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专题复习导学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公开课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知识,了解记叙文的类型、结构、特点及作用。
2. 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记叙文的能力,提高阅读记叙文的技巧。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阅读中的问题,提高中考记叙文阅读成绩。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类型及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及作用3.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4. 记叙文的叙事方法及作用5.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及作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记叙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类型、结构、特点及作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探讨记叙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
4. 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题目,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特点及作用。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典型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的阅读技巧。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练习法:通过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阅读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记叙文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解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中考成绩:关注学生在中考记叙文阅读方面的成绩,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记叙文人物描写方法的理解,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记叙文中叙事方法的把握,理解叙事对于表达主题的作用。
3. 提升学生对记叙文表达方式的辨识能力,掌握各种表达方式的应用。
4. 通过典型题目分析,让学生能够独立分析记叙文结构,提炼文章主旨。
5. 加强学生的阅读策略训练,提高其记叙文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九年级 中考记叙文复习 导学案
教师寄语: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课题:复习《记叙文阅读》设计:九年级语文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教学目标:记叙文阅读的考查应着眼于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情感体验、感受领悟以及创造性理解能力的考查;要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
教学重点: 1、能理解记叙文阅读的一般技巧。
2、熟练完成课堂所给篇目的阅读任务。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以是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写作意图,题目含义,中心思想,也可以是文章层次,人物形象以及写作技巧的归纳。
具体地说,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粗知文章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致思路;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主要考点: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或段意; 2、补写故事情节; 3、分析题目含义;4、归纳文章中心。
二、解题方法:(一)、文章内容概括或段意概括1、抓“二主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情节,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具体方法:谁?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的?结果如何?2、抓住段落的中心句。
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或段的结尾,也有在段的中间。
一般说,段首中心句就是首括句、启下句;段尾的中心句,就是总括句。
3、采用摘要法,即把文章或段中有主次之分的几层意思归纳出来,选取主要的,略去次要的。
4、采用联合法,即文章或段中的几层意思是并列的,那就把几个意思归纳合并出一个主要意思。
(二)、根据文章内容补写故事情节首先,看清题目要求和题目的提示,其次,在原有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第三,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表述,形成自己的答案。
(三)、归纳中心思想(根据文章的不同情况。
)1、一类是直接告诉读者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要抓住文中表明中心思想的话语,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
这类文章中心思想的归纳,主要有以下方法。
(1)摘录法:即直接摘录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
运用摘录法要注意分析文章的标题、分析文中的点题句、关键句。
《记叙文阅读之词句分析》导学案
《记叙文阅读之词句分析》导学案导学案研讨:郑州八中九年级语文组主备:李春梅一、学习目标1.学会提取重要的词句2.掌握分析词句的方法二、课前预习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放学①安安上小学了。
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
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正准备出门找安安。
门铃响了。
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诧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
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
“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
“没有呀。
”安安睁大眼睛。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里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
看样子孩子没说谎。
“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 11点半,放学了。
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
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
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
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
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
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
九年级语文中考记叙文线索专题复习+导学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记叙文线索专题复习+导学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考复习专题—线索导学案学习目标:明晰文章线索,把握线索作用。
一、回顾教材,寻找源点。
1.回归教材,参考书本课后“思考探究"或“阅读提示”梳理下表。
册数篇目考点探源七下《老山界》八上《背影》《昆明的雨》八下《小石潭记》《一滴水经过丽江》九上《智取生辰纲》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你有什么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1.《故乡》:“背影"在全文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要点:_______________2.《小石潭记》:理清游记的线索。
____ ——_ ——_ ——_ ——_归纳要点:_______________3.《老山界》:文章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
试以此为线索,概括作者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要点:_______________4.《昆明的雨》: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归纳要点:_______________5.《智取生辰纲》:小说围绕着生辰纲的争夺,采取了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
同学之间讨论: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线:安排的好处:归纳要点: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1.自主阅读课文《紫藤萝瀑布》,思考:这篇散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线索:2.自主阅读《一滴水流过丽江》,文中以一滴水的游踪为线索,试概括“我”的丽江之行的经过。
‘教案’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交代及主题的突出。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如抓取关键词、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情节发展等。
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记叙文。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和答题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
2. 难点:如何运用阅读方法深入理解记叙文,并准确答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记叙文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结构和特点。
2.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阅读心得和分析方法。
3. 采用练习法,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中考记叙文阅读真题和模拟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2. 收集一些典型的记叙文文章,用于分析和讲解。
3. 准备教学PPT,包括记叙文的特点、阅读方法等要点。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交代,以及主题的突出。
3. 阅读方法指导:教授抓取关键词、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情节发展等阅读方法。
4. 案例分析:通过对典型记叙文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5. 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阅读一篇记叙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6.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分析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8. 布置作业:提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记叙文阅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评价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
3.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记叙文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广度。
2. 推荐一些优秀的记叙文阅读平台或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10记叙文阅读导学案
10记述文阅读一、复习内容展现(一)记述文的特点1、观点:以记述、描绘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2、分类:A、按款式分:通信、回想录、游记、新闻、观光接见记、民间故事。
B、记述内容分:写人、叙事、写景、状物。
(二)记述的因素和人称记述的因素:时间、地址、人物、事件的因由、经过和结果。
A、时间:一般用时间词表示;也有的间接表示事件的发生时间。
B、地址:单调地址,事件在一处发生;还有的事件随情节发展而变换。
C、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
主要人物常常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次要人物帮助形成完好的情节,并对主要人物起烘托作用。
D、因由:引导发事件的原由,一般在开头,也有在后面(倒叙)E、经过:指事件发展的过程,复琐事件的经过常常包含若干阶段,可先归纳再综合。
F、结果:指事件的结尾,一般也用记述描绘的表达方式,它是事件的一部分。
如以抒怀谈论结尾的不可以看作结果。
记述的人称:A、第一人称:以“我” 、“我们”的身份表达。
“我”是此中的一个人物,文章记述的人和事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想,简单使读者产生真切而和蔼的感觉。
文中如居心理活动描绘必然是“我”的,其余人物的心理活动只好是“我”猜想的,不行直接描绘他人的心理活动。
B、第二人称:出此刻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表达中,出于直接抒怀的需要。
但记述文通篇一般不采纳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指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把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
文中每人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或称呼,没有“我”这个代词。
其利处在于人物事件的睁开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便于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文章主题,文中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可描绘。
1(三)记述的次序记述的次序指记述文资料安排方式,一般可分为正叙、倒叙、插叙。
1、正叙:记述的资料准时间推移、地址转移和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来表达的方法。
用正叙写的文章、层次、段落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可从时间推移、程序推动、空间变换等标记着手,理清思路。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点,能正确识别和分析记叙文。
2. 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段落大意的方法快速理解记叙文。
3. 训练学生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写作手法的认识,能运用所学知识鉴赏和评价记叙文。
5. 培养学生在中考中应对记叙文阅读题目的信心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文体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特点3. 记叙文的人物形象分析4. 记叙文的事件发展分析5. 记叙文的环境描写分析6.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7. 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8. 记叙文阅读练习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结构特点、人物形象分析、事件发展分析、环境描写分析、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记叙文阅读题型的解题技巧,如何快速准确地答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结构特点、人物形象分析、事件发展分析、环境描写分析、写作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记叙文的各种特点。
3. 练习法:设计记叙文阅读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题技巧。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结构特点。
2. 第二课时: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环境描写。
3. 第三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手法。
4. 第四课时:介绍记叙文阅读题型及解题技巧。
5. 第五课时:进行记叙文阅读练习,讲评答案。
6. 后续课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
7. 结束语:总结本专题复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加强自主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记叙文阅读的课后作业,并要求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记叙文内容,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记叙文的速度和效果。
4. 通过对典型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得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及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及要素3. 记叙文的阅读策略4. 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5. 记叙文阅读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阅读策略。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答题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结构和阅读策略。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题型,讲解解题技巧。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进行记叙文阅读实践,提高阅读能力。
4. 反馈法:通过练习和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概念及特点2. 第二课时:讲解记叙文的结构及要素3. 第三课时:讲解记叙文的阅读策略4. 第四课时:讲解记叙文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5. 第五课时:进行记叙文阅读实践,总结复习要点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记叙文案例,引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3. 分析: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阅读策略和解题技巧。
4. 实践:学生进行记叙文阅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阅读。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本节课的难点,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八、课后作业: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练习和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1赐山中学中考记叙文阅读训练导学案学案
赐山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执笔:刘凌寒审核:审批:授课人:刘凌寒授课时间:编号:024班级:姓名:小组:课题: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项训练课型:训练学习目标:1、了解记叙文阅读的相关知识。
2、分析近三年衡阳中考记叙文考题的类型,掌握该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
3、提高信息筛选、分析、整合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链接:1、文章体裁文章体裁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2、文学体裁:文学体裁分为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要求形散而神不散、戏剧。
3、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抒情、描写,以记叙表达方式为主的一种文章体裁。
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5、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标志: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变化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最常见的线索:对某一人物的喜爱、怀念之情;人物的感情变化(认识变化);代表了作者感情的实物6、人称的作用(好处)。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7、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8、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9、描写的种类及作用:(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描写的种类:一)、人物描写:A正面描写:(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衣着描写)(2)动作描写(3)语言(对话)描写(4)心理描写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主题。
中考记叙文复习导学案(一)
课题
课时
1课时
2.概括层意(段意)
答题格式:
3.概括文章主旨
答题格式:
4.概括人物心理情感变化过程。
答题格式:
四、品味赏析题型
(一).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及作用;
(二).加点词语能否删除或换用。
(三).句子的表达效果;
常见题型:
1.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答题格式:
4.品评加点词语作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格式:
5.词语的调换
答题格式:
6.从表达方式及作用方面赏析句子
基本方法:一是判断识别相关语句属何种表达方式;二是分析该表达方式的运用效果。
(1)议论、抒情
记叙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中的抒情的作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引发读者共鸣,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答题格式:
7.人物描写及作用
(1)肖像、神态描写及作用
答题格式:
(2)语言、行动描写及作用
答题格式:
(3)心理描写及作用
答题格式:
8环境描写及作用
答题格式: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9.其他描写作用
(1)描写角度:正面(直接)描写、侧面(间接)描写
答题格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描写的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答题格式:
3.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
答题格式:
学习目标
1.了解近年来来宾市中考考点及题型。
2.归纳记叙文的知识点。
3.掌握记叙文的考点及题型答题技巧
4.会联系知识点运用技巧答题。
学习重难点
【中考复习】中考语文记叙文复习教案
一般记叙文的复习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般记叙文的阅读方法教学过程:导入: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进行专题复习:记叙文的阅读。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从广义角度理解,初中阶段所学随笔、写景状物的散文、小说、寓言、童话、新闻等文体都属于记叙文范畴。
对记叙文的考查,包括课内教读记叙文的语段和课外整篇的记叙文,其考查点一般有以下几点:考点:整体感知,分清要素、线索、顺序。
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
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
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
5、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等。
针对中考考点,这节课重点复习写人叙事的一般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掌握以下几点:目标:(一)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二)记叙文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的分析和体味(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思想内容的把握对于目标,显示完后,让一学生复述,以检测他们的听课效果。
如正确则欣赏其精力集中,否则提醒注意力,思维跟上。
指导与训练一、第一环节,教师讲解,要素、顺序和线索,要求学生适当做笔记。
记叙的要素、顺序和线索的判断与梳理考点精讲中考常从要素、线索、顺序入手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
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
屏幕显示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2.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和常见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记叙文情节、人物、环境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理解记叙文主题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
4. 训练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进行记叙文阅读。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
2. 记叙文的常见结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3. 分析记叙文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
4. 理解记叙文主题和作者情感态度:通过人物、事件、环境等表现。
5. 运用阅读策略:快速阅读、细读、猜读、跳读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文体特点、结构、情节分析、主题理解。
2. 难点:运用阅读策略进行记叙文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记叙文案例,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和阅读方法。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策略。
3. 实践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记叙文阅读实践,教师指导并及时反馈。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和常见结构。
2. 第3-4课时:分析记叙文情节,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3. 第5-6课时:理解记叙文主题和作者情感态度。
4. 第7-8课时:讲解阅读策略,并进行实践训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练习,评估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程度。
3. 阅读策略应用: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能有效运用所学策略。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记叙文阅读作业,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记叙文阅读材料。
2.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知识点。
3. 阅读材料:准备一些记叙文文章,用于课堂分析和练习。
4. 练习题: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引入一些典型的记叙文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教学文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花张蒙中学南彩辉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阅读中考考点。
2、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记叙文相关知识点。
3、掌握记叙文解题方法、答题格式和一些常用语。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是训练重点。
教学难点:判断各种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及分析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聚集1、记叙线索、顺序、详略。
2、理清文章思路,概述内容。
3、理清题旨及文章主旨。
4、揣摩理解关键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用。
5、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8、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9、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答题技巧及原则1、四大意识:整体意识、对应意识、原文意识、要点意识2、六大步骤: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回扣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组织表达3、答题原则:一定要有原文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一定有根据)4、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1)学会摘关键词(2)学会摘关键句(3)要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出来三、知识清单(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
(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1、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2、充当线索的一般有: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见闻等。
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和常见结构。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记叙文内容,把握记叙文主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记叙文的效率。
4.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评价记叙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文体特点:人物、事件、环境、情感。
2. 记叙文的常见结构: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3. 阅读策略:快速浏览、细读理解、概括总结、推理判断。
4. 批判性思维:分析评价人物、事件、情感、写作手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常见结构和阅读策略。
3. 练习:提供若干篇记叙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理解。
4. 讨论:分组讨论,分析评价文章的人物、事件、情感、写作手法等。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阅读一篇记叙文,运用所学知识和阅读策略进行阅读理解,写出阅读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程度。
3. 批判性思维:评价学生在分析评价文章时的逻辑性和深度。
4. 学习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记叙文案例,分析其文体特点和结构。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记叙文的心得和方法。
3.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记叙文的关键信息和主题。
4. 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编写短篇记叙文,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记叙文素材库:收集各类记叙文,用于教学实践和课后阅读。
2. 阅读策略指导:提供关于阅读策略的资料,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技巧。
3. 批判性思维工具:提供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思考框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九年级语文中考记叙文概括内容专题复习+导学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记叙文概括内容专题复习+导学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考复习专题——概括内容》导学案学习目标:复习记叙文内容概括的答题方法,准确严谨回答问题。
一、回顾教材,寻找源点册数篇目考点探源七上《皇帝的新装》七下《老山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八上《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九下《变色龙》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一)阅读七上课本《散步》,完成题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总结解题思路:(二)阅读八上课本《藤野先生》,完成题目:概括“我"和藤野先生交往有哪几件事?总结解题思路:(三)阅读八下《社戏》,完成题目: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平桥概况___ ______月夜行船赵庄看戏总结解题思路: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一)《走一步,再走一步》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一颗小桃树》问题: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三)《孤独之旅》问题: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时段情节杜小康心理行程最初辍学随父亲前往芦苇荡放鸭②到达放鸭地点①恐惧、孤独放鸭中期③从容、坚强八月的一天清晨④惊喜四、以文测法,内化能力1.阅读文章《往事温柔》,回答问题。
(2021年福州质检题)往事温柔管朝涛清晨,天空还没亮,恍惚中被大雨惊醒,我起身坐了一会。
窗外的雨水在腾起的雾气中渐渐小了,转而淅淅沥沥的。
初夏的雨总是这样没完没了,时而冷雨,时而闷雾。
我困意未消,闭上眼睛,半梦半醒的,似乎回到家乡。
记得九岁多的时候,也是这个季,凌晨五点左右,总是在睡梦中被叫醒,因为水稻秧苗在地里疯长,我们全家必须在五到六天里完成所有插种。
乡间的清晨一般是大雨滂沱,我总希望着它一直别停,这样可以拖到八九点出门。
因为那时候蚊子就不会再光顾我们柴火棒一般的腿上了。
乡间不知名的小黑蚊,在这个季节对你的裸露的部分总是毫不留情的,每次从地里回来,腿上被蚊子叮咬后,如黑芝麻撒在一只长条黄面包上一样,密密麻麻的小血包令你奇痒无比。
九年级语文中考记叙文欲扬先抑手法专题复习导学案
《中考复习专题--欲扬先抑》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记叙文中欲扬先抑的作用。
一、回顾教材,考点探源1.回归教材,参考课本中“预习提示”“批注”及课后“思考探究”梳理下表。
2.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我们发现提问的方式可能有: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
1.阅读《阿长与<山海经>》第2-21段,回答问题。
文章重点写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为什么前面要花那么多笔墨写和阿长有关的其他事情,请简要分析。
结论:2.阅读《藤野先生》第6-23段,回答问题。
选文⑨⑩段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结论:3.阅读《白杨礼赞》后三段,回答问题。
选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请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结论: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
1.试分析《列夫·托尔斯泰》中欲扬先抑手法的作用。
2.阅读《荔枝蜜》,回答问题。
①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
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
说起来可笑。
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
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
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
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②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
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园林,不是山。
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
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③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
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
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满树刚开着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2. 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技巧,能够有效地捕捉关键信息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对记叙文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记叙文的形式进行创作和表达。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记叙文的定义,解释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2. 记叙文的阅读技巧:教授如何捕捉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分析人物形象和事件发展等。
3.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和评价记叙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4. 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记叙文的形式进行创作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向学生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以及阅读技巧。
2. 互动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写作练习法: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记叙文的形式进行创作和表达,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记叙文的理解和阅读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作品,关注他们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给出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3. 考试评估:通过定期考试,检测学生对记叙文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记叙文教材,提供丰富的记叙文样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和文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3. 写作练习:提供写作练习的素材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引入一些经典的记叙文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发他们对记叙文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专题复习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导学案
复习目标:1、梳理记叙文文体知识 2、熟悉常考题型 3、掌握答题技巧
复习重点:2、3
复习难点:3
复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复习过程:
一、预学
【自主预学,感受新知】
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哪些?指记叙文材料安排方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3、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些?按描写角度可以分为什么和什么描写?
人物描写角度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
描写角度分:正面描写及侧面描
4、下面句子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1)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
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
(2)老人们真幽默,吃着西瓜与夏天告别,说是“啃秋”。
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秋,迎来了这楚楚动人的新娘子。
秋山,变得丰腴起来了;秋水,变得温柔起来;秋风,变得凉爽起来了;秋云,变得淡远起来。
(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5)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
【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1、导入: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进行专题复习:记叙文的阅读。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从广义角度理解,初中阶段所学随笔、写景状物的散文、小说、寓言、童话、新闻等文体都属于记叙文范畴。
2、明确目标。
【检查预学,任务导向】见课件。
二、互学
【合作互学,技巧指导】
(一)中考考点梳理: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
2、结合语境理解含义或作用(表达效果)。
3、分析作品段落类型及作用。
4、分析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5、理解创作手法,把握文章主题。
6、结合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
7、谈自己阅读感受与情感体验。
(二)技巧指导:
★常考考点一:文章内容,故事情节。
常见提问方式: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文中写了三个家庭两代人之间的什么冲突?
3、本文围绕什么讲了几件事?
☆方法指津:1
在什么情况下干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的格式进行概括。
2、概括故事情节:人物+
事件。
例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浦东机场送别》答:一位17岁的女孩出国求学,她的亲人在浦东机场为她送别的故事。
2、请简要概括《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答:菲利普夫妇盼于勒;菲利普夫妇赞于勒;菲利普夫妇遇于勒;菲利普夫妇躲于勒。
★常考考点二: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常见提问方式:1、联系上下文,请说说标题“×××”的作用。
2、结合全文,说说标题有什么含义?
☆方法指津:标题的作用及含义可以从三方面回答:标题形式新颖,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内容上概括了事件、点明主旨或一语双关。
结构上提供了线索。
特别提醒:如需答含义,只需答出其寓意或双关义即可。
例题:1、标题《如果苹果会说话》的作用:形式新颖,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标题《别动那张餐桌》的作用:一语双关,既包含了两次要回餐桌这件事,又包含了生怕破坏他们幸福的深刻含义。
3、标题《背影》的作用:在结构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常考考点三:词语在句中的含义(作用)。
常见提问方式:1、体会某段画线的句子中加点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品味下边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方法指津:词语本义 + 感情色彩、修辞手法、人物描写、写作手法+表现的内容或表达的情感
例题:1、孩子很贪婪,把勺子里的汤喝出很大的响声。
《别动那张餐桌》答:贪婪”本意是“贪得无厌”,是个贬义词,用在本句中则写出了孩子食欲很好,吃饭很香的情态,(1分)它既能能照应上文“租房的是一对进城打工的夫妇,带着孩子,看样子条件很拮据”,又能表现出餐桌带给打工夫妇全家的幸福.
例题:2、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
(丰子恺《白鹅》)。
答:“厉声喝斥”是大声斥责,是鹅的大声叫喊,这里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白鹅傲慢的特点,把白鹅写得富有灵性,表现了对白鹅的喜爱。
例题:3、便排出九文大钱。
(鲁迅《孔乙己》)
答:“排”是孔乙己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帮面前显示阔气,炫耀自己有钱的样子,表现出他在有了酒资之后的迂腐之气。
例题:4:这类地主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答:“看也不看”写出地主对这类饭食的厌恶,“有滋有味”写出我们的喜爱,使用对比,突出表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的性格特点,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常考考点四:句子在句中的含义(作用)。
常见提问方式:1、怎样理解(解读)这句话的含义。
2、分析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表达效果或或表达上的好处)。
☆方法指津:1、分析关键句子含义答题思路:在明确文章中心的基础上,先答出该句写了什么,再联系中心答出该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析关键句子作用答题思路:联系中心,指出句子通过何种手段(修辞或写法)表现了人、景、物的什么特点或表达了何种情感。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常考考点五:段落在文中的作用 。
常见提问方式:(1)第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为什么要写XX 段内容?(3)删
去XX 段可以吗?
☆方法指津:1、段在文首的作用有: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
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段在文中的作用有: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
上文;呼应前文。
3、段在文末的作用有: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
结构严谨;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特别提醒:记叙文中中间段落除了注意过渡段的作用,还要注意插叙段的作用。
插叙段
多起补充交代的作用,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从而突出中心,为下文作
铺垫。
答题格式:插叙了 内容 ,充实了文章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 性
格,使文章情节波澜起伏,突出了文章中心。
★常考考点六: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
常见提问方式:第几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方法指津: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③
物心情④为下文做铺垫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人物的
生存环境。
②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
③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④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做铺
垫。
答题格式:这句(段)话描写了 的一幅图画,交代了 的背景,渲染了 的氛围(气氛),烘托(衬托)了人物 的心情,为下文写 做铺垫,推动故
事情节的发展。
(一般只要写到两三个就足够了)
★常考考点七:理解创作手法 。
常见创作手法:对比、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衬托、政策面结合、讽刺、夸张等。
其中
前三种最为常见。
☆答题格式:1、对比手法:把 和 比较,突出 的性格,更好地表现文
章的主题“ ”。
2、抑扬法:该文采用了抑扬法,先 ,后 。
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
出了 。
3、以小见大: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从 这一件小事中,表现了 这一重大主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发人深思。
★阅读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要对具体题目所涉及到的相关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特别注意答题格式。
【展示交流,师生评学】
三、评学
【整合训练,巩固提高】
作业: 中考复习指南P69《最美丽的谎言》。
本节课我感受最深的
部分
本节课我解决的问题 本节课我学会的方法 本节课我感到疑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