得以表现、形成与发展。
因此,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不断发展和能力不断提高的关键所在。
活动决定人的发展,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是活动着的个体,活动是认知发展的关键;知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认知是一种主动积极和不断的建构活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进行建构形成他的智力结构和思维方式。
三、品德教研活动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主动学习、反思,并以同伴互助、协作教研活动等形式,以点带面,共同成长。
品德教师“聚众人智慧于一体”研讨与实施能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在当今教育领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进行有效的教学,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核心素养,简单来说,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它超越了传统的知识与技能的范畴,涵盖了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要实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过去,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
而现在,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
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计算商品价格、找零等过程中掌握数学运算。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
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合作探究,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课程内容的设计也至关重要。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内容应该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
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的知识,而是要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
比如,在开展一个关于环境保护的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地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
课堂评价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
评价应该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目标下的教学法课程改革■乔迎新 李晓超/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摘 要:本论文将探索师范院校如何着眼核心素养,培养优秀的英语教师,如何为未来的英语教师赋能,为英语专业教学法改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对师范院校英语教师的培养有所启示。
关键词:核心素养 师范院校 教学法课程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美国“21世纪素养”框架以核心学科为载体,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
2010年,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新加坡学生的“21世纪素养”框架。
芬兰根据当代以及未来社会对公民、欧洲国家对公民的要求,规定了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将素养划分为七大主题。
2008年,日本修订颁布了最新课程标准《学习指导要领》,将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定为义务教育的基本目标。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文件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并提出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着实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
(2)从国内现状分析,对于核心素养的解读和操作从教师层面以及未来的教师培养过程中如何践行核心素养方面是空白的。
核心素养的提出可以看出我国教育逐渐从教书到育人的转变。
本课题重点从师范院校英语教师如何能够深度理解和构建课程观的角度着手,从对未来教师培养的角度解读核心素养对下一代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下的教学法课程改革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每个人发展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性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个体应具有的起基础和支撑作用的素质与涵养。
目前国家版“核心素养”研究报告已提交教育部。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时代要求,新课程要求从课程理念到教学内容、从实施途径到技术手段、从评价标准到考试方法都要转变。
(二)课程改革实施之前需要关注
的维度
首先,关注青年教师在课程改革中
的特点和作用。
青年教师思想前卫,思
维活跃,敢于创新,现代教育技能强,为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活的朝气和蓬勃
的生机;他们精力充沛,肯于承担活动
任务,成为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生力军和
活力群。
其次,重点关注师范英语专业
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解读和实践。
我们
需要的是热爱教育,不懈进步,充满故
事的这样一群人,来启蒙,引导,和激励
世界未来的建造者们。
在核心素养的
指导下,如何培养优秀的英语教师是正
本清源的做法。
核心素养提出的时代
必然,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
革的基础地位。
第三,核心素养涉及人
与自己、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三个方面。
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
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
价值观”。
“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
养”则是为了帮助学生应对未来工作与
生活中面对的复杂情境的挑战,主要体
现自主发展和文化修养指标。
(三)改革方案
第一,“三个一”学年目标:开设一
节优质的新课程观摩课,开发一个模块
的校本课程,完成一篇亲历的案例教学
总结。
对未来英语教师定位,以核心素
养为出发点,让学生站稳讲台,成为师
德高尚、课程意识新、教学能力强、业务
水平高、工作实绩优的青年教师。
第
二,我院一直为西语系搭建平台,加强
培养工作的有效管理,提高我院英语专
业教师师资水平,并为学生提供实习基
地的便利条件。
第三,我系教师以最快
速度与新课改所赋予的新理念、新思
想、新方法接轨,要把深化学习新课程
标准,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课改新
举措放到学习培训的首要位置。
我系
每年多次派英语教师深入全国各地去
学习,对提高教师理论知识水平和教学
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三、实施步骤
(一)加强教材的研究
每年英语教学法课程之前开展教
师学习《课程标准》、解读演讲、阶段笔
测等活动,引导我系教师深入理解学科
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教学与评价要
求,掌握《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与技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基本要求,在精于课标、熟于教材、优化
课堂方面有较大进步。
(二)重质量,加强培养工作的科学
性和实效性
德为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渗透
学科核心素养。
加强教学模式的研究:
为了实现新课程教学的多维目标,课堂
教学的呈现形式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
学模式是关键。
(三)实习基地的紧密结合
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
服务和社会实践。
带领学生加强学习,
深入研究,要在项目设计、课题选择、方
案实施、活动过程、信息加工、总结交流
等一系列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环节上给他们以引领和指导,开阔学生
的视野,充分利用学生教学实习基地。
(四)导师制
我院西语系英语专业实施导师制,
一位英语教师带10名左右学生,这样对
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同时学生与老师
的沟通和交流更能学到课堂以外神的
东西。
学生能够在教师精心指导下,加
速学生成长进程。
四、结语
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赋予教师的
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接轨,把深化学
习新课程标准,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
课改新举措放到学习培训的首要位置。
我们为其他同类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
角,为师范院校的学生的成长铺设舞台。
参考文献:
[1]王 .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途
径[J].山西教育(教学),2015(7).
[2]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
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2.
[3]陈琳.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
系”[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1).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基础教育教学
研究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文绘本
教育在小学的推进和实施》(立项编号:
JLSJY2017G030)。
5
8
1
《长江丛刊》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