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20、梦回繁华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梦回繁华》语言积累与运用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梦回繁华》语言积累与运用

《梦回繁华》语言积累与运用1.语言:积累重要的词句,理解文章重要词句的含义。

(1)重点字词【辨析字音】汴梁(biàn)翰林(hàn)题跋(bá)田畴(chóu)驮队(tuó)岔道(chà)簇拥(cù)跋涉(bá shè)漕运(cáo)宏敞(hóng)桅杆(wēi)酒肆(sì)沉檀(tán)摄取(shè)枢纽(shū niǔ)遒劲(qiú jìng)长而不冗(rǒng)舳舻相接(zhú lú)摩肩接踵(mó zhǒng)【多音字】坊 fānɡ牌坊纤 xiān 纤维劲 jìn 使劲fánɡ作坊 qiàn 纤夫 jìnɡ刚劲【易错字形】暇无暇顾及纤纤维瑕瑕不掩瑜阡阡陌遐闻名遐迩歼歼灭【词义辨析】题跋: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

田畴:泛指田地。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

料峭,形容微寒。

跋涉:爬山过水,形容旅途艰苦。

行旅:指远行的人,往来的旅客。

舳舻相接:船只首尾衔接。

舳,船尾。

舻,船头。

宏敞:广大宽敞。

赶脚:指赶着驴或骡子供人雇用的活计。

摩肩接踵:肩并肩,脚碰脚。

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踵,脚后跟。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很多,往来不断。

遒劲:雄健有力。

(2)精彩句子:理解文章重要词句的含义。

①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幅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幅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解析】北宋灭亡后,留在大金或者南渡的北宋遗民,从《清明上河图》看到的昔日繁华,如今都成瓦砾,曾经的辉煌令人叹息,缅怀故国,渴望回归,“梦回”流露出多少的心痛无奈。

作者从北宋遗民的视角,揣摩其观画的心绪,挖掘出画面背后的历史内涵,解读出画作独特的意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字词拼音及解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字词拼音及解释

20、梦回繁华绢juàn: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本。

~花。

~素。

手~儿。

驮tuó:用背负载:~运。

~着两袋米。

檀tán:1.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

2.浅绛色:~口(形容红艳的嘴唇)。

3.〔~香,沉檀〕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

4.〔紫~〕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

5.姓。

冗rǒng:1.闲散的,多余无用的:~人。

~长(cháng )。

~员。

~赘。

2.忙,繁忙的事:拨~(忙中抽出时间)。

~务缠身。

翰林hàn lín: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起开始设立,明、清时期改从进士中选拔。

题跋tí bá: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后的文字。

“题”指写在前面的,“跋”指写在后面的,总称题跋。

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擅长shàn cháng:在某方面有特长城郭chéng guō: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古义】内城和外城,泛指城或城市。

考订 kǎodìng:考据订正。

田畴tiánchóu:<书>田地;田野。

岔道chà dào:岔路或歧路。

簇拥cù yōng:(许多人)紧紧围着。

踏青tà qīng: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

行旅xíng lǚ:指旅客;出行。

宏敞hóng chǎng:高大宽敞。

摄取shè qǔ:指吸收,吸取。

遒劲qiú jìng:雄健,刚劲有力。

春寒料峭chūn hán liào qiào: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

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

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长途跋涉cháng tú bá shè: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部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20梦回繁华教学课件

部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20梦回繁华教学课件

以漕船为核心,写了船工、纤夫、拱桥、桥上的人们。在后段的描述中,介绍了城
楼两侧的各种店铺、店铺的经营内容、店铺街道上的各种人物等。重点突出,详略 得当,条理分明。
02
合作与研究 · 深层探 究
HE ZUO YU TAN JIU
3.细读课文,说说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试举例说明。
本文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分类别、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第二部分(第2段)介绍作者和此画背后所蕴含的心情。
第三部分(第3段)介绍了画作的规格。 第四部分(第4段)详细介绍了画面内容。 第五部分(第5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内容、结构、技法的特点和写实性强的依据。
1.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题《梦回繁华》的深层含义。 2.《清明上河图》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本文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 试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3.细读课文,说说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试举例说明。
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和事理说明文(事 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两种。常见的说 明顺序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常见的九种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
状貌、列图表。
01
预习与交流 · 文体
YU XI YU JIAO LIU
1.速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说说本文的说明对象具有什么特点?
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
特点:描绘了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02
合作与研究 · 整体感 知
HE ZUO YU TAN JIU
2.本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文章的结构。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第一部分(第1段)简介《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地位。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梦回繁华》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梦回繁华》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梦回繁华》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

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代表性的一幅。

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骤提拔,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井、城郭,皆自成一家。

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

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正和至宣和年间,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言之后,南渡的北宋移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副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副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

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从城效、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有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团队。

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较长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

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

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床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

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课件

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梦回繁华》教学课件
②长途跋涉的行旅是 “骑驴而行”;赶集的乡人是“驱赶着”“毛驴驼队” 没有代步工具;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是被众多仆从簇拥的乘轿者,把人当做 驴一样的代步工具。这样聚焦于身份差异与代步工具的不同,意在凸显社会 阶层的不平。
③“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并非表达桥梁设 计技术高超,而是暗示巨大的危机,因为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在这个细节 描绘中,短句的运用,尤其是句尾的四字词语,加快了“叙事节奏”,强化 了紧张危险的气氛。
选择你喜欢的一件工艺品,运用课文说明方法生动形象介绍给同学们
时代背景
(1)政治上:宋徽宗继位之初,蔡京得势:①培植党 羽,把控朝政;②收拢国家人事选拔、财政管理大权; ③停止用科举取士的方法。
(2)经济上:除去农业上的苛捐杂税外,宋徽宗听取 了蔡京竭天下财富用于享乐的建议,加重商业和农业上 的税收。
(2)空间顺序。第4段按照开卷、中段和后段这种从前到后的空间顺序,抓 住画面上的主要内容逐个介绍。
活动五:仿展——涵泳创新知
本文的语言既平实准确又典雅生动。 (1)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 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画卷比作乐章,形象地表明了画卷疏密相间、 错落有致的特点。
总之,《梦回繁华》认为,《清明上河图》所呈现的繁华充其量不过是 热闹场面掩盖重大危机的虚假繁华,而社会阶层的分化则是贯穿“繁华”始 终的一条暗线。这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其“写实性很强”,除却文 章所言“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京的记载完全一致”,还应该有其 言外之意,即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国运危机。《梦回繁华》结尾 水到渠成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清明上河图》“不是一般的热闹场面的记录, 而是通过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 会生活状况”。

2024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梦回繁华》

2024年度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梦回繁华》

在《梦回繁华》中,作者通过对汴京城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北宋时期城市的繁华景象和市民 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作者还通过对城市建筑、交通、商业等方面的描写来反映当时的社 会经济状况和城市化进程。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城市描绘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还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了 借鉴和启示。
2024/3/23
25
结合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进行分析
01
从历史角度看,《梦回繁华》所描绘的汴京城是北宋时期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其繁华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同时,汴京城也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之一,其布局和建筑 风格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独特魅力。
2024/3/23
02 03
从地理角度看,汴京城位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交通 便利且地势平坦开阔。这种地理位置为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梦回繁华》中对汴京城周边自 然环境的描绘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 系。
详略得当
文章先总述《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 景、作者及历史价值,然后分述画面 的不同部分,最后再总结全画的艺术 特点和历史意义。
对于画面的重要部分,如汴河两岸的 繁华景象,作者进行了详细的描绘; 而对于次要部分,则简略叙述,使文 章重点突出。
生动的描绘
作者运用大量形容词和修辞手法,如 比喻、拟人等,将画面描绘得栩栩如 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繁华的宋代都 市之中。
2024/3/23
8
描绘繁华景象手法及技巧
运用色彩
作者通过描绘丰富的色彩,如“ 青绿”、“朱红”、“金黄”等 ,表现出宋代都市的繁华和多彩

2024/3/23
采用对比
通过对比城乡、贫富、动静等方面 的差异,突出都市的繁华和活力。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0课《梦回繁华》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0课《梦回繁华》知识梳理

梦回繁华【原文】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fāng)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北宋汴(biàn)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

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zú)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cháo)进入翰林,据张著题跋(bá),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自成一家。

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

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炎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副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副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juàn)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有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bó)雾,农舍田畴(chóu),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shèng)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

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20课《梦回繁华》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20课《梦回繁华》

★默读第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第2自然段为什么要介绍《清明上河图》 的作者张择端? 2.《清明上河图》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3.第3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 么作用? 4.第4自然段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描述 《清明上河图》里的内容的?有什么好处?
1.第2自然段为什么要介绍《清明上河图》的 作者张择端?
★自由读第三部分,说说下列句子分别采 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
(1)《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 的手卷形式……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 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作比较
将《清明上河图》的手法和一般的界画进行 比较,突出其“线条遒劲,笔法灵动”的特征。
(2)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 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 ,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
举例子
真实具体的说明了画面细节的刻画很 细致。
“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
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 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 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这是文章的最后几句议论性话语,说说你的理解。
4.第4自然段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描 述《清明上河图》里的内容的?在文中标出关 键词句。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空 间 顺 序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好处:这种顺序安排,由前到后,逐次介 绍,既符合观赏者的观赏习惯,又显得逻辑清 晰有条理。
生字词
汴梁(biàn ) 跋涉( bá ) 舳舻( zhú lú) 摩肩接踵( zhǒnɡ ) 田畴( chóu) 漕运( cáo ) 握篙( ɡāo ) 络绎不绝( luò yì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说课稿第【1】篇〗八年级语文上册《梦回繁华》教案一、教材背景本教案针对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课文《梦回繁华》进行教学设计。

该文是晋江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李毅在自己的知名公众号上连载的一篇小说,以极其生动的细节描写了一个女孩在追梦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通过主人公温婧妍的经历,强调了追梦人应该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导思想:本次教学要求学生根据小说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培养学生勤思考、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梦回繁华》,理解小说中描写的人物、情节和主题。

2.通过阅读小说,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3.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鼓励学生根据小说情节进行创作和想象。

三、说教学重点1.理解小说《梦回繁华》的主题和情节。

2.掌握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梦回繁华》的主题和情节。

2.分组阅读法:把班级分为小组,让学生自主阅读小说,通过小组合作表达自己对小说的看法。

3.活动探究法:利用课堂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小说情节的创作仿写,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堂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导入环节(1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谈谈自己的梦想和追梦的过程,引出梦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探究为何要追梦以及什么样的心态是追梦过程中必须具备的。

第二部分:阅读和理解环节(30分钟)1.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小说《梦回繁华》的主题和情节有一个初步了解。

2.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阅读小说一段,然后口头表述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心得体会,班级其他同学就表述内容进行讨论。

第三部分:学习和探究环节(50分钟)1.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探究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心理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梦回繁华”。这里,“梦回”代表着对过去的怀念,“繁华”则是指古代都市的繁荣景象。这个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感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课文《梦回繁华》来感受古代都市的繁荣。分析课文中对比、夸张的写作手法,了解它们如何描绘出繁华景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词汇和语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定语从句、并列句,我会通过例句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2.教学难点
-文化背景:学生对我国古代都市的繁华景象了解有限,这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教师需通过图片、故事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
-语法理解:定语从句、并列句等语法知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难以理解。教师应通过生动的例子、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消化这些难点。
-口语表达: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口语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需关注这些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在写作练习中,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加大写作训练力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知识,提高作文质量。
3.课堂时间安排方面,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时间较为紧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20课《梦回繁华》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阅读理解:课文《梦回繁华》,了解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2.词汇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如“梦回”、“繁华”、“车水马龙”等。
3.语法讲解: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讲解定语从句、并列句等语法知识。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 梦回繁华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 梦回繁华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 东诸城)人。早年游学汴京,后 习绘画,宋徽宗赵佶(1101 年—1124年在位)时期供职翰 林图画院。专工中国画中以界笔、 直尺划线的技法,用以表现宫室、 楼台、屋宇等题材,尤擅绘舟车、 市肆、桥梁、街道、城郭。他的 画自成一家,别具一格。张择端 的画作,大都散佚,只有《清明 上河图》卷完好地保存下来了。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初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
课文可分三层: 1.由宋朝城市的发展繁荣,引出说明对象 《清明上河图》。 2.介绍张择端生平,并引出画作的背景,呼 应题目——梦回繁华。 3.具体介绍说明《清明上河图》的特点、内 容、艺术特色和地位。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课文想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为什 么这样安排?
薄 bó (刻薄 纤

覆灭(fǔ)
摩肩接踵(zǒng)
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年繁华太平年代的强烈愿望。
详写画作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内容是画作的核心;
C.汴梁(biàn) 舳舻(zhóu) 长途跋涉(sè) 在展出的各幅画前无不人头攒动,尤其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前,观看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详写的有画的内容,画的艺术特色及地位。略 写了张择端的生平,画的整体特点。介绍画的 内容里详写了汴河虹桥,略写了其它内容。 详写画作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内容是 画作的核心;详写它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能突出 《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历史地位……这样详略 得当,疏密有致,使文章中心和重点突出,使 读者很容易就学到知识,了解事物。
C.繁盛 居住 丰富 因此
D.密集 居住 丰富 因此
当堂评价
5.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课梦回繁华 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课梦回繁华 复习要点

20 梦回繁华复习要点
一、重点字词
绢(juàn)驮(tuó)檀冗翰林题跋(bá)擅长
城郭考订田畴(chóu)岔道簇拥踏青行旅宏敞
摄取遒劲(qiú jìng)春寒料峭长途跋涉摩肩接踵
络绎不绝
二、文学常识
《梦回繁华》选自《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作者毛宁。

三、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课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四、知识点
1、题目
文章以《梦回繁华》为题,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2、条理分明
介绍条理分明,细腻具体,并且挖掘出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

3、语言典雅
大量的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文章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0课《梦回繁华》

人教部编版八上语文:第20课《梦回繁华》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1.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纷繁丰 富的内容的?为什么这样写?
是按画面的空间的空间顺序展开描述的。这 样写因为:第一可以清晰地展现画面,使读者思 路清晰,第二能恰当的把清明上河图析 整体感知
2.《清明上河图》画面的内容分为几部分,分别 写了什么内容?
安阳、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和杭州。
主题概括
本文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化作,描 绘了北宋时期繁华的世景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 时社会风貌的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结构图示
创作背景
梦 回
基本信息
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繁 华
画面内容
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价值体现
(1)形容初春的寒冷。( )
(2)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3)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
(4)连很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随堂测试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 25.5厘米,横525厘米。( ) (2)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 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 味。( )
课时目标
1.通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顺序和方法。
文题解说
题目点明了文章所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 了这幅画的特点。
生难字词
汴梁(biàn) 拓展(tuò) 题跋(bá) 擅长(shàn ) 跋 涉(bá) 竹篙(gāo) 冗长(rǒng) 绢(juàn) 檀(tán) 田畴(chóu) 岔(chà)道 遒(qiú)劲 城郭(guō) 摩肩接踵(zhǒng) 【翰林】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 【擅长】在某方面有专长。 【田畴】泛指田地。 【摄取】吸收,吸取。 【遒劲】刚劲有力。 【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 【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梦回繁华》课文

《梦回繁华》课文

《梦回繁华》课文《梦回繁华》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介绍我国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所创作的画作《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

作者在用文字介绍这幅画作的时候并没有从绘画技巧的角度作过多的介绍,而是扣住这幅画作所描绘的现实内容,将画作所表现的北宋时期汴梁都城的“繁华”尽量表现出来。

梦回繁华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fāng)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北宋汴(biàn)梁商业繁盛,除(chú)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

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zú)年不详,山东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biàn)京,徽宗朝/(cháo)进入翰(hàn)林,据张著题跋(bá),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guō),自成一家。

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

据后代文人考订(dìng),《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fù)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炎(yán)之后,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副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副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

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juàn)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作品描绘了京城汴(biàn)梁从城郊、汴(bi àn)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有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梦回繁华》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梦回繁华》文本解读

《梦回繁华》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1)《清明上河图》创作的时代背景(请将有关内容复制粘贴在这里。

)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

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

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节选自课文《梦回繁华》)(2)文章背景文章选自《中外绘画名作八十讲》一书。

本书选取中外绘画作品八十幅,由国内著名美术评论家进行讲解、评析。

所选画作包括各个民族、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传世经典。

同时配以深入浅出的鉴赏文字和丰富翔实的背景资料、相关图片,引领我们体验艺术品的美妙内涵和丰富底蕴,有助于读者审美体验和气质修养的提升。

全书两部分:中国绘画部分,外国绘画部分。

(百度资料)2.文题诠释文章标题《梦回繁华》中,“繁华”是文章的文眼,全文就围绕“繁华”对画作展开介绍:北宋时期,汴京商业繁盛,城市文化生活活跃,整个社会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画作描绘了这繁盛的市井风貌,人物众多,店铺林立,热闹繁忙;画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技法高超,生动传神,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文化价值,这也是社会繁华的体现之一——艺术的繁荣。

“梦回”,有多重意味。

一是从北宋遗民的视角观画。

北宋灭亡后,留在大金或者南渡的北宋遗民,从《清明上河图》看到的昔日繁华,如今都成瓦砾,曾经的辉煌令人叹息,缅怀故国,渴望回归,“梦回”流露出多少的心痛无奈。

二是从今人的视角观画。

北宋时期的汴京盛极一时,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华的城市,那种盛况永远地留在了《清明上河图》中。

如今北宋王朝逝去将近千年,这幅图能将我们带回那个清明盛世,一睹那远去的繁华,感慨历史的变迁。

3.主旨本文是作者对《清明上河图》所作的讲解、评析。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 《梦回繁华》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 《梦回繁华》

课堂小结
课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了《清 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北宋时 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我们对当时社 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我们对古代生活丰 富的想象,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 但作者把它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 真是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中 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 史。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 主题主要是描写北宋都城东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 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描 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紧张繁 忙的景象。作品气势恢弘,长528.7厘米、宽24.8 厘米,画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个个形神兼备, 并画有13种动物、9种植物,其态无不惟妙惟肖, 各种牲畜共56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 二十余艘。这件现实主义的杰作,是研究北宋东 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宝贵历史资料。全图可 分为三个部分: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场景、城内 街市。
清明上河图全景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顾恺之:洛神赋图
阎立本:步辇图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唐·韩滉:五牛图
五代·顾闳hóng中:韩熙载夜宴图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
清代·郎世宁·《百骏图》
课后作业:
课后阅读 《〈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东京梦华录》, 深入走进这幅名画,了解北 宋王朝的社会历史、市井风情。
2.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应 的例句。 举例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 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幅。 列数字:纵25.5,横525。 作引用:张著题跋“后习绘画” 摹状貌: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 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 打比方: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梦回繁华 (共28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 梦回繁华 (共28张PPT)

“基本”是“大体上”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
明《清明上河图》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 载大体上相似,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7.第5段中插入有关《东京梦华录》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清明上河图》是 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 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朝国家漕运的枢纽”,最能表现北宋商业及手工业的 繁荣景象。 5.(河南中考,T14)第4段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说明 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分析。 空间顺序。先介绍画面开卷处所描绘的内容,然 后介绍画面中段所描绘的内容,最后介绍画面后段所
描绘的内容。
6.(广东广州中考,T16)请分析第5段中加点词“基本” 的表达效果。
沉檀(tán) 遒劲(qiú)
春寒料峭(qià o) 摩肩接踵(zhǒng)
(bó )薄雾
跋涉(bá ) 络绎不绝(yì )
(bó )停泊 泊 (pō)湖泊
(bò )薄荷
(bá o)薄饼 (jì ng)遒劲 (jì n)使劲
(qiàn)纤夫 纤 (xiān)纤弱

巧记乐背
①一种薄(bò )荷味的薄(bá o)饼,一经生产就受到广
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
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
生难字 汴梁(Biàn) 题跋(bá) 覆灭(fù) 岔道(chà) 漕运(cáo) 翰林(hàn) 擅长(shàn) 田畴(chóu) 簇拥(cù) 舳舻(zhú lú)
枢纽(shū)
酒肆(sì ) 摄取(shè)
桅杆(wéi)
舻(lú )舳舻 炉( )火炉 鲈(lú )鲈鱼
词语释义 ①题跋: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题”指写 在前面的,“跋”指写在后面的,总称题跋。内容多 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2018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课《梦回繁华》

2018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课《梦回繁华》

2018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十课《梦回繁华》绢juàn:一种薄而坚韧的丝织物:~本。

~花。

~素。

手~儿。

驮tuó/duò:[tuó]用背(多指牲口)负载人或物:那匹马~着两袋粮食。

[duò](—子)骡马等负载的成捆的货物:把~子卸下来,让牲口歇会儿。

冗rǒng:1.闲散的,多余无用的:~人。

~长(cháng)。

~员。

~赘。

2.忙,繁忙的事:拨~(忙中抽出时间)。

~务缠身。

沉檀chén tán:厚重的檀木翰林hàn lín: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题跋tí bá: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前面的文字叫做题,写在后面的,叫做跋,总称题跋擅长shàn cháng:独具某种特长城郭chéng guō: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现在泛指城或城市。

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考订kǎo dìng:考核订正。

田畴tián chóu:田地等。

畴:字从田,从寿,寿亦声。

“寿”意为“长时间的”。

“田”与“寿”联合起来表示“长期归属农家耕作的田地”。

本义:终生口粮田。

说明:“畴”为政府一次性授予农民的终生口粮田,农夫死后由政府收回。

岔道chà dào:1. 岔路。

2. 歧路。

簇拥cù yōng:很多人紧紧围绕着或卫护着。

踏青tà qīng:清明前后到野外去观赏春景。

行旅xíng lǚ:远行的人;往来的旅客。

宏敞hóng chǎng:高大宽敞。

攫取jué qǔ:1.抓取;拿取。

2.获取;掠取。

遒劲qiú jìng:强劲有力;刚健有力。

多指书画的运笔。

汴梁biàn liáng:古地名。

今河南省开封市。

春寒料峭chūn hán liào qiào:料峭:微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北宋汴梁商业 ,除贵族
外,还有大量的商人、
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 。 ,
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地拓展,
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
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A.密集 聚集 活跃 由此
B.繁盛 聚集 活跃 由此
• 课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 宝级名画,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
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
象。画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作者介绍的条理清晰,
细腻具体,不仅给人以美的愉悦,更学习了古历史知识,
知道了《清明上河图》高超的创作技巧,表现手法以及
《清明上河图》它究竟画了些什么内容呢?为什么千百年来, 它的魅力一直不衰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梦回繁华》。
20 梦回繁华
本书选取中外绘画作品八 十幅,由国内著名美术评 论家进行讲解、评析。所 选画作包括各个民族、各 个时代、各个流派的传世 经典,同时配以深入浅出 的鉴赏文字和丰富翔实的 背景资料、相关图片,引 领我们体验顶级艺术品的 美妙内涵和丰富底蕴。
课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引资料:“画中的‘孙羊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 中所记的‘曹婆婆肉饼’‘正店七十二户……其余皆谓之脚店’ 等,无有不符。”引用《东京梦华录》,准确说明了《清明上 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和说服 力。
课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城郭 考订 田畴 岔道
hàn
翰林

簇拥

题跋
tà qīng
踏青
shàn
擅长

行旅
hóng chǎng shè
qiú jìng
liào qiào
bá shè
宏敞 摄取 遒劲 春寒料峭 长途跋涉
mó zhǒng
摩肩接踵 舳舻 zhú lú
luò yì
络绎不绝
biàn
汴梁
cáo
漕运
shū niǔ
达维特《拿破仑穿越 阿尔卑斯山》
此幅作品是达维特第一次 刻画现世的英雄,此前, 作者只塑造和歌颂古代和 已故的英雄,由此可以看 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 本画的妙处在于,远景的 简约和近景的细腻,色彩 的冷暖对比极为强烈,人 物和战马的细节刻画非常 到位。对于这个理想化的 形象,拿破仑本人也十分 满意。
张择端的生平及《清明上河图》的作画时间、背景
分 第3段 第4段
总 第5段
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类别、大小及内容。 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画面的内容。 《清明上河图》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清明上河图》的 画面的?请找出相关语句进行说明。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 左 空
2.下列成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
A.自出心栽
内忧外患
B.俯仰生恣
眼花缭嘹乱
C.一应具全
舳舻相接
D.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3.下列句子划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星期天,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热闹极了。 B.经过半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习家池。 C.那是一个阴冷的漆黑之夜。春寒料峭,风雨凄凄。 D.在展出的各幅画前无不人头攒动,尤其是张择端的《清 明上河图》前,观看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它巨大有艺术价值。由此,我们由衷地为古人的智慧而 自豪,为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骄傲。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遒劲(qiú) 绢本(juàn) 春寒料峭(qiào) B.田畴(chóu) 覆灭(fǔ) 摩肩接踵(zǒng) C.汴梁(biàn) 舳舻(zhóu) 长途跋涉(sè) D.纤夫(qiān) 握篙(hāo) 络绎不绝(yì)
(1)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基本”一词语言极有分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 (“十分”表示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枢纽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清明上河图》
•2、本文围绕《清明上河图》,介绍 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来介 绍《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的?请找出 相关语句进行说明。
• 2、本文围绕《清明上河图》,介绍了哪些方面的 内容?
第1段 总 第2段
唐宋画家题材的变化,引出说明对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摹状貌: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 相接,岸边挥臂助阵。 打比方: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1、“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 图》相传为他所画”中的“相传”一词能否删 去?为什么?
2、作者在描绘《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时,使 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 相传为他所画”中的“相传”一词能否删去?为 什么?
内容凝练、丰富,形式工整,节奏鲜明,使文章语言 典雅而富有韵味。
3 、第一段第二句话中的“极大的”一词能否去
掉?
• 本题运用说明文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步法。 • 不能。“极大的”一词表程度,说明绘画 的题材范围较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删去之 后其程度就会减轻,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中
间 顺
“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 右

课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明确:列数字:“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 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使用准确 的数字,说明了《清明上河图》的大小。
课文都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打比方:“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 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把《清明上 河图》比作“一部乐章”,说明它宏大、优美而富有变化的特 点。
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主题主要是描写北宋都城东 京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
热闹场面,描绘了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 涵紧张繁忙的景象。作品气势恢弘,长528.7厘米、宽 24.8厘米,画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个个形神兼备, 并画有13种动物、9种植物,其态无不惟妙惟肖,各种 牲畜共56匹,不同车轿二十余辆,大小船只二十余艘。 这件现实主义的杰作,是研究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 生活的宝贵历史资料。
不能删去。“相传”是长期以来互相传说的意思,去 掉以后,就成了“《西湖争标图》为他所画”,可能 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作者在描绘《清明上河图》的画面时,使用 了大量的四字短语,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车水马龙,热闹非 凡”“街道纵横,房屋林立”“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 纸马”“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C.繁盛 居住 丰富 因此
D.密集 居住 丰富 因此
5.写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5.5厘
米,横525厘米。
( 列数字 )
(2)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 (打比方)
(3)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
的样式……
( 举例子 )
6.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4 、第二段第一句这句话中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 本题运用说明文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四步 法。
• 不能去掉。“可能”一词表推测、估计, 意思是说画《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时间不 确定,如果去掉就变成了肯定作于政和至宣 和年间,与原意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1、课文开头两段并没有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是否 多余?为什么?(提示:从结构、内容两方面来回答。) 2、作者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时候,是按照什么说明顺 序来介绍的? 3、第五段第一句这句话在这段话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4、谈谈你的感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清明上河图》这 幅画有什么价值? 5、课题梦回繁华有哪些深意?
•这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简明扼要地 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作特点,在 段落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4、谈谈你的感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有什么价值?
绘画技艺高超, 见证了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 揭示了社会生活状况, 极具历史价值。 ……
5、课题梦回繁华有哪些深意?
清明上河图让我们回忆古代文明的灿烂,希望能继承 并弘扬这种繁华。 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南宋人民渴望国家统一,回到当年 繁华太平年代的强烈愿望。 梦回繁华既有对宋朝科技文化繁荣的骄傲,又有对近 代丢失中华文明先进性的遗憾。
1、课文开头两段并没有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是 否多余?为什么?(提示:从结构、内容两方面来回答。)
不多余。 结构上,引出下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 内容上,介绍了这幅画的创作背景,加深了对这幅画 创作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2 、对《清明上河图》这一价值连城的国宝级的作
品,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进行介绍?作者在介绍 《清明上河图》的时候,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介绍 的?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
刻画了一位极其悲伤的 女人,悲凄的命运和感 情由粗放的颜色和劲利 的笔触反映出来。人物 的眼睛、嘴唇、鼻子似 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 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 点。这幅人物画是毕加 索不朽巨作之一。女人 脸部扭曲和断裂的方式 是立体派手法的一个发 展。
在中国也有一件享誉古今中外的传世杰作。在问世 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 欣赏,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 飘零,几经战火,历尽劫难……它曾五次进入宫廷, 四次被盗出宫,演绎出了许多传奇故事,它是我国 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同学们知道这幅画是什么了 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