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入关前汉人为官制度探究

合集下载

清入关前汉人为官制度探究

清入关前汉人为官制度探究

清入关前汉人为官制度探究作者:刘金生来源:《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有清一代,满汉的冲突和融合时刻都在发生着,可以体现在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民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这对于为清朝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来说,对于入关之前新兴的政权来说,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两位王者必须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保证满族人权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安抚受其统治的汉人之心。

任用汉人为官可谓行之有效办法之一。

[关键词]入关前;汉文化吸收;官员任用满族,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清王朝的缔造者。

之所以能从最初的氏族部落发展成为一统天下的大清帝国。

并不是依赖于原始部族的野蛮残暴,而是与开国时期形成并贯穿于整个清代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分不开的。

“由比较野蛮的民族进行的每一次征服,不言而喻,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

但是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由于征服而面临的比较高的…经济状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多半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1]这是历朝历代的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入关前的统治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也必须面临这一挑战。

在不断巩固扩大的疆土和权力之时,在坚持本民族利益至上的战乱时期,既要寻求改善从部族遗留的陋习的途径使之更适合未来的政权,又要照顾到被征服者的民族利益使刚刚萌芽的政权得以稳固,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接受和善用外族文化。

两位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以及受其影响后世清朝统治者对民族问题的重视,可为之证明,而最有利的佐证之一就是汉人可入仕为官。

但入关之前,国虽立,法则未尽成文,所以对于官员的任免绝大多数来自于当时作为法律形式存在的谕令之中。

一、努尔哈赤时期开汉人为官之先例1615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拉开了清王朝统治的序幕。

清朝用人的满汉之变

清朝用人的满汉之变

清朝用人的满汉之变-------由太平天国说起清朝的用官制度向来是重满轻汉。

举个例子来说,清朝的六部,也就是兵礼工吏户刑六部中,担任尚书的向来只有满人而没有汉人,在二把手的侍郎中也只有一少部分是汉人。

满人的官阶一般比汉人高上半阶,在祭祀等重要活动时也是满人站前汉人在后。

在而满人几乎垄断所有的特权阶层。

八旗兵也要比一般的汉兵待遇高。

这个是个满汉用官的大概情况。

那这跟太平天国有什么联系呢?本文试论述一番。

太平天国自从兴起之后,满族朝廷可以说是一筹莫展。

旗兵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战斗力。

这个是有背景的。

八旗兵的权力几乎可以说是大的离谱。

圈地什么的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他们囤积了大量的土地,却可以不用缴纳税赋,清廷还会补贴经济,更不用说在司法上等等的特权了。

到清朝中后期,清廷财政举步维艰,不得已才向旗兵征一定的税。

但是后来由于旗兵的反对压力太大又不得以取消。

旗兵如此腐败不堪已经失去了战斗力,到了太平天国爆发时期,旗兵根本不堪一击,清廷急坏了。

这个时候有个人浓墨重彩的登场了。

是谁开启了满清重用汉人的转折?他就是爱新觉罗肃顺,清末满洲镶蓝旗人,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

先看一些史料:肃顺最早提出应停止对旗人的供养,相传肃顺鄙视满人,常说“咱们旗人混蛋多”、“满人糊涂不通,不能为国家出力,惟知要钱耳!”。

用人不因民族,唯贤是尚,提拔重用郭嵩焘、尹耕云、王闿运、高心夔、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汉族人才,“平时与座客谈论,常心折曾文正公之识量。

”于是当面对着太平天国时,肃顺果断重用了曾国藩等一批人。

:“胡林翼在湖北措注尽善,未可挪动,不如用曾国藩督两江,则上下游俱得人矣。

”肃顺此人清史稿上说其胆识眼见远胜于其他满人,满人无出其右者。

由于他的铁腕治理,让清朝中期官场风格为之一变。

而曾国藩,左宗棠等汉人地主阶级的重用为清朝后来的用人政策埋下了伏笔。

曾国藩组成的湘军以血缘和地缘作为纽带,几乎可以说顶起了清朝的中期,所谓的咸丰中兴就是如此这回事。

清朝入关前后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清朝入关前后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清朝入关前后的政治与社会变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在入关前后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这一时期的变革不仅影响了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演变,还对中国的文化、经济以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入关前的政治与社会变迁在明朝晚期,朝政腐败、贵族削弱以及社会动乱等问题日益严重。

这种政治与社会的动荡促使了满洲人的崛起,最终导致了明末满洲政权的成立。

1. 满洲崛起与建立后金政权满洲是东北一支勇猛、凶悍的族群,由于族群特殊性和对内地文化的排斥,满洲人对明朝统治缺乏认同。

他们组成的军队逐渐壮大,并于1616年由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

2. 社会动荡与明朝灭亡明朝内外交困,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动荡导致边防的失守,后金最终推翻了明朝。

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导致明朝灭亡,后金进入中原,建立了清朝。

二、清朝政治体制的演变清朝的建立为中国带来了政治体制的演变,清朝政治体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

1. 早期:顺治、康熙时期的教育与体制建立在顺治和康熙时期,清朝逐渐巩固了国内统治。

康熙大力改革官制,推行科举制度,加强对各省官员的派驻,倡导文治政策,并设立了内阁,提升了行政效能。

2. 中期:雍正、乾隆时期的政治体制稳定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反腐斗争,大力推动教育和科技发展,加强各级官员的监察,增强了清朝的统治能力。

乾隆继位后,进一步加强了官员的选拔和管控,促进了各地治理的整体效能。

3. 晚期:嘉庆、道光时期的衰弱与改革嘉庆、道光时期,清朝逐渐衰弱。

嘉庆即位后,政治腐败和自然灾害不断,标志着清朝政治的日益低迷。

义和团运动等社会动荡最终促使清朝政治状况的改变。

三、清朝社会结构的变迁除了政治体制的变革,清朝还经历了社会结构的演变,主要包括阶级和族群的变迁。

1. 满洲族的权力和地位在清朝建立后,满洲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统治阶层,享有特权,担任了许多高官职位,掌握了政治和军事力量。

2. 汉族官员与社会地位的提升清朝通过推行科举制度,使得汉族官员能够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得到提升。

试论清朝对汉族的政策

试论清朝对汉族的政策

2011年1期满族研究№1,2011(总第102期)MANZU MINORITY RESEARCH(Gereral№.102)试论清朝对汉族的政策孙淑秋(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81)摘要: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体联合蒙古族、汉族等民族统治者而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以少临众的历史条件下,统治中国近三百年,这与其成功的民族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清朝的民族政策大致可分为对汉族的政策和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本文主要分析清朝对汉族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与主要内容,以及对我们今天民族工作所给予的启示。

关键词:清朝;汉族;政策;启示中图分类号:K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65X(2011)01-0022-06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全国性政权,满族占统治地位。

尽管如此,在当时汉族仍然是一个人口占多数,经济、文化上都占有优势的民族。

作为统治者,在如何协调满汉关系方面,清朝政府充分吸取了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对汉族政策的经验与教训,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对汉族的政策。

我们通过比较,清朝对汉族政策较之元朝对汉族政策有了明显的进步,是学术界广泛的共识。

现代中国,是古代中国在现代的发展,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内在密切联系。

因此,对清朝民族政策加以研究借鉴很有必要。

一、清朝对汉族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清朝对汉族的政策主要是指以清朝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为调整满汉民族关系,处理满汉民族问题,针对汉族而采取的相关策略、措施、规定等的总称。

清朝对汉族政策是清朝统治者在吸取历代民族统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利益和当时满汉力量对比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比较完整而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清朝对汉族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方面。

满族在入关之前,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其经济上是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到了皇太极统治时期,虽然落后的奴隶制已经被封建的农奴制所取代,但相对于中原地区更为发达的封建制生产方式,农奴制仍是一种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

浅清朝官吏管理制度

浅清朝官吏管理制度

清朝官吏管理制度清朝的官吏制度沿用明朝制度,有“官”和“吏”之分。

官者,由吏部或兵部量才而任命者叫官员,分九品十八级。

不需两部任命的各衙办事人叫吏员,例如内阁和各部、院的经承、书吏、典吏等,没有品级,也叫未入流。

一、官吏来源朝廷文官的来源有“正途”和“异途”之分。

经过科考选拔的官员为正途,其他为异途。

(武官类似)1、科举(参看本网清朝科举制度简介)经过塾学堂读书的童生,通过童试,进入官学堂上学的读书人,叫生员,就是俗说秀才,就算走上仕途了。

在官学堂(有县学堂、州学堂、府学堂)学习的优秀生员,有机会被学政选拔为贡生,可到国子监进修。

县学堂三年内,经过遴选优秀的,可以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乡试过关的叫举人。

举人有进京参加会试的资格。

进京参加会试,高中的就是进士。

进士还要上殿通过殿试,由皇帝亲点翰林(面试)。

点了翰林,就留翰林院进修,叫庶吉士。

只有点过翰林的官员今后才能担任吏部、礼部尚书、大学士,登上仕途的顶峰。

经过国子监培训的贡生(叫监生)、经过两次会试不中的举人、未点翰林的进士、翰林院散馆(毕业)的庶吉士,都取得做官资格,只是资历不同,在吏部有登记。

吏部可以根据资历建议任免职务。

2、承阴保荐清朝高级官员过世、战死,他们的子弟皇帝可以恩准他们做官。

凡是在地方办理河工、军工、边防事务中有功者,地方主官可以保荐他们做官。

明保由藩、臬、学三司参加共议,密保由巡抚决定。

3、纳捐清朝在经济困难时还准许捐官。

但级别有限制,前程只捐到监生。

京官以郎中为限,外官以道员为限。

捐官必先捐得贡生或监生的前程,再捐小官,后捐大官。

个别花大价钱,也能捐到大于郎中的官。

以上是官员的来源。

二、官吏任用不论是科举还是承阴保荐、纳捐的,只是取得了做官资格,吏部按资历报告皇帝,任命了才是官员。

对官员任命有以下方式。

1、授予。

任命实官用授予,例如授予六部主事、授予知县等。

2、补。

任命时没有官缺,命为候补官员用补,也叫候补。

例如候补知县。

清朝入关前的历史演变与政治体制研究

清朝入关前的历史演变与政治体制研究

清朝入关前的历史演变与政治体制研究清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的一支,其创建始于1644年,结束于1912年,共268年。

显而易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持续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之一。

但问题是,在我们回顾清朝历史及其政治体制的时候,常常容易着眼于入关后的清朝,而对其入关前的历史演变和政治体制不够了解。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清朝入关前的历史演变和政治体制,来更好地认识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封建王朝。

一、清朝入关前的历史演变清朝先祖是建州女真的努尔哈赤,他在16世纪末起义,终于在1593年称“松山王”,创立了女真的大汗国。

然而,努尔哈赤逝世后,他的儿子和孙子之间的内斗被满洲人所利用,最终导致了清朝的建立。

第一次反清战争爆发时,明军完全占据了优势,但当忽必烈之孙努尔哈赤的儿子博爾濟吉出现,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博爾濟吉是满洲三姓的一个,他继承了努尔哈赤的领导地位,将女真人和满洲人联合起来,组建了伟大的清朝。

随着清朝迅速发展,其治理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在努尔哈赤时代,他为了让女真人的受众更广泛,采取了广纳各族人民的政策,打出“使民用和”的旗号。

然而,当清朝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时,其统治者转而采取了独裁的政策。

虽然清朝迅速扩张并取代了中原地区的明朝,但其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将中国重新“归一于中国”,用统一的政治制度,满足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个发展需要。

这种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与前面的朝代相似。

然而,在明朝混乱不堪时引进部分部落首领管理的机制,使得清朝的基础制度相比前朝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清朝入关前的政治体制清朝创立后,为了征服广阔的领土,确立统治权,采取了以主要征服地区的族群和宗教为支撑的多元政治制度。

1.各族各宗教自治明朝颁布《恩房义条》时,就曾提到“要开新厘清,让大小王公等从族裔上与汉相同,不得以厚薄制之。

”明代由于诱导各族共勉,及各族、各宗教互相排挤、相扶相持,各族自治也带来了一定优势。

这种做法在清朝时期被继承了下来,成为国家的重要制度之一。

浅析满清入关的深远影响

浅析满清入关的深远影响

浅析满清入关的深远影响满清入关是指清朝建立者努尔哈赤及其子孙入关,统一中国,建立了长达267年的清朝。

满清入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来浅析满清入关的深远影响。

一、政治影响满清入关后,清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实行了封建专制制度。

清朝的政治制度以皇帝为最高统治者,实行世袭制,各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形成了严密的官僚体系。

这种政治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但也限制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

满清入关后,清朝实行了多民族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

清朝实行了“满洲八旗”制度,将满洲人分为八个旗,其他民族则被划分为“汉军”、“蒙古军”等旗,形成了特殊的社会结构。

这种统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满清的统治地位,但也加剧了民族矛盾和社会不稳定。

二、经济影响满清入关后,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

清朝政府鼓励农业生产,提倡自给自足,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这种政策导致了中国经济的相对落后,错失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满清入关后,清朝政府实行了土地私有制,废除了明朝的土地公有制。

这种政策使得地主阶级得到了更多的土地和财富,而农民则失去了土地和生计来源。

这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农民的贫困化,加剧了社会矛盾。

三、文化影响满清入关后,清朝政府实行了“康乾盛世”的文化政策,提倡儒家思想,推崇传统文化。

清朝政府重视教育,修建了许多学校和书院,培养了一大批文人学士。

这种文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但也限制了思想的多样性和创新。

满清入关后,满族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满族的服饰、饮食、语言等方面的特点逐渐融入了中国文化,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同时,满清政府也对汉族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压制,限制了汉族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满清入关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满清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实行了封建专制制度;在经济方面,满清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在文化方面,满清推崇传统文化,但也限制了思想的多样性和创新。

清朝时期的官制改革

清朝时期的官制改革

清朝时期的官制改革:建立中央一元化体系官制改革是清朝中期以来一项重要的政治改革,它的核心是建立公开招考制度、一元化经营制度,以及废除世袭官职制度等。

这些改革为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奠定了基础。

在许多方面,这些改革也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启蒙之路。

一、清朝的官制背景清朝开国时,朝廷实行了“宗室专权”的政治体制。

汉人和蒙古人在官员的梯队中处于不同的地位。

公元六十年代末,这一制度被废除,但官员数量和宗法制度依然存在。

从此,体制内的官员更容易成为群体,并由此得到显著的政治权力。

但这种权力让他们在政绩和公共利益上的表现不佳。

二、官制改革的起源官制改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法家思想的兴起以及“西学东渐”的社会背景。

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和国家开始意识到重要性,促进了清政府的官制改革。

同时,孙中山欲推翻清政府,从而促使中央政府思考必须创造一个稳定政府的组织架构。

为此,清政府希望能够保证清官的稳定性,并最终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官制改革的核心1、公开招考制度在官制改革之前,官员任命往往基于家族及宗教原因,而并非他们的能力。

清朝的改革忠实地将公正的标准引入了官员选拔制度中。

2、一元化经营制度清朝的官制改革结束了地方政府和地方村庄之间的分散式管理制度。

新的制度将上层领导和下层领导的工作分别管理,并为了确保清朝的一元化,将现代行政机构引入整体体制。

3、创造稳定的官僚群体清朝的官员选拔和管理制度的一体化,不仅改变了官员自由行动的方式,还使得一些人无法在地方级别上享受暴利。

此外,整个体制的忠诚性得到了提升,这意味着,员工将专注于他们正在从事的工作,而不是试图通过剥削其他人来获取财富和权力。

四、官制改革的成果在清朝官制改革的推动下,政府的组织架构更加合理。

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例如官职的获取和稳定,以及官员的地位识别等。

这些问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繁荣现象,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总的来说,官制改革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基础。

虽然中央集权的得到了改善,但这并不是改革的唯一目标。

清朝的入关与中央集权

清朝的入关与中央集权

清朝的入关与中央集权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建立的过程与入关有着密切的关系。

入关后,清朝迅速推行了中央集权体制,使之成为统一的国家。

本文将从入关的原因、过程以及中央集权的具体实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入关的原因明朝中期,各种社会矛盾积聚,国势开始衰退。

同时,满洲人逐渐崛起并逐步形成了政治实力。

在此背景下,入关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主要原因如下:1. 辽东地区的动荡:明朝对辽东地区的统治比较松散,当地的边界管理和军事防御能力较弱。

满洲人利用这一局势,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2. 明朝内部的贪污腐败:明朝中后期,官员贪污现象严重,政权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

这为满洲人入侵提供了机会。

3. 明朝的战争压力:明朝在北方对抗日本和蒙古的战争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这使得统治者无暇顾及满洲地区的治理。

二、入关的过程满洲人入关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次入关和第二次入关。

1. 第一次入关: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大西王起义军攻破北京,明朝灭亡。

李自成被清军击败,满洲人首次进入北京,建立清朝。

2. 第二次入关:后金(后来的清朝)统一满洲后,开始对明朝进行渗透和侵略,最终获得明朝的投降。

明朝的王朝更迭为清朝。

三、中央集权的实施清朝建立后,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和巩固统治,清朝推行了中央集权体制。

采取了如下措施:1. 老爷制度的建立:清朝设立了太上皇和两位皇上的制度,即乾隆皇帝设立“太上皇”位置,同时自己成为最高统治者。

2. 设置地方行政机构:清朝设置了巡抚、总督、布政使等官职,设立了地方行政机构,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3. 建立统一的税收制度:清朝通过实行统一的税收制度,增加财政收入,加强了对地方的经济管控。

4. 加强军队管理:清朝实行八旗制度,对满洲人进行系统的组织和管理,以确保军队的战斗力和对地方的控制力。

5. 推行满洲族人的宗法制度:清朝通过推行满洲族的宗法制度,加强了统治集团的凝聚力,确保了中央集权的实施。

总结:清朝入关后,通过中央集权的实施,成功建立了统一的国家。

试论清入关前的文官选用

试论清入关前的文官选用

142试论清入关前的文官选用杜 强 黑龙江大学摘要:在清入关前,由于文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统治者开始重视对文官的任用。

通过举荐和科举考试等方式选拔了一批优秀的文官进入清(后金)政权,从而推动了清(后金)的迅速发展。

此外,统治者对文官的选用也有自己的选拔标准,主要是根据文官的出身和德才进行考量的。

关键词:清入关前;文官;选用清朝以武力建国,其统一东北、征服漠南蒙古和朝鲜,进而夺取中原,主要依靠的是以五大臣为先导的军功集团,而文官集团一直是从属地位,这种情况在清入关前尤为明显。

但是随着统治形势的变化和清统治者尚文意识的觉醒,统治者开始重视对文官的任用,选拔和培养了一批才德兼备的文官充实到国家各机构中,促进了清早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为清定鼎中原奠定了基础。

基于文官的重要,有必要对清入关前文官选用的方式、标准等问题进行分析。

一、清入关前文官的选用方式清入关前文官集团中大量的人才,不仅对清早期的贡献卓越,而且在入关后,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自然要归功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位统治者对文官选用的重视和方法的得当,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清入关前的文官选拔主要有举荐和科举考试两种方式。

努尔哈赤时期,努尔哈赤求贤若渴,常常要求身边的大臣推荐人才。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对群臣说:“尝闻古训:心贵正大,予思心之所贵,诚莫过于正大也。

卿等荐人,勿曰:吾何为舍亲而举疎也。

当不论家世,择其心术正大者荐之。

不拘门第,视其才德优长者举之”[1](卷四)。

努尔哈赤不仅要求大臣要积极举荐人才,并且对举荐的标准提出指示,即举贤应以心术纯正、才德出众为要,而非关系亲疏远近。

努尔哈赤又说:“天命之为汗,汗命之为臣也!尔等既为汗所任之大臣,宜念所委之令名,若有合于汗大政之贤者,知之勿隐。

”[2](p39)皇太极继位后,更加注重对文官的任用,为扩大选拔文官的途径,因而继续推行举荐制。

天聪七年(1633年)七月,书房秀才王文奎就上奏说:“然则开科固今日之急务,而实非抡才之完策也。

清入关前六部浅析

清入关前六部浅析

清入关前六部浅析李小雪【摘要】清入关前六部,是清廷在八旗共治体制下仿照明制建立的行政机构.此文从六部的设立、职能的发展及性质转变三方面,对入关前六部逐步设立的过程、职能的动态发展及入关前后性质的转变等内容进行初步探讨,进而说明入关前六部由天命年间专门负责处理八旗公共事务的官员发展而来,部门设立后,职能在天聪年间逐步完善,开始成为太宗借以监督八旗的工具,崇德年间,职权进一步扩大,但是直到崇德末年并未实现对八旗的完全控制和约束.清军入关后,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六部逐步由八旗共治体制下的行政机构转变成为封建集权制下的中央国家机关.【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46)005【总页数】8页(P39-45,118)【关键词】六部;政治制度;清入关前【作者】李小雪【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四平1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49清入关前六部,是清廷在八旗共治体制下仿照明制建立的明为处理八旗公共事务实为清帝加强自身权力工具的行政机构。

学术界已对入关前六部的官制、职能及贝勒掌部、启心郎设置等内容有了深入的研究,但笔者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首先,各项成果对六部设立的缘起虽然有所提及,但是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促成六部的设立,叙述得简略,不够清楚;其次,研究成果中对六部职能的叙述,只是对相关内容的罗列,缺乏对职能变化的动态研究;第三,相关研究成果对入关前六部的性质都有类似的看法,即认为其受八旗共治政体的影响并非是封建集权制下的中央国家机关,但是入关后,六部便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央国家机关,这必然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而对六部入关前后的这一转变,学界缺乏研究。

因此,本文便从六部的设立、职能的发展及性质转变三方面,对六部逐步设立的过程、职能的动态发展及入关前后性质的转变等内容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学界有关入关前六部的研究有所补充,同时也以浅见求教于诸位方家。

试论清朝对汉族的政策

试论清朝对汉族的政策

2011年1期满族研究№1,2011(总第102期)MANZU MINORITY RESEARCH(Gereral№.102)试论清朝对汉族的政策孙淑秋(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81)摘要: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体联合蒙古族、汉族等民族统治者而建立的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以少临众的历史条件下,统治中国近三百年,这与其成功的民族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清朝的民族政策大致可分为对汉族的政策和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本文主要分析清朝对汉族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与主要内容,以及对我们今天民族工作所给予的启示。

关键词:清朝;汉族;政策;启示中图分类号:K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65X(2011)01-0022-06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全国性政权,满族占统治地位。

尽管如此,在当时汉族仍然是一个人口占多数,经济、文化上都占有优势的民族。

作为统治者,在如何协调满汉关系方面,清朝政府充分吸取了元朝蒙古族统治者对汉族政策的经验与教训,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对汉族的政策。

我们通过比较,清朝对汉族政策较之元朝对汉族政策有了明显的进步,是学术界广泛的共识。

现代中国,是古代中国在现代的发展,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内在密切联系。

因此,对清朝民族政策加以研究借鉴很有必要。

一、清朝对汉族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清朝对汉族的政策主要是指以清朝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为调整满汉民族关系,处理满汉民族问题,针对汉族而采取的相关策略、措施、规定等的总称。

清朝对汉族政策是清朝统治者在吸取历代民族统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利益和当时满汉力量对比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比较完整而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清朝对汉族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大体上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经济方面。

满族在入关之前,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其经济上是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到了皇太极统治时期,虽然落后的奴隶制已经被封建的农奴制所取代,但相对于中原地区更为发达的封建制生产方式,农奴制仍是一种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

清入关前《离主条例》探析.doc

清入关前《离主条例》探析.doc

清入关前《离主条例》探析.doc-->绪论一、选题意义满族是继蒙古族以后,在我国历史上又一次建立统一王朝的少数民族,满族建立起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带有诸多标签的朝代继承了历代王朝的大量遗产,但是又因为其本身的独特性而带有不同于前代的特征。

相对于汉族统治的朝代,清朝无疑是充满特性的,要研究清朝,研究清朝的制度史,必然绕不开清入关前的历史历程。

这一时期有很多值得关注的法律制度上的问题,如前所说清朝是继承了历代王朝的遗产,自然也包括法律遗产,但是当时的满族社会还有着奴隶社会的残留因素,加上外族的身份,在法律上有着不同于传统封建王朝的某些规定,允许奴仆告主便是其一,但要明确的一个前提是,满清社会下的奴仆和传统意义上的奴仆概念是有区别的,不仅传统意义上的奴婢仆人等低下的阶层是奴仆,连普通的旗人也归属在奴仆的范畴内。

尽管如此,奴仆始终是处在被统治的地位的,是少有渠道能够保护自身利益的,清入关前不仅允许奴仆告主,还颁布了《离主条例》,用法律的形式正式保障这项权益,这样做的目的何在?怎样的历史环境促使满洲统治者摒弃了传统社会对奴仆告主的禁止?条例的颁布后有没有达到统治者预期的设想和目的?对于这一系列问题,有人注重对当时时代背景的解读,有人注重对《离主条例》政治目的的解读,学者们的解答,都不够全面,尤其是将它作为一项法律规定就其实际操作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所以希望可以将这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对清入关前“奴仆告主准离”做一个尽可能详尽的探析,以求弥补这方面的空白。

二、文献综述从努尔哈赤起兵(1583 年)到顺治元年清兵入关(1644 年),这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对清王朝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创业阶段,在整个发展历史上占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地位,但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体系中,它不过是明末历史的一章。

这一时期的多面性激发了学者对这段时期特殊的兴趣,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于康乾盛世。

清初官员的品级与升转

清初官员的品级与升转

清初官员的品级与升转神谷秀二【摘要】清朝兼用满洲与汉族官员,这样的制度被称为"满汉并用".至今为止,学界对任用满汉官员的比例以及两者的实力对比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但满汉官员究竟如何晋升,"满汉并用"这一原则究竟如何实现的研究尚不充分,该原则在顺治、康熙二朝如何制度化尚未明确.因此,通过探讨满汉官员的品级在顺治帝驾崩后到康熙帝亲政前这一时期如何变化,以及通过研究康熙帝对官员的人事制度持何种态度,以观察制度变化的状况.【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45)004【总页数】7页(P43-49)【关键词】清代;满汉关系;官员;《品级考》【作者】神谷秀二【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49顺治元年(1644)因进入汉地的清朝大量起用明朝的汉人官员,清初除满洲官员外,还有明朝的汉人官员和入关前即追随清朝,并编入八旗的汉军旗人官员(以下简称为满官、汉官、汉军官)。

因此,可以说“满汉并用”是清朝任用官员的特点。

为了表现这些官员的等级,品级制度遂得以施行。

品级制原乃明代制度,入关前清朝并未实行品级制,而是以世职规定官员的等级。

多尔衮任摄政王时,开始统治汉地的清朝于顺治二年(1645)设定了官员的品级。

关于此次设定品级,宫崎市定先生早已指出,即便是同一官职,满官犹高于汉官,满汉之间存在差异。

[1]296-302此外,满汉之间的品级差异对官员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俸禄的金额[2]、官员考核方式等方面[3]。

另外,从官员的升转角度考虑,如果拥有同一官职的满汉官员之间存在品级差异,其升转亦会不尽相同。

关于“满汉并用”的研究成果,在日本,楢木野宣先生统计了满汉官员的任用比例[4]231-345;在中国,近年来,徐雪梅女士通过满汉官员的待遇差异,探讨了满汉关系问题。

[5]然而,对该顺治年间规定的满汉之间不平等的品级制的发展变迁,以及官员的升转差异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清朝官场文化的研究

清朝官场文化的研究

清朝官场文化的研究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官场文化之繁华与其历史地位相称。

清朝官场文化包括历史、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多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清朝官场文化的研究,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更能够对于当今社会产生很多启示。

清朝官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清朝官场文化的形成与清朝的建立有很大关系。

清朝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在其初期对汉族文化不太了解,所以汉族人在官场中要面临各种困难。

于是,汉族人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来适应满族人的文化和政治制度。

清朝的官员制度分为三个级别:正、从、员。

其中,正官一般由满族人担任,而汉族人只能担任从、员官。

汉族人的晋升通常比满族人慢,且需要通过严格的举荐制度才能进入官场。

这种举荐制度是一个非常复杂而特殊的政治礼仪,官员们必须依靠各种手段去获得举荐者的青睐。

在清代官场中,文人官员居多。

文人官员不仅有才学,而且还具备着运用才学的能力。

他们通过自己能力的表现来吸引其他官员的赏识,以便获得更高的地位和更好的资源。

清朝官场文化的特点清朝官场文化有很多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礼仪清朝官场文化中非常注重礼仪方面。

礼仪在官场中被看作是各项祭祀活动、节日等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各个官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各种规定及仪式。

不遵守规定,便会被冠以“不合礼仪”的帽子,失去官职和名誉。

2.注重文化和学问清朝官场中的官员不仅要有权势,还必须拥有深厚的学问。

文人官员因为会写文章,会吟诗,所以在官场中的地位较高,人们向往的对象也是文弱书生。

3.封建等级制度严格在清朝官场中,严格的等级制度约束者上下级官员的关系,这种制度往往导致官员的自我工作能力不强。

官员往往必须依靠上级给予的指示去完成任务,而不能自主思考。

4.缺少创新和思想意识清朝官场中的官员整体上缺少自己深刻的思考和创新思维,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往往是由上级制定的各种规定、行为准则影响所决定的。

清朝汉族官员地位上升的标志

清朝汉族官员地位上升的标志

清朝汉族官员地位上升的标志晚清时期,汉族官僚权势是如何崛起的?晚清时期,满汉权力的转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些汉族官僚趁势而起,甚至最后可以“东南互保”而不管皇帝的死活。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受内因和外因的互相叠加而促成的。

外因是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逐步入侵以及他们的态度,内因便是太平天国运动。

而汉族官僚之所以能崛起,太平天国运动所占的比重更多。

八旗兵的迅速堕落腐化到了晚清时期,不论是满清发家的满洲八旗兵,还是绿营兵,都迅速腐化堕落,战斗力简直是渣渣。

“闻征调则惊号”、“胜则相妒,败不相救”,靠这样的军队,清朝政府怎么能抵御外侮、镇压起义!所以等到以反抗满清政权为目标的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廷无力镇压,甚至有被赶回关外的风险。

在权力下放和被赶回关外这两种选择中,满清选择了大力重用汉族官僚。

所以,后来的“湘军”等形式的团练,是在清政府的支持下开办起来的。

虽然这种支持并非真心实意,但权力已经开始慢慢向汉族官僚倾斜。

清政府虽然支持团练,但是并不发军饷,这就使得团练的首领自己解决军费问题。

但是这样一来,也造成了士兵只忠于自己的长官,而不忠于朝廷。

原先一直对汉族官僚百般小心的清政府,从这里打开了一个缺口。

团练兵的强悍战斗力团练当初的作用仅是保卫乡土,所以征集的士兵都是同乡甚至同族。

无论是将帅、士卒,大多都有亲戚关系或者世代为邻。

如今同上战场,出生入死之下,自然是像家人一样“亲如骨肉”。

这样的军队更加团结,而不会像八旗兵那样一战即溃。

即使后面有阵亡的将士,候补之人也往往还是同乡,哥哥死后弟弟参军的情形,在那时的团练中非常常见。

这样的军队通过适当的训练,肯定会紧紧围绕在将帅的周围,战斗力飙升。

后来,太平军也果然被湘军所遏止。

外国人的态度太平军兴起的初期,外国势力是寄有很大希望的。

他们希望太平天国推翻腐朽的清王朝,改善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

只是后来太平天国号称“万国真主”,依旧把其他国家当作“藩属国”,口气甚至比清政府还大,这就使得外国势力断掉了念想。

清朝官员工作制度

清朝官员工作制度

清朝官员工作制度一、引言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官员工作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和变革。

本文将从清朝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晋升等方面入手,详细解析清朝官员工作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二、选拔与任用1.科举制度清朝官员的主要选拔途径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成熟于宋,至清朝达到了顶峰。

清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考试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和时务策。

乡试合格者称为举人,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

进士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进士及第后,即可进入朝廷任职,成为官员。

2.捐纳制度除了科举制度外,清朝还实行捐纳制度。

捐纳制度是指通过缴纳一定数量的银子,即可获得官职。

这一制度使得许多富商、大地主有机会进入官场。

但捐纳制度也导致了官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清朝政治的稳定。

3.荫补制度荫补制度是指根据官员的功绩和世袭关系,给予其子弟一定的官职。

这一制度保证了清朝官员队伍的世袭性,但也使得官员队伍中出现了许多无能之辈。

三、考核与晋升1.考核制度清朝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分为三年一次的“大计”和五年一次的“京察”。

大计主要考核官员的政治表现、政绩和品德,京察则是对官员的全面考核。

考核结果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官员可以得到晋升和奖励,下等官员则可能被降职或撤职。

2.晋升制度清朝官员的晋升主要依据考核结果和官员的职位空缺。

官员晋升分为逐级晋升和超品晋升两种。

逐级晋升是指官员按照官职等级依次晋升,超品晋升则是指官员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直接晋升到更高的官职。

四、工作内容与职责1.中央官员中央官员主要负责国家政务、军事、司法等方面的工作。

吏部官员主要负责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和晋升等工作;户部官员主要负责财政、税收、人口等方面的工作;礼部官员主要负责礼仪、科举、外交等方面的工作;兵部官员主要负责军事、国防等方面的工作;刑部官员主要负责司法、刑狱等方面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入关前汉人为官制度探究[摘要]有清一代,满汉的冲突和融合时刻都在发生着,可以体现在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民族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这对于为清朝的建立奠定基础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来说,对于入关之前新兴的政权来说,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两位王者必须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保证满族人权益最大化的同时,还要安抚受其统治的汉人之心。

任用汉人为官可谓行之有效办法之一。

[关键词]入关前;汉文化吸收;官员任用满族,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清王朝的缔造者。

之所以能从最初的氏族部落发展成为一统天下的大清帝国。

并不是依赖于原始部族的野蛮残暴,而是与开国时期形成并贯穿于整个清代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分不开的。

“由比较野蛮的民族进行的每一次征服,不言而喻,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

但是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由于征服而面临的比较高的‘经济状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多半甚至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1]这是历朝历代的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入关前的统治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也必须面临这一挑战。

在不断巩固扩大的疆土和权力之时,在坚持本民族利益至上的战乱时期,既要寻求改善从部族遗留的陋习的途径使之更适合未来的政权,又要照顾到被征服者的民族利益使刚刚萌芽的政权得以稳固,最理想的方法就是接受和善用外族文化。

两位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以及受其影响后世清朝统治者对民族问题的重视,可为之证明,而最有利的佐证之一就是汉人可入仕为官。

但入关之前,国虽立,法则未尽成文,所以对于官员的任免绝大多数来自于当时作为法律形式存在的谕令之中。

一、努尔哈赤时期开汉人为官之先例1615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拉开了清王朝统治的序幕。

此一时期,战事颇多,军事成为其政治的主要内容,对此颁布的军政谕令也十分丰富。

其中,对于军官的任用和惩处规定的也是较为详细。

由于还未摆脱氏族时期兵民一体的形式,军官的职责除了行军打仗,也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成为当时政权构建的主要力量。

努尔哈赤时期,扩张领地是战争主线。

对于官员的任免虽有很多谕令,但并无具体制度可言,还没有形成入关之后清代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

对于官吏的任用,仍然依仗于部落时期遗留下来的推举模式。

对于被推举的候选官吏需要详细调查,要有才能,要清查出身。

其目的是保证军队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叛乱。

此外,对于推举人要辅以连带责任,如果被推举人犯错,推举人也要受到惩罚。

即使是自己的儿子和亲属也不例外,莽古尔泰就因为举荐的官员犯错,受到过惩罚,“招章佳来时候,曾向尔请示,尔为何不加制止,任其招来?”因此治罪。

[2]由此,可以看出努尔哈赤对于官员任用的重视程度。

但此时的努尔哈赤所任用的官吏中还没有汉人的身影,说明他还没有民族融合的意识,或者说还没有接受外族文化的意图。

但战争的不断胜利,领土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降将、降官、降民也日益增加。

作为新兴政权的统治者自然也意识到了另一种资源的强大力量。

战争不是为了消灭一切,对于汉官、汉民的合理利用才能使自己的政权更加稳固。

接受先进的外族文化,才能更好地实现对不同民族的统治。

由此,对一部分被俘的汉族文武官员委以官职,纳入了努尔哈赤任用官员的考量之中。

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攻下抚顺,明朝守城游击李永芳投降,成为“归附最先”[3]的明朝降将。

努尔哈赤“命依明制设大小官属,授永芳三等副将,辖其众。

”[4]这也开启了有清一代任用汉人为官的先河。

继李永芳之后,陆续有一些明朝官吏、武将战败被俘。

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攻占辽阳时,努尔哈赤下令“释辽阳狱中官民,查削职闲住者服其原职。

设游击八员,都司二员,委之以事。

”[5]表明可以任用对于明朝来说视为有罪之人的官员。

努尔哈赤时期的归降者还有兼通满文和汉文的宁完我、参将鲍承先、千总金玉和等人。

对于所有归附之官将,择其可用者委以官职。

但大多编入八旗的建制之中,受制于女真贵族,以防其归心不诚。

此时的汉官在女真族社会中只是一支辅助性的力量。

就努尔哈赤统治时期的整体而言,原始部族习惯的影响依然深厚,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还都保留着游猎民族的色彩。

努尔哈赤的汉文化吸收也毕竟处于政权初立的动荡时期,任用汉人为官只是初尝之举,还不能做到对汉人彻底的信任。

大多数的族人对汉人及汉文化仍然抱有很大偏见,尤其贵族族群中排斥汉人及其文化的保守势力相当强大。

这股势力对努尔哈赤的决策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其对汉文化吸收的强大阻力。

尽管努尔哈赤开任用明朝降官降将之先例,但任用汉人为官是有条件的,并非降者皆为官。

天命六年(1621)六月,努尔哈赤在下达给都堂的文书中说:“为什么把所有的人分为阿哈、主人、大人、小人呢?被他的国痛恨,归顺我方,如能贡献出有限的力量,贡献出有限的智慧,那就不论是阿哈、小人,立刻任用给与官职,成为大人。

那样就有更多人来归附我们。

为他的皇帝立功,给他的官员们财物,成为官员的人,原来就是大臣,就是官员,对我们不出力,不贡献才能,仅是窥视脸色沉默无为的人,那是什么僚友呢?”[6]其意表明,所招纳的有用之人主要只是汉官中的基层人员,而对其中上层人员还是怀有很深的猜忌。

可见,他起用汉员的政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努尔哈赤对汉文化吸收的不彻底及其对汉官的不信任,从其晚年时发生的屠杀汉人的惨案中可见一般。

这一举动也导致了后金政权统辖下满汉民族关系的不断恶化,使他实行多年的吸收汉文化政策几近夭折。

二、皇太极时期行科举之制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病逝。

皇太极即位,沿袭了其父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理念,并使之不断巩固和扩大,形成了“参汉酌金”,“渐就中国之制”[7]的立法路线。

“参汉”,即仿明制而立法,充分体现了其对吸收汉族文化的看重;“酌金”,即酌行采用后金政权时期的习惯法,由此也知其对本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保护。

皇太极即位伊始,便对努尔哈赤晚年苛待汉人的政策进行了大胆纠正。

天命十一年(1626)九月,皇太极发布命令:“治国之要,莫先安民。

我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令奸细往来者,事属已往,虽举首概置不论。

嗣后惟已经在逃而被缉获者论死。

其未行者虽首告,亦不论。

”[8]此谕令一出,“汉官汉民皆大悦,逃者皆止,奸细绝迹。

”这反映出皇太极在对待满汉民族问题上的睿智和开明。

在汉官任用方面,与努尔哈赤时期相比,皇太极招纳笼络的汉官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也不再拘泥于任用基层官员,弃用上层官员。

尤其注重对明朝中高级官员将领的招降和纳用。

崇德三年(1638年),驻守石城岛的明副将沈志祥降清,接纳降者达2500人。

崇德元年(1636年)连续授予三位汉员王爵,即授孔有德恭顺王,耿仲明怀顺王,尚可喜智顺王,开有清一代封汉员王爵的先河。

皇太极对汉员的重用,与努尔哈赤时期的对汉员的猜忌、抑制作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此外,皇太极还仿效中原王朝科举取士的办法,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天聪三年(1629年)八月,皇太极下达了一道在清朝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谕令:“自古国家,文武并用,以武功戡祸乱,以文教佐太平。

朕今欲振兴文治,于生员中考取其文艺明通者优奖之,以昭作人之典。

诸贝勒府以下,及满汉蒙古家,所有生员,俱令考试。

”当年九月,随即举行了大约有300名生员参加的考试,择优录用,录取了其中的200名。

参加应试的生员绝大多数为努尔哈赤晚年镇压明朝生员通明叛变事件中的幸存者。

这次考试不仅把这些人从昔日奴隶身份中擢拔出来,更成为清朝实行科举制度的先例。

此后历经数次科举,招贤纳士,择选贤能。

汉人的数量占有很大比重。

由此。

在皇太极周围逐渐聚集起了由汉族官僚组成的强大辅佐力量,其中如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都成为日后清政权得以建立和稳固的支撑力量。

皇太极时期,对于汉文化的吸收和利用,为清军入关之后建立政权提供了良好的外在环境,为后世继任者治国、治民提供了难得的借鉴之功。

但是,不可忽视的一点,皇太极的这种大肆任用汉官的举动,在满族的族群内部势必会引起歧义,还是会有很多满族贵族不削与汉人平起平坐。

这就使得在当时的朝野上下形成了明显的满汉两极分化的局面。

对汉官的重用使得部分满族官员的经济状况有所下降,从而导致有的满族官员抱怨:“恭顺王、怀顺王、智顺王肥马华屋,而我之兵马,何独羸瘦?”“昔太祖诛戮汉人,抚养满洲。

今汉人有为王者矣,有为昂邦章京者矣。

至于宗室,今有为官者,有为民者,时势颠倒,一至于此。

”这种情况的发生,对皇太极吸收汉文化的想法也造成一定的压力,使他常常徘徊于坚持改革旧制重用汉官与守旧的矛盾之间。

有时也不能不对满族贵族中守旧势力的掣肘有所顾忌,甚至做出一些让步。

三、总结综观清朝入关前之历史,努尔哈赤作为清王朝政权的开创者,在军政建设、社会生活等一些方面尝试吸收汉文化,开创了满汉交融的先河。

但他对汉文化的认识毕竟不是很深入,所颁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其实更多的是重在保护祖宗遗存下来的氏族习俗,对汉文化的吸收毕竟还是比较有限。

而且对汉民族的敌视和猜忌,致使其晚年对其辖区的汉民采取屠杀政策,导致了本就处于火苗时期的满汉交流,险些就此熄灭。

皇太极即位后,看到了满汉共存的必要性,及时修正了父汗晚年苛待汉民的政策偏颇,并把努尔哈赤时期吸收汉文化的奄熄火苗不断增大,重用汉人为官,在思想上也极其重视汉儒文化,为入关后清王朝的统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1]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526-527.[2]满文老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3][4]清史稿卷231,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1册,第9345页.[5]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1辑,第370页.[6]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辽宁大学历史系,第2分册,第35页.[7]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中,天聪七年八月初九,宁完我请变通大明会典设六部通事奏.[8]太宗文皇帝实录卷1,清实录第2册,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6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