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案例
药物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分析-”欣弗“事件
P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安徽省有 关部门根据药品管理法和有关法规,对造成 “欣弗”不良事件的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 公司和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
∎一、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没收该 企业2006年6月以来生产已销售“欣弗”药 品的违法所得,并处以2倍罚款;
PART ONE
04 思考与总结
思考与总结
∎ 有关部门重把“出生关”,轻把“监护关” ,重发证,轻管理,是主要原因。如此 ,不少GMP企业生产的药品事实上成了“ 免检产品”,一些企业“按规矩办事”的意 识因此变得麻痹,致使GMP这一原本具 有较强“质量自律”功能的规范,丧失了“ 保安”效能。
∎ “欣弗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事实证明 ,药品的安全性不在药价高低,而在于生 产者和使用者是否严格按照规定流程生产 和使用。“欣弗事件”的警示意义在于: 当我们注意了医药领域销售环节的不正之 风之后,决不能忽略了药品生产者这一药 品安全性的最基础环节。
——以上信息源自新华网2008年对“欣弗”事件的回顾
PART ONE
02 “欣弗”事故原因分析
原因——①
TEXT
∎10月16日上午,安徽省通报了欣弗不良事件的处理结果,并
TEXT
详细描述了“欣弗”事件的过程。
TEXT
TEXT
∎安徽省通报:由于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生产克林霉
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过程中,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
“欣弗”事件
01 “欣弗”事件概述 02 “欣弗”事故原因分析 03 “欣弗”处理结果 04 思考与总结
PART ONE
01 “欣弗”事件概述
诚实做人,诚信做事
欣弗注射液
名称: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813 性状: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品不良反应案例
药品不良反应案例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下,出现的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将介绍一些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以便大家更加重视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案例一,抗生素过敏反应。
小明因为感冒发烧去医院就诊,医生为他开了一种抗生素。
然而,用药后不久,小明出现了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经过诊断,确认是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
抗生素过敏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患者在用药后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案例二,非甾体抗炎药肠胃不适。
小红因为关节疼痛去药店购买了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用药后出现了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这是因为非甾体抗炎药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引起胃部不适。
在用药过程中,应遵医嘱服用,避免空腹用药,同时注意保护胃部健康。
案例三,心脏病患者不良反应。
老王因患有心脏病,长期服用β受体阻断剂。
然而,用药后出现了疲乏、心悸、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这是因为β受体阻断剂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力和传导性,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因此,心脏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复查心电图、心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案例四,药物相互作用引发不良反应。
小李因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需要同时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
然而,由于两种药物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导致血压和血糖波动较大,出现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应遵医嘱服用,避免自行更改用药方案,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以上案例仅代表了部分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个体差异、药物剂量、用药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滥用药物或自行更改用药方案。
同时,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希望大家能够在用药过程中保持警惕,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
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下,由于身体对药物的特异性反应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将介绍几个药品不良反应的真实案例,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案例一,抗生素过敏反应。
小明因为感冒去医院就诊,医生开了一些抗生素给他。
在服用抗生素的第二天,小明出现了皮疹、呼吸困难和喉咙肿胀的症状。
他立即就医,医生诊断为抗生素过敏反应。
小明被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并接受了抗过敏治疗。
经过几天的治疗,小明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案例二,非甾体抗炎药肠胃反应。
小红因为腰部受伤去医院就诊,医生开了非甾体抗炎药给她。
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小红出现了胃部不适、恶心、呕吐和黑便的症状。
她及时就医,医生确认为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肠胃反应。
小红停止了药物的使用,并接受了相关治疗。
最终,她的肠胃症状逐渐缓解。
案例三,心血管药物心律失常。
老王因为高血压去医院就诊,医生开了一些心血管药物给他。
在服用药物后,老王出现了心悸、胸闷和头晕的症状。
他及时就医,医生诊断为心血管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
老王停止了药物的使用,并进行了心电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
最终,他的心律恢复正常。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会在任何时候发生,而且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在用药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注意药品说明书上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药物;2. 在用药过程中,及时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反应要及时就医;3. 不要随意更改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总之,药品不良反应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我们应该增强用药安全意识,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自己的健康。
希望以上案例能够给大家一些警示,让我们在用药过程中更加谨慎,健康地生活。
一些经典不良反应事件
一、黑龙江齐齐哈尔药业的“齐二药”事件,是我们制药界典型的案例!该药厂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漏洞。
在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工业用二甘醇,导致多名患者死亡!震惊全国!那么为什么使用了二甘醇呢?事实上,此药的辅料是丙二醇,物控部门在采购的时候,为了图便宜,就买了私人倒卖的丙二醇。
注意,此丙二醇非药用丙二醇,而是工业用的二甘醇,两者的分子式一样!但即使是这样,这个二甘醇也不会被投料。
这就出现第二个更严重的问题了。
药厂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来检测物料,绝不会出现差错。
但是质检部并没有检测,直接发合格报告单,导致二甘醇被投入使用,导致了悲剧!二、四环素牙四环素牙是由于牙齿发育阶段,牙齿表面釉质受到四环素药物的损害造成的,属于不可逆的损坏,因此四环素牙只能修复和改善,而无法完全复原。
由于四环素牙的牙质通常较脆,重度四环素牙通常会造成牙齿表面矿化而发黑或发灰,牙齿表面暗哑无光泽,由于保护牙本质的釉质受损,很容易出现牙齿脆化和牙本质过敏的症状。
三、沙立度胺引起的反应停事件背景:1959年,德国各地出生过手脚异常的畸形婴儿。
科学家对这种怪胎进行了调查,于1961年发表了“畸形的原因是催眠剂反应停”,使人们大为震惊。
反应停是怀孕的母亲为治疗阻止女性怀孕早期的呕吐服用的一种药物,它就是造成畸形婴儿的原因。
在怀孕一二个月之间,服用了反应停的母亲便生出这样的畸形儿。
这种婴儿手脚比正常人短,甚至根本没有手脚。
截至1963年在世界各地,如美国、荷兰和日本等国,由于服用该药物而诞生了12000多名这种形状如海豹一样的可怜的婴儿。
经过调查证实,母亲从停止月经算起,34~54天之内,服用此药后,迟早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
基因上的生命密码在正常情况下,手脚的长度,以用5个手指等等都应当按照指令有规律地形成。
可是反应停药物能使这种指令在某一部位受到障碍,其结果就产生畸形儿。
沙立度胺最早由德国的一家制药厂开发, 1957年首次被用作处方药。
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
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下,药物引起的不良症状或体征。
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一些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药品使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阿司匹林过敏反应。
小王因头痛服用了阿司匹林片,结果出现了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
经医生诊断确认为阿司匹林过敏反应。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镇痛药,但也是一种常见的致敏药物。
过敏体质的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前应先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以免引发不良反应。
案例二,抗生素肝损伤。
小李因感冒服用了抗生素,结果出现了恶心、呕吐、黄疸等肝损伤症状。
经检查发现是抗生素引起了肝功能异常。
抗生素是一类常用的抗菌药物,但长期或过量使用会对肝脏造成损害。
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案例三,非甾体抗炎药胃溃疡。
小张因关节疼痛服用了非甾体抗炎药,结果引发了胃部疼痛、黑便等胃溃疡症状。
经胃镜检查确认为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胃溃疡。
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常用的镇痛消炎药,但长期或大量使用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患者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应避免空腹服用,同时注意保护胃部。
案例四,心脏药物心律失常。
小刘因心脏病服用了心脏药物,结果出现了心悸、胸闷、心律失常等症状。
经心电图检查确认为心脏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
心脏药物是一类常用的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但不同药物对心脏的影响也不同。
患者在使用心脏药物时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情况。
以上案例提醒我们,药品不良反应可能随时发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延长用药时间;其次,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最后,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应提前进行过敏试验,避免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总之,药品不良反应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谨慎对待,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身体健康受损。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了解,做到用药安全、科学、合理。
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
药品不良反应的案例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下,由于药物的特异性和个体差异性,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与药物治疗目的无关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困扰,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一些药品不良反应的真实案例,以便我们更加了解和重视药品的使用安全性。
案例一,抗生素过敏反应。
小明因为感冒发烧去医院就诊,医生为他开了一种抗生素来治疗感染。
然而,小明在用药的第二天出现了皮疹、呼吸困难和全身发冷的症状,就医后被确诊为抗生素过敏反应。
这种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呼吸道阻塞和休克,需要紧急处理。
案例二,非甾体抗炎药消化道出血。
一位老人因为关节疼痛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然而,他在用药期间出现了黑便、呕血和腹痛的症状,经检查发现是消化道出血。
这是由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胃黏膜损伤,引起出血的不良反应。
案例三,心血管药物引起心律失常。
一名患者因为高血压和心律失常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心血管药物,然而,他在用药期间出现了心悸、胸闷和头晕的症状,经心电图检查发现是心律失常。
这是由于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导致的不良反应,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案例四,激素药物引起免疫抑制。
一位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来控制症状,然而,她在用药期间频繁感染、疲劳和肌肉萎缩,经检查发现是激素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
这种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加重和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案例表明,药品不良反应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和医生都应当高度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风险,注意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剂量使用,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同时,药品监管部门和医疗机构也应当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工作,提高药品使用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分享,能够增强大家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和重视,共同维护良好的用药环境,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不良事件案例分析
药品监管中的药品不良事件案例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药品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制造、质控、销售等环节的不完善,药品不良事件时有发生。
药品监管机构需要积极应对这些事件,并采取措施确保公众的用药安全。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药品不良事件案例,探讨在药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一:ABC药企生产的降糖药物引发肝损伤事件ABC药企在生产降糖药物时,未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质控,导致部分药品批次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引发使用者肝损伤。
此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并对该企业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分析:这一事件暴露出药品生产环节中质量监控的不完善。
药品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确保其遵守相关质量标准。
另外,药品企业也应加强自身内部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提高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解决方案: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生产环节的抽检频率和抽检样本数量。
此外,应建立严格的处罚制度,对违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并公开曝光,以起到警示作用。
药品监管机构还应加强对质量控制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案例二:某市场销售的无效感冒药事件在某市场上,一些小药店销售了一种无效的感冒药,导致使用者未能快速康复,且部分药物成分严重超标。
此事件引发了消费者的投诉和不满情绪,对市场营造了不良氛围。
分析:这一事件暴露了药品销售环节中的监管不力问题。
小药店作为销售渠道,负有责任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然而,部分小药店为了追求利润,选择销售低质量或假冒的药品,严重危害了公众的用药安全。
解决方案:加强对药品销售渠道的监管,对小药店的经营资质和销售行为进行严格审核。
对违规销售行为进行严肃处罚,并加大处罚力度,以起到震慑作用。
另外,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药,提高消费者的辨识能力,避免购买低质量药物。
案例三:某药品临床试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某药品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部分受试者健康受到影响。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案例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案例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下,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所导致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1. 阿司匹林致出血。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一位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因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出血,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
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时,患者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 抗生素致过敏。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症的常用药物,但有些患者对某些抗生素会产生过敏反应。
比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常常会引起皮肤过敏、呼吸困难等症状。
因此,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该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 镇痛药致呼吸抑制。
一些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等,会对呼吸中枢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因此,在使用镇痛药时,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超量使用或长期使用,以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4. 利尿药致电解质紊乱。
利尿药是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常用药物,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
患者在使用利尿药时,需要定期监测血液电解质水平,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5. 抗抑郁药致性功能障碍。
一些抗抑郁药物如SSRI类药物,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性欲减退等。
患者在使用抗抑郁药时,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性功能状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希望大家在使用药物时能够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对身体造成损害。
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希望大家能够安全、合理地使用药物,保障自己的健康。
药物不良反应8大事件
药物不良反应8大事件随着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显现,政府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府成立药品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机构,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降低药物的危害。
1.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2001年,通过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发现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可能会引起白血病2. 苯甲醇可能导致儿童臀肌挛缩症2002年,发现苯甲醇可能导致儿童臀肌挛缩症3. 菌甲素注射液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2006年4月,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过ADR监测和报告系统发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使用“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
原因是二甘醇的肾毒性。
4. 欣弗事件2006年7月,青海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过监测和报告系统发现患者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出现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
原因是安徽华源违反规定生产,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
该事件涉及15个省份,9人死亡,80人出现不良反应。
5.甲氨蝶呤引起神经损伤2007年7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部分白血病患儿,在使用甲氨蝶呤后陆续出现下肢疼痛,乏力,进而行走困难等症状——暂停使用部分批号注射用甲氨蝶呤用于鞘内注射。
6.刺五加注射液致人死亡案例2008年10月6日,云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6名患者使用黑龙江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之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3例死亡。
紧接着,红河州蒙自、泸西两县也相继出现了患者使用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7日,卫生部通知停用该注射液。
湖北累计150人发生不良反应。
全国多地发现不良反应事例。
同年10月,国家相关部门联合通报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部分批号的部分样品有被细菌污染的问题。
7.茵栀黄注射液严重过敏反应2008年10月19日上午,卫生部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了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因使用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批号为071001)后,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出生9天的新生儿于10月11日死亡。
近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
近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案例近年来,关于中药不良反应的事件案例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良反应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中药的信任和使用。
以下是近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一些案例:1. 2016年,某种含有砒霜成分的中药制剂被发现在市场上销售,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2. 2018年,有报道称某种中药注射液在使用过程中引发了严重过敏反应,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皮疹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3. 2019年,一些中药饮片被检测出含有重金属超标的情况,长期服用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
4. 2020年,某些中药保健品被检测出含有禁用药物成分,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问题和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这些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中药安全性和监管的关注。
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一些中药制剂中可能存在掺假或掺杂的情况,导致药品质量不达标。
其次,一些中药成分具有毒副作用,如果使用不当或者超量使用,容易引发不良反应。
另外,中药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科学验证,导致患者在使用中药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面对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中药生产流程的监管,确保中药质量安全。
加强对中药临床应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报告不良反应事件。
提倡合理使用中药,避免滥用或超量使用中药。
加强中药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中药安全的认识。
总之,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醒我们要对中药保持警惕,加强监管和科学管理,确保中药的安全有效使用。
药物不良反应大事件
药物不良反应8大事件随着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显现,政府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府成立药品食品安全管理与监督机构,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降低药物的危害。
1.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2001年,通过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发现乙双吗啉治疗银屑病可能会引起白血病2. 苯甲醇可能导致儿童臀肌挛缩症2002年,发现苯甲醇可能导致儿童臀肌挛缩症3. 菌甲素注射液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2006年4月,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过ADR监测和报告系统发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使用“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
原因是二甘醇的肾毒性。
4. 欣弗事件2006年7月,青海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过监测和报告系统发现患者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欣弗)后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出现胸闷、心悸、心慌、寒战、肾区疼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
原因是安徽华源违反规定生产,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
该事件涉及15个省份,9人死亡,80人出现不良反应。
5.甲氨蝶呤引起神经损伤2007年7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部分白血病患儿,在使用甲氨蝶呤后陆续出现下肢疼痛,乏力,进而行走困难等症状——暂停使用部分批号注射用甲氨蝶呤用于鞘内注射。
6.刺五加注射液致人死亡案例2008年10月6日,云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6名患者使用黑龙江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之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3例死亡。
紧接着,红河州蒙自、泸西两县也相继出现了患者使用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7日,卫生部通知停用该注射液。
湖北累计150人发生不良反应。
全国多地发现不良反应事例。
同年10月,国家相关部门联合通报黑龙江省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部分批号的部分样品有被细菌污染的问题。
7.茵栀黄注射液严重过敏反应2008年10月19日上午,卫生部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通报了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医院因使用山西太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茵栀黄注射液(批号为071001)后,有4名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名出生9天的新生儿于10月11日死亡。
中国十大药害事件
中国十大药害事件最近十年来,各大药害(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屡见于报端。
笔者以一名药学工作者的视角,从其中遴选出危害性大、影响面广的十起事件,尽量以简练的文字构画出每起事件的脉络,系统、客观地展现整个事件的面目,以供关心药政事业的同仁们共同思考。
1、“梅花K”事件(一)事件简介:2001年8月24日,湖南省株洲市药监局接到群众举报:该市多人服用“梅花K”黄柏胶囊中毒住院。
株洲市局感到事态严重,迅速派人赶到市一医进行调查,发现患者服用的问题“梅花K”,均标示“广西半宙制药集团第三制药厂”(后更名为“广西金健制药厂”,以下简称“广西半宙”)生产。
据患者反映,该产品在当地媒体大作宣传,声称能通淋排毒、解毒疗疮,治疗多种女性炎症(夸大宣传)。
许多女性经不住广告诱惑,纷纷到市内药店购买,但服用几天后出现了胃痛、呕吐、浑身乏力等不良症状。
经株洲市药检所抽样检验,检出非法添加的四环素成分,初步认定该“梅花K”系假药。
几日后湖南省在全省范围内封杀“梅花K”黄柏胶囊。
8月31日,国家药监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立即暂停销售、使用“梅花K”黄柏胶囊。
通知强调,对凡标为“广西半宙”生产的“梅花K”黄柏胶囊一律暂控,批批抽验,除按标准检验外,加做四环素成分的检验。
发现问题药品,立即追查来源和流向。
“梅花K”事件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就此事作了重要批示。
经过药监、公安等部门的调查,事件的内幕水落石出。
2000年9月,陕西省咸阳市杰事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程书群和“广西半宙”副厂长方党礼洽谈生产、销售药品黄柏胶囊,为加大药效,双方商定在黄柏胶囊中掺加已经变质过期的盐酸四环素。
2001年1月和4月,由“广西半宙”生产了掺有盐酸四环素的“梅花K”牌黄柏胶囊两箱共18.8万余板,经程书群在这批胶囊说明书上扩大药品功效和适应症、组织外包装后,向湖南等省市销售,致使发生群体性的中毒事件。
湖南省药检所检测表明:由于厂家添加了过期的四环素,其含有的降解产物远远超过国家允许的安全范围,特别是差向脱水四环素,服用后引起肾小管性酸中毒,临床上表现为多发性肾小管功能障碍综合症。
药品管理法一百三十四不良反应案例
药品管理法一百三十四不良反应案例药品管理法一百三十四不良反应案例是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管理的规定,通过对药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统计,以确保药品的安全使用。
下面将列举一些典型的案例来说明药品管理法的重要性。
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剂量和途径下使用药物,在预期效应范围内或合理用药的情况下产生的不良药物反应。
不良反应可能会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药品管理法的目的是通过监测和管理不良反应,及时对药物进行调整和规范,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案例1:某新型抗生素药物S在市场上销售后,一些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
经过调查,发现药物说明书中未明确说明存在肝功能损害风险,并且该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并未观察到此类不良反应。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医院和生产厂商被要求立即停止销售该药物,并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处理与补偿。
案例2:某抗癫痫药物T在市场上广泛使用,然而最近发生多起患者因使用该药物而导致生命危险。
经过调查发现,该药物本身具有严重的副作用,但生产企业却没有有效的监测和管理措施,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被忽视。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生产企业被要求停止销售该药物,并进行相应的赔偿。
案例3:某抗血小板药物A曾被广泛使用于心脏疾病患者,然而近期监测发现,该药物使用后引起的出血事件比例远高于其他同类药物,且有些严重甚至不可逆转。
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医院和生产厂商应立即停止销售该药物,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治疗和补偿。
这些案例都反映了药品管理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监测和管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安全问题,可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用药权益。
为了更好地管理药物不良反应,进一步完善药品管理法,应加强以下措施:1.制定更加严格的审批和监管标准:要求药品上市前进行全面的临床试验和评估,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增加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的力度:要求医务人员和患者及时上报药物不良反应,建立完善的不良反应数据库,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和评估。
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
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下,药物所引起的对患者不利的反应,包括已知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未知的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将介绍一些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以便引起大家对药物使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某患者因患有胃溃疡,医生开具了一种抗生素和胃药。
在用药期间,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经过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后,患者的不良反应逐渐减轻。
这个案例提示我们,一些药物可能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及时向医生反映身体状况,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案例二,过敏反应。
一名患者在注射了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后,出现了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经过紧急处理后,患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有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患者在用药前应向医生详细询问过敏史,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案例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一名患者在服用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后,出现了头晕、失眠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时调整了用药方案,患者的不良反应得到了缓解。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一些药物可能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向医生反映。
案例四,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一名患者在服用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后,出现了心悸、血压下降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医生及时调整了用药方案,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改善。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一些药物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及时向医生反映异常情况。
总结,药物不良反应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向医生反映不良反应。
医生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介绍,能引起大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不良反应案例
不良反应案例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或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的生理或病理反应。
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不良反应的案例,以便大家更加了解和重视这一问题。
案例一,药物过敏反应。
小王因感冒去医院就诊,医生开了一种抗生素给他。
然而,不久后小王出现了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经诊断为药物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是机体对药物产生的过敏性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道水肿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过敏性休克,威胁生命。
案例二,药物副作用。
小李因患有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
然而,他在服药期间出现了头晕、乏力、肌肉疼痛等症状,经医生诊断为药物副作用。
药物副作用是指在正常用药剂量下,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适甚至加重疾病。
案例三,手术并发症。
小张因患有阑尾炎进行了阑尾切除手术,手术后出现了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手术并发症是指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可能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甚至危及生命。
案例四,放射治疗不良反应。
小刘因患有肿瘤接受了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
放射治疗不良反应是指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生理反应,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加重疾病。
以上案例提醒我们,不良反应是在临床实践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应该对不良反应保持高度警惕。
医生在开药前要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病史,避免开具对患者有不良影响的药物;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要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诊,及时报告不良反应,避免延误治疗时间。
同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安全。
总之,不良反应是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加强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和管理,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通过以上案例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不良反应的重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升,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不良反应案例
不良反应案例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接种疫苗、输注血液或血制品、使用医疗器械或实施手术等医疗活动后,患者出现的与药物、疫苗、血液或血制品、医疗器械或手术等治疗活动有关的不良症状或疾病。
不良反应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不良反应的案例,以增加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和了解。
案例一,药物过敏反应。
患者小王因感冒症状较重,到医院就诊后被医生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生开具了抗生素和退烧药。
小王服用抗生素后,出现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症状。
经过医生的诊断,确认为药物过敏反应。
医生立即停止了抗生素的使用,并对小王进行了抗过敏治疗,最终患者康复出院。
案例二,手术并发症。
患者张先生因患有胆囊结石,经过医生评估后决定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手术进行过程中,由于手术操作不当,患者发生了胆总管损伤并发症,出现了黄疸、腹痛等症状。
医生立即进行了胆总管修复手术,并对患者进行了积极的护理和治疗,最终患者康复出院。
案例三,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婴儿小李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出现了发热、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症状。
家长及时带婴儿就诊,医生诊断为疫苗接种后的局部不良反应。
医生对症处理,给予了相应的抗炎药物和冷敷治疗,最终小李康复出院。
以上案例仅为个别例子,不良反应的种类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需要引起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和识别,及时处理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总之,不良反应是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监测,以及患者对不良反应的了解和预防,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对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共同为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器械不良反应报告例子
器械不良反应报告例子
报告人:xxx 医院
报告时间:20xx年x月x日
器械名称:xxx 电动手术钳
器械型号:xxx
生产厂家:xxx 公司
使用科室:xxx 手术室
不良反应描述:
患者,女性,45岁,于20xx年x月x日在本院接受腹腔镜手术,使用器械为xxx电动手术钳。
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此器械进
行组织切割,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第三天,患者出现腹痛、发热、
恶心等症状,经过查体及相关检查,诊断为器械不良反应。
患者症状经过积极治疗后缓解。
不良反应类型:器械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等级:3级
处理措施:停止使用此器械,并将情况报告生产厂家。
报告人联系方式:
姓名:xxx
职务:xxx
联系电话:xxx
邮箱:xxx
备注:此例为真实案例,仅供学习参考。
如有类似情况,请及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Adverse Drug Reaction)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1、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
如阿托品被用于解除胃肠痉挛而引起口干等。
2、毒性反应。
如引起失眠、耳鸣、贫血、肝功能损害等。
3、过敏反应。
4、其他不良反应。
如药物依赖性、致畸、致突变、致癌等。
药品的不良反应分类 1.A型不良反应 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
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有关,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1%),死亡率低。
主要表现包括过度作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后遗效应。
2.B型不良反应 是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
特点是一般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1%=,死亡率高。
进一步分类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变态反应。
3.C型不良反应 有些不良反应难以简单地归于A型或B型,有学者提出为C型不良反应。
C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或不全,非特异性(指药品),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
有些发生机制尚在探讨中。
构成的四个前提1、必须是合格药品。
2、必须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
3、必须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反应。
4、必须是有害的反应。
表现及分类 药品作用于机体,除了发挥治疗的功效外,有时还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某些与药品治疗目的无关而对人体有损害的反应,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感染(也称二重感染)四大类。
不良反应有大小和强弱的差异,它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使病情恶化、引发新的疾病,甚至置人于死地。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这是临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
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但是,只要合理使用药物,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就要求人们在用药前全面地了解该药的药理性质,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明确药品的禁忌。
对于一些新药,由于临床经验不够,对其毒副作用观察及了解不够,在使用时就更应十分慎重。
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分为: 1副作用(副反应):药品按正常用法用量使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一般都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可逆性功能变化,伴随治疗作用同时出现。
器官选择作用低即作用广泛的药物副作用可能会多。
2毒性作用: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
一般是药理作用的增强。
过度作用在定义上与毒性作用相符,指使用推荐剂量时出现过强的药理作用。
3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4首剂效应: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
5继发反应: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
6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
这种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甚少,治疗量或极少量都可发生。
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哮喘等。
7特异质反应(特异反应性):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病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
该反应和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
大多是由于机体缺乏某种酶,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所致反应。
8依赖性: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
9停药综合征:一些药物在长期应用后,机体对这些药物产生了适应性,若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易使机体的调节功能失调而发生功能紊乱,导致病情或临床症状上的一系列反跳回升现象和疾病加重等。
10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药物引起的三种特殊毒性,均为药物和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细胞的表达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抗感染、抗肿瘤、心血管等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由于临床缺少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的知识和经验,配伍应用不合理时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因此,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显得尤为重要。
1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后易发生的问题 1.1pH值改变引起的变化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pH值过高或过低均能使某些成分的溶解度降低或溶胶状态被破坏而析出沉淀;生物碱、皂甙、氨基酸等成分也可能因pH值的改变发生氧化、水解、缩合等反应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或产生气泡等现象,则药物不能使用。
1.2某些中药注射剂含有抗原性物质中药注射剂中有些成分如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等具有抗原性或半抗原性,在与别的药物相互作用后或在它们代谢过程中,也可产生抗原性物质,这些物质与机体作用后就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过敏体质或有药物过敏史者和年老体弱的患者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须特别注意。
1.3热原量的叠加各种注射液中均存在一定量的热原,中药注射剂用量一般较大,在与其他西药注射剂或输液配伍后,易造成热原量的叠加超过药典规定的限量。
上述是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配伍应用不合理时发生不良反应和输液反应的主要原因。
中药不良反应一览表A艾条:熏灸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安宫牛黄丸:鼻饲致过敏: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出水泡;内服致过敏:憋气,心慌,面部浮肿,心率快.B巴豆:误食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白花蛇酒:外用过敏:皮肤渐红,瘙痒,米粒样丘疹,水泡.白芥子:外敷致败血症:敷处起泡,大片坏死,高热,昏迷,死亡.斑蟊:外用或内服致中毒,急性肾功能与消化道及皮肤损伤:中毒性肾炎,膀胱炎、肾衰、急性胃肠炎、血尿血便,重者死亡.板蓝根:肌注致过敏,躯干、四肢出现紫色斑块或散在性皮疹,胸闷,心慌、长期内服致食欲减退,体瘦,神疲少动,吐清诞,腹泻,腹痛,腹胀,呕吐等保济丸:内服过量中毒:畏寒,四肢酸麻并抽搐.北豆根:煎服过量致中毒;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大汗乏力,抽搐,血压下降,颅神经损伤,上消化道出血.北五加皮:内服其酒浸剂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作南五加皮用致中毒.蓖麻子:外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血压0,下肢有风团样疹块,昏迷,死亡.壁虎:尿液中毒:污染胸前皮肤起水泡,剧痛,出汗,神志不清,呼吸急促,死亡.鳖鱼(甲鱼):煎服致过敏:腹痛,虚汗,全身风疹块,呼吸困难.冰硼散外用致中毒死亡:西红柿样便,皮疹,大便潜血,神志不清,休克死亡.冰片:接触过敏,病痒,皮肤潮红,丘疹,烦躁不安.补骨脂:乏力,头晕,目眩,呼吸急促,昏迷.补骨脂素:接触致变应性皮炎与接触性皮炎.补中益气丸:内服致过敏.C草乌、雪上一枝蒿、独脚莲等:复合外敷致并发症,红肿,灼痛,水泡,溃疡、肢体畸形,功能障碍.柴胡:肌注致过敏性喉梗阻或过敏性休克,与庆大霉素合并肌注致过敏性休克,全身瘙痒,大汗,呼吸困难,胸背部等麻疹,头晕心慌.蟾蜍(素):服食致中毒:胸闷,腹痛,恶心呕吐,重者死亡.陈皮:内服致消化道穿孔死亡.赤芍甘草汤:致乳汁全无.川芎:超量服用致中毒:剧烈头痛并呕吐.穿心莲:内服致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过敏性风湿,休克,皮疹,瘙痒,气急,胸闷,心慌,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冷,血压0,神志不清.垂盆草:煎服鲜品致心律失常,泡服致多型红斑型药疹.刺五加:静滴致急性过敏性皮炎.D大黄:生大黄致原有眼溃疡加深,星翳深陷,重者穿透角膜瘙痒.大活络丹:内服致过敏性药疹,口唇疙疹,充血性胃炎,上消化道大出血,与骨刺片同服致心律失常:胸闷,憋气,头痛,早搏.大蒜素:内服致茶碱代谢慢而中毒.丹参:静滴致过敏反应:头痛,心慌,胸闷,烦躁不安,双眼水肿,腰痛,全身出皮疹,瘙痒.单面针:内服其酒剂中毒致阿—斯氏综合征.地骨皮:煎服致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颠茄合剂:内服致急性荨麻疹.颠茄片:内服过敏,阴茎、阴囊剧痒,包皮肿大,出现水泡,剥脱性皮炎,急性中毒,过敏性休克,血压测不到.癫痫丸:内服致铅汞复合中毒:恶心呕吐,头昏,腹痛胀,口内有金属味,齿龈红肿,肝触痛.靛玉红:内服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或肺动脉血压升高 .跌打丸:用酒调糊外敷处致过敏:痒而疼痛,肿胀,丘疹.东莨菪碱:静滴致精神症状,尿滞留,腹胀等.冬虫夏草:过量服用致过敏,引起肾功能恶化,心包炎,心慌气短,心律失常,心前区痛,头痛,烦躁,面部红斑,颜面及四肢浮肿加重,尿少.独活:内服致失音.E二天油: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躯干与四肢出红丘疹,形成小水泡并溃烂.F番泻叶:泡服致急性尿潴留,长期服用致依赖性;内服致癫痫样发作;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口吐白沫.防风:通圣丸内服致光敏皮炎样药疹.风痛灵:滴入鼻腔致过敏:腹痛,气急,口唇发绀,血压下降.风油精:内服致依赖性:停药出现抑郁,嗜睡,厌食、气喘加重.茯苓过敏:全身红色丘疹,皮肤发热,身痒难忍.福寿草:口服配剂中毒:头晕,恶心欲吐,心动过速.妇宁栓:接触致过敏:全身疫痒,风团样药疹.附子理中丸:乌头碱类中毒;口舌麻辣,咽喉不适,味觉消失,舌卷缩不能.复方草珊瑚片:含服致过敏性药疹.复方穿心莲:内服致过敏.复方丹参片:内服致口腔多处溃疡.复方丹参液:静注致过敏性休克.复方甘草片:内服致固定红斑性药疹,全身皮肤发绀,昏迷,呼吸衰弱,瞳孔缩小.复方瓜蒂:内服致中毒死亡?复方炉甘石:瘙痒、红斑.复方青黛丸:内服致肝脏损害,致缺血性结肠炎.腹蛇抗栓酶:静滴致脑出血死亡,白细胞减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全身血肿,大片皮肤紫癜,复视等.G甘草合剂:内服致急性中毒.甘草及制剂:内服致假性醛甾酮增多症;低血钾并诱发肝昏迷,血压升高,下肢浮肿,头痛,乏力;幼儿长期吮吸致中毒,面微肿,体倦怠,微喘息,腹胀,不思饮食.肝炎灵:肌注致过敏:全身荨麻疹,瘙痒,胸闷,腹痛.感冒冲剂:内服致急性胃粘膜损害.感冒清:内服致老年人急性粒细胞减少或再障性贫血.感冒通:内服致血尿,或皮肤过敏.葛根:内服汤剂致急性胃粘膜病变.蛤蚧:定喘丸内服致上消化道出血.骨友灵搽剂:外搽致接触性皮炎.瓜蒂:误服致过敏性休克.广豆根:误作北豆根配预防感冒汤剂,且用量大而致中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身冷,四肢颤抖.H海藻:长期服用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何首乌:内服致双膝酸痛,高热,过敏性皮疹.河豚:食用致中毒:腹痛,恶心呕吐,头晕,胸闷,乏力,四肢与口唇麻木,不能行走,重者死亡.核葵:肌注致严重药物性皮炎.红花油:内服致中毒:四肢厥冷,神志模糊,昏迷,抽搐,紫绀.红茴香:根皮中毒:胃部烧灼感,头晕,头痛,呕吐,昏迷.虎骨木瓜酒: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面浮肿,头痛,头晕,纳差.华陀再造丸:内服致**皲裂,阴囊湿疹,长期服用致中毒:头晕头痛,口咽干,心烦,大便干,小便赤,手麻,下肢无力.黄连上清丸:内服致胃粘膜损害.黄芪:内服致过敏性瘙痒,风团,肢体震颤.灰菜:食用致小儿重症光敏性皮炎.霍香正气丸:内服致心动过速,或致过敏性休克:头晕,胸闷,寒战,血压下降,晕厥.J加味逍遥散:内服致瞑眩夹竹桃花:煎服致中毒;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胸闷,憋气,重者深昏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房颤,早搏,心肌缺血甲鱼:食用致过敏性休克,原肝病症状加重,头晕,心悸,胸闷气短,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意识丧失,目唇、肢端青紫,心动过速,血压测不到.绞股蓝:其粉尘过敏:四肢酸软乏力,头晕头痛,胸闷,鼻咽干痒,心率加快.洁尔阴:洗液外搽患处致接触性皮炎.睫毛生长灵:致接触性皮炎,双眼睑瘙痒,浮肿,丘疹.金匮肾气丸:内服致过敏:全身瘙痒,斑疹,心律失常.金橘:食用致过敏性休克.金钱草:内服或接触致过敏:接触面呈红色斑疹,累及面、胸、背部,奇痒;或长期泡服致形瘦肤燥,毛发不泽,烦躁等肾明亏损症状.金樱子:接触性皮炎.荆芥:与鱼虾同服致过敏,皮下瘀血,恶心吐泻.桔梗片:头晕,乏力,心慌作呕,四肢冷汗,血压下降.橘红化痰丸:白矾不纯,内含砷致中毒:恶心呕吐,脐周绞痛,尿铅高,齿龈铅线明显.K康妇清炎栓:致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