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新课程下的作业设计
新课标下作业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新课标下作业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在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下,作业设计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作业设计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其技能,还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认知能力。
以下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作业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1.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合理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并在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逐渐提高对学科内容的理解深度。
2.提高技能,培养能力作业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相关技能和能力。
例如,通过数学问题的解答,学生可以提升数学运算能力;通过撰写英语作文,学生可以提高英语写作技巧;通过科学实验的操作,学生可以锻炼实验操作技能等。
3.培养习惯,规范行为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律性和规范行为的重要手段。
通过作业,学生可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培养出按时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4.体验学习,感受进步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学习,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进步的成就感。
当学生在作业中遇到问题并成功解决时,他们会感到非常满足和自豪,这种积极的反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5.反思学习,调整策略作业不仅是知识的练习和巩固,还是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调整学习策略的重要机会。
通过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和不足,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6.多元评价,自我认知作业也是教师进行多元评价的重要手段。
除了传统的分数或等级评价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解题思路、论述的逻辑性、实验操作的手法等,对学生进行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同时,学生也能通过教师的反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调整学习策略。
7.增强兴趣,激发动机优秀的作业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当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时,他们会对这门课程产生更大的兴趣,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面临着重要的变革。
在传统课堂中,数学作业往往充斥着大量的机械计算和单一的解题思路。
而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过去的数学作业中,学生往往只需要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即可完成。
这种机械式的解题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强调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思路,而不仅仅是答案的正确与否。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都不同,数学作业不应一刀切。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辅导。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导,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应该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与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与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与评价◆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与评价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与评价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作业观?作业设计如何兼顾知识的巩固、能力的发展、情感的体验?作业评价如何发挥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我们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作业设计——长短结合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作业常常是巩固知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认为作业除了起巩固与检验作用外,还应该是一种拓展学习空间的手段,是学生实践、体验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采取基础性作业和多样化的实践性作业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显著效果。
1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是指教师布置或设计的用于巩固所学知识,以学生独立思考的方式,当堂或当天完成的作业。
我们把它叫做短作业,内容大多来自于教材或练习册。
短作业对学生来说能起到及时巩固知识技能的作用,对教师来说能及时反馈信息,便于教师调控教学。
2多样化的实践性作业。
多样化的实践性作业以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低气温。
(1)这一周平均最高气温是多少摄氏度?(2)平均最低气温是多少摄氏度?(3)平均最高气温与平均最低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观察统计表,你对家人的生活有什么建议?这个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新思考性作业。
这类作业重在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的意识和创新思考的能力,主要有小设计、提问题、比比谁的方法多等。
如教学“有趣的七巧板”一课,让学生用七巧板拼出有趣的图形,画在作业本上,并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
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后,让学生根据一年级各班级人数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长作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宽时性和综合性。
学生完成此类作业的时间比较自由,有时需要几天甚至几个星期。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本文将从数学作业的目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浅析。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需要明确作业的目的。
传统的数学作业往往只是重复练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启发性和探究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作业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的设计应该具有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可以多样化。
过去,小学数学作业主要是书面练习题,学生需要解决大量单一类型的计算题目。
这种形式的作业存在一定的问题,会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数学作业的设计可以多样化,包括观察实验、课题调研、数学建模等形式,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需要注意内容的选择。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和计算题目,缺乏扩展和应用。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数学作业的设计应注重扩展和应用,既有基础题目,又有拓展题目和应用题目。
作业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还需要注意教师的指导和反馈。
作业不仅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错误和提高。
教师还可以通过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作业的设计应明确目的,多样化形式,注重内容选择,并加强教师的指导和反馈。
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新课改将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纳入了重要的内容之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提高其数学学习的效果与兴趣。
本文将就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进行简要分析与探讨。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往的数学作业主要侧重于机械的计算与应用,而新课改则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去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作业中可以加入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必须进行大量的实践。
新课改要求在数学作业中加入一定的实践内容。
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
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操作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数学的概念与原理。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其对数学的认识与理解。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数学作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学生合作能力的机会。
新课改鼓励学生在数学作业中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小组作业,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综合能力。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
通过开放性问题、实践性题目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探究性,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与兴趣。
对于作业的设计,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与改进。
只有不断优化作业设计,才能真正发挥作业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需要掌握多种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尤其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和教师教学相联系的数学作业设计,也要与之相应转变。
关于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作业设计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趣味化的数学练习题等。
同时作业设计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避免让学生因难度过高或无趣而丧失信心和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业设计不应该只停留在知识点上的练习,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可以通过设计情境题、探究性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合作精神等综合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综合性的提升,在实践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作业中尝试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以在作业中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也可以在作业中设置互动式成果展示,让学生相互讨论和探究。
四、多元化作业形式作业设计应该多元化,形式灵活多样。
既有传统的书面作业,也有口算题、思维导图、游戏设计、实践任务、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
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可以满足不同教学目标的要求,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提升,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境,注重自主学习和多元化形式,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同时,作业设计也需要教师的不断尝试和改进,实现在知识点练习与综合能力培养之间的平衡。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浅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我国小学数学教育也逐渐开始走向新的改革道路。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本文将就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进行一些浅析,探讨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一、引导性作业设计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更加注重引导性。
传统的作业形式通常是教师出题,学生做题,然后进行批改。
而现在的数学作业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教师设计的作业更倾向于让学生动脑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在做一道数学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题目,提出解题思路,而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套公式或者机械式地运用知识点。
这样的作业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除了引导性作业,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还更注重情境性。
传统的数学作业往往是孤立的题目,而新课改下的数学作业设计更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解题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可以设计一道情境题目:某地发生水灾,需要用帆布覆盖受灾面积,请学生计算需要多少帆布。
这样设计的作业既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
通过情境性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更加注重合作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项目,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协作完成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作为教学的延伸,作业在新课改下也更加注重反馈性。
新课程背景下设计好作业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设计好作业的策略研究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的课程标准不断出台,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在这个背景下,作业的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设计好作业的策略研究。
1. 作业的设计应贴合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业的设计需要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确保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业不应仅仅是简单的填空、选择题,而是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
2. 作业的设计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新课程标准强调个性化教学,作业的设计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作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喜欢图文结合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需要进行图片解释或图表制作的作业;对于喜欢语言表达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需要进行文字描述或写作的作业。
通过个性化设计作业,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作业的设计应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科的整合和跨学科的应用,作业的设计也需要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需要进行实地调研、实验或实践操作的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需要结合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应用的作业,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提升综合素养。
4. 作业的设计应注重自主性和创新性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作业设计也需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题材、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的作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表达的作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和表达意见时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5. 作业的设计应注重反馀性评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型评价和多元化评价,作业的设计也需要注重反馈性评价。
新课标下作业设计的新思考
新课标下作业设计的新思考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是指根据新的教育教学大纲和要求,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和设计的一种方式。
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相较于传统的作业设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新课标下作业设计进行新的思考。
在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作业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性练习,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例如,在语文作业中,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数学作业中,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作业不再是纯粹的课堂延伸,更加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中的能力培养。
例如,在英语作业中,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翻译和总结的任务,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信息检索能力。
在科学作业中,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合作完成的实验或调查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业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运用,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美术作业中,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自己创作作品的任务,培养他们的艺术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信息技术作业中,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制作网页或软件的任务,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是一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方式。
通过设计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可以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独立和自信。
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新知的能力。
因此,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是一种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
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一、背景分析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愈来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思维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力求提高作业的有效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二、作业设计原则1. 针对性:作业设计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分配难易程度,确保作业内容具有针对性。
2. 趣味性: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生动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3. 创新性: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倡多角度、多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实践性: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层次性:作业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能够逐步提高。
三、作业设计策略1. 课前预习:布置预习作业,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新课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课堂巩固: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后拓展:布置课后拓展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 个性化作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 合作作业: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作业评价与反馈1. 多元化评价:采用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同学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作业表现。
2. 及时反馈: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
3. 鼓励性评价:注重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作业设计注意事项1. 合理控制作业量:避免过量作业给学生带来负担,确保作业质量。
2. 注重作业的时效性:结合社会热点、学生生活实际,更新作业内容。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业设计策略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此语文作业设计围绕语言表达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口头表达作业,如小组讨论、情景演绎等,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设计一些书面表达作业,如写记叙文、写议论文等,让学生在书面表达中得到锻炼。
通过这些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还应该注重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阅读作业,如读书笔记、读后感等,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还可以设计一些课外阅读的作业,如读书报告、课外阅读总结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这些作业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使他们在阅读中享受快乐、感受情感、获取知识。
三、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
语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创作性的作业,如写诗、写小说等,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
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作文批改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批改他人的作文,提高自己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通过这些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更加丰富多彩。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普及,课程改革在小学里受到普遍重视,也覆盖到了语文学习领域。
我们要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作业设计方面。
本文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新课程理念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运用: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重点对准学生能力发展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作业应该重视学生的能力发展。
因此,作业的设计在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表达趣味、多样性等方面,应该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
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充分考虑学生对不同内容的接受能力,适当就兴趣点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成长。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注重思想培养新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聚焦思想培养,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也应该贯彻这一理念。
在作业的设计上,要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的造型,引导学生去学习掌握运用具有实践价值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
此外,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独特性,将他们带入文学作品的世界中。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该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从实际出发,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要求学生进行多种学科融合,将课本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实践结合,指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处理实际问题。
例如,可以让学生研究近年来文学作品中流行的主题或元素,使他们更能深入理解文学及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总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普及,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也会受到影响。
尤其是要重视学生能力发展,注重思想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作业设计中应当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兴趣点,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所成长。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之我见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之我见
根据新课程标准,我认为作业设计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让学生主动参与:作业设计应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不仅是简单的复
习和应用知识,更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和创造。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作业设计应该是有意义的,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可以设
计一些探究性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和实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
理解和思考。
3.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业设计应该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综
合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任务,让学生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性的解答,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4. 反馈和评价:作业设计应该提供学生的反馈和评价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
和困难,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可以设计一些自评和互评的环节,让学生对自
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
5. 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作业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的统一作业。
可以灵活调整作业的难度和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总结来说,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应该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注重学
生的思考和创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也要提供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考虑
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作业中获益。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作业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化,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必须进行深刻的重大改革。
长期以来,传统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
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作业成了教师强加给学生的沉重负担。
新课程作业的价值观需要进行明显的转变。
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
作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设计出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新颖作业,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到突出位置,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一、开放性作业以前为了应付考试,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主要是瞄准试卷的题目,诸如抄写词语、背诵课文、中心思想、课后问题等,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禁锢在封闭狭窄的课本和课堂。
课改强调大语文观,要求我们走出课堂,增进与社会的亲密接触,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我经常相机向学生布置“生活作业”。
如在自家的花盆上种上自己喜爱的植物,仔细观察它的生长变化,再仿照《石榴》一文的写法,具体地写出来。
学生有了直接的生活实践,创造出了习作素材。
这些习作如《桔子》、《仙人球》、《第一次洗衣服》……二、自主性作业以往“应试教育”都是一种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填鸭式”,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置于被动状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既学得主动,又学得愉快。
如在作文前,开展各项活动。
如去参观访问、到河边捉鱼钓虾、观看各类展览、清明节扫墓、跳绳比赛……那一次次充满童真、富有童趣的活动,往往会拨动儿童心灵的琴弦,他们会主动自觉地变之为作文素材。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变革,新课程理念已经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在这种背景下,作业设计也需要与时俱进,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作业作为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延伸学习,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首先,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作业往往是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缺乏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机会。
而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题目,让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作业设计也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任务,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项目作业,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最后,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作业设计也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作业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社区调研、社会实践等作业任务,让学生通过实际的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总之,作业设计应该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学生。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在
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的发展方向。
首先,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
作业不
应该仅仅是简单的重复练习,而应该是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
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作业不应该局
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作业设计可以包括一些实践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作业设计也可以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
每个学生的学习情
况和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作业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差异进行调整。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同时,作业设计也可以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作业设计不仅仅是学习任务的布置,更应该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载体。
只有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作业设计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新课程理念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这种背景下,作业设计也应该随之改变,以适应新的教育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检验学生的记忆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作业设计的目的、形式和内容。
首先,作业设计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作业设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完成一些机械性的练习,而应该让学生通过作业来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
其次,作业设计的形式应该多样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书面作业,而应该多样化,包括实践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团队合作作业等。
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作业设计的内容应该贴近生活和实践。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践,让学生通过作业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业设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知识,而应该让学生通过作业来应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多样化形式、贴近生活和实践。
只有这样,作业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教育工作者们能够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重新思考作业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贴近生活和实践的作业体验。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革,新课程理念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业设计也必须与时俱进,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作业设计应该紧密围绕这一理念展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首先,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作业往往偏重于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其次,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业设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实践。
作业可以设计成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再次,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被赋予了更多的重要性。
因此,作业设计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最后,作业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作业设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作业设计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只有这样,作业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
新课程:作业怎么做
新课程:作业怎么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布置和完成作业呢?首先,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传统作业往往一刀切,缺乏针对性,导致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消化不了”。
新课程要求作业更加个性化,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置。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实际需求,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其次,作业的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作业的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作业的完成方式要多样化。
新课程鼓励创新教学方式,因此作业的完成方式也应该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书面作业外,还可以尝试一些新的完成方式,如小组合作、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等。
这些新的完成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作业的评价方式要多元化。
传统的作业评价往往只注重结果的对错,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
新课程要求评价方式多元化,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综上所述,新课程对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作业方式和评价方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新课程下的作业设计教师必须讲究作业设计的艺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作业,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作业内容:1、基础知识仍是基本。
应试教育的观念虽须转变,但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的练习仍需强化。
例如:数学的口算、笔算练习,都需要反复、大量的练习才能得到巩固与提高。
从开学到现在每天坚持课前进行2分钟的口算练习,每天的回家作业有一项长期任务是50道的口算练习题。
通过这样不懈的抓计算,计算正确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2、生活化作业设计学知识是为了能为人所用,“用”是“学”的归宿,是“学”的价值的体现。
实用性的数学作业不仅是学生对知识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以致用”的成功感,因此,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设计数学作业,可使学生把做作业的任务自觉转化为他们生活的一种需要,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
例如,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可让学生通过课后调查、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本班部分同学的兴趣爱好、体重身高、学习目标等并制作成统计表。
又如出去春游前,让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写一个最经济的出游方案并说出理由等。
如:在学了除法应用题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题小朋友在动感八点时做游戏,一共有38人,每组8人,可分几组?还剩多少人?剩下的小朋友进行跳短绳比赛,平均分成2组,每组几人?由于这个题目素材就源自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在解题时,可以找小朋友来分分,兴趣比较高。
在教学“分一分”后布置作业: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间和客厅。
在教学“认数”后,布置作业:找找你身边的数,把它记录下来。
用数试着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和社会功用、紧急报警的电话号码。
了解爷爷今年()岁,奶奶今年()岁。
爸爸今年()岁,妈妈今年()岁。
教室里共有()张课桌,()张凳子。
你还能找到哪些生活中100以内的数,记录下来。
在学习了“时、分、秒”后,老师布置的作业如下:先调查了解,再填空。
爸爸(或妈妈)是()时下班回家的?今天妈妈做饭是从()时()分开始的,()时()分做好的?一共用了多少分?“大风车”节目每天在下午()时开始播出。
晚上大约你()时上床睡觉?早上()时起床?你每天的睡眠大概是()时?爱爸爸、爱妈妈、爱生活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同时,赋予了实实在在的内容。
3、让趣味充满作业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可以设计了一道“帮助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
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可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熊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等带有童趣味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游戏是激发兴趣的最好载体。
游戏作业带有“玩”的色彩,设计游戏类作业要考虑与所学习的数学内容有关系,此类作业主要用于低中年级。
如《认位置》一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和邻居的小朋友一起做左手、右手的游戏。
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课后游戏成为课堂教学的后续延伸活动。
4、提高解题策略多样的开放性作业数学开放题条件开放、解题策略多样、结论不唯一,解答时常常需要学生变换思维的方式和角度,从多角度、多方位寻找答案,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大有益处。
例如:你要和伙伴们要去秋游,妈妈给你50元钱去超市购买旅游食品,请你制订一个购物计划,并算一算,一共用去多少元,找零多少元?例如:学习了鸡兔同笼,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同类问题,比如龟鹤同屋、龟兔聚会等,让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5、让创新与实践成为作业的主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地思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可加强社会认知,提升社会参与意识,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
这类作业可结合某一教学单元某个研究专题进行,根据具体内容,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采取多人合作的形式。
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
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将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其中,在完成调查报告的时候还综合运用了各学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但此种作业要注意让学生力所能及,不能盲目处理,否则将适得其反。
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可以是数学设计、数学小论文、数学故事等不同形式。
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的新方法、某些运算法则、公式的新的推导方法、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等及时记录分析,定期互相作一次交流,互相评价。
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6、超市型作业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不应是一个“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新知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
对于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提供机会,引导他们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去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形成知识的网络系统。
但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在设计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可以利用“作业超市”的形式设置三类题目。
A类为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B类是基础题,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浅显易懂,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自信心;C类是发展题,这种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在“作业超市”里,学生可自主选择类型,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导,各取所需。
此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作业评价作业设计的配套环节就是作业评价。
不同的作业也应有不同的评价方法,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要关注学生作业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作业的过程;要关注学生作业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作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在新课程环境下,作业的评价应是过程性和激励性的,其出发点是如何更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在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的过程中来,学生参与作业评价能给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学习机会,还可以创造一种教学氛围。
所以作业的评价要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相结合。
一、自我评价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只有培养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做作业。
学生在自我评价中体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班上有些学生做完后写上:“老师,这次作业我的解题方法是最棒的。
”“这次作业我的字写得很工整、漂亮。
”“我的计算能力进步很快!”“我的几种解题方法是不是很好?”等等,学生的自我评价后再加上教师赞赏性语言评价,让学生获得自信,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
也能教育他们热爱生活,鼓励他们勤奋学习,解答他们的疑难困惑,指点他们走出挫折,为他们提出合理建议,分享他们的成功快乐等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2、教师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让评分成为人精神生活唯一的吞没一切的领域,如果一个人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
”教师在作业结果评价上,要尽量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表述,既指出不足,又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进步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可采取“评分(或等级)+评语”的方式。
一个分数或等级所能反映出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对于难以用分数或等级反映的问题,可以在评语中反映出来,对学生的评价能够更加全面。
还可以沟通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强化学习动机。
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还可以用不同赞扬和激励性的评价,像“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继续努力!”“你真的不简单,能举出生活中这么多的实例,说明你平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呀!”“你的作业真棒,老师佩服你。
”“字再写工整一点好吗?”“最近你进步不大,你能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吗?”等带有提问作用、激励作用、充满人文色彩的作业评语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此对学习逐渐产生兴趣,增强自信。
三、同学评价作业评价不是教师的专利,它应该是立体的、互动的、多向的,我们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更应注重同学评价。
如三年级上册总复习有这样的一道题:给右面的图形涂色。
每涂一个小正方形,就用分数表示出来,你能写出几个不同的分数?学生喜欢这样的开放性题目,也会在设计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跟同学交流。
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后,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最满意的设计方案。
给他们的方案怎么评价呢?怎样的才是最好的?先让学生自评,接下来,听听学生的汇报,让学生互相进行评价,使同学都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形评价。
在这一评价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敢于尝试、大胆设计、敢于争论能够结合日常生活给予全面的肯定。
开展学生之间的评价,不仅能从教学模式上打破单一的评价模式,更关键的是还能发掘老师所忽略的细小环节和微弱的闪光点,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心。
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俗话说:“一石激起千层浪”,我相信这些鼓励性语言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希望的种子。
它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在新课程的引领下学生正用他们的智慧描绘着绚丽多彩的图画,教师也用他们的睿智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实践运用中张开智慧的翅膀。
新课程下的作业设计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作业内容之中,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作业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