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
温病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温病中的“温”一词指的是:A. 热性疾病B. 寒性疾病C. 发热病D. 日常的温度变化答案:A. 热性疾病2. 温病学起源于以下哪个国家?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英国答案:A. 中国3. 温病学是研究什么类型疾病的学科?A. 传染病B. 心脏病C. 神经病D. 肿瘤病答案:A. 传染病4. 温病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是:A. 手术B. 药物治疗C. 心理治疗D. 物理疗法答案:B. 药物治疗5. 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A. 病毒感染B. 细菌感染C. 寄生虫感染D. 蚊虫叮咬答案:A. 病毒感染二、简答题1. 什么是温病学?温病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疫病、传染病和热性疾病的发病规律、诊断和治疗方法。
它包括了温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2. 温病与传染病有何关系?温病是传染病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传染病都被称为温病。
温病主要指由病毒引起的热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登革热等。
传染病是指通过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三、解答题1. 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咳嗽、身体酸痛、乏力、恶心呕吐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后的汗出不畅,皮肤干燥,舌苔黄或白腻等症状。
2. 温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温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针灸、中药熏蒸、按摩等。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清热解毒药、解表药等。
中医针灸和按摩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系统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3. 温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预防温病的主要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的保持、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等。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出入人多拥挤的场所也是预防温病的有效方法。
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研究疫病、传染病和热性疾病的学科,它包括了温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
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针灸、按摩等,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个人卫生的保持和避免接触感染源。
(完整)温病学
温病学各论1.风温2。
春温3.暑温4.湿热病5.湿温6。
伏暑7。
秋燥(温燥)风温属于感受春季风热邪气,有表证,有顺传逆传。
冬温是冬季感受风热邪气,与风温病变相同,只是季节不同风温概念的形成:《伤寒论》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若把这种病当伤寒发汗治,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叶天士: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只有表证),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
病因病理:气分卫分(呼吸道感染)风热邪气由口鼻皮毛而入→犯肺系手太阴肺经→肺脏,中焦胃肠(阳明)逆↓传心包(营分证)风温病一般不入血肺络损伤:咳血,仍为气分证风温重证:痰热蒙闭心包,高热大汗亡阳证诊断要点:时令在早春和冬天,发病初起有表证,传变有特点鉴别,春温无表证或者表证很短。
以里热为主。
病程也不同。
辨证论治初用辛凉轻解,中期到气到清下清营,后期津液不足甘寒生津一、风热袭表(卫)两个类型:A。
发热为主症。
风热在表,正气调向体表,正邪相争于表,在表的功能亢奋而发热。
邪浅而初起,故热势不高,38度左右。
不象伤寒束表闭表发热干烫,但风热虽开泄腠理,但阳气的宣发由于邪欲内侵并不通畅,即表郁,体表阳气不足,故微恶风寒;皮肤不象伤寒那样发热干烫(津液可以渗出);汗可有可无,汗出不畅。
头痛咽痛,风热上攻,气血逆乱所致。
身痛没有伤寒明显。
表有邪郁,肺不能正常宣发肃降,故轻咳重喘。
阳邪在表,伤津仍轻,故口微渴或不渴。
舌边尖红脉浮数以应其候。
太阳伤寒恶寒重发热轻,周身疼痛,表闭无汗脉浮紧。
紧脉如拧螺丝钉相前进。
是因为经脉为寒收缩,血液凝滞所致。
太阳中风,有汗,卫强营弱,恶风,关门闭户则不恶.脉浮缓不数,舌边尖不红.风温表证,见风不见风,都恶风寒治法:辛凉轻(质地轻则扬)解。
老师:疏风清热,宣肺透邪方剂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吴鞠通按:温病忌(辛温发)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它患→损伤心阳心阴,昏痉厥脱闭。
叶天士提出辛凉轻剂,吴鞠通创银翘散《温病条辨》上焦篇方.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上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温病学》学习心得(3篇)
《温病学》学习心得《温病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对温病的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在学习《温病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医学的独到之处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以下是我对《温病学》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在温病学的学习中,我首先了解到了温病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方法。
温病是一种由温邪引起的疾病,主要特点是高热、热毒炽盛和热势壮烈。
而对于温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体温的变化、舌苔、脉象等因素,以及病因、病机和病情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判断。
随后,我学习了温病的病机病机主要有温邪、正气、邪气、正邪交争和脏腑经络等。
其中,温邪是引起温病的根本原因,正气是人体抵抗邪气的力量,邪气是引起疾病的外因,正邪交争是温病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脏腑经络是温病的发病部位和传导通道。
二、温病学的诊断方法在温病学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中医诊断的特点和方法。
中医诊断重视望、闻、问、切四诊相结合,以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
在温病诊断中,望诊主要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闻诊主要通过闻气、闻声等方式了解患者的病情;问诊主要通过与患者的对话了解病情;切诊主要通过按摩患者的腧穴、经络等,来判断体内的病变情况。
三、温病学的治疗原则温病学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温病的病程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在温病早期,应以疏散邪气、解表散寒的方法治疗,如辛凉解表法,以达到驱除邪气、恢复机体正常功能的目的。
在温病中期,应以清热解毒法治疗,主要是通过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消除病邪。
在温病晚期,应以温通腑气法治疗,主要是通过温经通络、调和脏腑功能的方法来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
四、温病学的药物应用温病学的药物应用是温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学习中我了解到了温病的常用药物和处方。
温病中常用的药物有石膏、阿胶、生石膏、麻黄、柴胡、黄芩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散邪开表、清热利湿等药理作用,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温病患者。
同时,在温病的治疗中,常用的处方有麻黄汤、五苓散、桂枝汤等。
温病学名词解释+简答
温病学名词解释温病学:指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具有熱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邪:外邪中属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是温病的致病因素。
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指通过直接接触瘟疫: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逆传:温邪由上焦手太阴肺不传于胃而直接传于手厥阴心包经的过程,是温病的传变形式之一。
心中憺憺大动:心跳迅速而有空虚感。
文库瘛瘲:瘛,屈曲;瘲,弛张;指四肢时伸时缩,抽动不止的证候表现。
透热转气:是指温邪入于营分时,不可一味地清营养阴,而应在其中辅以清气之品,使热邪从营分转出气分而解.白㾦:指在湿热类温病发展过程中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
日脯潮热:指热势于下午益甚。
日脯,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5点。
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熱象不显,初扪皮肤不觉热,久扪时感体温升高。
战汗:指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谵语,指语无伦次。
神昏谵语往往并见,故昏谵并称。
昏聩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着。
神志如狂:指昏谵躁扰,狂乱不安。
神志昏蒙: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似清似昧,或时有谵语,呼之能应。
痉厥:痉,指肢体拘挛强直或手足抽搐之证,厥,一般包括昏厥和肢厥,昏厥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肢厥指四肢逆冷或不温,,轻者到踝腕,重者逆冷可过肘膝。
燥干清窍:是气分的一个特殊病证。
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引起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的病证,俗称上火。
内闭外脱:邪气内闭,气机不通,阴阳气不相顺接,则可出现正气外脱。
暑瘵:是暑热毒邪入血分,壅积于肺,损伤肺络,引起骤然咳嗽,咯血的病证,状如痨瘵,属暑温类证。
风温:指感受风热病邪,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的急性外感热病。
热结旁流:是阳明腑实证的一种表现,由于燥尿与邪热搏结与肠道,肠道液体从燥屎孔隙中渗下流出,表现为纯利恶臭稀水。
温病学-3温病的病因及发病
但应注意的是,古人对外邪感 受途径的认识往往是通过其发病初起 的症状特点而推断出来的,并不一定 反映了病邪入侵人体的真正途径。如 初起时出现体表症状则认为外邪是从 皮毛而入的;如初起时出现肺卫症状, 则认为外邪从鼻而吸入;如初起时出 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就认为外邪从 口通过饮食而入等。
(三)发病类型
伏 邪 温 病
感邪后邪气伏藏,逾时而发 伏邪自里而发,或由里外达 或进一步内陷深入。若伏
难速愈。 初起即现表证,一般无 初起即现里热证,如无外感 里热证。 引发,则无表证。 初起多以解表透邪为主。初起以直清里热为主。 风温、秋燥、大头瘟等。春温、伏暑等。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温邪? 2、风热病邪与燥热病邪致病特点有何异同? 3、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 分别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其致病特点如何? 4、温热病邪、疫疠病邪及病毒病邪的致病特点 主要有哪些? 5、试述体质在温病发病中的作用。 6、试述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初起的临床表现、 病机传变、治疗原则。
6、疫疠病邪
疫疠病邪又称为疠气,是 六淫邪气中具有强烈传染性, 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 病因素。
(1)形成条件
与气候特别反常、地理环境、 战乱有关。
(2)致病特点
致病力强。 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 病 变定位。 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 行。 为病严重,病情凶险。 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
2、暑热病邪
暑温、暑湿、伏暑
(1)形成条件:
暑热病邪的形成多在夏季
(2)致病特点:
径犯阳明 易耗气伤津 易致闭窍动风 易夹湿为患
3、湿热病邪
湿温
(1)形成条件
湿热病邪的形成多在长夏季节
(2)致病特点
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病位以脾胃为主 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
温病学
其实,世上最温暖的语言,“ 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所以懂得才是最美的相遇!只有彼此以诚相待,彼此尊重, 相互包容,相互懂得,才能走的更远。 相遇是缘,相守是爱。缘是多么的妙不可言,而懂得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否则就会错过一时,错过一世! 择一人深爱,陪一人到老。一路相扶相持,一路心手相牵,一路笑对风雨。在平凡的世界,不求爱的轰轰烈烈;不求誓 言多么美丽;唯愿简单的相处,真心地付出,平淡地相守,才不负最美的人生;不负善良的自己。 人海茫茫,不求人人都能刻骨铭心,但求对人对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足矣。大千世界,与万千人中遇见,只是相识的 开始,只有彼此真心付出,以心交心,以情换情,相知相惜,才能相伴美好的一生,一路同行。 然而,生活不仅是诗和远方,更要面对现实。如果曾经的拥有,不能天长地久,那么就要学会华丽地转身,学会忘记。 忘记该忘记的人,忘记该忘记的事儿,忘记苦乐年华的悲喜交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对于离开的人,不必折磨自己脆弱的生命,虚度了美好的朝夕;不必让心灵痛苦不堪, 弄丢了快乐的自己。擦汗眼泪,告诉自己,日子还得继续,谁都不是谁的唯一,相信最美的风景一直在路上。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路过我,我忘记你;你有情,他无意。谁都希望在正确的时间遇见对的人,然而事与愿违时, 你越渴望的东西,也许越是无情无义地弃你而去。所以美好的愿望,就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只能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的人。 岁月匆匆像一阵风,有多少故事留下感动。愿曾经的相遇,无论是锦上添花,还是追悔莫及;无论是青涩年华的懵懂赏 识,还是成长岁月无法躲避的经历……愿曾经的过往,依然如花芬芳四溢,永远无悔岁月赐予的美好相遇。 其实,人生之路的每一段相遇,都是一笔财富,尤其亲情、友情和爱情。在漫长的旅途上,他们都会丰富你的生命,使 你的生命更充实,更真实;丰盈你的内心,使你的内心更慈悲,更善良。所以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善良的心,愿我们都能 善待自己和他人。 一路走来,愿相亲相爱的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百年好合。愿有情有意的人,不离不弃,相惜相守,共度人生的每 一个朝夕……直到老得哪也去不了,依然是彼此手心里的宝,感恩一路有你!
温病学
温病学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
2.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3.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4.天受:温病传染途径之一,把通过空气传染的称为“天受”。
5.传染:温病传染途径之一,通过直接接触传染的称为“传染”。
6.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属性为风寒性质的狭义伤寒和属性为温热性质的温病。
7.狭义伤寒:风寒性质的“伤寒”与“中风”合称为狭义伤寒,它与温热性质的“温病”是并列关系。
8.风热病邪:春季温风过暖,或冬季应寒反温的季节气候环境中,产生的病邪称为风热病邪。
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风温,由冬季风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冬温。
9.暑热病邪:是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生的一种致病温邪。
由暑热病邪引起的温病为暑温。
10.暑湿病邪:暑热挟湿的病邪称为暑湿病邪。
暑湿病邪虽然是暑热挟湿,但仍以暑热性质显著为特点。
由暑湿病邪引起的温病有暑湿和伏暑。
11.湿热病邪:是长夏病邪中产生的一种病邪,因长夏炎热,雨水较多,易致湿热为病。
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湿温。
12.燥热病邪:是秋季秋阳已曝,气候炎热干燥时产生的一种病邪。
由燥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秋燥。
13.温热病邪:是一种致病后即以里热炽盛为主要特点的外感病邪,即传统所说的“伏寒化温”。
古人认为是由于寒邪内伏未即发病,日久寒邪转化为热邪,阴邪转化为阳邪,至春时阳气生发,温热自内而发或为时邪引发。
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春温。
14.温毒病邪:六淫邪气郁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的一类致病因素。
因其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并能引起流行,故又称为温热时毒。
可引起大头瘟和烂喉痧。
15.疬气:又称疫疬之气、戾气。
疬气即是指致病暴戾,在外邪中具有一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
温热性质的疬气引起温疫的发病、传染、流行。
由疫疬病邪引起的是疫疹,由时行疫疬所致的是霍乱。
温病学重点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他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温病”一名最早见于皇帝内经刘完素倡导火热论,是寒凉派的代表人物,使温病在摆脱伤寒体系束缚的道理上向前推进了一步; 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之说;王履,首先提出温病应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评价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吴又可——瘟疫论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温病四大家:叶、薛、吴、王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余霖疫疹一得柳宝诒温热逢源雷丰时病论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温病是感受温邪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温病的特点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②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③病程发展有一定的规律④临床上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温病的命名以发病季节为依据:春季的春温、冬季的冬温以时令主气为依据:春季的风温,夏季的暑温,长夏季节的湿温以发病季节结合季节主气:秋燥以临床表现特点为依据:大头瘟、烂喉痧、疟疾、霍乱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命名:瘟疫,或称天行病、时行病温病的分类根据病因性质分:湿热、温热根据发病初起的特点分:新感温病、伏邪温病温病与伤寒的联系和区别伤寒、温病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都当隶属于广义伤寒范围;温病隶属于广义伤寒而有别于狭义伤寒;温疫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疫病,往往来势迅猛,病情较重,危害性较大;温病与温疫在概念上的联系与区别温病是一切温热性质外感热病的总称,它既包括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热病,也包括了传染性、流行性小及少数不传染的温病;温疫则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病能引起大流行的一类;从性质上说二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区别在于其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大小强弱;温毒古代中医文献中有关温毒的含义大致有两种:一是指温病中具有独特表现的一类疾病,即温毒疾患;一是指温病中的一种致病因素,即温热毒邪;前者是疾病名称,后者则是指病因;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多先犯上焦肺卫②易伤肺胃阴津③病情变化迅速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①发病可径犯阳明②易于伤津耗气③易致闭窍动风④易夹湿邪为患湿热病邪①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②病位以脾胃为主③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燥热病邪①病位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温热病邪①病初即导致里热证②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③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疫疠病邪①致病力强②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③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④为病严重,病情凶险⑤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温毒病邪①具火热之性②攻窜流走③蕴结壅滞舌诊的意义:舌苔——卫气舌质——营血白苔①舌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舌苔薄而色白,近似常人之苔,惟欠滋润,且舌边尖色红,为温病初起邪袭卫分的征象,多见于风温初起;风寒表证也可见薄白苔,但质地润泽,舌色正常;②舌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而干燥乏津,舌边尖红;为温病表邪未解,肺津已伤的征象;③舌苔白厚而黏腻:白苔满布,质地较厚,垢腻润泽,紧贴舌面;为湿热相搏于气分之象,多见于湿温病湿于热阶段,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证;④舌苔白厚而干燥:舌面白苔较厚而干燥,舌质多偏红;为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也可见于胃燥气伤,气不化液之证;⑤舌苔白腻而舌质红绛:舌苔白垢腻而舌质红绛;为湿遏热伏之征象,即气分湿邪阻遏而致热邪内郁不能外达;此外,营分邪热为气分湿邪所阻也可见到此种舌象;⑥舌白苔滑腻厚如积粉而舌质紫绛:舌苔如白粉堆积,润泽滑腻,刮之不尽,舌质紫绛;为湿热秽浊郁闭膜原之象,多见于湿热性质温疫;⑨白霉苔:满舌生白衣,或蔓延或颊颚等处,有如霉状,或生糜点,或如饭粒样附着,或如豆腐渣样,刮之易去;为秽浊之气上泛而胃气衰败之征象,预后多属不良;黄苔①薄黄苔:舌苔黄而色淡,苔质较薄;润者为邪热初入气分,里热不盛而津伤不甚;燥者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③苔黄干燥:舌苔不甚厚,色黄干燥,舌质红赤;为气分邪热炽盛,津液受伤的征象;④老黄苔:舌苔色深黄,或如沉香色,或如金黄色,焦躁甚则起芒刺,苔有裂纹;为热结肠腑之征象;⑤黄腻苔或黄浊苔:舌面黄苔满布板贴,细腻润泽,或黄而垢浊;为气分湿热内蕴之征象,见于湿热并重、热重于湿及湿热蕴毒之证;灰苔①灰燥苔:舌苔灰厚而干燥,甚则焦躁起刺;为热结肠腑而阴液大伤之征象;②灰腻苔:舌苔灰而腻,润泽或黏液;为温病兼夹痰湿内阻之征象;黑苔①黑苔焦躁起刺,质地干涩苍老:舌苔黑而干,中心较厚,焦躁起刺,扪之糙涩无津;多为热结肠腑,肾阴耗竭之征象;②黑苔薄而干燥或焦枯:舌苔黑而干薄无津,燥而无刺,或舌体枯痿,绛而不鲜;为温病后期,邪热深入下焦而肾阴耗损的征象;如舌质红,兼有心中烦不得卧者,为真阴欲竭而壮火复炽所致,即所谓“津枯火炽”;红舌①舌尖红赤起刺:舌红而尖部尤甚,且有红刺;多为红绛舌的早期,为心火上炎之征象;②舌红中有裂纹如人字形,或舌中生有红点:舌红出现裂纹,或现红点;为心营热毒炽盛之征象;③舌质光红柔嫩:舌质红嫩,望之潮润,扪之却干燥无津;多为邪热初退而津液未复之征象;绛舌①纯绛鲜泽:舌绛而鲜明润泽,不罩苔垢;为热入心包之征象;②绛而干燥:舌绛无苔,干燥无津;为邪热入营,营阴耗伤之征象;⑥绛舌光亮如镜镜面舌:舌绛无苔,干燥无津,光亮如镜;为胃阴衰亡之征象;⑦舌绛不鲜,干枯而痿:舌色绛而晦暗,舌体干枯而痿软;为肾阴耗竭之征象,预后不良;紫舌①杨梅舌:舌体紫红而有点状颗粒突起于舌面,状如杨梅;为血分热毒极盛之征象;②猪肝舌:舌色紫而晦暗,干而枯痿,如猪肝色;为肝肾阴竭之征象;预后多不良; 牙齿润燥①光燥如石:齿面干燥,但仍有光泽;多为胃热津伤,肾阴未竭,病情尚不甚重之征象;亦有见于温病初起者,此时多伴有恶寒无汗等卫表症状,属于卫阳郁闭,表气不通,津液一时不能上布所致;②燥如枯骨:齿而枯燥晦暗而无光泽,状如枯骨;为肾阴枯竭,不能上承于齿的征象,多属预后不良;③齿燥色黑:齿面干燥无津,其色焦黑;为邪热深入下焦,肝肾阴伤,虚风渐动之征象;齿缝流血①齿缝流血兼齿龈肿痛:多有胃火冲激而致,其证属实;②齿缝流血而齿龈不肿痛:多由肾火上炎所致,其证属虚,预后较差;斑与疹的形态区别斑,点大成片,平摊于皮肤,有触目之形,而无碍手之质,压之色不退,消退后不脱屑;疹,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突出于皮肤上,扶之碍手、压之而色退,消退后多脱屑;斑疹的成因斑疹皆为邪热波及营血之征象;“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斑为阳明热毒——内迫血分——血出肌肉之间——清热凉血化斑疹为太阴风热——波及营分——外发于皮肤——凉营透疹、疏散风热斑疹观察色泽斑疹色泽红活荣润者为顺,标志者邪热滞不甚,血行较畅,正气尚盛,邪热有外透之机;色艳红如胭脂,提示血热炽盛;斑疹色紫赤如鸡冠花,为营血热毒深重的表现;斑疹色黑,属火毒极盛的重险之象;色黑而光亮者,提示热毒虽亢盛,但气血尚充,治疗得法,尚可救治;色黑而隐隐,四旁赤色,为火郁内伏,但气血尚活,用大剂清凉透发,也有转位红色而成可救者;色黑而晦暗,属元气衰败而热毒锢结之象,救治较难,预后甚差;总之,斑疹色泽愈深,其病情越重,如雷丰说“红轻,紫重,黑危”;审视形态斑疹松浮洋溢,如洒于皮面者,为邪毒外泄之象,预后大多良好,属顺证;斑疹紧束有根,从皮面钻出,如履透针,如矢贯的者,为热毒深伏,锢结难出之象,预后大多不良,属逆证;斑点中心低凹坑烂,为瘀热锢结,血脉瘀阻,不能外达,预后极差;注意疏密“宜见不宜见多”;“宜见”是指斑疹的透发提示邪热得以外透;“不宜见多”指斑疹过于稠密,热毒深重,提示病情危重;白白是在湿热性温病发展过程中,因湿热郁阻气分,失于开泄,蕴蒸于肌表所形成的,在皮肤上出现的细小白色疱疹,内含少量浆液;白的成因湿热郁阻气分,失于开泄,蕴蒸于肌表所形成的;即叶天士所说的“湿热伤肺”和“湿阻卫分,汗出不彻之故”白的诊断意义①辨病证性质在温病过程中如见到白透发,即是诊断湿热之邪在气分的重要依据;多见于湿温、暑湿、伏暑等湿热性温病,尤其在对这些病证误用滋腻之品,或失于轻清开泄时更为多见;②辨津气盛衰→白晶莹饱绽,颗粒清楚明亮,称为“水晶”,在白透发后,每见热势递减,神情清爽,为津气充足,正能胜邪,邪却外达之佳象;→白空壳无浆,如枯骨之色,称为“枯”,每并见身热不退,神志昏迷,或神倦气怯,黏汗自出,脉微弱或细数等症,属津气衰竭,正不胜邪,邪气内陷的危险征象; 温病过程中的发热,一般是由于人体感受温邪后,正气抗邪、邪正相争而引起阳热偏盛的结果,是机体对温邪的一种全身性的反应;是人体阳气亢奋的表现,对祛除病邪有一定的作用;是各种温病必有的主要症状;温病的发热类型①发热恶寒②寒热往来③壮热④日晡潮热⑤身热不扬⑥发热夜甚⑦夜热早凉⑧低热战汗热势持续壮盛日久的病人突然先出现全身战栗,继之全身大汗淋漓,汗出后热势骤降;本症为邪气久在气分流连,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之征象;“战则邪正相争,汗则正逐邪出”; 温病过程中战汗往往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战汗后的转归:①战汗后,热退身凉,脉象平和,神清气爽,为正能胜邪,病情向愈之佳象;②战汗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为病邪未衰,也有可能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发生战汗;③战汗后,身热骤退,但冷汗淋漓不止,肢体厥冷,躁扰不卧或神情委顿,脉急疾或微弱,此为正不盛邪,病邪内陷而阳气外脱之象;温病过程中神志异常类型②神昏谵语:神昏指神志不清,或意识丧失;谵语指语无伦次或胡言乱语;二者每同时出现,称为昏谵,为热扰心神或邪热闭于心包之征象,可见于气、营、血各阶段;多出现在:一是热结肠腑,二是营热炽盛,三是血热扰心,四是热闭心包③神志昏蒙:表情淡漠,神呆寡言,意识模糊,呈朦胧状态,神志时清时昧,似醒似寐,时有谵语,甚时可见嗜睡如昏,但呼之能应;多为气分湿热蒸酿痰浊而蒙蔽心包,扰及心神所致;④昏愦不语: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甚至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是神志异常中昏迷程度最深者;多为热闭心包,或邪热夹痰闭阻心包,或为瘀热闭阻心包之象;⑤神志如狂:神志昏乱,躁扰不安,妄为如狂;见于:一是下焦蓄血,瘀热扰心所致;二是热入血室;三是郁热扰心;痉大体上分为实风与虚风两类①实风内动:发作急骤,手足抽搐频繁有力;可发生于温病气、营、血分邪热炽盛阶段;②虚风内动:抽搐无力,或为手指徐徐蠕动;多见于温病后期;邪热深入下焦,耗伤肝肾温病的治则叶天士根据温病卫气营血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提出“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原则;吴鞠通在三焦辩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原则;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①轻清宣气:主治邪在气分,热郁胸膈,热势不甚而气失宣畅之证;可见于温病热邪初传气分,或里热渐退而余热未清阶段;②辛寒清气:主治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热势浮盛之证阳明轻证;代表方剂如白虎汤;③清热泻火:主治邪热内蕴,郁而化火之证;方剂如黄芩汤、黄连解毒汤;和解祛邪法①清泄少阳:主治邪热夹痰湿阻于少阳,枢机不利,胃失和降之证;方剂如蒿芩清胆汤;②分消走泄:主治温病邪热于痰湿阻遏于三焦,既不外解,又不里传,而致三焦气化失司之证;方剂如温胆汤加减;③开达膜原:主治湿热秽浊之邪郁伏膜原之证;方剂如雷氏宣透膜原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瘀法①通腑泄热:即“苦寒攻下法”主治热入阳明,内结肠腑之阳明腑实证;方剂:调味承气汤、大承气汤;②导滞通便:主治湿热积滞交结肠腑之证;方剂如枳实导滞汤;③增液通下:主治肠腑热结而阴液亏虚证,即所谓“热结液亏”之证;方剂如增液承气汤;开窍醒神法①清心开窍:主治温病热邪内闭心包而致神志异常者;方剂如至宝丹;息风止痉法①凉肝息风:主治温病邪热内炽,引动肝风,风水相煽之热盛动风证;方剂如羚羊钩藤汤;②滋阴息风:主治温病后期真阴亏损,肝肾阴虚,筋脉失于滋养,虚风内动之证;方剂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滋阴生津法①滋养肺胃:主治温病后期邪热已退,肺胃津液耗伤之证;方剂如沙参麦门冬汤、益胃汤;②增液润肠:主治温病后期邪热基本消除,阴伤未复,津枯肠燥而便秘者,即所谓“无水舟停”;方剂如增液汤;③填补真阴:主治温病后期,温邪久羁而劫灼肝肾真阴,邪少虚多之证;方剂如加减复脉汤;风温风温是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初起以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肺卫表证为特征,继则出现邪热壅肺等气分证候,在病变过程中有顺传、逆传两种传变趋势,后期多表现为肺胃阴伤之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春冬两季,发于冬季的又称冬温;邪袭肺卫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病机:本证见于风温初起,为风热病邪侵袭肺卫所致;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泄热方药:银翘散、桑菊饮肺热炽盛1、邪热壅肺证候:身热,汗出,烦渴,咳喘,或咳痰黄稠,或带血,或痰呈铁锈色,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数;病机:本证为风热之邪入里,邪热壅阻肺经气分所致;治法:清热宣肺;方药:麻杏甘石汤、千金苇茎汤2、肺热腑实证候:潮热便秘,痰涎壅盛,喘促不宁,舌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病机:本证为既有肺经痰热壅阻,又兼肠腑热结不通的肺肠同病证;治法:宣肺化痰,泄热攻下;方药:宣白承气汤生石膏五钱生大黄三钱杏仁粉二钱瓜蒌皮一钱五分本方取麻杏甘石汤与承气汤二方之意变化而成,方中以生石膏清肺胃之热;杏仁、瓜蒌皮宣降肺气,化痰定喘;大黄攻下腑实3、肺热移肠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4、肺热发疹方药: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本证邪不在表,故去温散透表之豆豉,以防助长热势;又因肺热波及营分,营热较甚,窜入血络而发疹,所以加入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以凉营泄热解毒;邪入阳明1、热炽阳明证候:壮热,恶热,汗大出,面目红赤,渴喜冷饮,苔黄而躁,脉浮洪或滑数;病机:本证为阳明无形邪热内盛所致;治法:清热保津方药:白虎汤2、热结肠腑方药:调味承气汤治法:软坚攻下泄热通腑泄热3、胃热阴伤方药:竹叶石膏汤治法:清泄胃热,生津益气热入心包1、热陷心包证候: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身体灼热,四肢厥冷,舌蹇,舌色鲜泽,脉细数;病机:多因肺卫之邪不顺传气分,而直接传入心包而成,即“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治法:清心开窍方药: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2、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方剂:牛黄承气汤治法:清心开窍,攻下腑实;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余邪未净,肺胃阴伤证候:低热或不发热,干咳或痰少而黏,口舌干燥而渴,舌干红少苔,脉细;病机:本证多见于风温病恢复期;治法:滋养肺胃,清涤余邪方药:沙参麦冬汤;沙参玉竹生甘草冬桑叶麦冬生扁豆花粉春温春温是温热病邪内伏而致,初起以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或斑点隐隐等里热证候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发于春季;本病起病急骤,初起即有明显的里热证候,病情较重,变化较多,严重者可以出现神昏,痉厥,斑疹,出血等危重证候,后期往往伤及肝肾阴液;传统认为本病是一种由于感受寒邪,郁伏化热而发生于春季的伏气温病;治则治法治则:清泄里热,并注意透邪外出,顾护阴液;清热、养阴、透邪初发证治1、气分郁热证候:身热,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机:见于春温初起,为温热病邪邪郁发于少阳胆腑气分所致;治法:苦寒清热,宣郁透邪;方药: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黄芩芍药甘草炙大枣淡豆豉玄参黄芩苦寒泻火,直清少阳胆热;玄参养阴清热托邪;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以生津液;淡豆豉宣发郁热,透邪外达,兼以除烦;2、卫气同病病机:为新感时令之邪引动内伏气之郁热所致,证属卫气同病;治法:解表清里;3、热灼营分证候: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时有谵语,斑点隐隐,咽燥口干反不甚渴饮,舌红绛、苔薄或无苔,脉细数;病机:本证见于发病之初,多为营阴素虚而温热病邪直犯营分所致;若见于春温病变过程中,则因气分邪热不解深入营分而成;治法:清营泄热;方药:清营汤;邪盛气分1、热灼胸膈病机:本证为热郁化火,燔灼胸膈所致; 治法:清泄膈热方药:凉膈散2、阳明热炽方药:白虎汤3、热结肠腑证候: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唇裂,舌苔焦躁,脉沉细;或伴见口干咽燥,倦怠少气,撮空摸床,肢体震颤,目不了了,苔干黄或焦黑,脉沉弱或沉细;或伴见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时烦渴甚,舌红脉数;病机:阳明热盛,燥屎内结则身热,便秘,脉沉实有力;阳明燥结,腹气壅滞则腹部硬满胀痛;热结津伤,甚则阴液亏损,故见口干唇燥,舌苔焦躁、脉细;若热结腑实,应下失下,致使气液两虚,可见口干咽燥,唇裂舌焦,倦怠少气,撮空摸床,目不了了,脉沉弱或沉细;若腑实内结,兼见小肠热盛,下注膀胱,则小便涓滴不畅,溺时疼痛,尿色红赤;治法:通腑泄热;方药:阳明腑实,阴液亏虚者,方用增液承气汤;阳明腑实,气液两虚者,方用新加黄龙汤;阳明热结,小肠热盛者,方用导赤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玄参麦冬细生地大黄芒硝本方取增液汤以养阴生津润肠,增水行舟;加大黄、芒硝以泄热软坚,攻下腑实; 新加黄龙汤攻下腑实,养阴益气细生地麦冬玄参生大黄芒硝生甘草人参当归海参姜汁黄龙汤的基础上,去枳实、厚朴,加麦冬、生地、玄参、海参而成;大黄、芒硝泄热软坚,攻下燥屎,导阳明实热下行而解;人参、甘草大补元气;麦冬、当归、玄参滋阴润燥;海参滋补阴液,咸寒软坚;加姜汁宣通气机;导赤黄龙汤通大肠之秘,泻小肠之热赤芍细生地生大黄黄连黄柏芒硝本方由导赤散合调味承气汤加减而成;大黄、芒硝攻下腑实,赤芍、生地养阴清热,黄连、黄柏清泄小肠之热;热炽营血1、气营血两燔方药: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或化斑汤、清瘟败毒饮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方生石膏知母玄参细生地麦冬石膏、知母清气分邪热,玄参、生地、麦冬清营滋阴,共奏清气凉营之效,实寓白虎汤合增液汤之意;化斑汤白虎汤加犀角水牛角代、玄参而成;白虎汤清气解肌,泄热救阴;犀角、玄参清营凉血,解毒化斑;共奏清气凉血,解毒化斑之效;清瘟败毒饮由白虎汤、凉膈散、黄连解毒汤及犀角地黄汤四方组合而成;大清气营血分热毒;2、热盛动血证候:身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密布,色深红甚或紫黑,或吐衄便血,舌深绛,脉数;病机:本证为热毒炽盛于血分,破血妄行,热瘀交结之候;治法:凉血散血,清热解毒;方药:犀角地黄汤干地黄生白芍丹皮犀角治疗血分热毒炽盛,破血妄行的代表方;犀角、地黄凉血止血,滋阴养血;白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3、热与血结病机:热毒内陷血分,热与血结,蓄于下焦所致;治法:泄热通结,活血逐瘀; 方药:桃仁承气汤大黄、芒硝、桃仁、当归、芍药、丹皮热盛动风证候:身热壮盛,头晕胀痛,烦闷躁扰,甚则狂乱,神昏痉厥,或见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舌干红绛,脉弦数;病机:本证为邪热内陷厥阴,热盛引动肝风所致;治法:清热凉肝息风;方药:羚羊钩藤汤热灼真阴1、真阴亏损证候:身热不甚,久留不退,午后面部潮红,或颧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齿黑,或神倦,耳聋,舌质干绛,甚或紫黯痿软,脉虚软或结代;病机:本证系春温后期,热毒余邪久羁,损伤肝肾阴液,以致精血耗伤,邪少虚多所致;治法:滋补肝肾真阴;方药: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由伤寒论中的炙甘草汤去参、桂、姜、枣,加白芍而成;2、阴虚风动证候:低热,手指蠕动,口角颤动,或瘛瘲,两目上视或斜视,筋惕肉瞤,憺憺大动,甚则时时欲脱,形消神倦,齿黑唇焦,舌干绛或光绛,脉虚弱或细促;病机:多见于病之后期,由肾阴耗损发展而来;治法:滋阴养血,潜阳息风;方药: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加减复脉汤加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而成;大定风珠:为三甲复脉汤加鸡子黄、五味子而成;3、阴虚火炽方药: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阿胶白芍鸡子黄邪留阴分证候: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舌红少苔,脉沉细略数;病机:本证多见于春温后期,为余邪留伏阴分所致;治法:滋阴清热,搜邪透络;方药: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母细生地丹皮暑温暑湿是感受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本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初起即见壮。
中医临床医师三基训练8(温病学)
血分证病理要点:动血耗血,瘀热内阻。辨证要点:身灼热夜甚,多部位急性出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15.试述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卫气营血病变与三焦所属脏腑病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八章 《温病学》
一、温病学问答
1.什么是温病?
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从这一概念的内涵看,其病因是外感温邪,主症为发热及热象偏重,病机特点为易化燥伤阴,具有外感疾病的特点和温热性质,因此统称为温病。在概念的外延上,温病是一类外感热病,不是指一具体的疾病。
29.在形态上如何辨别斑疹?其病机有何不同?
辨别斑疹:斑为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无碍手之至,压之不退色;疹为小而琐碎,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皮屑脱落。
病机区别:斑多为热毒炽盛,郁于阳明,胃热炽盛,内迫血分,灼伤血络,血从肌肉外溢而致;疹为风热伏郁于肺,内窜营分,达于肌肤血络而成。如章虚谷说:“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肺。”可见斑疹在病位上有肺胃之别,在病变上有浅深不同,陆子贤说:“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2)易致津液干燥:燥盛则干,热盛伤津,燥热病邪易伤肺胃阴津,甚则伤及肝肾之阴。
(3)易从火化:燥热病邪亢盛时可从火化,上干清窍,出现耳鸣、目赤、咽痛、龈肿。
11.试述温毒病邪的致病特点。
(1)攻窜流走:温毒病邪可以内攻脏腑,如温毒攻肺可致肺气壅滞,轻则咳喘,重则呼吸急促困难;温毒攻心,阻闭机窍,则神昏谵语,甚则引动肝风,痉厥并见。温毒窜扰肌腠、血络,则见斑疹密布。
若在温病热入营分,营阴蒸腾,上潮于口,也可表现为口干反不欲饮或不甚渴饮,常伴见身热夜甚,心烦。时有谵语、舌红绛、脉细数等。若瘀热搏结,津液不足和有形淤滞并存,阻滞气机,津不能上承,出现口渴漱水不欲咽,伴见胸胁或少腹硬满刺痛、舌紫黯或有瘀斑、脉沉涩等。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温病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温病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温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内容。
下面是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温病概述1.温病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温病的特点,如多见于秋冬季节、传染性强、发热等。
3.温病的分类,如外感温病、内伤温病等。
二、温病的病因病机1.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如六淫之邪入侵、风暴热化等。
2.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如情志内伤、五脏功能失调等。
3.温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
三、温病的症状和体征1.温病的表现特点,如高热、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等。
2.温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咳嗽、腹痛、腹泻等。
3.温病的辨证要点,如热证、寒证、实证、虚证等。
四、温病的诊断1.温病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发热史、咳嗽史、鼻塞流涕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辩证方法,如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3.温病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X射线检查等。
五、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温病的治疗原则,如扶正祛邪、解郁利气等。
2.温病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中药汤剂等。
3.温病的针灸疗法和其他疗法,如艾灸、拔罐等。
六、温病的预防和护理1.温病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等。
2.温病患者的护理原则,如保持休息、饮食调理等。
3.温病的合理用药和药物副作用的监测。
七、常见的温病及其治疗1.温病的常见类型,如流感、急性咽炎、急性胃肠炎等。
2.温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方法,如药物选择、剂量计算等。
3.温病的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
八、温病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1.温病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
2.温病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温病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
九、温病学的局限性和争议性问题1.温病学的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温病学中的争议性问题,如温病的定义和分类等。
总结:温病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温病的概述、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诊断、治疗、预防护理等方面。
熟悉温病学的重点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对温病的认识和理解,并能更好地进行温病的辨证和治疗。
温病学试题并答案
温病学试题并答案一、选择题1. 温病学研究的是关于哪种疾病?a) 感冒b) 热病c) 高血压d) 风湿病答案:b) 热病2. 温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a) 疾病的根源b) 疾病的传播途径c) 疾病的治疗方法d) 疾病的防护措施答案:c) 疾病的治疗方法3. 温病学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a) 中国b) 日本c) 美国d) 英国答案:a) 中国4. 温病学中的温病是指哪种类型的疾病?a) 寒病b) 热病c) 感染病d) 慢性病答案:b) 热病5. 温病学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什么?a) 阴阳五行学说b) 现代医学理论c) 统计学原理d) 自然疗法答案:a) 阴阳五行学说二、问答题1. 什么是温病学?答:温病学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和寒热病的学科,主要关注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防护措施。
它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原则。
2. 温病学中的温病如何发生?答:温病是由外界的热邪入侵人体而引起的疾病。
热邪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食物等途径传播,进入人体后侵袭气血,引发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3. 温病学如何诊断疾病?答:温病学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来诊断疾病。
医生会询问病史、检查舌苔、脉搏等,以判断病人是否患有温病,并确定具体的病因和证候类型。
4. 温病学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温病学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中草药疗法等。
根据病人的症状和证候类型,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5. 温病学的意义是什么?答:温病学的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和寒热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原则,可以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三、综合题根据以上所学知识,以一例温病患者为例,综合运用温病学理论,给出该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患者A,年龄35岁,最近出差到疫情暴发地,回国后出现发热、头痛和咳嗽症状,伴有乏力和食欲不振。
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温病学理论,我们可以做出以下诊断和治疗方案:诊断:该患者可能患有温病,属于病邪入侵所致。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
一、《伤寒杂病论》概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原则。
其中,温病学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了解传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病学的概念1. 温病的定义温病是指因外感暑热或内伤邪热而引起的发热病。
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 温病的分类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分为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大类。
外感温病是指由暑热外邪引起的发热病,内伤温病是指由内伤邪热引起的发热病。
三、温病学的病因病机1. 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外感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暑热外邪直接入侵人体,导致正气受损,致使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
外感温病的病机则主要是由于邪热侵袭,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
2. 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内伤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伤邪热,如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致使热邪内生;内伤温病的病机则表现为热邪内生,热毒内盛,病势急剧。
四、温病学的临床表现1. 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做了详细描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多饮等症状。
2. 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不退、口干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尿赤等症状,表现出病情急剧、病证明显的特点。
五、温病学的治疗原则1. 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疏风宣表。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清热解毒中药,及时扶正祛邪,达到疏风宣表的效果。
2. 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和解毒瘀。
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轻重,选取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瘀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六、温病学的临床应用1. 温病学在传统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为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温病学名词解释
温病学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2.温病:是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3.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4.热象: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5.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6.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7.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一般规律传变,而是;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较差;8.新感:感受邪气当时发病名词解释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预防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2.温病:是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3.温邪: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包括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以及温热病邪等。
4.热象:热的性质形于外的征象。
如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数、口渴、尿黄。
5.天受:指通过空气传播。
6.传染:指通过与患者的直接接触而感染。
7.逆传:相对顺传而言,即不按一般规律传变,而是急剧内陷生变。
如由肺内陷心包或由卫内陷营血。
特点是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8.新感:感受邪气当时发病,病发于表。
特点是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趋势,病情轻,病程短,易愈。
9.伏气:感受邪气当时不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发病于里。
特点是由内外透,亦可里而再里传变。
病情重,病程长,难于速已。
10.温疫:指感受疫疠病邪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11.温毒:一指病因,即温毒病邪,具有蕴结壅滞,攻窜流走的致病特点;一指病名,由温毒病邪引起的,具有温病的共性,还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溃烂或斑疹的一类外感热病。
12.升散疏泄:指向上、向外导致人体腠理疏松、津液外泄。
13.逆传心包:是证的概念,即肺卫之邪不解,患者突然出现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舌蹇舌绛,四肢厥冷的病证。
14.燥干清窍:即燥热病邪化火上炎,干犯头面清窍而致清窍不利的病证。
表现为目赤,咽痛,龈肿,耳鸣等症状。
温病重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温病学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预防和诊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旨在阐明温病的病因、发病、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其预防和治疗措施。
既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又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之一。
第二节温病学的形成与发展《内经》首次提出温病病名《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将温病隶属于金刘河间,提出了变革外感热病的理论与治疗主张广义伤寒之中元王安道,真正使温病从伤寒体系中分化出来清吴鞠通,评价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韩和——推衍张仲景旨意宋庞安时——变通《伤寒论》治法初步变革朱肱——反对墨守经方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金刘河间立新法:寒凉为主表里双解重大转折制新方:表里双解剂概念:温病不得混称伤寒元王安道病机:温病为里热外达脱却伤寒治则:清理热为主明吴又可,第一部瘟疫学专著——《瘟疫论》①明确提出瘟疫与伤寒有“霄壤之隔”,其性质完全不同②在病因方面,推论出瘟疫是感受杂气所致,③在病机方面,杂气从口鼻而入,始客膜原,邪溃则有九④在治疗上,强调驱邪,创立疏利透达之法清喻嘉言,《尚论篇》提出瘟疫三焦病变定位,以逐秽解毒为主的治疗原则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温病下不厌早<驱邪>,伤寒下不嫌迟<除湿>陈平伯,《外感温病篇》风温专著升降散→僵蚕、蝉蜕、大黄、姜黄柳宝,《温热逢源》春温专著余霖,《疫疹一得》清瘟败毒饮→主治:火热实证、气血两燔开专论温病先河 a.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与吴又可:《瘟疫论》立杂气致病学说 b.创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创疏利透达之法 c.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创立卫气营血学说 d.确立了温病各个阶段的治疗大法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病因病机 e.论述了妇人温病诊治指导温病辨证论治薛生白:《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丰富温病理论及证治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吴鞠通:《温病条辨》倡导三焦辨证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规范四时温病证治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吴鞠通医案》补上焦如鉴之空王孟英:《温热经纬》叶薛诸家之辨为纬补中焦如衡之平系统总结温病学体系补下焦如水之注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 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学
温病学名词解释1.日晡潮热: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
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3~5时为甚。
2.神志昏迷:表情淡漠,神呆寡言,意识模糊,呈朦胧状态,神志时清时昧,似醒似寐,时有谵语,甚至可见嗜睡如昏,但呼之能应。
3.透热转气:即在清泄营分热毒的主药中加入轻清宣透之品,使营分邪热能透出气分而解。
4.虚风内动:抽搐无力,或为手指徐徐蠕动,或口角微微颤动、抽搐,心中憺憺悸动,同时可伴有低热,颧红,五心烦热,消瘦,神疲,口干,失语,耳聋,舌绛枯萎等症状。
5.暑瘵:暑热犯肺,伤及肺络而骤然咯血,咳嗽,气促。
6.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表现不显著,即自觉热势不盛,而持续难退,初扪体表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7.神情呆钝: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常伴有身热不扬,胸闷呕恶。
8.热厥:四肢清冷,但胸腹灼热。
伴有烦躁,气息粗大,汗多,尿短赤,便秘等热盛于里的症状,或伴有神昏谵语,喉间痰鸣,牙关紧闭,舌红或绛,苔黄燥,脉沉实或沉伏而数等表现。
9.邪陷心包:邪热内陷,10.战汗:热势持续壮盛日久的病人突然先出现全身战栗,继之全身大汗淋漓,汗出后热势骤减。
11.昏愦不语: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甚至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是神志异常中昏迷程度最深者。
论述1.试述风温的病机特点初起即见发热,恶风,咳嗽,口微渴等肺卫证候。
吴鞠通“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指出了本病初起肺经受邪的发病特点。
如肺卫之邪不解,则其发展趋向有两种情况:一是顺传于气分,二是逆传心包。
2.何谓热结旁流(证型:热结肠腑)肺经邪热不解,传入肠胃,与肠中积滞糟粕相结而成,邪热内结肠腑,里热熏蒸而致日晡潮热;热与肠中糟粕相结,传导失职,大便秘结不通;若是燥屎内阻,粪水从旁流下,则可表现为利下纯水,即“热结旁流”,其所下之水必恶臭异常,且肛门有灼热感。
方药:调胃承气汤甘草(炙)二两芒硝半斤大黄四两(清酒洗)3.湿热酿痰、蒙蔽心包在热痰偏盛并见痉厥各当如何治疗若痰热较重,邪热炽盛者,可加服至宝丹,以清心化痰开窍;若湿灼偏盛而热势不著者,可送服苏合香丸以化湿避秽。
温病学释义
温病学释义
温病学是一个利用药物和生物因素治疗疾病的古老的学科,也被称为温病医学或热病学。
这种类型的治疗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和古罗马,它们都有不同的理论来解释疾病的发生。
温病学以天气变化和天气变化引起的病症联系在一起,认为天气变化和疾病有直接联系。
基于这个理论,温病学的研究断定,某些外界因素,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可以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温病学就被认为是一种预防疾病的方法。
温病学不仅仅提供了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提供了疾病预防的方法,它将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以降低发病率,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温病学研究假定温度变化与疾病之间存在一种直接的关联,它认为发病率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温病学建议病人使用药物和生物因素,以防止温度的变化,从而降低发病率。
温病学理论也建议病人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和温度,以降低温度变化引起的疾病风险。
它还建议病人在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衣物,以保护他们的身体免受风寒和湿度影响,从而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发生。
此外,温病学建议病人注意饮食,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帮助抵抗疾病。
它也建议病人多做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在温病学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来指导病人,帮助他们预防疾病的发生,甚至能够治疗一些疾病。
因此,温病学不仅
是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而且是对身体健康的保护。
总之,温病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分支,它提供了一种从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来预防疾病的方法,从而保护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因此,应该加强对这一学科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温病学的理论,并运用它来保护人们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病学半期考复习——10中西医临床医学绪论一、概述:(了解)温病学定义: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临床基础学科重要课程之一。
二、温病学的发展历程:(重点)(一)萌芽阶段---战晋唐(战国到秦汉晋隋唐)1、《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2、《难经·58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病、有热病、有温病”。
(二)成长阶段--宋金元:(重点)(三)形成时期---明清时:(重点)(四)近现代阶段—鸦片战争至今天民国四小家:1)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2)何廉臣《重订广温热论》3)丁甘仁《喉痧证治概要》 4)吴锡璜《中西温热串解》此阶段特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发展停滞。
第一章温病的基本概念一、温病的概念(重点)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名词解释]二、温病的特点:(重点)(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1.从外侵入;2.温热性质显著;3.易消耗人体阴津;4.不同的温邪大多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
(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1.传染性:《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2.流行性:温病的流行程度分:爆发流行、大流行、流行、散发。
禽流感呈点状散发特征。
SAS呈流行和散发特征。
3.季节性:指某一温病只发生或好发于某一季节。
大多数温病具有这一特性。
古人称为“四时温病”。
一是四季气候不同,可影响不同温邪的形成,如春—风热;夏—暑热,长夏—湿热;秋季—燥热等;二是四季气候不同,影响人体的反应性和易感性。
4.地域性: 有2个方面含义:一是对邪:各地气候特点及自然环境不同---对温邪的形成和温病的发生有不同的影响;二是对人:各地气候特点及自然环境不同---使不同地域的人,其体质类型、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均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对不同或相同温邪的感受性、传播、流行等产生影响。
(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重点)叶天士《温热论》“大凡看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始上焦,终下焦。
”1.病机演变的规律性:温邪病因作用下,疾病在机体内有卫气营血和上中下三焦演变的规律性。
主要病理变化:温邪侵入人体后引起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
2.病程发展的阶段性:初期、(中期)极期、后期。
前期以机体功能失常为主;后期以实质损害为主,主要是阴津的耗损及重要脏器的损害。
3.病情发展的趋势性:表—里;浅—深;轻—重;实—虚;(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重点)1.起病急,来势猛,传变快,变化多;2.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必备症状。
最基本、最主要的特征。
3.易耗伤阴津。
上焦-肺阴、中焦胃阴、下焦肝肾阴;4.易内陷生变。
易见险恶证候(动血—斑疹、出血证;动风—痉厥;闭窍—神昏)简称“热、昏、痉、厥、血、脱”。
三、温病的范围及分类(一)温病的范围1.温病中医范围:外感热病中除外感风寒性质的急性热病皆为温病。
2.温病西医范围:1)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传染病:A.病毒性传染病B.细菌性传染病2)具有温病特点的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3)具有温病特点的其他发热性疾病(二)温病的分类(重点)1.依据病证性质(是否兼湿)而分类: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湿热类(暑湿,湿温,伏暑,霍乱);2.依据初起的发病类型:(即发表热证;迟发里热证)新感温病(风温,暑温,秋燥);伏气温病(春温,伏暑)(三)温病与伤寒1.概念上的关系:1)温病与广义伤寒是从属关系,温病与狭义伤寒是并列关系。
2)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则专指外感风寒邪气所引起的疾病。
[名词解释]温疫: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
(名解)(五)温病与温毒温毒(病名):因感受温热毒邪而引起,临床除具一般温病的见症外,还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则溃烂,或发斑疹等独特表现的急性热病。
(名解)第一节病因(1)概述1.温病病因说的特点:(1)辨证求因(2)天人相应2.温病病因说临床意义:(1)揭示发病特点。
(2)区分证候类型。
(3)指导立法制方。
3.种类(1)四时病邪—风、暑、湿、燥热病邪—重点(2)温热病邪—伏寒化温(2)温毒病邪(4)疠气4.温邪致病共性: 1)性质属热2)从外入内3)季节相4)相互影响5)病位有别(二)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重点)一、风热病邪: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
2)易化燥伤阴。
3)变化迅速二、暑热病邪:1)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 2)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 3)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
4)易兼挟湿邪,郁阻气分。
夏暑发自阳明:暑热炎蒸,伤人急速,其侵犯人体往往不分表里渐次,大多初病即入阳明气分,而无卫分过程,即叶天士所称的夏暑发自阳明。
(三)湿热病邪1)以脾胃为病变中心2)易困清阳,阻滞气机3)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四)燥热病邪1)病变以肺为主2)易致津液干燥3)易从火化(五)温热病邪1)邪气内伏,热自内发2)里热内迫特性显著。
3)易耗伤阴液。
(六)温毒病邪1)攻窜流走 2)蕴结壅滞(七)疠气(戾气)1)致病力强。
2)传染性强,易流行。
3)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4)病重多变。
第二节发病及类型发病类型::1.新感温病:又简称“新感”,是指感受当令病邪即时而发的一类温病。
2.伏邪温病:又称伏气温病,简称“伏邪”。
伏邪温病是指感邪后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
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1.营卫气血(组成)均由水谷化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
2.卫敷布(分布)于肌表,气充养全身,卫气行于脉外;营行于脉内,化以为血,营养人体。
3.卫气营血的(作用)各不相同。
卫的作用是捍卫肌表,通过卫气的温养分肉、皮肤使肌表固密,外邪难以入侵。
气的作用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动力及整体防御机能的体现。
营血的功能是营养滋润机体,血是奉养人体最精华的物质。
简言之,卫气属阳,偏于体表,卫气的功能是捍卫机体,抗御外邪侵袭;营血属阴,偏于体内,营血的作用主要是营养滋润机体,包括机体组织器官实质状态。
其部位有浅深之别,功能又防御与营三、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传变(一)传变:指温邪的引起的机体病理传接变化。
其必然反映在卫气营血证候演变的先后顺序上。
(二)传变规律(类型):(1)自表入里:一般传变规律,即顺传,卫-气-营-血。
叶天士:“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多见新感温病,病机单纯。
(2)由里出表:病发于里:发于气分:透表而解或邪退而解或深入营分;发于营分:透出气分或深入血分。
多见伏气温病,病机复杂。
(3)不分表里渐次:①越期:暑温发自阳明气分,越过卫分;②重叠:卫气同病,卫营同病,气营(血)两燔;③内陷:逆传心包(三)影响传变的因素:1温邪的性质;2感邪轻重;3体质类型;4治疗情况;二、三焦证候的相互传变1.《温病条辨》:“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
始上焦,终下焦。
”2.吴氏对温病的理法方药均按三焦详细辨析,要求治上不犯中下,治中不犯下。
并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第三节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关系一、区别与联系相同点:均为温病辨证方法,均以温病发生发展一般规律为依据,按照温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初到末的深浅层次、前后阶段的顺序来辨证思维。
都可以分析温病病理变化,明确病位,归纳证候类型,掌握病程阶段和传变规律,从而确立治法,指导治疗。
不同点:1.上焦证与卫,气,营分手太阴肺卫为卫分证;邪热壅肺属于气分证范畴;湿热阻肺属卫气同病;湿蒙心包属气分证;热陷心包相当于营分证。
2.中焦与气分:中焦脾胃肠均属气分证,气分证不限于中焦脾胃肠3.下焦与血分下焦:热伤肝肾之阴,邪少虚多。
血分证:热盛动血,属实或实中有虚。
二、不可各执一端,要有机结合。
三、一纵一横,相辅相成。
一般而言,卫气营血辨证长于辨析病变的阶段、浅深、轻重;三焦辩证长于辨别病变的部位、性质和证候类型。
临床上,多先以卫气营血辨证确定病变的浅深层次和发展趋势,再用三焦辨证确定病变部位和性质。
应当将两种辨证方法相辅运用,经纬交错,才能全面指导温病辨证论治。
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第一节辨常见症状(一)发热温病的发热是由于感受温邪后,机体对温邪的一种全身性的反应,为正气抗邪、邪正相争的表现。
除外体温升高,还表现为全身的热象(综合表现):面赤,烦躁,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数。
温病发热分类:1.温病初期--实证发热:恶寒发热2.温病中期—实证发热:壮热、日晡潮热、发热夜甚3.温病后期—虚证发热:低热夜热早凉●日晡潮热:【含义】指发热于下午为甚。
日晡即申、酉时,相当于午后3-5时。
【提示】病在气分肠腑。
是热结(阳明)肠腑的标志。
【主证】温热病热结(阳明)肠腑;湿温病湿热滞肠;【机理】阳明经气旺于日晡时分,抗邪有力;邪结局限。
鉴别:午后潮热●身热不扬:【含义】指身热羁留而热象不显,初扪不觉发热,久扪始觉烫手(初扪不热,久扪必烫);患者处于“有发热之征,而无发热之象”。
【提示】病在气分脾胃,或卫表。
【主证】湿温病初起,湿热阻遏卫气(邪遏卫气证)。
【机理】湿热侵袭,湿遏气机,湿中蕴热,热为湿遏,不能外扬。
二、汗出异常●战汗【含义】战,振栗,寒颤;汗即汗出。
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提示】邪气留恋气分,邪气有外达之机。
【主证】邪气留恋气分不解;病程中始终恶寒;早期失治,邪气未透;正气强盛【机理】邪气留连气分日久,正邪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
温病过程中发生战汗往往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转归】汗出热退,脉静身凉—邪去正安,病情向愈。
战汗后身热不退,烦躁,脉急疾—邪热内陷,病情危重。
冷汗淋漓,肢体厥冷,神衰,脉微欲绝—邪退亡阳。
病情未改变—正气不足,驱邪无力,当益胃气,望其再战。
战而不汗—正气不足,法当益胃四、神志异常1.神昏谵语【含义】神昏指神志昏迷,不能识人,呼之不应。
谵语指语无伦次。
共称为昏谵。
【主证】温病闭证、实证。
营血分证---痰热蒙闭心包,或营热扰心,或血热扰神;气分证---热结肠腑,浊热上熏神明。
【机理】热扰心神2.昏聩不语【含义】指意识完全丧失,昏迷不语,呼之不应,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
【主证】热闭心包证。
【病机】痰热闭阻心包3.神志昏蒙【含义】指神志不清,时清时昧,呼之能应,或时有谵语【主证】湿热类温病,湿热郁蒸气分证(湿蒙心包证)。
病位在中焦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