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三峡导学案
最新[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三峡》导学案+人教版
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三峡郦道元【学习目标】1、了解《水经注》及作者郦道元。
2、对照注解,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3、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文学常识、字词、翻译等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1、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品味、体会。
2、学习字词时,注意文言知识的分类掌握,譬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曾任安南将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格,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
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2、背景资料:《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
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水经注》。
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
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考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题目解说:此文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文句简洁,意境优美,是《水经注》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
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6课《三峡》导学案(第1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规则:不读破词义,不读断韵味。
4.指名读课文
根据音频上的字音提示,学生自读课文,正音。仔细琢磨重音、停顿、语气变化。
仔细听教师的范读,注意哪些地方的断句和你读得不同?
探究展示
四、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合作)
1.不会译的、拿不准的、有疑问的写在黑板上,或请老师帮写在黑板上。
2.全班讨论解疑。
实词积累:阙、沿溯、襄陵、疾、绝谳、飞漱、属引、传响
难解词义:峡:两山这间从水 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水沟
悬泉:从山上流下的山泉,小的叫悬泉,大的叫瀑布。
(提示:借助注释加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重点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即“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两句合为一句,既精简了字词,又保持了愿意)
引领自学
三、朗读训练
1.根据多媒体上的字音提示,学生自读课文,正音。
2.教师范读,生听、注意哪些地方的断句和你读得不同?
A.清/荣/峻/茂
(单音词,一个字等于一个词,甚至等于一个句子的含义)
B.沿/溯/阻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三峡》语言的特点,简洁.语言简洁,表意十分丰富,郦道元不愧为擅写山水的大家。
三峡
课题
三峡
课型
新授
总课时
两课时
第1课时
授课人
教学内容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作者的描写手法以及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的感受。
《三峡》导学案
26《三峡》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学习目标】1、有节奏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并能当堂成诵。
2、掌握“自”“至于”“则”等虚词的用法,理解“阙”“襄”“沿”“溯”“奔”“疾”“素”“绝”“属”等实词的意义。
3、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重点)【自主学习】1.解释文章中括号前面的字,在横线上注音。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填空题。
《三峡》选自《》,三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总称,在重庆市___________和湖北宜昌之间。
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 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家。
3.区别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①自非亭午夜分古义:(),今义:()②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今义:()4.解释下列词句:①重岩叠嶂:②素湍绿潭:③清荣峻茂:④林寒涧肃:⑤晴初霜旦: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⑦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按要求默写课文中的句子①描写三峡两岸山峰连绵不绝的句子: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险峻的句子:②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是:③描写三峡猿猴鸣叫的句子:④描写三峡秋景的句子:⑤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是:⑥《三峡》中以快马和疾风来衬托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⑦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句是:【合作探究】6.文章四段分别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7.试分析一下第2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 26《三峡》精品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三峡》【学习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3.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学习重点】借鉴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难点】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了解、热爱祖国美丽的河山。
【自主预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
阙( ) 叠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素湍.( ) 绝巘.( ) 长啸.( ) 属.引( ) 哀转.( )2、解释加点字。
(1)晴初霜旦.()(2)夏水襄.陵()(3)素湍.绿潭()(4)飞漱.其间()(5)乘奔.御风()(6)不见曦.月()(7)林寒涧肃.()(8)空谷传响.()(9)属引..凄异()(10)春冬之时.()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巘/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4、本文作者,(朝代)人,选自,它是有文学价值的巨著。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5、阅读课文,你认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板书:峡)根据“峡”字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地势才可以称得上“峡”?(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谈出不同见解,最后明确“峡”的基本特征应为两山夹水。
)我们古老的母亲河长江就有一条神奇秀丽的峡谷。
几千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北魏郦道元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节课我们就随着郦道元一起去游三峡。
(板书:三峡郦道元)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融入情境读三峡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音频,展示三峡画面。
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语调。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第26课 三峡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主备人: 审核人:课题26. 《三峡》 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感受作者笔下的三峡风光,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
知识链接:郦道元(?—527),字善长。
范阳涿县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博览群书,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 》四十卷。
该书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集。
因此,郦道元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
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叠嶂.(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素湍.( ) 绝山献..( ) 飞漱.( ) 属.引( ) 阙.( ) 2、一读,标节奏,读通文章。
请用“/”标出下列重点句子的停顿。
(1)自 三 峡 七 百 里 中(2)沿 溯 阻 绝(3)或 王 命 急 宣(4)则 素 湍 绿 潭,回 清 倒 影(5)绝 山献 多 生 怪 柏(6)清 荣 峻 茂3、二读,疏通文义,掌握以下重点词句。
(1)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词。
①自.非亭午夜分 古义: 今义: ②或.王命急宣 古义: 今义: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古义: 今义: (2)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略无阙处 “ ”同“ ”, 。
②哀转久绝 “ ”通“ ”, 。
(3)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不见曦.月( ) ②至于夏水襄.陵( ) ③沿溯..阻绝( ) ④回清..倒影( ) ⑤绝山献...多生怪柏( ) ⑥属引..凄异( ) 4、参照课文注释,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合作探究问题一:三读,明内容,品美景。
1、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2、作者笔下的三峡景观很美,请你用“三峡的……(山、水、春景……)美,美在……”的句式略作赏析(可以从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6课《三峡》导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三峡》导学案一、成功导学成功导入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为雄伟壮丽的峡谷,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
今天,让我们通过郦道元的《三峡》去欣赏一下三峡的秀丽风光。
成功目标(学习要高效,目标不可少)1、了解作者,积累文言词语。
2、熟读课文,理解本文大意。
3、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三峡壮丽的风光。
二、成功学习自学指导1、搜集作者的情况:郦道元,字,(朝)地理学家、散文家。
撰著《》2、请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和工具书把语音读准。
阙( ) 叠嶂( ) 曦( )月襄( )陵沿溯( ) 素湍( ) 绝巘( ) 飞漱()长啸( ) 属( )引哀转( )3、再请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和提示把语句读顺,特别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互助学习(一)、读一读1、挑学生读。
(其他学生点评并纠正)2、小组自选形式朗读。
(多种方式如:分散读、合读,调动朗读的积极性)(二)、译一译。
1、自己通译课文,圈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句,拿出来小组合作研究。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清荣()峻茂哀转()久绝()良()多趣味属()引()凄异虽( )乘奔( )御风不以疾( )也2、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并在全班交流。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借助注释(2)查工具书(3)添加省略的内容(4)古今词义的不同(5)识别通假字注意下面文言语句的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6、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合作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写了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美丽?并找出相关的语句。
导学案26课(老师版)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正音、句读。
quēzhàngxīxiāngsùyǎn tuān
阙处叠嶂曦月襄陵 沿溯绝巘素湍
jiànxiào zhǔshāngshù
涧肃长啸属引沾裳飞漱
2.学生朗读课文。
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山和水,哪些段落是写三峡的山,哪些段落是写三峡的水的?这些山和水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三峡工程有利有弊。利在蓄水发电可造福国民;弊在破坏生态环境。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迁移学习,深刻理解三峡的特点,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三峡工程的利与弊。)
六、总结课文,留作业
总结: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作者对三峡作了周到精细的观察,抓住了三峡景色变化的特色,全文仅用一百五十五个字,就把三峡一带雄奇秀丽的景色和四时景物的不同特点,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在读者面前逐一展现开来,给人以美的艺术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带领学生理解三峡的山和水的特点,以及文章的写作特色。)
五、拓展延伸,
颂三峡
1.阅读《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说说它和本文之间的联系。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表现了三峡水流速度飞快,三峡两岸生活着猿猴
2.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
1.《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
。
2.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
。
3.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4.从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长江美,美在三峡,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三峡的迷人风采。
三峡导学案及答案
三峡导学案及答案【篇一:26_三峡_导学案含答案[4]】t>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 , 在反复诵读中增强文言语感,达到熟读成诵。
2.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感知三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重点难点1.准确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
2.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导学过程一、知识点拨:《三峡》,选自《水经注疏》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系统、最全面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预习检测:1.本文作者是学家,选自《》。
课文标题所指“三峡”是峡、峡和峡的总称,在重庆市和湖北之间。
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阙处()重岩叠嶂()襄陵())))素湍()绝巘()长啸()属引()涧()飞漱() 3、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划分节奏,理解加线词语。
14、小组展示翻译课文三、课内自主探究(一)读、背第1段。
然后做下列练习。
1、本段描写三峡的。
突出其、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是写两岸山峰。
“隐天蔽日,??不见曦月”是从面映衬/烘托出。
3、自主提问互相质疑(二、)读、背第2段。
然后做下列练习。
1、(请用你喜欢的1-3个字词概括)三峡夏季江水特点:。
3、由“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4、这段写清秋三峡之,重点渲染叫声的,写出了三四、自主探究互相质疑2、文段中从侧面描写夏季江水湍急的句子是:峡的。
这一句,你想到谁的什么诗?五、总结:4、怎样理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1.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以疾也” 这一句?冬的顺序来写?每段描写的内容、特点并概括分别突出了三峡的哪方面的美? 2.5、自主提问互相质疑(三)读、背第3段。
然后做下列练习。
1、作者用哪四个字概括春冬之景物的特点?作者的感受是?3.主题:本文主要描写了三峡的景象:先写三峡的,后写三峡的作者对大自然三峡的无比之情。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6《三峡》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6 三峡【导学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诗文内容;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读音和意义。
2.在反复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
3.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4.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操。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我研学”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自我研学”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自我研学”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合作探究”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学法指导一:【文言实词理解法】1.以今推古法。
即以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来推断古汉语中词语的含义,其形式同现代汉语的组词法一样。
2.互文见义法。
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等对立位置使用近义词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就可以推断出另一个词的含义。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它迭出的奇景,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江流,耸峙的山峦,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用自己的亲见亲历抒写了三峡的壮美。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郦道元的《三峡》,领略1500多年前雄壮美丽的三峡风光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八年级语文上册26三峡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含试卷)
26 三峡班级______ 学习小组小主人姓名________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1.疏通文言字、词、句,正确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并默写全文。
2.品析课文,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感受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重点难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背诵并默写全文。
资料链接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做官期间,执法严格,办事果断,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加惩处,因此触犯了一些地方豪强和皇亲国戚,后遭皇室暗算而死。
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该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第一课时课时要点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古文阅读三字经:读一遍,找生字;读两遍,断句子;读三遍,看注解;读四遍,握文意。
1.读准字音。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绝巘.怪柏飞漱.其间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熟读课文及注释,解释词义。
①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中断② 古今异义词明确: 有时 即使 完全、全部 到了 漫上 的确③ 词类活用的词(1)虽乘奔.御风( ) (2)回清.倒影 ( ) (3)晴初霜.旦 ( ) (4)素湍.绿潭 ( ) (5)空谷传响.( ) (6)清荣峻茂....( ) 明确:(1)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2)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3)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4)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5)响:动词用作名词,回声。
(6)清、荣、峻、茂四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水清、木荣、山峻、草茂”。
1.小组合作,口译全文。
2.难句质疑,师生共答。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简答题
(1)阅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文章的第②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的特点;文章第④段与诗中一句相对应。
高峻的汹涌的清澈的碧水
的瀑布哀转的悲凉的渔歌
2、本文作者写景,很注意观察角度的变换、动静画面的结合以及色彩的配合,请结合文中写春冬之景的部分做一点具体分析。
3、作者描写三峡秋季景色重点突出的四个字是、、、。
4、“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实际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本文也有一些这样的语句,请找出两例。
2、学生朗读文章,读准字音,找准节奏,每人至少读一遍
3、教师范读,学生学习,然后全班齐读。
导学
【自主学习】
1、解释加点字词:
自三峡七百里()阙处()自非亭午夜分()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属引()哀转()
2、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句。
3、质疑问答,对自己无法解决的生字词和注解,即使提出来,全班交流。
课题
《三峡》
授课时间/课型
/新授
班级
姓名
总课时
学习目标
1、流利朗读课文,感受三峡之美,背诵一、二段
2、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流利朗读,翻译理解课文
3、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流利朗读
学习难点
翻译理解课文
导学过程
导入
课文
三峡工程是我国水利史上的奇迹,尤其是三峡风光更是美不胜收,那么在我国古代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描写三峡景物主要有六个方面,根据文章内容,在修饰语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或在景物的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
(2)文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3)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语句。
理由①原句:
理由②原句:
导学
【了解朗读】
1、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峡是个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古代的三峡风光。
预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叠嶂()曦月()襄陵()沿溯()
素湍()飞漱()长啸()属引()
2、填空或按要求默写(23分,第一题每空1分,其余各2分)
(1)本文作者,(朝代)人,选自,它是有文学价值的巨著。三峡,指长江上游的、、。
(2)作者写山从正面和侧面突出山高。从正面写的句子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侧面写的句子是面是:。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的水?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把文中的关键词找出来。
(4)作者为什么要写猿鸣?
拓学
三峡,一条七百里的水廊如此牵动一个民族的思绪,除了它的美景之外,还有挥之不去的关于三峡的民族记忆。请你写出与三峡有关的人物、故事或诗句。
检学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翻译句子: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合学
【合作探究一】思考讨论:
(1)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描绘三峡的美?(用“你看,三峡美在”的句式说一说三峡美在哪里。)
(2)从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
7、侧面渲染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狭窄的句子是:。
8、渲染了寒秋三峡的悲寂、凄凉的气氛的句子是:。
9、“”是从正面表现水的清澈,澄碧,因而作者不由得发出了“”。
5、有人分析“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个结尾时,认为“泪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假如你是行舟三峡间的一位旅人,目睹肃杀的寒秋,耳闻哀转的猿啼,你会有怎样的思绪?用第一人称写一写。
6、第二段写了三峡的夏水,文中表现江水凶险的词语有“”
“”,表现江水迅疾的句子是,使人感到惊心动魄,豪气万丈。
(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4)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
(5)写春冬之水的特点的句子:。
(6)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3、解释加点字
(1)晴初霜旦()(2)夏水襄陵()(3)素湍绿潭()(4)飞漱其间()(5)乘奔御风()(6)不见曦月()(7)林寒涧肃()(8)空谷传响()(9)属引凄异()(10)春冬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