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默写

合集下载

(完整版)《劝学》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完整版)《劝学》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劝学》理解性默写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5.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

6.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

7.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 ; ,。

8.“”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9.荀子《劝学》中“,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11.“,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2.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劝学》理解性默写答案1.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劝学》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劝学》默写答案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劝学》中,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劝学》中,用“站得高看得远“”来说明外力的作用的句子是: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5.《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6.《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荀子《劝学》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0.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11.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
第一部分:【易错字填空】
君子曰:学不可以( )。 木直中绳,( )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 )(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 )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 )( )之所学也;吾尝(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假( )马者,非利足也,而( )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故不积( )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一跃,不能十步;( ) 马十驾,功在不舍。( )而舍之,朽木不折。 蟹六跪而二( ),非蛇( )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 )也。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结束Leabharlann 【答案】已、輮、槁、暴、砺、知、须、臾、跂、彰、舆、致、 生、跬、骐、骥、驽、锲、螯、鳝、躁
第二部分:【情境默写】
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 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 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 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 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 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高考语文《劝学》全篇理解性默写

高考语文《劝学》全篇理解性默写

高考语文必背《劝学》全篇理解性默写1.《劝学》中写蚯蚓身体柔弱,但却能?2.用蚯蚓说明某些人的天资普通的两句3.表明人要不断努力学习道理,德行达到一定高度,就会具备智慧的两句4.通过螃蟹的例子表明,人一事无成的原因5.很直的木头可以做成轮子,比喻学习可以改变自身6.踮起脚后跟远不如站在高处看的更辽远7.表明水深才会有龙的两句8.通过小流汇聚成江海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9.劣马也可以行千里,强调坚持的重要性10.用骏马的例子,说明学习不可以一蹴而就11.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12.写出木与金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13.君子的天赋并不是比他人高,只是善于利用外物弥补不足罢了14.借助描写风雨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5.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16.学习是为了打磨自己,就如雕刻一下子就放弃,是不会成功的17.学习是为了打磨自己,就如雕刻只有坚持才会有所成就18.人要广泛学习,是为了智慧明达,不犯错误的两句19.通过螃蟹的例子表明,人天赋很好也可能一事无成20.君子如能广泛地学习且每天省察自己就能();君子并不是靠天资聪明,而是()。

21.借助车马的人好处是?说明要善于利用外物。

22.写借助舟船的人能够渡过大江大河,说明要善于利用外物。

23.登高招手的结果是什么?说明要善于学习。

24.顺着风呼叫的结果是什么?,说明要善于学习。

25.蚯蚓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是()螃蟹只能依靠其他藏身的原因是()。

26.说明圣人的境界就是具有常人没有的智慧。

27.学习可以彻底改变一个人,就如笔直的木头变成像圆规一样的轮子28.木头变成轮子,不会再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了。

29.文中交代轮子不会再变成木头的原因是什么?30.体现终身学习奋斗思想的千古名言是?答案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7.积水成渊,蛟龙生焉8.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9.驽马十驾,功在不舍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1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1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1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9.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善假于物也。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荀子》)理解性默写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中用成功雕刻金石的例子来说明在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中以雕刻为喻,从反面论述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5.文中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说明了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的句子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文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文中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的句子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9.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劝学》默写全覆盖

《劝学》默写全覆盖

《劝学》默写全覆盖1.荀子在《劝学》中,引用君子的话,开门见山,提出要不断学习的中心论点的两句是:“,。

”2. 荀子在《劝学》中,用“青出于蓝”的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和提高的三句是:“,,。

”3. 荀子在《劝学》中,用“冰寒于水”的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和提高的三句是:“,,。

”4.荀子在《劝学》中,用“以木为轮”的比喻,说明学习对于人的巨大改造作用的三句是:“,,。

”5. 荀子在《劝学》中,用树木为喻,从反面说明学习可以使人产生本质变化的三句是:“,,。

”6. 荀子在《劝学》中,用“金”“木”作比,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发生根本变化的两句是:“,。

”7.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反省自我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

”8.《论语》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同殆”。

荀子在《劝学》中,也有两句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

”9. 荀子在《劝学》中用登高望远的比喻,说明学习的效果的两句是:“,。

”10. 荀子在《劝学》中,用登高招手的比喻,阐明借助和利用外界条件的重要作用的三句是:“,,。

”11. 荀子在《劝学》中,用顺风呼喊的比喻,阐明借助和利用外界条件的重要作用的三句是:“,,。

”12. 荀子在《劝学》中,用车马助行的比喻,阐明借助和利用外界条件的重要作用的三句是:“,,。

”13. 荀子在《劝学》中,用借助船只能够横渡江河的比喻,阐明借助和利用外界条件的重要作用的三句是:“,,。

”14. 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本性并非与众不同,而能成为君子,是因为立于善于借助学习以获得各种知识的道理的两句是:“,。

”15. 荀子在《劝学》中,用积土成山的比喻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16. 荀子在《劝学》中,用积水成渊的比喻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的两句是: “,。

”17. 荀子在《劝学》中,强调积累善行能够成就美德,使人达到极高的思想境界的三句是:“,,。

劝学默写

劝学默写

1、青、取之于蓝,;冰、水为之,。

2、木直中绳,,其曲中规,,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善假于物也。

7、,;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9、蚓无爪牙之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0蟹,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1、师者,。

2、生乎吾前,,生乎吾后,。

3、吾师道也,?4、是故无贵无贱,,道之所存,。

5、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6、是故圣益圣,。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8、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9、位卑则足羞,。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11、孔子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8)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0)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1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劝学 语境默写

劝学 语境默写

《劝学》语境默写
1、“ , ”,通过“木”于 “金”的变化来进一步,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 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3、荀子《劝学》中“ ,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4、 “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 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 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 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 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 学》中说“ , 。” 6、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 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 折; , 。”
7、 , ,却能“上 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 有六跪而二螯,然 “ ,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 才能获得成功。 8.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 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 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 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 子 是: , ; , 。
1、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 无过矣 3、 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4、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5、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6、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7、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非蛇鳝之穴 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8.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功在 不舍

《劝学》荀子 默写 情景式默写

《劝学》荀子 默写 情景式默写

《劝学》默写
•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 中的 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 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
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翻译:
•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 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 4、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 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11、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 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 的 “青,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 。”都表达 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 12.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
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 是1:2、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
心躁也。
就的句子是:


14.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君子博,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 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5.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 _吾__尝__终__日__而__思__矣,,_不__如__须__臾__之__所__学。也”。 • 6、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__学__不__可__以__已__。”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 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____锲__而__不__舍__,金,_石__可__镂__。_____。” • 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 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劝学》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

《劝学》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

《劝学》(《荀子》)第一部分:【重点字填空】君子曰:学不可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假()马者,非利足也,而()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跃,不能十步;()马十驾,功在不舍。

()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非蛇()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也。

第二部分:【情境默写】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劝学》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劝学》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劝学》理解性默写1、《劝学》中,“,,,,”句子是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

2、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劝学》(作品)中的“,,;,,”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与韩愈的“,”的思想一致。

3、《劝学》中,“,”,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4、《劝学》中,“,”句子是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5、《劝学》中,“,,”句子是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劝学》中,“”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8、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10、《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句子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

《劝学》答案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6、知明而行无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7、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4.荀子《劝学》说:(),(),()。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5.在《劝学》中连用了(),(),()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6.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7.《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8.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9.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的君子,就要(),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10.荀子在《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11.在《劝学》中,荀子用“木受绳”和“金就砺”来比喻论证,引出学习效果:(),()。

12.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

13.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4.《劝学》强调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连设五喻展开论证,第一个比喻是(),()。

15.荀子《劝学》中(),(),()三句,用形象化的写法借气流传播声音来阐明君子善假于物的道理。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劝学》理解性默写《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了《劝学》理解性默写题,一起来看看吧!题目1、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 ”的观点。

2、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和荀子(作品)中的“青,,。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4、荀子在《劝学》中指出:“ 青,,”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5、“ ,”,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6、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7、荀子《劝学》中“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

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

”11、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12、,,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参考答案:1、荀子学不可以已2、学不可以已3、《劝学》取之于蓝而青于蓝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6、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三省乎己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8、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写作创作背景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劝学》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劝学》

语文必修三理解性默写名句《劝学》1、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

”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荀子·劝学》强调人要广泛学习而且经常反省自己才会智慧明达的名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在荀子的《劝学》中用“朽木”“金石”为喻体阐明学习贵在坚持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在《荀子•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6、《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表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君子要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7、《荀子·劝学》中指出人要积累善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达到“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

8、后人常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一熟语出自《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9、《荀子•劝学》中,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两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荀子•劝学》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学不可以已。

1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

《劝学》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

1、《劝学》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句子是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句子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

3、《劝学》中,“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句子是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

4、《劝学》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句子是荀子以亲身的体验,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6、《劝学》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句子啊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

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

7、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8、《劝学》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子是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

9、《劝学》中,“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句子是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10、《荀子•劝学》中,“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两句是说水的不断积聚就会变成潭,之后龙就会在这里出现。

1、《劝学》中,“,;,”句子是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