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5. 原子吸收光谱法
仪器分析教案第五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23:52:01
3)富燃性火焰:燃气与助燃气比例大于化学计量比, 燃助比大于1:3。这种火焰燃烧高度较高,温度较 低,噪声较大。但由于燃烧不完全,火焰呈强还原 性气氛,金属氧化物易被还原产生基态原子。适用 于易形成难熔氧化物的元素,如Mo,Cr等。 空气—乙炔火焰是原子吸收分析中最常用的火焰。
☆☆火焰原子化法的优点:重现性好、火焰稳定性 高、背景噪声低、易于操作的特点。 缺点:原子化效率仅为10%左右,灵敏度较低。
23:52:01
• 原子吸收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的比较 • 1.原子吸收法的选择性高,干扰较少且易于克服。 • 由于原于的吸收线比发射线的数目少得多,这样 谱线重叠的几率小得多。而且空心阴极灯一般并 不发射那些邻近波长的辐射线经,因此其它辐射 线干扰较小。 • 2.原子吸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 在原子吸收法的实验条件下,原子蒸气中基态原 于数比激发态原子数多得多,所以测定的是大部 分原子。 • 3.原子吸收法 比发射法具有更佳的信噪比。 • 这是由于激发态原子数的温度系数显著大于基态 原子。
锐线光谱,光的强度稳定且背景小。
☆空心阴极灯、蒸气放电灯、无极放电灯 ☆空心阴极灯应用最广泛
直流电压 300V~500V
23:52:01
Anode Ne+
Optically transparent window
Cathode
M
M* →M + hn M
Shield
23:52:01
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光谱主要是阴极元素的光谱, 用不同的待测元素作阴极,就制成相应待测元素的 空心阴极灯。
物,如AsH3 、SnH4 、BiH3等。这些氢化物经载气送入石
英管后,进行原子化与测定。
23:52:01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气液色谱柱中,与分离程度无关的因素是( B )A.增加柱长B.改变更灵敏的检测器C.较慢地加样D.改变固定淮的化学性质2.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B )。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3.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的元件是(B )A.棱镜B.光电管C.钨灯D.比色皿4.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为( B )A.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B.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C. 单色器-----吸收池------光源 ------检测器-----信号显示系统D. 光源-----吸收池------单色器------检测器5.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 A )干扰。
A. 硫酸B. 钠C. 磷酸D. 镁6.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D )。
A. 分配色谱法B. 排阻色谱法C. 离子交换色谱法D. 吸附色谱法7.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B)A. 能量越大B. 波长越长C. 波长越大D. 频率越高8.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 C )中被分离。
A、检测器B、记录器C、色谱柱D、进样器9.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 B )。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10.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的元件是 ( B )A.棱镜B.光电管C.钨灯D.比色皿11.测铁工作曲线时,要使工作曲线通过原点,参比溶液应选 ( A )A.试剂空白B.纯水C.溶剂D.水样12.下列哪种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通用检测器( D )A、紫外检测器B、荧光检测器C、安培检测器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13. 涉及色谱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因素的是( B )。
A. 保留值B. 分离度C. 相对保留值D. 峰面积14. 用质谱法分析无机材料时,宜采用下述哪一种或几种电离源? ( C )A. 化学电离源B. 电子轰击源C. 高频火花源D. B或C15.选择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 A )A.相似相溶B.待测组分分子量C.组分在两相的分配D.流动相分子量16. 紫外光度分析中所用的比色杯是用( C )材料制成的。
仪器分析 复习 重修 自学 预习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原子吸收基本原理
第一节
一、共振线 二、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化温度 三、定量基础
历史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待测基态原子对特征谱线的 吸收而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发展经历了3个发 展阶段:
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
1802年Wollaston发现太阳光谱的暗线; 1859年Kirchhoff和 Bunson解释了暗线产生的原因;
试样雾滴在火焰中,经蒸发,干燥,离解(还原)等过 程产生大量基态原子。火焰原子化的方法就是使试样变成 原子蒸汽。 火焰温度的选择: (a)保证待测元素充分离解为基态原子的前提下,尽量 采用低温火焰;因为火焰温度越高,产生的热激发态原子 越多,则基态原子数量减少;但太低温就会使盐类无法解
离,降低灵敏度。
I
Ve
I 0V e KV L dv;当发射线宽《吸收线宽时,可以认为
0 Ve
KV 是常数,相当峰值吸收系数K 0:I e K 0 L 于是A lg 1 e
K0L
I
0
0V
dv
0.4343 K 0 L
K0=?
吸收线轮廓仅取决于多普勒变宽时 1 KV dv 2 ln 2 K 0v,结合积分吸收式 KV dv的值 2 ln 2 e 2 解得:K 0 fN 0 v mc
太阳光
暗 线
第一激发态
E
热能
基态
E = h = h
C
发现钠蒸汽发出的光线通过温度比较低的钠蒸汽,会引起 钠光的吸收,并且钠发射线和暗线在光谱中位置相同,由此 判断太阳连续光谱中的暗线是太阳外层中的钠原子对太阳光 谱中钠辐射吸收的结果
原子吸收光谱基本原理:
仪器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 I =
e 0
I0e-KLd
∫ A = lg
e 0
I0
d
∫e 0
I0e-KLd
第14页,本讲稿共55页
对锐线光源,可以认为Kν= b×K0 为常数:
A
=
lg 1 e-bK0L
=
lg
eK0Lb
=
0.4343K0Lb
Under normal operation condition for AAS, line profile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Doppler broadening, hence,
这以公式表明:积分吸收值与单位原子蒸汽中吸收辐 射的基态原子数呈简单的线性关系,这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法的重要理论依据。
第10页,本讲稿共55页
前面公式中: e为电子电荷;m为电子质量;c为光速;N0
为单位体积内基态原子数;f 振子强度,即能
被入射辐射激发的每个原子的平均电子数,它正 比于原子对特定波长辐射的吸收几率。
若能测定积分吸收,则可求出原子浓度。 但是,测定谱线宽度仅为10-3nm的积分吸收, 需要分辨率非常高的色散仪器,技术上很难实现。 所以,1955年瓦尔西提出采用锐线光源来解决 求积分吸收值的难题。参见下图:
第11页,本讲稿共55页
第12页,本讲稿共55页
由图可见,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 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这时发射 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 在
一、原子吸收线和原子发射线
A
B
A 产生吸收光谱
B 产生发射光谱
E3
E0 基态能级
E1、E2、E3、激发态能级
E2
仪器分析第十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火焰原子化法原子化器
雾化器与雾化室
作用: 作用:将试 液雾化。 液雾化。 要求:喷雾 要求: 稳定、 稳定、雾滴 细小、 细小、均匀 和雾化效率 高,约(10%) 约 %
火焰原子化法原子化器
燃烧器
作用:形成火焰, 作用:形成火焰, 使进入火焰的试 样微粒原子化。 样微粒原子化。 火焰组成影响测 定灵敏度、 定灵敏度、稳定 性和干扰, 性和干扰,对不 同元素选择不同 的火焰。乙炔的火焰。乙炔 空气焰最常用。 空气焰最常用。
原子的量子能级 描述量子能级的形式: 描述量子能级的形式:光谱项 n2S+1LJ n:主量子数,核外电子的分布层次,0,1,2… :主量子数,核外电子的分布层次, , , L:总角量子数,电子的轨道性状, 0,1,2…, :总角量子数,电子的轨道性状, , , , 相应的符号为S、 、 、 相应的符号为 、P、D、F S:总自旋量子数,价电子自旋量子数的矢量和, :总自旋量子数,价电子自旋量子数的矢量和, 0,±1/2,±1,±3/2 , , , J:内量子数,电子运动过程中,轨道磁矩与自 :内量子数,电子运动过程中, 旋磁矩耦合形成的能级分裂,取值L+ , 旋磁矩耦合形成的能级分裂,取值 +S, L+S-1, … L-S。 + - , - 。 2S+1:光谱项的多重性。 光谱项的多重性。 光谱项的多重性
一种绝对测量方法,现在的分光装置无法实现。 一种绝对测量方法,现在的分光装置无法实现。
原子吸收法的定量基础 2.峰值吸收 2.峰值吸收 钨丝灯光源和氘灯,经分光 钨丝灯光源和氘灯, 后,光谱通带0.2 nm。而原子吸 光谱通带 。 收线的半宽度为10 收线的半宽度为 -3 nm。 。 用一般光源照射时,吸收光强 用一般光源照射时, 度变化仅为0.5%。灵敏度极差 。 度变化仅为 1955年瓦尔什(Walsh) 1955年瓦尔什(Walsh)提出用测定峰值吸收系数 年瓦尔什 K0 来代替积分吸收系数 υ的测定。 来代替积分吸收系数K 的测定。 锐线光源测量谱线的峰值吸收 并采用锐线光源测量谱线的峰值吸收。 并采用锐线光源测量谱线的峰值吸收。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包括:
1. 液相色谱法(HPLC):用于分离和测定液体和溶液中的化学成分。
2. 气相色谱法(GC):用于分离和测定气体和挥发性液体中的化学成分。
3. 质谱法(MS):用于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结构和质量。
可以与色谱法结合使用,例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4.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用于测定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浓度。
5. 荧光光谱法:测量物质在吸收紫外或可见光后放射出的荧光。
6. 红外光谱法(IR):用于确定物质中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
7. 核磁共振光谱法(NMR):用于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官能团。
8. X射线衍射法(XRD):用于确定物质的结晶结构。
9. 表面分析技术(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用于观察和分析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
10. 热分析技术(如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TGA)):用于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性和热性质。
这些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科学研究、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制药和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
仪器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
仪器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仪器分析技术,用于测定物质中特定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原子在特定波长的光下吸收特定能量的现象,通过测量所吸收的光的强度,可以确定样品中目标金属元素的浓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主要包括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GF-AAS)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FAAS)。
两种方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在光源和样品的处理上有所不同。
在GF-AAS中,样品首先转化为气态原子,并通过石墨炉中的加热将其浓缩。
然后,通过光源产生的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样品,在特定波长的光作用下,样品中的目标金属元素发生原子态到激发态的跃迁,吸收特定的能量。
通过测量光源透射光的强度变化,可以得到样品中目标金属元素的浓度。
在FAAS中,样品通过喷射到火焰中所产生的高温环境下转化为气态原子。
然后,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样品,样品中的目标金属元素吸收特定能量,发生原子态到激发态的跃迁。
同样,通过测量光源透射光的强度变化,可以测定样品中目标金属元素的浓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以下优点:1. 灵敏度高: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测定微量金属元素的含量,其灵敏度在ppb(亿分之一)到ppm(百万分之一)的水平上。
2.选择性好:由于每种金属元素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因此不同金属元素之间相互干扰较小。
通过选择不同的光源波长,可以测定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3.准确性高:原子吸收光谱法经过多年的发展,仪器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得到大幅提高。
同时,该方法具有较低的标准偏差和高的精密度。
4.快速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快速分析的特点,一个样品一般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分析,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除了优点之外1.需要样品前处理:样品的前处理会影响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灵敏度。
例如,在GF-AAS中,样品需要进行湿氧化处理,其中可能会引入外源性污染物。
仪器分析第6章 原子吸收光谱
化学计量火焰 由于燃气与助燃气之比与化学计量 反应关系相近,又称为中性火焰,这类火焰,温 度高、稳定、干扰小背景低,适合于许多元素的 测定。
富燃火焰 指燃气大于化学元素计量的火焰。其特 点是燃烧不完全,温度略低于化学火焰,具有还 原性,适合于易形成难解离氧化物的元素测定; 干扰较多,背景高。
(3)原子吸收法的选择性高,干扰较少且易于克服
(4)原子吸收条件下,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比激发 态原子数目多得多,所以测定的是大部分原子,这 就使得原子吸收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原子吸收光谱的特点:
优点: (1) 检出限低,10-10~10-14g; (2) 准确度高,RSD约1%~5%; (3) 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 (4) 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 局限性: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 时多元素测定
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瓦尔西发表了著名论文:《原 子吸收光谱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原子吸收 光谱法的基础,之后原子吸收光谱法迅速发展。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发射光谱的比较:
(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利用的是原子吸收现象,而 发射光谱分析则基于原子发射现象
(2)原子吸收线比发射线的数目少的多,这样谱线 的重叠概率小
✓ 单道双光束型:利用参比光束补偿 光源引起的基线漂移。
1. 光源
作用:辐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共振线和其它 非吸收谱线),以供测量之用。
要求: A. 能辐射锐线光源 B. 辐射的光强度必须足够、稳定且背景小 C. 灯供电稳定,以确保光强度稳定 空心阴极灯、蒸气放电灯、无极放电灯
空心阴极灯结构
♫ 干燥:试液随升温脱水干燥,由液体转化为固 体。一般情况下,90~120℃,15 ~ 30 s。
仪器分析第五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仪器分析第五章原⼦吸收光谱法第五章原⼦吸收光谱法Chapter FiveAtomic Absorption SpectrumFor Short:AAS第⼀节基本原理⼀、原⼦吸收光谱分析概述1、原⼦吸收光谱的起源18世纪初,⼈们便开始观察和研究原⼦吸收光谱-----太阳光谱中的暗线。
1955年,澳⼤利亚物理学家⽡尔西发表了著名论⽂“原⼦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奠定了原⼦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1955年,原⼦吸收光谱作为⼀种分析⽅法开始应⽤。
并在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
2、什么是原⼦吸收光谱?溶液中的⾦属离⼦化合物在⾼温下能够解离成原⼦蒸⽓,两种形态间存在定量关系。
当光源发射出的特征波长光辐射通过原⼦蒸⽓时,原⼦中的外层电⼦吸收能量,特征谱线的光强度减弱。
光强度的变化符合朗伯-⽐⽿定律,进⾏定量分析。
它是基于物质所产⽣的原⼦蒸⽓对特征谱线的吸收作⽤来进⾏定量分析的⼀种⽅法。
原⼦与分⼦⼀样,吸收特定能量后,产⽣基态→激发态跃迁;产⽣原⼦吸收光谱,即共振吸收。
原⼦由基态→第⼀激发态的跃迁,最易发⽣。
每种原⼦的核外电⼦能级分布不同,当产⽣由基态→第⼀激发态的跃迁时,吸收特定频率的辐射能量。
⼆、共振线:共振吸收线——电⼦从基态跃迁⾄第⼀激发态所产⽣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简称共振线)。
共振发射线——电⼦从第⼀激发态再跃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频率的辐射,对应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也简称共振线)。
原⼦的共振线的吸收共振线称为元素的特征谱线,因为:各种元素的原⼦结构和外层电⼦排布不同。
所以不同元素的原⼦从基态激发成第⼀激发态(或由第⼀激发态跃回基态)时,吸收(或发射)的能量不同,因此各种元素的共振线各有其特征性。
共振线⼜称为元素的灵敏线,因为:这种从基态到第⼀激发态的跃迁最容易发⽣,因此对⼤多数元素来说,共振线是指元素所有谱线中最灵敏的谱线。
在原⼦吸收光度法中,就是利⽤处于基态的待测原⼦蒸⽓对从光源发射的共振发射线的吸收来进⾏分析的。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1、仪器分析法是指利用专门的仪器,通过测量物质某些物理、化学特性的物理量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2、电化学分析法包括电位分析法和电解分析法,其中电位分析法利用电极电位与被测物质活度的关系来测定溶液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3、电化学分析法中的参比电极是用来提供电位标准的电极,其电位值应该是已知且恒定的。
4、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原子吸收法属于光学分析法,而电位法属于电化学分析法,库仑分析法属于物理分析法。
5、玻璃器皿的洗涤方法应该根据污染程度选择不同的洗涤液,洗涤干净的标志是表面应该有一层薄薄的水膜。
6、分析天平的使用方法包括水平调节、预热、开启显示器、称量和关闭显示器等步骤,使用时需要注意保持天平平稳和正确读数。
7、参比电极在电位分析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电位值应该是已知且恒定的,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在电位分析法中,指示电极是一种电极,它的电位会随着待测离子活(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并能指示出待测离子活(浓)度。
5、pH的实用定义公式为pHx=pHs+(Ex-Es)×0.0592.6、荧光光谱法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
7、在电位分析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极电位应与被测离子的活度的对数成正比。
8、饱和甘汞电极的外玻璃管中装的是纯水。
9、p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氢离子穿透玻璃膜而使膜内外氢离子产生浓度差。
10、pH=9.18不是直接电位法中常用的pH标准缓冲溶液。
11、实验室常用的pH=6.86(25℃)的标准缓冲溶液是0.1 mol/L乙酸钠+0.1 mol/L乙酸。
12、pH复合电极的参比电极是银电极。
13、使用pH复合电极前需要进行活化,一般活化时间为30分钟。
14、使用pH复合电极前应用纯水进行活化。
15、如果已知待测水样的pH大约为5左右,定位溶液最好选pH7和pH9.16、如果已知待测水样的pH大约为8左右,定位溶液最好选pH2和pH7.17、使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量时,需要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以加快响应速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
结构 工作原理
《仪器分析》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化系统
基本原理:利用大电流(数百安培)通过高阻值的石墨管所产 生的高温,使管中少量试液或固体试样蒸发和原子化。
电源:12~24V 0~500 A 直流电
《仪器分析》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石墨炉原子化步骤
四个阶段: 1.干燥 (去除溶剂) 2.灰化(去除基体) 3.原子化 4.净化(去除残渣),
石墨炉升温示意图
《仪器分析》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元 最 高 灰 化 最高原子化温 线性范围 推荐的改进剂
素 温 度 度(℃)
( ppb )
(℃)
Ag 800 Al 1200 As 1200
1500
1-15 0.005mgPd+0.03mgMg(NO3)2
反2230应0000物和产5物5--的1800熔0 沸0同.点0A1g5或mgSMe g(NO3)2
• f-----振子强度, N0----单位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 • e----为电子电荷, m--- -个电子的质量.
《仪器分析》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积分吸收的限制
要对半宽度(∆v)约为10-3 nm的吸收谱线进行积分, 需要极高分辨率的光学系统和极高灵敏度的检测器, 目前还难以做到。 这就是早在19世纪初就发现了原子吸收的现象, 却难以用于分析化学的原因。
Kv~v曲线反映出原子核外层电子 对不同频率的光辐射具有选择性
吸收特性。
《仪器分析》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影响原子谱线宽度的因素
由原子本身性质决定 由外界影响决定
①. 自然宽度ΔλN( Δ υ N)
它与原子发生能级间跃迁时激发态原子的有限寿命
有关。 一般情况下约相当于10-4 Å (10-5nm)
物化地分析中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物化地分析中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物化地分析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利用原子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下吸收光的特性,对样品中的化学元素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
本文将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原理与机制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时的量子能级跃迁现象。
当样品中的化学元素被激发后,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下,原子内部的电子会发生跃迁到高能级的激发态。
然后,激发态的原子会再次退回到基态,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信号。
通过测量吸收光强度的变化,可以推断出样品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二、仪器设备原子吸收光谱分析需要使用专门的仪器设备来进行测量和分析。
常用的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光源、样品室、光路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光源通常采用中空阴极灯,能够发射特定波长的光线。
样品室用于容纳待测样品并与光源进行光路的连接。
光路系统包括光栅、滤光片等光学元件,用于选择特定波长的光线。
检测系统用于测量光线的强度变化,常见的检测方式有吸收法和发射法。
数据处理系统用于记录和分析测量结果,通常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三、应用领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在物化地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在环境分析方面,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可以用于监测和分析水体、大气和土壤中的污染物。
例如,通过测定水样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评估水质的安全性。
其次,在食品安全领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有害金属元素的含量,如铅、镉等。
此外,在生物医药研究和制药工业中,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也广泛应用于药物成分和微量元素的定量分析。
总结起来,物化地分析中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原子能级跃迁的分析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情况,来确定样品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环境分析、食品安全和生物医药等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更新,为物化地分析提供了更为准确和高效的工具。
第八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变宽程度
DVD 7.162107 V0
T M
多普勒变宽与吸收原子自身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与火焰的温度平方根成正比,与谱线频率有关。
3、压力变宽
由于原子相互碰撞使能级发生稍微变化引起的变宽,又称
为碰撞(Collisional broadening)变宽。它是由于碰撞使
激发态寿命变短所致。外加压力越大,浓度越大,变宽越显
仪器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K0Βιβλιοθήκη 2 lnDvD
2
e2 mc
N0
f
将上式带入朗伯比尔定律中得到
2 π ln 2 e2
A 0.4343K 0L 0.4343 D D mc N0 fL kLN0
由于N0 ∝N∝c
( N0基态原子数,N原子总数,c 待测元素浓度)
所以:A=KLN0=K′LN=K′′c
仪器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常规模式
定 量 分 析
3
仪器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8-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一、共振线
E3
1、共振吸收线
E2
使电子由基态跃迁到
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
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
E1
收线(也简称共振线)
A
B
E0
A 产生吸收光谱
B 产生发射光谱
E0 基态能级 E1、E2、E3、激发态能级
吸收线的宽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一类是由原子性质所决定,另 一类是外界因素。
1、自然宽度 Δ N
无外界因素影响时,谱线固有的宽度叫自然宽度。
自然宽度与激发态原子的平均寿命有关。一般约10-5nm。
照射光具有一定的宽度。
仪器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强度为I0的某一波长的辐射通过均匀的原子蒸气 时,根据吸收定律,有
I=I0·exp(-Kvl)
式中,I0与I分别为入射光与透射光的强度, Kv为峰值吸收系数,l为原子蒸气吸收层厚度。
当在原子吸收线中心频率附近一定频率范围
△v测量,则
v
I0 0 Ivdv
v
I 0 Iv exp(Kvl)dv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概述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试样蒸气相中被测元 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该原子的特征性窄 频辐射产生共振吸收,其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 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以此 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v D
2v0 c
2(ln 2)RT Ar
3、 压力变宽
• 当原子吸收区气体压力变大时,相互碰撞引起 的变宽是不可忽略的。原子之间的相互碰撞导 致激发态原子平均寿命缩短,引起谱线变宽。 根据与其碰撞的原子不同,又可分为Lorentz变 宽及Holtsmark变宽两种。Lorentz(劳伦茨) 变宽是指被测元素原子和其它种粒子碰撞引起 的变宽,它随原子区内气体压力增大和温度升 高而增大。Holtsmark(赫鲁兹马克)变宽是指 和同种原子碰撞而引起的变宽,也称为共振变 宽。只有在被测元素浓度高时才起作用,在原 子吸收法中可忽略不计。Lorentz变宽与 Doppler变宽有相同的数量级,也可达10-3nm。
• 使用锐线光源,△v很小,用中心频率处的 峰值吸收系数K0来表示原子对辐射的吸收。 吸光度A为
v
v
A lg I0 lg I
0 Ivdv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的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A. 工作曲线法B. 内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间接测定法2.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A. 盐酸B. 磷酸C. 钠D. 镁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不适当?( )A. 加入释放剂B. 加入保护剂C. 提高火焰温度D. 改变光谱通带4.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要加入适量的钠盐,这里钠盐被称为( )。
A. 释放剂B. 缓冲剂C. 消电离剂D. 保护剂5.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
A. 物理干扰B. 化学干扰C. 电离干扰D. 背景干扰6.石墨炉原子化的升温程序如下:( )。
A. 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 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 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 灰化、干燥、净化和原子化7.原子吸收风光光度分析中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A.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气态的基态原子B.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8.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A. 灯电流B. 灯电压C. 阴极温度D. 内充气体的压力9.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 )。
A. 光源透射光的干扰B. 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C. 背景干扰D. 物理干扰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
A. 光电池B. 光电管C. 光电倍增管D. 感光板11.在原子吸收法中,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
A. 热变宽B. 压力变宽C. 自吸变宽D. 场致变宽12.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的原因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51:30
火焰类型及特点:
A、中性火焰(燃助比等于计量比) 温度高,背景低,干扰少,稳定,最 常用。 B、富燃火焰(燃助比大于计量比) 还原性火焰,燃烧不完全,温度低, 背景高,干扰多。测定容易形成难熔 氧化物的元素Fe、Co、Ni等。 C、贫燃火焰(燃助比小于计量比) 火焰温度低,氧化性气氛,适用于易 解离、易电离的元素碱金属测定。
h
I I 0 e
23:51:29
( k l )
其中k 为一定频率的光吸收系数。 I
log
I0
0.434 K l A
I I 0 e
( k l )
注意:k 不是常数,而是与谱线频率或波长有关。由于任
I 何谱线并非都是无宽度的几何线,而是有一定频率或波长 log 0.434 K l A 范围的,即谱线是有轮廓的! I0
上式的前提条件: (1) Δνe<Δνa ; (2)辐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
23:51:30
内容选择: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理
principle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仪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动画演示)
23:51:29
中心频率:吸收线的轮廓中,某频率0处透过的光强
度最小(即物质对光的吸收最大),0称为中心频率或特
征频率。
峰值吸收:在中心频率0处,吸收系数有极大值k0,
称为峰值吸收。
吸收线半宽度:在吸收系数等于极大值的一半处,
吸收线轮廓上两点间的频率差。
23:51:29
2. 吸收谱线变宽的原因
23:51:29
二、谱线的轮廓与变宽 line profile and broaden
1. 吸收谱线的轮廓
以频率为,强度为 I0 的光通过原子蒸气,其中一部分光
被吸收,使该入射光的光强降低为 I : 原子蒸气 I l 若原子蒸气中原子密度一定,则吸收光的强度与原子蒸 气宽度呈正比关系,满足: I0
三、吸收光谱的测 量
detec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23:51:29
一、共振线
resonant line
共振吸收线:原子吸收辐射后,原子外层电子从基
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谱线。
共振发射线:原子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
态,又回到基态,发射出的光谱线。
共振吸收线和共振发射线一起统称共振线。 利用特殊光源发射出待测元素的共振线,并将溶液 中离子转变成气态原子后,测定气态原子对共振线 的吸收而进行的定量分析方法。
正比,从而解决了原子吸收的测量问题。
23:51:30
然而由于只有同种元素的原子才能发射中心波长相同的
发射线,原子吸收仪器不得不为每一种待测元素配备一
个能发射较窄谱线的特制灯。
提供锐线光源的方法: 空心阴极灯
23:51:30
由于采用锐线光源,在积分界限内吸光系数kv 基本不变,
合理地等于峰值吸收系数k0,得到:
b. 空心阴极灯:Hollow cathode lamp
23:51:30
c. 空心阴极灯的原理
施加适当电压时,电子将从空心阴极内壁流向阳极;与 充入的惰性气体碰撞而使之电离,产生正电荷,其在电
场作用下,向阴极内壁猛烈轰击;使阴极表面的金属原
子溅射出来,溅射出来的金属原子再与电子、惰性气体 原子及离子发生撞碰而被激发,处于激发态的原子,返 回基态时,发射特征光谱。
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仪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e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单色器
monochromators
五、检测器
detector
23:51:30
原子吸收仪器(1)
23:51:30
原子吸收仪器(2)
23:51:30
原子吸收仪器(3)
23:51:30
一、流程图 flow chart
7 D
0
T M
23:51:29
(3)碰撞变宽(分为洛伦兹变宽和赫鲁兹马克变宽) 由于原子相互碰撞使能量发生变化,引起的的谱线变宽。 洛伦兹(Lorentz)变宽: 待测原子和外来其他原子的碰撞。 赫鲁兹马克(Holtsmark)变宽 发光粒子之间(待测原子)的碰撞。 (4)自吸变宽 光源的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 所吸收产生自吸现象。灯电流越大,自吸现象越严重。 (5)场致变宽 外界电场、带电粒子、离子形成的电场及 磁场的作用使谱线变宽的现象。
使用。???
23:51:29
钨丝灯或氘灯,连续光源发出的光,经分光后,光谱通带 0.2nm。而原子吸收线半宽度约10-3nm,如下图所示:
若用一般光源照射时, 吸收光的强度变化仅为 0.5%。灵敏度极差。
23:51:30
2. 锐线光源 narrow line source
1955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瓦尔西提出,在原子吸 收分析中使用锐线光源,测量谱线的峰值吸收,而代替
23:51:30
23:51:30
b. 石墨炉原子化装置 furnace atomizer
(1)结构 如下图所示:
石墨管安装在两电极之间,具有两套层,外层中通冷却 水,保护石墨管;内层中通Ar气,用来保护原子不被氧化, 同时排除干燥和灰化过程中产生的蒸汽。
(动画)
23:51:30
(2)原子化过程
(1)自然变宽 照射光具有一定的宽度。N=1/2πτi
(2)多普勒变宽(热变宽)由原子无规则运动而产生。 例:火车迎面开来,鸣笛声渐响,频率大
火车远离而去,鸣笛声渐粗,频率小
同样,当火焰中的基态原子背向检测器运动时,被检 测到的频率比静止波原发出的频率低——波长红移; 当火焰中的基态原子向着检测器运动时,被检测到的 频率比静止波源发出的频率高——波长紫移。
a. 火焰法; b. 无火焰法--电热高温石墨管; c. 特殊原子化方法。
23:51:30
a. 火焰原子化装置--雾化器、雾化室和燃烧器
(1)雾化器 nebulizer 结构如下图所示
主要缺点:雾化效率低。 (动画演示)
23:51:30
(2)雾化室(预混合室)
内装撞击球和扰流器(去除大雾滴并使气溶胶 均匀)。将雾状溶液与各种气体充分混合而形 成更细的气溶胶并进入燃烧器。
动画演示
原子化过程分为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去除残渣) 四个阶段,待测元素在高温下生成基态原子。
23:51:30
(3)优缺点
优点:原子化程度高,试样用量少(几十微升),可测 固体及粘稠试样,灵敏度高,检测极限10-12 g/L。 缺点:精密度差,测定速度慢,操作不够简便,装置复
杂。
23:51:30
(动画演示)
23:51:30
用不同待测元素作阴极材料,可制成相应空心阴极灯。 空心阴极灯的辐射强度与灯的工作电流有关。 优缺点: (1)辐射光强度大,稳定,谱线窄,灯容易更换。 (2)每测一种元素需更换相应的灯。
23:51:30
三、原子化装置 device of atomization
1. 作用 将试样中离子转变成原子蒸气。 2. 原子化方法
23:51:30
(2)冷原子化法
低温原子化方法(一般700~900゜C); 主要应用于:各种试样中Hg元素的测量;
原理:将试样中的汞离子用SnCl2或盐酸羟胺完全还原
A lg
1 e
- k L
lg e
k0 L
0.434k0 L
在原子吸收中,谱线变宽主要受多普勒效应影响,则:
2 π ln 2 e 2 k0 N0 f D mc
23:51:30
2 π ln 2 e 2 A 0.434 f L N0 k L N0 k ' L c D mc
器所用的喷灯有“孔型”和“长缝型”两种。
燃烧器的高度、角度可以调节,以便选择适宜的火焰
原子化区域。
23:51:30
原 子 化 器
23:51:30
(4)火焰 flame
试样雾滴在火焰中,经干燥,蒸发,解离(还原) 等过程产生大量基态原子。
火焰温度的选择:
(a)保证待测元素充分离解为基态原子的前提下,尽 量采用低温火焰; (b)火焰温度取决于燃气与助燃气类型,常用空气- 乙炔最高温度2600K能测35种元素。
2
f-----振子强度, N----单位体积 内的原子数, e----为电子电荷, m---电子的质量。
23:51:29
讨论
πe K v dv mc f N 0
2
如果将公式左边求出,即谱线下所围面积测量出(积分
吸收)。即可得到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吸收辐射的基态
原子数N0。 但是吸收谱线宽度10-3nm,需要分辨率非常高的色散仪 器,这是难以达到的。一百多年前已发现,但一直难以
23:51:29
三、原子吸收光谱的测量
detec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1.积分吸收 integrated absorption
在吸收谱线轮廓内,对吸收系数进行积分。表示原子蒸气 吸收的全部能量。
πe K v dv mc f N 0
第七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
一、共振线
resonant line
二、谱线的轮廓与 变宽
line profile and broaden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 基本原理
principle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