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者知觉的概念和特点
旅游者知觉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外部刺 激的主观认识和解释过程,它受到个体差异、 文化背景、旅游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旅游者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 常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会影响旅游者在旅游过 程中的行为和体验。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知觉
02
旅游者的感觉
视觉
总结词
旅游者通过触摸、参与等方式感知目 的地的物质文化,如手工艺品、民俗 活动等。触觉体验能够增强旅游者的 参与感和沉浸感,提高旅游体验的丰 富度和深度。
03
旅游者的知觉过程
知觉的选择性
总结词
旅游者在知觉过程中会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忽略无关信息。
详细描述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求,选择性关注某些事物,如景点、食物、当地文化等, 而对于其他不相关的事物则可能忽略。这种选择性知觉有助于旅游者更好地适应和享受旅游环境。
详细描述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会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对所感知的事物进行解释和理解。 这种理解性知觉有助于旅游者更好地认识和体验旅游环境,并形成独特的旅游体验。
知觉的恒常性
总结词
即使知觉对象发生变化,旅游者仍能保 持对它的恒常感知。
VS
详细描述
在旅游过程中,尽管旅游环境中的某些事 物可能会发生变化,如天气、季节等,但 旅游者仍能保持对其的恒常感知。这种恒 常性知觉有助于旅游者更好地适应和应对 旅游环境中的变化。
高营销效果。
提升品牌形象
03
通过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与旅游者建立情感联系,提高品牌
忠诚度。
06
结论
旅游者知觉对旅游业的影响
1 2
旅游者知觉对旅游决策的影响
第三讲 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Company Logo
美国心理学家法律·沃思特以 明尼苏达大学新生为对象,举行电 脑舞会,由电脑随机安排舞伴,不 得交换,中间休息时填写一个问卷, 以了解每个人对其舞伴的印象,得 出的结论是:对方被喜欢以至于想 进一步与其约会的原因只有一条— —对方的外表条件。
LOGO
第二章
旅游者的认识过程
一、旅游者的感觉和知觉
学习目标:
了解感觉的作用,掌握知 觉的基本原理,从而正确理 解旅游者的知觉是如何影响 其旅游决策和旅游行为的。
Company Logo
学习重点:
1、感觉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2、知觉的基本原理 3、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4、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Company Logo
社会知觉误区中的心理效应对旅游 业有哪些启示作用?
Company Logo
1、 第一印象
鲜明、深刻而牢固的 第一印象,会给人形成一 种固定的看法,影响甚至 决定着今后的交往关系, 在社会知觉中起重要作用。
Company Logo
(1)对表情的认知 面部表情、言语表情、身段表 情 (2)对性格的认知 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认识 (3)对角色的认知 行为与职业、角色与社会标准
一个下雨天,两位客人进入某四星级酒 店,大声问迎门的服务员:“伞放在哪 里?”服务员感到客人语气生硬,不甚礼 貌,就漫不经心地往身后的伞架方向一指。 两位客人找了一圈没有找到,就又转回来, 恼怒地质问:“你在跟我们开玩笑吗?伞 到底放在什么地方?”服务员一听更不高 兴了,一声不吭地把他们领到拐角处伞架 旁,转身走时,忍不住轻声嘟嚷了两个字: “瞎子”两位客人听见了服务员的嘟嚷声, 就上前与之争吵。一阵唇枪舌剑后,客人 怒不可遏地向有关方面投诉。
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与学习
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与学习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与学习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者知觉和学习的概念、特征;分析影响旅游者知觉和学习的因素;理解旅游者只觉得⼼理效应与社会知觉;针对旅游营销引导旅游者⾏成积极的旅游知觉;学习旅游知识。
第⼀节旅游者的知觉⼀、旅游者知觉概述(⼀)什么是知觉?知觉:是⼈脑对直接作⽤于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反应。
如:汽车由颜⾊、外观、品牌等各种属性组成,我们感觉这些属性,并将他们相互联系、加⼯、综合,在头脑中⾏成“汽车”这样⼀个具体映像。
再如瞎⼦摸象也是⼀个知觉的过程。
再如对⼈的长相、⾐着、谈吐、⾏事等各种特征组成,同样经过我们头脑加⼯、综合,在头脑中⾏成“个体⼈”这样⼀个具体映像。
知觉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进⾏各种⼼理活动的基础。
对客观事物的记忆、思维、想象、创造都是从知觉开始。
它使⼈产⽣需要——产⽣⾏动动机——进⾏实践活动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形成知觉——加深了解(对产品知觉度提⾼)——⾏成主观态度——产⽣购买动机(决策)——实施购买⾏为(实践活动)(⼆)旅游者知觉得基本特征(1)旅游者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们对外界的刺激有选择的加⼯能⼒。
知觉具有选择性和选择性注意的特性。
如:智者乐⽔仁者乐⼭智者也就是聪明⼈。
聪明⼈通过事理,反应敏捷⽽⼜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不停地流⼀样,所以⽤⽔来进⾏⽐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
仁厚的⼈安于义理,仁慈宽容⽽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样稳重不迁,所以⽤⼭来进⾏⽐拟。
不过,你如果问⼀般⼈乐⽔还是乐⼭,所得的回答多半是⼭⽔都乐。
因为--“⽔是眼波横,⼭是眉峰聚。
欲问⾏⼈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王观)⼭⽔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不能及,也要⼼向往之。
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性情有所不同,的确还是有⼭⽔差异的。
也就是说,有⼈乐⽔,有⼈乐⼭。
“青⼭⾏不尽,绿⽔去何长。
”再如:萝⼘青菜各有所爱。
再如:同样去⼀个风景区:有的⼈为美⾷,有的⼈为美景,有的⼈为美⼥。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旅游者的知觉引言旅游是人们常常选择的一种休闲方式,它不仅是一种体验新事物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追求。
在进行旅行的过程中,旅游者的知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知觉是指通过感官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解释的过程,它影响着旅游者对环境的感知和体验。
因此,研究旅游者的知觉对于理解他们的行为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者的知觉在旅游心理学中的作用以及影响因素。
旅游者的知觉在旅游心理学中的作用旅游者的知觉在旅游心理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知觉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景点的感知和体验。
旅游者通过感知环境中的信息,如景观、氛围和文化等,来构建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例如,当旅游者将目光投向美丽的自然风景时,他们的感官被刺激,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
此外,知觉还决定了旅游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提供的服务质量的感知直接影响着他们对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和再次选择的意愿。
其次,知觉还可以影响旅游者的决策过程。
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工具和旅游活动等方面会受到知觉的影响。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声誉以及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信息等都会影响旅游者对不同选择的知觉。
因此,了解旅游者的知觉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定位和推广活动至关重要。
影响旅游者的知觉的因素旅游者的知觉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因素:1.个体差异: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经验可能导致对同一刺激的不同知觉。
不同人对于景点的感知和体验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他们的个人喜好、文化背景和旅游经验等。
例如,对于一个山地地区,一个喜欢户外活动的人可能会对其有较高的期望和积极的感知,而一个更喜欢城市生活的人可能对其产生较低的兴趣和较差的感知。
2.环境因素:旅游者所处的环境也会影响其知觉。
包括景点的设计、布局和装饰等都会对旅游者的知觉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良好的景点布局和环境设计可以增强旅游者对景点的积极感知,使他们更加舒适和愉快地体验旅游活动。
3.个人态度和情感:旅游者的个人态度和情感状态也会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旅游知觉课件
加强员工对游客知觉心理的认识,提高服务质量,使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
服务流程优化
根据游客的知觉需求和心理预期,优化服务流程,提 高服务效率。
反馈与改进
及时收集游客的反馈意见,针对游客的知觉需求进行 改进,提升游客满意度。
05 案例分析
旅游景点的知觉体验
旅游景点的色彩与知觉
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色彩感知会影响其对景点的整体印象和情感体 验,如蓝色让人感到宁静,绿色让人感到舒适。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旅游知觉课件
目录
• 旅游知觉概述 • 旅游知觉的过程 • 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 旅游知觉的应用 • 案例分析
01 旅游知觉概述
知觉的定义
1 2
知觉
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信息后,经过大脑加 工,对客观事物的基本属性、整体和意义的认识 和解释。
知觉过程
包括感觉登记、选择、组织和解释四个阶段。
旅游广告的策划
01
目标市场定位
根据游客的知觉特点,精准定位 广告的目标市场,制定符合目标 市场的广告策略。
02
创意与表现形式
03
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运用创意手法和多样的表现形式, 突出旅游景点的特色和优势,吸 引潜在游客。
确保广告信息传递准确、清晰, 易于游客理解和记忆,提高广告 效果。
旅游服务的提升
影响因素
知识经验、文化背景等。
03 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
客观因素
刺激因素
外界给予的刺激,如旅游景点的特色、 旅游广告等,会影响旅游者的知觉。
环境因素
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景色、卫生状况 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旅游者的知觉。
主观因素
经验与知识
旅游者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会影响其对旅游景点的知觉,如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等。
旅游者的知觉
创新旅游产品设计
结合旅游者的需求和兴趣,设计 具有创意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如主题旅游、体验式旅游等,让 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更多乐 趣和收获。
提升旅游设施品质
注重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 供舒适、安全、便捷的旅游环境 ,让旅游者在旅途中感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贴心 和温暖。
提高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和沟通技巧
加强服务人员培训
旅游者的知觉
汇报人:XX
目录
• 旅游者知觉概述 •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知觉 • 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知觉 •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知觉 • 旅游者知觉在市场营销中应用 • 提升旅游者知觉效果方法探讨
01
旅游者知觉概述
知觉定义与特点
知觉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特点
产品类型与特色识别
旅游者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如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 等,并对每种类型的产品特色有清晰的认识。
旅游者能够区分旅游产品的优劣,对产品的独特性、创新性、实用性等方 面进行评估。
旅游者对于旅游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口碑传播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够判断 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产品价值评估及满意度反馈
。
03
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知觉
服务质量感知与评价
服务响应速度
服务准确性
旅游者对于服务提供方在需求提出后的响 应速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快速响应能够提 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旅游服务提供方应确保所提供的服务内容 、时间、地点等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因信 息错误给旅游者带来不便。
服务可靠性
服务个性化
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对于服务的稳定性、 可依赖性有着较高的期望,服务提供方应 确保服务的连贯性和稳定性。
第三章 旅游者知觉与旅游
3、旅游者对旅游巴士的知觉:车窗的宽敞程度,座椅 旅游者对旅游巴士的知觉:车窗的宽敞程度,
的舒适性,车上减震装置的性能,车上视听系统的效果如 的舒适性,车上减震装置的性能, 车上是否配有导游员,导游员是否提供优质服务, 何,车上是否配有导游员,导游员是否提供优质服务,等 等。
(四)、对旅游风险的知觉
颜色与联想
颜色 白色 象征 少女、清纯、神圣、 少女、清纯、神圣、死亡 距离感 远 温度 冷 兴奋度 低 主要联想 清洁、诚实、 清洁、诚实、神圣
灰色
朴质、 朴质、温和
近
温
中
平易近人、稳重、 平易近人、稳重、和气
黑色 黄色 紫色 青色 红色
夜晚、罪恶、压抑、 夜晚、罪恶、压抑、死亡 黄金、高贵、 黄金、高贵、富裕 威严、优雅 威严、 鬼火、恐怖、 鬼火、恐怖、怪异 血、喜庆、恐怖、活力 喜庆、恐怖、
• 视觉 • 听觉 • 嗅觉 • 触觉 • 味觉
(二)、感觉规律 )、感觉规律
1、相互作用:鲜艳包装—喜庆;淡蓝色、乳 相互作用:鲜艳包装—喜庆;淡蓝色、 白色包装—清洁;油污工作服—味道不好; 白色包装—清洁;油污工作服—味道不好; 青山绿水—心旷神怡 青山绿水— 2、适应性:审美疲劳 适应性: 3、对比性:景区布置 对比性:
课后思考题
1、如何理解游客知觉过程中的选择性注意和 选择性理解? 2、游客常在哪些情况下会知觉到风险?如何 减除这些风险?
(二)、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一)距离对旅游心理的阻止作用 所有的旅客都知道,旅游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 包括时间、金钱、体力和情感等。旅游距离越远, 付出的代价越大。这些代价往往使一部分游客产 生畏惧的心理。 (二)距离对旅游心理的吸引 作用 远距离的目的地则无形中有一种特殊的吸引 力,能使游客产生一种神秘感。 (三)距离在旅游知觉中的曲解 由于旅游者对生活方式、文化和气候的知觉 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离某地较远的目的地往往被 看成与其实际距离不相符的位置上。
旅游心理学第二讲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
• 1、旅游刺激物特性较强 • 2、重复的次数越多——反复出现 • 3、相对静止的背景上运动变化的旅游刺激 • 4、新奇独特旅游产品
容易引起人们的旅游知觉。
• 运用图例理解知觉整合原理
• 闭合原理 • 相似原理 • 接近原理 • 图形——场地原理
• (一)闭合原理 • 闭合原理(principle of closure) • 是指当一个刺激不完整时感知者填补缺 • 失元素的倾向。
• 3、期望与经验 人总是感知他所期望的东西。 知识经验越丰富, 感知内容和深刻。
• 4、个性 影响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组织和感知方式。
• 5、情绪 良好的情绪会主动感 知,不良的情绪影响感知内容。
三、知觉的特性
• (一)选择性注意 •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 1、选择性注意容量的有限性
• 教学重点与难点:难点是知觉的特性、影响旅游知觉 的因素。重点旅游条件的知觉。
关键词:
• 旅游知觉、 • 知觉选择性、 • 知觉理解性、 • 距离知觉、 • 时间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 第二节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
一、知觉的定义 二、影响旅游知觉的客观、主观因素 三、者的知觉 第四章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 第五章 旅游者的态度 第六章 旅游者的人格 第七章 社会群体对旅游行为的影 响
第三章 旅游者知觉
人的行为依赖于对他所生活的环境的看法。 看法是通过感觉、知觉作用产生的。 “知觉世界”或“认知世界”。
•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知觉的基本 原理和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知觉,以及知觉对旅游消费 决策的影响。
• 轮船:影响知觉的因素 • 轮船的安全和舒适程度 • 休闲娱乐设施 • 服务项目 • 服务员的态度
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1
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1
•(一)对他人的知觉
• 1、概念 •对人的知觉主要是指对别人的外表,言语、动 机、性格等方面的知觉。对人的正确知觉是建 立正常的人际关系的依据,是有效开展活动的 首要条件。 •2、对人的知觉内容 •(1)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2)对他人性格的知觉 •(3)角色知觉
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1
相似性原则
•相似法则(law of
•●●●●●●●●●●●
similarity)是指当感知对 •●●●●●●●●●●● 象有多种刺激物同时存在
时,人脑倾向于将在某方 •●●●●●●●●●●● 面(如大小、形状、颜色
等)有相似之处的刺激物 •●●●●●●●●●●● 归属为一类的现象。
•●●●●●●●●●●●
•●●●●●●●●●
•●●●●●●●●●●●
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1
接近性原则
•接近法则(law of proximity)是指当感知对象的多种刺 激物之间没有明显的辨别特征时,人脑倾向于将距离接 近的刺激物归为一类的现象。
• ab cd
ef
gh
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1
闭合性原则
第三章旅游者的知觉1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2、类似性的因素 • 在个人特性方面,双方若能意识到彼此的 相似性,则容易相互吸引,这种相似性越多 越接近就越能产生好感、相互吸引。
•心理学研究发现,要求指出个人最好朋友时,被提到 的人与指出者在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社会价值观方 面很相似。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在异性之间建立起像大多数同性 之间的那种友谊关系是很难也很少见的,友谊关系通 常建立同性之间。
第三章 旅游者知觉ppt课件(全)
第三章 旅游者知觉
第四节 旅游者的风险知觉 在知觉研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减少风险理论。
一、风险知觉的种类
实践证明,任何旅游决策都包含着风险和不可知因素。这些风险和不可 知因素常常会带来预料不到的后果,令人很不愉快。旅游者经常遇到的风 险有以下几种:
的重要因素。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主要包括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 和自我知觉。
一、对人的知觉
1.对人知觉的主要内容
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对他人性格的知觉
角色知觉
第三章 旅游者知觉
2.影响对人知觉的心理因素
对人的知觉依赖于多种因素,如认知主体、认知客体以及环境等。 从认知主体心理方面看,存在一些社会知觉误区,它们的存在容易给 社会认知带来偏差。社会知觉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
广泛搜集相关信息
进行认真的比较衡量
寻求高价位的消费
购买名牌旅游产品
第三章 旅游者知觉
本章小结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而旅游者知觉则是指直接作用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情境的整 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了旅游者知觉的特性、影响旅游者知 觉的因素和旅游知觉的种类,搞清了旅游者在旅游中的社会知觉(包 括对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等),帮大家认清了旅游者对旅 游条件的知觉(包括对旅游点和旅游距离的知觉),同时还使大家明 确了旅游者的风险知觉,了解了消除风险的方法,从而能够在做出旅 游选择时有效地避开风险。
功能风险
资金风险
社会风险
心理风险
第三章 旅游知觉完整版
2、无聊的时间
• 等待的时间给人以空洞无聊的感觉,等待者无所 事事,似乎只能任凭提供服务者的摆布,而且等 待似乎将永远持续下去。没有人喜欢这种无聊的 时间。管理者必须以积极方式填充顾客等待的时 间,转移其注意力,尽量使等待时间令人愉快。 • 对于等电梯的客人,如果酒店在电梯间周围镶嵌 镜子,那么关于等电梯时间太久的抱怨就会减少 很多。等电梯时,客人可以对着镜子检查一下自 己的服饰、打扮是否得体,还可以从镜子里偷偷 观察其它正在等电梯的人。 • 对于打电话占线的客人,一段音乐录音就足以填 补等待的时间,同时使客人知道电话还未接通。
案例分析:塑造忠诚顾客
——《旅游心理学》东北财经出版社P51
(2)晕轮效应
• 指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总体特征, 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作用的现象。
• ‚一叶障目‛。 • 注重包装,反对过分包装。
• 战国时,弥尔瑕因为长得俊美,所以很受卫王的 宠爱,被任命为侍臣。 • 根据卫国的法律,私自使用国王马车者,将处以 割断双腿的惩罚。因为母亲生病,弥尔瑕就私驾 国王的马车回家探望。卫王知道后,不但没有处 罚他,反而称赞说:‚子瑕真孝顺呀,为了母亲 的病,竟然忘了刑罚。‛有一天,弥尔瑕陪同卫 王游果园,他摘了一个桃子,吃了一半,把另一 半献给卫王,卫王高兴地说:‚弥尔瑕真爱我呀, 把好吃的桃子献给我吃。‛ • 若干年后,弥尔瑕年老色衰,卫王不喜欢他了。 一次,弥尔瑕因为一件小事得罪了卫王,卫王生 气地说:‚弥尔瑕曾经私驾我的车,还拿吃剩下 的桃子给我。‛在历数弥尔瑕罪状之后,就把他 免职了。
选择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
知觉的选择性
• 人在知觉事物时,首先要 从复杂的刺激环境中将 一些有关内容抽出来组 织成知觉对象,而其他部 分则留为背景。根据当 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 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 行组织加工的特征就是 知觉的选择性。
第二编 旅游者心理 第三章 旅游知觉
(四)触觉
相对而言,对触觉刺激影响消费者行为效 果的研究较少,但日常观察表明这一感觉渠道 也很重要。 触觉信号具有象征意义。人们将织物及其 他产品的质地与产品属性相联系,通过对衣料、 寝具或室内装演品的材料感觉,来判断其华丽 程度及质量,是粗糙还是光华,是有弹性还是 无弹性。光滑的丝织品是豪华的代名词,而斜 纹棉布则被认为结实耐用。 例如:羽绒被VS棉被
案例3-1 精明的咖啡店老板
在日本东京,一家咖啡店的老板,则从色 彩对视觉的影响中发掘出了生财之道。 一次,他请来了30多位朋友,把相同的咖 啡倒在咖啡色、红色、青色、黄色四种颜色的 杯中,请大家品尝并提出意见。 结果,对青色杯中的咖啡,大家一致反映 太淡;对黄色杯中的咖啡,大家觉得浓淡正合 适;而喝了红色和咖啡色杯中的咖啡,大家普 遍觉得太浓了,特别是对红色杯中的咖啡,十 个中有九个觉得味道过浓。
综合思考
桂林王城,地处桂林市中心,是有名 的历史文化古迹(是全国明代藩王府保 存最好的一处),且其中的独秀峰更属 自然奇观,但这里的旅游业一直发展不 起来,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与周围 景点过于接近而被忽略。试用格式塔心 理学的有关原理解释发生上述现象的原 因,并提出你的建议。
桂林:独秀峰•王城景区
桂林:独秀峰
桂林:王城
(四)图形-场地原理
“图形一场地原理”是指刺激的一部分居 于主位(图形),而其余部分退为背景。 一幅照片中间的焦点物体(图形)总是清 晰明确,居于主导地位,一眼就可以看见。 轮廓部分是被视为图形,还是背景,会随 个人及其他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如图3-5所示。 课本33页 图3-5 图形一场地原理
第三章 旅游知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知觉 影响旅游者知觉的因素 旅游者的知觉过程 旅游者对距离的知觉 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知觉 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完整版)第三章旅游知觉第2节教案
旅游者对人际知觉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是通过观察交往距离的远近、交往频率的高低、类似性的多少、互补性的大小。
(1)交往距离的远近
交往距离是指交往双方在空间上的距离。人们常说:亲则近,疏则远。一般说来,交往双方在空间上距离越近,说明双方的情感越亲或可能变得越来越亲,相反则说明双方的情感越淡或可能变得越来越淡。据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研究,面对面交往距离常保持在亲密空间(0.46m以内)之内者,关系最为密切,如夫妻、父母、子女、恋人关系;常保持在个人空间(0.46m—1.22m)者,关系相当密切,如亲朋好友关系;常保持在社交空间(1.22m—6.1m)者,关系一般,如谈判对手关系;常保持在社交空间(6.1m以外)之外者,可视为临时关系,如讲演者与听众、表演者与观众关系。因此,交往距离的远近成为人们判别两者关系亲疏的一个重要途径。
(2)交往频率的高低
人们相互接触次数的多少称为交往频率。俗话说:一回生,两回熟。可见交往频率也是判断人际关系亲疏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交往双方交往频率越高,说明双方的关系越亲密,或可能变得越来越亲密,相反则说明双方的关系越疏远或可能变得越来越疏远。比如,即使不在同一个游览团体,如果交往双方交往频率很高,人们仍会把他们视为好朋友。反之,如两个人很少接触或根本不相往来,即使同在一个团体内,人们也不会把他们视为好朋友。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旅游者对他人、人际、时间、目的地的知觉
难点旅游知觉的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
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学手段
课外学习安排
你是怎样通过表情来观察别人的内心世界的?举例说明知觉中的某个心理定势在生活中的表现。
参考资料
《旅游心理学》,李祝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旅游者的知觉
• 这种对客观事物进行信息整合而形成客观 事物的整体印象就是知觉。例如,我们不 但看到“红色的”、“圆的”,闻到“香 味”,尝到“甜美的滋味”,还知道它是 苹果。可见,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借 助于经验和知识帮助的纯粹的心理活动。
7
• 如上所述,知觉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把 从环境中得到的信息转化为对物体、事件、 声音、味道的经验”。例如,当我们到达 某一旅游目的地时,不仅看到各式的建筑、 多彩的颜色,听到各种声音,呼吸到泥土 和海水的气味,尝到地方特色小吃的美味, 而且认识到这是博物馆,那是四维电影院, 而整个地区是一个海滨旅游度假区。
14
• 图2 人面—花瓶双关图
15
• 可以将其看成两个人的面孔或者一个花瓶, 两者可以反复变动,但是不可能同时把两 者都当作知觉的对象,看到两者同时存在。
•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由于人的感知能力有 限,不可能不加选择地将周围的一切信息 都作为知觉对象,因此,只有发挥知觉的 选择功能,才能使知觉过程正常进行。旅 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时刻都在进行知觉选 择。
8
• 也就是说,在旅游者的头脑里产生了博物 馆、四维电影院和海滨旅游度假区的整体 印象。由此,所谓旅游知觉是指直接作用 于旅游者感觉器官的旅游情景或旅游刺激 物在人脑中的整体反映。
9
• 旅游知觉过程是选择、组织和解释来自于 旅游环境中的感觉刺激,使之成为一个有 意义连贯的现实映像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人脑对大量离散的感觉信息进行选择加工, 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又强烈地受到旅游者的 人格、动机、态度、学习等因素影响。不 同的旅游者观赏相同的景观会产生不同的 旅游知觉反映,其过程如 图1所示。
33
• 对旅游者而言,想要对这些旅游资源形成 完整、准确的知觉印象,就离不开他人的 语言指导。例如,位于陕西临潼的秦始皇 陵是一座相对高度为五十余米的帝陵封土, 建造时的宏伟陵园建筑已不复存在,而其 他近期开发建造的景观也平淡无奇,没有 历史知识或缺乏讲解,旅游者会感到大失 所望。
旅游者的知觉
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一)对他人的知觉 1、表情知觉 2、服饰知觉 3、语言动作知觉
1.表情知觉
2.服饰知觉
语言动作知觉
(二)对自我的知觉 • 生理自我 • 社会自我 • 心理自我
学生讨论
• 1、为什么同一个人会在不同的人眼里留下 大相径庭的印象?
• 2、人怎样准确地知觉别人和周围世界?
注意
解釋
反應
知覺
知觉与感觉的关系:
共同点
区别
联系
感觉 对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 知觉的基础
知觉 的直接反映 整体
感觉的深入
感觉过程依赖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 知觉过程依赖于人的以往的知识和经验。
(一)空间感知能力 线索一:遮挡 遮挡物更近
线索二:线条透视 从面积的大小、线条的长
短、及线条之间的距离我们感 知事物离我们越来越远;
二、教学重点
旅游知觉的内容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影响知觉的因素;旅游知觉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影响知觉 的心理素
四、课时安排 6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感觉 什么是知觉 知觉的特征 影响知觉的因素
对少林寺的评价
丁女士(30岁,大学教师)与张太太(52岁,家 庭主妇)、周老师(35岁,历史老师)、李小姐 (19岁,外来工)准备一起去少林寺旅游,其他 人都去过少林寺,就丁女士没有去过。丁女士便 问大家少林寺怎么样?李小姐说“没有什么好玩 的,就寺院的武术表演比较有看头”。周老师说 “少林寺的塔林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也是研究我 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宝库”。张太太 说“什么塔林?我也记不清了,我只是去拜祖师 爷的,至于什么祖师爷,我也不太清楚。”
(四)知觉的类型
1、根据知觉内容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划分 正确的知觉和错觉
旅游心理学:第三章旅游感知觉
在旅游活动中,感知往往比现实更重要。
从时间角度看,游客往往认为在路途中的时 间比在景点的时间更长、导游没有讲解的时 间比讲解的时间更长等。这就要求导游员安 排行程时要做到游览时间长于行路时间,在 一定的时间和距离内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审美 体验。
从空间角度看,旅游体验质量与旅游体验收 获成正比,与距离摩擦力成反比。导游人员 需要尽量提升游客体验收获,以此来提高旅 游体验质量。
【情景设计】
1. 1952年,加拿大心理学家D. O. Hebb等人进行了 一项“感觉剥夺实验”。被试者躺在一张舒适的小床上, 眼睛蒙上眼罩,耳朵被堵住,手也被套上,这样就将它 的感觉基本剥夺了。感觉剥夺实验要求被试在这样的条 件下,生活的时间尽可能长些。结果,很少有人愿意在 这种环境中生活上一周。
感觉和知觉是两种既相同又相异的相互密 切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
人的感知活动只是认知活动中的一部分, 也就是人的认知活动需要通过感知觉来获 得一定量的信息,其中认知活动是人的其 他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础,它包括感知、 记忆、思维等具体的心理过程。
(二)旅游活动与感知觉
旅游者的旅游过程就是对旅游目的地的社 会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等的认识和审美 的过程。旅游者的认识和审美是以感觉和 知觉为基础,从而形成旅游认识、旅游行 为和旅游审美判断。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形状、大小、方位、 距离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 序性的反应,是对事物运动过程的先后和 长短的知觉;
运动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 的知觉。
人首先通过感觉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和人所处的某种活动 状态的信息。
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 候,人不仅能够反映该事物的个别属性, 而且能够通过各种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 脑中将事物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之间的 联系或关系整合成事物的整体,从而形成 该事物的完整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科技学院教案课题名称第3章旅游者的知觉课次第()次课课时 2课型理论(√);实验();实习();、实务();习题课();讨论();其他()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知觉的内涵、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熟悉旅游者对他人、人际、时间、目的地知觉的含义、途经与影响,了解旅游知觉的研究意义及旅游者对自我、距离的知觉,以便认识旅游者的知觉规律,为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提供心理依据。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旅游者对他人、人际、时间、目的地的知觉难点旅游知觉的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教学基本内容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教学手段课外学习安排你是怎样通过表情来观察别人的内心世界的?举例说明知觉中的某个心理定势在生活中的表现。
参考资料《旅游心理学》,李祝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旅游心理学》甘朝友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学习效果评测课堂提问课外学习指导安排教学后记辽宁科技学院讲稿教学内容备注第3章旅游者的知觉第1节知觉概述一、旅游知觉的概念所谓旅游知觉是指旅游者对直接作用于其感觉器官的旅游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旅游知觉的特点1、整体性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的许多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经验组成一个整体。
知觉的这一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或完整性)。
2、选择性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在特定时间内,人只能感受少量或少数刺激,而对其他事物只作模糊的反映。
3、理解性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总是依据既往经验力图解释它究竟是什么,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稳定性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不同明暗度的情境之下,观察某一熟知物体时,虽然该物体的物理特征(大小、形状、亮度、颜色等)因受环境影响而有所改变,但我们对物体特征所获得的知觉经验,却倾向于保持其原样不变的心理作用。
像这种外在刺激因环境影响使其特征改变,但在知觉经验上却维持不变的心理倾向,即为知觉恒常性。
三、知觉的心理定势知觉定势(perceptual set)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
具体而言,人们当前的活动常受前面曾从事过的活动影响,倾向于带有前面活动的特点。
当这种影响发生在知觉过程中时,产生的就是知觉定势,它一般由早先的经验造成。
1、首次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运用首因效应,导游接待前台迎宾员不仅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善于对第一印象的管理和保持,使它持续不衰,使其积极的一面逐步形成"定势"作用。
2、晕轮效应光环效应(Halo Effect)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晕轮效应是指由对象的某种特征推及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
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3、经验效应在社会知觉中,人们经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按照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经验效应。
初识一个人,人们总认为面相憨厚者可靠;油腔滑调者不可信。
人们购物总是选择国营商店或大商场,认为质量可靠、价格公道、品种齐全。
到医院看病总是找老医生。
有经验的老师在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时,更得心应手。
在这种时候,经验是一笔财富。
然而,很多时候,经验也是一种包袱,尤其是不顾时间地点套用经验,会导致一些失误。
如有的人信任国有商店,买东西总要到国有商店去买,殊不知,个别的国有商店也有劣货、次货、假货等,价格也不一定公道;包装好的商品不一定就好;外表漂亮或老实者不一定可信。
因此,既不要迷信经验,也不要一概否认经验。
同时,在当今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里,用一种固定的经验千篇一律地看待一切人和事,难免就会使人的认识陷入僵化和停滞,甚至闹出许多笑话。
4、刻板效应刻板印象指的是社会上部分人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的共同的、笼统的、固定的看法和印象。
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也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
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社会刻板效应。
例如,人们通常觉得英国人有绅士风度、聪明、因循守旧、爱传统、保守,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等等。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第2节旅游活动中的知觉一、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一)对他人的知觉1、旅游者对他人知觉的含义旅游者对他人行为和心理等现象的整体反映。
2、旅游者对他人知觉的途径举止言谈、神情仪表、行为方式。
3、研究意义(旅游业角度,下同)为旅客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重要前提,为旅游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重要依据。
(二)对人际的知觉1、旅游者对人际的知觉的含义旅游者对人与人之间情感亲疏的现实性和可能性的知觉。
2、旅游者对人际知觉的途径交往距离远近、交往频率高低、类似性多少、互补性大小。
3、研究意义提高服务质量、增进人际吸引、改善人际关系。
(三)对自我的知觉1、旅游者对自我知觉的含义旅游者对自己行为、心理等现象的整体反映。
2、旅游者的自我知觉的途径观察自己的举止言谈、神情仪表、表情方式;参考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参照自己的理想形象。
3、研究意义准确判断旅游者的心理、行为,满足旅游者合理需要(知彼);充分认识自己的工作意义和职责,与旅游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知己)。
二、对旅游条件的知觉(一)对旅游距离的知觉1、旅游者对距离知觉的含义旅游者对旅游对象距其远近的知觉。
2、距离知觉与旅游行为对旅游行为的阻止作用和对旅游行为的激励作用。
3、距离知觉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影响因素:旅游对象、交通、体力、兴趣、态度、情绪。
对策:调动影响因素,使旅游者对距离发生“短估”。
(二)对旅游目的的知觉1、旅游者对目的地知觉的含义旅游者对他准备前往或已经到达的目的地的知觉。
2、目的地知觉与旅游行为目的地知觉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的选择和后续行为。
3、旅游者对目的地知觉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影响因素:个人决策标准;媒介宣传。
对策:研究旅游者决策标准,使目的地形象与之相符合;开展旅游宣传,影响其对目的地的知觉。
(三)对旅游交通的知觉(在旅游交通服务中讲解)(四)对旅游时间的知觉(在旅游交通服务中讲解)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关于“心理定势”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同样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相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
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心理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口渴需要喝水时,你常以为暖水瓶里装着很多水,他用力一提,原来瓶是空的。
由于用力过大,暖水瓶被提得很高。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提水壶之前,你已经有了一种心理准备,这种准备提供了足够的力量可把装满水的壶提起,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瓶内没水,你支付的力量远远大于提空壶所用的力量,因此感到水壶格外的轻。
这种现象的理论根据就是心理定势。
定势对问题解决也有妨碍作用,在很多现实事件中都可以理解到。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它个性特征,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装不出来的。
,例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轻人是爱冲动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善于经商的等等。
刻板效应的表现多种多样。
比如,有的领导者认为爱挑毛病的人一定是“刺儿头”,沉默寡言的人一定城府很深;活泼好动的人一定办事毛糙,性格内向的人一定老实听话;青年人单纯幼稚、容易冲动,老年人经验丰富、保守、稳重。
此外,还有地域上的刻板印象。
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不难发现,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因为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
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都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男女朋友之间也经常会出现光环效应。
两个恩爱的人在一起,便会觉得双方身上都是优点,没有一点点缺点。
这就是在刚开始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只是喜欢上了对方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优点,然后经过晕轮效应的扩大,才使自己觉得对方身上全是优点。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试验:把六只蜜蜂和同样多的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将瓶子平放,瓶底朝着窗户。
结果: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找出口,一直到力竭倒毙或饿死;而苍蝇则在不到两分钟之内,穿过另一端的瓶颈逃逸一空。
蜜蜂基于“出口就在光亮处”的思维方式,想当然地设定了出口的方位,不停地重复这种合乎逻辑的行动,由于这种定势思维,它们才没能走出囚室。
而那些苍蝇对所谓的逻辑毫不留意,全然没有对亮光的定势,只是四下乱飞,终于走出了囚室,头脑简单者在智者消亡的地方顺利得救,在偶然当中有很深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