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三号上的科学实验 (孙辉先)TXT免费下载

合集下载

2002年9月9日 神舟三号上的科学实验 (孙辉先)

2002年9月9日 神舟三号上的科学实验 (孙辉先)

下边我们介绍一下关于生命科学。我们知道空间环境极端的条件,给生物技术提供了一个地面上不可能完全模拟的一个实验机会。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科学当中不可能在地面环境当中获知的一些本质的特征。在应用上有可能掌握以至于获取生产高质量的单晶,和高纯度高效的生物制品的空间生物工程方法,并产生巨大的效益。在这次实验当中,主要使用了两台设备,一台叫做空间蛋白体结晶装置。它主要是进行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培养出来优于地面的、能够用于大分子三维结构测定的单晶体。另外一台叫做空间细胞生物反应器。它可以进行动物植物细胞的空间培养,研究具有制药前景的动植物细胞的空间培养方法,再一个研究一下这些细胞在微重力的作用下,对细胞的生长、代谢、合成以及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的一些影响。
2002年9月9日 神舟三号上的科学实验 (孙辉先)
主讲人简介孙辉先55岁,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载人飞船工程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空间系统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任实践五号卫星副总设计师, 应用系统总设计师。主持完成过国家级、省部级的多项重大科研任务,获国家级奖励一项,省部级奖励多项。
我们先看看关于大分子的晶体生长,它的意义是这样,我们知道蛋白质和核酸这些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物质。它的结构决定了生物活性,使生物能够正常地生活下去。蛋白质的结构知识,能够用于揭示生命的奥秘。也是发展理性药物设计和蛋白质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基础。生长蛋白质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它就成为了一个用晶体衍射法来测定和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一个制约的步骤。也就是在地面上的时候,由于重力场的作用,这个晶体很难以培养。空间由于有微重力的环境,在空间没有重力,它对晶体的生长创造了一个很有利的条件。所以,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微重力条件下的蛋白质晶体生长,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空间生物技术。这个实验的目标就是要在空间培养出高质量的生物大分子晶体。蛋白质晶体结构,测试的步骤一般是这样,首先要有晶体,有了蛋白质晶体以后,做衍射实验通过衍射实验以后,得到计算机电子密度图,通过这个电子密度图,再去建成分子的模型。这里就可以看到,如果没有晶体,后面就很难以执行,如果得到高质量的大晶体,就有可能把后边的工作做得很好。

新颖别致的嫦娥-3着陆器

新颖别致的嫦娥-3着陆器

新颖别致的嫦娥-3着陆器诸葛言【摘要】嫦娥-3任务由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探测器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承担,其有效载荷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研制。

它的宽度为4m、高有4.2m,发射质量3780kg,其中干质量1220kg。

落月后,在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支持下,嫦娥-3携带的有效载荷开展科学探测。

嫦娥-3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又叫玉兔号月球车)组成,其中的着陆器在嫦娥-3软着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装有2台在世界上首次应用的科学探测仪器。

【期刊名称】《国际太空》【年(卷),期】2013(000)012【总页数】6页(P9-14)【作者】诸葛言【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嫦娥-3着陆器在月面工作示意图(神舟传媒制)嫦娥-3任务由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探测器系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承担,其有效载荷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研制。

它的宽度为4m、高有4.2m,发射质量3780kg,其中干质量1220kg。

落月后,在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支持下,嫦娥-3携带的有效载荷开展科学探测。

嫦娥-3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又叫玉兔号月球车)组成,其中的着陆器在嫦娥-3软着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装有2台在世界上首次应用的科学探测仪器。

1 着陆器性能优异嫦娥-3的着陆器是我国成功开发的新型航天器平台,采用了梁板复合式结构和可大范围伸缩的四腿式着陆缓冲机构,设计了自主式、高精度的分段减速悬停式无人着陆控制方案,能够自动智能选定着陆点、进行精确悬停着陆,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航天器之一。

其质量为1080kg,设计寿命12个月,由结构与机构,着陆缓冲,制导、导航与控制,推进,热控,测控数传,定向天线,数据管理,一次电源,总体电路,有效载荷共11个分系统以及工程参数测量设备等组成,要掌握着陆自主导航控制、着陆变推力推进系统、着陆缓冲系统、月面生存热控系统等关键技术。

神舟三号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研究

神舟三号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研究
研 究 地 球 环 境 , 先 需 具 备 描 述 发 生 于 地 球 层 首
圈的 物 理 , 学 、 物 学 耦 台 过程 的能 力 , 此 , 化 生 为 在
十 年 的潜 心 设 计 与 研 究 , 色 地 完 成 了 船 载 试 验 仪 出 器和 相 关 配 套 辅 助 地 面 设 备 的 研 制 , 继 神 舟 一 、 在
监 测 地 球 环 境 动 态 变 化 最 有 效 的 空 间 遥 感 仪 器 的
得 到 的太 阳 常 数 值 与 世 界 气 象 组 织 推 荐 值 非 常 吻 合 , 到 了预 期 结 果 。 在 留 轨 阶 段 将 继 续 进 行 探 达
测 , 学 家 们 将 通 过 地 面 模 拟 和 数 据 分 析 , 探 测 科 对 结果 进 行初步 评估 , 取 使 我 国相 应 的 探测 手段 达 争 到 与 国 际 同 类 探 测 绝 对 精 度 可 比对 的 水 平 . 有 关 为 研 究工 作进 ^世 界先进 行列 提供 机会 。
神 舟 三 号 上 安 装 了 监 测 太 阳 常 数 、 外 光 谱 及 地 球 紫
辐 射 收 支 状 态 的 三 台 探 测 器 , 过 定 量 监 测 太 阳 常 通
数 与 太 阳 紫 外 光 谱 绝 对 辐 照 度 、 球 对 太 阳 短 波 辐 地 射 的 反 辐 射 和 地 气 系 统 自身 长 波 热 辐 射 以 及 大 气 臭 氧 总 浓 度 分 布 及 其 垂 直 结 构 变 化 等 , 行 全 球 环 进 境 变 化 的 监 测 . 展 地 球 系 统 科 学 研 究 。 目前 设 备 开
号 获 取 和 斯 特 林 制 冷 技 术 等 方 面 尤 具 特 色 。 目前
设 备 工 作 正 常 , 取 得 多 幅 探 测 图 片 . 飞 船 返 回 已 在

天宫课堂第三课做了哪些实验

天宫课堂第三课做了哪些实验

天宫课堂第三课做了哪些实验天宫课堂第三课做了哪些实验我们为什么要把实验室搬到太空太空有着微重力、强辐射、高真空等许多不同于地面的特殊环境条件,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微重力环境。

在地面上创造的微重力实验环境,每次只能持续几秒,而空间站长期太空飞行所提供的近乎无限时的微重力科研条件,可以得出在地面上得不到的实验结果。

所有梦想的萌发,都可能来自生命体验中一次微小的触动。

“天宫课堂”给许多青少年带来了这样的感受。

这堂跨越浩瀚宇宙的太空科普课,已经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

来自神舟十三号的“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用一系列有趣的太空小实验牵引着无数青少年的目光,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

“天宫课堂”是科学教育的生动实践青少年是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青少年热爱科学开始。

研究表明,儿童早期对科学的兴趣,对后续学习以及是否从事科学领域工作有重要作用。

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但总体水平依然偏低,提升青少年群体的科学素质任重道远。

当我们为“天宫课堂”的精彩连连点赞时,教育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思考得更深远:堪称科普示范课的“天宫课堂”,其精神内核是什么?能给科普和科学教育工作带来哪些灵感?如果我们想让更多的青少年拥有创新能力、科学梦想,科普和科学教育一定要“下沉”。

这一方面意味着我们要有意识地让科学走下“神坛”,揭开神秘的面纱;另一方面要善用互联网等工具,打破时空距离,让优质科教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

“天宫课堂”是科普“下沉”的生动实践,在以上两个方面有着很强的示范意义。

“冰墩墩被抛出,沿着原有方向匀速前进”“水在表面张力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3位航天员动手操作太空抛物、液桥演示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原理的思考。

特别是“冰墩墩”的出现,放大了科学实验的趣味性,瞬间拉近了青少年与科学的距离。

而借助中国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传输系统等技术力量的加持,高大上的“天宫课堂”得以跨越星辰大海,飞进每间教室、每个家庭,与地处天南地北的青少年亲切互动。

百家讲坛2002年节目表

百家讲坛2002年节目表
节目内容
主讲人
9月2日
关于神经细胞再生-最新成果与应用前景
科利•古曼
9月3日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郭慕孙、刘巨德
包林、张泰昌
9月4日
《在文学馆听讲座》(八)
唐诗宋词鉴赏(上)
周汝昌
9月5日
心理因素与疾病
杨凤池
9月6日
走近纳米材料
秦禄昌张泽
播出日期(2002-38周)
节目内容
主讲人
9月16日
21世纪中国城市的山水情结
大观园与清代园林艺术
顾平旦
10月23日
《在文学馆听讲座》(十四)
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上)
周思源
10月24日
中国书法美学与养生之道
杨辛
10月25日
10月8日
国庆特别节目
历史经典记录(下)
马国馨、
崔恺
关肇邺
10月9日
《在文学馆听讲座》(十二)
经验想像力真实(上)
格非
10月10日
温度与生命
刘静
10月11日
《百家半月谈》(七)
高科技与公路发展
张远方赵喜安
何光施伟斌
10月12日加播
野生动物重归自然
刘昕晨
10月13日加播
依法制国与刑事诉讼
卞建林
播出日期(2002-42周)
张毅
5月16日
韩孟琐谈
郝世峰
5月17日
诗的人文关怀
罗宗强
播出日期(2002-21周)
节目内容
主讲人
5月20日
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专辑(一)
文学创作中对“讲话”的认识
苏叔阳
5月21日
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专辑(二)

百家讲坛2002年节目表

百家讲坛2002年节目表
谢衷洁
6月12日
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
应用统计(下)
谢衷洁
6月13日
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上)
丁肇中
6月14日
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下)
丁肇中
播出日期(2002-25周)
节目内容
主讲人
6月17日
交叉科学
李喜先
6月18日
DNA的限制与修饰
周秀芬
6月19日
科学艺术生活(上)
王炜钰
6月20日
科学艺术生活(下)
市场经济中的数学
史树忠
4月4日
温故知新话几何
姜伯驹
4月5日
现代性与中国文化发展走向
王岳川
播出日期(2002-15周)
节目内容
主讲人
4月8日
中国昆虫研究现状
李利珍
4月9日
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张文军
4月10日
谈绝句的欣赏与创作
陶文鹏
4月11日
论王国维词
叶嘉莹
4月12日
当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袁正光
郭家学
播出日期(2002-4周)
节目内容
主讲人
1月21日
WTO与西部企业发展(三)
WTO与知识产权保护
寇纪凇
李永军
李晓丰
1月22日
WTO与西部企业发展(四)
如何培养一流国际人才
孙逢举
1月23日
WTO与西部企业发展(五)
1、入世后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政府与企业改革
寇纪凇
席酉民
1月24日
WTO及应对思考(六)
鲍世行
9月17日
创造在您身边
张泰昌
9月18日

百家讲坛历年节目播出一览表

百家讲坛历年节目播出一览表

百家讲坛历年节目播出表2001年节目播出表07月09日美与物理学杨振宁07月10日实验物理与物理学前沿丁肇中07月11日唐宋咏春诗赏析程郁缀07月12日泰山美学杨辛07月13日中国南北差异胡兆量07月16日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主旋律杨振宁07月17日科学与艺术的对话李正道07月18日三曹父子与建安诗风钱志熙07月19日孝的艰难与动人张祥龙07月20日古代希腊人的诗性生活-英雄主义朱孝远07月23日人类基因组计划陈竺07月24日书法与中国哲学(上) 张辛07月25日书法与中国哲学(下) 张辛07月26日不朽的威尔第刘诗嵘07月27日女性的道德发展肖巍07月30日数学科学的几种新的发展方向林家翘07月31日儒学与人生钱逊08月01日现代战争与大众传媒杨民青08月02日巴洛克音乐朱秋华08月03日超越简单与还原:复杂性范式的兴起吴彤08月06日科学的对话布朗夏普08月07日白血病的基因疗法陈赛娟08月08日远看梅兰芳徐城北08月09日作为情感媒体的电影艺术刘一兵08月10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毛武、王常力08月13日动物的语言与意识苏彦捷08月14日中西语言文字与文化的比较辜正坤08月15日古代文明的演进与儒家思想的根源陈来08月16日现代艺术的开始朱青生08月17日审美是人生的节日童庆炳08月27日高考与素质教育孙东东08月28日古代诗歌创作的奇思葛晓音08月29日电视艺术美学高鑫08月30日夏文化与夏王朝邹衡08月31日漫谈西方近代革命歌曲朱孝远09月03日纳米科技的现在与未来白春礼09月04日西方的传统:浪漫主义朱孝远09月05日中国"入世"的必要准备刘光希09月06日艺术与科学(一) 李政道、张道一09月07日现代人整体形象设计徐晶09月10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周之良09月11日诗的发现吴思敬09月12日"入世"和中国经济改革厉以宁09月13日艺术与科学(二) 熊秉明09月14日风险投资:资本与知本祈斌09月17日生命科学基础与前沿赵国屏09月18日拥有心智生活周国平09月19日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方法陶国枢09月20日艺术与科学(三) 刘言、迁惟雄09月21日汽车与生活陈全世09月24日计算机发展与展望高文09月25日聚焦全球管理热点-项目管理弗莱姆09月26日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吕本富09月27日艺术与科学(四)09月28日认识试管婴儿刘家恩10月01日唐宋咏月诗赏析程郁缀10月02日一枝春雪冻梅花黎烈南10月03日空谷幽兰李燕10月04日竹与竹文化李起敏10月05日菊残犹有傲霜枝张树林10月08日中国的松文化李永祜10月09日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王登峰10月10日物种多样性的挑战与未来黄大卫10月11日中国园林艺术彭吉象10月12日东西方经济的碰撞与沟通李安渝10月15日标准化与经济建设李忠海10月16日标准化与国际贸易郭力生10月17日标准化与质量管理郎志正10月18日市场竞争与企业标准化李春田10月19日标准化与环境紧密相连李春田10月22日标准化与高新技术房庆10月23日物理的挑战(一) 李政道10月24日物理的挑战(二) 李政道10月25日物理的挑战(三) 李政道10月26日艺术与科学赵鑫珊、丁宁10月29日数学与我们的生活胡作玄10月30日光通信-信息社会中流砥柱厉定一10月31日故宫与中国礼乐文化王贵祥11月01日艺术与科学(五) 翟墨、11月02日趣谈天文学贾贵山11月05日新世纪的科技杨振宁11月06日钱学森的大成智慧戴汝为11月07日2001北京互联网发展论坛(一) 丁磊汪延11月08日艺术与科学(六)11月09日音乐的倾向刘索拉11月12日百年科技创新的回顾与展望路甬祥11月13日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杨福家11月14日2001北京互联网发展论坛(二) 张朝阳周锡生11月15日艺术与科学(七)刘兵、冼鼎昌、安妮卡.挨利克珊11月16日风险投资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一) 成思危11月19日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科技与教育张宝文11月20日二十世纪数学的发展趋势李文林11月21日2001北京互联网发展论坛(三)11月22日艺术与科学(八)陶瓷叶喆民11月23日风险投资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二) 成思危11月26日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和建立魏杰11月27日漫谈金庸武侠小说严家炎11月28日2001北京互联网发展论坛(四) 张醒生王雷雷11月29日艺术与科学(九)视觉亨利&8226;霍普金斯11月30日品德与现代人力资源开发肖鸣政12月03日中国航天的成就与展望孙来燕12月04日航天高科技产业的机遇、挑战与实践闵桂荣12月05日2001北京互联网发展论坛(五) 徐世平12月06日建筑不是房子王贵祥12月07日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张德12月10日利用太空-新的机遇与挑战杜祥琬12月11日我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索丽生12月12日2001北京互联网发展论坛(六) 石怀成12月13日人类与动物的行为对比郑也夫12月14日经营战略与文化探讨金凯平12月17日我国光电产业发展的思考母国光12月18日基因组医学与生物技术产业巴德年12月19日2001北京互联网发展论坛(七) 李志平12月20日2001北京互联网发展论坛(八) 赵启正姜勤俭12月21日中国当代环境艺术顾孟潮12月24日展望明日的互联网艾瑞克•布鲁尔12月25日塑造健康的未来罗伯特•简12月26日揭开疾病的秘密詹姆士•艾利森12月27日亚洲经济的未来(一) 劳拉•泰森12月28日亚洲经济的未来(二) 劳拉•泰森12月31日以信息技术迎接的挑战理查德&8226;纽顿2002年节目播出表01月04日WTO与中国教育(一)WTO与教育国际化杨福家01月07日WTO与中国教育(二)西部开发与高等教育潘云鹤、01月08日WTO与中国教育(三)高校成果转化与市场规则谢绳武、吴松01月09日WTO与中国教育(四)创新基础在教育杨福家01月10日WTO与中国教育(五)经济全球化、入世:西部高教面临机遇及对应思考章新胜01月11日WTO与中国教育(六)1、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精英(东西部校长对话) 潘云鹤01月11日WTO与中国教育(六)2、开发与高等教育姜澄宇01月14日武王伐纣与天文学年代史江晓原01月15日极轨卫星纵横世界风云张文建01月15日极轨卫星纵横世界风云张文建01月16日磁悬浮列车何祚庥01月17日WTO与西部企业发展(一)WTO与企业国际化席酉民、寇纪凇01月18日WTO与西部企业发展(二)WTO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景俊海、魏兴民01月21日WTO与西部企业发展(三)WTO与知识产权保护寇纪凇01月22日WTO与西部企业发展(四)如何培养一流国际人才孙逢举01月23日WTO与西部企业发展(五)1、入世后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寇纪凇01月23日WTO与西部企业发展(五)2、政府与企业改革席酉民01月24日WTO及应对思考(六)1、同法精神与市场经济李永军01月24日WTO及应对思考(六)2、21世纪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谢绳武01月25日生活方式与癌杨秉辉01月28日欧美小说结构(上) 张世君01月29日欧美小说结构(下) 张世君01月30日植物健康与现代农业代光辉01月31日如何欣赏交响乐(上) 曹鹏02月01日如何欣赏交响乐(下) 曹鹏02月04日恐龙的家族王文利02月05日中国宋代净土文化与梅花诗李炳海02月06日中国古代的图腾崇拜李炳海02月07日中国白领阶层分析刘精明02月08日基因工程与人类健康卢大儒03月04日女学者谈女性话题(一)妇女权利的法律保护信春鹰03月05日女学者谈女性话题(二)女性与哲学王宏维03月06日女学者谈女性话题(三)吴尔夫•女性写作•女性黄梅03月07日女学者谈女性话题(四)重新定义女性美艾晓明03月08日女学者谈女性话题(五)寻访七位女作家的芳踪张玲03月11日女学者谈女性话题(六)从美国的女权运动说起03月12日女学者谈女性话题(七)女性与广告03月13日金融工程与金融复杂性03月14日新知识的发现03月15日与杨振宁对话03月18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金融改革03月20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知识产权保护03月21日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看MPA引入03月22日新一代汽车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汽车产业03月25日面向未来的科技美学唐骅03月26日造物之美李砚祖03月27日生活中的色彩美学李荣启03月28日环境艺术设计郑曙阳03月29日服装文化与服装审美刘元凤04月01日全球变化与生态环境李文华04月02日我国信息材料的机遇沈家骢04月03日市场经济中的数学史树忠04月04日温故知新话几何姜伯驹04月05日现代性与中国文化发展走向王岳川04月08日中国昆虫研究现状李利珍04月09日数字电视发展现状张文军04月10日谈绝句的欣赏与创作陶文鹏04月11日论王国维词叶嘉莹04月12日当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袁正光04月15日航空是我国高科技的战略产业陈一坚04月16日人格角色与人际沟通王家瑾04月17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及文学的进步刘建军04月18日古希腊与中国古代科学与社会劳埃德04月19日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何祚庥04月22日地球日特别节目(一) 卢耀如04月23日地球日特别节目(二) 方念齐04月24日地球日特别节目(三) 杨逸畴04月25日地球日特别节目(四) 宋朝枢04月26日地球日特别节目(五) 张宗祜05月08日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一) 田时刚05月09日达芬奇与文艺复兴(二) 只同六05月10日迎接老龄化的挑战陈功、杜鹏05月13日杰出女性创业之路(上) 王喜荣05月14日杰出女性创业之路(下) 洪英05月15日二十世纪的唐宋诗之争张毅05月16日韩孟琐谈郝世峰05月17日诗的人文关怀罗宗强05月20日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专辑(一)文学创作中对"讲话"的认识苏叔阳05月21日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专辑(二)民间艺术源提炼成神迹李燕05月22日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专辑(三)戏曲漫说话"讲话" 徐城北05月23日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专辑(四)坚持人民文艺先进方向张炯05月24日对传统词学与王国维词论的现代反思叶嘉莹05月27日漫谈百年科技王渝生05月28日新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李连宁05月29日公平与效率谈松华05月30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教育的影响顾明远05月31日三个代表与中国基础教育刘吉06月03日给地球照相郭华东06月04日古希腊与中国古代的物种的分类劳埃德06月05日科学的语言劳埃德06月06日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朱世能06月07日化学与人类健康刘旦初06月10日数学与天文张顺燕06月11日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应用统计(上) 谢衷洁06月12日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应用统计(下) 谢衷洁06月13日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上) 丁肇中06月14日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子(下) 丁肇中06月17日交叉科学李喜先06月18日DNA的限制与修饰周秀芬06月19日科学艺术生活(上) 王炜钰06月20日科学艺术生活(下) 王炜钰06月21日古希腊与中国古代的疾病的历史劳埃德06月24日建筑师眼中的健康住宅开彦06月25日信息与信用(上) 张维迎06月26日信息与信用(下) 张维迎06月27日微型飞机的现状未来及挑战宋笔锋06月28日移民与中国葛剑雄07月01日红楼梦的空间叙事艺术张世君07月02日谜语之谜董小英07月03日从街垒到议会金重远07月04日回望发明之路张开逊07月05日近代科学的社会根源方在庆07月08日百家讲坛一周年特别节目赵汀阳07月15日中国古代历法概说陈美东07月16日心理学知识与科学施教吴瑞华07月17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一)漫谈诗歌创作(上) 邹静之07月18日中国古代青铜技术与艺术百家半月谈(一) 苏荣誉07月19日走进健康住宅高拯07月22日科学史的历史袁江洋07月23日麦子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曾雄生07月24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二)漫谈诗歌创作(下) 邹静之07月25日阴阳学说与中国传统医学廖育群07月26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知识经济与水资源吴季松07月29日李约瑟与中国科学胡维佳07月30日中国传统科学文化的现代价值王渝生07月31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三)我的影视创作经验邹静之08月01日营销的创新与创新的营销王方华08月02日百家半月谈(二)健康住宅离我们有多远奚瑞林08月05日唐宋诗体演进(上) 王洪08月06日唐宋诗体演进(下) 王洪08月07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四)梁思成的生平&8226;事业&8226;情操(上)楼庆西08月08日中国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降边嘉措08月09日海派文学的两个传统陈思和08月12日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政府管理的挑战与对策汪玉凯08月13日太空中的衣食住行潘厚任08月14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五)梁思成的生平&8226;事业&8226;情操(下)楼庆西08月15日高科技提升公路养护水平施伟斌08月16日百家半月谈(三)中国公路的现状与未来张剑飞、郭学家08月19日航空航天的高科技发展傅恒志08月20日如何延缓衰老黄美涓08月21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六)古希腊神话的现代性(上) 徐葆耕08月22日漫谈元代藏族的历史与文化陈庆英08月23日力学与现代生活丁光宏08月26日宇宙中的黑洞何香涛08月27日膜的新奇世界霍金08月28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七)古希腊神话的现代性(下) 徐葆耕08月29日新世纪的中国公路建设凤懋润08月30日百家半月谈(四)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陈力09月02日关于神经细胞再生-最新成果与应用前景科利&8226;古曼09月03日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郭慕孙、刘巨德09月04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八)唐诗宋词鉴赏(上) 周汝昌09月05日心理因素与疾病杨凤池09月06日走近纳米材料秦禄昌张泽09月09日神舟三号上的科学实验孙辉先09月10日绿色产品与人类健康孟凡乔09月11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九)唐诗宋词鉴赏(下) 周汝昌09月12日交通与可持续发展郝吉明09月13日百家半月谈(五)西部大开发中的公路建设加措等09月16日21世纪中国城市的山水情结鲍世行09月17日创造在您身边张泰昌09月18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十)女作家•女人•作家赵凝09月19日欧美小说的情节演化模式(上) 张世君09月20日欧美小说的情节演化模式(下) 张世君09月23日关于教育的对话王梓坤柯惠新09月24日关于语言的对话止庵刘宏09月25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十一)从希腊雅典看城市保护与发展虞河岳09月26日关于艺术的对话刘心武张颐武09月27日关于生活的对话张维迎冯仑09月30日旅游城市国际化柳振万胡志安10月07日国庆特别节目历史经典记录(上) 马国馨、赵知敬10月08日国庆特别节目历史经典记录(下) 马国馨、10月09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十二)经验想像力真实(上) 格非10月10日温度与生命刘静10月11日百家半月谈(七)高科技与公路发展张远方赵喜安10月12日野生动物重归自然刘昕晨10月13日依法制国与刑事诉讼卞建林10月14日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杜鹏10月15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对策杜鹏10月16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十三)经验想像力真实(下) 格非10月17日社会养老文化的思考陈功10月18日机构养老与社区服务伊密10月21日关注老年心智健康许贤豪10月22日大观园与清代园林艺术顾平旦10月23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十四)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上) 周思源10月24日中国书法美学与养生之道杨辛10月25日百家半月谈(八)现代人健康生活透视吉良辰黄美涓10月28日中国的空间科学潘厚任10月29日空间环境及其防护都亨10月30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十五)正确看待康雍乾之世(下) 周思源10月31日微波遥感的现在与未来姜景山11月01日地球空间的探测吴季11月04日摄影的情感表达梅生11月05日从神秘的脉冲星谈起何香涛11月06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十六)如何欣赏芭蕾舞赵汝蘅11月07日走向"文化诗学" 童庆炳11月08日百家半月谈(九)中关村浦东发展对话论坛(上) 王安德11月11日汽车的2mm工程林忠钦11月12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陈贻安11月13日下一代互联网络吴建平11月14日二十一世纪的中子科学赵志祥11月15日怎样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李敬一11月18日敦煌资料与唐朝人的衣食住行黄正建11月19日重力与现代科技李建成11月20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十七)老舍的爱好舒乙11月21日未来的电脑张亚勤11月22日百家半月谈(十)中关村-浦东发展对话论坛(下) 段永基11月25日互联网上的软件工程何克清11月26日信息化社会中的地理信息龚健雅11月27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十八)文学创作中的未知结构(上) 余秋雨11月28日绿色食品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季成叶11月29日中国古代咏怀诗孙明君12月02日关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王通讯12月03日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一)从牛羊的克隆看一流大学的内涵杨福家12月04日在文学馆听讲座(十九)文学创作中的未知结构(下) 余秋雨12月05日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二)载人航天发展现状及展望袁家军12月06日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三)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及对策秦大河12月09日步行街文化胡兆量12月10日蔬菜的安全生产体系张德纯12月11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二十)创作与翻译(上) 余光中12月12日太阳活动与人类生存环境汪景琇12月13日新建高校校长论坛(一)新建高校定位及办学特色的探讨蔡克勇、王保华12月16日新建高校校长论坛(二)新建高校创新模式的探索张妙弟、朱现平12月17日新建高校校长论坛(三)新建高校国际化战略的思考王英杰、谢练高12月18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二十一)创作与翻译(下) 余光中12月19日新建高校校长论坛(四)新建高校队伍建设的挑战魏小鹏、张向中12月20日新建高校校长论坛(五)新建高校校园文化的树立蔡克勇、赵亚平12月23日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赵林12月24日人类学与文化寻根叶舒宪12月25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二十二)传统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郑家栋12月26日湖泊富营养化及技术动向孔海南12月27日AMC资产管理与发展论坛刘鸿儒、柏士珍12月30日中国近代术语的形成冯天瑜12月31日数字能保证诚实吗Marypoovey2003年节目播出表01月06日小城镇大战略孔祥智01月07日我的书法观欧阳中石01月08日走向文化的多元化生王一川01月09日饮用水水质与水处理技术马军01月10日金融资产管理与发展刘鸿儒、柏世珍金碚、唐旭01月13日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创造吴良镛01月14日建筑设计中的文化理念彭一刚01月15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二十三)漫谈艺术钱绍武01月16日地区建筑文化分析齐康01月17日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何镜堂01月20日生态伦理-一场哲学观念的革命叶平01月21日现代焊接技术吴林01月22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二十四)从现代观点看几首旧诗(上) 叶嘉莹01月23日美妙神奇的外国民歌(上) 陈自明01月24日美妙神奇的外国民歌(下) 陈自明01月27日科学与社会曾志01月28日二十一世纪科技约翰•吉伯森01月29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二十五)从现代观点看几首旧诗(下) 叶嘉莹01月30日中国油气资源的二次创业刘光鼎01月31日机器人技术发展状况孙立宁02月17日揭秘中华古文化系列节目(一)解读中国古代都城(上) 刘庆柱02月18日揭秘中华古文化系列节目(二)解读中国古代都城(下) 刘庆柱02月19日揭秘中华古文化系列节目(三)中国古代兵器杨泓02月20日揭秘中华古文化系列节目(四)醉乡酒海-中国古代酒具与酒文化杜金鹏02月21日揭秘中华古文化系列节目(五)华夏盛宴-从考古看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王仁湘02月24日揭秘中华古文化系列节目(六)中国古代的简牍与石刻赵超02月25日揭秘中华古文化系列节目(七)汉唐金银器与社会生活齐东方02月26日揭秘中华古文化系列节目(八)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冯时02月27日揭秘中华古文化系列节目(九)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古代文明白云翔02月28日揭秘中华古文化系列节目(十)中国古代体育崔乐泉03月03日揭秘中华古文化系列节目(十一)中国古代的青铜器王世民03月04日揭秘中华古文化系列节目(十二)丝绸之路与丝路考古学孟凡人03月05日三•八特别节目(一)妇女与婚姻家庭张李玺03月06日三•八特别节目(二)妇女与就业刘伯红03月07日三•八特别节目(三)妇女与参政荣维毅03月10日三•八特别节目(四)妇女与法律信春鹰03月11日三•八特别节目(五)妇女与教育郑新蓉03月12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二十六)足尖上的艺术-芭蕾欣赏入门欧建平03月13日三•八特别节目(六)妇女与健康张开宁03月14日三•八特别节目(七)妇女与传媒卜卫03月17日自动控制发展的历程王广雄03月18日物理学百年的回顾周光召03月19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二十七)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上)孙玉石03月20日光纤通信进展李淳飞03月21日数字时代的编程比尔•盖茨03月24日西方的技术沃尔卡冈•科尼基03月25日数字化校园与教育创新吴文虎03月26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二十八)鲁迅野草的生命哲学与象征艺术(下)孙玉石03月27日备战高考(一)语文(上) 姚家祥03月28日备战高考(二)语文(下) 姚家祥03月31日量子物理学的实验与哲学基础安东•泽林格04月01日创新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纪宝成04月02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二十九)世界上最古老的希腊戏剧(上) 罗锦鳞04月03日备战高考(三)代数(上) 尹濬淼04月04日备战高考(四)代数(下) 尹濬淼04月07日英语成功学(上) 杜子华04月08日英语成功学(下) 杜子华04月09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三十)世界上最古老的希腊戏剧(下) 罗锦鳞04月10日备战高考(五)英语(上) 张铁城04月11日备战高考(六)英语(下) 张铁城04月14日科技在我身边(一)人工智能与现代社会钟义信04月15日二十一世纪我们怎么"管人" 曾湘泉04月16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三十一)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金开诚04月17日备战高考(七)生物陶昌宏04月18日备战高考(八)物理郑春和04月21日科技在我身边(二)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的吗(上) 何香涛04月22日科技在我身边(三)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的吗(下) 何香涛04月23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三十二)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上) 杨天石04月24日备战高考(九)地理许鑫04月25日备战高考(十)语文中的语言运用姚家祥04月28日科技在我身边(四)数字时代的用户界面李开复04月29日科技在我身边(五)现代战斗机的发展陈光04月30日在文学馆听讲座(三十三)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下) 杨天石05月12日科技在我身边(六)科学文化漫谈王直华05月13日科技在我身边(七)高科技与现代农业石元春05月14日新解红楼梦系列节目(一)曹雪芹其人其书(上) 周汝昌05月15日纵论国际法朱文奇05月16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袁正光05月19日科技在我身边(八)现代医学回顾与展望韩启德05月20日释放互联网能量王楠05月21日新解红楼梦系列节目(二)曹雪芹其人其书(下) 周汝昌05月22日新读孙子兵法黄朴民05月23日诚信是金黄卫平05月26日科技在我身边(九)飞向月球欧阳自远05月27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董克用05月28日新解红楼梦系列节目(三)曹雪芹的生平与家世顾平旦05月29日海外学人回国创业论坛茅道林等05月30日涉外礼仪金正昆06月02日科技在我身边(十)基因与你我他王渝生06月03日未来的太阳能车陈全世06月04日新解红楼梦系列节目(四)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上) 蔡义江06月05日文化与戏剧叶坦06月06日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发挥曾国平06月09日科技在我身边(十一)转基因食品离我们有多远朱桢06月10日文化与经济胡兆量06月11日新解红楼梦系列节目(五)红楼梦是怎样写成的(下) 蔡义江06月12日理解质量革命韦恩•考斯特06月13日质量管理高层论坛-话说质量经营马林、等06月16日科技在我身边(十二)人类基因组计划陈竺06月17日书法艺术之美的理解与欣赏金开诚06月18日新解红楼梦系列节目(六)漫话宝黛钗张庆善06月19日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上) 赵林06月20日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下) 赵林06月23日科技在我身边(十三)神秘的生命起源袁训来06月24日情理法的冲突范愉06月25日新解红楼梦系列节目(七)是是非非王熙凤吕启祥06月26日认识毒品徐国柱06月27日关注早期教育徐朝霞09月01日科技在我身边(十四)植物是如何登陆的王怿09月02日科技在我身边(十五)热河生物群汪筱林09月03日新解红楼梦系列节目(八)大观园里的丫鬟们李希凡。

百家讲坛目录(完整版)(2002年)

百家讲坛目录(完整版)(2002年)
9月19日 欧美小说的情节演化模式(上) 张世君
9月20日 欧美小说的情节演化模式(下) 张世君
9月23日 关于教育的对话 王梓坤柯惠新
9月24日 关于语言的对话 止庵刘宏
9月25日 《在文学馆听讲座》(十一)从希腊雅典看城市保护与发展 虞河岳
9月26日 关于艺术的对话 刘心武张颐武
9月27日 关于生活的对话 张维迎冯仑
4月1日 全球变化与生态环境 李文华
4月2日 我国信息材料的机遇 沈家骢
4月3日 市场经济中的数学 史树忠
4月4日 温故知新话几何 姜伯驹
4月5日 现代性与中国文化发展走向 王岳川
4月8日 中国昆虫研究现状 李利珍
4月9日 数字电视发展现状 张文军
4月10日 谈绝句的欣赏与创作 陶文鹏
8月22日 漫谈元代藏族的历史与文化 陈庆英
8月23日 力学与现代生活 丁光宏
8月26日 宇宙中的黑洞 何香涛
8月27日 膜的新奇世界 霍金
8月28日 《在文学馆听讲座》(七)古希腊神话的现代性(下) 徐葆耕
8月29日 新世纪的中国公路建设 凤懋润
8月30日 《百家半月谈》(四)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 陈力、张泽群
4月11日 论王国维词 叶嘉莹
4月12日 当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袁正光
4月15日 航空是我国高科技的战略产业 陈一坚
4月16日 人格角色与人际沟通 王家瑾
4月17日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及文学的进步 刘建军
4月18日 古希腊与中国古代科学与社会 劳埃德
4月19日 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何祚庥
8月14日 《在文学馆听讲座》(五)梁思成的生平·事业·情操(下) 楼庆西

神舟三号

神舟三号

“神舟三号”飞船从太空带回的试管种苗,目前
出现了令科学家振奋的长势:虽然返回地面才10
来,但生长速度却是正常情况的至7倍。

“神舟三号”飞船从太空带回的试管种苗,目前出现了令科学家振奋的长势:虽然返回地面才10来,但生长速度却是正常情况的5至7倍。

此项目研究负责人遗传所研究员刘敏教授介绍说,这是我国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地面用于应用推广的植物试管苗,而此前通过返回式地面卫星或飞船搭载并成功返回的都是种子。

从太空返回后,种苗生长状况良好,平均长幅高达3到5厘米,比正常情况高出5至7倍。

这说明此次搭载非常成功,飞船的生保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等能够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

刘敏教授告诉记者,此次搭载的种苗为葡萄、树莓和兰花,将于今年秋季移进大棚入土培植,葡萄苗将于明年春季嫁接到成年葡萄枝上,预计当年太空育苗的葡萄就可下架。

刘敏教授说:“我国太空植物包括小麦、水稻、番茄、田椒、黄瓜等共有12个品种,所谓的太空植物品种是指已通过实验阶段,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定,并有一定的种植规模的太空植物。

目前河北、甘肃、山东、四川等省都有大面积种植太空蔬菜基地。


刘敏教授说:“航天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周期。

通过传统技术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平均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航天育种则只需5年左右的时间;另外在太空中植物基因变异率高,能够更快得到有利于人类的变异品系。

比如目前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的太空黄瓜,亩产量比普通黄瓜高20%左右,而且口感好,抗病性好。

”。

第四章实验活动5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实验活动5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课件-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思考与讨论
问题3:如果想让小风扇转动更长的时间且转动 的更稳定,(提高电池的续航时间及输出电流的 稳定性)应该如何做? 石墨棒吸附的氢气和氧气量有限,大部分都逸散 了,如果电解水时能有更多的的氢气和氧气附着 在石墨棒上,就可以提高续航时间。 问题4: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石墨棒吸附更多的氢 气和氧气呢? 在石墨棒上裹上一层疏松多孔的物质来吸附更多 的气体,如卫生纸等。
电化学装置工 作原理 示意图
化学能⇄电能
任务三:分别用图示和符号来表征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装置 实例 电极 反应
总反应
原电池
电解池
氢氧燃料电池
电解水
负极
正极
阴极
阳极
2H2-4e- =4H+ O2+2H2O+4e- 4H2O*H2+O2=2H2O
=2H2↑+4OH- =O2↑+4H+
得到e-,发生还原反应
负极
H2
电解质溶液
O2
石墨棒
导线
石墨棒
设计氢氧燃料电池的思路
正极
实验原理
电解原理:电能→化学能 原电池原理:化学能→电能
e-
e-
e-
A
e-
H2
O2
电解质 溶液
电解水装置图
H2
O2
电解质 溶液
氢氧燃料电池装置图
实验用品
实验药品:1mol/L的 Na2SO4溶液、酚酞溶液等。
实验器材:带铁夹的铁架 台、U形管、小水槽(电化 学实验反应器)、石墨棒、 学生用直流电源、导线 (带鳄鱼夹)、小风扇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发展低碳能源已成为时代重任。
2030年“碳达峰” 2060年“碳中和”

小流星天宫求援

小流星天宫求援

小流星天宫求援作者:***来源:《青少年科技博览》2022年第03期风儿吹来,一片雾霾像黑色的妖魔,张牙舞爪,将陨落地球的小流星团团围住。

雾茫茫,夜深深。

小流星焦急万分,忽然他眼前一亮,发现远处有一道明晃晃的光柱。

原来,小刚打着手电筒站在航天城外,正等着爸爸下班呢。

小流星对小刚说:“我是天上来客小流星。

我想回到天上,请来氦-3净化器,消灭地球上的雾霾和污染。

你能帮帮我吗?”小刚问:“什么是氦-3,威力怎么那么大?”小流星说:“氦-3是一种核聚变能源,胜过铀聚变的几千倍!”小刚问:“地球上没有氦-3吗?”小流星开始对他科普:“太阳内部时刻进行着氢元素向氦元素的聚变,其中有个反应是氕(piē)核与氘(dāo)核聚变,结合成氦-3。

大部分氦-3会继续聚变,少部分氦-3则脱离反应区,到达太阳表面,让太阳风吹向四周。

类月小行星没有磁场和大气层,太阳风中的氦-3会直达星体,分布在岩石中。

”小刚似有所悟:“是不是地球的磁场和大气层挡住了太阳风中的氦-3?”小流星说:“你说得对,所以地球上的氦-3十分稀少。

”“氦-3太珍贵了,还是天上有宝贝!”小刚看看小流星,又望望夜空,說,“可是没有飞船或者火箭,要回到天上太困难了。

我去告诉爸爸,请他帮助你吧。

”第二天,小刚打着喷嚏找到小流星,说:“我不舒服,医生说雾霾严重,PM2.5经过肺泡钻进血液里了。

不及时治疗,免疫力下降,会得病。

医生说,PM2.5是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质。

”小流星担心地说:“对啊,PM2.5很可怕的!你爸爸能帮助我吗?”小刚说:“他能帮,现在就送你上天!”小刚的爸爸是航天工程师,正为“巡天号”无人飞船做升空准备,小流星纵身一跃,跳进为他专门设置的飞船舱里。

飞船很快脱离地球引力,飞向太空。

前面出现一个威武高大的身影,他是万能的宇宙之王!小流星说:“大王,地球上汽车多、噪声大,能源紧张,雾霾严重,现在还发生流行疫情,情况危急。

请您设法给地球清污消灭病毒吧。

主题06强国问天-2022年高考作文考前60天满分必背

主题06强国问天-2022年高考作文考前60天满分必背

主题06 航天强国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几千年前,屈原面对浩瀚的星辰发出了《天问》的慨叹,在这首长诗中,他叩问自然万物,表现出为探求真理而不断探索的精神,其中的“九天之际,安放安属”更成为中华民族穿越古今的宇宙材料究极之问。

材料二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人类火星探测进行了几十年,而探测成功率还不足一半,难度可想而知。

我国深空探测从月球起步,火星探测是从月球向更远的深空进发。

从技术上看,月球探测为火星探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材料三太空探索永无止境。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请以“航天梦强国梦”为主题,畅谈对航天梦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理解,思考、探讨看似遥远的航天梦与自己的关系、为实现航天梦应尽的责任,表达对浩瀚宇宙的美好憧憬、浪漫遐思和绮丽想象,展现蕴藏于每个中学生心中的光荣与梦想、自信与希望,汇聚起实现航天梦、强国梦的磅礴力量。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航天强国梦,青年勇担当大家知道“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出自哪里吗?这两句诗出自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天问》。

九天之上,是否真有嫦娥玉兔和吴刚伐桂?“荧惑”到底是什么?一个又一个问题,让中华民族无数的问天者沉醉其中。

几千年过去了,“嫦娥”奔月、“玉兔”落月、月球样本成功取回、中国首辆火星车奔赴航程……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们终于掀起宇宙浪漫而神秘的“盖头”的一角!2021年春节,遥远的火星送来了一份特殊的新春礼物。

经过漫长的星际旅行,“天问一号”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月10日抵达火星,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几亿公里外火星上空的一抹“中国红”,让人们更添家国情怀,更生民族自豪感!陨石星尘,遥遥光年,是什么让这一切触手可及?是什么让梦想成真?是改变了人类仰望星空方式的科技!是新时代中国航天人的艰苦磨砺、勇于担当!回顾几十年的航天发展史,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北斗导航到深空探测,无数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沿着钱学森、任新民、孙家栋等航天前辈的足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青春和汗水,以航天梦想为翼,推动着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助推祖国的繁荣昌盛。

“神舟”三号飞船(答卷)[1页]

“神舟”三号飞船(答卷)[1页]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人民日报记者任建民、新华社记者奚启新田兆运)“神舟”三号飞船在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北京时间今天下午16时51分,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准确降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神舟”三号飞船于3月25日22时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

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分布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上的“远望”一、二、三、四号航天测量船及有关地面测控站,对飞船成功地实施了跟踪、测量与控制。

今天16时3分,当“神舟”三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第107圈到达南大西洋上空时,守候在那里的“远望”三号船向其发出了返回指令。

飞船接受指令后,即由飞行姿态调整为返回姿态,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随即制动发动机点火,推动返回舱穿越大气层,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担负飞船回收任务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着陆场站,在陆军航空兵部队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飞船返回舱成功地进行了回收。

科技人员在回收现场开启返回舱,取出细胞生物反应器和蛋白质实验装置,对其实施了保护措施并送上专机运回北京。

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各分系统和有效载荷性能稳定,运行良好,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和科学实验数据,圆满完成了预定试验任务。

其中,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证明这套系统完全能满足载人的医学要求。

飞船返回舱将于近日运回北京,由科技人员对飞船返回舱及科学实验仪器和样品进行技术分析和科学研究。

飞船轨道舱继续在轨运行,并进行多光谱对地遥感观测和地球环境监测等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指出,“神舟”三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表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表明我国利用飞船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开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浙江省绍兴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人教版质量检测(综合卷)完整试卷

浙江省绍兴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人教版质量检测(综合卷)完整试卷

浙江省绍兴市2024高三冲刺(高考物理)人教版质量检测(综合卷)完整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卫星A是2022年8月20日我国成功发射的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卫星B是地球同步卫星,若它们均可视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P是地球赤道上还未发射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A、B、P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 P>v A>v BB.要将卫星A转移到卫星B的轨道上至少需要对卫星A进行一次加速C.卫星B在6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D.卫星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大于卫星P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第(2)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中,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距离地面大约395km的轨道上运行,他们一天刚好可以看到16次日出。

已知地球半径为6370km,万有引力常量G,若只知道上述条件,则正确的是( )A.空间站运行的速度大于7.9km/sB.可估算出空间站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C.可估算出空间站的运行周期D.可估算空间站的质量第(3)题如图所示,一个单色发光源S紧贴在球形透光物体球心正下方的圆弧面上,发光源S向球内的各个方向发射单色光,恰好有半个球面有光线射出。

不考虑光在球形物体内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光线射出是球形物体的下半部分B.球形物体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C.单色光在球形物体内的速度大于D.沿各个方向发射的单色光在球形物体内传播的时间相等第(4)题来自外太空的宇宙射线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可能会与大气中的氮原子作用而产生质子,其核反应方程为:。

产生的不够稳定,能自发的进行衰变,其半衰期为5730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粒子B.衰变的本质是由强相互作用引起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并释放出电子C.的经11460年后,还剩D.由于地球的温室效应,地球温度升高,则的半衰期发生变化第(5)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既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0×108m/sC.爱因斯坦为解释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提出了光子说D.光电效应现象能说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第(6)题电子是最早被发现的基本粒子,下列粒子不是电子的是( )A.阴极射线中的粒子B.通电时金属导体中定向移动的粒子C.探究原子结构中卢瑟福用来轰击金箔的粒子D.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板上逸出的粒子第(7)题物理学中有很多关于“通量”的概念,如磁通量,辐射通量等,其中辐射通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辐射能,其单位为J/s,波长为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面积为S的纸板上,已知该束光单位体积内的光子数为n,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该束光的辐射通量为( )A.B.C.D.第(8)题如图所示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分别为F A、F 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 A一定小于GB.F A与F B大小相等C.F A与F B是一对平衡力D.F A与F B大小之和等于G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火箭发射秘密-第3章

火箭发射秘密-第3章

第3章未来目标作为“长征”火箭的主要研制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吴燕生对媒体说,第一百次发射是一个国家航天发展的一个标志,未来几年,整个中国航天还将有五十多次发射,平均每年十多次,在世界航天的发展和建设史上,中国进入到一个标志的、产业化的阶段。

在“长征”一百次发射之后,中国航天运载能力还会有新的提升。

目前科研人员正在进行新一代大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它能将中国现有的运载能力提高三倍左右。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完成百次航天发射的中国“长征”火箭也开启了它的新长征。

一方面,为使中国航天运载技术本世纪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展重型运载火箭、探索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十分必要;另一方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发展、实施“嫦娥工程”及火星探测等,又对运载火箭提出更多需求。

基于此,中国“长征”火箭的新长征,无疑将机会更多、潜力更大、前景更好。

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形成“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和“长征四号”四大系列运载火箭产品,曾先后把美国、法国、瑞典等国制造的二十多颗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简介随着推力为120吨的YF-100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推力为50吨的YF-77氢氧发动机先后完成长程试车,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审批立项,我国新一代、组合化的运载火箭系列长征-5 号的研制也进入关键阶段。

长征-5号运载火箭系列以120吨和50吨两种发动机为基础,构成5米直径、3.35米直径和2.25米直径三种模块,形成“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

这次展出的模型便是长征-5号运载火箭系列中最为强大的型号,以5米模块(2个50吨YF-77)为芯级,以4个3.35米模块(2个120吨YF-100)为助推器。

长征-5号运载火箭突破3.35米直径的限制,一个关键条件便是呼唤多年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基地的上马。

此前我国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发射基地受到铁路运输条件的限制,火箭直径不能超过3.35米。

第21章信息的传递真题演练(原卷版+解析)

第21章信息的传递真题演练(原卷版+解析)

2023年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真题演练(原卷版)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一、选择题。

1.(2022•岳阳)2021年10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历时六个月,在太空完成各项既定任务,于2022年4月16日返回地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载火箭点火发射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完成后,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C.空间站利用电磁波与地面指挥中心传递信息D.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重力势能保持不变2.(2022•南通)“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与地面的同学进行了天地对话。

传递信息利用的是()A.次声波B.电磁波C.红外线D.紫外线3.(2022•湘潭)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升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上升时,载人飞船动能不变B.宇航员在太空中利用电磁波和地面通信C.火箭使用热值小的燃料D.加速上升时,火箭的运动状态不变4.(2022•十堰)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降落伞相继打开,临近地面时,反推发动机启动,向下推动空气,迫使返回舱减速“刹车”,于9时56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标志着本次神舟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下列关于返回舱返回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着陆前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B.利用电磁波向指挥中心传递信息C.反推发动机对它施加向下的力D.与空气摩擦,它的内能逐渐减少5.(2022•陕西)北京冬奥会上使用的氢燃料火炬、防刺防切割面料运动服、紫外线消毒机器人、智慧AR导航系统,体现了科技冬奥、绿色环保的理念。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氢燃料是绿色环保无污染能源B.防刺防切割面料具有超弹、超韧和超强等性能C.紫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D.智慧AR导航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6.(2021•贵港)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202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202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

2023届河南省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将一盒未开封的香皂置于桌面上的一张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香皂盒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香皂盒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若本实验中,,,,香皂盒与纸板左端的距离,若香皂盒移动的距离超过,人眼就能感知,忽略香皂盒的体积因素影响,g取10m/s2;为确保香皂盒移动不被人感知,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是( )A.0.72N B.0.92N C.1.22N D.1.42N第(2)题用α粒子轰击核的核反应方程是,则( )A.X的电荷数与的电荷数相同B.X的质量数与的质量数相同C.的核子数比的核子数多1D.的中子数比的中子数多2第(3)题有两颗行星环绕某恒星运动,它们的运动周期比为27: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比为A.3:1B.27:1C.9:1D.1:9第(4)题图所示的甲、乙、丙、丁表示α,β,γ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根据学过的知识选择其中正确的是( )A.B.C.D.第(5)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中,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距离地面大约395km的轨道上运行,他们一天刚好可以看到16次日出。

已知地球半径为6370km,万有引力常量G,若只知道上述条件,则正确的是( )A.空间站运行的速度大于7.9km/sB.可估算出空间站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C.可估算出空间站的运行周期D.可估算空间站的质量第(6)题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也为零B.物体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加速度的方向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第(7)题“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于2023年1月9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托举“实践二十三号”卫星直冲云霄,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明:本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 2002年9月9日神舟三号上的科学实验(孙辉先)主讲人简介孙辉先55岁,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载人飞船工程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空间系统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任实践五号卫星副总设计师,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主持完成过国家级、省部级的多项重大科研任务,获国家级奖励一项,省部级奖励多项。

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要介绍一下神舟三号飞船应用任务及其初步成果,这里边包括神舟三号飞船所做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地球环境监测、空间环境监测以及对地观测这些主要的科学实验。

最后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小结。

我们知道神舟三号飞船是今年(2002年)3月25号晚上10点15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了七天的在轨运行,于(2002年)4月1号下午4点3分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2002年)4月1号16点54分返回舱顺利返回到了地面。

到目前为止,轨道舱仍然在轨道上继续运行、科学实验也在继续进行。

神舟三号飞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今天我们要简单地介绍一下,神舟三号飞船的应用任务和它的初步成果。

也就是说,我们要介绍一下神舟三号飞船上,做了哪些科学实验,这些科学实验有些什么意义,它们是怎么做的,做了以后有些什么初步的成果。

这个是神舟三号飞船的一个图,上半部分是它的轨道舱,中间部分是返回舱,底下这一部分是推进舱。

科学实验呢,凡是需要带回样品的实验,包括生命科学实验、材料科学实验都集中在返回舱里边,放在这个里边。

其他一些科学实验呢,大部分都放在这个部分,这个部分我们也叫做附加段。

还有一部分实验,是在轨道舱里边,我们看到这一部分就是轨道舱,分离以后的轨道舱。

这一部分返回舱将来要返回到地面。

这个是推进舱。

在轨道上飞行的时候,飞船是这个姿态,当它需要返回的时候,首先它要调姿,就是说要把推进舱的尾部对向后边,然后分离,然后把推进舱推到后边,开始喷气、减速。

这时候,它开始进入了返回的轨道,到下降到140公里左右的时候,推进舱和返回舱将要分离,返回舱这时候开始返回地面。

轨道舱继续留在轨道上,继续运行继续进行科学实验。

到现在为止,轨道舱仍然在轨道上运行。

下边我们就介绍一下,神舟三号飞船应用任务和它的初步成果。

神舟三号飞船上所有做的科学实验、对地观测,这些仪器设备,我们通常叫做有效载荷。

另外有一些,对有效载荷服务的设备,我们叫做有效载荷的公用设备。

在这条神舟三号飞船上,进行的科学实验有这样几项,一个是空间生命科学,它主要包括了两台设备,就是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和空间细胞反应器。

空间材料科学主要是多工位晶体生长炉。

地球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了三台设备,也就是太阳常数监测器、太阳紫外光谱监视器和地球辐射收支仪。

空间环境预报与监测,包括两台设备,也就是大气成分探测器、大气密度探测器。

另外有一台也就是说这一组飞船里主要的载荷,是对地观测的,它叫做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下边我们介绍一下关于生命科学。

我们知道空间环境极端的条件,给生物技术提供了一个地面上不可能完全模拟的一个实验机会。

空间生命科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科学当中不可能在地面环境当中获知的一些本质的特征。

在应用上有可能掌握以至于获取生产高质量的单晶,和高纯度高效的生物制品的空间生物工程方法,并产生巨大的效益。

在这次实验当中,主要使用了两台设备,一台叫做空间蛋白体结晶装置。

它主要是进行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培养出来优于地面的、能够用于大分子三维结构测定的单晶体。

另外一台叫做空间细胞生物反应器。

它可以进行动物植物细胞的空间培养,研究具有制药前景的动植物细胞的空间培养方法,再一个研究一下这些细胞在微重力的作用下,对细胞的生长、代谢、合成以及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的一些影响。

我们先看看关于大分子的晶体生长,它的意义是这样,我们知道蛋白质和核酸这些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物体的最重要的物质。

它的结构决定了生物活性,使生物能够正常地生活下去。

蛋白质的结构知识,能够用于揭示生命的奥秘。

也是发展理性药物设计和蛋白质工程等生物高技术的基础。

生长蛋白质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它就成为了一个用晶体衍射法来测定和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一个制约的步骤。

也就是在地面上的时候,由于重力场的作用,这个晶体很难以培养。

空间由于有微重力的环境,在空间没有重力,它对晶体的生长创造了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所以,随着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微重力条件下的蛋白质晶体生长,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空间生物技术。

这个实验的目标就是要在空间培养出高质量的生物大分子晶体。

蛋白质晶体结构,测试的步骤一般是这样,首先要有晶体,有了蛋白质晶体以后,做衍射实验通过衍射实验以后,得到计算机电子密度图,通过这个电子密度图,再去建成分子的模型。

这里就可以看到,如果没有晶体,后面就很难以执行,如果得到高质量的大晶体,就有可能把后边的工作做得很好。

这个实验的装置,是这样一个装置,它有60个结晶室,其中有50个是采用汽相扩散的,温控是20℃。

有10个是采用液相扩散的,温度是4℃。

这个实验装置的照片,就是像这个图所示。

它选择的样品根据的原则是这样,它要有学术意义,有应用价值,同时又侧重检验这种技术和方法。

我们现在选择的,经过许多生物学家反复论证,选择了16种样品包括以下的这16种,这个实验的初步结果是什么,设备上去以后,一直工作正常。

工作7天以后,它随着返回舱返回来,顺利回收。

地面同时做对比实验,一样的条件、一样的温度、一样的时间、一样的程序。

只是天上是在微重力条件下,地面是在重力场下。

这样发现,在空间生长出的晶体,生长出晶率达到了70%。

其中在空间生长出了5种较高质量的蛋白质晶体,经过初步的衍射实验,至少有两种蛋白质晶体,也就是细胞色素b5和大肠杆菌羧基激酶。

生长的晶体的衍射分辨率,已经超过了已经发表的数据。

现在这些样品还在进一步分析和试验当中。

这里给出了6张照片,就是以下六种蛋白质结晶的图片。

这一种也就是细胞色素b5,和大肠杆菌羧基激酶。

它的晶体长得确实是非常大。

第二台仪器是细胞生物反应器,细胞生物反应器主要是在于利用在微重力条件下,没有沉降也没有对流,这样的特点,为细胞培养提供优越的环境。

这样有利于细胞高密度高产量的培养,它的科学目标和晶体蛋白质结晶不一样。

它主要是研究动植物细胞的培养方法,以及在微重力条件之下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代谢物的分泌有什么影响,为将来开展空间制药奠定一个基础。

这个就是空间细胞反应器的一个照片。

它这里边有一个储液室,也就是营养液。

这边是细胞培养室,这个地方是个蠕动泵,它不断地把有营养的液体灌输到培养室去。

另外有一个叫固化装置,就是在空间生长的时候,在最终生长好了,它把细胞的状态固化下来。

这样我们能够看到,在空间它生产的情况。

这个细胞反应装置有四个独立的培养单元,因此它能够培养四种细胞。

细胞反应器的样品,主要是要选择具有制药前景的,比如说抑制癌症这样的一些产品。

这次经过反复论证,选了四种,也就是以下的四种,包括人体组织淋巴瘤细胞、人大颗粒淋巴细胞,以及其他两种细胞。

它的结果是这样,四种细胞经过在轨运行以后生长良好。

而且发现,在微重力条件下,细胞骨架松散无序性增强,呈一种弥散性分布,细胞的能量消耗普遍减少,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

人大颗粒细胞,在空间生长非常好。

它长得和地面对照物相比较,几乎是12.5倍,而且它对肿瘤的靶细胞仍然有一定的杀伤作用。

抗天花粉抗体的分泌量,比地面要增多,下边一张图就给出了一个对比,这四组细胞的对比。

左边的都是在空间生长的,右边是地面对比生长。

我们可以看到,人大颗粒淋巴细胞在空间生长的比地面生长的,要大12倍左右。

下面我们再谈一下空间材料科学。

空间材料科学也是主要地利用在空间的微重力条件。

我们知道在地面的时候,由于有重力场的作用,因此它就有浮力作用、有静压作用。

这样的话,两种不同比重、不同密度的液体混在一起的时候,重的就要下沉、轻的要上浮。

但是在微重力条件下,就没有这个作用。

所以利用这个条件,可以利用这样的空间,生长出一些有特殊性能的晶体,得到有一些特殊性能的合金。

这就是空间材料科学要研究的一些问题。

我们所采用的设备,是一个叫做多工位晶体生长炉。

这个内部的结构是这样,旁边这个是它的电控箱,这个装置一共有6个工位。

换句话说,它能够生长六种晶体,那么在这里呢,这个上半部分就是有六种不同的材料。

下边的部分是它的加热炉,它加热完了一个以后,可以把它提上来转一个位置,再把第二个样品送下去。

所以就是说,这一台多工位晶体炉,可以进行六种样品的实验。

它的加热温度最高可以到950℃,当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它提拉的速度,因为它是利用温度梯度来生产晶体的,它的提拉速度可以控制到每小时3毫米到280毫米,最大的移送距离是216毫米。

这是我们国家自己设计和完成的。

材料的选择,这次实验当中选择的材料,有三大类。

一类是半导体的光电子材料,其中选了一个叫锑化镓。

锑化镓在太阳能电池、长波激光器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再一种是碲锌镉。

碲锌镉这个材料在冶金特性上和碲镉汞非常相似。

碲镉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红外光电材料。

但是由于碲镉汞本身有毒,这次为了考虑安全起见,选用了一种碲锌镉来代替碲镉汞。

再一种是氧化物晶体,比如说用的是硅酸铋,硅酸铋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多功能的光信息的材料。

再一种是金属合金和共晶合金材料。

比如说有钯、镍、铜、磷、铝、钕、铁、钴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材料。

另外一些材料的选择,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共晶合金的定向凝固研究,以及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凝固行为的研究,这样有以下一些样品,多工位晶体炉初步的结果是这样,多工位晶体生长炉进行了六种不同材料的空间加工,实现了预定的功能。

六种材料都经历了熔化到凝固的过程,获得了一批经过空间加工的材料样品。

其中有些材料是我国首次在空间加工的,比如说硅酸铋单晶,铝、钕、铁、钴和钯、镍、铜、磷都是我们第一次在空间加工成的。

这些材料还在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当中。

下面几张照片,这张照片显示的,就是这次进行实验的六种样品。

这是刚刚从炉子里边取出来,从返回舱拿出来以后,从炉膛里边取出来六个样品。

下面一个是硅酸铋晶体的比较。

上面这个是在地面上生长,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表面有收缩有很多的沟。

下面这一个是在空间生长的,它的表面非常光滑。

当然这只是外观,科学家们进一步在做它的金相实验,进一步地分析研究。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地球环境监测这个方面的科学实验。

地球环境监测的任务,是对地球环境的变化进行系统地监测、开展地球系统的研究,建立地球环境定量的模型。

它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因为了解和预测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变化,这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