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食用菌生产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建议作者:高虹程薇王少华熊光权何建军周明林若泰曾汉庭叶丽秀史德芳关健陈学玲杜欣王俊陈金国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第06期(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武汉430064)摘要:分析了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研机构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食用菌科技成果转化、食用菌企业应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大力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等建议,并对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前景规划。关键词:食用菌;发展现状;建议;湖北省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08)06-0726-04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on Edible Fungi Industry in Hubei ProvinceGAO Hong,CHENG Wei,WANG Shao-hua,XIONG g uang-quan,HE Jian-jun,ZHOU Ming,LIN Ruo-tai,ZENG Han-ting,YE Li-xiu,SHI De-fang,GUAN Jian,CHEN Xue-ling,DU Xin,WANG Jun,CHEN Jin-guo(National R&D Center For Edible Fungi Processing/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and Nuclear-agricultural Technology,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 China)Abstract: The present developing status of edible fungi industry in Hubei was analy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g overnment should improe policy and increase the input. The research institut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tech achievements. The edible fungi enterprise should reinforce the cooperation with research institute to develop the further processing.The prospect planning of edible fungi industry in Hubei is put forth.Key words:edible fungi; developing situation; suggestions; Hubei province食用菌不仅因富含蛋白质、多肽、维生素等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含有多糖、三萜类化合物、甾醇类化合物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食用菌被誉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是名副其实的天然保健品[1,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食用和栽培食用菌的国家,是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3]。2006年产量已超过1 40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创汇11.2亿美元,出口量占全球食用菌贸易量的40%,占亚洲出口量的80%;总产值突破600亿元,仅次于粮、棉、油、果、菜,在农业中排名第6位,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一项重要产业[4,5]。1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湖北省的食用菌产业有了较快发展,全省食用菌年栽培面积已经超过1.1亿m2。2007年全省食用菌总产值达到28亿元,出口创汇额近1.4亿美元,约占农产品出口总量的50%。目前全省58个县(市、区)都有食用菌生产。有的地方食用菌产业的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如远安县2004年全县食用菌总产值达1.6亿元;新州区徐古镇2004年生产鲜菇4.5万t,创产值1.2亿元,总投资1.5亿元的食用菌加工厂(武汉长华食品贸易有限公司)已于2007年投产;随州市的三里岗镇因香菇出口创汇成了全国闻名的香菇大镇,安居镇被誉为“华中巴西菇第一镇”,并出现了吉阳(广水)食品有限公司这样年出口额1 500万美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这样一大批食用菌专业乡镇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全省主栽品种已从过去的香菇、木耳、平菇、金针菇等品种,向双孢蘑菇、白灵菇、巴西菇、杏孢菇、滑菇、姬菇等多品种发展。过去我省食用菌产业的主要产区一直集中在西北地区,即随州、襄樊、十堰、荆门等地,主要是大洪山地区。随着食用菌品种结构调整和栽培资源结构变化,又初步形成了以武汉为中心的大城市及平原湖区草腐菌产区,以宜昌为中心高山反季节特色产区。在以武汉为中心的草腐菌平原产区,双孢蘑菇产量继续大幅度上升,以白灵菇、姬菇、杏孢菇、草菇为代表,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栽培原料的种植格局基本形成,借助于地理交通、信息和加工技术的优势,成为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宜昌市远安县,在严格控制椴木栽培,继续扩大代料栽培,不断拓宽栽培种类的基本原则下,逐步走向利用鄂西南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推广代料栽培,发展茶树菇,发展香菇反季节栽培,稳定了食用菌生产规模。在随州-襄樊-十堰传统食用菌产区,食用菌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技术基础。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各地一方面通过推广代料栽培,推广优良菌种和先进生产技术,广泛培训菇农,推广节能蒸汽灶,挖掘生产潜力,另一方面利用稻草、麦秆、玉米秆等农作物秸秆,发展多品种栽培。随州市曾都区是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之一,其香菇、木耳产量和质量誉满全国,走向世界。近年来,曾都区十分重视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2006年食用菌出口创汇6 500万美元,在传统的香菇、木耳等品种基础上,开始发展巴西菇、白灵菇、滑菇、茶树菇等品种,巴西菇的生产已初具规模,开始了新的尝试和飞跃。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2003年省政府将食用菌列为全省的九大特色农产品之一,2005年又将食用菌生产列入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计划。2006年2月,副省长刘友凡同志在“关于加快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上批示了具体意见,要求将食用菌列入湖北省农业版块建设项目,列入“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的制约,我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将逐步向中西部省份转移,湖北正面临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2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目前,湖北省的食用菌生产已有很好的基础,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已初步形成,其产品已成为全省农产品出口创汇的第一大产品。但是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从表1可以看出,食用菌产量排名我省名列第8位,食用菌产值排名我省仅列第9位,在全国而言并没有绝对优势。要保持我省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2.1政府科技专项经费投入不足食用菌生产各主产区的政府都非常重视,有条件的地方在资金上也都给予了一定扶持,如武汉市政府每年安排了一定资金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给予支持。但就全省而言,还没有从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出台系统的扶持政策[7];在菌种研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尤其是食用菌精深加工方面都没有专项资金投入。2.2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开发不够我省虽然是食用菌出口的大省,但基本上提供的都是初级产品,在深加工领域科研和开发工作都很薄弱。目前我省的食用菌产品主要是鲜销(如平菇、草菇、金针菇等)、干制(如香菇、木耳等)、盐渍(如双孢蘑菇等)、速冻等方式,在食用菌深加工领域中产品极少,特别是许多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食用菌加工产品的开发更是严重滞后,加工增值占食用菌总产值的比重不足10%(而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一般是30%~40%)。2.3缺乏以深加工为主导的龙头企业各地在引进和培植食用菌企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涌现出了武汉天添公司、武汉长华集团、宏源公司、远安森源公司、吉阳食品、大山集团襄樊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但这些龙头企业要么以菌种和栽培为主,要么以贸易出口为主,大部分提供的仍然是一些初加工产品。即使象武汉长华这样以加工为主的大型企业,也只是以蘑菇罐头、酿造蘑菇酱油这样科技含量不高、加工增值较低的加工食品为主。而少数从事食用菌深加工的生物科技企业也多规模不大,且其原料也往往是随意收购的廉价品,没有标准化的生产基地。这种现状将导致食用菌技术和产业化难以升级。2.4其他问题菌种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菌种经营和管理无序,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在食用菌出口中还面临菌种知识产权纠纷的风险;标准化生产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从菌种选育、菇场选址、菇房管理、栽培技术、生产加工到储藏运输及销售,尚未建立完善的食用菌生产安全体系(HACCP),难以有效应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的“绿色壁垒”;出口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我省食用菌产品特别是鲜品的出口主要由少数有出口经营权的经营企业所控制,因此压级压价收购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挫伤了菇农的积极性[8]。3对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3.1政府要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食用菌主产区,建立一批食用菌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用菌生产加工,同时积极推进食用菌即食食品、保健品及药物开发,从根本上提升我省食用菌行业发展水平。初加工主要在主产区进行布局,精深加工主要在中心城市布局。在食用菌加工产品结构中,力争初加工制品比重下降,不超过80%,即食、保健食品和药物制品比重上升,分别达到15%和5%,深加工出口级产品加工总量达30%以上。省政府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食用菌生产的管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深加工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对食用菌深加工企业的扶持;省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食用菌菌种和精深加工研究领域的资助,充分发挥我省食用菌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各主产地的政府也要加大对食用菌科研的投入,形成合力,努力把我省由食用菌生产大省建设成食用菌生产强省。3.2科研机构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食用菌科技成果的转化目前我省食用菌产业处在上升的初级阶段,但食用菌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仍然偏低。目前,食用菌加工方面的专家很少,且专业单一,学科交叉少,与企业的联合也不密切。科研单位在食用菌深加工领域也缺乏自主研发创新,经常是抄袭别人的产品。因此,科研机构需要认真探索、深入研究食用菌的化学组成、物化性质和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为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研究食用菌贮藏保鲜新技术,大大延长新鲜菇品的保存时间,提高鲜品的附加值;在已有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如菇类酱油、食用菌多糖等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开发新的食用菌加工食品和保健食品,实现食用菌产品的增值;深入研究食用菌深加工新技术和各种食用菌的活性功能成分,为食用菌天然新药开发打下基础。3.3企业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开展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不是基础的科研原创者,其价值在于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因此食用菌企业应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开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开发具有超强卖点和技术优势的功能性系列食品或药品,应基于“健康,方便,安全、创新”的标准,向“功能明确合理化、加工包装形式多样化和消费对象层次化”的方向发展[9]。3.3.1功能明确合理化目前,市场上的食用菌保健品或成分相似,但是功能繁多;或成分各异,但功能类似。随着消费者对保健品的日益了解,合理明确地定位食用菌保健产品的功能,利于消费者的选择,更有利于企业摆脱产品同质化的困境,脱颖而出。3.3.2加工、包装形式多样化随着产品同质化的日益严重,寻求新的加工形式非常必要。加工形式可以有饮料型,包括固体饮料和液体饮料型;胶囊型,方便携带,适宜各类人群;口服液型,适于澄清度高的菌类;糕点型,以食用菌的有效成分作原料,制成不同类型的糕点。3.3.3消费对象层次化消费对象面对的是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喜好,不同消费层次的人群。因此,在开发新产品前,必须给产品提前定位。如按照年龄可以分为儿童保健类,中青年保健类和老年保健类。针对不同消费者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食用菌开发。如儿童保健类,可开发补血、补钙、补锌、增智、开胃等方面的功能;中青年保健类,可开发增强体质、提高肌体应激能力、保持旺盛功能;老年保健类,可开发降血压、降血脂,防治骨质疏松、神经衰弱、糖尿病等功能。3.4各环节运作标准化应加强食用菌菌种管理,严格按照农业部新颁布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执行,同时还要保护已有的菌种资源,并通过引进国外新菌种和育种新技术,研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菌种;食用菌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要标准化运作,现在我们制订了许多质量标准,但缺乏操作标准,要从人员培训入手,提高广大从业人员包括菇农的标准意识,构建食用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HACCP质量体系,努力提高食用菌产品安全控制的能力,保障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适当放活食用菌自主经营出口权,拓宽出口渠道,制定相关市场规则,保护菇农积极性[10-12]。4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我省食用菌产业要加快“三大转变”。即从重生产转向重市场,从粗放型转向精深加工型,从传统型转向科技型。重点抓好“四个环节”:即基地生产、精深加工、市场开拓、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四个比重”,即食用菌附加值、科技含量、市场占有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做好“六篇文章”:发展科技化、做好科技兴菌文章;品种珍稀化,做好可持续发展文章;产品优质化,做好优势品牌文章;经营产业化,做好市场开拓文章;消费大众化,做好食用菌特色文章;管理服务化,做好软环境建设文章。实现产业升级,其战略重点如下。1)实施“基地化、工厂化”战略。全面推广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模式。不断增加食用菌产量,提高产品质量。2)实施“品牌战略”。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扶持措施。对获得省部级、国家级名牌的企业进行奖励。积极开展食用菌品牌创建活动。鼓励龙头企业使用名牌称号。规范生产、加工、包装,不断提升我省食用菌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3)实施“科技兴菌”战略。充分发挥我省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的技术优势。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引进和推广。不断提高食用菌行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增强产业的发展后劲。加强食用菌废料的综合开发研究,提高食用菌生产原料的循环利用水平,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到“十一五”末,力争使我省在食用菌生产规模、产量、品种、科技实力、营销网络、批发市场、辐射示范功能等各个方面都做大做强,步入全国食用菌行业的先进行列。参考文献:[1]梁敏,邹东恢.食用菌的功能性与产业开发[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4):99-101.[2]刘振江,王红育.食用菌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J].食品科技,2007,(1):29-31.[3]向敏.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蔬菜,2006,(6):1-3.[4]郑悦.中国食用菌产业亟待从传统农业转向食品工业[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8-05-13(2).[5]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 2007年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创汇形势分析[J].浙江食用菌,2008,16(2):5-6.[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 2006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07.115-116.[7]刘传会,陈军.入世后湖北省加快发展食用菌产业刍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3(12):25-26.。
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一、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1、我国食用菌种业缺乏创新。
我国既是食用菌资源大国,又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出口国。
但是,作为核心技术(产业“芯片”)的菌种,除木耳、玉木耳、银耳等品种外,目前大宗食用菌类品种几乎被国外垄断,如双孢菇菌种市场被美欧企业占据,白色金针菇菌种被日本千曲化成公司垄断。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虽快,但种业科技研发起步晚、起点低,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技术支撑严重不足,突出表现在食用菌菌种以作坊式而非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育繁推相互脱节、品种更新极慢、基础研究薄弱、技术支撑不足等诸多方面。
2、食用菌市场混乱,阻碍产业良好发展。
菌种对于食用菌而言至关重要,好的菌种蕴含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
然而,目前我国菌种市场呈现比较混乱的状态。
①菌种厂设立缺乏合理的规划。
食用菌产业利润丰厚,不少企业纷纷投资设立菌种厂。
然而由于制作工艺的匮乏,菌种质量低下,食用菌产量低下。
②菌种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菌种培育需要专业的知识,在经过严格的工序之后才能产出合格的菌种。
然而,在当前的育种人员中,有不少未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属于非专业人员,对于育种工作仅仅掌握皮毛。
③市场广告宣传混乱。
广告属于产品经营最重要的环节和范畴,借助媒介进行广告投放能够极大地提升产品影响力。
然而,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产品宣传效果,不少企业在广告投放时不免夸大其词,违背事实,宣传泛滥,严重阻碍了食用菌产业实现良好发展。
3、我国食用菌生产方式整体上仍然粗放。
目前食用菌生产仍然以传统农法栽培为主,并且普遍以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属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其生产技术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的工艺和流程,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4、产品质量稳定性问题限制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食用菌在产品、质量以及包装上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质量稳定性上依旧不足,让人担忧。
近年来,因产品质量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各企业必须提高警惕,竭力保证食用菌的质量。
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分析
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分析我国是食用菌生产的第一大国,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食用菌的栽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食用菌的研究正在进一步加深,发挥出了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氧化的基本功能,所以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接下来一起看看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分析目前来说,食用菌生产装备已经历经了从无到有的具体过程,也实现了从单机到成套的模式转变,整个历程中,食用菌的生产装备开始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而进步,面对不同的时期,食用菌生产对于机械化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1.1食用菌生产设备的相关企业缺乏带动力目前,食用菌生产设备的终端企业已有100多家,但是尚未形成巨大的规模,还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多数都是家族管理模式,因此企业并没有科学的管理规范。
企业整体的竞争水平不高,以至于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导致各种矛盾频频出现。
1.2食用菌装备企业缺乏技术型人才在国内,食用菌生产装备企业中的相关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还有些人员只是片面理解机械技术,并没有过多重视食用菌生产工艺,所以在尚未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时候,影响到他们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在管理层面和营销层面的人才始终留不住。
由于部分人才相对缺乏,企业本身自主开发的能力较弱,加之工艺装备水平不高,影响到产品的整体技术含量,导致市场的竞争力较低。
1.3食用菌装备技术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现阶段,很多工厂化生产中的辅助类产品存在着技术含量较低的问题,还有些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使得少数企业对于产品生产环节和功能上实现了创新,却无法达到基本的要求和标准。
食用菌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产品可靠性等多方面问题备受关注,但是却仅有小部分达到了国际技术水平,特别是智能控制技术的合理应用上,和多数国家及国际范围内的同等应用相比差距较大,影响了食用菌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1.4食用菌生产装备标准相对滞后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食用菌机械产品在设计、生产及使用的时候还是缺乏着基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使得生产企业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生产设备,不同的生产标准所设计的同样零件无法通用,影响了设备具体的使用效果。
浅谈食用菌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浅谈食用菌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年第08期食用菌具有食用价值及药用价值,保健效果明显,是一种绿色产品。
食用菌生长周期比较短,在短期内就能大量繁殖。
目前,食用菌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
1食用菌栽培问题1.1菌体感染情况严重目前,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感染问题较为严重,影响了食用菌的产量及食用安全。
导致食用菌菌体感染主要有4个原因。
第一,未做好培养基的消毒工作。
在制备培养基时,未及时清理培养袋上的杂菌,使杂菌野蛮生长,与食用菌共同争夺养分,抑制了食用菌的生长。
第二,接种人员未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杂菌密布在培养袋口,对食用菌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未严格筛选菌种,部分人员没有严格筛选菌种,食用菌菌种中混入了杂菌。
第四,食用菌栽培区域条件有限,场地环境不适合培养食用菌,导致杂菌数量较多。
1.2接种不当接种不当对食用菌产量有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没有科学选择培养料,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培养料中的水分,导致接种后菌丝不萌发。
第二,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培养料的pH值,导致培养料pH值不利于食用菌生长。
第三,没有合理控制菌种用量,在培养食用菌过程中,菌种接入量过少。
1.3菌丝生长受限在食用菌培养过程中,常常出现菌丝生长受限的情况。
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第一,操作人员培养料装袋过多,菌袋捆扎过紧,导致菌体呼吸受到影响,菌丝生长受限;第二,没有按照食用菌的栽培标准控制栽培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菌丝生长。
2提高食用菌产量的有效措施2.1降低杂菌感染概率首先,选择合适的培养料。
以保证培养料新鲜。
同时,还要适当处理培养料,对于较为粗糙的培养料,可剔除内部的坚硬杂质。
装袋动作要轻柔快速,避免培养袋破损,减少杂菌感染,结束后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
合理选择菌种,提高菌种品质。
在接种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确保操作规范,并做好接种用具的消毒工作,避免杂菌侵入。
2.2规范接种步骤首先,合理选择培养料,保证菌种吃料、发菌。
食用菌栽培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食用菌栽培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食用菌栽培是一项古老而富有挑战的农业技术,如今已成为许多人的兴趣爱好或商业项目。
然而,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扰。
本文将提供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您更好地进行食用菌栽培。
一、灭菌和消毒在食用菌栽培开始之前,灭菌和消毒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灭菌和消毒。
下面是一些解决方法:1. 使用高温灭菌法:将培养基或介质放入压力锅中,在高温高压下进行灭菌。
这可以有效地杀死大部分细菌和真菌。
2. 使用化学消毒剂:如漂白粉、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可用于消毒种植容器、工具、设备等。
3. 保持清洁环境:保持栽培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定期清洁培养室、工具和设备,以减少细菌、真菌和病原体的滋生。
二、菌种选择有时,栽培菌种可能出现问题,如菌种不活跃或无法生长等。
以下是解决方法:1. 购买优质菌种:选择可靠的供应商购买优质和活跃的菌种。
确保菌种新鲜,并且符合您所栽培的具体食用菌品种。
2. 储存和保鲜菌种:正确储存和保鲜菌种,避免接触湿气和高温,以确保菌种的活性和生长。
3. 使用传代菌种:在每次栽培中,从前一批次的培养物中提取菌丝作为新的菌株,以保持菌种的活性和适应性。
三、温度和湿度控制成功的食用菌栽培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1. 温度控制:在栽培特定食用菌时,了解其最适宜的温度要求,并调整培养环境中的温度。
使用加热设备或冷却设备来控制温度,并确保环境温度稳定。
2. 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湿度水平对于食用菌生长至关重要。
使用水雾器或加湿设备来增加湿度,并使用风扇或通风设备来调节湿度。
3. 避免过度湿润:虽然湿度对食用菌生长至关重要,但过度湿润也会导致真菌、细菌和霉菌的滋生。
保持适度湿润并注意通风,以避免湿度过高。
四、病虫害防治在食用菌栽培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法:1. 检查并清除感染的菌袋或培养基:一旦发现受到感染的菌袋或培养基,立即将其移除并销毁,以防止病害扩散。
食用菌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企B
开发出新型食用菌品种,拓展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市 场占有率。
企业C
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加强了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了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
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分析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优点是能够快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缺点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同时可能涉及到 技术依赖和知识产权问题。
企业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 力。
企业应该关注市场需求和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和 市场占有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信息交流,促进行业发展
总结词
通过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促进食用菌行业的协同发展。
详细描述
建立行业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组 织开展行业交流活动,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同时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04
案例分析
成功解决痛点的企业案例介绍
开发新型食用菌品种
优点是能够拓展市场和销售渠道,提高品牌影响力;缺点 是研发周期长,风险大,需要具备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 储备。
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优点是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 定基础;缺点是需要长期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短期内可 能难以见效。
对其他企业的借鉴意义
其他企业可以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以提 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食用菌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 措施
食用菌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1食用菌市场发展现状及潜力我国幅员辽阔,食用菌资源丰富。
目前我国已知的菌物1.6万种,其中可食用的近1000种,广泛食用的有200种左右,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的食用菌也已超过100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食用菌产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我国食用菌产量已高达3169.68万吨,直接产值1707亿元,间接产值6828亿元,从业人口逾2000万。
我国食用菌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
其中香菇、平菇、双孢菇、黑木耳和金针菇作为主打产品,在国内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品牌效应,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
食用菌也己成为我国多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作为扶贫的首选项目之一,食用菌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产值稳步上升。
2013年,我国食用菌总产值达2017.9亿元,是2000年227亿元产值的近10倍;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3年食用菌类出口量为134.13万吨,创汇额是31亿美元,食用菌的国内消费量也达到了2875万吨。
香菇、平菇、双孢菇、黑木耳和金针菇仍然占据食用菌国内消费榜的前五大类。
一方面说明主流菌类的技术、规模、销售渠道、销售习惯等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其他食用菌的发展在供应量、市场需求量、消费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尚无突破,既有空白也有挑战。
我国食用菌国外市场可观,出口商品形式多种多样。
在我国众多出口农产品中,食用菌产品每年出口金额均超过8亿美元。
以蘑菇罐头为主的加工品、鲜品和干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其中,有5个品种的食用菌产品出口金额都在5000万美元以上,分别是:双孢蘑菇罐头、干香菇、其他伞菌属蘑菇罐头、鲜的香菇和松茸。
出口金额和平均出口单价保持增长趋势的主要是干木耳、银耳等几个品种的食用菌产品,其出口金额一般都在2000耀5000万美元之间。
但是今年食用菌产业效益整体下滑,市场出现发展瓶颈,整个食用菌行业迎来寒冬,这也说明该行业在近年的快速发展中累积了很多问题。
食用菌栽培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 量检测和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品
质稳定可靠。
产量低下
产量低下是制约食用菌栽培行业 发展的瓶颈之一,影响企业的经
济效益。
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落后、生产 环境控制不当等原因,导致食用 菌产量低下,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
解决措施: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 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同时加强生产环境的监控和管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缺乏标准化生产
缺乏标准化生产是制约食用菌栽培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产品的安 全和质量。
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和管理规范,导致不同企业生产的食用菌产品 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措施:制定和完善食用菌生产标准和规范,推广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模式,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同时加强行业协会和合 作组织的建设,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01
探索和开发新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
生物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02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良食用菌品种,提高其抗逆性和产量。
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03
将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食用菌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推动产业升级
拓展食用菌产业链
开发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03
未来展望
提高产量和品质
01
02
03
优化栽培环境
通过改进栽培设施和环境 控制技术,提高食用菌产 量和品质。
选育优良品种
加强品种选育和改良,培 育抗逆性强、产量高、品 质优良的食用菌品种。
食用菌行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食用菌行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陆解人:当前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第一个是行业正处发展初期,尚不成熟,要进一步拓展,向广度、深度进军,要让各个环节能够配套齐全,且按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上档次。
尤其要注重食用菌市场的培育和开拓,注重深加工的发展和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使食用菌产业能够保质保量持续发展。
第二就是人才问题。
人才应该说是目前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为什么这么说呢?食用菌产业是近二三十年才真正形成规模的一个朝阳产业,发展速度过快,就出现了人才供应不上的状况。
因此,我觉得人才队伍的培养应该是下一步予以重点关注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科学技术方面。
也就是说要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这个行业。
虽然我国目前有一些专用的食用菌研究院所,也有一些高校设有生物、菌类研究专业,但是从研究发展的进度和步伐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
董正国:您说的没错,我们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这些问题。
此外一点就是,我们虽然形成了一定的技术输出能力,但是我们还特别需要一些掌握更全面技术、更高深技术的人才。
第二点就是资金问题,尽管我们现在想尽一切办法来协调,包括政府拿出钱来支持、贴息等等,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农民对资金的需求。
食用菌这个产业的门槛还是有一定高度的,对于较为贫困的农民,他们加入进来的困难就比较大。
现在我们县委、县政府的主要做法就是打捆使用一些资金,尤其是一些国家的扶贫资金,来帮助农民搞种植。
但是仍然还有大部分收入很低的农民进不了这个门槛,一方面我们地方政府会拿出资金来帮助他们,同时也希望得到各方的扶持。
第三个就是技术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我们现在从科研、生产技术、加工、销售能够形成一个链条,但是总的感觉还是技术不精,刚才陆副会长提到的,如何能够通过技术的研发,使食用菌的产量及质量再提升、品质再优化,那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
高树满:我们现在的食用菌加工,还比较多地停留在鲜品阶段,真的应该研发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一些产品,例如保健品、医用品等,这些产品的利润都是巨大的。
湖北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湖北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蒋磊;张俊飚【摘要】湖北省随州市是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其香菇、木耳等在湖北省食用菌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干香菇年产量更是常年位居全国第一。
基于对随州市三里岗镇的实际调查,客观评估了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调查分析认为,培植林木资源、以企业为载体加强科技推广、实行标准化栽培、加强龙头企业和市场建设、强化品牌效应等措施有助于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菌林矛盾日益突出、食用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则成为制约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
对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予以科学应对,以不断推进随州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Suizhou city is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base of edible fungus in China, where the production of shiitake mushroom, Auricularia auricular and so o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mushroom industry of Hubei, and the annual production of dried shiitake mushroom has ranked the first place for years in our country. Then,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in Sanligang, a major mushroom production town of Suizhou, we objectively assessed the status of mushroom industry in Suizhou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ny practical measures were helpful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ushroom industry, such as cultivating forest resources, strengthe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based on enterprise, implementing standardized cultivation, constructing leading enterprises and markets, strengthening the brand construction. Meanwhile, there existed several major constraints restricting the expans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mushroom industry,includ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between mushroom and forest, various qualities of edible fungus products and imperfect technical service system and so on. Therefor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s scientific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problems to continuously push forward a healthy and ordered development of mushroom industry in Suizhou.【期刊名称】《长江蔬菜》【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6页(P1-5,6)【关键词】随州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对策措施【作者】蒋磊;张俊飚【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更多的是出于食品安全以及营养素合理搭配的考虑[1]。
关于对随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改)
关于随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及建议随县(的)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仍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根据县食用菌协会统计,2013年全县19个镇(场),有120多个从事食用菌生产专业村(占全县总村数的31%),10万多个农户,30多万人从事食用菌种植、加工、销售、技术输出、原辅材料经营、食用菌机械生产加工及相关的服务行业。
现有食用菌加工企业60多家 ,三里岗、草店、殷店、万和、洪山五大市场,已经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产品集散地,产品远销港澳、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我县林木和桔杆资源丰富,发展后劲足。
根据气象资料显示,随县是我国生产优质香菇、木耳、巴西菇、双孢菇等菌类的最佳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基础好。
然而,在生产的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现就我县的食用菌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布局作出报告和建议。
一.目前生产发展的现状1.种植现状。
根据《食用菌市场》杂志信息显示,随县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县域食用菌种植、加工、出口县之一,是一条较完整的产业链。
我县主要是以香菇、黑木耳、巴西菇、双孢菇、平菇、药用菌灵芝等为主。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已成为解决剩余劳动力有效途径,也是农民致富的“不倒翁”。
根据县食用菌协会2013年的统计:春栽袋料香菇种植在6000万袋以上,干品产量达1.05万吨,产值6.3亿元;秋栽袋料香菇在9000万袋以上,干品产量达2.475万吨,产值16.83亿元;仅香菇一项实现总产值在23.13亿元。
黑木耳由于受环境、资源和技术以及价格波动较大的影响,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1亿棒缩减在300万棒以内,产值0.36亿;灵芝种植达1000亩,产值达0.7亿元;由于食用菌行情上涨,巴西菇、段木香菇、反季节香菇在不断地递增种植面积,产值在0.1亿元。
全县食用菌总产值达24.29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23%,农民人均增收466元,出口创汇2.92亿美元,居湖北省第一位在栽培技术上,大部分菇农对香菇、黑木耳、灵芝栽培技术(还是)掌握得较(好的)成熟,但还有一小部分菇农还是没有明白如何从提高种植效益的角度,(为出发点,)来发展该产业,在精品菇管理和病虫防治上缺乏科学的运用。
随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随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作者:任保红1,何芳,龚学强,徐健,张拥军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第11期摘要: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随县食用菌已从零星种植、提篮小卖的小副业发展成为全国食用菌十大生产基地之一,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菌林矛盾的限制、科研滞后、监管不力等问题。
分析了随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随县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现状;发展对策;随县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1-2366-03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ushroom Industry in Suixian CountyRENBao-hong1,HEFang2,GONGXue-qiang2,XUJian3,ZHANGYong-jun4(1.Hubei Suixian County SeedAdministration,Suixian431500,Hubei,China;2.Hubei Suixian County 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Suixian431500,Hubei,China;3.Hubei Suixian County MushroomManagementStation,Suixian431500,Hubei,China;4.HubeiXiangyang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 Center,Xiangyang441021,Hubei,China)Abstract:Throughthreedecadesof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mushroomindustryinSuixianCountyhad beenchangedfromasmalloneintooneofthetopteninChina.Howeverthere we restillsomeproblems,suchasconflictbetweenmushroomandforest,lagofresearchandineffectivesupervision. ThedevelopmentstatusandrestrainingfactorsofmushroomindustryinSuixian cunty were analyzed andsuggestionsandcountermeasurestopromotehealthydevelopmentofmushroomindustry were provided.Keywords:mushroomindustry;status;developmentstrategies;Suixian county随县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县。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一、产业规模近年来,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食用菌年产量已超过7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与消费国。
然而,由于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食用菌价格普遍下降,利润空间较小。
对策:一方面,加强食用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品牌效应提升销售价格。
另一方面,加强食用菌的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二、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食用菌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质、高营养、低热量的食物,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尤其是在素食、养生食品等领域,食用菌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对策:一方面,加大对食用菌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消费者对食用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另一方面,加强食用菌的创新研发,开发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三、产业结构我国食用菌产业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一些大规模龙头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逐渐垄断了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许多小型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产量低、质量参差不齐。
对策: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投入,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另一方面,加强对小农户的培训和指导,推广现代化的食用菌生产技术,提高小农户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四、技术创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
目前,我国在食用菌种植技术、深加工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
同时,一些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对策:一方面,加大对食用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推动食用菌产业技术的突破和升级。
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引进新兴技术,加快食用菌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进程。
五、政策支持政府对食用菌产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补贴资金难以落实到位、政策宣传不到位等。
湖北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湖北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蒋磊张俊飚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3年第03期摘要:湖北省随州市是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其香菇、木耳等在湖北省食用菌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干香菇年产量更是常年位居全国第一。
基于对随州市三里岗镇的实际调查,客观评估了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调查分析认为,培植林木资源、以企业为载体加强科技推广、实行标准化栽培、加强龙头企业和市场建设、强化品牌效应等措施有助于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菌林矛盾日益突出、食用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则成为制约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
对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予以科学应对,以不断推进随州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随州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对策措施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更多的是出于食品安全以及营养素合理搭配的考虑[1]。
在此背景下,食用菌因其具有良好的保健药用价值而备受重视,食用菌产业已发展成为21世纪的一项朝阳产业[2]。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粮、棉、油、菜、果之后的第六大产业,在推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衍生新的食品种类和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3]。
因食用菌产业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可点草成金、变废为宝[4],其在自然循环、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5,6]。
湖北省随州市是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其香菇、木耳等生产在湖北省的食用菌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干香菇年产量更是常年位居全国第一。
鉴于此,基于对随州市三里岗镇的实际调查,对湖北省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在指出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应对效应的对策建议。
1 随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随州市地跨江淮、南耸大洪山、北靠桐柏山,位于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的交接地带;版图面积9 636 km2,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0%。
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食用菌产业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困难问题。
本文将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困难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市场需求不稳定食用菌产业的市场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消费者偏好、季节性需求等,导致市场需求不稳定。
为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从而稳定市场需求。
二、品牌和质量认证不足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着品牌和质量认证不足的问题,导致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较低。
应加强品牌建设,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获得相关的质量认证和标志,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三、技术创新不足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创新对提高产量、改善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食用菌产业中的技术创新相对滞后,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引进先进的种植设备和技术,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四、人才培养和科研力量不足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科研力量支持,但目前人才培养和科研力量不足。
应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训体系,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从事相关研究,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五、供应链管理不完善食用菌产业的供应链管理环节较多,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但目前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产品损耗。
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市场准入门槛高食用菌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对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应加强政策支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发展,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多元化和良性发展。
七、环境污染问题食用菌的种植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和废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优化废弃物和废水处理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市场信息不对称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着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信息传递不畅,企业难以获取到准确的市场信息。
对随州市食用菌产业调整和提升的建议
对随州市食用菌产业调整和提升的建议作者:张斌贝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4期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是全国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干香菇年产量更是常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产品在食用菌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食用菌产业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可点草成金、变废为宝,其在自然循环、经济循环等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近年来,在大力发展香菇、黑木耳木腐菌的同时,草腐菌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食用菌种植逐渐走向了现代化、标准化种植的道路,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大量兴起,羊肚菌、巴西菇、平菇、金针菇、杏鲍菇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工厂化生产,成功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2011年8月,在商务部首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的公示名单中,随州食用菌基地为湖北省仅有的2个上榜基地之一,作为集生产和出口功能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随州市食用菌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
1食用菌产业面临的问题1.1千家万户的传统生产方式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以家庭分散型、小规模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仍然是食用菌产业的主体,灭菌设备落后,污染高,经济效益低下,造成生产原材料的严重浪费,单产水平和生产效率低,虽然投资成本低,但承受自然风险能力弱,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更弱。
1.2食用菌流通体系很不规范,已成为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瓶颈。
随州市大概有300多家菌种厂,厂房设备设施、厂的大小、技术水平都有所不同,有三分之二的厂家没有资质,也都在生产销售菌种,加之我市香菇品种大部分都是从外地公司买的,有些品种不适应我市的种植,风险很大,一旦菌种出现问题,对香菇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1.3食用菌产品的质量不高、竞争力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食用菌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还很薄弱,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品牌意识还很薄弱,精品名牌少。
目前只局限于收购、筛选、灭菌、包装、出口,大量潜在的附加值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特定区域食用菌产业现存问题的思考
特定区域食用菌产业现存问题的思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食用菌的消费量逐年增加。
而特定区域的食用菌产业也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瓶颈,也直接影响了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对特定区域食用菌产业现存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特定区域食用菌产业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生产规模不足。
尽管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食用菌的生长,但由于农户生产规模较小,导致了产量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化经营,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产量。
还可以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将多个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开展食用菌的种植和销售,从而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整体生产规模。
特定区域食用菌产业面临的问题之二是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生产者和种植者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病虫害防治不当、质量控制不严格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对生产者的技术培训,提高其种植和管理技能,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食用菌的质量和安全。
还可以设立技术交流平台,为生产者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整体技术水平。
特定区域食用菌产业面临的问题之三是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食用菌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导致了价格竞争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差异化经营战略,开发独特的产品和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塑造自己的竞争优势。
还可以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第四,特定区域食用菌产业面临的问题之四是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
由于生产者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有限,导致了食用菌产品存在着安全隐患,比如残留农药、重金属超标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对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州市食用菌生产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今年,国家取消了食用菌出口创汇退税政策,这对我市食用菌生产、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
如何保住香菇这个产业基地,稳定食用菌收购价格,保护菇农的积极性,确保企业赢利,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采取应对之策。
菇耳产业面临困境
食用菌产业受影响。
食用菌已成为我市农业中仅次于粮食、生猪的第三大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19%。
以2011年例,全市袋料香菇1.6亿袋,其中秋栽1亿袋,春栽6000万袋,总产量4万吨;黑木耳1000万棒,总产量0.125万吨,产值突破24亿元,为农民人均增收568元。
今年春栽袋料香菇4000万袋,原计划秋栽8000万袋,黑木耳1200
万棒。
取销退税后,秋栽将减少一半,明年春栽也将大幅下降,曾经让随州人引为自豪的食用菌产业将受引影响。
加工企业受影响。
现有食用菌加工企业1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6家,特大型加工企业10家,年加工能力4万吨,主要产品有香菇粉、香菇丝、香菇精、香菇酱、灌头等。
以裕国公司为例,2011年出口创汇7000万美元,退税1000多万美元,取消退税后企业生产成本增高、效益下滑、压力必然增大。
出口创汇受影响。
2011年全市香菇出口创汇4.2亿美元,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位居全省第一位。
出口退税7000多万美元。
取消退税后,出口的利盈必然喊少,出口数量必然减少,出口创汇必然减少。
从业人数受影响。
全市46个乡镇、20多万个农户、40万人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及相关产业。
直接从事生产的有30万人,,从事收购交易的4万人,从事菌种生产2万人,从事加工及在市场、企业打工的3万人,为食用菌配套服务的(运输、装袋、塑料、遮阳网、麸皮、石膏、木屑加工、机械经销)从业人员3万人。
随着香菇出口数量减少,从业人员也必然减少。
菇农收入受影响。
种菇原辅材料涨价,用工费用增加,菇农生产成本增高,加上国家出口退税取消,企业经营效益下降。
香菇价格下跌已成必然,菇农难以获利。
调整思路积极应对
取消出口退税对食用菌生产的确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又给食用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潜力,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调整思路、强化措施、积极应对。
加大研发力度。
组织专家学者依靠科学技术进行专题研究,从技术层面解决食用菌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品质和产量,实现科学兴菇。
实行专业化生产。
引导菇农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之路。
鼓励菇农专业化生产菌袋,以合作社、村或自然湾为单位进行统一加工锯木屑,统一装袋,统一灭菌,统一点种,分散到农户养菌和出菇管理,这样可有效地节约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扩大种植规模,实现食用菌生产效益最大化。
推广新模式栽培。
以洛阳镇“菇一稻”栽培示范基地为依托,在全市大力推广新的栽培模式。
采用大棚脱袋地栽香菇和大田露天栽培双孢蘑菇,生产鲜菇,对接超市,采取“菇一稻”轮作,既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又省工、省时、省劳,还可使水稻每亩增收200斤以上,并且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品质,减少环境污染。
依靠科技深加工。
发挥现有22个食用菌品牌,其中有5个品牌获得原产地保护,并被认定为工业产品;6个品牌通过ISO9000认证,4个品牌通过美国FDA认证,3个品牌香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的优势。
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研发进度,开发出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系列名特优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竟争力。
培植优质新品种。
目前,虽然栽培生产有10多个食用菌品种,但除形成规模的香菇、黑木耳外,还有巴西菇、双孢菇、白灵菇、杏鲍菇等品种还没有形成批量生产。
应抓住取消退税的负面形响,调整种植结构,增加花色品种,增加单位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实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效益,以此增加菇农民收入。
(作者系湖北省食用菌协会副会长、随州市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刘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