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单元学习总结一、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2.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
列宁根据不同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使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尤其是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看法。
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6.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调整的比较【例题】(2013·福建文综,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
历史课件人教版必修2 第7单元 单元学习总结
3.二战后 (1)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2)措施: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 戈尔巴乔夫改革。 (3)特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 “斯大林模式”,仅是对原有体制做了一些修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 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 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 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
解题思路
答卷实录
实录点评
产业、乡镇企业、现代农业
经济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体制
济体制
否定价值规律和市 从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商 场机制的作用,限 品经济发展到将政府干预与 制商品货币关系, 特点 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 用行政命令管理经 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济;具有僵化性、
封闭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肯定价值规律和 市场机制的作用, 利用计划和市场 两种经济手段; 具有开放性;将 市场经济与社会 主义制度相结合
方法探究 触类旁通
典例分析 (2017·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 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 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 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 应当加以阻挠。”——摘编自《列宁全集》
2018_2019学年度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01811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苏联(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1917~1927年(1)主题: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
(2)措施: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是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实行间接过渡。
(4)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
2.斯大林执政时期(1)主题: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
(2)措施:“斯大林模式”。
(3)特征: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结果: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2)措施:20世纪五十年代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3)特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仅是对原有体制做了一些修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
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1.含义: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形成原因: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进攻苏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③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5.评价:(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财力保障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但许多措施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实践证明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
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标志:1921年《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发布,标志着苏俄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3.内容:①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③贸易:实行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交换。
④分配: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4.特点:(1)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存在。
5.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国家政权。
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1922年苏联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
2.表现:(1)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
(2)农业: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3)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思想上高度集控。
4.评价:(1)成就: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弊端:A.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B.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后来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单元综合七:第七单元单元总结
人教版 ·必修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第七单元 单元总结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1 知识图解 2 专题归纳
第七单元 单元总结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第七单元 单元总结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5)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搞好执政党的自 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6)改革是否能成功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是否顺应历史 发展的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 方针是否得当等。
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需要不断改革、逐 步完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一定要适应本国国情,一切从 实际出发,走独立发展的道路,不应拘泥于苏联模式。东欧 剧变、苏联解体,是苏联模式受挫,而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 失败。
知识图解
第七单元 单元总结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第七单元 单元总结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专题归纳
第七单元 单元总结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一、苏联(俄)经济体制的变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 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 军事斗争的胜利。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 限度,而且在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不仅没有收缩,反而 进一步加强。
人教版 ·历史 ·必修2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 具有复性、曲折性和艰巨性,改革应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 向,抵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处理好改革、发展 和稳定的关系。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这类题目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题干概念类,即题干提供一个概念, 选项提供与概念相关的四个阐释,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符合题干概念的阐 释;二是选项概念类,即题干提供某种现象的阐释,选项提供四个概念, 要求从中找出符合题干阐释的概念;三是隐形概念类,即题干和选项均不 出现概念,但解题时需要运用历史概念。
2019/5/29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5/29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课 后复习30分钟。
历史Ⅱ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学习总结
内容索引
网络构建 整体架构 知识总结 归纳体架构
知识总结 归纳整合
线索梳理 苏联(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1.1917~1927年 (1)主题: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 (2)措施: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新经 济政策是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实行间接过渡。 (4)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了政治经济危 机;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正确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
编后语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2020届人教版历史必修2学案: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总结 -含解析
学案28 单元学习总结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1917~1927年(1)主题: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
(2)措施: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是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实行间接过渡。
(4)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
2.斯大林执政时期(1)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
(2)措施:“斯大林模式”。
(3)特征: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结果: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3.二战后(1)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2)措施:20世纪五十年代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3)特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仅是做了一些修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
一、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1.含义: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形成原因: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
(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小结 新人教版必修2
【导学案】(教师用书)2015版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小结新人教版必修2考纲目标课标要求目录教材内容精解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三个版本的共性三个版本的主要差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②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③意义与影响: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但也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①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②内容: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实行自由贸易。
③意义: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对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人民版介绍得较为具体一点,而人教版和岳麓版介绍得很简略◎对于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人民版较具体地介绍了当时苏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状况,而人教和岳麓版介绍得非常简略◎对于新经济政策,人民版和岳麓版均有如下类似评价:探索了一条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创新。
人教版只是简要评述了政策对苏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的作用“斯大林模式”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苏联的成立(1922年12月)、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和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斯大林模式的表现: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模式的特点:①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②排斥市场调节;③利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斯大林模式的成就: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学习总结苏联(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1917~1927年(1)主题: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
(2)措施: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是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实行间接过渡。
(4)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稳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随着形势开展被逐步放弃。
2.斯大林执政时期(1)主题:建立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
(2)措施:“斯大林模式〞。
(3)特征: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方案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结果:国家按方案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了比拟齐全的工业体系,根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3.二战后(1)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2)措施:20世纪五十年代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3)特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仅是对原有体制做了一些修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
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1.含义: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存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因形成于斯大林执政时期,因此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形成原因: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根本原因。
(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剧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开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
(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剩余的存在那么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根底。
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学案:单元总结: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单元总结苏联(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1.1917—1927年(1)主题: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向社会主义过渡。
(2)措施: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使用行政和军事手段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是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实行间接过渡。
(4)结果:“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了战争需要,但引发了政治和经济危机;新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找到了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随着形势发展被逐步放弃。
2.斯大林执政时期(1)主题: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
(2)措施:“斯大林模式”。
(3)特征: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结果:国家按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但是后来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主题:改革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提高综合国力。
(2)措施:20世纪五十年代赫鲁晓夫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
(3)特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仅是对原有体制做了一些修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改革,但其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失败。
一、近现代进程中主要经济发展模式经济体制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典型国家英国美国苏联中国所有制私有制私有制为主,兼有国有单一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工业化道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化资金来源殖民掠夺、对外贸易、企业积累企业积累、政府投资或扶植农业和轻工业提供资金企业积累、引进外资、政府扶持农业制度资本主义大农场全盘集体化(集体大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019-2020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高中历史第7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主题时空线索串联][主题发展历程纵览]“轻重”难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历程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实践(列宁时代)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追随“理想”的实验(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2)内容①农业: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工业国有化③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④社会劳动:强制劳动(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4)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面对现实的实验(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2)内容①农业:粮食税②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4)意义: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斯大林时代)“斯大林模式”——回归“理想”的探索(1)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确立了斯大林经济体制(2)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与专制(3)评价①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②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破除“斯大林模式”的迷茫(1)赫鲁晓夫改革:扩大农业、工业生产自主权,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2)勃列日涅夫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突出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3)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后期改革重点开始转向政治领域。
高中历史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7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
[主题发展历程纵览]
“轻重”难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实践(列宁时
代)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追随“理想”的实验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联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
①农业: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工业国有化③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④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4)评价
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2.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面对现实的实验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
(2)内容
①农业:粮食税②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③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斯大“斯大林模式”——回归“理想”的探索
(1)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学习总结
一、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
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2.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
列宁根据不同情况,先后推行了“战时共产主
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使苏联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
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尤其是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看法。
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
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
6.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者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调整的比较
【例题】(2013·福建文综,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
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
——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
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
(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世界市场的形成,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
第(1)问,注意从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滞后等方面说明苏维埃实施快速工业化的原因。
第(2)问考查十月革命后苏俄为加速工业化而采取的举措,回答时把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战略加以列举,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必须是“打基础并找到资金”。
第(3)问首先要说明西方国家工业化之路的内容,但必须联系材料二、三的内容,并以英国为典例。
第(4)问先阐释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再结合所学知识并与苏联工业化比较,说明其差异。
[答卷实录]
[点评]
(1)回答问题条理清晰,书写认真,语言简洁、明了。
(2)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得扎实,如第(1)问,根据教材知识回答较好。
(3)没有仔细阅读材料,审题方面存在缺陷。
第(1)问没有从材料出发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作答,只是回答了国际方面。
[规范答案]
(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
(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
(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
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
(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高分策略指导
“三读”“三找”“三界定”,大题满分不是梦
1.材料要“三读”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
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2.要点要“三找”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材料的中心论点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和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3.答案组织要“三界定”
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答项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
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
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作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每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