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一第二课第一框导学案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一政治导学案:必修一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
学习目标---导航一、学习目标1.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3.理解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4.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5.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分析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基础梳理-----预习(一)供求影响价格1.影响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间接:直接: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来实现的,2.供求变化对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供不应求——价格——“_____________”——方市场(起主导作用)供过于求——价格——“_____________”——方市场(起主导作用)。
(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最终是由价值的。
价值是价格的,价格是价值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
2.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决定的,而是由决定。
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其他因素不变,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
3.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提高。
4.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价格必须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因为课堂小结与反思课后作业--------延伸1.2010年夏天,许多商场再次搞起了羽绒服反季节促销活动,虽然羽绒服到冬天才能穿,但较低的价格还是引来了许多消费者。
这说明()A.反季节促销是商家决胜的关键B.许多消费者购买商品是盲目的C.价格降低,会增加人们对商品的购买D.价格竞争是商家竞争的核心《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丰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
必修一导学案参考答案
政治必修一参考答案第一课第一框答案【课内探究】探究一:1、老王用来自己食用的菜不是商品,在集市卖掉的蔬菜是商品。
2、自己吃的蔬菜虽然是劳动产品但没用于交换,虽然有使用价值但无价值;卖掉的蔬菜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探究二:1、拥有红珍珠的人和拥有咖啡的人能够成交。
2、交易双方恰好需要通过对方的商品,需要搭配成相互需要对方商品的双方。
3、找到大家都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作为交换媒介。
探究三:10元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1元执行的流通手段职能;15元执行的支付手段职能。
探究四:1、略。
2、美国大量印刷美元的行为违背了纸币的发行规律,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引起美国国内甚至世界经济的动荡。
【课堂检测】1、B2、D3、C4、D5、D【课后强化】1、A2、C3、D4、A 5.C 6、B 7、B 8、D9、(1)①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为了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以货币的形式取回自己劳动创造的价值。
②货币产生前是物物交换,不存在风险。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卖和买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
商品生产者首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取得一定数量的货币,然后才能用这笔钱买回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
而商品能否顺利交换回货币,要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商品的质量、人们是否需要等。
否则,就会卖不掉。
因此,“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一次惊险的跳跃。
③商品生产者只有顺利地把商品换成货币,把商品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
否则,就意味着白白付出了劳动,自己需要的商品买不回来,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因此说,从商品到货币这个跳跃不成功,摔坏的就一定是商品所有者。
④这“惊险的一跳”会促使商品生产者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2)不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解析:理解本题设问,要从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来看。
从商品交换的发展来看,在货币出现以前,交换是以物易物,是一种物物交换,货币出现以后,就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
2023年湘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
2023年湘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2023年湘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全套导学案(全册完整版)第一单元政治与人民生活第一课政治与人民生活- 教学目标:了解政治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明确政治对人民生活的作用。
- 教学内容:- 了解政治的含义和作用;- 探究政治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讨论政治对人民生活的影响;2. 介绍政治的含义和作用;3. 分组讨论政治对人民生活的影响;4. 汇报和总结各组的讨论结果;5. 小结政治对人民生活的作用。
第二课政治与人民生活- 教学目标:了解政治思想对人民生活的指导作用,培养正确的政治意识。
- 教学内容:- 介绍政治思想的概念和作用;- 探究政治思想对人民生活的指导作用;-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政治思想的概念和作用;2. 分析不同政治思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3. 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所持的政治思想;4. 总结政治思想对人民生活的指导作用;5. 分组展示不同政治思想的演讲。
第三课政治与群众路线- 教学目标:了解群众路线的含义,明确政治与群众路线的关系。
- 教学内容:- 理解群众路线的概念和特点;- 探究政治与群众路线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忆群众路线的基本概念;2. 分组讨论政治与群众路线的关系;3. 展示讨论结果,进行总结;4. 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如何发挥群众路线的作用;5. 分组展示政治与群众路线的案例。
第二单元政治思想的发展第四课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探索它们对现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 教学内容:- 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 探究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思想的影响;- 教学步骤:1. 介绍古代中国的政治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2. 分析各种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和影响;3. 探究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对现代政治思想的启示;4. 学生自主研究一个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案例,并进行分享;5. 总结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的重要性。
高一政治第二课第一框教学案
第 2 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导学案第 1框: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主备人: 赵法根第 3 周第2 课时总 9 课时高一备课组长:李艳华段长 :一【学习目标】:1. 比较不同的选举方式,明确各自优劣;2.知晓选举程序和规则;3.增强政治责任感,正确行使权利二【教学重点】:选举方式的优劣及选择;选举程序三【教学难点】:民主选举权利与选举权;选举程序及操作四【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1.自读政治生活P 15--18 页,用红笔画出疑难点,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和合作探究。
2.通过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小组讨论。
3.课堂练习必须独立完成。
五【自主学习】:【知识梳理】一、民主选举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1)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要根据、、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表明,选举方式的选择必须体现,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3.我国的选举方式①是什么:②为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直接选举:县及县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农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等。
间接选举:县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1)为什么①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
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
③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是。
(2)怎样珍①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认真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②积极参加选举,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③公民行使选举权应处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要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现,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二、民主决策1.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1)参与决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政治必修一第二课第一框导学案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导学案政治学科导学案编制人:胡铁耀编制时间:2013/9/6班级:小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常见的具体因素,并懂得这些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
2.理解并分析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3.掌握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等几组概念的关系。
4.识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学习重点:1.供求影响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学习难点:1.供求影响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一、影响价格的因素㈠供求影响价格1.引起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上述各种因素对引起商品价格价格的变动,是通过什么途径或渠道来实现的?2.商品的供求变化是怎样影响商品价格的?㈡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3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4.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怎样的?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6.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课堂检测:1.在伊朗局势日趋紧张和全球需求持续增长的形势下,国际油价迅速上涨,有些人不得不推迟休假或旅行计划。
材料表明()A.引起价格变动的直接因素很多,政治因素就是其中之一B.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D.供求影响价格2.如果一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那么他在商品交换中()A.必然亏本B.必然赚钱C.既不赚钱也不亏本D.可能赚钱也可能亏本3.若生产同样的一双皮鞋,甲厂花费2小时,乙厂花费3小时,丙厂花费4小时,三双鞋在同一市场上出售,试问,哪一双鞋的价值量大?()A.甲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B.乙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C.丙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D.甲乙丙三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一样大4.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N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一部手机可以换_MP4。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1课导学案
2019-2020年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课第1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3、理解货币两种基本职能的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发行规律(二)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二、自主学习提纲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2、货币的产生过程、货币的本质3、货币基本职能是什么?除了基本职能,还有哪些其他职能?4、如何区分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三、基础填空1.商品(1)含义:商品是用于_____的______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A、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________的属性。
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__________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产生过程(1)货币的出现是商品交换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商品交换大概经历几个阶段?•物物交换:(公式)商品——商品•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以货币为媒介:商品(W)——货币(G)——商品(W)(商品流通)(2)贵金属金银为什么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优点:(3)货币的含义及本质含义:本质:3、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2)价格:(3)特点:4、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1)含义:(2)商品流通的含义:5、纸币的产生思考:货币在发展过程中经历哪些阶段?6、纸币(含义)7、纸币的面值是由国家规定的。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购买力吗?四、巩固练习(单项选择)1、杨先生按包月方式订制了“天气预报信息服务”,以方便出行。
这里的“天气预报信息服务”()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2、“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2课 第1框PPT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 1.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因素、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 内容和表现形式、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 2.明确价值的决定因素、价格的影响因素。
• 3.形成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光荣的观念。
导学线索
主干知识梳理
• 一、供求影响价格
• 1.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
• 三、价值规律 •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社的会必要 劳_基动__础时__实间__行__等__价_交__换__。____决价值定量,商品交换以_______为 •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
_价__值_______上下波动。
问题探究
• 探究点一 影响价格的因素
说明在同一价格上,商品供给量增加,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前提下,供给量增加说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 该商品的数量增加,即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 下降,可见①③正确;供给量增加意味着生产该商 品的企业可能增加了,从而导致商品价格下降,故 ②④错误。
• 探究点二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比
• 3.辨析:个别劳动时间和商品的价值量无关。因此 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没有意义。
• [答案] 观点错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但是,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在市场竞 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则处于不利地位。所以 商品生产者应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 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争取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 如何理解“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形成价格”是 一致的?
•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 定价格。强调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价值决定的,而 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教案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全课概述本课从分析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两个角度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反过来影响市场、引导市场的辩证关系,让学生通过感受市场、价格、生活、生产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认识价值规律及其作用等经济现象、经济规律。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二、价格变动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归纳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认清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评价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新课程学习2.1 影响价格的因素【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与价值关系、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3、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二)能力目标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设置的镜头一至四,并回忆生活中商品价格变动情况,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商品的价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什么?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回忆生活活动,得出商品价格是经常变动的结论,思考讨论它为什么变动,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教师点评:影响价格的因素很多,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文化、生活习俗等,都可以引起价格变动。
人教版2019年高中政治必修一全一册导学案579页word版含答案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1 课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目标导航] 1.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重点) 3.能够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解决措施等相关问题。
4.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商品、货币的本质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课前自主学习KEQIANZIZHUXUEXI1. 商品(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Ⅰ .变质食品、假冒伪劣产品是商品吗?提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变质食品、假冒伪劣产品不具有商品应有的使用价值,因而不能作为商品出售。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Ⅱ .“企业只关心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
”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没有认识到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企业不仅关心商品的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商品的质量不好,价值则难以实现。
作为消费者,不仅关心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心商品的价值,总是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人们在购买商品时,总是力图找到两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点。
Ⅲ.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大小之分吗?提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大小之分,因为它们在质上是不同的,不能做比较,而且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人们的需要也不一样,人在饥饿时迫切需要食物,这时食物比其他东西更能满足人的需要。
使用价值只有高低、好坏之分,比如设计的合理性、质量的高低等。
2. 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 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 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但货币主要是以自身价值表现、衡量其他商品价值,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所以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不能认为是商品。
Ⅳ .对纪念币如何正确认识?提示:纪念币的种类分为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二课第一框学案
【当堂小结】【训练达标】1.进入2013年5月份以来,全国各地蔬菜价格普遍回落。
随着夏季蔬菜生产、供应旺季的到来,各地露地蔬菜将陆续大量上市,预计菜价将进一步下降。
这表明( )A.需求下降会导致价格下降B.需求上升价格就上涨C.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下降D.供给对价格有直接影响2.在相同的条件下,一只玩具船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艘轮船的价格高;一价台灯的价格再低也不会比一支蜡烛更便宜。
这表明()A.价格由价值决定 B.价格由使用价值决定C.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D.价格决定价值3.2013年我国进一步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每斤分别提高3分、5分和1毛钱,小麦每斤提高3分钱。
下列对这项举措认识不正确的是( )A.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可以调动粮农的种粮积极性B.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是因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导致粮食价值量的增加C.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具体措施D.利用粮食价格变动调节粮食生产和供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体现“三八二十三,人人说我憨,我的卖完了,你得往回担”。
说的是一个精明的小商贩在街上卖韭菜,一斤八分,二斤一毛六,三斤二毛三。
就这一分让利,他每天的生意很好。
据此回答4~5题。
4.在这里,小商贩喊出的“一斤八分,二斤一毛六,三斤二毛三”这些吆喝,是()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③在说明韭菜的价格④在强调韭菜的价值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5.小商贩的精明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做生意应该()①不断降低商品价格②善于运用经营策略③懂得价格影响供求的道理④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6、生产某种商品,如果某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那么这个企业的()A、单位商品价值量变小,价值总量不变B、单位商品价值量变小,价值总量变小C、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大,价值总量增加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7.新华网报道,世界绿色棕榈油产量可能大幅增长到300万吨,因为马来西亚基准毛棕榈油价格稳步上涨,价格上涨将会鼓励绿色棕榈油产量提高。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二课课时导学案
鼓励小组将讨论成果以报告、 演讲等形式展示,提升学生表 达能力。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融合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趣味性。
网络互动平台
借助在线课程、社交媒体等平台, 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 动。
个性化学习支持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 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辅导。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一课第二课 课时导学案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知识点梳理与重点难点 •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 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 •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目标
02
01
0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第三课时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02
知识点梳理与重点难点
第一课知识点回顾
了解思想品德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01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明确思想品德课程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
展的重要性,理解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礼仪知识
02
学生应了解并遵守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如尊重他人、
100%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从不同角 度探讨道德问题,培养同理心和 批判性思维。
80%
案例分析
引入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讨论,从中提炼道德原则和价值 观。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探讨
分组策略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导学案
高一一部政治导学案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两课时第一框题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导学案明确目标:一、货币的本质1.商品是用于的产品。
2.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它是货币的表现。
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五种职能。
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是和。
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也有。
3.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它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上的货币。
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三、纸币1.作为货币符号的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具有、、的优点。
2.纸币是由(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为限度巩固提高:能力训练【例1】在下列物品中,能够肯定是商品的是( )①大米②商店里过了保质期的饮料③自来水④买回来食用的面粉⑤送给人的钢笔⑥待售的鲜花A.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⑥【创新训练】1.2004年岁末,印度洋地区发生的地震和海啸震动了全世界。
海啸发生后,国际社会积极援助,向受灾国提供了大量的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
这里的“食品、药品及生活用品”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例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是()A.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一般等价物不可以B.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般等价物则不是C.货币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D.货币可以直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一般等价物则不可以【创新训练】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相比,两者的共同点是()A.它们没有本质区别,两者是一回事 B.货币是固定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C.货币的本质是金银,而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是商品 D.两者都是从长期的商品交换中分离出来的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货币的产生来看,货币是()A.与商品同时产生的 B.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C.商品生产长期发展的产物 D.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4.货币的本质是()A.一般等价物 B.商品 C.金银 D.人类劳动【例3】商店里的商品均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
高中政治必修一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导学案一、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正确认识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识记并理解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科学精神: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并掌握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意义。
3.公共参与: 通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二、学习目标:必备知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关键能力:深刻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坚定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树立政治认同。
四、新知导学(请同学们课前结合教材,认真完成下列填空。
)1.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1)过渡时期①时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____________基本完成。
②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____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______、对手工业和对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即“”。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________________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____________________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
(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①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__________________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2025山东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导学案
2025山东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导学案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课标要求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2、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二、命题预测1.描述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认清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以及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2.论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以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必然性;3.反思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三、本节课复习内容考点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主要矛盾民族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阶级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知识拓展一: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含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
1、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时间段(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总结:为什么说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1)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
(2)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的、革命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中华民族站起来。
(3)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与巨大成就。
高一政治 第二课第一框导学案
达成情况
A完全达成、
B基本达成、C未达成
备注(出错原因)
备注(没巩固好的知识点)
三、自主探究--------熟读内容,把握教材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探究与共享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不同选举方式各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选举方式
含义
优点
局限性
直接选举
由选民投票选举的方式
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不适用
间接选举
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的选举方式
成本较低,便于组织
每个选民不能直接投票选举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
等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
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
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
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余地
可能影响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
①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为选民或代表自主地表达自己的选举意志、行使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③说明依法享有选举权的公民叫选民④表明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②④
十、学习达成情况
学习目标
目标一
目标二
目标三
学习评价
能归纳复述民主选举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能结合具体情景判断民主选举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①公民的权利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了②这种竞选方式要比其他选举方式更好③是人民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表现④我国公民的政治素养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导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共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单元结构】【课标要求】大意义二、自主预习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2.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3.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和重要意义三、学习过程:(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活动探究1】教材25页探究与分享【思考】谈谈对两种观点的认识?【小结】1.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1)时段:从到基本完成。
(2)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的历史必然性/为什么①社会主义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3)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对和对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
提示:“一化三改”的实质是把改造为,使它成为中国的唯一经济基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的有机统一。
(4) 1956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5)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的作用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提示:社会主义改造:结果: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意义: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20181114高三B部 政治导学案48必修一第二课代慧颖2018.11.14
2018—2019学年高三年级B部导学案政治学科编写人代慧颖试做人张华审核人政治组使用时间:2018年11月14日编号:48本节标题:多变的价格班级姓名一、【学习目标】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2、识记影响价格的因素3、掌握价格变动的影响(生活、生产)4、单位商品价值量(数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等的关系二、【重点难点】1、识记影响价格的因素2、掌握价格变动的影响(生活、生产)三、【导学流程】(一)检:(5分钟)影响价格的因素(二)导:(3分钟)串讲第二节课知识点,点出注意事项(三)思:(12分钟)1.基础感知考点一价格的决定与变动1.商品的价值与价格(1)含义: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格是指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2)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一般而言,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价格成正比。
2.价值决定价格(1)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就越高;反之,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就越低。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4.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1)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2)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时间点上和某一价格下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愿意购买并能够购买的数量。
(3)供给的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减少,商品的价格升高;商品供给量增加,则商品的价格会下降。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课标要求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列举基本事实,反映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分析多种尝试终归失败的原因,证实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才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学习目标:1. 通过探究中国探索复兴历程,明确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和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
2. 通过探究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历程,证实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三、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我国近代探索复兴之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认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巨大历史意义,以及其承前启后的作用,社会主义作为新的社会形态具有强大生命力,从而增强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信心,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理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明确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符合我国发展规律的。
3.公共参与:通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四、重难点:分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特点与胜利意义;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五【教学过程】【自主预习,新知导学】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近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这决定了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2.近代救亡图存的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请结合教材分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导学案
政治学科导学案编制人:胡铁耀编制时间:2013/9/6
班级:小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常见的具体因素,并懂得这些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
2.理解并分析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3.掌握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等几组概念的关系。
4.识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学习重点:1.供求影响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学习难点:1.供求影响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过程: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㈠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上述各种因素对引起商品价格价格的变动,是通过什么途径或渠道来实现的?
2.商品的供求变化是怎样影响商品价格的?
㈡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3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怎样的意义?
4.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怎样的?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课堂检测:
1.在伊朗局势日趋紧张和全球需求持续增长的形势下,国际油价迅速上涨,有些人不得不推迟休假或旅行计划。
材料表明()
A.引起价格变动的直接因素很多,政治因素就是其中之一
B.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决定于供求关系
D.供求影响价格
2.如果一个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那么他在商品交换中()
A.必然亏本
B.必然赚钱
C.既不赚钱也不亏本
D.可能赚钱也可能亏本
3.若生产同样的一双皮鞋,甲厂花费2小时,乙厂花费3小时,丙厂花费4小时,三双鞋在同一市场上出售,试问,哪一双鞋的价值量大?()
A.甲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
B.乙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
C.丙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大
D.甲乙丙三厂生产的皮鞋价值量一样大
4.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生产N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一部手机可以换_MP4。
()
A.4个
B.6个
C.8个
D.10个
5.假定某一地区,鞋业生产出现下面三种情况:①甲鞋厂劳动生产率首先提高,该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②鞋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甲鞋厂劳动生产率没变③甲鞋厂与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
在上述三种情况下,甲鞋厂鞋的价值总量依次发生变化的是()
A.提高、不变、降低
B.提高、不变、提高
C.降低、提高、不变
D.提高、降低、不变
6.一般来说,汽车售价在春节、“五一”、“十一”会出现普遍的降价促销现象,其他时间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回升。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汽车价格的升降毫无规律可言
B.价格低的商品最受顾客青睐
C.顾客在非促销期间都不应买车
D.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