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专题复习8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之虚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之虚词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例如: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 免成役。 【何乃】译为“怎能”。 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 例如:“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 例如:“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 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 于地而已矣。 ④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通“耐”、“能”〗译为:能够、才能。 例释:①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 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
〖副词〗译为:就。例释:再而衰,三而竭。
2.【何】
【记忆】何表疑问定宾谓,什么哪里为什么。副词动 前表反问,形前程度译多么。
5) 表转折,译为:却、但。 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④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6)表修饰,译为:着、地。 例释: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③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 戈,是“荷”的本字。后来,“何”字成了“曷”的 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
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 如,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③“大王来何操?”
〖疑问代词〗 1)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③阁中帝子今何在? ④丞相祠堂何处寻? 2)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 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语文一轮复习:第部分专题文言文阅读隐性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语文一轮复习:第部分专题文言文阅读隐性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隐性考点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主要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课标全国卷不直接命题考查,但放在翻译题中间接考查。

“常见文言虚词”,即《考试说明》明确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考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要求考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应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其二,主要指虚词在句中的意义与语法功能,如词性、语法作用等.文言虚词主要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文言代词也归入文言虚词之中。

在高考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连词、介词、副词、助词、代词的用法。

一、摆正文言虚词的“ 个关系”文言虚词题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1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正确率整体上还未达到百分之六十。

为使高考文言虚词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摆正四个关系。

(一)用法与意义的关系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

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高考试卷中虚词题“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二)常见与特殊的关系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因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

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试卷的考查实际来看,考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漫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文言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10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文言文阅读课时达标10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关键字】文言文课时达标(十)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

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

累擢太监。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

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和献所俘旧港酋长。

帝大悦,爵赏有差。

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

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

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

…………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

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

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踪迹:追踪探访B.多赍金币金币:钱币财物C.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邀劫:邀人抢劫D.帝以践阼岁久践阼:登上帝位解析:邀劫:拦路抢劫。

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成祖:明代皇帝朱棣死后追封的庙号B.永乐三年六月永乐:明代皇帝朱棣的年号C.帝大悦,爵赏有差差:稍微差一点D.献俘,戮于都市都市:京城的集市解析:差,在这里是“差等,区别”的意思。

答案:C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B.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C.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D.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解析:注意逻辑事理和语法关系,注意“复”“以”“因”等虚词和“不服”“宣”等动词。

历年高考试题考过文言虚词分类整理

历年高考试题考过文言虚词分类整理

高考已考文言虚词以1.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2013年天津卷因为,介词《游褒禅山记》2.如惠语以让单于2013年湖南卷来,表目的,连词《苏武》3.使工以药淬之2013年四川卷用,介词《荆轲》4.但以刘日薄西山2012年四川卷因为,连词《陈情表》5.樊哙侧其盾以撞2012年江西卷表修饰,连词《鸿门宴》6.空以身膏草野2012年湖南卷用,介词《苏武》7.木欣欣以向荣2012年安徽卷表修饰,连词《归去来兮辞》8.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2012年浙江卷因为,连词《廉蔺列传》9.但以刘日薄西山2012年山东卷因为,连词《陈情表》10.使工以药淬之2012年天津卷用,介词《荆轲》11.醉则更相枕以卧2011年浙江卷表修饰,连词12.农人告余以春及2011年安徽卷把,介词《归去来兮辞》13.作师说以贻之2011年江西卷来,表目的,连词《师说》14.掭以尖草,不出2011年四川卷用,介词《促织》15.斧斤以时入山林2010年天津卷按照,介词《寡人之于国也》16.以勇气闻于诸侯2010年山东卷凭借,介词《廉蔺列传》17.以吾一日长乎尔2010年上海卷因为,连词《论语侍坐章》18.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乃魏之私人2010年四川卷凭,介词《五人墓碑记》19.洎牧以谗诛2009年山东卷因为,介词《六国论》20.而告以成功2009年上海卷把,介词《伶官传序》21.问征夫以前路2009年四川卷用、拿,介词《归去来兮辞》22.木欣欣以向荣2009年湖南卷表修饰,连词《归去来兮辞》23.几以捕系死2009年浙江卷因为,介词《指南录后序》24.洎牧以谗诛2008年天津卷因为,介词《六国论》25.秦亦不以城予赵2008年福建卷把,介词《廉蔺列传》26.以一璧之故而逆强秦之欢2008年安徽卷因为,连词《廉蔺列传》2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2008年湖南卷因为,介词《兰亭集序》28.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2007 年重庆卷因而,连词《屈原列传》29.以其无礼于晋2007年福建卷因为,连词《烛之武退秦师》30.梅以曲为美2007年浙江卷把,介词《病梅馆记》31.王尝语庄子以好乐2007年江西卷把,拿,介词《庄暴见孟子》32.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2007 年四川卷表修饰,连词《五人墓碑记》33.不赂者以赂者丧2007年山东卷因为,介词《六国论》34.秦亦不以城予赵2006年天津卷把,介词《廉蔺列传》35.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2006年湖南卷用,拿,介词《伶官传序》36.以一璧之故而逆强秦之欢2006年山东卷因为,连词《廉蔺列传》37.遂自投汨罗以死2006年江西卷表承接,连词《屈原列传》38.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2006年安徽卷凭,介词《廉蔺列传》39.仆以口语遇遭此祸2006年四川卷因为,介词《报任安书》40.以小易大,彼恶知之2006年广东卷用,拿,介词《齐桓晋文之事》41.焉用亡郑以陪邻2006年江苏卷来,表目的,连词《烛之武退秦师》42.王好战,请以战喻2006年江苏卷用,介词《寡人之于国也》43.不然,籍何以至此2006年江苏卷因为,介词《鸿门宴》44.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2006年江苏卷表承接,连词《五人墓碑记》45.王尝语庄子以好乐2005年全三卷把,介词《庄暴见孟子》4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2005年北京卷表并列,连词《游褒禅山记》47.将以衅钟2005年辽宁卷用,介词《齐桓晋文之事》48.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2005年浙江卷来,目的连词《过秦论》49.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2005年福建卷因为,连词《虎丘记》50.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致富2005 年湖北卷因为,介词《促织》51.是以君子远庖厨也2005年广东卷因为,介词《齐桓晋文之事》52.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2005 年重庆卷把,介词《病梅馆记》53.既自以心为形役2005年山东卷让,介词《归去来兮辞》54.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005年江西卷因为,介词《陈情表》55.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2004年全一卷表修饰,连词《齐桓晋文之事》56.以此知之,故欲往2004年全二卷凭借,介词《廉蔺列传》57.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2004年全卷四因为,介词《廉蔺列传》58.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2004年天津卷用,拿,介词《六国论》59以金笼进上2004年浙江卷用,介词《促织》.60.敢以烦执事2004年湖南卷用,拿,介词《烛之武退秦师》61.以一璧之故而逆强秦之欢2004年江苏卷因为,连词《廉蔺列传》62.敢以烦执事2004 年京春卷用,介词《烛之武退秦师》63.还军霸上,以待大王之来2003年全国卷来,目的连词《鸿门宴》64.斧斤以时入山林2003年北京卷按照,介词《寡人之于国也》65.险以远,则至者少2003年京春卷表并列,连词《游褒禅山记》66.今以钟磬置水中2002年全国卷把,介词《石钟山记》67.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2002 年京春卷因为,连词《屈原列传》68.日削月割,以趋于亡2002年北京卷表结果,连词《六国论》69.穷予毕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2001 年全国卷来,目的连词《病梅馆记》70.天将以酬长厚者2001 年京春卷用,介词《促织》7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000年上海卷因为,介词《岳阳楼记》72.今以钟磬置水中2000年上海卷把,介词《石钟山记》7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2000年上海卷并且,连词《游褒禅山记》74.刿问曰:何以战2000 年上海卷凭借,介词《曹刿论战》75.告先帝之火.... 以彰其咎1999年全国卷来,连词《出师表》而1烟光凝而暮山紫2013年天津卷表承接,连词《滕王阁序》.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2013年安徽卷却,表转折,连词《鸿门宴》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013年山东卷却,表转折,连词《六国论》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013年湖南卷却,表转折,连词《寡人之于过也》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2012年四川卷表修饰,连词《赤壁赋》6.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2012年浙江卷却,表转折,连词《始得西山宴游记》7.我腾跃而上2012年山东卷表修饰,连词《逍遥游》8.朝济而夕设版焉2011年山东卷表转折,连词《烛之武退秦师》9.今人有大功而击之2011年江西卷却,表转折,连词《鸿门宴》10.吾尝终日而思矣2011年四川卷表修饰,连词《劝学》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2010年天津卷表承接,连词《廉蔺列传》.12.爽籁发而清风生2010年湖南卷表承接,连词《滕王阁序》13.倚歌而和之2010年浙江卷表修饰,连词《赤壁赋》14.拔剑切而啖之2010年江西卷表顺承,连词《鸿门宴》15.恍惊起而长嗟2010年上海卷表顺承,连词《梦游天姥吟留别》16.信而见疑2009年山东卷却,表转折,连词《屈原列传》17.涵淡澎湃而为此也2009年上海卷因而,连词《石钟山记》18.人非生而知之者2009年四川卷表承接,连词《师说》19.弃甲曳兵而走2009年安徽卷表修饰,连词《寡人之于过也》20.不患贫而患不安2009年浙江卷却,转折连词《季氏将伐颛臾》21.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2009年天津卷表顺承,连词《廉蔺列传》22.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2008 年天津卷表转折,连词《廉蔺列传》2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2008 年福建卷表顺承,连词《过秦论》24.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2007 年天津卷表顺承,连词《五人墓碑记》25.古者富贵而名摩灭2007年江西卷却,表转折,连词《报任安书》26.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2007 年安徽卷却,表转折,连词《愚溪诗序》2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007年山东卷表递进,连词《劝学》28.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2006年重庆卷却,表转折,连词《触龙说赵太后》29.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2006 年湖南卷并列连词《屈原列传》30.宁赴长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2006 年浙江卷表承接,连词《屈原列传》31.某所,而母立于兹2006年辽宁卷你的,代词《项脊轩志》32.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2006年山东卷表转折,连词《祭十二郎文》33.拔剑撞而破之2006年四川卷表顺承,连词《鸿门宴》34.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矣2005年天津卷表修饰,连词《孟子见梁襄王》35.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2005年福建卷却,表转折,连词《报任安书》36.而奉行者即以为定例2005年湖被卷表转折,连词《促织》37.古者富贵而名摩灭2005年广东卷表转折,连词《报任安书》38.位尊而无功2005 年重庆卷表转折,连词《触龙说赵太后》39.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004年全一卷表顺承,连词《醉翁亭记》40.尽心力而为之,必有后灾2004年全二卷表顺承,连词《齐桓晋文之事》4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004年浙江卷表递进,连词《劝学》42.吾尝终日而思矣2004年湖南卷表修饰,连词《劝学》43.外连衡而斗诸侯2004年江苏卷表顺承,连词《过秦论》44.子路拱而立2003年北京卷表修饰,连词《荷蓧丈人》4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2001 年京春卷表顺承,连词《鱼我所欲也》之1.恐年岁之不吾与2013年浙江卷取独,结构助词《离骚》2.吾得兄事之2013年湖南卷他,代词《鸿门宴》3.徒慕君之高义也2013年四川卷的,结构助词《廉蔺列传》4.长幼之节,不可废也2012年江西卷的,结构助词《荷蓧丈人》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012年湖南卷取独,结构助词《兰亭集序》6.不坠青云之志2012年天津卷的,结构助词《滕王阁序》7.此亡秦之续耳2011年山东卷的,结构助词《鸿门宴》8.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011年安徽卷取独,结构助词《烛之武退秦师》9.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010年湖南卷这样的事,代词《齐桓晋文之事》10.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010年山东卷取独,结构助词《劝学》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010年江西卷这,代词《廉蔺列传》1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010年上海卷取独,结构助词《鸿门宴》13.非曰能之,愿学焉2009年江西卷这样,代词《论语侍坐章》14.不知东方之既白2009年浙江卷取独,结构助词《赤壁赋》15.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2008 年天津卷取独,结构助词《齐桓晋文之事》1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2008年福建卷无义,结构助词《游褒禅山记》17.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2008 年安徽卷取独,结构助词《齐桓晋文之事》18.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2007年天津卷这件事,代词《烛之武退秦师》王无异于百姓 之以王为爱也 2007 年湖南卷 取独,助词 齐桓晋文之事》久 之,能以足音辨人2004年全过四卷 补足音节,助词 《项脊轩志》苟得闻子大夫 之言,何后之有 2004 年重庆卷 宾前标志,助词 《勾践灭吴》 备他盗 之出入与非常也 2004 年江苏卷 取独,结构助词 《鸿门宴》 吾妻 之美我者,私我也 2004广东卷 取独,结构助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 之 有哉 2004 北京春招 宾前标志,助词 《信陵君》 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 之 陋也 2003 年北京卷 的,结构助词 《石钟山记》 宋何罪 之有 2002 年北京卷 宾前标志,助词 《公输》19.20. 21. 22. 23. 24. 25. 26. 27.28.29.30.31.32.33.34.35.36.37.38.石之铿然有声者2007年江西卷定后标志,助词 石钟山记》 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 2007年山东卷 取独,结构助词 师说》思国 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006年福建卷 取独,助词 谏太宗十思疏》 念悲其远也,亦哀 之矣 2006年江西卷 他,代词 触龙说赵太后》 夫庸知其年 之先后生于吾乎 2006年安徽卷 取独,结构助词 师说》 欲勿与,即患秦兵 之来 2005年全三卷 取独,结构助词 廉蔺列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 之 有哉 2005 年北京卷 宾前标志,助词 《信陵君窃符救赵》甚矣,汝 之不惠 且夫水 之积也不厚 2005年天津卷 2005年辽宁卷 取独,结构助词 取独,结构助词 愚公移山》 逍遥游》 2005年浙江卷定后标志,助词四海 之大,有几人与 每闻琴瑟 之声,则应节而舞 2005 年湖北卷 的,结构助词 五人墓碑记 >》 促织》或异二者 之为 2004 年全国三卷 的,结构助词 《岳阳楼记》1.余嘉其能行古道2013年四川卷他,代词《师说》2.吾其无意于人世矣2012年四川卷大概,语气副词《祭十二郎文》3.且行千里,其谁不知2012年江西卷难道,语气助词《崤之战》4.其自视也,亦若此矣2012年湖南卷它,代词《逍遥游》5.吾其还也2012年浙江卷还是,语气副词《烛之武退秦师》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2012年天津卷那,代词《赤壁赋》7.则或咎其欲出者2011年湖南卷那,代词《游褒禅山记》8.秦王恐其破璧2011年湖南卷他,代词《廉蔺列传》9.吾令人望其气2011年湖南卷他,代词《鸿门宴》10.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011年湖南卷千万,语气词《伶官传序》1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011年四川卷千万,语气词《伶官传序》12.天之苍苍,其正色耶2010年浙江卷还是,连词《逍遥游》13.其皆出于此乎2010年山东卷大概,语气副词《师说》1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009年上海卷他们,代词《师说》15.吾其还也2009年湖南卷还是,语气词《烛之武退秦师》16.其孰能讥之乎2009年安徽卷难道,语气词《游褒禅山记》17.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2009年天津卷那,代词《游褒禅山记》18.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2008年浙江卷语气词,无义《游褒禅山记》19.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2008 年湖南卷他,代词《六国论》20.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2007年湖南卷自己,代词《报任安书》21.于乱石间择其一二而扣之2007年安徽卷其中,代词《石钟山记》2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007年四川卷千万,语气副词《伶官传序》2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006年天津卷千万,语气副词《伶官传序》24.其妻曰:君美甚2006 年重庆卷他,代词《邹忌讽齐王纳谏》25.其孰能讥之乎2006年福浙卷难道,语气词《游褒禅山记》26.则齐国其庶几乎2006年安徽卷大概,语气副词《庄暴见孟子》27.秦有余力而制其弊2005年全三卷他,代词《过秦论》28.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005 年重庆卷它,代词《逍遥游》29.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2005年山东卷那,代词《屈原列传》30.其志洁,故其称物芳2004年天津卷他,代词《屈原列传》31.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2004年浙江卷那,代词《游褒禅山记》32.其孰能讥之乎2004年湖南卷难道,语气副词《游褒禅山记》33.其意常在沛公也2004年福建卷他,代词《鸿门宴》34.樊哙侧其盾以撞2004年广东卷他的,代词《鸿门宴》35.秦贪,负其强2003年北京卷他的,代词《廉蔺列传》1.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2013年天津卷于是,就,连词《廉蔺列传》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013年安徽卷竟然,副词《师说》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013年山东卷竟然,副词《师说》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013年湖南卷竟然,副词《师说》5.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011年安徽卷竟然,连词《桃花源记》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010年四川卷于是就,副词《鸿门宴》7.良乃入,具高沛公2009年江西卷于是就,副词《鸿门宴》8.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为务2009年四川卷竟,却,连词《报任安书9.精思附会,十年乃成2009年天津卷才,副词《张衡传》10.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008年浙江卷竟然,副词《师说》1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007年四川卷竟然,副词《桃花源记》12.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2006年天津卷于是,就,连词《信陵君窃符救赵》13.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2006 年辽宁卷于是就,副词1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2006年四川卷竟然,连词信陵君窃符救赵》石钟山记》15.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2006 年广东卷才,副词触龙说赵太后》16.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2005 年山东卷这样,代词《齐桓晋文之事》17.设九宾礼于廷,乃敢上璧2004 年全三卷才,副词廉蔺列传》18.使杞子、逄孙、杨孙戍之,乃还2004 年天津卷就,副词19.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004年重庆卷竟然,副词烛之武退秦师》师说》20.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2004 年湖北卷于是就,连词21.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2004 年辽宁卷才,副词勾践灭吴》报任安书》2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2004年福建卷竟然,副词2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2004 年江苏卷才,副词师说》触龙说赵太后》2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001 年全国卷于是就,副词鸿门宴》为1.为击破沛公军2013年天津卷替,给,介词《鸿门宴》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012 年四川卷被,介词《六国论》3.为仲卿母所遣2012年湖南卷被,介词《孔雀东南飞》4.秦王为赵王击缶2012年安徽卷给,替,介词《廉蔺列传》5.为击破沛公军2012年山东卷替,给,介词《鸿门宴》6.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2011年江西卷给,替,介词《廉蔺列传》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2010年天津卷成为,动词《阿房宫赋》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2009年上海卷是,动词《鸿门宴》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009年江西卷疑问语气词《逍遥游》10.君为我呼入2009年浙江卷给,替,介词《鸿门宴》11.吾从板外相为应答2008年上海卷《项脊轩志》12.为君翻作琵琶行2008年上海卷给,替,介词《琵琶行》13.君为我呼入2007年福建卷给,替,介词《鸿门宴》14.谁为大王为此计者2007年四川卷给,替,介词《鸿门宴》15.吾社之行为士先者2006年天津卷作为,动词《五人墓碑记》16.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2006 年重庆卷被,介词《过秦论》17.于是为长安君曰车百乘2006年山东卷给,替,介词《触龙说赵太后》18.秦王为赵王击缶2006年广东卷给,替,介词《廉蔺列传》19.吾属今为之虏矣2005年辽宁卷表被动,介词《鸿门宴》20.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2005 年江苏卷给,替,介词《五人墓碑记》21.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2005 年江苏卷成为,动词《季氏将伐颛臾》2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2005 年江苏卷因为,连词《齐桓晋文之事》23.重为乡党所笑2005年江苏卷被,介词《报任安书》2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2005年福建卷被,介词《伶官传序》2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2004年全二卷给,替,介词《鸿门宴》26.慎勿为妇死2004年全三卷为了,介词《孔雀东南飞》2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2004 年北京卷被,介词《过秦论》28.如姬为公子泣2004年辽宁卷对,向,介词《信陵君窃符救赵》29.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2003年全国卷被,介词《伶官传序》30.谁为大王为此计者2001年京春卷给,替,介词《鸿门宴》且且1.若属皆且为所虏2013年浙江卷将,副词《鸿门宴》2.且贰于楚也2013年四川卷并且,连词《烛之武退秦师》3.不出,火且尽2012年江西卷将要,副词《游褒禅山记》4.且庸人尚羞之2011年天津卷况且,连词《廉蔺列传》5.若属皆且为所虏2010年湖南卷将要,副词《鸿门宴》6.不出,火且尽2010年四川卷将要,副词《游褒禅山记》7.若属皆且为所虏2009年山东卷将要,副词《鸿门宴》8.臣死且不避2007年浙江卷尚且,连词《鸿门宴》9.臣死且不避2006年福建卷尚且,连词《鸿门宴》10.且放白鹿青崖间2005年浙江卷暂且,副词《梦游天姥吟留别》11.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005年广东卷表转折,连词《滕王阁序》12.今吾且死,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2005年江西卷将,副词《信陵君窃符救赵》13.若属皆且为所虏2004年全四卷将要,副词《鸿门宴》14.若属皆且为所虏2004 年重庆卷将要,副词《鸿门宴》15.臣死且不避2004年湖北卷尚且,连词《鸿门宴》16.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2004年福建卷将,副词《鸿门宴》1.野马也,尘埃也2.风之积也不厚3.翳桑之饿人也4.邻之厚,君之薄也5.西伯,伯也,拘于羑里6.臣之壮也,犹不如人1.伺者因此觉知2.不如因善遇之3.因为长句,歌以赠之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5.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6.相如因持璧却立7.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8.不如因而厚遇之9.不如因而厚遇之10.相如因持璧却立1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2.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3.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14.相如因持璧却立2013年浙江卷表停顿,语气词《逍遥游》2011年天津卷表停顿,语气词《逍遥游》2010年湖南卷表判断,语气词《》2006年浙江卷表判断,语气词《烛之武退秦师》2005年江西卷表判断,语气词《报任安书》2004年湖北卷表停顿,语气词《烛之武退秦师》2013年安徽卷根据,凭借,介词《张衡传》2013年山东卷趁机,副词《鸿门宴》2011年浙江卷于是就,副词《琵琶行》2011年安徽卷通过,经由,介词《廉蔺列传》2010年天津卷于是,就,副词《苏武》2009年四川卷于是就,副词《廉蔺列传》2009年北京卷于是就,副词《鸿门宴》2008年北京卷趁机,介词《廉蔺列传》2008年湖南卷趁机,介词《廉蔺列传》2007年福建卷于是就,副词《廉蔺列传》2006年辽宁卷通过,经由,介词《廉蔺列传》2006年广东卷通过,经由,介词《廉蔺列传》2005年全三卷于是就,副词《孔雀东南飞》2005年江西卷于是就,副词《廉蔺列传》廉蔺列传》15.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2004 年全一卷就,副词16.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2004年全二卷于是就,副词《孔雀东南飞》17.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004年北京卷通过,经由,介词《廉蔺列传》18.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2003年全国卷于是就,副词《孔雀东南飞》19.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2003 年京春卷凭借,介词《毛遂自荐》20.因留怀王以求割地2002年北京卷于是就,副词《屈原列传》21.相如因持璧却立2001年全国卷于是就,副词《廉蔺列传》22所.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000年全国卷通过,经由,介词《廉蔺列传》所1.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2013年安徽卷助词,所字结构《垓下之战》2.或因寄所托2012年浙江卷助词,所字结构《兰亭集序》3.公之逮所由使也2011年浙江卷助词,所字结构《五人墓碑记》4.将以求吾所大欲也2009年江西卷助词,所字结构《齐桓晋文之事》5.数十年,竟为秦所灭2009年北京卷与为连用,表被动《屈原列传》6.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2008年天津卷……的原因,名词《廉蔺列传》7.数十年,竟为秦所灭2008年北京卷与为连用,表被动《屈原列传》8.若属皆且为所虏2008年安徽卷与为连用,表被动《鸿门宴》9.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2007年重庆卷助词,所字结构《兰亭集序》10.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2005年湖北卷助词,所字结构《促织》11.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2004年天津卷助词,所字结构《兰亭集序》12.以若所为,求若所欲2004 年重庆卷助词,所字结构《齐桓晋文之事》13.山峦为晴雪所洗2004年福建卷与为连用,表被动《满井游记》14.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2004 年京春卷原因,名词《信陵君窃符救赵》则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013年浙江卷却,表转折《师说》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012年安徽卷却,表转折《师说》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2011年天津卷却,表转折《师说》4.三人行,则必有我师2011年山东卷就,连词《师说》5.他植者则不然2010年上海卷却,连词《芙蕖》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 2007年天津卷就,连词 《师说》于其身也, 则 耻师焉 2007年湖南卷却,表转折 《师说》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2007年安徽卷可是,表转折 《陈情表》贾人夏则资皮,冬 则 资絺 2006 年重庆卷 就,副词 《勾践灭吴》 无以, 则王乎 2006年辽宁卷那么,连词 《齐桓晋文之事》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005年浙江卷 那么,连词 《寡人之于国也》此则国人之罪也 2004年广东卷 是,表判断 《勾践灭吴》公使阳处父追之, 则在舟中矣 2001 年京春卷 表顺承, 连词 《崤之战》 州司临门,急 于星火2013年山东卷 比,介词《陈情表》 月出 于东山之上 2012年安徽卷 从,介词《赤壁赋》臣诚恐见欺 于 王而负赵 2012年天津卷 被,介词《廉蔺列传》 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2011年天津卷 在,介词《赤壁赋》室西连 于中闺 2011年浙江卷 和,介词项脊轩志》 故燕王欲结 于 君 2011年山东卷 和,介词《廉蔺列传》以勇气闻 于诸侯 2011年江西卷 在,介词《廉蔺列传》 且贰 于楚也 2010年浙江卷 对于,表介进对象《烛之武退秦师》 当其欣 于所遇 2010年山东卷 对于,介词《兰亭集序》不求闻达 于诸侯2010年江西卷在,介词《出师表》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 于 社稷也 2009年湖南卷 对, 介词 《五人墓碑记》赵尝五战 于秦 2009年天津卷 和,介词 《六国论》今是溪独见辱 于愚 2008年浙江卷 被,介词 《愚溪诗序》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 于王 2007 年天津卷 向,介词《齐桓晋文之事》 徘徊 于斗牛之间 2007 年重庆卷 在,介词《赤壁赋》 师不必贤 于弟子 2007年福建卷 比,介词 《师说》故燕王欲结 于君 2007年湖南卷 和,介词 《廉蔺列传》内惑于郑袖,外欺 于张仪 2007年江西卷 被,介词 《屈原列传》臣诚恐见欺 于王而负赵 2006年浙江卷 被,介词 《廉蔺列传》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2006年安徽卷 在,介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室西连 于中闺 2006年四川卷 和,介词《项脊轩志》河内凶,则移其民 于河东 2005年天津卷到,介词《寡人之于国也》6.7.8. 9.10.11.12.13.于 1.2.3. 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2011届高考语文文言虚词

2011届高考语文文言虚词

2011届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第二编第二部分第十二第二节1.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顺承,那么)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表假设,如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并列,并且)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可是)【解析】“而”主要可用作代词、连词,常常考查用作连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

本题项为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义为“并且、而且”。

【答案】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B.邻国之民不加多,何也.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D.今日之事何如【解析】“何”主要可用作副词、代词,常常考查用作副词、代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

例句的“何”作副词,放在形容词之前,加强程度,“怎么”,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A项是代词,“什么”;B项是疑问代词,“为什么”;D项是复音虚词,“怎么样”。

【答案】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幽独处乎中A.噫吁嚱,危乎高哉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解析】“乎”主要可用作介词、助词,常常考查用作介词时各个义项的理解。

例句的“乎”作介词,“于”,项的“乎”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A项的“乎”是语气助词,表感叹,“啊”;B项的“乎”是副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D项的“乎”是介词,“比”。

【答案】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君乃亡赵走燕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臣乃敢上璧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解析】“乃”常常考查用作副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

例句的“乃”为表示转折关系的副词,“却、竟然、反而”,D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A项是判断词,“就是、是”;B项是表示承接关系的副词,“于是、就”;项是表限制性的副词,“才”。

【答案】 D.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A.其皆出于此乎B.此予之所得也。

2011年高考文言文课内文言虚词例析

2011年高考文言文课内文言虚词例析

2011年高考文言文课内文言虚词例析【而】1、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可不译,或译为“又”。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可不译,或译为“又”。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连词,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后“而”表并列。

5、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可不译,或译为“接着”“就”。

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可不译,或译为“接着”“就”。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8、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连词,表示转折(或并列)关系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连词,表示假设(递进)关系10、扣舷而歌之。

倚歌而和之(《赤壁赋》)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1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鸿门宴》)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1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因而”14、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连词,表示目的关系,“来”。

还有的认为是承接1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16、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代词,通“尔”,第二人称,译为“你的”【何】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什么”。

2、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什么”。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疑问代词,可译为“哪”“什么”。

4、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疑问副词,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详细讲解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详细讲解
二、介词 使用频率高、用法较复杂的介词:以、于、为、因、与。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 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 的词。
介词必与所带的宾语(有时省略)组成介宾词组来修 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介词根据功用可分为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表对 象、表凭借、表被动、表方式、表工具等。
P返age回 10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 语,不作主语。 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师说》) 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劝学》)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师说》)
大概、或许、差不 多、几乎、大约、 似乎
表 谦 敬
请、谨、窃、忝、辱、敢、请求、私下、幸而


频率 副词
再、迭、频、数、又、复
第二次、再一次、 频繁、屡次等
Page 9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 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 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 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 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 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 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 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本中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本中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本中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一、乃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笑问客从何处来。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因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不如因善遇之。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5·蒙故业,因遗策。

四、则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居则曰:“不吾知也。

”五、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犹且从师而问焉。

3·未知生,焉知死?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六、之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七、乎1·儿寒乎?欲食乎?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011年高考文言虚词详解

2011年高考文言虚词详解

⑥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 ——所以如今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了。 所以如今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了。 所以如今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了
危乎高哉!(《蜀道难》 危乎高哉!(《蜀道难》) !(
④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 ——唉呀!燕雀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啊! 唉呀! 唉呀 燕雀怎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啊!
⑤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用在句中,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 ——为什么惶惶不安,想要到哪里去呢? 为什么惶惶不安, 为什么惶惶不安 想要到哪里去呢?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赤壁赋》) 。(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劝学》 2、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师说》 4、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襟三江而带五湖( 滕王阁序》
副词。 二.副词。 副词
(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 "为什么 怎么 。 为什么"怎么 为什么 怎么"。 1、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 2、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2011年高考文言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总15】

2011年高考文言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总15】

2011年高考文言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总15】1.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⑤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⑨履至尊而.制六合 ⑩而.母立于兹 A .①⑩/②④/③⑤/⑥/⑦/⑧⑨ B .①⑩/②④/③⑤/⑦/⑥⑧⑨ C .①⑩/②④⑧/③⑤/⑦/⑥⑨ D .①⑩/②④/③⑤⑦/⑥/⑧⑨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一毫而莫取C.⎩⎪⎨⎪⎧而.今安在哉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3.对下列句子中“乎”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犹且从师而问焉.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 B.⎩⎪⎨⎪⎧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C.⎩⎪⎨⎪⎧妇啼一何.苦豫州今欲何.至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若属皆且.为所虏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夫晋,何厌之.有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D.⎩⎪⎨⎪⎧遽扑之.,入石穴中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如今人方为.①刀俎,我为.②鱼肉,何辞为.③(2)同是被逼迫,君尔.④妾亦然.⑤(3)且焉.⑥置土石 (4)彼有人焉.⑦,未可图也 A .①和②同为动词,是,作为 B .③为介词,何……为,即为何 C .④和⑤同为指示代词,这样 D .⑥和⑦同为兼词,意义不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2011届高考文言虚词

2011届高考文言虚词

作主语、宾语、 【解析】 “其”作主语、宾语、定 解析】 是代词的用法; 用在动词、 语,是代词的用法;“其”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作状语,是副词的用法, 形容词前,作状语,是副词的用法, 表感叹、祈使、反问、推测等语气; 表感叹、祈使、反问、推测等语气; ……其……? 表选择问, “其……其……?”表选择问,是连 词的用法; 还可以表假设, 词的用法;“其”还可以表假设,也 是连词的用法。 是连词的用法。
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 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 , 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 有读懂虚词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 有读懂虚词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 , 而不是 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个虚词具有哪些 用法。主要注意三点: 用法。主要注意三点:
1.这里的 “ 理解 ” 就是指能根 这里的“ 理解” 这里的 据上下文解释某个文言虚词的用 法。
以上双中时有出现。掌握它 们,有助于理解文意。
文言虚词的作用: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 “者”“所”“之”等); 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 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词); 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 ④修饰限制(如副词);
【参考译文】 晋平公与大臣们饮酒,喝得酣畅时, 晋平公与大臣们饮酒,喝得酣畅时,竟然叹 息道: 没有什么事比做人君更快乐, 息道:“没有什么事比做人君更快乐,因为 他的话没有谁敢违抗。 师旷在面前陪坐着, 他的话没有谁敢违抗。”师旷在面前陪坐着, 拿起琴就撞了过去,晋平公分开衣襟避开了, 拿起琴就撞了过去,晋平公分开衣襟避开了, 琴在墙上撞坏了。晋平公问: 琴在墙上撞坏了。晋平公问:“太师撞谁 师旷答道: 呢?”师旷答道:“刚才有小人在大王身旁 说话,所以撞他。 晋平公说: 说话,所以撞他。”晋平公说:“是我说 师旷说: 的。”师旷说:“啊!这不是统治人的人应 说的话。 周围的人请求杀了他,晋平公说: 说的话。”周围的人请求杀了他,晋平公说: 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借鉴。 “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借鉴。”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高频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之】(一)助词1.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助词,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的客人称赞我没,是因为他有求于我。

2.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解析:本句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

3.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解析:“之”在这里即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因此本句可译为: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动词,到……去。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解析:本句中的“之”后面跟地点性的名词,所以为动词,翻译成“到……去”。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而】(一)连词1.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连接“博学”和“日参省”表示强调,是”而且“的意思,表递进关系。

因此本句可译为: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2.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因此本句可译为: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

3.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修饰关系,在这里可以不用翻译。

因此本句可译为:我曾经踮起脚尖往远处看,不如登上高处看到的范围广。

4.表示因果关系。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解析:本句中的“而”,表示因果关系,可以不译,或者译为“因而”,因此本句可译为:刘表厌恶刘备的贤能,不能够重用他。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二、教学目标: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能够正确运用常见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

3.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例句分析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举例说明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分析:分析例句,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例句分析和练习。

2.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关的文言文教材和参考资料,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2. 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复习和巩固文言虚词的知识。

八、教学难点:1. 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2. 学生在运用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时的准确性。

九、教学准备:1. 准备好教学PPT和教材。

2. 设计好练习题和答案。

十、教学时间:1课时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七、教学目标:1. 深化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

2. 提高学生准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3. 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八、教学内容:1. 复习已学过的常见文言虚词。

2. 通过练习和讨论,深化对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

3. 分析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提高准确运用能力。

九、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虚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虚词
1.介词表“和、跟、同”VS连词表“和、跟、同” “与”译为“和、跟、同”时是连词还是介词,可以这样辨别: (1)当“与”作介词时,前后内容不是并列关系,二者位置不能 互换,若互换,基本意思会发生改变,且在句中前面可以加入状语等 其他成分,如“当与秦相较”中的“与”作介词。 (2)当“与”作连词时,前后内容为并列关系,二者能够互换位 置而基本意思不变,且在句中作同一种成分,此时“与”前面不能增 加状语成分,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与”作连词。
(四)焉
代词或兼词VS语气助词 如何区分“焉”是代词或兼词还是语气助词?我们只要注意辩别,就有 规律可循。只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句尾的“焉”字即为语气助词,否 则就是代词或兼词。
1.主语是表示处所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句尾的“焉”字为语气助 词。
如“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石钟山记》)中的“焉”表陈述语气。 2.主语是代替表示处所、范围、方位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代词时,句 尾的“焉”为语气助词,如“此之谓三有礼焉”(《孟子·离娄下》), “此”为代词,指前文所说的三个方面的事情,“焉”表陈述语气。
C.连词,表承接,可不译;表转折,意为“却”。句意:而范文正等先生又接着为 此写下诗歌。/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D.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但苏武得以生还。/是为了防备其它盗 贼的进出和意外变故啊。故选D。
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考其意制,中分一物而两之,授者、受者各执其半以待参 验,则符瑞圭璋亦其物也。
3.表修饰VS表顺承
前者侧重“而”后面的动词,“而”前面的词作状语, 修饰后面的动词;后者强调先后关系。例如: (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后面的动词,一般不译。 (2)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而”表顺承关系,不译或译为“就,接着”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虚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专题-虚词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要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于其乃且若)。

考查形式主要是客观题,而主观考查主要是将虚词的考查糅合到翻译题中。

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考查并重,翻译题中对虚词的考查更侧重的是综合运用。

考查的高频虚词均为课内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

如“而”“以”“乃”“之”“其”等。

“以”字用法辨析(一)怎样辨析“以”的连词、介词用法(1)替换法:除去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凡是能用“而”替换的就是连词,否则就是介词。

(2)搭配法: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若后面是分句,它就是连词;若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就是介词。

(二)怎样辨析“以”作“因为”讲时的连词性与介词性“以”作“因为”讲时,有连词性和介词性。

区分这两种词性的主要方法是看“以”后面带的是词、短语还是句子。

“以”后是名词或短语,作“以”的宾语,是介词;“以”后是个句子,是连词。

(1)“以”意义为“因为”,用法是“介词”的例子: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以谗”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诛”的状语。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以之”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兴”的状语。

提示:“以”用法是“介词”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该句的成分,找出主干(主谓宾),再确认“以”字构成的短语是否作状语。

(2)“以”意义为“因为”,用法是“连词”的例子: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以”字与“是”字构成“因此”的倒装,关乎整个句子,表示“结果”,与上面的句子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

提示:“以”用法是“连词”时,一定要结合联系上下文语境来看,否则,单独分析一个句子往往要出现偏差。

“而”字用法辨析(一)怎样辨析并列、承接、递进关系(1)意义辨析:“而”表示并列、承接、递进关系时各有特点,有明显区别。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 虚词详解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 虚词详解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2.暂且,姑且。 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②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 “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七、【若】 (一)用作动词。 1.像,好像。 ①其若是,孰有御之。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2.及,比得上。 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二)用作代词。 1.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 “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十、【焉】
(一)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2.哪里,怎么。 ①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②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清而不肯, 焉能行之?”
(二)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③则牛羊何择焉?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 学而大遗。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 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 落。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三)动词。
1.译作“给予”“授予”。
①则与一生彘肩。
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2.结交,亲附。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整理:专题八_文言文阅读_知识储备“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_word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整理:专题八_文言文阅读_知识储备“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_word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整理:专题八_文言文阅读_知识储备“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_word版“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一)而号内。

(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7)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答案:(1)—②(2)—⑤(3)—⑦(4)—⑨(5)—⑧(6)—④(7)—①(8)—③(9)—⑥(二)何号内。

(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答案:(1)—③(2)—①(3)—④(4)—②(5)—⑤(三)乎号内。

(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 (2)郁乎.苍苍(《赤壁赋》)( )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 答案:(1)—① (2)—⑥ (3)—④ (4)—② (5)—③ (6)—⑦ (7)—⑤ (四)乃号内。

(1)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2)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3)夫我乃.行也,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5)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7)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011高考语文文言虚词大总结(最新)

2011高考语文文言虚词大总结(最新)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所”
【所】
难点讲析: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在“恣君之所使之”一句里,“使”字后面已经有代词“之”,而前面又有“所”字,这“所”字该怎么理解?答:“使之”的“之”字指代长安君,“所”在动词“恣”的后头,必然是名词,充当“恣”字的宾语。

而“所”字在古代有时可当“意”讲。

因此,“恣君之所使之”可译作“任凭您的意思派遣他(长安君)”。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③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④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指南录〉后序》)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信陵君窃符救赵》)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③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2.表示原因。

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④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伶官传序》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师说》)
【所在】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促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