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结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介绍课件
基于影像学的分区方法
影像学分区方法是根据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中淋巴结的分布和形态进行划分, 通常以淋巴结的大小、密度、边缘等特征进行判断。
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淋巴结的位置和数量,但对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要求较 高。
基于功能和代谢的分区方法
功能和代谢分区方法是根据淋巴结的功能和代谢状态进行划 分,通常利用PET-CT等技术进行检测。
有助于评估预后和治疗效果
了解淋巴结分区的特点,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
纵隔淋巴结分区的历史与发展
纵隔淋巴结分区最早由美国放射 学会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 善,已经成为胸部影像学诊断的
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纵隔 淋巴结分区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适应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能够明 确肺癌的分期,有助于制定合 适的治疗方案。
分期不同,治疗方案和预后也 不同,因此准确的分期对患者 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在肺癌治疗中 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需要放疗和化疗的患者,淋巴结 分区有助于制定精确的放疗计划和化 疗方案。
胸部CT在纵隔淋巴结分区中的最新进展
AI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在胸部CT诊断中逐 渐得到应用,能够辅助医生进行 淋巴结分区的判断,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胸部CT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 MRI、PET等)进行融合,有助于 更全面地了解淋巴结的性质和转移 情况。
动态增强扫描
通过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能够更准 确地评估淋巴结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有助于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介绍课件
目录
CT纵隔淋巴结分区
位于中线的淋巴结应属于同侧的淋巴结
• 第4组 下气管旁淋巴结
右侧2-3线(右上叶支气管上缘和右主支气管相交处水平线间,气管中线的右侧 左侧1-3线(左上叶支气管上缘和左主支气管相交水平线),气管中线之左侧
• 第5组 主动脉弓下淋巴结(主肺动 脉窗淋巴结)
• 位于动脉韧带、主动脉和左肺动脉的外侧,左肺动脉第一分支的 近侧,并位于胸膜反折点以内。
轴位CT图像上纵隔淋 巴结识别
第1组
最上纵隔淋巴 结
• 淋巴结位于左头臂静脉上缘水平线上方 ,即位于左无名静 脉向上、向左行走跨越气管前方的中线处该静脉上缘水平以 上
• 第2组
上气管旁组淋巴结
• 位于主动脉弓(线 2 )上缘水平线以上,前述线 1 以 下,即线1和线2之间。
• 第3组
•
血管前(3A)气管后(3P)组
• 大小:大于正常:敏感性+特异性不高
正常大小淋巴结可以有转移 肿大淋巴结,炎性反应性+肉芽肿 • 形态:有帮助 圆形; 多个呈串;
圆形+中心坏死,周边强化
肺癌的淋巴引流
不同部位的肺癌淋巴引流途径不同 • 一般:肺门→纵隔 • 右上叶:右侧气管旁+前纵隔 • 右中下叶:隆突下+右侧气管旁+前纵膈 • 左上叶:主动脉弓下及弓旁 • 左下叶:隆突下+主动脉弓下 吻合+交通的广泛存在: • 上叶的肺癌→纵隔(无肺门累及) • 肺段间与胸导管交通:纵隔内无淋巴结累及,但体循 环累及
• 第6组 主动脉弓旁淋巴结
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无名动脉的前方或外侧
• 第7组
•
隆突下淋巴结
位于气管隆突下方,但和肺内的下叶支气管和动脉不相连
• 第8组 食管旁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ppt课件
2019
-
35
10-14区:肺门、肺叶及其主要分支淋巴结,属于 N1淋巴结。 10区:肺门淋巴结,包括临近主支气管与肺门血管 淋巴结。在右侧自奇静脉下缘至叶间区域, 左侧自肺动脉上缘至叶间区域。
2019
-
36
2019
-
37
纵隔位于两肺之间,上界胸廓入口,下界横膈,前界胸骨,后 界胸椎。它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食管、胸腺、 淋巴组织、神经及脂肪等和组织。除气管及支气管可以分辩外, 其余结构间无明显对比,只能观察其与肺部邻接的轮廓。
缘。如图2所示气管前第二区淋巴结,血管前3A淋巴结。
2019 8
血管前淋巴结
椎前淋巴结
图四:3区.血管前与椎前淋巴结,第三区淋 巴结不像第二区淋巴结那样靠近气管,它们 位于血管前或食管后椎体前。纵隔镜对第三 区淋巴结的发现无帮助,食管超声可以发现 2019 3P淋巴结。
9
图五:3A区,血管前间隙淋巴结,右侧气管旁淋 巴结,即4R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
2019
-
1
2019
-
2
2019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2019
-
4
2019
-
5
锁骨上淋巴结 右气管旁淋巴结 左气管旁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气管旁 右下段气管气管旁 前纵隔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隆突下淋巴结
右支气管淋巴结
食管旁淋巴结
肺内淋巴结
2019
-
右肺韧带 淋巴结 6
锁骨上淋巴结
左气管旁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图九:肺动脉主干上方层面显示下部气管旁多发淋 巴结,此外还有第三、五区淋巴结。
lymph node
左肺动脉 或左肺动脉异常、左头臂静脉、 永存左上腔静 脉、 胸廓内静脉、上肋静脉奇静脉弓以及部分肺静脉异位 引流等结构; 心包腔内的心脏和大血管周围里的多个隐窝(主动脉后隐 窝); 由膈神经、 心包膈动脉和静脉组成的膈束; 胸内甲状腺肿; 食管静脉曲张和髓外造血。 连续层面追踪、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与右侧气管旁淋巴结功能相近,引
流左肺上叶。
• 隆突下淋巴结:位于隆突下间隙,支气管分叉下或分叉
部的前、后方,引流肺门和两肺下叶。与右侧气管旁淋 巴结相通。
• 支气管周围淋巴结:围绕支气管两侧,与支气管肺,隆
突下,气管旁淋巴结结:位于主支气管后,食管旁。 • 下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门下,下肺韧带中间,右侧与
直径更好,因为当扫描平面有一定斜度时,它更接近 于淋巴结实际大小。 除隆突下淋巴结,其余淋巴结短轴直径<1cm,一般认 为正常。 隆突下淋巴结短轴直径<1.5cm,一般认为正常。
(三)淋巴结增大
除隆突下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如果短轴直径>1cm,即可
认为增大。 淋巴结增大的意义:需结合临床。
(四)转移
存在原发病灶,增大淋巴结多为一侧性。CT增强扫描
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其内常见液化坏死,临床发 现恶性肿瘤原发病灶有助于与其他疾病鉴别 。
颈部肿块延伸蔓延:甲状腺癌,头颈部肿瘤。
沿着淋巴管转移:睾丸肿瘤,肾细胞癌,胃癌。 其他路径:乳腺癌,黑色素瘤。
横隔以下肿瘤最易转移至中纵隔内气管旁或椎旁淋巴结。 乳腺癌最易转移至內乳淋巴结。
淋巴瘤和白血病
非霍奇金淋巴瘤: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病程和预后
呈现多样性。 非霍奇金淋巴瘤43%发生胸腔内病变,40%只侵犯单 组淋巴结(比霍更常见),而且下纵隔淋巴结更易累 及。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教学课件
病例三:淋巴结分区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结词
肺癌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
VS
详细描述
介绍肺癌转移淋巴结在胸部CT上的表现, 如淋巴结肿大、结构改变等,并阐述淋巴 结分区在肺癌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提高学 生对于肺癌诊断的综合能力。
PART 04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 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建 议
案例分析法
区域三:主支气管淋巴 结
总结词
主支气管淋巴结位于主支气管周围,主要收集来自肺实质的淋巴液。
详细描述
主支气管淋巴结位于主支气管周围,主要收集来自肺实质的淋巴液。这些淋巴液 最终会汇入肺门淋巴结。在胸部CT上,这些淋巴结通常位于主支气管周围,呈圆 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密度影,有时可伴有钙化。
区域四:肺门淋巴结
胸骨旁淋巴结主要收集胸廓入口处,包括胸壁、乳房和部分 上肢的淋巴液,这些淋巴液最终会汇入胸导管。在胸部CT上, 这些淋巴结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密度影,有时 可伴有钙化。
区域二:气管旁淋巴 结
总结词
气管旁淋巴结位于气管周围,主要收集气管、喉和甲状腺的淋巴液。
详细描述
气管旁淋巴结位于气管周围,主要收集来自气管、喉和甲状腺的淋巴液。这些 淋巴液最终会汇入支气管纵隔干。在胸部CT上,这些淋巴结通常位于气管周围, 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密度影,有时可伴有钙化。
根据解剖学和影像学特征,将纵隔划 分为不同的淋巴结区域,以便于对胸 部病变进行定位和诊断。
常见分区方法
如美国胸科协会(ATS)分区、国际肺癌 研究协会(IASLC)分区等,这些分区方 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统一的参 考标准。
分区的重要性和意 义
01
02
03
提高诊断准确性
UICC纵隔淋巴结分区发展
区; • 第6线以下为8区。
CT判断胸部淋巴结的位置
• 第2线下方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 无名动脉前、外侧者为6区;
• 在主肺动脉窗内靠外侧者属5区、 靠内侧者属L4区;
• 其余各区根据各别的解剖也很容易 辨别。
• 第1组
• 最上纵隔淋巴结
图中英文缩写
• LMB: 左主支气管(L./main bronchus) • LPA: 左肺动脉(left pulmonary A) • LSA: 左锁骨下动脉(L. subclavian A) • LSPV: 左上肺静脉(L.superior Pul. V. • PA: 肺动脉(pulmonary artery) • PM: 肺内转移瘤(pul. Metastasis) • RBV: 右头臂静(R.BrachiocephalicV • RCCA:右颈总动脉(commond carotid) • RIJV: 右颈内静脉(internal carotidV)
• 上述淋巴结中,上纵隔淋巴结(第1-4组)、下纵隔淋巴 结(第7-9组)和主动脉淋巴结(第5-6组)属N2淋巴结
• 第10-14组属N1淋巴结
• 以纵隔胸膜反折点作为N1淋巴结、N2淋巴结的分界
(二)、1996标准淋巴结分组示意图
CT判断胸部淋巴结的位置
CT在判断淋巴结所在位置及大小上有重要作用,在CT图象 上可根据假定的6条解剖上的水平线,方便地把所见到的 淋巴结归入胸部淋巴结图中的14个区中。
• 第8组
• 食管旁淋巴结
• 隆突水平以下, 淋巴结位于食 道两侧,邻近 食道壁,不包 括隆突下淋巴 结。
• 第9组
• 肺韧带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详解
右下段气管(qìguǎn) 旁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图九:肺动脉主干上方层面显示下部(xià bù)气管旁多发淋 巴结,此外还有第三、五区淋巴结。
第十四页,共43页。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血管 (xuèguǎn)前
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前纵隔(zònggé) 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图七:4R区,气管旁淋巴结,主动脉弓(zhǔdòngmàigōng)外侧 即第六区淋巴结。
第十二页,共43页。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结
右支气管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前纵隔(zònggé)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图八:4L区.左侧下部气管旁。4L淋巴结位于下部气管左侧缘, 水平上界为主动脉弓上缘,在左上叶支气管上缘延伸至左侧主 支气管。包括(bāokuò)位于动脉韧带内侧气管旁淋巴结。5区(主肺动 脉窗)淋巴结位于动脉韧带侧面。
第三十四页,共43页。
7-9区:下纵隔淋巴结。 7区:隆突下淋巴结。 8区:隆突以下(yǐxià)食管旁淋巴结。 9区: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区。
第三十五页,共43页。
10-14区:肺门、肺叶及其主要分支淋巴结,属于 N1淋巴结。
10区:肺门淋巴结,包括(bāokuò)临近主支气管与肺门血管 淋巴结。在右侧自奇静脉下缘至叶间区域, 左侧自肺动脉上缘至叶间区域。
第十页,共43页。
右气管(qìguǎn)旁淋 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结
左气管旁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前纵隔(zònggé)淋巴 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右支气管淋巴结
图六:4R区.右侧下部气管旁。上界:无名静脉足侧与气管交界区,
纵隔淋巴小结节
纵隔淋巴小结节
纵隔淋巴小结节是指位于纵隔内的淋巴结出现异常增大。
纵隔淋巴小结节的出现常见于多种病理情况。
首先,纵隔淋巴小结节的出现可能与炎症有关。
纵隔炎症引起的淋巴结增大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结核病等。
这些感染性疾病导致纵隔内部的炎症反应,刺激免疫系统的活性,使淋巴结增生。
其次,纵隔淋巴小结节的出现还可能与肿瘤有关。
纵隔内的肿瘤可以是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胸腺瘤、甲状腺肿瘤等;也可以是良性肿瘤,如纵隔囊肿、脂肪瘤等。
这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会导致纵隔淋巴结的受累和增大。
另外,纵隔淋巴小结节的出现还可能与免疫性疾病有关。
纵隔内的免疫性疾病包括肉芽肿性疾病(如结节病、类风湿性肺炎)等。
这些免疫性疾病导致免疫系统异常活跃,引起淋巴结的异常增生。
最后,纵隔淋巴小结节的出现还可能与代谢性疾病有关。
代谢性疾病如Sarcoidosis等,可能通过免疫反应或遗传因素引起
纵隔淋巴结的增大。
为了明确引起纵隔淋巴小结节增大的原因,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检查包括X线胸片、
CT扫描、病理活检等。
在确定病因的基础上,应根据具体情
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纵隔淋巴小结节的出现是多种病理情况的表现,包括炎症、肿瘤、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
针对不同的病因,应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因此,在发现纵隔淋巴小结节增大时,应尽快就医并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
淋巴结活检:淋巴结活检是诊断淋巴结转移癌的重要手段, 通过穿刺或切除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以显示淋巴结 肿大及转移情况,有助于诊断淋巴结转移癌。
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等可以辅助诊 断淋巴结转移癌,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
演讲人
目录
01.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概述 02.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的病理特
征
03.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的鉴别诊 断
04.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的预防和 治疗
1
纵隔淋巴结节结核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引起淋巴结肿大和炎症
02 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糖尿病、恶性 肿瘤等,易导致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2
随访:治疗结束后,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 随访,监测病情变
化
3
预防:保持良好的 生活习惯,避免接 触结核病患者,提
高自身免疫力
4
治疗: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治疗、手
术治疗等
谢谢
淋巴结病变特点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是纵隔淋巴结节结核的主要病理 特征之一,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变硬、疼痛等。
淋巴结坏死:淋巴结坏死是纵隔淋巴结节结核的另一个主 要病理特征,表现为淋巴结坏死、液化、形成脓肿等。
淋巴结钙化:淋巴结钙化是纵隔淋巴结节结核的常见病 理特征,表现为淋巴结钙化、硬化等。
淋巴结纤维化:淋巴结纤维化是纵隔淋巴结节结核的常 见病理特征,表现为淋巴结纤维化、硬化等。
CT报告显示纵隔多发小淋巴结
CT报告显示纵隔多发小淋巴结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最近,我接受了CT检查,并从报告中得知,我的纵隔出现了多发小淋巴结。
这让我感到有些担忧,因此我开始了解有关纵隔多发小淋巴结的相关知识。
首先,我了解到淋巴结是人体内的重要免疫器官,它们在保护机体免受外界侵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淋巴结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包括颈部、腋窝、腹股沟和纵隔等处。
而纵隔是位于胸腔内的重要部位,其中的淋巴结异常情况可能会影响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
其次,我了解到纵隔多发小淋巴结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
比如炎症、感染、结核病、淋巴瘤等都可能导致纵隔淋巴结的异常增生。
因此,对于我来说,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引起纵隔多发小淋巴结的具体原因。
在了解了相关知识后,我决定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医生根据我的CT报告,安排了进一步的检查,包括淋巴结穿刺活检、PET-CT等,以明确诊断。
在等待诊断结果的过程中,我也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诊断,我得知自己的纵隔多发小淋巴结是由结核病引起的。
医生根据我的具体情况,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等。
我也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对于疾病的认识和了解的重要性,这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疾病,也可以提高我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
总之,纵隔多发小淋巴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表现,但具体的原因和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类似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不要盲目恐慌和焦虑。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自己的健康,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让我们共同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隔的分区在判断纵隔肿块的来源和性质上有重要意义。纵隔的分区有几种, 我们采用九分区法,即在侧位胸片上,将纵隔按纵的和横的方向划两条线, 各分为三个部分共计分为九个区。纵的方向分区: ①前纵隔:系胸骨后缘与气管、升主动脉和心脏前缘的间隙,为较透光的倒 置狭长的三角形,其中主要有胸腺和前纵隔淋巴结。 ②中纵隔:相当于心脏、主动脉弓、气管和肺门所占据的范围. ③后纵隔障:食管前缘以后内含食管,降主动脉,胸导管、静脉、交感神经及 淋巴结等。横的方向划为自胸骨柄、体交界入至第四胸椎体下缘 划水平线,其上为上纵隔,该线以下至肺门下缘水平线之间为中纵 隔,其下方至横膈之间为下纵隔。
右支气管淋巴结
左支气管淋巴结
隆突下淋巴结
图十六:10区.肺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临近肺叶淋巴结及纵 隔胸膜反折,在右侧临近中间段支气管。10-14区淋巴结不位 于纵隔内,因此均为N1期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前纵隔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椎前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右气管旁淋巴结
左气管旁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
陈爱会
锁骨上淋巴结 右气管旁淋巴结 左气管旁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气管旁 右下段气管气管旁 前纵隔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隆突下淋巴结
右支气管淋巴结
食管旁淋巴结
肺内淋巴结
右肺韧带 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左气管旁淋巴结
右气管旁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1区,锁骨上淋巴结:包括下颈部、锁骨上、胸锁颈静 脉切迹区域。上界:环状软骨下缘,下界:锁骨与胸 骨柄上缘。气管中线是1R与1L的分界线。
椎前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前纵隔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椎前淋巴结
食道旁淋巴结
肺韧带淋巴结
气管旁淋巴结
下段气管旁淋巴
隆突下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椎体前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隆突下淋巴 结
血管前淋巴结
前纵隔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正常纵隔的宽度受体位和呼吸的影响,卧位及呼气时, 纵隔宽而短。立位及吸气时,纵隔窄而长,尤以小儿 为显著。婴幼儿的胸腺可致纵隔向一侧或两侧增宽, 呈弧形或帆形影。
图五:3A区,血管前间隙淋巴结,右侧气管旁淋 巴结,即4R淋巴结。
左气管旁淋巴结
右气管旁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前纵隔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左支气管淋巴结 右支气管淋巴结
图六:4R区.右侧下部气管旁。上界:无名静脉足侧与气管交界区, 下界:奇静脉。4R淋巴结可以延伸至气管左侧。
椎体前淋巴结
食道旁淋巴结
1区:锁骨上淋巴结。 下颈部、锁骨上与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自环状软骨 下缘至锁骨、胸骨柄上缘。气管中线是1L与1R的分界线。
2-4区:上纵隔淋巴结。 2R.上气管旁2R淋巴结向气管左外侧缘延伸。自胸骨柄 上界至无名静脉足侧与气管交汇处。 2L.上气管旁,胸骨柄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2L淋巴结 位于气管左侧缘的左侧。 3A.血管前,这些淋巴结同2区淋巴结一样不靠近气管, 位于血管前方。 3P.椎前淋巴结,位于食管之后椎体之前。 4R.下气管旁,自无名静脉与气管交界区至奇静脉下界。 4R淋巴结自右侧至气管左侧缘。 4L.下气管旁,自主动脉弓上缘至左侧主肺动脉上缘。
血管前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图九:肺动脉主干上方层面显示下部气管旁多发淋 巴结,此外还有第三、五区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结
血管前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图十:气管下部隆突上层面,气管左侧4L淋巴结,位于肺动脉主干与降 主动脉之间,由于是位于动脉韧带内侧,不算主肺动脉窗内淋巴结,肺 动脉干外侧的属于第五区淋巴结。
10-14区:肺门、肺叶及其主要分支淋巴结,属于 N1淋巴结。 10区:肺门淋巴结,包括临近主支气管与肺门血管 淋巴结。在右侧自奇静脉下缘至叶间区域, 左侧自肺动脉上缘至叶间区域。
纵隔位于两肺之间,上界胸廓入口,下界横膈,前界胸骨,后 界胸椎。它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食管、胸腺、 淋巴组织、神经及脂肪等和组织。除气管及支气管可以分辩外, 其余结构间无明显对比,只能观察其与肺部邻接的轮廓。
前纵隔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图十一:5区,主动脉弓下淋巴结,位于纵隔胸膜内,主动脉弓下 或主肺动脉窗淋巴结位于动脉韧带或主动脉、左肺动脉外侧,并 且接近左肺动脉第一分支。6区.主动脉旁淋巴结,位于升主动脉 前方或侧面,主动脉弓上下缘之间。
右支气管淋巴结
左支气管淋巴结
隆突下淋巴结
图十二:7区.隆突下淋巴结,位于气管隆突下,与肺内下叶 支气管、动脉无关。在右侧向下延伸至中间段支气管,左侧 延伸至下叶上界。图示第七区淋巴结位于食管右侧。
气管旁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图三:2R区. 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淋巴结延伸至气管左侧 旁。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无名静脉与气管交汇处。 2L区.左上气管旁。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主动脉弓上
缘。如图2所示气管前第二区淋巴结,血管前3A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椎前淋巴结
图四:3区.血管前与椎前淋巴结,第三区淋 巴结不像第二区淋巴结那样靠近气管,它们 位于血管前或食管后椎体前。纵隔镜对第三 区淋巴结的发现无帮助,食管超声可以发现 3P淋巴结。
5-6区:主动脉淋巴结。 5区:主动脉下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不是位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主干之间,而 是位于主肺动脉窗肺动脉韧带外侧。 6区:主动脉旁淋巴结。 位于升主动脉与主动脉弓前方与外侧。
7-9区:下纵隔淋巴结。 7区:隆突下淋巴结。 8区:隆突以下食管旁淋巴结。 9区: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区。
前纵隔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图七:4R区,气管旁淋巴结,主动脉弓外侧淋巴结, 即第六区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结
前纵隔淋巴结
右支气管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图八:4L区.左侧下部气管旁。4L淋巴结位于下部气管左侧缘, 水平上界为主动脉弓上缘,在左上叶支气管上缘延伸至左侧主 支气管。包括位于动脉韧带内侧气管旁淋巴结。5区(主肺动 脉窗)淋巴结位于动脉韧带侧面。
左支气管淋巴结
左支气管淋巴结
食道旁淋巴结
图十三:8区.食管旁淋巴结 位于隆突下延伸至横膈。
图十四:PET显示第八区淋巴结FDG摄取,对应的CT图像淋巴结 未见增大(蓝箭)结
图十五:9区.肺韧带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包括下 肺静脉后壁及下方淋巴结。肺韧带是纵隔胸膜在肺门部反折向下 延伸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