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
《家》文学赏析
《家》文学赏析《家》是一部由莫言创作,叙述中国家庭故事的小说,讲述了三代人在中国黑龙江省长白山脉上的一个小村庄里的生活。
小说通过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在大时代变迁下因为家族、地域、宗教信仰等因素而产生的变化和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家》。
家庭的历史小说描写了三代人的生活,他们都生活在同一地方,都拥有相同的基因,周围的环境和文化也几乎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族的变化,他们的生活却有了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前两代人的生活,他们都是农民,在长白山上做着艰苦卓绝的劳动,为家庭的生存奋斗。
而第三代人则大不相同,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去外面学习、工作等,甚至可以离开小村庄去城市生活,对于这些机会,他们的父辈们曾经只能想象。
家庭的信仰小说中呈现了家庭中的宗教信仰对人生的影响,三代人都信仰着不同的教派。
大爷信仰的是神秘的多神论,接受了藏传佛教的文化和思想,崇拜着长白山山神,生活中充满了神秘与神秘性,而他的儿子儿媳则信奉基督教,更加注重家庭的道德规范。
第三代人则有着更多的选择,有一些相信少数的宗教派别,有一些则不相信任何宗教,但都有相同的信念: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家庭的面临的问题所有的家庭都有面临问题的时候,《家》中同样如此。
三代人的生活充满着关于生死、疾病、荒谬、命运等各种问题的讨论。
父辈们通过医养结合,民俗疗法等方式来对付疾病,而第三代人则更加注重医学的进步和创新,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地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他们面临的问题也更多样化和复杂,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家》是一部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匠心传承和时代变迁的作品。
它讲述了感人至深的家庭故事,深表敬意的是它从一个特定的家庭出发,让我们思考有关生命意义、国家、文化等众多方面的问题,并展示了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和朝向一个更大的未来。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家》原文、教案及练习题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课⽂《家》原⽂、教案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学⼀年级语⽂课⽂《家》原⽂ 蓝天是⽩云的家, 树林是⼩鸟的家, ⼩河是鱼⼉的家, 泥⼟是种⼦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字词: 蓝天、⽩云、树林、⼩鸟、⼩河、鱼⼉、泥⼟、种⼦、祖国、花朵 句⼦: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学⼀年级语⽂课⽂《家》练习题 ⼀、选择正确的读⾳打“√”。
蓝(lán nán) 泥(ní ní) 种(zhǒnɡ zǒnɡ) 祖(zǔ zhǔ) 就(jiǔ juǐ) 家(jiā jā ) ⼆、找出下列⾳节的韵母写在括号⾥。
(注意不带声调) zǔ ( ) fānɡ ( ) mén ( ) jiǔ ( ) biǎo ( ) èr ( ) 三、请你帮它们找找⾃⼰的家,⽤线连⼀连。
草原 ⽵林 沙漠 南极 北极 熊猫 骆驼 骏马 北极熊 企鹅⼩学⼀年级语⽂课⽂《家》教案 ⼀、教学内容:《家》 ⼆、教学⽬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2、学会本课⽣字,理解由⽣字组成的词语;认识⼀种笔画。
3、理解课⽂内容,激发学⽣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动画、课⽂朗读资料、和家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字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字、朗读诗歌、 难点:能够有语⽓的朗读诗歌,并能模仿创作诗歌。
五、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揭⽰课题 师:同学们,⽼师这⾥有⼀个字,⼤家认识吗?卡⽚出⽰:家 (指名读准字⾳) 师:谁能给“家”字找个朋友组个词? 师:有⼀⾸很美很美的⼉歌,它的名字就叫“家”,请同学们看⽼师把⼉歌的题⽬写下来。
名著《家》的主要情节(精选)
名著《家》的主要情节(精选)第一篇:名著《家》的主要情节(精选)名著导读《家》内容梗概【故事梗概】五四运动后,新文化的浪潮也冲击了古老的四川省城。
18岁的高觉民和弟弟觉慧是两个热衷于新思想的青年。
这天傍晚,他俩刚从学校回到高公馆,16岁的婢女鸣凤就告诉他们来了客人。
原来是姑母张太太和她的女儿琴。
琴在省立一女师三年级读书,正与觉民相爱,是一个富有反抗性格的新女性。
望着琴开朗活泼的美丽面庞,觉慧不由想起了自己的心上人——鸣凤。
觉新是觉民兄弟的大哥,也是这个家庭的长房长孙。
他深爱着表妹梅,可父亲却为他选定了李家的姑娘瑞珏。
他没有反抗,也想不到反抗,订婚和结婚,他都像傀儡似地被人玩弄着。
婚后一个月,他到父亲做董事的西蜀实业公司做事去了。
这时他才19岁。
过了一年,父亲死了,觉新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但他不久就发现了这个家庭的勾心斗角。
二叔早就死了,三叔克明跟他比较接近,四叔克安和五叔暗中和他作对。
他不得不极力避免和他们冲突,以便过几天安静日子。
觉新的妻子瑞珏美丽善良,给了觉新不少安慰。
他们第一个孩子的出世,更使觉新无限欢喜,使他觉得可以把自己以前的抱负拿来在儿子身上实现。
两年后五四运动发生了,新的思潮唤醒了他被忘却的青春。
但他不如两个弟弟思想进步,常被他们嘲笑为“作揖主义者”和“无抵抗主义者”。
就是这两种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
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并不觉得矛盾。
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性格的人。
觉慧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他再出门。
觉慧请愿挨骂高老太爷年近古稀,却娶了一个浓妆艳抹的陈姨太。
觉慧觉得这不像自己的祖父,倒像敌人。
这几天夜里,觉新常常吹萧,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婉转的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
原来他晓得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旧历年过去,转眼就是元宵节、由于军阀混战,张太太的公馆被军队占据了,她只好带着琴和来张家玩的梅逃到了高公馆。
小学一年级语文《家》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家》是⼀⾸⼉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语⾔凝练,韵律和谐,富有⼉童情趣,贴近⼉童的⽣活,很受⼉童的喜爱。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家》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家》原⽂ 鸟⼉的家, 是舒服的草窝。
蜜蜂的家, 是漂亮的房舍。
鱼⼉的家, 是清清的⼩河。
蜻蜓的家, 是⽔边的⼭坡。
我⼀⽣下来, 就有个温暖幸福的家, 在爸爸妈妈的抚爱下, 快乐地长⼤。
2.⼩学⼀年级语⽂《家》教案 ⼀、谈话激趣,导⼊新课 1、⼈⼈都有⾃⼰的家,你能向⼤家介绍⼀下你的家吗?(学⽣畅谈⾃⼰熟悉的家。
) 2、关于家的事讲也讲不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妙的⼉童诗,第4课《家》。
(板画房⼦,板书课题。
) 3、⼩朋友有⾃⼰温暖、幸福的家,⼩动物们有没有⾃⼰的家呢?它们的家在哪?什么样呢?我们到课⽂中去寻找答案吧。
(通过谈话,拉近了师⽣间的距离,让学⽣轻松愉快地⾛进课⽂。
) ⼆、初读课⽂,整体感知 (⼀)熟读感知。
1、看拼⾳读课⽂,要读准字⾳,不丢字、不加字。
2、拼⾳汉字对照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本课的⽣字,借助拼⾳读准字⾳。
3、看汉字读课⽂,把句⼦读通顺、读连贯。
(通过不同⽬的的多次读⽂,不仅扫除了阅读障碍,⽽且对课⽂有了⼀个整体的感知,为以后的感悟打下了基础。
)4、利⽤多媒体出⽰5、6课课⽂,进⾏⽐较,发现诗节、介绍诗节,并请学⽣标出⼩节。
(让学⽣通过观察主动获取新知,使学⽣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 5、开⽕车分节读课⽂,其他同学听、想:课⽂向我们介绍了谁的家?在哪?什么样呢? (学⽣汇报,教师出⽰相应的“家”的图⽚。
) 6、谁能结合图画把刚才同学们介绍的,完整地说给⼤家听? (通过看板画说课⽂主要内容,初步培养学⽣的⼝语表达能⼒和概括能⼒。
) (⼆)精读感悟。
1、在这⾸诗中你最喜欢谁的家,⽤你⾃⼰喜欢的⽅式读给同桌听。
(让学⽣对读书⽅法、学习内容⾃主选择,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为学⽣⾃主学习提供了空间,激活了学⽣的主动参与意识。
《家》巴金讲解学习
❖ 读罢《家》后,不觉为小说中的人物的悲剧遭遇感到惋惜, 同时又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样一个年代。但是仔细思量,每 个社会都有每个社会的问题,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忧伤。 我们生活的这个大环境里,虽然没有了百年前吃人的封建礼 教,但是还是有许许多多的无奈:普遍的贪污,各种机会的 不公平,都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我们将要面临的现状。
觉新
“好一个作揖主义!”
瑞珏
觉新和梅芬
觉民
唯一的胜利者
觉慧
封建家族的第一个反叛者
鸣凤:人与奴的冲突
巴金语
❖ “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 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 们哀哭。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我好像在挖开我的记忆 的坟墓,我又看见了过去使我的心灵激动的一切。在我还是 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 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那个时候我的心由于爱 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诅咒。我有过觉慧在他的死去的 表姊(梅)的灵前所起的那种感情,我甚至说过觉慧在他哥 哥面前所说的话:“让他们来做一次牺牲品吧。”一直到我 在1931年年底写完了《家》,我对于不合理的封建大家庭制 度的愤恨才有机会倾吐出来。 ”
如果我们代代忍让,那么社会将无法进步,文明将无法发 展……就像小说中觉民说的那样,凡事总要有个开头。愿中 国社会大多数的年轻人都能像觉慧一样,勇敢追求自己的幸 福和自由!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成都为背景,取材于 巴金感受至深的老家生活经历,描写了一个正在崩 溃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
❖ 小说主要以长房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 故事为主,以各房以及亲戚中的各种人物为辅,描 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 族生活的典型形态,也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 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
《家》讲解
《家》《家》,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动地展示了青年一代的觉醒忽然封建势力的没落,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觉新是这部小说里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人物。
由于他处在长房长孙的位置,因此,为维护这个四世界同堂大家庭的“和睦相处”,他凡事都采取“不抵抗主义”。
他与他的梅表妹有一段美好的恋情,但是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婚姻大事是不由得他们作主的。
他的父亲为他做了亲,他没有反抗,有的只是默默地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一切。
虽然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不敢说一个“不”字。
而后他与妻子瑞钰成了亲。
祖父死后,陈姨太以“血光之灾”为由,不许瑞钰在家生孩子,叫觉新送她到城外去。
这事对觉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但他还是接受了,结果封建迷信吞噬了她的生命。
而在这之前,他的梅表妹也因为他,郁郁寡欢而死。
然而对于这一切悲剧的发生,他无力反抗,甘愿继续痛苦地过着“旧式”的生活。
小说中的另一个典型角色觉慧,觉新的弟弟,却有着与他哥哥完全不同的性格。
小说典型地塑造了觉慧这个大胆幼稚的叛逆者的人物形象。
他积极参加了学生联合会组织的的反帝反封建活动,猛烈抨击封建家庭。
在婚姻问题上,他敢于冲破封建等级观念,毅然和丫头鸣凤相爱。
对于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他也敢于大胆反抗。
最后,他义无返顾地走出了家庭。
《家》还重点描写了几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
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她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但她们的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
作品通过对这几位女子悲剧遭际的描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家》是一部充分体现了巴金创作成就和风格的优秀作品,它充分显示出了巴金在现代文学小说创作领域中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育才中学分校初一:雷伊王者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
名著导读--《家》_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家》一、关于作者巴金,原名李芾甘,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余一、黄树辉、比金等。
原籍浙江绍兴,曾祖一代起定居四川成都。
祖父为官多年,父亲也在四川广元做过二年知县。
19xx年11月25日巴金出生在这个地主官僚家庭。
他在这个封建家庭生活了19年,时代的震荡和家庭的黑暗,使少年巴金产生了对封建专制的不满。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但同时也受到了克鲁泡特金、廖抗夫等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
1920年9月,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参加了一个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青年团体“钧社”的活动。
1923年,和三哥离开家庭到上海考入东南大学附中班。
1925年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面包和自由》,编辑了《革命论丛》等书。
1927年1月,到法国后翻译了廖抗夫的《夜未央》。
1928年9月在巴黎完成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同年底回上海,埋头写作和翻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巴金参加了救亡运动,这个时期,他写了《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之一的《家》、《灭亡》的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以及描写矿工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砂丁》《萌芽》(后改为《雪》),另外,还写作出版了多卷的短篇小说和集。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继续写了《激流三部曲》的《火》《憩园》《寒夜》以及为数众多的散文、短篇小说、游记、童话等。
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决定了巴金的艺术风格。
他的文笔热情奔放,语言凝练清新,被誉为“当代语言艺术大师”。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各种文字,驰誉海外,被国际文艺界目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巨擘。
二、内容梗概: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家》课文全解
9.《家》的序和跋课文全解“序”中,作者把生活比作激流,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征服生活和与黑暗搏斗的激情和勇气,体现了作者青年时期积极的人生态度。
“跋”中,作者更明确、更犀利地表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跋(bá)扉(fēi)诅咒(zǔ)(zhòu)妥当(tuǒ)累赘(zhuì)憎(zēng)稚(zhì)2、形近字┏瘁(cuì)鞠躬尽瘁┏惟(wéi)惟一┏历(lì)日历┏摧(cuī)摧残┣萃(cuì)出类拔萃┃┣厉(lì)厉害┃┗粹(cuì)粹而不杂┗唯(wéi)唯物论┗励(lì)鼓励┗催(cuī)催促3、多音字┏(céng)曾经┏(zǎi)记载┏(zhǎo)爪牙┏(lù)吐露曾┫载┫爪┫露┫┗(zēng)姓曾┗(zài)装载┗(zhuǎ)爪子┗(lòu)露出4、词语解释【扉页】书刊封面之内印着书名、著者、出版者等项内容的一页。
【寒暑】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一整年。
【信仰】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
【乃是】是。
【说教】比喻生硬地、机械地空谈理论。
【诅咒】咒骂。
【吐露】说出(实情或真心话)。
【垂死】将死。
【周密】周到而细致。
【掩饰】设法掩盖。
【累赘】多余。
【宽容】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
【跋】一般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
5、文学常识(1)本文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___代作家,祖籍________,1904年生于___________。
(2)《激流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情三部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巴金高考知识点
《家》巴金高考知识点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描写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曲折。
其中,小说《家》被誉为巴金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选用在高考语文教材中。
下面将结合高考知识点,分析《家》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思想意义并剖析其艺术特色。
一、《家》的主要内容《家》以年轻士兵龙凤山回到家乡的经历为主线,描绘了当时社会上一个普通家庭的结构和动态。
小说通过回忆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公与家人的种种遭遇、爱恨纠葛以及最终的团圆。
整个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情感起伏跌宕,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与爱恨交织的复杂关系。
二、《家》的人物形象1. 龙凤山: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年轻战士。
他经历了战争的磨砺,回到家乡后试图改变家庭的命运,但却受到了家人的误解和阻碍。
2. 阿英:龙凤山的妻子,是一个坚强而聪明的女性形象。
她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就了一片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3. 阿东:龙凤山的兄弟,具有善良而懦弱的性格。
他缺乏自我价值的认同,一直在父亲的摧毁下煎熬着,最终导致了悲剧的结果。
三、《家》的思想意义《家》通过描写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普通人的生存处境和命运困境。
小说通过对家庭关系的深入剖析,展现了爱与亲情的伟大力量,同时揭示了社会的丑陋和残酷。
巴金通过主人公龙凤山的奋斗与努力,旨在呼唤人们对社会的正义和道德责任,并探索个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与使命。
四、《家》的艺术特色1. 真实细腻的写实主义风格:巴金以独特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面貌。
2. 呼应和照应的叙事手法: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和暗示,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各个人物形象之间的相呼应来展现家庭的复杂矛盾与和谐统一。
3. 优美的语言表达和精湛的叙事技巧:巴金运用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心理刻画,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人物情感的真切和复杂。
《家》讲解
《家》讲解【综述】一、主要情节与主题《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他长篇系列小说《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中最成功的一部,也是现代文学中描写封建大家族兴衰史的优秀长篇。
它深刻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家族制度的特征、弊端和罪恶,指出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是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
《家》中的故事发生于“五四”前后,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
背景是中国当时还很封闭的内地──四川成都。
那里有一个官僚地主阶级的大家族──高公馆,公馆中除了老太爷,还有五房分支。
小说主要以长房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为经,以各房以及亲戚中的各种人物为纬,描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生活的典型形态,也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
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小说写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写了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写了他们不同的遭遇;写了学生请愿,觉慧被关禁闭,兵变惊乱,鸣凤、梅芬、瑞珏相继惨死,觉民逃婚,觉慧出走……通过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
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
《家》这种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主义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
《家》原文
《家》原文[语文S版第四册课文]
23家
你有家,我有家。
小朋友们都有家。
各族风俗不相同。
丰衣足食乐万家。
蒙古族朋友小满达。
蒙古包里安下家。
毛毡墙壁圆屋顶。
全家围坐喝奶茶。
维吾尔族姑娘小帕夏。
家在新疆天山下。
土拱房子真凉爽。
绿阴遮院葡萄架。
石头砌墙高又牢。
平顶房子日光照。
藏族孩子小扎西。
搬进新家穿新袍。
座座竹楼真美丽。
竹子地板竹墙壁。
傣族姑娘小罕玉。
竹楼门前吹竹笛。
你有家,我有家。
小朋友们都有家。
祖国是个大家庭。
各族儿童是一家。
《家》名词解释现代文学
《家》名词解释现代文学
《家》是一个名词,它在现代文学中具有多重含义和解释。
以下是从多个角度全面解释《家》在现代文学中的含义:
1. 家庭的象征,《家》可以指代一个人的家庭,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属关系。
在现代文学中,家庭常常被描绘为一个温暖、安全的避风港,代表着亲情、爱和归属感。
家庭的关系和互动成为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主题,探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亲情的力量以及家庭带来的喜怒哀乐。
2. 社会和政治背景下的家,《家》也可以被看作是社会和政治环境的缩影。
在现代文学中,家庭常常被用来反映社会的变迁和政治的动荡。
作家通过家庭内部的冲突、矛盾和变革,揭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表达对社会制度的批判或呼吁。
3. 个人身份和自我认同,《家》还可以代表个人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在现代文学中,家往往与个人的成长、自我发现和自我认同密切相关。
作家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家庭中的经历和成长,探索个人身份的建构和认同的困惑,反映现代人在家庭关系中的挣扎和追求。
4. 文化传承和记忆,《家》还可以象征着文化传统和记忆的延续。
在现代文学中,家往往被用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记忆的追溯。
通过描写家庭中代代相传的故事、习俗和价值观,作家传递文化的力量和传统的重要性。
总结起来,《家》在现代文学中是一个多义的概念,既代表家庭的象征,又反映社会和政治背景下的家庭关系,同时也涉及个人身份和文化传承的问题。
作家通过对家的描写和探索,展示了家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个人与家庭、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家》内容梗概
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
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
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
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一.1.下面对名著《家》的说明不正确的是哪些?⑴觉新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与觉慧等年轻人在一起时,他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
他是封建制度的继承者,也是破坏者。
⑵《家》中着力刻画了一系列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瑞珏,这几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但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
作品通过对她们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⑶巴金《家》中的“鸣凤之死”是一部把美丽无情毁灭的凄惨悲剧。
鸣凤对爱情坚贞不渝,但是“在他们两人的中间横着那一堵不能推倒的墙”,当得知自己将要被作为礼物送到冯家后,暗暗下了殉情而死的决心,她相信“‘死’字便是薄命女子的唯一出路”。
在一个静静的夜晚,失望无助的鸣凤叫了两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跳进了湖水,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⑷《家》中着力刻画了一系列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一一梅、鸣风、瑞珏,这几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但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
作品通过对她们的描写,控诉了封建礼教以及封建道德对弱小、无辜、善良的人们的迫害,强化了全书主旨。
⑸《家》的艺术结构类似《红楼梦》,以觉慧等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一个大家庭的衰亡过程。
全书故事的展开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人物内心世界的描写非常细腻深入。
⑹《家》: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地婉转地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家》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家》阅读测试题《家》作者巴金《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填空题。
1.《家》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
2.高老太爷是高公馆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兄弟。
3.___________的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
4.《家》中的觉新妻子名叫 __________,觉慧爱上的姑娘名叫__________。
5. 《家》中的觉新青梅竹马的恋人叫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
7. 《家》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____。
8.觉慧积极参加爱国运动,由于____________ 向高老太爷告密,觉慧被关在家里。
9.___________ 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
10.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____________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觉民与()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
A、琴B、鸣凤C、梅2.有着道貌岸然的外表,竭力维护封建观念、秩序的人物()A、高老太爷B、克安 C 、克定D、克明3.行为荒唐,生活糜烂的人物( )A、克明B、克安 C 、觉新D、觉民4.觉民和同学们办周报,()在第五期周报上发表文章提倡女子剪发。
A、梅B、瑞珏C、琴D、鸣凤5.()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
A、觉新B、觉民C、觉慧6.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家》重点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
她们的社会地位是相同的。
B、《家》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
C、《家》中觉民、觉慧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
D、《家》细致地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无门的痛苦。
既表现了鸣凤对罪恶世界的恨,又表现了她对觉慧的真挚的爱。
家课文原文
初三下册《家》课文原文《家》如果把人生譬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漂过许多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那么,家是什么呢?1.家是一只船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
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
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婚笑。
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
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
岁月不会倒流,前位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
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猎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
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旧。
抖动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
”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能有一个温馨的家。
2.家是温暖的港湾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
可不是吗,家太平凡了,再温馨的家也难免有俗务琐事。
闲言碎语乃至小吵小闹。
那么,让我们扬帆远航。
然而,凡是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面上出现港口膝脆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会跳得多么欢快。
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想,家就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的港湾。
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
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断了。
我站起来,愉快地问候:“晚安,回家的人们!”3.家是永远的岸我知道世上有一些极骄傲也极荒凉的灵魂,他们永远无家可归,让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
2024年诗歌《家》课件
诗歌《家》课件一、诗歌概述《家》是一首描绘家庭温馨、亲情深厚的诗歌。
诗人以真挚的情感,抒发了对家的眷恋和热爱。
全诗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描绘了家的温馨、亲情的陪伴和家的港湾。
二、诗歌解析1.第一部分:家的温馨诗人通过描绘家的温馨氛围,表达了对家的眷恋。
诗中提到:“家是一盏灯,照亮我前行的路。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家给人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诗人还提到:“家是一首歌,唱出我心中的欢乐。
”这表达了家给人带来的快乐和美好。
2.第二部分:亲情的陪伴诗人通过描绘亲情的陪伴,表达了对家人的感激。
诗中提到:“家是一片天,包容我所有的过错。
”这句话表达了家人对诗人的宽容和理解。
诗人还提到:“家是一片地,承载我所有的梦想。
”这表达了家人对诗人的支持和鼓励。
3.第三部分:家的港湾诗人通过描绘家的港湾,表达了对家的向往。
诗中提到:“家是一艘船,带我驶向幸福的彼岸。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家给人带来的安全和归属感。
诗人还提到:“家是一片海,让我在劳累后得以休息。
”这表达了家给人带来的舒适和宁静。
三、诗歌鉴赏《家》这首诗歌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家的温馨、亲情的陪伴和家的港湾。
诗人通过对家的描绘,表达了对家的眷恋和热爱。
诗歌的语言简练,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诗歌教学建议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阅读诗歌,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家的眷恋和热爱,引导学生思考家的意义和价值。
2.分析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手法。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比喻、形象的描绘等手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艺术魅力。
3.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让学生以家为主题,运用比喻、形象的描绘等手法,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和情感。
五、诗歌作业1.背诵《家》这首诗歌。
2.以家为主题,写一首自己的诗歌,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和情感。
3.思考家的意义和价值,写一篇关于家的短文。
4.与家人一起分享《家》这首诗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情感。
一、诗歌的情感深度《家》这首诗歌的情感深度是其最值得关注的特点之一。
《家》课文(一年级上册)
蓝天是白云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
泥土是种子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教材分析:
《家》是一篇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课文。
纵观整篇课文,它又是一篇十分简单的儿童诗,共6行2句话,但真正要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在设计上着力体现“读得进,输得出”。
“读得进”即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中的观察,激趣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在教学中让学生当爱心小使者,去寻找、发现画面中的“家”,然后让他们来板书,让他们来当小老师。
这样的设计是建构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上的,通过形象的图片让他们更好地认识生字词,通过有趣的游戏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让他们铭记自己的发现。
“输得出”即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家》赏析
《家》赏析《家》是巴金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早年留学法国。
主要作品有《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憩园》和《寒夜》等。
《家》原名《激流》,因在这部作品之后,作家又写出了续篇《春》《秋》,才将三部合在一起,合称《激流三部曲》。
《家》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四川成都为背景,写了大家族高公馆三代中的四类人物:一类是封建大家庭的维护者,老一代如高老太爷。
高老太爷专制,冷酷,虚伪。
对下人极为冷血,把鸣凤送给冯乐山,导致鸣凤投水自尽;对孙子包办婚姻。
但对他所行使的一切封建行为以及他所维护的封建制度充满了自信。
一类封建大家庭的维持者,如高克明、高觉新。
高克明的身份是个律师,很显然受到了新的教育,这使他与他的那些兄弟们比起来决然的不同;但是由于长兄的缺席,他自觉地充当起了长兄的职责。
但是,他十分明了大家庭的命运,但是又不能不承担起维持者的责任。
具有相同性格内涵,而在作品中形象更加丰富的是第三代的老大,即长房长孙高觉新。
他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
他的性格是在历史的特殊阶段中双重文化塑造的结果。
一方面,他受过新式教育,对于化学很感兴趣,想去上海。
北京和国外去上大学,庇护反抗的弟弟们。
另一方面:他出身豪门望族,受封建主义思想的熏陶。
形成了他较深的封建传统思想。
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和责任都将他推向了历史牺牲品的处境。
使他成为家中的最大受害者,爱情丧失,妻子死于非命,理想幻灭,青春被无谓扼杀。
他清醒但又软弱,隐忍使他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所以依照他的性格逻辑,他最后应该是走向“自杀”,但作者却在结尾和《春》《秋》中让他一反常态,成为一个反抗者。
作者通过这一形象在于告诉读者,这样的路“不该走”。
一类是封建大家庭中的败家子,如叔叔辈的克安、克定。
他们吃喝嫖赌,既荒淫无耻,又极端的不孝。
一类是封建大家庭的反抗者,如觉慧、觉民。
其中最主要是觉慧。
他是高公馆大胆而幼稚的叛徒。
他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嫉恶如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孙之间
巴金
导:
家,可以让你想到什么?
导:家,可以让你想到什么?
家,在人们的眼中,往往都是爱的 代名词,是避风的港湾,是永恒的栖息 地,无论如何形容,家就是一个能给你 幸福温暖的处所 。
然而,巴金先生的小说中,“家” 却是一个明争暗斗却不见硝烟的战场。
评价巴金 讲真话的一面旗帜
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 一个时代的伟大代表 鲁迅之后的伟大文学家 长青的文学大树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 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 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 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③语言:
人物形象二:
迷惘中带着叛逆个性的青年— — 反抗封建专制的进步青年
人物形象三:觉新
3.节选中作者对觉新这个人物形象着墨不多, 那么觉新究竟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呢?
神态与动作:
觉新唯唯应着,做出很恭顺的样子,一面偷 偷的看着觉慧,给他做眼色,叫他不要再开口。
觉新依旧唯唯地应着,一面向觉慧做了一个 手势。
小组讨论2:
2、觉慧是个怎样的人?(要求:从神情、 心理、语言等方面品味人物性格。)
①神情:
惶恐——不敢——非常不安——静静地立——感觉拘 束——不了解——解不透——奇怪——红着脸——迟 疑——坚定的眼光——很不舒服——抖动着身子—— 想表示反抗
②心理: (P59第5段,P60第7段,P61倒数第6段)
问题探讨:
祖孙之间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矛盾 是否可以调和呢?
高老太爷——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象征 觉慧——反抗封建专制的进步青年
讨论: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
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祖孙之间的矛盾是
否可以调和呢?
觉慧参加学生运动。 高老太爷和觉慧祖孙两代人的矛盾是无 法调和与消除的,因为他们各自代表的是不 同的社会力量。 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的形象,而 以高老太爷和克明为代表的那些卫道者,竭 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 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为代价。这就又加深了 新与旧、当权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
《家》写作的现实依据
“我不是为做作家才来写小说,是过去的生 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书中人物都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许 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
——巴金 “觉新不仅是书中人,他还是一个真实的人, 他就是我的大哥。二十六年前我在上海写 《家》,刚写到第六章,报告他自杀的电报就 来了。你可以想象到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完 这本小说的。”
作品内容梗概
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 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 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 病身亡。家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 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 瑞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 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 去上海。
觉新是长子长孙,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受过新思想 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 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瑞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 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 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 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作品内容梗概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 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 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 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 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 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 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 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 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刻画人物形象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外貌(肖像)、神态、 动作、语言等
学习目标
1、运用人物刻画法,分析人物形象。
2、思考:祖孙之间的关系如何?为 什么?
小组讨论:
1、试从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四方 面分析高老太爷形象。
人物形象一:
年迈衰老、面目可憎、严厉专横 的老人—— 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象 征
中国传统家族是“父之家”的专 制型家族。父亲作为一族之长,掌 管着家族各方面的事物,对家族成 员实行统治。
《大清律辑注》云:“祖在则祖 为家长,父在则父为家长。”
家族小说都通常被赋予一种社会 意义,通过写家族的衰败,来隐喻 着旧制度的解体、旧时代的消亡.
“五四”以来的家族小说: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 老舍的《四世同堂》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 陈忠实的《白鹿原》 阿来的《尘埃落定》 莫言的《红高粱》
议: 剖析人物形象
• 1高老太爷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而觉慧又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节选中作者对觉新这个人物形象着墨 不多,那么觉新又是一个什么性格的 人物呢?
• 2、高老太爷与觉慧祖孙之间的矛盾 是怎样产生的?祖孙之间的矛盾是否 可以调和呢?
• 3一个身体衰弱,行将就木的人却掌 控着一个大家族,有何讽刺意义?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 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 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 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 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 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 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 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家族小说:家族崩溃时代的民族寓言
节选部分《祖孙之间》前后的主要情节
本文节选自小说的第九章。当地的督军无故殴打学生, 引发了学潮。在交涉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学生开始 罢课。觉慧是其中的积极分子。这时,高老太爷把觉慧 叫去训话,不许他参与外面的“胡闹”,并派人把觉新 喊来,让他约束觉慧,不许他再出去。
被囚禁在家的觉慧万分苦闷,只有婢女鸣凤的淳朴 与真情给他以安慰。但鸣凤在听到他的表白之后却在有 意地躲着他,因为她心中充满恐惧,害怕被太太知道。 觉慧靠读报与写日记打发着这一段寂寞的生活。过年了, 学潮渐渐地平息了。觉慧的生活也慢慢恢复了常态。
——巴金
《家》主要内容:
时间:1920年冬到1921年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 地点:成都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
主要人物及情节:四世同堂
一、高老太爷、陈姨太 二、克明、克安、克定 三、觉新、瑞珏(梅芬)、觉民、琴、觉慧 (鸣凤) 四、海臣 (故事主要以高家三兄弟的爱情命运为线索。)
作品内容梗概
《家》的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以后。成都高公馆, 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 治者,封建专制,顽固不化。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 民、觉慧三兄弟,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