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淋巴结的分区

合集下载

纵隔淋巴结分区

纵隔淋巴结分区

—7隆突下
—8食管旁(隆突水平以下)
—9肺韧带
N1淋巴结
—10肺门
—11叶间
—12叶
—13段
—14亚段
.
13
上述淋巴结中,上纵隔淋巴结(第1-4组)、下纵隔 淋巴结(第7-9组)和主动脉淋巴结(第5-6组)属 N2淋巴结
第10-14组属N1淋巴结 以纵隔胸膜反折点作为N1淋巴结、N2淋巴结的分界
左侧为4L区 第5线以下至中叶开口处至隆突下为7区 第6线以下为8区
.
18
第2线下方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无名动脉前、外 侧者为6区
在主肺动脉窗内靠外侧者属5区、靠内侧者属L4区 其余各区根据各别的解剖也很容易辨别
.
19
淋巴结位于左头臂静 脉上缘水平线上方 (左图线1),即位于 左无名静脉向上、向 左行走跨越气管前方 的中线处该静脉上缘 水平以上
.
23
淋巴结位于动脉韧 带、主动脉和左肺 动脉的外侧,左肺 动脉第一分支的近 侧,并位于胸膜反 折点以内
.
24
淋巴结位于线1以 下,升主动脉、主 动脉弓及无名动脉 的前方或外侧
.
25
淋巴结位于气管隆 突下方,但和肺内 的下叶支气管和动 脉不相连
.
26
隆突水平以下,淋 巴结位于食道两侧, 邻近食道壁,不包 括隆突下淋巴结
.
27
淋巴结位于肺韧带 内,包括位于下肺 静脉后壁和下部的 淋巴结 Nhomakorabea.
28
指叶近端部淋巴结, 位于纵隔胸膜反摺外, 右侧还包括邻近中间 段支气管的淋巴结。 X线上,肺门和叶间 淋巴结增大均可使肺 门阴影增大
.
29
淋巴结位于叶支气 管之间
.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介绍课件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介绍课件

基于影像学的分区方法
影像学分区方法是根据CT、MRI等影像学检查中淋巴结的分布和形态进行划分, 通常以淋巴结的大小、密度、边缘等特征进行判断。
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淋巴结的位置和数量,但对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要求较 高。
基于功能和代谢的分区方法
功能和代谢分区方法是根据淋巴结的功能和代谢状态进行划 分,通常利用PET-CT等技术进行检测。
有助于评估预后和治疗效果
了解淋巴结分区的特点,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从而更好地制定治疗计划。
纵隔淋巴结分区的历史与发展
纵隔淋巴结分区最早由美国放射 学会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 善,已经成为胸部影像学诊断的
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纵隔 淋巴结分区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适应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能够明 确肺癌的分期,有助于制定合 适的治疗方案。
分期不同,治疗方案和预后也 不同,因此准确的分期对患者 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在肺癌治疗中 具有指导作用。
对于需要放疗和化疗的患者,淋巴结 分区有助于制定精确的放疗计划和化 疗方案。
胸部CT在纵隔淋巴结分区中的最新进展
AI辅助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在胸部CT诊断中逐 渐得到应用,能够辅助医生进行 淋巴结分区的判断,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胸部CT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 MRI、PET等)进行融合,有助于 更全面地了解淋巴结的性质和转移 情况。
动态增强扫描
通过动态增强扫描技术,能够更准 确地评估淋巴结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有助于鉴别良恶性淋巴结。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介绍课件
目录

纵隔淋巴结分区及临床意义素材

纵隔淋巴结分区及临床意义素材

血管前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图九:肺动脉主干上方层面显示下部气管旁多发淋 巴结,此外还有第三、五区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结
血管前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图十:气管下部隆突上层面,气管左侧4L淋巴结,位于肺动脉主干与降 主动脉之间,由于是位于动脉韧带内侧,不算主肺动脉窗内淋巴结,肺 动脉干外侧的属于第五区淋巴结。
左支气管淋巴结
左支气管淋巴结
食道旁淋巴结
图十三:8区.食管旁淋巴结 位于隆突下延伸至横膈。
右肺韧带淋巴结
图十五:9区.肺韧带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包括下 肺静脉后壁及下方淋巴结。肺韧带是纵隔胸膜在肺门部反折向下 延伸所致。
右支气管淋巴结
左支气管淋巴结
隆突下淋巴结
图十六:10区.肺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临近肺叶淋巴结及纵 隔胸膜反折,在右侧临近中间段支气管。10-14区淋巴结不位 于纵隔内,因此均为N1期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椎体前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右气管旁淋巴结
左气管旁淋巴结
椎前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前纵隔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椎体前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前纵隔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主肺动脉窗淋巴结
椎前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前纵隔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椎前淋巴结
图五:3A区,血管前间隙淋巴结,位于中线的淋巴结应属于同侧的淋巴结。 右侧气管旁淋巴结,即4R淋巴结。
左气管旁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分区》课件

《纵隔淋巴结分区》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区的具体方法
颈部淋巴结的分区
将颈部淋巴结按不同区域划 分,如前三角区、后三角区 等。
胸部淋巴结的分区
根据胸腔结构和肿瘤的位置, 将胸部淋巴结分为多个区域。
腹部淋巴结的分区
根据腹腔结构和肿瘤的位置, 将腹部淋巴结分为不同的区 域。
意义和应用
• 临床应用:纵隔淋巴结分区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 • 放疗定位:准确划分纵隔淋巴结分区可帮助放疗精确定位和照射。 • 手术决策:根据肿瘤在纵隔淋巴结的分布情况,可指导外科手术决策。
《纵隔淋巴结分区》PPT 课件
纵隔淋巴结分区是肿瘤治疗中重要的概念。通过对纵隔淋巴结的准确分区, 可以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并提高治疗的疗效和预后。
概述
纵隔淋巴结是位于胸腔中央的一组淋巴组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纵隔淋巴结分区是对其进行分类和划分的 方法。
分区的基本原则
纵隔淋巴结分区有多种分类方法,包括WHO、RTOG和IASLC的分类法。每 种分类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
总结
纵隔淋巴结分区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制定分区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科学依据,严格按照分区方法 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及预后。

纵隔淋巴结分区

纵隔淋巴结分区

纵隔淋巴结分区
纵隔淋巴结分区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20091:锁骨上从环状软骨的下缘到锁骨和胸骨柄的上缘。

气管中线是1R和1L之间的边界。

2R:上
气管旁淋巴结,2R淋巴结延伸至气管的左外侧边界。

从胸骨柄的上缘到无名(左头臂)静脉尾缘与气管的交叉处。

2L:上气管旁淋巴结,从胸骨
柄上缘到主动脉弓上缘。

2L淋巴结位于气管左外侧缘的左侧。

3A:血管前淋巴结,位于血管前方。

3P:椎体前淋巴结,位于食道后方,椎体前
方。

4R:下气管旁淋巴结,从无名(左头臂)静脉尾缘与气管的交叉处到奇静脉下缘。

4R淋巴结从右边延至气管的左外侧界。

4L:下气管旁淋
巴结,从主动脉弓上缘到左主肺动脉上缘5:主动脉弓下淋巴结这些淋巴结位于AP窗口,动脉韧带外侧。

这些淋巴结不在主动脉和肺动脉干之间,
而是位于这些血管的外侧。

6:主动脉弓旁淋巴结这些是升主动脉或膈神经旁淋巴结,位于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前面和侧面。

7:隆突下淋巴结在
右侧,它们可以向尾侧延伸至中间支气管的下界。

在左侧,它们可以向尾侧延伸至下叶支气管的上缘。

8:食管旁淋巴结这些淋巴结位于隆突淋巴结
下方,向尾侧延伸至膈9:肺韧带内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包括肺下静脉后壁和下部的淋巴结。

肺韧带是肺门周围纵隔胸膜反折的向下
延伸。

10:肺门淋巴结11:叶间淋巴结12:叶淋巴结13:段淋巴结14:亚段淋巴结。

重要图文:纵隔淋巴结的分区(IASLC)

重要图文:纵隔淋巴结的分区(IASLC)

重要图文:纵隔淋巴结的分区(IASLC)肺友交流群、同行交流群1、纵隔淋巴结图谱IASLC lymph node map 20092、纵隔淋巴结分区IASLC map(1)第1组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low cervical, supraclavicular, and sternal notch nodes )为下颈部、锁骨上和胸骨切迹淋巴结。

上界:环状软骨下缘,下界:锁骨和胸骨柄的上缘,气管中线作为1R和1L的边界。

IASLC map(2)第2组淋巴结(上气管旁淋巴结,upper paratracheal)。

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延伸至气管左侧边界。

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无名(左头臂)静脉尾缘与气管交叉点的横截面。

左上气管旁淋巴结(2L)位于气管左侧边界左侧。

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主动脉弓上缘。

气管左缘的失状平面可以区分左、右第2组淋巴结IASLC map(3)第3组淋巴结分为前部的血管前淋巴结(3A,pre-vascular)和后部的气管后淋巴结(3p pre-trotracheal)。

3A:不与气管紧邻,位于血管前。

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气管隆突。

3p:不与气管紧邻,位于食管后、脊椎前。

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气管隆突IASLC map(4)第4组淋巴结(下气管旁淋巴结,lower paratracheal)和第2组淋巴结相似,同样位于气管周围,但是在主动脉弓平面的尾侧。

右下气管旁淋巴结(4R)延伸至气管左侧边界。

上界:无名(左头臂)静脉尾缘与气管交叉点的横截面,下界:奇静脉下缘。

左下气管旁淋巴结(4L)位于气管左侧边界左侧,包括所有位于肺动脉韧带内侧的气管旁淋巴结。

上界:主动脉弓上缘,下界:左主肺动脉上缘。

气管左侧的矢状面是左侧第4组淋巴结(4L)与右侧第4组淋巴结(4R)的分界线IASLC map(5、6)第5、6组淋巴结(5组为主动脉弓下淋巴结,subaortic;6组为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EBUS-TBNA不能够探及。

纵隔淋巴结分区详细图谱

纵隔淋巴结分区详细图谱

纵隔淋巴结分区详细图谱目录纵隔淋巴结分区详细介绍一、IASLC纵隔淋巴结分区介绍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将日本医生Naruke于1967年制订Naruke map和美国胸科协会ATS制订的ATS map进行了整合,并为每一组淋巴结规定了精确的解剖学定义。

第1组淋巴结(low cervical, supraclavicular, and sternal notch nodes )位于环状软骨下缘的尾侧,颈静脉胸骨切迹的头侧,及双侧锁骨的头侧;即锁骨上淋巴结亦是第1组淋巴结的一部分。

2L淋巴结(upper paratracheal)的下缘界限位于主动脉弓上缘。

2R淋巴结的下缘界限位于头臂静脉。

脉尾侧与右侧气管交汇之处。

气管左缘的shi'zhuang矢状平面可以区分左、右第2组淋巴结。

第3组淋巴结分为前部的血管前淋巴结(3a,prevascular)和后部的气管后淋巴结(3p pretrotracheal)。

其范围从头侧的胸骨切迹水平至尾侧的隆突水平。

第4组淋巴结(4,lower paratracheal)和第2组淋巴结相似,同样位于气管周围,但是在主动脉弓平面的尾侧。

气管左侧的矢状面是左侧第4组淋巴结(4L)与右侧第4组淋巴结(4R)的分界线。

第5、6组淋巴结(5,subaortic;6,para-aortic)EBUS-TBNA不能够探及。

第7组淋巴结(7,subcarinal)的下界:在左侧,其下界为左下叶支气管的上缘;在右侧其下界为右中间段支气管的下缘。

第10组肺门淋巴结(10,hilar)紧邻左右支气管主干,在右侧其位于奇静脉下缘的尾侧,在左侧其位于肺动静脉的上缘。

第11组即叶间淋巴结(11,interlobar)位于支气管分叉处。

左侧第11组淋巴结位于第二隆突的下方。

右侧的第11组淋巴结又区分为11s和11i。

第12组淋巴结(12,lobar)位于叶支气管起源之处。

二、纵隔淋巴结分区CT示意本文由CNONCO放疗汇编辑整理,所含内容、图片仅供学习使用,无任何商业目的,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年纵隔淋巴结分区(最新课件)

2020年纵隔淋巴结分区(最新课件)
• 2L区.左上气管旁。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主动脉弓上缘。如图2所示 气管前第二区淋巴结,血管前3A淋巴结。
2020-11-25
6
2020-11-25
7
• 3区.血管前与椎前淋巴结,第三区淋巴结不像第二区淋巴结那样靠近气管,
它们位于血管前或食管后椎体前。纵隔镜对第三区淋巴结的发现无帮助, 食管超声可以发现3P淋巴结。
2020-11-25
16
2020-11-25
17
• 图九:肺动脉主干上方层面显示下部气管旁多发淋巴结,此外还有第三、 五区淋巴结
2020-11-25
18
2020-11-25
19
• 图十:气管下部隆突上层面,气管左侧4L淋巴结,位于肺动脉主干与降
主动脉之间,由于是位于动脉韧带内侧,不算主肺动脉窗内淋巴结,肺 动脉干外侧的属于第五区淋巴结。
2020-11-25
3
• 1区,锁骨上淋巴结:包括下颈部、锁骨上、胸锁颈静脉切迹区域。上界: 环状软骨下缘,下界:锁骨与胸骨柄上缘。气管中线是1R与1L的分界线。
2020-11-25
4
2020-11-25
5
• 2R区. 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淋巴结延伸至气管左侧旁。上界:胸骨柄上 缘,下界:无名静脉与气管交汇处。
27
• 图十五:9区.肺韧带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包括下肺静脉 后壁及下方淋巴结。肺韧带是纵隔胸膜在肺门部反折向下延伸所致。
2020-11-25
28
2020-11-25
29
• 图十六:10区.肺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临近肺叶淋巴结及纵隔胸膜反折, 在右侧临近中间段支气管。10-14区淋巴结不位于纵隔内,因此均为N1 期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分区优秀课件

纵隔淋巴结分区优秀课件
4
5
IASLC 2009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2009年
6
7
8
▪ 1区:锁骨上淋巴结 属于 N3淋巴结。 下颈部、锁骨上与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自环状软骨 下缘至锁骨、胸骨柄上缘。气管中线是1L与1R的分界线。
▪ 2-4区:上纵隔淋巴结 2R.上气管旁2R淋巴结向气管左外侧缘延伸。自胸骨柄 上界至无名静脉足侧与气管交汇处。
支气管。包括位于动脉韧带内侧气管旁淋巴结。5区(主肺动
脉窗/主动脉下)淋巴结位于动脉韧带侧面。
24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结
血管前淋巴结
主动脉下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图九:肺动脉主干上方层面显示下部气管旁多发淋 巴结,此外还有第三、五区淋巴结。
25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 结
血管前淋巴结
主动脉下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脉切迹区域。上界:环状软骨下缘,下界:锁骨与胸
骨柄上缘。气管中线是1R与1L的分界线。
14
Ⅰ区:最高位纵隔气管前淋巴结 Ⅱ区:左、右上气管旁淋巴结 Ⅰ-Ⅱ区:
上界:胸骨颈静脉切迹 下界:主动脉弓
左右界:为纵隔胸膜 前界:左头臂动脉,右锁骨下动脉
右颈总动脉等大血管. 后界:气管的后壁 注: 在Mountain的淋巴结分区里, 1R的下界定义为无名静脉横跨气管前, 使得2区位于其下至主动脉弓的上缘的 距离非常的短. 将Ⅰ区-Ⅱ区合并为Ⅰ-Ⅱ区
10
11
12
锁骨上淋巴结 右气管旁淋巴结 右下段气管气管旁 右支气管淋巴结 肺内淋巴结
左气管旁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气管旁 主动脉旁淋巴结 主肺动脉下淋巴结
隆突下淋巴结 食管旁淋巴结
右肺韧带 淋巴结13
锁骨上淋巴结 右气管旁淋巴结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教学课件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教学课件

病例三:淋巴结分区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结词
肺癌转移淋巴结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
VS
详细描述
介绍肺癌转移淋巴结在胸部CT上的表现, 如淋巴结肿大、结构改变等,并阐述淋巴 结分区在肺癌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提高学 生对于肺癌诊断的综合能力。
PART 04
胸部CT纵隔淋巴结分区 教学建议
教学方法建 议
案例分析法
区域三:主支气管淋巴 结
总结词
主支气管淋巴结位于主支气管周围,主要收集来自肺实质的淋巴液。
详细描述
主支气管淋巴结位于主支气管周围,主要收集来自肺实质的淋巴液。这些淋巴液 最终会汇入肺门淋巴结。在胸部CT上,这些淋巴结通常位于主支气管周围,呈圆 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密度影,有时可伴有钙化。
区域四:肺门淋巴结
胸骨旁淋巴结主要收集胸廓入口处,包括胸壁、乳房和部分 上肢的淋巴液,这些淋巴液最终会汇入胸导管。在胸部CT上, 这些淋巴结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密度影,有时 可伴有钙化。
区域二:气管旁淋巴 结
总结词
气管旁淋巴结位于气管周围,主要收集气管、喉和甲状腺的淋巴液。
详细描述
气管旁淋巴结位于气管周围,主要收集来自气管、喉和甲状腺的淋巴液。这些 淋巴液最终会汇入支气管纵隔干。在胸部CT上,这些淋巴结通常位于气管周围, 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软组织密度影,有时可伴有钙化。
根据解剖学和影像学特征,将纵隔划 分为不同的淋巴结区域,以便于对胸 部病变进行定位和诊断。
常见分区方法
如美国胸科协会(ATS)分区、国际肺癌 研究协会(IASLC)分区等,这些分区方 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统一的参 考标准。
分区的重要性和意 义
01
02
03
提高诊断准确性

纵隔淋巴结 分区

纵隔淋巴结 分区
Ⅷ 两下肺静脉层区(隆突下3.0cm至膈上) 8R/L,9R/L组
* 在肺尖至膈上各层面肺内 11-14R/L
需特别提出的是识别左、右纵隔胸膜线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区分纵隔内、外淋巴结——4R与10R或4L与10L组淋巴结也即是N2还是N1的标志线。右侧纵隔胸膜线在右肺动脉的增强CT横断面图像上呈一纵行细线状的低密度脂肪线(或称右肺门软组织集束影,soft tissue collection of right hilar)[7]。在此线以外的是10R组淋巴结(N1),在线以内的是4R组淋巴结(N2)。当此线有时因增强效果差而不易显示时可以右上叶支气管上缘开口处作为分界标志。左侧纵隔胸膜线在CT图像上不易显示,在左肺动脉的CT层面上以左肺动脉第1分支开口的内侧及左上叶支气管上缘的头侧作为左侧纵隔胸膜线的标志。在此标志线以内者属4L/5组淋巴结(N2),在此线以外的为10L组淋巴结(N1)。
Ⅲ 胸锁关节层区(左无名静脉横行段至主动脉弓上缘) 2R/L,3A/3P组
Ⅳ 主动脉弓层区(主动脉弓上缘至主-肺动脉窗) 4R/L,5,6组
Ⅴ 主-肺动脉窗层区(主-肺动脉窗至左肺动脉) 4R/L,5,6,10R/L组
Ⅵ 隆突层区(左肺动脉至隆突) 4R/L,5,6,10R/L组
Ⅶ 右肺动脉层区(隆突下3.0cm以内) 7,10R/L组
11.肺叶间组 同上
12.肺叶内组 同上
13.肺段内组 同上
14.肺亚段组 同上
表7 8个胸部CT横断层区的淋巴结组群分布简表
断 层 范 围 淋巴结组编码
Ⅰ 锁骨上层区(第6颈椎上缘至肺尖) 锁骨上和斜角肌组
Ⅱ 肺尖层区(肺尖至左无名静脉横行段) IR/L,3A/3P组
1997年AJCC-UICC胸内淋巴结分组主要是为TNM分期设计的,共分14组。第1~9组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在纵隔内,若同侧受累则定为N2,若累及对侧则定为N3。第10~14组淋巴结在肺门或支气管周围的肺实质内,若同侧受累则为N1,对侧受累为N3(包括双/单侧锁骨上淋巴结)。另外用“R”和“L”分别代表“右”和“左”侧。详见表6。实践中我们结合CT横断面成像的特点,在连续的胸部CT图像上划分8个区域,易于在胸部CT横断面图像上鉴别淋巴结组群。详见表7[6]。

胸-纵隔淋巴结分区分组

胸-纵隔淋巴结分区分组

胸-纵隔淋巴结分区分组7个淋巴结区域分别为锁骨上区、上区、主动脉肺动脉区、隆突下区、下区、肺门区/叶间区及周围区。

1、锁骨上区:包括下颈部、锁骨上和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第1组淋巴结);2、上区:上纵隔区淋巴结,包括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左上气管旁淋巴结( 2L)、血管前淋巴结(3a)、气管后淋巴结(3p)、右下气管旁淋巴结(4R)及左下气管旁淋巴结(4L)共6组淋巴结;3、主动脉肺动脉区:AP区,包括主动脉弓下淋巴结(第5组淋巴结)和主动脉旁淋巴结(第6组淋巴结);4、隆突下区:第7组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5、下区:包括第8组淋巴结(隆突以下食管旁淋巴结)和第9组淋巴结(肺韧带淋巴结)。

第7-9组淋巴结为下纵隔区淋巴结;6、肺门区/叶间区:包括第10组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和第11组淋巴结(叶间淋巴结);7、周围区:包括第12组淋巴结(肺叶淋巴结)、第13组淋巴结(肺段淋巴结)及第14组淋巴结(亚段淋巴结)。

第10—14组淋巴结为N1淋巴结,根据左右分为10L、10R、11L、11R、12L、12R、13L、13R、14L及14R。

胸内淋巴结的分组:第1组淋巴结群:在上纵隔胸腔内上1/3气管的周围,其双侧以锁骨下动脉的上缘作水平线以上,中间与左无名静脉上缘以上为界。

第2组淋巴结群:气管旁淋巴结,位于第一组淋巴结与第四组淋巴结之间的气管旁两侧。

第3组淋巴结群: 分为气管前和气管后淋巴结两组。

在气管后面的淋巴结又称为3p组,气管与上腔静脉与无名静脉之间的淋巴结为3a 组。

第4组淋巴结群:位于气管与左右主气管分杈后周围的淋巴结,右侧通常在奇静脉下方,而左侧的常在纵隔内主动脉之下。

第5组淋巴结群:位于主动脉之下的主肺动脉韧带的周围。

第6组淋巴结群: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的前面和两侧,迷走神经前面。

第7组淋巴结群:位于气管与左右主气管分杈下的淋巴结。

第8组淋巴结群:位于气管与左右主气管分杈下,食管周围的淋巴结。

纵隔淋巴结分区及临床意义

纵隔淋巴结分区及临床意义

纵隔淋巴结分区及临床意义纵隔淋巴结分区是指纵隔内淋巴结按其位置布局进行分区划分。

淋巴结是淋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筛选和过滤作用,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

淋巴结分区的划分有助于指导临床外科手术切除范围及放射治疗的设计,并对淋巴结转移的疾病进行归类和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广泛应用的纵隔淋巴结分区是根据「纵隔解剖五分区分法」划分的,即1/2/3/4/5区。

具体如下:1.1区:上纵隔或纵隔顶部淋巴结区1区位于胸骨上缘至锁骨上缘之间,包括纵隔侧胸动脉和喉返神经之间的淋巴结。

1区淋巴结包括纵隔间储的上纵隔淋巴结,属于纵隔最高、最前和最靠近颈部的限类淋巴结。

临床意义:1区淋巴结的异常可提示胸部肿瘤的转移,并且1区淋巴结环围绕大血管和喉返神经,操作时需注意避免损伤这些结构。

2.2区:上纵隔、外侧胸廓模型和桥模型淋巴结区2区位于3区腹内侧,2区淋巴结包括纵隔胸导管的上端淋巴结、肺门的外侧端开口淋巴结、内乳结淋巴结和胸骨旁淋巴结。

临床意义:2区淋巴结的淋巴道与肿瘤的转移有关,亦可接受4区、5区的淋巴流。

2区淋巴结是纵隔肿瘤手术切除范围的重要部分。

3.3区:下纵隔淋巴结(腹侧三角)区3区是下纵隔或腹侧三角的淋巴结区,包括位于胸椎左侧和右侧,大静脉后方,食管旁边及膈胸膜内。

3区淋巴结沿食管旁边的大血管躯干排列,在切除食管肿瘤时需要注意保护。

临床意义:3区淋巴结的异常常见于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是肺癌的常见淋巴结转移区域。

4.4区:下纵隔、膈上下两个腹侧三角淋巴结区4区是纵隔的前下方或膈上腹侧三角的淋巴结区,包括在肺袖中的、胸骨体后方附近、大血管之后的、以及胸腔膜下腹侧三角。

4区淋巴结直接与肺癌的转移关系密切。

临床意义:4区淋巴结的切除范围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和阶段,对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5.5区:膈下最前纵隔淋巴结区5区是指位于膈下最前纵隔的淋巴结区,包括在主动脉及其分枝之前的淋巴结。

5区淋巴结与食管癌的转移有关。

纵隔巴淋巴结分区

纵隔巴淋巴结分区
影像检查与TNM分期
● N分期—淋巴结分区 第 1线 第 2线 第 3线 第 4线 头臂静脉弓上缘 主动脉弓上缘 右上叶支气管上缘 左上叶支气管上缘
第5线
隆突角
据上述5线进一步划分纵隔各区淋巴结
肺癌影像
影像检查与TNM分期
● N分期—淋巴结分区
1区 2区 最上纵隔淋巴结,在第1线以上 上段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左侧—2L,右侧—2R),
11区、 7区
Ko JP, et al. AJR 2000;174:775
8区
Ko JP, et al. AJR 2000;174:775
9区、12区
Ko JP, et al. AJR 2000;174:775
13区
Ko JP, et al. AJR 2000;174:775
诊断 肿瘤 医师之间沟通 外科
14区
Ko JP, et al. AJR 2000;174:775
肺癌影像
影像检查与TNM分期
● N分期—淋巴结分区
10区 肺门淋巴结
11区 叶间淋巴结
12区 叶淋巴结
13区 段淋巴结
14区 亚段淋巴结
肺癌影像
Ko JP, et al. AJR 2000;174:775
1区、3A区
Ko JP, et al. AJR 2000;174:775
2L区、3A区
Ko JP, et al. AJR 2000;174:775
Ko JP, et al. AJR 2000;174:775
5区、6区
Ko JP, et al. AJR 2000;174:775
4RL区、7区、8区、10区、13区
Ko JP, et al. AJR 2000;174:775

纵隔淋巴结分区

纵隔淋巴结分区

肺静脉后壁及下方淋巴结。肺韧带是纵隔胸膜在肺门部反折向下
延伸所致。
32
右支气管淋巴结
左支气管淋巴结
隆突下淋巴结
图十六:10区.肺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临近肺叶淋巴结及纵 隔胸膜反折,在右侧临近中间段支气管。10-14区淋巴结不位 于纵隔内,因此均为N1期淋巴结。
33
11区-14区淋巴结
11区-叶间淋巴结 12区-叶支气管淋巴结 13区-段支气管淋巴结 14区-亚段支气管淋巴结
21
Ⅳ区:左右下气管旁淋巴结 4R: 上界:主动脉弓上缘层面 下界:右上叶支气管开口
(奇静脉) 后界:气管后壁
前界: 左颈总动脉和升主 动脉、主动
脉弓前份后缘 4L: 上界:主动脉弓上缘层面 下界:左上叶支气管开口 前界: 左颈总动脉和升
主 动脉、主动
脉弓前份后缘 外界: 主肺动脉窗层面
以上 位于主动脉内侧,主肺动脉窗层面位于动 脉韧带内侧(左肺动脉干以上于升主动脉 和降主动脉圆心连线内侧)左肺动脉干以22 下则在左肺动脉干和左肺动脉内侧
34
叶间淋巴结
35
叶支气管淋巴结
36
段支气管淋巴结
37
亚段支气管淋巴结
38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气管后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前纵隔(主动脉旁)淋巴结
39
右气管旁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左气管旁淋巴结
气管后淋巴结
40
右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左下段气管旁淋巴结 气管后淋巴结
血管前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4
5
IASLC 2009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2009年
6
7
8
1区:锁骨上淋巴结 属于 N3淋巴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隔淋巴结的分区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内科 田庆
纵隔淋巴结的分区
1、纵隔淋巴结分区系统的历史 2、纵隔淋巴结分区的应用解剖学 3、EBUS下纵隔淋巴结定位与穿刺的方法
Naruke map
日本医生Naruke于
1967年制订了世界上 第一张肺癌区域淋巴 结图谱
ATS map
美国胸科协会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对其 进行了修改并对淋 巴结的解剖部位做 了更精确的描述, 被称为ATS图谱,广 泛应用于北美国家
IASLC map(4)
第3组淋巴结分为前部的血管前淋巴结(3a,prevascular)和 后部的气管后淋巴结(3p,retrotracheal)。其范围从头侧的 胸骨切迹水平至尾侧的隆突水平。
IASLC map(5)
第4组淋巴结(4,lower paratracheal)和第2组淋巴结相似, 同样位于气管周围,但是在主动脉弓平面的尾侧。气管 左侧的矢状面是左侧第4组淋巴结(4L)与右侧第4组淋 巴结(4R)的分界线
Mediastinoscopy
1,2,3,4,7
TBNA
2,4,7.11
EBUS-TBNA EUS-FNA 5,6,7,8,9 2,3,4,5,7,10,11,12
5
EBUS-TBNA substitute EUS-FNA
#7 淋巴结(左侧路径)
7
左、右主支气管均可探及7# LN,先于左主支气管0点位置找到PA,然后在这 个深度向3点方向旋转,稍稍再进一点儿,就可以找到7# N
#11L 淋巴结定位方法
11
探头在左上、下叶分叉处的下叶侧插入,可以看到叶间PA和#11L 淋巴结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11R
11L
纵隔淋巴结的分区
1、纵隔淋巴结分区系统的历史发展 2、纵隔淋巴结分区的应用解剖学 3、EBUS下纵隔淋巴结定位与穿刺的方法
#4L 的定位方法
4L
沿着右侧头臂动脉向近心方向移动。超声探头首先从气管上段右侧开始,在向近心方向 移动同时向左侧回转前进。很快就能探查到头臂动脉和主动脉弓的汇合处。 再进一步向左回转前进探头,在靠近左主支气管入口处的10点钟方向,可以探查显示出 降主动脉和肺动脉。位于两条动脉之间的淋巴结就是左4#淋巴结。
IASLC map(2)
• 第1组淋巴结(low cervical, supraclavicular, and sternal notch nodes )位于环状软骨下缘的尾侧,颈静 脉胸骨切迹的头侧,及双侧锁骨的头侧;即锁骨上淋巴结 亦是第1组淋巴结的一部分。
IASLC map(3)
• 2L淋巴结(upper paratracheal)的下缘界限位于 主动脉弓上缘。2R淋巴结的下缘界限位于头臂静 脉尾侧与右侧气管交汇之处。气管左缘的失状平 面可以区分左、右第2组淋巴结
3P
4L
4R
IASLC map(6)
第5、6组淋巴结(5,subaortic;6,para-aortic) EBUS-TBNA不能够探及
IASLC map(7)
第7组淋巴结(7,subcarinal)的下界:在左侧,其下界为左下叶 支气管的上缘;在右侧其第10组肺门淋巴结(10,hilar)紧邻左右支气管主干,在右侧其 位于奇静脉下缘的尾侧,在左侧其位于肺动静脉的上缘。
7
10
IASLC map(9)
第11组即叶间淋巴结(11,interlobar)位于支气管分叉处。左侧 第11组淋巴结位于第二隆突的下方。右侧的第11组淋巴结又区分 为11s和11i。 第12组淋巴结(12,lobar)位于叶支气管起源之处
#4R 的定位方法
4R
穿刺位置的确定:在隆突的高度,探头向3点方向旋转,观察到气管外 侧和SVC相连的奇静脉,在这个位置就可以找到#4R 淋巴结。可以通过 与气管的位置关系区别#3 与#4R 淋巴结。
#2R 的定位方法
2R
穿刺位置的确定:#4R LN与SVC找到后,向3点方向旋转(并向外撤) 即可找到#2R 淋巴结。
需要一个统一的淋巴结分区系统,指导临床实 践和临床研究,使其具有可比性
纵隔淋巴结的分区
1、纵隔淋巴结分区系统的历史发展 2、纵隔淋巴结分区的应用解剖学 3、EBUS下纵隔淋巴结定位与穿刺的方法
IASLC map(1)
IASLC将Naruke map和ATS map进 行了整合,并为每 一组淋巴结规定了 精确的解剖学定义
Naruke map和ATS map对淋巴结的分类存在 较大差别
• Naruke map第1组对应MD-ATS map第1、2组淋巴结; • Naruke map第2、3、4R和4L组对应和MD-ATS map第 4R和4L组淋巴结; • MD-ATS map第7组淋巴结对应Naruke map第7和10组 淋巴结,按MD-ATS map分期为N2,ⅢA期,而按照 Naruke map分期为N1,Ⅱ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