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高热研究进展
中医熏洗疗法治小儿外感高热症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中医熏洗疗法治小儿外感高热症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熏洗疗法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症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外感高热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酒精擦浴退热疗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同时,实验组患者退热起效时间与完全消失时间分别为(2.1±0.2)天、(6.8±1.2)天,对照组患者退热起效时间与完全消失时间分别为(3.6±0.8)天、(9.1±2.3)天,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小儿外感高热症患者中采用中药熏洗疗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退热效果,能够尽快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熏洗疗法;小儿外感高热症;效果观察;护理中药熏洗疗法主要是通过中药对人体的体表进行洗浴,以便达到治疗效果,其是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可以起到物理降温的效果,中药能够透皮吸收,以便发挥出解肌退热的效果,从而确保患者尽快康复[1-2]。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外感高热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外感高热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在7个月至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0.7)岁。
病程为1-4天,平均为(2.3±0.3)天。
患者体温在38.9-40.6℃之间。
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例,支气管肺炎11例,急性支气管炎8例,流行性腮腺炎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46例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6月第21卷第6期JETCM.Jun.2012,Vol.21,No.6小儿高热惊厥一般多在疾病初起、体温上升的时候发生,发热伴四肢发凉,面色发灰时易发生,可反复发作,多次惊厥后引起脑缺氧,会影响患儿的智力发育,因此应及早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1]。
笔者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并以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永嘉县乌牛镇卫生院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诊治的小儿高热惊厥92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即平均分为两组。
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4个月至10岁,平均(4.20±0.60)岁;体温<38.5℃4例,38.6~40.0℃36例,>40℃6例。
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5个月至11岁,平均(4.50±0.50)岁;体温<38.5℃3例,38.6~40.0℃35例,>40℃8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包括保持安静及呼吸道畅通、给氧、制止惊厥(地西泮0.05~0.1mg/kg缓慢静注,最大剂量4mg)、退热(物理降温,25%~50%酒精擦浴,颈旁、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置冰敷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给予清开灵注射液1mL/(kg·d),用5%葡萄糖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滴。
1.3疗效标准显效:用药5min抽搐停止,30min体温下降1~2℃或降至正常。
有效:用药15min抽搐停止,60min内体温下降1~2℃或降至正常。
无效:用药15min后抽搐未减轻甚至恶化,60min后体温无下降反而上升。
研究中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表1。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出现皮疹1例,观察组出现皮疹1例、大汗1例,两组患儿的以上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且能够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继续治疗。
李新民用柴葛解肌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外感高热验案2则
C R P 4 5 . 3 mg / L 。 西 医诊 断 : 急 性化 脓 性 扁桃 体 炎。
中医诊断 : 乳蛾 , 证属 风 热搏 结, 治 以疏 风 清 热、 解毒 利咽 。
处方 : 薄荷 6 g ( 后 下) , 荆芥 穗 1 0 g , 连翘 1 0 g , 金 银花 1 0 g , 枳 壳1 0 g , 桔梗 1 0 g , 芦根 1 5 g , 淡豆豉 1 0 g , 炒栀子 6 g , 柴胡 1 0 g ,
根, 疑难杂 症迎 刃而解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1 1 — 0 3 )
3 8 . 2 ℃, 神清 , 精神反 应好 , 咽充血 , 双侧 扁桃 体 Ⅱ。 肿大, 可
见散在 脓性 分泌 物 , 双肺 呼吸音粗 , 未 闻及 干 湿 哕 音 , 心 音 有 力, 律齐, 腹软 不 胀 , 未及 包块 , 无压 痛及 反跳 痛 。舌红 ,
苔黄 , 脉 洪数 。查血 常规 : WB C 1 3 . 0 4×1 0 / L 、 R B C 4 . 0 5 X
1 0 /L、 Ne u 63 .1 % 、Ly m 26 . 9% 、HBG 1 1 4g /L、P LT 1 63 × l 0 。 /L
、
基金项 目: 上 海 市 宝 山 区 中 西 医 结 合 重 点 学 科 建 设 项 目( 编号 : B S Z K 2 0 0 1 2 B 0 1 ) 作者简介 : 陈文莉 , 副主任 医师 , 研 究方 向 : 恶 性 肿 瘤 的
李 新 民用 柴葛 解 肌 汤合 银 翘散 加 减 治疗 J L 感高 热 验案 2则
陈祖 明 指导 李新 民
黄芩 1 0 g , 粉葛1 0 g , 生石 膏 1 5 g , 板 蓝根 1 0 g , 赤芍 1 0 g , 甘 草
柴胡香薷饮治疗小儿夏季高热临床观察
向 乳 头 方 向 , 过 乳 汁 瘀 积 区 ( 块 处 ) 依 靠 拇 指 和 掌 指 的 经 肿 ,
合 力 向 乳 头 方 向滑 行 , 此 形 成 向 心 性 挤 压 式 按 摩 。在 滑 经 如 瘀 积 肿 块 部 位 时 , 合 力 要 适 当 增 大 , 淤 滞 的 乳 汁 逐 步 排 其 将 出 。按 摩 过 程 中用 手 轻 轻 牵 拉 乳 头 , 以扩 张 乳 头部 的乳 腺 管 。 每 日 1次 , 次 3 n 每 0mi。2组 均 在 治 疗 7d后 观 察 疗 效 , 疗 治 期 间 嘱 患 者 调 畅 情 志 , 辛 辣 刺 激 、 甘厚 腻 之 品 。 忌 肥 14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 痊 愈 : 状 体 征 消 失 , 块 完 全 消 散 , . 症 硬 乳 汁排泄正常 ; 效 : 状 体征 消失 , 块 缩小 6% 以上 , 显 症 硬 0 排 乳 基 本 通 畅 ; 效 : 状 体 征 减 轻 , 块 缩 小 3 % ; 效 : 状 有 症 硬 0 无 症 体 征 等 均 无 变 化 , 已 化脓 。 或
为 38d 对 照 组 痊 愈 1 . ; 8例பைடு நூலகம், 均 疗 程 为 6 2d 治 疗 组 平 均 平 . 。
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 ( P<0 01 。 . )
3 讨
论
急 性 乳 腺 炎 中 医称 之 为 “ 痈 ” 主 要 病 因是 乳 汁 淤 积 并 乳 , 细菌的侵入 , 自然 发 病 经 过 分 为 郁 乳 期 ( 期 ) 酿 脓 期 和 溃 初 、 脓 期 3个 阶 段 。郁 乳 期 是 本 病 治 疗 的关 键 阶 段 , 此 期 治 疗 如 及 时 、 效 , 数 患 者 可 获 痊 愈 而 避 免 化 脓 。 中医 推 拿 排 乳 可 有 多
针刺十宣穴、人中放血为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20例
针刺十宣穴、人中放血为主治疗小儿高热惊厥20例发表时间:2016-01-25T15:33:28.2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30期供稿作者:刘伟明[导读] 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心卫生院贺站分院湖北武汉中医认为,多是邪热蒙蔽心神,引动肝风,神昏抽搐诸症由是而作。
此时应该急开闭泄热,使邪有出路,釜底抽薪方为上策。
刘伟明(武汉市江夏区山坡中心卫生院贺站分院湖北武汉 430200)【摘要】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当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流感等急性感染性疾病伴高热时发生的惊厥为高热惊厥。
十宣穴是人体的重要穴位,中医认为针刺十宣穴可达到“苑陈则除之”,去瘀生新可疏通气血之冲逆,意在调整气血,疏通经脉,清热凉血。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
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
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我们常说“掐人中”,这句话在人晕倒的时候用的最多。
本人对20例小儿高热惊厥采用针刺十宣穴、人中放血治疗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讨论,并对个案进行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刺血疗法;高热惊厥;针药结合【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335-02 前言小儿惊厥是儿科急诊之一,高热惊厥属于小儿急惊风的范畴之中,小儿肌肤较为薄弱,腠理不密,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感受时邪,入里化热最速。
现代医学资料表明,惊厥是由多种原因所的暂时性脑功能障碍,是脑神经源异常放电的结果。
中医认为,多是邪热蒙蔽心神,引动肝风,神昏抽搐诸症由是而作。
此时应该急开闭泄热,使邪有出路,釜底抽薪方为上策。
汤药缓不济急,而唯针刺一法最为简便快捷,有立竿见影之效果,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急症的特色和优势。
十宣属经外奇穴,位于10个手指的尖端,为体表部位的阳中之阳,高热时常见指端厥冷,足见阳气拂郁之盛。
点刺十宣穴出血,可泄诸经邪热,醒神开窍,镇惊息风。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
项强 者。温热之邪 , 伤 于肺 卫 , 内陷心包 , 热灼 津液 , 化生痰涎 , 蒙蔽 清窍 , 出现 神 昏抽搐 闭如果乳食不节 , 肠 胃积 滞 , 郁 而生 热
( 1 ) 3 6患 者 均 为 首 次 发 病 , 年 龄 在 6个 月 ~ 7岁 之 间。
化痰, 痰热内伏 , 壅塞不消, 一身之气机不利, 郁而化火 , 出现高
一
年龄越 小 , 发病率越 高 , 7 岁 以后逐渐减少 。惊厥 每次出现都有 脑 细胞 的功 能的紊乱 , 功 能紊乱 可导致 脑细胞 异常放 电 , 导致 大脑缺 氧 , 对 中枢神 经 系统 造成 严重 的损害 , 其病情 往往 比较 凶险 , 变化迅 速 , 威 胁4 , J L 生命 , 所 以古代 医家认为是小 儿的一 种 恶候。如 《 东医宝鉴 ・ 小儿 》 说: “ A , J L 疾之最危 者 , 无越 惊风 之 证。 ”《 幼科 释谜 ・ 惊风》 也说 : “ A , J L 之病, 最重 唯惊 。 ”病 因
率为 1 0 0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 , 退热安全, 能迅速解除抽搐, 并且副作用较少, 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 : 高热惊厥 ; 中西 医结合 ; 针刺 ; 临床 ; 儿科 中图分类 号 : R 7 2 0 . 5 9 7 文献标 识码 : B DO I : 1 0 . 3 9 6 9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0 1 . 3 2 0 吸氧, 安定 0 . 3~O . 5 m g / k  ̄次缓 慢静脉 注射 , 用 1 0 % 水合氯 醛
1 . 6 疗 效 标 准
1 临床 资料
1 . 1 一般 资料
显效: 用 药及 针 刺后 l m i n 停 止 抽搐 , 半 小 时 内体 温 下 降 1 ~ 2 或者 降至正常范 围内。有效 : 用药及针刺后 5 a r i n 停止抽 搐, 1 个小 时内体温下 降 1 ~ 2 ℃或者 降至正常范 围内。无 效 : 用 药及针刺后抽搐未减轻 , 1 个小 时后体温未降或者反而升高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症120例
鲜竹 叶 9 ,犀角 9 ,丹皮 8 ,黄连 9 ,黄芩 8 ,连翘 8 , g g g g g g 甘草 5 。泻火解 毒,凉血敛阴,服 6剂症状减轻 。两药继用 1 g
个疗 程 , 中药 继 上 方 加郁 金 lg 服 1 剂 症 见 痊 愈 , 复 健康 。 O。 2 恢
个月至 6岁之间。是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等病 因所致,症状 表现 为突发高热,全 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痉挛 ,惊厥多在体温 上升早期发生, 反复感染发热就会 出现反复的抽搐 、 惊厥症状 ,
◎ EDDJ 鼎 CE 远教 I CC R UF N I A M¥ T OT 翟 DA I O I O
赵玉敏 刘 欣 河 南省平顶 山市中医院儿科 ( 6 0 0) 470
摘 要: 目的 方 法 治疗 。结 果 探讨d J高热 惊厥 的发病 原 因和机 制 。方 法 ,L 治疗效 果快 ,无 反复 ,治疗率 9 .%。结 论 98
翘 lg O ,豆 豉 8 ,牛蒡 子 9 ,荆 芥穗 lg g g O ,薄荷 8 ,桔 梗 lg g O,
心神为之 不安 。肝风 极易妄动 ,忌食肥甘乳食 ,肠 胃乃伤,积 滞生痰生热为急惊风之变之因,外感风热不得散解,夹痰热 内
扰 而 成惊 厥 ,小 儿脏 腑 娇 嫩 ,肌 肤 薄 弱 ,腠 理 不 密 ,外侵 袭 肌 表 ,邪 易 入 里 ,郁 而 化 火 生 热 ,火 甚 生 痰 ,热 极 生 风 ,导致 发 惊 , 滞 交 结 胸 中,阻 气机 升 降之 道 , 邪 恶 外 以痰 滞 为 据 点 , 痰 风 热升 则不 得 降 ,邪 热 挟 心肝 之 火上 凌 ,冲 击 及 脑 而致 惊 搐 l。 3 】 症 中热 邪 恶 初 起 ,邪 恶 在 卫 分 ,邪 正相 争 , 故高 热 恶 风 寒 ,无
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102例疗效观察
以疏风散寒、 请透里热为治则。方选柴葛解肌汤, 药用柴胡 2 4 g , 葛根 3 0 g , 白芷 1 0 g , 羌活 1 0 g , 桔梗 1 0 g , 白芍 l O g , 黄芩 6 g , 生 石膏 3 0 g ( 先煎 ) , 连翘 l O g , 生甘草 5 g 。n 因 痛明显加射干 6 g 、 马勃 1 0 g ; 咳嗽痰多加白前 1 0 g 、 自芥子 l o g ; 恶寒重加麻黄 3 桂枝 6 g ; 夹暑加香薷 l O g 、 滑石 1 5 g ; 夹食加炒莱菔子 l O g ; 夹惊加钩藤 1 0 g
( 后入 ) 、 地龙 1 0 g 。
1 临床资料
疏风散寒、 清透里热为治则。方选柴葛解肌汤加味: 柴胡 2 4 g , 葛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 1 0 2 例 均 为 中医 内科 门诊 z b J L 上 呼 吸道 感染 根 3 0 g , 白芷 l O g , 羌活 1 0 g , 桔梗 1 0 g , 白芍 1 0 g , 黄芩 6 g , 生石 膏 0 g ( 先煎 ) , 连翘 l o g , 射干 6 g , 地龙 1 0 g , 钩藤 l O g ( 后入 ) , 生甘草 高热患者。男 6 3 例 ,女 3 9 例 ;年龄 3 一 l 2 岁 ,平均 7 岁 ;体温 3 3 8 . 5 ℃. . 3 9 . 0 ℃之 间 7 0 例, 3 9 . 1 ℃一 4 0 . 0 ℃之 间 3 2 例; 发热 1  ̄ 3 天6 5 6 g 。水煎 3 0 0 m l , 少量频服, 每次服 l O O m 1 , 半小时服 1 次。服药 3 例, 4  ̄ 5 天3 7 例。其中 3 6 例使用抗生素、 地塞米松治疗 3天体温 次后, 患儿全身开始微微汗出 , 高热渐退 ; 8小时后 , 又服上方一 不降 转 中医诊治 。患 儿多 在气 温骤 变 时 , 致 外 邪侵 袭 , 起病 急 , 病 剂 , 服完 全 部药 液后 , 患 儿全 身 微微 汗 出 , 热 退身 凉 , 体温 3 6 . 5 ℃, 程在 l 周内, 主表现为恶寒发烧 、 头痛、 鼻塞流涕、 咽痛、 干咳等所 知饥索食 , 大便 1 次, 质软。 当夜安睡未醒 , 从此未再发热 , 嘱其注 身体逐 渐 康复 。 侵袭 鼻 、 咽、 肺 系证侯 , 体检 : 鼻、 咽腔 充 血水 肿 及 分 泌物 增 多 , 扁 意饮食 调理 , 桃体 肿 大 、 充血 , 喉 部水 肿 以 及颌 下 淋 巴结 肿 大 、 压痛, 双肺 听 诊 5 体 会 呼 吸音 稍 粗无 干湿性 哕音 , 心 腹正 常 。 血 常 规检查 : 白细胞 计数 正 z b J L 上 呼吸道 感染 引起 的高热 是 中医六大 急症 之一 , 属 中医 常或 偏低 , 淋 巴细胞 比值 升高 。 胸 部 透视 : 双肺 未 见异 常 。 临床 诊 感 冒范畴 日 。常 因气 温骤 变 之 时 , 寒 热失 常 , 感受 外邪 , 外 邪从 皮 断为: 小儿 上呼 吸道 感染 。 毛、 口鼻而人 , 侵袭肺卫 , 卫表不和, 故见发热恶寒, 头痛身痛 , 鼻 咳 嗽咽痛 , 脉 浮等症 。 因4 , J L 体禀 稚 阴稚 阳, 感 邪之后 , 易 1 . 2纳入标准 : 1 0 2 例均符合( J L 科疾病诊断标准》 【 l j 中“ 全 国防治 塞 流涕 , 小儿感 冒发热科研协作座谈会” 制定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从热化, 纯属风寒或风热外邪所致者较少见 , 临床以外寒内热或 2 治疗 方法 “ 寒包热” 者居多。 其主要病理变化是邪客肺卫 , 卫表不合, 以致风
罗大伦中医治疗小儿感冒发烧咳嗽
罗大伦中医治疗小儿感冒发烧咳嗽说明:小儿发烧妈妈已经找到了特效又安全的方子:四豆汤。
至于流鼻涕和咳嗽,却一直没有找到立杆见影的绿色方法。
以下文字来源于罗大伦博士的演讲和blog 的综合,是妈妈目前看到对小儿感冒咳嗽全过程最清楚的论述(已经按照妈妈自己的理解编辑过)。
按照这个文章的指引,再碰到类似的病情,心里就不用紧张啦!感冒/ 咳嗽(外邪)进入身体的几个阶段:一.外寒阶段外界的温度降低,会造成我们的经络不通畅,正气不足,无法把感冒病毒清除出去.中医有句话"肺朝百脉",也就是肺来推动经络运行.温度的降低会让经络运行缓慢。
"肺主皮毛",肺推动经络运行,经络运行好了以后把营养物质输送到皮肤,皮肤才能滋润,如果肺气弱了,经络推动无力,营养物质不能运送到体表,皮肤就会干燥.如果外表突然冷了,正气不足的人马上经络运行受阻,防御系统不能及时运送到指定位置,外邪往里进,进入身体首先侵犯的是肺,肺的功能一弱,经络运行就缓慢了,营养物质不能及时到达体表,这个时候皮肤就出现发紧,这个阶段就是外寒阶段,这个阶段至关重要,因为外寒刚刚进入,我们很容易把它清除掉.这个时候妈妈们一定要观察到,因为这个阶段也可能很短,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错过了.这时候出现的症兆:1) 流清涕外邪由口鼻而入,清鼻涕象蛋清一样,白鼻涕象乳胶一样,清代表寒,黄代表热.只要鼻涕还是清的,说明体表还有寒.有的鼻涕象水一样,这更说明有寒,寒邪刚刚来;如果鼻涕出现粘稠状了,说明寒往里进了.2) 打喷嚏身体本能的一种反应,身体知道有外邪进来了,是一种好的本能的反应.这个时候切忌用一些阻断打喷嚏的药,因为这个时候吃药不打喷嚏了,相当于把防御系统阻断了,你就不知道外邪到什么程度了.外邪还在里面,你给掐断了,外邪出不来,结果咳嗽了三个月还没好.这在中医看来是一种掩耳盗铃的方式,大家不要学.打喷嚏是好事,是反抗外邪.古代这个时候(外寒阶段)用取涕法,不是打喷嚏吗,我让你打的更多.古代用皂角粉吹进鼻孔,我试过不停的打,打完出汗吃点饭好了.3) 浑身发冷突然觉得冷,脑后和脖子疼,后背冷.因为膀胱经走头和后背,这个时候虽然是外寒阶段但已经往里走了.外寒阶段第一时间阻止,很容易就把外邪祛除出去.我们看以下起因是什么?就是外界温度降低,经络运行缓慢,防御部队不能到达指定位置.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可以采取任何让身体暖起来的方法,让经络运行快一些.这个时候可以:1)用紫苏叶(暖身发汗,一旦发冷打喷嚏,马上用开水泡或者煮2-3分钟焖一下即可,注意:发散的药煮的时间一定要短),2)不爱喝水的可以用苏叶水泡脚,或者就煮了一锅苏叶水泡了个热水澡.大人还可以用紫苏水洗头,效果也很好,还可以苏叶的蒸汽水熏鼻子.有的人就直接用手捂住口鼻,这时候吸进去的也是热气.3)还可以喝姜汤,葱白带须水,时间要短,温度不要太高,否则易灼伤孩子的食道.4)还可以喝温热粥,粥可以补胃气,胃气足会徐徐发汗.忌饿着肚子强行发汗,饿着肚子强行发汗不但不祛病还会伤到正气.5)还可以喝酸辣汤,熬羊肉汤里面加胡椒粉.6)还可以用电吹风吹督脉和腧穴(大椎肺腧一带),用热水袋敷后背肺部,7)还可以用浴霸烤后背脖子.孩子咳嗽怎么来的?就是外寒感冒引起的!所以咳嗽是伴随着感冒出现的一个症状,并不是单独的一个病,感冒是竿,咳嗽是影子,立起竿来就看见影子了.大家都是把咳嗽看成一种病了,把影子当成主要的了,大家想想影子能起作用吗?无所谓吃咳嗽药,其实就是每一次的外邪没治好,外邪在身体里,所以咳嗽总也不好,总吃止咳药,有家长说一咳咳好几年的,吃的全是止咳的药.其实咳嗽是好事,是身体力图在排出邪气.我们中医观念不但清邪不要阻止咳嗽,这个时候我们还要宣肺,帮助外邪往外走.咳嗽就跟感冒一样分几个阶段,就治感冒.我们说外寒咳嗽阶段的咳嗽用苏叶,鲜橘皮,姜汤,带须葱白煮水都可以.你放心感冒好了,咳嗽肯定好.这个阶段或长或短,冬天可能长,夏天可能短,过去中医叫风寒感冒.如果这个阶段没控制住就进入第二个阶段.二.外寒里热。
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40例
呼吸道感染患者 8 O例,将 所有患儿随机 分为两组,观 察组和 对照组 ,观察组给 予柴 葛解肌 汤治疗 ,对照组给 予西药布洛芬颗粒 治疗 , 并对 两组 患儿 治疗效果进行 比较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 率 ( 9 5 . 0 %)明显 大于对照 组 ( 8 0 . 0 %) ,且 P<0 . 0 5 。结 论 柴葛解肌 汤治
参考 文献
[ 1 ] 任汉 时, 李书清 , 刘晓利 , 等, 珍珠未治疗老年性 白内障临庆 观察[ J ] . 中西医结
合 眼科杂志 , 2 0 1 3 , 1 4 ( 1 1 ) : 1 0 9 - I 1 0 .
和外治药两种 。内外 兼治能够使 患者 的治疗 效果得 到提 高。熟地黄 、党参 、白芍等药 物能够起 到补 肾健脾 、益 气活血 、润肺生津的效果 。使用麝珠 明 目散这种眼药水 , 能够有清热解 毒 、活血化 瘀 、消肿散 结 的效果[ 3 ] 。通过
第1 2卷 第 5期 ・ 总第 1 8 1 期 2 0 1 4年 3月 ・ 上 半 月 刊
3 讨论
老年性 的白内障为老年患者 的常见疾病 ,若不 能得 到有效 治疗 ,会使 患者 的视力 迅速 下 降最终 造成 失 明,
手术是该 疾病较 为有 效 的一种 方法 ,但是 由于并发 症 , 手术费用 以及风险等情 况 ,使 很多患者不 能进行手术 治 疗[ 1 j 。通过对该疾病近 年来 的研究 ,发现 中草药和 西药 都对该类患者的疾病具 有一定 的治疗 效果。 中医认 为该
收治的s b J t 上 呼吸道感染 患者 8 0例 ,其 中男 4 8例 ,女
( 本文编辑 : 张文娟
本文校对 : 张海军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1 2 _ 1 1 )
中医药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研究现状
中医药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研究现状摘要:感冒是小儿常见的外感疾病,其证型热多于寒,西药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及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影响治疗效果,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专科特色及优势。
本文将总结近年来行之有效的中医内、外治法,进一步为临床医生治疗小儿风热感冒拓展思路,提高疗效。
关键词:风热感冒中医儿科学1.概述《颅囟经》指出“小儿为纯阳之体”,刘完素在《宣明论方·小儿科论》中亦指出“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而风寒类的邪气易里化热[1];故临床上小儿感冒以风热感冒较为常见。
中医以辛凉解表为基本原则,在治疗本病上具有一定优势,不仅能够缓解小儿的临床症状,阻断疾病的传变,且不良反应少,不伤小儿正气,值得临床推广。
2.中医药内治法治疗风热感冒2.1方药治疗小儿风热感冒孔令霞等[2]研究认为清热导滞汤对挟滞类型的风热感冒有显著疗效,临床选用90例患儿总有效率为96.7%;安承先[3]研究认为金鱼柴胡汤对小儿风热感冒疗效显著,设临床实验30例,以口服利巴韦林颗粒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胡香玉等[4]研究认为六味解毒饮是治疗儿童风热感冒的有效试剂,临床选用患儿165例,以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为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73.3%与52.1%。
2.2中成药治疗小儿风热感冒中成药相较于方药有便于管理、有科学的规范标准为依据等优点,现阶段被广大医者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小儿风热感冒的治疗。
范建卫[5]选用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对小儿风热感冒进行治疗,临床试验选用病患55 例,给予银黄颗粒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86. 79%和61. 54%;杨坤[6]研究认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治疗小儿风热感冒效果显著,设临床实验40例,以口服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为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0%;石玲婷等[7]研究认为小儿解表口服液对小儿风热有一定疗效,设临床实验60例,以口服予口服利巴韦林颗粒、罗红霉素分散片为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54%和53%;张国宁等[8]研究认为小儿清热宁具有清热解毒之效临床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疗效满意,设临床实验311例,以口服抗病毒药为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6.5%和91.4%;张辉等[9]研究认为山腊梅叶颗粒治疗小儿风热感冒有较好的疗效,选用风热感冒患儿89例进行临床实验,总有效率为96.63%;胡燕芹等[10]研究认为藏药安儿宁颗粒对于小儿风热感冒治疗效果显著,临床选用患儿240例,总有效率为32%;陈柏兴等[11]认为抗感颗粒对小儿风热感冒有显著疗效,临床选用患儿30例,以口服头孢克洛粒为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5%与88%;2.3单味药物对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疗效研究铁丹[12]研究认为大黄一味通便泄热在小儿风热感冒的治疗过程中可以缩短退热时间,临床实验选用80例,拟方银翘散加减,治疗组加大黄,结果显示退热时间缩短24h;徐凌等[13]研究认为鲜品鱼腥草治疗儿童风热感冒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能够有效提高患儿预后效果, 改善咳嗽及体温等症状,临床选用患儿25例,采用银翘散及干鱼腥草对照,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与72.00%。
醒脑静治疗32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分析
【 2 ] 沈鹤 军, 景涛. 聚 精 丸联 合 太极 拳 运动 处 方对 少 、 弱 精 子 不 育
1 68 5-1 6 8 9.
J ] . 中华 中医 药 学刊 , 2 0 1 2 , 3 0 ( 7 ) : 两 组 治 疗 前 精 液 常 规各 项 指 标 对 比 ,均 无 明显 差 异 , P > 0 . 症 患 者精 浆 生 化及 心理 影 响研 究 [ 0 5 ; 对 照组 治 疗 前 后 对 比 , 具 有 明显 差 异 ; 治疗 组 治 疗 前后 对 比 , 差 异 具有 统 计 学 意 义 ;两组 治 疗 后对 比 ,除精 液 量 无 明显 差 异 【 3 ] 李 海松 , 徐 庭 华, 王 彬, 等. 补 肾法 治 疗 男性 不 育 症 临 床研 究 述 外, 其 余 均 存 在 显著 差 异 P < 0 . 0 5 。详见 表 1 。两 组 患者 用药 期 间 评 [ J ] . 河 南 中医, 2 0 1 3 , 3 3 ( 3 ) : 3 9 4 — 3 9 8 . 4 ] 周华, 孙 大林 , 金 保 方, 等. 聚精 丸治 疗 少弱 精 子 症 8 0例 『 J 1 . 南 均 无 不 良反 应 发 生 , 通 过 随访 发 现 , 对 照 组 2例 受 孕 , 治疗组 1 5 【 京 中医 药大 学 学报, 2 0 1 3 , 2 9 ( 1 ) : 9 2 — 9 3 . 例受孕 , 两 组受 孕 率 对 比 , 差 异显 著 , t = 1 4 . 7 4 , P < 0 . 0 5 。
2 结 果 参 考 文献
1 】 吴 秀全 , 杨俊 岑 .阳虚 精 亏证 弱精 子症 患者 性 激 素 水平 研 究 1 . 4 统计学处理 : 采用 S P S S 1 6 . 8系统 软件 进 行 统计 学 分 析 , 计 【
从王静安大师治疗小儿外感高热谈中医外治
3 中医外 治的相 关讨论
31 b L . sJ 中医外治历史。可慨括归纳为起源于秦 汉 , 发展于唐 宋, 成熟 于明清 。如最早 在马王堆 t ̄ 的 《 g 五十二病方 》 就有 4 J ̄ 治法 用9&, 药浴最早 的史料 ,开创 了外治 的先河 ;唐 ,L b J L 代孙思邈在 《 备急千金要方 》及 《 千金翼方 》二书 ,收载 了小 Jk治法 2 种 20 Lb 7 9 条之多, 扩大了儿科外治法的阵容, 记载了 儿科预防疾病的外治法 ; 儿科第一部专著 《 颅囟经 》 共记载 5 6 方, 其中外治法达2 方 ; 《 8 隋 诸病源候论》 卷四十五, ] L 对/J , 外治的应用数法合参 , 颇具慧心,如 “ 若壮热者,即须熨使微 汗, 微汗不愈,使灸风池及背第三椎……”等等,其中 很多观 点被后世医家推崇 ; 明李时珍 《 本草纲目》 收集了明以前单验 , 方并验证用于小儿外 治的有 22 , 3 方 外治法 1 余 种 , ,  ̄ 0 使dJ b L 治 之法趋于完整充实。陈复正 《 幼幼集成 ・ 奇外 治法 》中将外 神 治归纳为九法 ,且十分重视 。我国中医历史 上的第一部外治专 著《 理瀹骈 文 》 吴师机在膏药获得 了卓绝的成就 , , 把中医外治 推 向了一个高峰。 近 3 年 中医外治的进程 可概括为 1 8 19 0 99— 9 4年发展迅速 , 19 — 00年相对迟缓 ,2 0 9520 0 1年开始逐渐加快 ,最近二年新 的
Alo ld t t e x e n r ame to e d s a e t ame t h n s d c n r ame to x e n lte t n fc i r n wi au s a d s e o oh re t r a te t n ft ie s e t n ,C i e e me ii e t t n fe tr a r ame to h l e t v l e n l h r e d h
张西俭主任中医师平脉辨证治疗小儿发热经验举隅
趋 康 复 , 而 脉 气 易 动 数 , 质 易 满 盛 , 易 于康 复 。 因 脉 也
2 小 儿 发 热 的 病 理 特 点 及 脉 象 d J 发 热 的病 机 相 对 成 人 较 为 单 纯 . ,L 主要 表 现为 阳气 、 气 肝 易 张 动 , 兼 积 滞 , 伤 阳耗 阴 。其 脉 象 上 有 如 下 特 点 。 易 易
所 以轻 病 易 愈 , 病 只要 及 时 治 疗 , 理 得 当 , 情 比成 人 更 容 重 护 病
易康复。
4 典 型 案 例
赤 , 脓 涕 、 脓 痂 , 纹 紫 红 色 浓 等 症 状 便 可 诊 断 。 如 外 感 风 流 结 指 寒 , 见 浮 弦数 促 脉 , 见 浮 紧脉 , 因小 儿 纯 阳之 体 , 气 受 风 少 罕 此 脉
白 萝 卜2斤 煮 汤 代 水 煎 药 。2剂 后 大 便 通 , 退 。 热
按 : 病 例 以 发热 就 诊 , 腑气 不 通 、 呆 不 思 食 。 脉 象 上 本 伴 纳 从
看 脉数 、 质 滑盛 提示 饮 食 内停 , 脉 壅遏 中焦 ; 细 、 脉 脉气 欠扬 提示
气 机 内滞 不 畅 : 气 发 烫 、 数 、 红 提 示肺 胃有 热 ; 白厚 腻 则 鼻 脉 舌 苔
中位 脉反 而脉 象 虚 细 , 患 儿 中焦 脾 胃虚 弱失 运 可 知 . 指 纹 则 则 其
为淡 红 。
张 西 俭 主 任 中医 师 为 全 国 第 四 批 名 老 中 医药 专 家 学 术 经 验
继 承 工 作 指 导 老 师 、 庆 市名 中 医 , 医 4 重 从 3年 , 验俱 丰 。 本 文 学
・
1 5・ 41
切 3 5刀 , 行 剥 离 2 3下 , 下 有 松 动感 时 出 刀 出 针 . 针 眼 ~ 横 — 刀 在 处 用 无 菌纱 块 压 迫 1 3r n以压 迫止 血 , 敷创 可贴 包 扎 。第 2 ~ i a 外 次松 解 C ~ 突 旁 开 1 m 的关 节 突 关节 囊韧 带及 肩胛 骨 内 C 棘 .c 5 上 角 的 肩胛 提肌 止 点 , 位 、 作 等 同 前 。 第 3次 松 解 C~ , 体 操 .C 横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56例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 组 总有 效 率为9 6 . 4 3 %, 而 对照 组 为8 3 . 9 3 %, 以上 3 l 例, 女患J t 2 5 例; 年龄4 个 月~ 1 O 岁, 平 均 年龄 4 . 2 岁; 人院时体温 > 率 较 对 照组低 , 各组 间 的差 异 明显 , P < 0 . 0 5 , 差异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3 9  ̄ C 者5 例; 体温在 3 8 . 5 ~ 3 9 ℃之间者3 4 例, 体温< 3 8 ℃者l 7 例, 首 次发病5 3 例, 再度复 发者3 例; 观 察 组 中男 患 儿 有 3 0 例, 女患) L 2 6 3讨 论 高 热 惊 厥 是 儿 科 的 常见 病 症 , 根 据 相 关 报 道 显 示 我 国有 4 % 例; 年 龄 为5 个月~ 9 岁, 平均年龄4 . 3 岁, 入 院时 体 温 > 3 9  ̄ C 者6 例; 体 多 数 患 者 发 病 时呈 全 身 性 强 直 性 痉 温在3 8 . 5 — 3 9  ̄ C 之 间者3 5 例, 体 温< 3 8 ℃者l 5 例, 首次发病5 4 例, 再 左 右 的儿 童 发 生 过 高 热 惊 厥 。 挛 , 少 数也 有 肌 痉 挛 、 失 神 等 症 状, 可持续数秒或1 0 mi n 。 可伴 有 发 度复发者2 例; 所有病例经神经 系统检查均无一例阳性, 惊 厥 时 间 作 后 短 暂 嗜 睡 。 高 热 惊 厥 后 患 儿 除 原 发 性 疾 病 外 , 其 他 指 标 一 切 少于 5 mi n 者3 5 例, 6 ~ 9 mi n 者4 7 例, 多于 1 0 mi n 者4 0 例; 发 作后 一
小儿推拿按摩消退高热46例
小儿咳嗽的“因季施推"
赵洁敏
(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洛阳471023)
咳嗽一证,临床较为常见,四季均可发生。《河 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 令人咳嗽”,小儿时期肺常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 固,更易感时邪而发病,尤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多 见。由于四时六气的不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 亦有区别,手法治疗理当“因季施推”。现以外感咳 嗽为例分述之。
2007年11月第15卷第11期
中国民间疗法
转,食欲增加;无效:治疗3天,体温不降,精神食欲 差。
治疗结果:显效3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 有效率为96%。
讨论 人体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的支配,通过自主神 经及其各组织器官的温度感受器调节产热和散热 过程,保持产热和散热平衡。4,JL形体未充,脏腑 娇嫩,卫外功能较差,若气候突变,寒暖失常,易被 风邪所侵,邪正交争而发热。通过推拿按摩上述部 位,蘸取取材方便,具有清热渗湿、润滑皮肤、防损 止痒的爽身粉,可对皮肤直接产生摩擦作用,重新 调节皮脂腺、汗腺、毛细血管、淋巴管和末梢神经对 身体的保护、调节体温作用,使失去平衡的机体恢 复新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消退小儿高热之目的。 该法操作简便经济,不仅可消退小儿高热,而且具 有健身保健的功效,还避免了退热药物的不良反 应,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国民间疗法》编辑部万方数据
·按摩导引·
/,J,JL推拿按摩消退高热46例
谭 霞 于海燕 董 芬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264400)
小儿因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高热是儿童临床 常见病症。笔者2006年2月~2007年3月采用 推拿按摩的方法,消退/l,JL高热46例,取得了满意 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中医药治疗小儿发热的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发热的进展
魏菊仙
【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
【年(卷),期】1989(000)002
【摘要】发热是小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尤其是高热常作为急诊的指标,按急症处理。
现就中医药治疗小儿发热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一、老中医治疗经验王玉玲老中医在辨证治疗小儿高热时,常以通腑为先,方选凉膈散化裁。
秦正生惯用解表清里之法,不论大便燥结与否,常用制川军合石膏通便泻热;不论小便黄赤程度,皆用益元散以利尿。
常用神曲、麦芽之味,云滞以解热。
董廷瑶治疗小儿高热,认为首先必须分清伤寒,温病,从六经或从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魏菊仙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小儿发热验案体会 [J], 李志明;史金花;范竹雯;李彦知
2.中医药治疗中枢性发热的进展 [J], 邵锦华
3.中医药治疗外感发热的研究进展 [J], 陈天阳;成扬;陈建杰
4.中医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评价 [J], 武琪琳
5.艾滋病发热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J], 凌桂梅;李霞;宋效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玉瑃教授治疗小儿高热经验介绍
高玉瑃教授治疗小儿高热经验介绍
梁燕;李艳红;王艳君;邢潇;崔林华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16(025)009
【摘要】本文从辨证论治、选穴处方、预防调摄等方面,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流派”主要传承者之一高玉瑃教授治疗“小儿高热”的临床经验.其遵循泻热祛邪,调理脏腑的选穴组方原则,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并善于针药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
【总页数】4页(P1702-1704,1745)
【作者】梁燕;李艳红;王艳君;邢潇;崔林华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21;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8
【相关文献】
1.高玉瑃教授针灸治疗项痹经验总结
2.高玉瑃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经验介绍
3.高玉瑃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总结
4.吴玉泓教授从“转疟”治疗小儿高热不退理论解析
5.高玉瑃教授重视督脉学术思想的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中医 急 症 2 0 0 8年 9月第 1 7卷 第 9期 JT M Sp 20 , o. 7 N E C e . 0 8 V 11 , o9
・
l 28l ・
・
综
述
・
中医治疗小儿高热研究进展
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4—75 2 0 )9—1 8 一 2 R 5 . A 10 4 X(0 80 2 l 0
【 关键词 】 d J 高热 ,k
中医治疗
9 3 4. 4% 。
发 热是 + J 最 常 见 的症 状 , 由多 种 疾病 引起 。 中 医学 认 k 可
症 , 免 邪 热 内 陷 心包 或 引 动 肝 风 而 出现 危 象 。 避 本文 就 中 医治 疗
d J高 热 的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k
1 外 治 法
芦 根 3 g山 楂 1g神 曲 1g石 膏 1g并 随 证加 减 。 0, 5, 5, 5, 结果 显效 10 0
例, 有效 l , 效 2 , 8例 无 例 总有 效 率 9 . 3 。 训 坤 用 自拟 清 热 83% 李 I 解毒汤( 银花 l 金 0~1g 黄 芩 6 , 翘 9~1 g 菊 花 6~ g 桑 叶 5, g连 2, 9,
为 , ,k 腑 娇 嫩 , 气 未 充 , 病 容 易 , 变迅 速 , 寒 易 热 , dJ脏 形 发 传 易 易
虚 易 实 , 感 之后 易致 邪气 枭 张而 壮 热 , 高热 亦是 儿科 常见 急 外 故 症 之 一 , 时 处 理 , 极 恰 当有 效 地 治疗 可 缓解 高热 引起 的并 发 及 积
2 中药 治疗
d J ̄ 感 高热 临 床 以卫 气 营 血辨 证 最 为 常用 。龙 风 艳 I自拟 'k b s I
柴 黄汤 为 主 治疗 d J ̄ 感 高 热 10例 , 柴 胡 9 , 芥 9 , 连 ,k b 2 药用 g荆 g黄
6 , 芩 9 , 花粉 1g 赤芍 6 , g黄 g天 2, g 青蒿 1g 大青 叶 3 g连 翘 1g 5, 0, 0,
( 温 ≥3 q 水 温 3 ~3 q , 疗 后 3 m n 试 验 组 平 均 降 温 腋 9C、 2 4C) 治 0 i, 0 6 q 最 大 幅 度 为 15C, 于对 照 组 ( 用 退 热 药 ) 平 均 降 . 8C, .q 优 仅 的 温 0 6 5C; .4 o 治疗 后 6 m n试验 组 平 均 降 温 0 8 7C, 对 照 组 0i .9o 较 之 0 7 1C 显 著 差 异 。方 平 I 用 香 薷 汤 药 浴 治 疗 小 儿 夏 季 外 .6 有 o I
疗 外 感 高 热 患 儿 16例 ,随 机 分 为 中西 医 结 合 治疗 组 与 西 医 对 5
12 贴敷 法 .
本 法 为 将 中药 捣 烂 或 研 末 , 用水 或 其 它 液 体 调
照 组 , 果 治疗 组 8 结 6例 中显 效 6 8例 , 效 1 , 有 8例 全部 有 效 ; 对 照组显效 4 2例 , 效 2 有 0例 , 效 8例 , 有 效 率 8 .7 , 组 无 总 85% 两
(4 5 % ) 无 效 9例 (. 5 ) 总 有 效 率 9 .5 。高敏 等 I 1.8 , 37% , 62% 在
运 用 退 热 药 基 础 上 配合 温水 擦 浴 ( 验 组 ) 疗 d J 高热 3 试 治 ,k 0例
冉 素 娟 等 II 用 中 西 医 结 合 方 法 治疗 小 儿外 感 高 热 4 例 “采 2
感 发 热 7 例 ,d内 退热 效 果 达到 8 .% 。 l 2 87
草 6 加 减 )痊 愈 3 g , 3例 , 效 5例 , 效 2例 , 效 2例 , 有 效 显 有 无 总 率 9 . 4 ; 温 下 降 和 血象 改 善 均 优 于 对 照组 。 高 怀 等 I 台 52% 体 郭
1 2g加减治疗急性高热患儿 9 5~ 0 ) 7例 , 效 2 显 9例 , 效 4 有 6例 , 好转 2 0例 , 效 2例 , 有 效 率 9 .4 。 无 总 79% 3 中成 药 孙 秀峰 等 。应 用 穿琥 宁 注 射 液 治疗 d J 高热 6 ,k 0例,速效 1 8例 , 效 3 显 0例 , 效 9例 , 效 3例 , 有 无 总有 效 率 9 .0 。 50%
4 中西 医结 合
种 外 治 疗 法 , 可收 到 物 理 降 温 效 应 , 可使 药 物 经 皮 吸收 而 既 又
发挥 解 肌 退 热 的 作 用 ,是+ J发 热 中应 用 最 为 广 泛 的 中 医外 治 k 法。 常用 有 全身 洗 浴 法 和 局 部擦 浴 法 。 正 平 I用 药 棉 蘸 藿 香 正 李 气 水 从 上 到 下 反 复擦 洗 大椎 、 阳及 旁 15寸 处 约 5 ~1 i , 至 0m n 治 疗 高 热 患 儿 2 0例 ,显 效 1 6例 ( 16 % ) 4 9 8.7 ,有 效 3 5例
中 医外 治 法 治 疗 d J  ̄ 感 发热 方 法 简 便 , 副 作 用小 , 效 ,k b 毒 疗
可靠 。 1 1 洗浴 法 .
一
6~9 ,大青 叶 9~1 g g 5 ,板 蓝 根 1 0~1 g 5 ,知母 9~1g 2 ,生 石 膏
本 法 是 利 用 中药 的药 液 洗 浴 或 擦 浴 人 体 外 表 的
( 疗 组 )并 与 单纯 西 药 治疗 者 ( 照 组 ) 照 。 疗 组在 应 用 西 治 , 对 对 治 药 基 础 上 同时 加 用 退 热 中药 ( 金银 花 3 g 连 翘 1g 黄 芩 1g 葛 0, 5, 2, 根 9 , 石 膏 2 g 熟 大 黄 3 , 胡 9 , 众 1g 水 牛 角 3 g 甘 g生 4, g柴 g贯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