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晋至隋末的佛经翻译特点

合集下载

从佛经翻译看中国翻译传统的特点及其对现今翻译的启示

从佛经翻译看中国翻译传统的特点及其对现今翻译的启示

河南大学题目:从佛经翻译看中国翻译传统的特性及其启示姓名杨翠翠学号 104753110619学院外语学院年级专业 2011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名称翻译概论任课教师姜玲从佛经翻译看中国翻译传统的特性及其启示杨翠翠(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 475001)摘要: 佛经翻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并对中国后世的哲学思想﹑语言、词汇﹑文学创作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分析佛经翻译中所采取的策略及采用这些策略的原因入手,从而揭示中国佛经翻译传统的特性,即并非勒菲弗尔在《中西方翻译思想比较》中认为的中国译者更倾向于归化原文,而是经历了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这些翻译传统以及这些传统译论对我们现今翻译研究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佛经翻译;翻译策略;翻译传统;启示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the Inspirations Obtained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ScriptureYang Cuicui(Foreign Languages Colleg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 is the main stream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with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influenc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strategies that are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he reasons of using them. The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are: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alternately dominates the translation activity and thus they develop themselves into maturity until the final realization of two principles’integration, not Lefevere’s idea in 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on Translation that Chinese translators always tend to acculturate.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we are going to elaborate th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ideas of China and the inspirations obtained from th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Key words:transl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ranslation traditions; enlightenment一、引言马祖毅在《中国翻译简史》中认为,“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简述佛经翻译史及其对后世翻译及文化的影响周煜容

简述佛经翻译史及其对后世翻译及文化的影响周煜容

简述佛经翻译史及其对后世翻译及文化的影响周煜容作者:罗雯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4期摘要:我国的佛经翻译开始于汉武帝时期,同时,印度的佛教也相继传入,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新思想的推动。

本篇叙述了佛经翻译发展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时期不同的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佛经翻译;新思想;影响[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一、佛经翻译的三个阶段《四十二章经》作为中国第一部佛经翻译作品,是东汉时期明帝要求僧人迦叶摩腾于洛阳翻译出来的。

到了东汉末年,佛经翻译在中国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当时的佛经翻译特点主要为两个:以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派和以支娄迦谶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

佛经翻译的繁盛时期是东晋。

国家日益注意到佛经翻译的重要性,便相继有了很多翻译活动,规模也逐渐扩大。

该时期的佛经翻译特点为:翻译完整,系统完备,翻译作品符合原意。

唐代是中国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

国家在佛经翻译活动上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尤其是唐太宗,为玄奘大师开设译经院,翻译佛经的人多达3000人。

此时期的翻译特点是翻译大师多是高僧主持,玄奘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他们精通多种语言,在国家为他们开设的经院中进行大规模的翻译活动。

二、佛经翻译各个阶段的特点佛教翻译的前期特点:佛经翻译的主要人员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他们都熟练掌握汉族的知识语言文化;翻译方法是口授,也就是由外籍僧人诵读经文,同时另一人口译为汉语,其他人以“笔授”的形式记录下来,用汉语完成,之后再修改;在佛经翻译初创时期,翻译经文的僧人对佛经的态度都是虔诚,尊敬;同时经验不足,语言学知识匮乏,所以通常都采用直译;佛教是外来唯心主义神学,这一点与当时的中国哲学观念十分契合,国家是支持的,但是同时,不能全盘吸收,要取长补短,与时俱进。

佛教翻译的中期特点:苻坚、姚兴等人开始组织翻译活动,在参加活动人群中进行筛选,翻译阶层就从私译转为官译,翻译形式就从个人翻译转为集体翻译;翻译文本多种多样,利于僧人之间的相互检查和学习,有助于翻译更加准确;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方面也是有所提升的;佛教在南北两方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为南北两方都视佛教为压迫阶级和民族的工具。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对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自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接受。

佛教经典是佛教教义的重要载体,包含了佛陀所教的重要道理与思想。

佛经最初是以梵文写成的,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为了更好地传承佛教教义,中国的佛教徒们开始将佛经翻译成中文。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与译场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当时已经有人开始将佛经进行汉译。

真正规模化的佛经翻译工作发生在隋唐时期,这一时期被称为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

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逐渐盛行,佛经的翻译也成为了一种时尚。

当时的翻译家们通晓佛教教义与梵文,他们不仅翻译佛经,还编纂了许多佛教经典注解与释义。

佛经翻译的译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佛教及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有很多的译者参与他们是一些学识渊博的僧人,也有一些文人士人。

在佛经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同梵文经典进行对照,同时要尽可能地将佛教教义传达给汉地民众。

佛经翻译的结果是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思想。

从佛经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佛陀的教义与思想,对于世间的人生、世界观与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启示。

佛经的翻译也为中国古代的文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文化素材,不少的古代文人都曾经有过涉猎佛经的经历,从佛经中得到了启发与滋养。

除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外,佛经翻译也推动了中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通过佛经的翻译,中国古代与印度、中亚等地的文化交流得到了极大的促进。

佛经的翻译使得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佛教文化的深入融合,同时也为中国与印度、中亚等地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桥梁。

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与译场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对于佛教的传播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佛经翻译的结果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思想,推动了中国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佛经翻译的成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影响[论文]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影响[论文]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的影响摘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自然离不开翻译。

在中国翻译发展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且每一次翻译高潮均有其特点,都或多或少对当时乃至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文化在中国悠久的翻译发展历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

1.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我国佛经翻译的历史最迟从东汉桓帝时安世高译经开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代达到鼎盛。

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东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意思是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由此我国的译论论述呈现出了系统化的特征。

唐代玄奘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并在翻译中使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佛经翻译将佛教引入中国,丰富了人民大众的宗教信仰,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佛经翻译活动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佛教经典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我国翻译史上出现了第二次高潮。

此次翻译高潮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被人誉为“中国圣教三柱石”,但他们的主要作品却是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开启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之后还提出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见解。

李之藻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在自己的论述中还坚持“辞能达意”的原则。

杨廷筠论述了翻译之难,尤其是哲理类科学著作,并意识到培养翻译工作者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佛教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宗教文化,它的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汉代,但佛教在中国确立并影响深远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经作为佛教的重要经典,在中国古代也有了相当丰富的翻译传统,这其中既有许多值得钦佩的翻译士,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译场现象。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那时翻译典籍的主要手段是词翻字,很多原文并没有译名,只是给出了“音译”,例如梵文中的阿弥陀佛在汉译为阿美特余佛。

这种翻译方法并不足以传达原典的内涵,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奘以及隋唐时期的玄奘、玄奘等人采用了更为深入的翻译方法,即意译。

意译方法开启了佛经翻译的新时代。

玄奘出生在汉代末年,他具有丰富的佛教修养和深厚的学识,对梵文有相当的了解。

玄奘进行了长达17年的传梵法会和翻译工作,翻译了大量佛经,并且注解详细、通俗易懂,使得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更具有感受性,同时也影响了中国古代对佛教的理解。

玄奘的翻译方法不仅在翻译层面上进行了创新,译场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

在玄奘之前,佛经的翻译大多是由民间的声教或地方豪族进行,没有一个规范的组织机构。

玄奘在翻译佛典的还创办了翻译官,确立了一套严谨的翻译制度,使得佛经翻译进入了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阶段。

这也为日后的佛经翻译和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玄奘的翻译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由于他对梵文的理解和翻译方法的限制,一些佛经的翻译内容成为了后人争议的焦点。

因为佛教经典本身的涵义不同,翻译又存在于不同学派之间,所以佛经的翻译历程充满了争议和讨论。

除了玄奘之外,唐宋以后有一位重要的佛经翻译家,即贞观之治时开元年间僧人玄奘,他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并进行了详细的注释。

玄奘的翻译风格注重文理结合,力求准确传达梵文原意,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玄奘相比,玄奘的翻译更加严密详尽,对原文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玄奘的翻译也备受佛教学术界的推崇。

在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过程中,有一些有意思的译场现象。

其一是宋元时期中日佛经的翻译比较兴盛。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千年 的历 史 , 形成 了 中 国最早 期 的 翻 译理 论 。本 文 对 佛 经翻 译 的历 史进 行 了简要 回顾 , 并 分析 了其 对 我 国翻译 活动 的 影 响 。 关键 词 : 佛 经翻 译 翻 译 理 论 翻 译 活 动 佛 经 翻 译 历 史 根 据 我 国佛 经 翻译 的发 展 历 程 , 一 般 可 以分 为 三 个 阶段 : 第 一 阶段 , 从 东 汉 到 西 晋 的佛 经 翻 译 萌 芽 期 : 第 二 阶段 . 从 东 晋到隋的佛经翻译发展期 ; 第三阶段 , 唐 朝 时代 的佛 经 翻译 成 熟期 。 中 国最 早 的 正 式 佛 经 翻 译 大 约 始 于 东 汉 明 帝 永 平 年 间 . 明 帝 睡 觉 时 梦 到 金 人 于 是 派 遣 大 使 到 天 竺 寻访 佛 法 .天 竺 僧 人 迦 叶 摩 腾 跟 随使 前来 洛 阳 , 翻译了《 四十 二 章 经 》 一卷 。 到 了 东汉末年时期 , 一 些 古 印度 和西 域 僧 人来 到 汉 地 . 以 洛 阳 为 中 心, 翻译 出大 量 的佛 教 典 籍 。 自此 , 中 国 的佛 经 翻 译 日渐 兴 盛 。 所 以 翻译 学 界 一 般 把 这 个 时 期 视 为 考 察 起 点 。但 是 这 时 的佛 经翻译大多为个人行为 , 无组织性 . 因 此 文 体 杂 乱 。这 个 时期 佛 经 翻译 的 特 色 , 主要 有 大 小 乘 两 系 统 : 一 是 以安 世 高 为 代 表 的 小 乘禅 学 派 ; 一 是 以支 娄 迦 谶 为代 表 的 大乘 般 若 学 。 从东 晋开始, 佛 经 翻译 逐 渐 受 到 国家 的重 视 , 因此 开 始 出 现 大 规模 的 翻译 组 织 , 佛 经 翻译 开始 蓬 勃 。 这 时候 翻译 佛 经 的 人 大 多来 自印度 , 他们既通梵文 . 又懂 汉 文 。 翻 译 出 许 多 的佛 经经 典 , 主要有大小乘经论 、 密教 经 、 律典等 , 涉 及 印 度 佛 教 各 个流派。 这 个 时 期 佛 经 翻译 的特 点 是 传 译 较 完 备 。 译 经 师 有 系 统地 介 绍 佛 经 , 确 立 翻译 文 体 , 翻译作 品不求华美 , 但 求 切 合 原意 , 这 是 汉 译 佛 经 的 发展 期 。 到 了唐 代 , 由 于 统 治 者 十 分 重 视 佛 经 翻译 活 动 . 因 此 在 人 力 财 力 方 面给 予 了极 大 的 支 持 。 特别在唐太宗时期 . 为 玄 奘 大 师 开 设 译 经 院 ,译 经 者 达 三 千 人 之 盛 .这 是 中 国译 经 的 巅 峰 期, 同 时 也 是 佛 教 的 成熟 期 。 在 这 个 时期 译 经 师 则 以 中 国高 僧 主持 译 事 , 典型代表是玄 奘 、 义净 , 他们 不但精通 华文 、 梵文 , 佛学造诣更是博大精深 , 且 以 朝 廷 力 量 设 置 组 织 完 备 的译 场 . 进行大规模的译经事业。 二、 佛经 翻 译 对 我 国翻 译 活 动 的 影 响 东 汉 至 唐 宋 时 期 的 佛 经 翻 译 .是 中 国 翻译 文学 史 上 的第 次高 潮 , 也 是 中 国传 统 翻 译 理 论 的 形 成 时 期 。 它 不 但 对 我 国 的社会 、 政治 、 文化 等 产 生 重 大 的 影 响 , 在 中 国 翻 译 史 上 也 有 举 足轻 重 的地 位 。 下面从翻译形式 、 翻 译 理 论 和 翻 译 策 略 三方 面 阐述 佛 经 翻译 对 我 国 翻 译 活 动 的影 响 。 1 . 佛 经 翻 译 对 翻 译 形 式 的影 响 佛 经 翻 译 经 历 了从 东 汉 时 期 的 个 人 翻 译 到 后 来 的组 织 翻 译。 唐 代 的 翻译 分 工 更 明 细 , 分为译主 、 度语 、 笔受 、 缀文 、 参 译 等 。在 这 些 分 工 中 , 各 人 的 职责 是 明确 的 , 如 译 主 作 为译 场 的 翻译主管 , 要 最 终 定 夺 翻译 中遇 到 的 问题 . 度 语 要 根 据 梵 语 言 文 字 音 译成 汉 文 , 笔受要把录下来的梵文字译成汉 文 。 缀 文 要 整 理译文 , 使译文通顺 , 参译要对 译文进行 校对 . 并 与 原 文 对 照, 检查 错 误 等 。 这 样 一 种合 作 翻译 的方 式 对 中 国近 代 翻 译 产 生 了一 定 的 影 响 , 其 中最 典 型 的 例 子 当属 翻 译 大 家林 纾 。 林 纾 自 己是 不 懂 外 语 的 , 却 翻译 了 多 达 1 8 0 篇外 国文学作 品 . 采 用 的就是与别人合作翻译的形式。 这 在 中 国 翻译 史 上 是 罕有 的 .

翻译与文化经典

翻译与文化经典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2016年12月14日中国佛经翻译的阶段以及特点中国佛经翻译的阶段以及特点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翻译是对佛经的翻译,这也是中国首次吸取外来文化的开始。

佛经的翻译给我们今后的翻译事业有很大影响,而且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文学语言以及相关语法。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早在公元65年之前就传入了中国。

我国的佛经翻译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重要的阶段(草创时期、发展时期、全盛时期、结束时期)。

[1]一草创时期(东汉桓帝公元148年--西晋公元316年)这个时期大量的佛经开始被翻译成汉文,此阶段的主要翻译高僧有安清大师、支娄迦谶(chen)等。

安清大师所翻译的主要是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修行方法,偏向于直译。

而支娄迦谶所翻译的都是大乘佛教的教义,为确保原文的真实面目,他的译作大多数是音译。

他们翻译的风格是“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辞职多胡音”,“好简略,从文丽”。

那时的翻译方式全凭口授,通过听外僧的诵经,一个人把它口译成汉语,另一人或几个人听口译后撰写成汉字,之后再进一步的修改。

这时期的主要译作有《大安般守意经》、《人本欲生经》,《般若道行经》十卷、《般舟三昧经》二卷等。

并且很多在后来的佛经翻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期间的佛经翻译特点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是,翻译佛经的主要力量是外籍僧人和滑稽胡裔僧人,而汉族信徒为辅助力量。

也就是说外籍僧人主译,汉族信徒为辅。

第二是,译经僧侣对佛教经典抱有虔敬态度,唯恐违背经旨。

又因经验不足,缺乏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一般都采用直译法。

第三是,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第四是,作为外来的唯心主义神学,与中国神仙方术相结合。

佛经翻译的起步期和萌芽时期,也正是中国史上的翻译事业的开始时期。

二发展时期(东晋公元317年-隋末公元617年)从东晋至隋末期间是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时间大约为公元317—617年,也就是中国佛经翻译的发展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佛经翻译的高峰期。

在这一时期,大量印度佛经被翻译成汉语,这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和中印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分析这一时期佛经翻译的特点、方法和意义,以及对当代翻译工作的启示。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特点1.多样性和繁荣性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许多翻译家纷纷翻译印度佛经,形成了佛经翻译的繁荣局面。

在这一时期,有关佛经的翻译成千上万卷,形成了庞大的佛经翻译体系。

2.翻译策略多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翻译家采用了多种汉译策略,如音译、意译、结合音译和意译等。

这些策略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经典中得到了灵活运用,发挥了各自的优势。

3.注重文化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强调了印度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对印度佛经进行本土化处理,使其更符合中国文化的语境和思维方式。

1.音译策略魏晋时期,音译策略是佛经翻译的主要方式之一。

音译通过借用汉字的发音来翻译印度佛经中的名词,使汉语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印度佛教的概念和术语,提高了佛经的传播效果。

3.结合音译和意译魏晋时期的佛经翻译中,结合音译和意译策略的案例也比较常见。

翻译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保留印度佛经原有名词的音译基础上,加以意译,以适应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需求。

1.促进中印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

通过佛经的翻译和传播,中国古代学者接触了印度的佛教思想和文化,开拓了中国文化的视野,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和融合。

3.对当代翻译工作的启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为当代翻译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翻译家可以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音译、意译或结合音译和意译等多种方式,以实现翻译的最佳效果和传播效果。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佛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之一,而佛经作为佛教的经典文献,对于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工作也是非常广泛和深入的,这些翻译成果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历史背景、特点以及对译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翻译历史背景佛教是在中国汉代传入的,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风格。

而佛经则是佛教经典文献的总称,包括《大正藏》、《嘉興藏》、《宋藏》、《法藏》等种类。

中国古代佛经的翻译工作始于东汉末年,一直持续到唐代末期,历时约500年左右。

在这500年间,中国共进行了三次佛经翻译活动,即东汉初期的初译、晋末隋初的中译和唐代的后译。

这三次翻译活动为中国佛经翻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代佛经翻译的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佛教的传入,二是中国翻译传统的发展。

由于佛教经典原文是梵文,所以佛教的传入必然伴随着翻译活动。

而中国翻译传统的发展则为佛经翻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在文字学、经羸学、史学等方面均有成熟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经验,这些都对佛经翻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翻译特点1. 随声译与意译相结合在古代佛经翻译中,经常使用随声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

随声译即是音译,是指将外来语的词汇以中文的音韵或音节模仿过来。

随声译主要用于翻译佛经中的专有名词和术语,如“佛陀”、“菩提萨埵”等。

而意译则是指将外来语翻译成与之相对应的中文词汇,以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

这种方法的使用使得佛经翻译在传达原文的意义和语音方面都能较好地兼顾,为后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意境表达与情感表达古代佛经翻译在表达语言的严谨性和美感上也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

在对梵文原文进行翻译时,翻译者们不仅注重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而且注重表达原文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他们常常通过修辞手法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中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佛经翻译成品具有了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

从中国翻译史角度看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从中国翻译史角度看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智库时代 ·119·百家争鸣摘要:源自古印度的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便以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诠释和需求迅速传播,并经由中国人自己的发挥和创造完成了中国化。

在此过程中,佛经汉译活动发挥了关键作用。

佛经汉译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它拉开了中国翻译史的帷幕,推动了我国与亚洲乃至西方各国之间跨文化交流的发展。

本文将从中国翻译史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从而证明中华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体系,其对佛教文化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创新。

关键词:翻译史;佛经翻译;中华文化;影响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4609(2018)09-0119-0003郝士民从中国翻译史角度看佛经翻译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西北大学,陕西西安 710127)两汉交际之时,源自古印度的佛教经由西域地区传入中国后,逐步与中国主流的传统文化相适应,而佛经翻译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佛经翻译始于东汉末年,在东晋至隋代迅速发展,并于唐代达到全盛时期,衰落于北宋时期。

佛经汉译拉开了中国翻译史的帷幕,引发了首个翻译高潮,并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的简要回顾,重点分析佛经汉译对汉语、中国文学以及中国古典艺术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简述(一)佛经翻译的起源佛教诞生于古印度。

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为了大力弘扬佛法,众多僧徒被国王派遣出国传教。

此后佛教传至西域地区,不少国家陆续开始信奉佛教。

佛教传至中国并得以盛行有其特定的内在原因。

汉武帝时,董仲舒创立了谶纬神学。

而佛教鼓吹人生极苦,要人忍辱修行的教义与谶纬之学正好相互配合,有利于统治阶级更好地对劳动人民进行精神统治。

所以佛经传至中国以后最先受到统治者的青睐,随后影响力急剧提升。

为了传播佛教教义,外来僧侣不断带来佛教典籍,于是佛经的翻译活动得以拉开序幕。

(二)佛经翻译的四个阶段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到北宋末年,佛经翻译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从东汉桓帝末年到西晋为第一阶段,即起步时期;从东晋到隋代为第二阶段,即发展时期;唐代为第三阶段,是全盛时期;北宋为第四阶段,此时佛经翻译进入衰落时期。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佛经翻译历史及其影响简介 发源于印度的佛教流传到中国以后,在中国得到了极⼤的推⼴,这主要得⼒于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中国最早期的翻译理论。

⼀、佛经翻译历史 根据我国佛经翻译的发展历程,⼀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从东汉到西晋的佛经翻译萌芽期;第⼆阶段,从东晋到隋的佛经翻译发展期;第三阶段,唐朝时代的佛经翻译成熟期。

中国最早的正式佛经翻译⼤约始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明帝睡觉时梦到⾦⼈于是派遣⼤使到天竺寻访佛法,天竺僧⼈迦叶摩腾跟随使前来洛阳,翻译了《四⼗⼆章经》⼀卷。

到了东汉末年时期,⼀些古印度和西域僧⼈来到汉地,以洛阳为中⼼,翻译出⼤量的佛教典籍。

⾃此,中国的佛经翻译⽇渐兴盛,所以翻译学界⼀般把这个时期视为考察起点。

但是这时的佛经翻译⼤多为个⼈⾏为,⽆组织性,因此⽂体杂乱。

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主要有⼤⼩乘两系统:⼀是以安世⾼为代表的⼩乘禅学派;⼀是以⽀娄迦谶为代表的⼤乘般若学。

从东晋开始,佛经翻译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因此开始出现⼤规模的翻译组织,佛经翻译开始蓬勃。

这时候翻译佛经的⼈⼤多来⾃印度,他们既通梵⽂,⼜懂汉⽂。

翻译出许多的佛经经典,主要有⼤⼩乘经论、密教经、律典等,涉及印度佛教各个流派。

这个时期佛经翻译的特点是传译较完备,译经师有系统地介绍佛经,确⽴翻译⽂体,翻译作品不求华美,但求切合原意,这是汉译佛经的发展期。

到了唐代,由于统治者⼗分重视佛经翻译活动,因此在⼈⼒财⼒⽅⾯给予了极⼤的⽀持。

特别在唐太宗时期,为⽞奘⼤师开设译经院,译经者达三千⼈之盛,这是中国译经的巅峰期,同时也是佛教的成熟期。

在这个时期译经师则以中国⾼僧主持译事,典型代表是⽞奘、义净,他们不但精通华⽂、梵⽂,佛学造诣更是博⼤精深,且以朝廷⼒量设置组织完备的译场,进⾏⼤规模的译经事业。

⼆、佛经翻译对我国翻译活动的影响 东汉⾄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学史上的第⼀次⾼潮,也是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形成时期。

我国的翻译简史

我国的翻译简史

课件14中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注:洪荒造塔语言殊,从此人间要象胥(译员的称呼)。

原始社会无文献可考,夏商两代,现存史料失之过简。

到了周朝,才留下官方翻译机构和译员职称的记载。

汉代以前,主要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翻译活动。

)一、周朝到清朝:从周到清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内,我国出现了三次翻译高潮,即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和从鸦片战争到清末的两次西学翻译。

东汉---清主要是佛经的翻译,在佛经翻译衰落的同时,兴起了科学、文学、哲学翻译。

A.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东汉末年到西晋我国确凿可考的翻译活动最早是佛经翻译。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语言是梵文Sanskrit)。

统治阶级利用佛教巩固其统治地位。

佛教宣扬:人生极苦,涅最乐,要人厌世,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真正的佛经翻译(大量进行佛经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开始的。

(1)翻译家最早的译家有两人,一是安息(即波斯)人安清,字世高;二是娄迦谶(又称支娄迦谶),们所称的月支派(西域月支人)中的一人。

他的学生支亮和支亮的弟子支谦,都是当时翻译佛经此三人并称“三支”;还有一个大翻译家名叫竺法护(也是月支人)。

(2)翻译家译风介绍安世高的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好处。

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时为了顺从原文结构,不免重复颠倒,对于某些术语的翻译也欠精确。

娄迦谶仍采取直译,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一类迦谶的翻译多采用音译(辞质多胡音---胡:古代泛指外国或外族)。

支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约,故其出经,颇从文丽。

然其属词析理,文而不越,约而义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支愍(同“悯”)度,《合首楞严记》)。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任继愈)。

支谦属“文丽”一派,由于他过分追求美巧,不免离开原著;改‘胡音’为汉意,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在支谦那里做得是比较彻底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不能不受一定的影响;译文加注,也始于支谦。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

浅谈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与译场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领域。

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经过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时期的传播和发展,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体系。

而佛经翻译则是佛教在中国扎根发展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影响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的初期,当时由于中国与印度、中亚的交流日益频繁,佛教的经典开始从原本的悉檀多语逐渐翻译成汉语。

最早期的佛经翻译主要是由中国的僧人直接参考悉檀多文献口译而成,这些翻译版本被称为“译经”。

这种翻译方式由于受限于语言、文化的不同,以及缺乏专业翻译人员等因素,翻译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被认为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

到了东晋时期,由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佛经翻译开始逐渐规范化和专业化。

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以东晋僧人支谶和支奖为代表,他们选择了一些印度著名的佛教经典进行翻译,并采用了更加系统和科学的翻译方法。

这些翻译版本对于后来的佛教传播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佛经翻译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范围的扩大,佛经翻译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译场。

在这个译场中,有来自中国各地的翻译家和僧人,涉及不同的佛经文献和翻译方法。

由于佛教教义的复杂性和无国界性,佛经翻译也经常需要参考印度的佛教文献和翻译版本。

在译场中,佛经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翻译,更需要对佛教教义、文化和哲学有深入的理解。

许多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会采用注释和解释等方式,以便更好地传达佛教经典的思想和精神内涵。

佛经翻译也常常与中国的文学、哲学和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尽管佛经翻译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但它的发展和翻译质量也面临着一些困境。

由于佛教教义的复杂性和文化差异,很多佛经在翻译过程中难以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佛经翻译也受到了政治和宗教因素的影响,有些翻译版本可能存在宣传和改编的成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呈现出了独特的特点,这些策略对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汉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方法的创新和意译与直译的平衡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

一、汉译策略的选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主要包括直译和意译两种方式。

直译是指将梵文或巴利文的佛经原文逐字逐句地翻译成汉语,力求忠实于原文的语言风格和句法结构。

而意译则是指根据汉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对佛经原文进行合理的转换和加工,使之更符合中国读者的理解和接受习惯。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译策略的选择受到了多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多样性,一些翻译士认为直译可以更好地保留原文的严谨和重要性,而另一些翻译士则认为意译可以更好地使佛教教义贴近中国读者的生活和理解。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也需要顾及到当时社会的局限和需求,因此意译策略更容易受到普遍认可。

二、翻译方法的创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翻译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

一方面,翻译士们在进行佛经翻译时,经常采用译者注、通假字、释义、比喻等方法,力求对原文的理解和传达。

他们还会结合当时汉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转译和加工,使之更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读者的理解需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还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创新,翻译士们常常进行合作翻译,广泛征求多方意见,以求策略更加科学和全面。

他们还经常与当地士族、文人和官员互动,提升佛经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三、意译与直译的平衡在进行意译与直译的平衡时,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需要根据当时社会和文化需求,同时也需要根据佛教教义的特点和传播途径进行综合考量。

翻译士还需要不断查验原文,与其他经典和文化相互参考,以求汉译策略更加科学和合理。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研究【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阶段,佛经翻译在这一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分析其在文化交流中的贡献和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通过对历史背景、翻译特点和译经家的贡献进行综合研究,揭示汉译策略在佛经翻译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旨在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并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传统。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汉译策略、翻译家、文化交流、汉传佛教、影响、重要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逐渐兴起并传播开来,佛经翻译也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之一。

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对于中国古代文化与佛教相互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而汉译策略的研究则是了解和探讨这一时期佛经翻译活动的关键。

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汉译策略,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探讨他们如何将印度佛经翻译成适合中国文化习惯的版本,以及这种翻译过程对中国文化和佛教的影响。

通过研究汉译策略,可以揭示出翻译家在传播佛教经典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交流和佛教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历史价值。

1.2 研究意义翻译是文化交流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更是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当时翻译家们在翻译过程中的思考与选择,揭示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进而探讨他们对文化交流的贡献和对中原文化的影响。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现象和演变过程,还有助于拓展我们对于翻译史的认识和理解。

对汉译策略的研究也将有助于我们从文化交流的角度重新审视佛经在中国传播中的重要性,探讨其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经翻译的汉译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02讲+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1)

第02讲+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1)
元382年)
“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而支 谦的《法句经序》“仅发头角”。 (钱钟书《管锥
篇》)
“五失本”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胡语尽 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二者,胡经尚 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 斯二失本也。三者,胡经委悉,至于叹 咏,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 而今裁斥,三失本也。四者,胡有义记, 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 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 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 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四、僧睿与翻译名实问题 僧睿(约371-约438):魏郡长乐(今 河南安阳)人,参与鸠摩罗什译场作助 译,鸠摩罗什的主要弟子之一。


夫宝重故防深,功高故校广。嘱累之所 以殷勤,功德之所以屡增,良有以也。 而经来兹土,乃以秦言译之,典谟乖于 殊制,名实丧于不谨,致使求之弥至, 而失之弥远,顿辔重关,而穷路转广。 不遇渊匠,殆将坠矣。(《大品经序》)
《法句经序》在中国译论史上的意义


1)首次提出译事之不易,对后来提出翻译方法 有很大的“先导作用”。 2)反映了早期“质派”的译学观点。 这场论争‚质派虽然在理论上获得胜利,但实 际结果,却是由文派最后成书。‛(任继愈) 3)说明我国译论从一开始就深植于中国传统文 化的土壤中。 ‚严复译《天演论》例所标:‘译事三难:信、 达、雅’,三字皆已见此。‛(钱钟书《管锥篇》)
“后世谈译学者,咸征引焉。要超《翻译文学与佛典》)
二、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350-409,祖籍天竺,生于西 域龟兹):与真谛、玄奘、不空齐名,并 称为四大佛经翻译家。译经近400卷。他 首次把印度佛学经典按照原本直接介绍到 中土。

中国佛经翻译之“文质之争”

中国佛经翻译之“文质之争”

中国佛经翻译之“文质之争”引言:在中国的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

其中最早的一次便是关于佛经的翻译。

佛经翻译经过晋朝逐渐发展,到了隋唐达到鼎盛时期,南宋以后趋于衰微。

翻译佛经的力量主要是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另一部分是西行求法求经的中国僧侣。

纵观佛经翻译约一千年的历史,正如任继愈所指出:“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 始终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

”佛经翻译重“文”还是重“质”的争论, 对当时及后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文”“质”两派代表译论家及其思想1. 支谦(约三世纪)——重文支谦名越,号恭明,是后汉灵帝时入中国籍的月支族后裔。

他从小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精通汉文,后又兼学梵书,受业于同族学者支亮,通达大乘佛教理论。

他对从前那些过分朴质以致隐晦义理的译本很不满意。

他所作的《法句经序》被认为是“今存最早带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

也正是这篇文章记述了狭义上的“文质之争”。

支谦翻译的风格对后来佛典翻译的改进,起了不少作用。

他首先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和。

这当然是为了更好的畅达经意使人易解的缘故。

另外,支谦的译文风格也很适合于佛传文学的翻译,因而他继承了汉末康孟祥译《修行本起经》那样‘奕奕流便足腾玄趣’的传统,更翻出了《瑞应本起经》。

这一翻译不但丰富了佛传文学的内容,而且通过赞呗的运用影响到后来偈颂译文的改进,也是值得提出的。

(吕澄)2. 道安(312,一说314—385)——重质道安,是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出生于常山扶柳县(今河北省冀县境)的一个读书人家里。

由于世乱,早丧父母,从小就受外兄孔氏的抚养,七岁开始读书,到十五岁的时候,对于五经文义已经相当通达,就转而学习佛法。

十八岁出家(此据《名僧传抄》之说,《高僧传》等作‘年十二出家’)。

大约在他二十四岁的时候(东晋成帝咸康元年,335),在石赵的邺都(今河南省临漳县境)遇见了佛图澄。

佛图澄一见到他就非常赏识,对那些因他丑陋而轻视他的人说,此人有远识,不是你们所能及。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

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

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

主张直译,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9 B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 五世 纪的古 印度 。到公元 前 三世纪 , 孔雀王朝 阿育 王 大弘佛 法 , 派遣 僧徒 四处 传教 , 早在公元 6 5年 以前 , 教 便 流 传 于 中 国 了 。 我 国 的佛 经 佛 翻译从东汉恒帝末 年安世 高译 经开 始 , 魏晋 南北 朝时 有 了进一步 的发展 , 到唐 代臻 于极 盛 , 北宋 时 已经式微 , 元 以后 则 是 尾 声 了 。我 国 译 界 对 于 佛 经 翻 译 的初 创 期 ( 从 东汉到西晋 ) 以及唐宋 时期 的佛经 翻译讨 论 较 多 , 修 , 如 文乔 的《 论权力 对翻译 的影 响—— 从意 识形 态角 度解 读 唐朝佛经翻译》, 刘长庆等对东汉 到西晋时期佛经 翻译 特 点的归纳 , 曾琳 、 易兴则将整个佛 经翻译时期 同明末清 初 传教士翻译活动进 行 比较 。相 比较 而言 , 经翻 译 的第 佛 二阶段则鲜见论述 。该 阶段从东 晋开始 , 到隋末 为止 , 朝 代几经更迭 , 先是偏 安江东的东晋及在 北方 的十六 国 , 首 之后 便是南方 的宋 、 、 、 四朝与北 魏 、 齐 、 齐 梁 陈 北 北周 , 直 至隋朝统一 中国。本 文 以这两 个主 要时段 为线 索 , 别 分 梳理其主要译经活 动及译 经师 观点 , 而归 纳 出东晋 至 进 隋末的佛经翻译特点 。 东晋与十六 国时期
反对饰 文灭质 , 巧而失 旨。“ 求 在道 安 的心 中 , 除了允 许 按照汉语 习惯颠倒原 文语 法顺 序之 外 , 是不 允许 以文 体 问题为借 口随意删削经文 内容 的” 。还有一点需 要指 出,
“ 安以及赵政 、 道 慧常等人是 中国翻译 史上最早把佛教 经 典与本 土儒 学经典相 比拟 的。他们不 仅看 到了 中外语 文 之不 同, 同时还认识 到各 自古今文体之差 异 , 以此提 出 并

是按照 当时的习俗来说话 的 , 而今时代 不同 , 改古 以适 要 今 , 不 容 易 ;. 圣 人 ” 智 慧 本 非 凡 人 可 及 , 要 把 千 很 2“ 的 而 年 前 古 代 圣 哲 的 微 言 大 义 传 达 给 后 世 的 浅 俗 之 众 , 不 很 容易 ; . 3 释迦牟尼死后 , 其大弟子 阿难 等人 出经时 尚且 反 复斟酌 , 兢兢业业 , 今却 要 由平凡 人来 传译 , 谈何 容 而 更 易 。释 道 安 认 为 , 于 翻译 应 该 持 一 种 严 格 直 译 的 态 度 , 对
价” 。
十六 国时期 , 教盛行 。不仅归 因于统治者 的提倡 , 佛 也是 因为常年战事 连连 , 民流 离失 所 , 人 生活 困苦 不堪 , 无力反抗之余 , 不得 不寻求精神寄托 。这个 时候 , 佛教 中 的因果命 数顺应 了人 民的心理诉求 , 再加 上佛 图澄 、 道 释 安和鸠摩罗什 的积 极 活动 , 佛教 徒 的人数 急剧增 加 。于 是, 公元 3 3— 8 , 8 3 5年 前秦苻坚开始 建立译 场 , 行有组 进 织的佛经翻译活动 , 并且 聘请 到 了中外 名僧 协力 分工 合 作翻译。其 中最著名 的便是 释道 安。 释道安俗姓卫 , 山扶柳 ( 常 今河 北 冀县 ) , 佛 图 人 乃 澄之大弟子 。梁启超 认 为 : 安 为 中 国佛 教 界第 一 建设 “ 者。虽未尝 自有所 译 述 , 符秦 时代 之 译 业 , 由彼 主 但 实 持; 苻坚之迎鸠 摩 罗什 , 由安建议 ; 阿含 》 《 毗昙》 四《 、阿 之创译 , 由安 租住 ; 翻译 文体 , 由安厘定 。 同时 , ” 释道安 也 提出 了“ 失本 ” “ 五 , 三不 易 ” 著名译 论 , 等 意思 是 翻译 佛 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 去本 来面 目, 有三 件事 决定 了译 事 是很不容易 的, 因此必须慎重 翻译 。“ 所谓 ‘ 失本 ’ : 五 是 1经 文乃外语 , . 其语序 由汉人看来是颠倒 的 , 译时该 从 汉 汉语语法 ;. 2 经文 质朴 , 汉人 喜欢 文采 , 而 为适合 广大 读 者, 译文作有一定 的修 饰 ;. 内论 述往往 不厌 其烦 , 3经 尤 其颂文 更是 反复 再 三 , 翻译 时被 删 简 ; . 文 在长 行 之 4经 后, 另有偈颂 复述 , 内容重复 , 译时被删 去 ;. 5 经文 中讲 完 事, 告一段落 , 要转说他事 时 , 又将前话 重提 , 然后再 往 下说 , 这些 话也 被删 除。 所谓 “ 不易 ” :. 圣人 ” ” 三 是 1“ 本
论 晋 至 东 隋末 的佛 经 翻 译 特 点
陈 思
摘 要: 东晋 至 隋末 时期 是 佛 经 翻 译 的 快 速 发 展 阶 段 , 东 汉 到 西 晋 的 初 创 期 相 比 , 阶 段 的 翻 译 活 动 与 该
有 了政府 的支持 , 译经规模进 一步扩大。 同时, 阶段 涌现 出了一 些著 名的译 经 家 , 们根据 自己 多年 的译 该 他 事经验对翻译理论 和技 巧提 出了 自己的观 点 , 对之后到 来的译经全盛期起 到 了重要 的借鉴作 用。 关键词 : 经翻译 ; 佛 译经家 ; 点 特
第 l 0卷
第 1期
鸡 西 大 学 Βιβλιοθήκη 报 J URNAL OF JXIUNI O I VER I Y ST
V0 . 0 No 1 1 1 . Fe . 0 0 b 2 1
21 00年 2月
文 章 编 号 :6 2—65 ( 0 0 0 0 3 2 17 7 8 2 1 ) l一 0 1—
有 关 的 翻译 理 论 ” 。
释道安 晚年时 曾向苻 坚建 议请 鸠摩 罗什 到长 安来 , 可惜一直 到后秦弘始三年 (0 ) 姚兴派人请鸠摩 罗什到 41, 长安来 , 才开始 了罗什 的译 经生 涯 。罗 什 主持 翻译 的佛 经典籍 , 据说有近 四百 卷 , 以大 乘佛 教为 主 , 以小乘佛 杂 教经典 。“ 的成 就 ,不仅 在所 译经 论 的 内容 上第 一 次 他 有 系统地介 绍了根据般若经类 而成立 的大 乘佛学 ,而且 在 翻译文体 上也一变过去朴拙 的古风” 不但能准确表 达 , 经 文原 意 , 辞理顺通 , 而且 文字优雅 , 行文流 畅 , 中土 使 诵 习者易 于接受理解 ,为南北朝 时期佛经 翻译 的意译 派 开 了风气 。另外 , 罗什不但 翻译 新经 ,而且对 旧译本 重 “ 加订正 。其译经 的质量在 当时和后来都 获得 了很高 的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