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便秘68例
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便秘是指大便排出不畅或排便困难的症状。
中医认为,便秘的产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肝郁气滞等有关。
下面将介绍一些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辨证:1.脾胃虚弱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脘腹胀满、口干口渴、舌质淡红、苔薄白等。
这种情况下,需要调理脾胃功能,增加水分摄入,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煮熟的蔬菜等。
2.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色黑、形状细长、口苦口干、胸胁胀痛等。
这种情况下,需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使用一些调气活血的中药,如柴胡、川楝子等。
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
3.肾阳虚弱型: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不畅、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
这种情况下,需要补肾壮阳,可使用一些温补肾阳的中药,如菟丝子、山茱萸等。
论治:1.茵陈蒿汤:茵陈、蒿子、枳壳各等分,加入适量水煎煮成汤后饮用。
适用于脾胃虚弱型便秘。
2.丹参麻黄丸:丹参、麻黄、桂枝、防风、芍药等草药研磨成粉末,配制成丸剂。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便秘。
3.菟丝子膏:菟丝子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白糖和水煮熬成糊状。
适用于肾阳虚弱型便秘。
4.艾灸:将艾叶燃烧后,用灰烬熏烤脐部。
适用于脾胃虚弱型便秘。
5.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身体内的气血运行。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天枢等。
适用于气滞血瘀型便秘。
6.推拿按摩:对腹部进行按摩,促进肠动力和消化液分泌。
适用于脾胃虚弱型便秘。
尽管上述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便秘症状,但在使用时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并遵循中医医生的指导。
此外,饮食上的调整也是很重要的,应避免过食油腻、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高纤维食物、水果和蔬菜,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有助于预防和缓解便秘。
便秘(习惯性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便秘(习惯性便秘)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概述】便秘又称习惯性便秘,是粪便在肠管内通过缓慢运行时间延长,排便次数减少,粪便硬结,排出困难,并有痛苦等症状。
中医学称便秘为“大便难”、“秘结”、“脾约”、“阴阳结”等。
现代医学将便秘分为杋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类。
杋能性便秘又分为弛缓型、痉挛型和直肠型,习惯性便秘多属此类型便秘。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长期便秘,往往引起肛门疾病,如痔疮肛裂等等,还可以引起全身不适,必须引起重视。
【病因病机】便秘病因虽然复杂,但其病机归纳起来,不外是“燥”和“滞”两类。
“燥”指大肠泽乏,肠道失润,于是大便干结,难于排出,即无水舟停。
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大气为病》谓:“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干燥”。
指大肠气机郁滞,传送无力,以致秘结不通。
临床上燥和滞是不能分开的,两者当分虚实。
1.因实而燥:阳盛之体,或过食温补,过食辛辣厚味以致肠胃积热,热盛灼阴,或伤寒热病之后,余热留恋,津液耗伤,无以下润大肠,见大便干结,或湿热下落大肠,使肠道燥热,伤津而便秘。
其共同点是因热邪伤阴而肠道失润。
2.因虚而燥:劳倦饮食所伤,或病后、产后以及年老体虚之人阴血亏损。
血虚则津枯,不能滋润大肠。
下元受损肾阴一亏,肠道失润而便行干槁,以致大便秘结。
津血同源,皆为阴液,故血虚,阴虚便秘,在肠道的表现都为津液不足。
3.因实而滞:因阳明热结,胃家燥实而致腑气不通或忧愁思虑情志不舒,或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便秘。
4.因虚而滞:一者为气虛,气虚为肺脾功能受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脾气虚则推导无力,使粪便当出不能出而成便秘。
二者为阳虚:房劳过度,阳虚体弱,或年老体衰阳气虚衰,阴寒凝结胃肠,致阳气不运,传导失司,不能蒸化津液,温润肠道,故肠道艰于传送,从而引起便秘。
【类证鉴别】便秘属于肠道病变,其症状虽较单纯,但成因却很复杂。
由于病因病机不同,故临床症状各有差异,当分虚实论治。
中医辨证论治便秘验方集
中医辨证论治便秘验方集近几次印老门诊患者中有数位多年来习惯性便秘者:症见大便秘结,少则3日一行,多则6~7日一行。
【处方】五仁橘皮汤加味。
青皮10g,黑芝麻12g,郁李仁12g,火麻仁12g,炒决明子30g,天冬15g,生何首乌30g,当归15g,瓜蒌仁12g,川大黄3~6g,柏子仁12g或桃仁12g。
【跟师体会】1.此方配合得当。
首先,五仁润肠以助排便;其次,《本草备要》曰:“陈皮升浮,入脾肺治高;青皮沉降,入肝胆治低。
”青皮行气导滞,恰似“有水行舟”;但其与增液承气汤有所不同,此方以润为主,用行气之青皮,起“推动”大便下行的目的。
而增液承气多用于“热结伤阴、腑实之症”,起急下存阴之作用,其方中生地黄、玄参、麦冬、天冬增液,厚朴、枳实、大黄通腑泻下药力较猛。
2. 从教材上看,便秘要分虚实。
虚又分气虚便秘、血虚便秘、阴虚便秘、阳虚便秘,而临床上便秘多为肠燥,大便难行。
对于老年人或长期习惯性便秘者,印老所用五仁橘皮汤润肠通便,更为合适。
印老批注:什么气虚便秘?明明都是津涩,津者气阴所化,把气虚理解成气阴或津液可矣。
助阳气来通便,古来没有,现代更没有,润肠实际上就有生津润便的作用,故五仁橘皮汤平稳有效。
调胃承气汤用大黄通下,芒硝则为入阴生水,即把其他部位的水吸引入肠,借以润下,但全身的水液动员入肠以后,下一步很可能全身水分缺乏,造成肠道无水舟停的现象更严重。
故轻乃不用硝黄,增液承气,似较调胃为好,不过能以和平解决何苦用兵?兵,凶器也,对敌有杀伤,对己方亦有相当破坏。
为此我常用润下而不喜猛攻;“自古知兵非好战”但有不得不战者,我亦不惜迎头痛击也。
“经方中,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麻仁丸、大柴胡汤可通便,芍药甘草汤、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栀子厚朴汤、四逆散等也能通便,甚至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都能治疗那些顽固性便秘的!秘诀何在?还是《伤寒论》上的那句话:'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中医辨证治便秘
便秘是一种常见症状,指粪便在肠道内滞留过久,排出困难,或排便次数减少,通常在二三天以上不排便者,称为便秘。
《伤寒论》中“大便难”“脾约”“不大便”“不更衣”“阳结”“阴结”均是便秘的代名词。
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的改变偶尔出现的便秘,或长期的2~3日一行的排便习惯,但无其他特殊不适的均视为正常。
除消化道器质性原因引起的便秘外,便秘均可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治疗,且疗效显著。
常见的便秘类型实热便秘便质干结,腹中胀满,疼痛拒按,苔黄厚腻或焦黄起芒刺,脉实等,多见于面红、体壮、口臭或嗜食辛辣刺激、油炸荤腥等阳盛之人,也常见于热病过程中的伴随症状。
气滞便秘便质黏,厚重窘迫,欲便不得,脘胁撑胀,脉弦等,多见于暴忧暴怒、气机壅塞或久坐少动、气机不畅等肝郁肝旺之人。
气虚便秘便质软或不成形,时有便意,但解下困难,不伴腹胀,脉弱等,多见于易疲劳、多汗、肛门下坠感等脾肺气虚人群。
阳虚便秘便质硬,无便意感,时腹微胀,口中和(口中不苦、不燥、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白润,脉沉等,多见于喜热畏寒、肢冷身凉等阳气素虚的老年人群。
阴虚便秘便质干燥艰涩,或呈羊屎状,咽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弦等,多见于形体消瘦、汗吐下后津血不足等干瘦人群。
便秘治疗方药以上几种便秘为临床常见,也有气阴不足、气阳亏虚、实热气滞、气滞阴亏等兼夹证,中医治疗需分别对待。
实热便秘者体质相对壮实,痞满燥实俱在,治疗上应以祛实为主,承气类方(大小承气汤等)、大柴胡汤、一清胶囊、牛黄解毒丸,甚或单味芒硝、大黄、番泻叶、牛蒡子等均可应用,“温病下不嫌早”,以攻下为务。
气滞便秘者肝胃气滞影响肠道的传导,治疗上以顺气通滞,降气通便为主,方选六磨汤、当归龙荟丸、枳实消痞丸、木香槟郎丸,甚或单味芦荟、荷叶、决明子、虎杖等均可应用。
气虚便秘者脾肺气虚在先,与脾胃肠道动力不足有关,治疗上以健脾补肺,理气消导助运为主,方选枳术丸,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甚或大剂量生白术单用。
阳虚便秘者温阳通便为要义,方选温脾汤、大黄附子汤、济川煎、苁蓉通便口服液等,甚或大剂量肉苁蓉单味应用。
便秘的中医辨证
便 秘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或有便意而排出困难的症状。
本篇所讨论的是经常发作的习惯性便秘;至于并见于其他疾患过程中的便秘,则为一时性的现象,这里不予叙述。
【病因】1. 辛辣炙食品,进食过多,燥热内盛,热移于下,致令肠间干燥,宿垢滞留,发生便秘。
2. 忧思郁结,气机失于疏畅,以致津液不行,肠失传导之职,形成便秘。
3. 气血亏虚,气虚则传送无力,血虚则肠失濡润,而治便秘。
一般多见于老年体弱,或产后失血过多,或大病之后气血未复的患者。
4. 肾阳不足,蒸化无能,肠失温润,以致浊阴凝结,引起便秘。
正如张景岳所说:“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
”【辨证施治】便秘的一般症状,是大便燥结,排出困难,三、五日或六、七日大便一次。
有些患者除便秘外,并无其它兼证,但长期便秘患者,往往因粪便的燥结,引起痔核或肛门造裂;或有腹胀嗳气,头晕纳减等现象。
兹根据不同的致病原因,分述如下:1. 燥热内结:口有热臭味,腑胀溲赤,苔薄黄腻,脉滑实有力,治宜清润通便,用麻子仁丸①或更衣丸②。
2. 气滞不行,腹胀或痛,嗳气胸痞,苔薄腻,脉象多弦。
治宜顺气行滞,用六磨汤③加减。
3. 气血亏虚:气虚的,便后乏力,气短汗出,舌薄腻,脉虚软,治宜益气润肠,用黄芪汤④加味;血虚的,形瘦唇白,头晕目眩,咽干口燥,舌多中剥,质淡红,脉细小,治宜滋阴润燥,用五仁丸⑤加生熟地、当归、鲜首乌之类。
4. 浊阴凝结:一般多见于老人,很少伴有其它兼症,或有轻度腹痛,按之则舒,得温则减,口和舌淡,脉多沉迟,治宜温肾通便,用半硫丸⑥或苁蓉润肠丸⑦,随症选用。
【附方】①麻子仁丸(《伤寒论》):麻仁,杏仁,芍药,大黄,川朴,枳实。
②更衣完(录自《时方妙用》):芦荟,朱砂。
③六磨汤《证治准绳》:沉香,槟榔,木香,乌药,大黄,枳实。
④黄芪汤(《金匮翼》):黄芪,陈皮,麻仁。
⑤五仁丸(《世医得效方》):桃仁,杏仁,松子仁,伯子仁,郁李仁。
⑥半硫丸(《局方》):半夏,硫磺。
便秘~中医的辨证论治
便秘~中医的辨证论治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频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病证。
【病因病机】便秘发病的原因归纳起来有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感受外邪,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引起肠道传导失常。
一、病因1.饮食不节饮酒过多,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导致肠胃积热,大便干结;或恣食生冷,致阴寒凝滞,肠胃传导失司,造成便秘。
2.情志失调忧愁思虑过度,或久坐少动,每致气机郁滞,不能宣达,于是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粘内停,不得下行,而致大便不畅。
3.年老体虚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及年老体虚之人,阴阳气血亏虚,阳气虚则温煦传送无力,阴血虚则润泽荣养不足,皆可导致大便不通。
4.感受外邪外感寒邪可导致阴寒内盛,凝滞胃肠,失于传导;或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燥热,耗伤津液,大肠失润,都可致大便秘结。
二、病机便秘的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常,病位主要在大肠,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如胃热过盛,津伤液耗,肠失濡润;脾肺气虚,大肠传送无力;肝气郁结,气机壅滞,或气郁化火伤津,腑失通利;肾阴不足,肠道失润,或肾阳不足,阴寒凝滞,津液不通,皆可影响大肠的传导,发为本病。
便秘的病性可概括为虚、实两方面。
热秘、气秘、冷秘属实,燥热内结于肠胃者为热秘,气机郁滞者为气秘,阴寒积滞者为冷秘;气血阴阳亏虚所致者属虚。
而虚实之间,常又相互兼夹或相互转化。
如热秘久延不愈,津液渐耗,损及肾阴,致阴津亏虚,肠失满润,病情由实转虚。
气血不足者,多易受饮食所伤或情志刺激,而虚实相兼。
另外实秘、虚秘各证型之间,也可兼夹出现或相互转化。
如气秘日久,久而化火,则可转化为热秘。
阳虚秘者,如温燥太过,津液被耗,或病久阳损及阴,则可见阴阳俱虚之证。
一、诊断依据1.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或周期不长,但类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频有便意,但排便不畅。
2.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症。
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治发及方药教学文案
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治发及方药6月28日每日一问“便秘的辨证分型、治法及方药”2.5.1肠道实热证:主症:(1)大便干结。
(2)舌红苔黄燥。
次症:(1)腹中胀满或痛。
(2)口干口臭。
(3)心烦不寐。
(4)小便短赤。
(5)脉滑数。
2.5.2 肠道气滞证:主症:(1)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干结或不干(2)腹满胀痛。
次症:(1)肠鸣矢气。
(2)嗳气频作。
(3)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
(4)纳食减少。
(5)舌苔薄腻。
(6)脉弦。
2.5.3 肺脾气虚证:主症:(1)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
(2)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
次症:(1)便后乏力。
(2)神疲懒言。
(3)舌淡苔白。
(4)脉弱。
2.5.4 脾肾阳虚证:主症:(1)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
(2)脉沉迟。
次症:(1)腹中冷痛,得热则减。
(2)小便清长。
(3)四肢不温。
(4)面色白光白。
(5)舌淡苔白。
2.5.5 津亏血少证:主症:(1)大便干结,便如羊粪。
(2)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
次症:(1)口干少津。
(2)眩晕耳鸣。
(3)腰膝酸软。
(4)心悸怔忡。
(5)两颧红。
(6)脉弱。
3.1 辨证治疗3.1.1 肠道实热证:治法:清热润肠。
主方:麻子仁丸(《伤寒论》)。
药物:火麻仁、芍药、杏仁、大黄、厚朴、枳实。
3.1.2 肠道气滞证:治法:顺气导滞。
主方:六磨汤(《证治准绳》)。
药物:沉香、木香、乌药、枳实、槟榔、大黄。
3.1.3 肺脾气虚证:治法:益气润肠。
主方:黄芪汤(《金匮翼》)加味。
药物:炙黄芪、麻子仁、陈皮、白蜜、枳实、生白术、莱菔子。
3.1.4 脾肾阳虚证:治法:温润通便。
主方:济川煎(《景岳全书》)。
药物: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3.1.5 津亏血少证:治法:滋阴养血,润燥通便。
主方:润肠丸(《沈氏尊生书》)。
药物: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肉苁蓉。
1、实秘(1)热秘主症:本病的主症(大便干结)+证候的特征症状(腑气不通:腹胀腹痛,热证: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脉:(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代表方:麻子仁丸(《伤寒论》)常用药物:火麻仁30,枳实15,川朴15,大黄10(后下),杏仁10,芍药15,郁李仁30,生地15,槟榔15。
便秘中医分型、辨证大全(附治疗中成药方)
便秘中医分型、辨证大全(附治疗中成药方)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难解,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而排出不畅的病证。
临床常伴腹痛,腹胀,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
《读医随笔·方药类》载:“燥屎为津液耗虚,肠胃燥结,而屎不得下”;《扁鹊心书·便秘》载: “老人气虚,及妇人产后血少,致津液不行,不得通流,故大便常结” ;《名医杂著》载: “证属形气病,形气俱不足,脾胃虚弱,津血枯涸而大便难尔”。
因此,阴阳气血不足均能造成排便困难。
笔者查阅近几年关于便秘的文献,现将中医学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便秘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造成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粪质干燥或坚硬,因而艰涩难下。
其与脾、胃、肝、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
脾与胃脾胃同居中焦,脾属阴土,胃为阳土,二者一阴一阳,一运一纳,一升一降,有机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腐熟及排泄过程。
薛生白指出: “心阴虚则易汗,肺阴虚则多咳,肝阴虚则火升,肾阴虚则发热,脾阴虚则便秘。
”脾阴虚是便秘的主要根源。
脾乃诸阴之首,得水谷之精微而化生阴液,是人体后天阴液产生的源泉。
脾阴可滋养五脏,五脏之津液亦通于脾,故脾阴亏虚与肠道津亏互为影响。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故也。
”脾胃阴阳燥湿相济,若脾湿太过,伤阴,则导致脾运胃纳失常。
脾湿则其气不升,胃燥则其气不降,故而出现中满痞胀、排便异常等脾胃失调症状。
大肠的传导作用,有赖于脾升胃降功能的正常发挥,若脾气不足,清气不升,精微不布,则胃津亏虚,肠道干涸,以致燥屎内留而便结难下。
肺与大肠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主宣发肃降。
肺与大肠,一脏一腑,一阴一阳,既有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又有生理上互相协调。
《血证论》载: “肺移热于大肠则便结,肺津不润则便结,肺气不降则便结。
”可见肺之实热、阴虚、宣肃失职均可引起便秘的发生。
便秘的中医辨证分型、治发及方药
6月28日每日一问“便秘得辨证分型、治法及方药”2、5、1肠道实热证:主症:(1)大便干结。
(2)舌红苔黄燥.次症:(1)腹中胀满或痛。
(2)口干口臭。
(3)心烦不寐。
(4)小便短赤。
(5)脉滑数。
2、5、2肠道气滞证:主症:(1)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大便干结或不干(2)腹满胀痛。
次症:(1)肠鸣矢气。
(2)嗳气频作.(3)烦躁易怒或郁郁寡欢。
(4)纳食减少.(5)舌苔薄腻。
(6)脉弦。
2、5、3 肺脾气虚证:主症:(1)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2)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
次症:(1)便后乏力。
(2)神疲懒言。
(3)舌淡苔白。
(4)脉弱。
2、5、4 脾肾阳虚证:主症:(1)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
(2)脉沉迟。
次症:(1)腹中冷痛,得热则减。
(2)小便清长。
(3)四肢不温。
(4)面色白光白。
(5)舌淡苔白.2、5、5 津亏血少证:主症:(1)大便干结,便如羊粪。
(2)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
次症:(1)口干少津。
(2)眩晕耳鸣。
(3)腰膝酸软。
(4)心悸怔忡。
(5)两颧红。
(6)脉弱。
3、1 辨证治疗3、1、1 肠道实热证:治法:清热润肠。
主方:麻子仁丸(《伤寒论》)。
药物:火麻仁、芍药、杏仁、大黄、厚朴、枳实。
3、1、2肠道气滞证:治法:顺气导滞。
主方:六磨汤(《证治准绳》).药物:沉香、木香、乌药、枳实、槟榔、大黄。
3、1、3 肺脾气虚证:治法:益气润肠.主方:黄芪汤(《金匮翼》)加味。
药物:炙黄芪、麻子仁、陈皮、白蜜、枳实、生白术、莱菔子。
3、1、4 脾肾阳虚证:治法:温润通便.主方:济川煎(《景岳全书》)。
药物: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3、1、5 津亏血少证:治法:滋阴养血,润燥通便。
主方:润肠丸(《沈氏尊生书》).药物:当归、生地、火麻仁、桃仁、枳壳、肉苁蓉。
1、实秘(1)热秘主症:本病得主症(大便干结)+证候得特征症状(腑气不通:腹胀腹痛,热证: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脉:(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代表方:麻子仁丸(《伤寒论》)常用药物:火麻仁30,枳实15,川朴15,大黄10(后下),杏仁10,芍药15,郁李仁30,生地15,槟榔15。
便秘的分型与中医辨证治疗
便秘的分型与中医辨证治疗一.分型便秘在临床上分实、虚两大类型。
实证表现身热面赤,唇干口臭,苔黄燥,脉数而有力。
病因多为阳盛体壮,平素过食辛辣、烧、烤、炸等厚味,致胃肠积热;或外感热病传里结于大肠,造成大便干燥坚硬,治宜泻热攻积、荡涤积滞,用急下存阴法。
凡阳明腑实、腹满胀痛、内热肠燥、自汗、口渴,具备痞、满、燥、实四大症者,可用大承气汤下之,中病即止,不可多服。
虚证多面色无华,形神不足,肌瘦乏力,气促汗出,心悸头晕,舌质淡嫩,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所谓虚证乃本虚标实,或虚而挟实,便秘没有纯虚的。
病因多与年老体衰,或病后、术后、产后气血两亏,致脾虚运化无权,肠道传送无力,血亏津少,不能濡润肠道,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更应引起警惕。
治宜滋阴养血、润肠通便,用“增水行舟”法,以增液汤、麻仁丸等化裁,使其生津润肠,肠得润便即通。
如久卧床铺,很少活动,食少无便意,肠少蠕动,可用益气宣肺润肠,如提壶揭盖法。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不仅增液也应疏导,如下水道不通,徒放清水无益。
便秘影响食少,食少又难疏导,互为因果关系。
药用:黄芪15克、沙参12克、杏仁9克、陈皮6克、麻仁6克、鸡内金9克、黑芝麻12克、槟榔6克,水煎服。
这样即能达到理气以通塞,增液以行滞的目的。
对老年人、久病体弱虚证便秘者,既不能用硝、黄猛攻,也不应用参、茸峻补,不然后果难以预料。
便秘一症不可图一时之快任意攻下,番泻叶也不宜久服,不然易损伤肠膜,使便秘加重,排便更缠绵难愈。
便秘初愈,亦应多食胡萝卜、菠菜、蜂蜜、香油、香蕉等,即可痊愈。
还可以使用润滑性泻药,但不宜长期用甘油或石蜡油:每次10-30毫升口服。
花生油、豆油或香油:每次15-30毫升口服。
蜂蜜:每次20-30毫升,用温开水一杯化开,清晨空腹时服用二.习惯性便秘习惯性便秘是指大便次数比健康时减少,粪质坚硬,并有不适的感觉,肠道、肛门无器质性病变。
主要因腹肌萎缩,无力增加腹压,使粪便停留在结肠时间较长,粪便中的水分大量丢失,以致其干硬难以排泄。
便秘的中医辨证和治疗
便秘的中医辨证和治疗便秘的中医辨证和治疗便秘系因气阴不足,阳虚寒凝,或燥热内结,痰湿阻滞,使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的,以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难解,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范围】西医学中因肠动力减弱、肠道刺激不足引起的便秘,肠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便秘,直肠肛门病变如肛裂、痔疮等引起的便秘,以及药物作用引起的便秘,热病伤阴后的便秘等,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便秘可以作为独立存在的疾病,也可以见于许多疾病病变过程中。
【病因病机】一、病因1.饮食因素过度饮酒,或恣食辛辣肥甘厚味、煎烤之品,以致胃肠积热,津液耗伤,燥热内结于肠道,肠道失于濡润;或食量不足,或进食蔬菜过少,或饮水不足,或经常食用方便食品等,均可使水谷精微化源不足,肠道津液不足。
以上因素使大肠津亏而失于濡润,粪便滞留大肠而成便秘。
2.情志因素忧愁思虑,或郁怒伤肝,七情不和,均可使气机郁滞,进而导滞大肠传导失司,粪便滞留大肠,而成便秘;或气郁不解,而化火伤津,肠道失润,无水行舟,故大便干结不行;或气郁导致水津不布,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结,或欲便不出。
3.劳逸过度贪逸嗜卧坐久少动,易致意志消沉,体力下降,脏腑失调,气血郁滞,以致胃肠运动减弱,气机呆滞,大肠传导失职,久则中气暗耗,津液布散失常,气机壅滞,营血不畅,传导失职而为便秘。
用脑过度,或积思难解,或长期夜间苦读,可致阴血暗耗,中气受损,血虚则肠道失于濡润,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而成便秘。
房劳过度,放纵嗜欲,可致肾精亏损中气耗伤,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精亏则肠道干涩而为便秘。
4.正气亏虚久病之后,或失血,或过用发汗、利小便之法,皆可致阴津受损,血虚津亏则大肠失荣,肠道不润,而排便艰难。
或病后阳虚,或素体阳虚或因过用苦寒药物,伐伤阳气,均可致阴寒内盛,滞留于肠道,阳气不运,阴津凝而固结,使津液不行,大肠传导失常致便秘。
二、病机1.发病本病多见于年老体衰,或久病,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醇酒者。
中医介绍便秘的分型——实秘的症状(1)
中医介绍便秘的分型——实秘的症状(1)便秘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由于肠道中的代谢物和细菌等有害物质,堆积在直肠,阻碍血液循环,就容易导致便秘。
虽然常见,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忽视了他的危害。
针对便秘的症状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这里就一起来看看中医是如何对便秘进行分类的吧,对症治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实秘分为以下类型1.肠胃积热型便秘症状:大便干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畅通便。
方药:麻子仁丸。
方中大黄、枳实、厚朴通腑泻热,火麻仁、杏仁、白蜜润肠通便,芍药养阴和营。
若津液已伤,可加生地、玄参、麦冬以滋阴生津;若兼郁怒伤肝,易怒目赤者,加服更衣丸以清肝通便;若燥热不甚,或药后通而不爽者,可用青鳞丸以通腑缓下,以免再秘;若热势较甚,痞满燥实坚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另外尚可辨证选用当归龙荟丸、黄龙汤、凉隔散等。
2.气机郁滞型便秘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失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食少纳呆,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方药:六磨汤。
方中木香调气,乌药顺气,沉香降气,大黄、槟榔、枳实破气行滞。
可加厚朴、香附、柴胡以助理气之功。
若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可加黄芩、栀子、龙胆草清肝泻火;若气逆呕吐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若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柴胡、合欢皮疏解郁;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之类活血化瘀。
3.阴寒积滞型便秘症状: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呢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药:大黄附子汤。
方中附子温里散寒,大黄荡除积滞,细辛散寒止痛。
可加枳实、厚朴、木香助泻下之力,加干姜、小茴香增散寒之功。
若心腹绞痛,口噤暴厥属大寒积聚者,可用三物备急丸攻逐寒积。
医案辩证用药之便秘
医案辩证用药之便秘便秘便秘因热结者,用大承气汤加味;气滞便秘,宜疏肝理气,行滞通便;气虚便秘,宜益肺补气润肠,或加升、柴提之;血虚便秘,宜当归润肠丸,此方甚适于老年便秘及偏枯便结之人。
又虚人脏冷,血脉枯涩者,或老年脏寒气涩,阴寒内生,宜温阳散寒,开结通便。
至于伤寒、温病,及一切热病之后,津液被灼,水谷少进而不大便者,只需扶养胃气,健脾和中,大便自能正常。
阳明热结通腑泄热患者邢某,男,38岁,干部。
嗜食辛辣,素常大便干结,服药(不详)后稍得缓解,近日又贪炙焯之品,遂致便结难解,服“果导”不应。
且见唇干口臭,面赤身热,烦躁,腹胀满,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实滑数。
证属阳明热结之便秘。
治以通腑泄热,润肠通便。
处方:.川大黄10克枳实10克川I朴10克玄明粉8克另包,研细末分2次冲服) 麦冬8克火麻仁18克梨汁30克(分2次兑服邪热积久则伤津,津伤则便结,津伤过甚,邪火愈炽,又不得从大便出,如此,必致邪热攻心而神昏谵语矣。
仿增液承气汤意,急撤热邪于下,佐以生津养液之品,以增水行舟。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故以芒硝咸寒泻热,用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泄邪火,下燥结;积滞不去,腑气不通,故以枳实、厚朴之苦降,下气除满,经所谓“土郁夺之”也;邪热伤津,燥结内停,故以麦冬、梨汁生津养液,润肺通便肺与大肠互为表里,肺气下行,腑气则通);火麻仁润肠利六腑之燥坚。
二诊:药进2剂,即下燥屎若干,腹胀减,烦躁稍可,大便尚干。
增益原方,更加番泻叶6克,天冬12克,郁李仁12克,当归12克,以润肠通便。
三诊:服上方3剂,大便得通,腹中畅快,精神好转,脉沉稍数,黄燥苔已退,余症均可。
.便秘虽已,余邪未除,津液一时难复,嘱其勿食辛辣之物,恐火之余烬时而复燃也。
更为滋阴养液、清热生津之剂善后。
处方:生地10克天花粉12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玄参10克知母lO克甘草5克四诊:服药3剂,病已向愈矣。
随访3年,未见复发。
阴虚津枯养阴生津患者高某,男,73岁,教员。
便秘的辨证分型、中医治法汇总终极版(之二)——跟医圣学养生
便秘的辨证分型、中医治法汇总终极版(之二)——跟医圣学养生上述说讲,是针对肠燥便秘而言的一般治法,即以润肠为主。
因为这样的便秘比较多,所以单独拿出来说一说。
当然,便秘证型很多,治法也多种多样,比如对于热盛伤津者用苦寒攻下法、对于肺气不降者用提壶揭盖法、对气机不畅者用疏肝理气法、气虚者用补中益气法、湿盛者用健脾燥湿法、淤血肠燥者用破血攻下法等等。
下面就按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系统的讲一讲,让我们跟着医圣张仲景学学如何养生!!太阳表证-肺气闭郁之便秘外感风寒之后,正气去表抗邪,正邪交争于体表,即表证。
肺主皮毛,表证最直接影响的脏腑就是肺,表证不解,肺气就难以宣肃。
肺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宣发肃降,宣发是讲正气向体表运行,最直接的表现是出汗正常;肃降主要是气机下行,最直接表现是大便正常。
又说,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主降,排糟粕,肺气不降则大肠不降,蠕动受阻,糟粕停滞不能下排,即是便秘。
所以,外感风寒之后,肺失宣肃,即可出现便秘、溏泄等证。
当然,便秘和溏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症状表现,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症状表现的病机则可能完全相同。
至于在外感风寒肺失宣肃这一种病机前提下,何时表现为便秘,何时表现为溏泄,则取决于体质基础。
A.麻黄汤证:如果卫气强悍,表闭无汗,则肺气失宣,腑气不降,则会大便秘结不通,一般大便略干燥。
此时,患者明显无风寒,发热,不出汗,皮肤干燥烫热,会伴有气喘或肢体疼痛。
这种情况的是风寒闭表的麻黄汤证,治疗应该以发汗解表为正治之法。
但因为有些患者有明显的便秘症状,所以有时医生会有错误判断,先去通便,这是完全错误的,是伤寒论明文禁止的。
一旦不去发汗解表而去攻下通便,往往出现变证,问题就复杂了。
此时,我们只需发汗解表,完全不用去管大便通不通。
只要发汗解表,肺气宣肃正常,大肠功能也就恢复,大便一般会自然而然地下来。
即使还不能下来,届时再另行处理不迟。
一定不可以在表证未解之时去通大便。
方用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便秘中医辨治
案例:王某,男,60岁,干部,2009年2月8日初诊。
患者平素不耐烦劳,近一年大便秘结,解时甚为困难,粪便并不干硬,有后重感,粪阻肛门,不得解出,努挣无力,甚时一次大便,要几次如厕,才能得解。
粪便大多先结后溏,有时粪块很大,亦不坚硬,一次大便,曾经汗出淋漓,似乎得病一番,需得卧床休息。
便前如得肠鸣,连连矢气,或者小便畅利,腹中即觉宽展,大便亦能较为顺利。
几经求治,未见效果,不能吃通便泻下药,否则大便即随之泄泻,不能自控,而泻后又秘结。
平素常自畏寒,饮食喜温。
既往史:既往有患慢性胃炎病史。
面色晦黄,行动迟缓,舌体稍胖,边有齿痕,苔薄腻,脉细涩。
治以补中益气为主,配伍通阳化气,升降气机,亦即虚实兼顾的方法。
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升麻10克,柴胡10克,黄芪15克,党参15克,炙甘草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枳壳10克,槟榔3克同时使腑气得通,大便得行。
按语: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粪质虽不坚硬,但临厕努挣汗出,排便时间延长,故属便秘。
患者排便时虽有后重感,但无腹痛及下痢赤白脓血,故与痢疾有别。
其便先结后溏,且大便次数不增多,故又与泄泻相异。
患者病程较长,应做结肠镜检查以排除是否有慢性结肠炎。
又因病人有后重感,故应做大便常规检查及培养以排除痢疾。
辩证分析:.患者平素有胃炎病史,饮食欠佳,后天不足,加之年老而致气虚,结合胃寒喜温,面色晦黄,行动迟缓,舌胖有齿痕,脉细涩,均是一派气虚现象。
另一方面,又是便秘后重,大便先结后溏,特别欲得矢气,欲得小便畅利,此又为湿阻气滞、气迫下陷之证。
综合而论,为虚中有实,与肠道燥实之便秘有别。
观其不能用通便泻下药,亦与一般便秘病情相异,在此应从气虚下陷,而又湿阻气滞的复杂病变处理。
教授心得体会:(1)高纤维饮食:膳食纤维本身不被吸收,能吸附肠腔水分从而增加粪便容量,刺激结肠,增强动力。
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麦麸或糙米、蔬菜、含果胶丰富的水果如芒果、香蕉等(注意:未熟的水果含鞣酸反会加重便秘)。
便秘的中医辩证分型
肠道病变、脾胃病变、肝胆病变、肺病变、肾病变等
便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饮食不当、情志失调、感受外邪、久病体虚等
发病机制
肠道传导失常、肺与大肠相表里、肝胆脾胃功能失调等
02
便秘的中医辩证分型及诊断
实证便秘
热秘
大便干结,腹胀疼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舌红苔黄。
气秘
大便干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舌苔薄腻。
便秘的中医辩证分型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概述 • 便秘的中医辩证分型及诊断 • 便秘的治疗 • 便秘的预防与调护 • 结论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为主要表现的 一类疾病。
分类
实秘和虚秘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
病机
饮食入胃,经过脾胃运化,吸收其精华,糟粕经大肠传道而出。若脾胃运化功能 失调,糟粕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则导致便秘。
推广前景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便秘的方法有望在更广泛的范 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科学研究
进一步加强中医辩证分型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 探究其作用机制和疗效,将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在 便秘治疗领域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THANKS
感谢观看
虚证便秘
冷秘
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畏寒喜热,舌淡苔白。
虚秘
大便不畅,临厕努挣,便后汗出短气,舌淡苔薄白。
03
便秘的治疗
中药治疗
热秘
大便干结、腹胀、口干、口臭、面 红、苔黄,脉滑数。治疗以泻热通 便,如麻子仁丸加减。
虚秘
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神疲乏力、 舌淡苔白,脉细。治疗以养血润燥 ,如润肠丸加减。
中医对便秘的分证论治
【分证论治】一胃肠积热(1)症舌脉:大便干结数日不通、腹部胀满、唇裂口臭、口干、渴喜冷饮,可兼见口舌生疮、小便短赤、心烦不安、舌红苔黄、脉沉滑或滑数。
(2)治疗方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3)代表方药:《麻子仁丸加减》大黄、厚朴、枳实、麻仁、杏仁(4)临证参考与用药:一般常见于急性外感热病和内科杂病者。
二气机郁滞(1)症舌脉:大便干结排便费力艰涩不畅,排便之后犹感便意未尽,胸胁胀满、腹中胀痛、嗳气频频、郁郁寡欢、心烦失眠、舌淡红苔白脉弦。
(2)治法:顺气导滞。
(3)代表方药:《六磨汤加减》沉香、木香、槟榔、乌药、厚朴、枳实、大黄(4)临证参考与用药:注意在气机郁滞病理基础上有关继发食滞、痰阻、湿停、血瘀、火郁等兼证,并随症治疗。
郁怒伤肝者,宜加柴胡、郁金、香附兼有痰湿者,加用苍术、瓜蒌、冬瓜仁兼有血瘀者,加用当归、桃仁兼有中焦食滞者,加用赭石、山楂、莱菔子便秘兼有咳喘者,加用桔梗、杏仁、苏子、紫菀一般老年人多由正气已虚应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免伤正。
三气虚便秘(1)症舌脉:大便干硬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难于排出,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面色无华、神疲倦怠、肢乏懒言、舌质淡嫩、苔白脉弱。
(2)治法:补气健脾,润肠通便。
(3)代表方药:《黄芪汤加减》黄芪、党参、白术陈皮、枳实、火麻仁(4)临证参考及用药:老年气虚便秘,方中黄芪白术用量宜大黄芪可用50克炒白术可用150克,若气虚下陷脱肛者可加用升麻、柴胡、桔梗但用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克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兼痰湿咳嗽者可加用半夏、白芥子。
肺气不足久咳短气者加用五味子、麦冬、紫菀。
气虚便秘多为慢性久病治疗不可急于求成妄施攻下否则更伤正气。
四血虚便秘(1)症舌脉:大便干结难以排出、面色冷白或无华、心悸健忘、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唇甲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2)治法:养血润燥(3)代表方药,《润肠丸加减》当归、生地、熟地、麻子仁、桃仁、枳壳、阿胶、何首乌、元参、瓜蒌(4)临证参考与用药:若有痉挛性便秘见腹部绞痛,大便干燥状如粟,可用大剂量白芍、甘草,一般用量为45~50克一般配甘草又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之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气 虚 型 便 秘 : 昏 头 晕 , 则 气 喘 汗 出 , 质 弱 , 头 动 体
继续 服用 上方 , 为 每 2 日 1剂 , 用 乌 鸡 白凤 丸 改 加 1丸 , 日 2次 。2 每 O天 为 1个 疗 程 , 1个 疗 程 后 评 价
方药 应 用 中国民间 疗法
CHI NA ’ NATURO P S ATHY ,De 20 1 . Vol 1 No 12 c 0 8
在 小 便 逐 步 通 畅 的 基 础 上 , 用 乌 鸡 白凤 丸 以加 强 应 补益气 血 的 力度 , 善 虚 损 , 固 疗 效 , 效 显 著 。 改 巩 收 l 临证 中嘱 患 者 注 意 条 畅 情 志 , 要 饮 酒 及 食 用 辛 辣 不 刺 激 食 品 , 免 久 坐 久 站 , 要 憋 尿 过 久 , 成 定 时 避 不 养 排 尿 习惯 。 坚 持 综 合 调 整 , 更 有 利 于 疾 病 的治 疗 。 才
型前列 腺增 生患 者 6 O例 , 得 良 好 效 果 , 道 如 下 。 取 报 医院 , 7 1 0 云 65O)
般 资 料
本组 6 0例 , 均为 本 院 门诊 病 例 , 龄 5 ~5 年 O 9岁 1 2 例 ,0 9岁 3 6 ~6 5例 , O 7 7 ~ 8岁 1 3例 , 均 年 龄 6 平 5岁 ;
( 稿 日期 2 1 —60 ) 收 0 00 —4
升 陷汤 加 减 治疗 中气 下 陷 型前 列 腺 增 生 6 0例
王 建华 徐 向 英
中 医辨证 分 型治 疗便 秘 6 8例
叶 华 方 指 导 : 富 周
( 山东 省荣 成 市 人 民 医 院 ,6 3 0 240)
笔者 2 0  ̄ 2 0 0 5 0 9年 采用 升 陷汤加 减 治疗 中气 下 陷
治 疗 方 法
中医辨证 分 型 :在 临 床 中 根 据 病 因 症 状 分 为 气 滞 型便 秘 、 虚 型 便 秘 、 血 不 足 型 便 秘 、 道 湿 热 型 气 津 肠
便秘 。 治 疗 方 法
升 陷 汤 加 减 口服 , 药 组 成 : 芪 5 g 当 归 2 g 茯 方 黄 0, 0,
般 资 料
本组 6 8例 , 门诊 病人 3 9例 , 院病人 2 住 9例 ; 3 女 2 例, 3 男 6例 ; 龄 2 ~ 7 年 6 6岁 , 均 5 平 7岁 。病 程 短 者 3
个 月 , 者 3年 , 般 在 6个 月 以上 。 长 一
② 有神 经损 伤病 史 , 尿 流动 力学 检查 考虑 神经 源性 膀 经 胱 功 能障碍 。③ 精神 病患 者 。
3 .津 血 不 足 型 便 秘 : 便 干 结 , 羊 屎 状 , 便 努 大 如 排
尿频 次数 减 少 , 尿 改 善 , 力 及 小 腹 坠 胀 感 减 轻 ; 夜 乏 无
效 : 状无 改善 。 症
结果 :O例 病 人 中 治 愈 3 6 5例 , 效 2 显 5例 , 效 0 无
苓 1 g 柴胡 l g 炙 升麻 l g 5, O, O 。每 日 1 , 煎 2次 , 剂 水 共
取 汁 4 O l早 晚 服 用 , 服 用 1 0r , a 共 2剂 。
1 .气滞 型便 秘 : 胀 胸 闷 , 窜 顶 胀 , 腹 痛 无 定 腹 气 时 处 、 便不 得之 感 , 便 后腹 胀 满 可缓 解 , 质 淡 , 薄 欲 大 舌 苔
治 疗 结 果
前 列 腺 增 生 属 中 医 “ 闭 ” 畴 , 基 本 病 机 为 癃 范 其 膀 胱 气 化 失 调 , 膀 胱 的 气 化 依 靠 肺 的 通 条 、 的 转 而 脾 输 、 的气 化 、 的疏 泄 来 维 持 。本 组 病 例 属 中 气 下 肾 肝
陷 , 气亏 虚 , 脾 中气 不 足 , 降 失 度 , 气 不 升 , 气 升 清 浊 不 降 , 致 膀 胱 气 化 不 利 , 现 排 尿 不 畅 。 治 疗 上 重 导 出
疗效。
治 疗 结 果
疗效 标 准 : 愈 : 尿通 畅 , 线 变 粗 , 便 次 数接 治 排 尿 小
近 正常 , 倦怠 乏力 、 腹坠胀 感 ; 效 : 尿 时间 缩短 , 无 小 显 排
肢 体乏 力 , 食少 纳呆 , 色 白或 黄 , 苔 白 , 沉 细 。治 面 舌 脉 则 治法 : 中益 气通 便 。方药 : 中益 气 汤加减 , 肉苁 补 补 加 蓉、 火麻 仁 、 生何 首 乌 。
笔者 临 证 中以 中 医辨 证 分 型 治 疗便 秘 6 8例 , 得 取
较好 疗效 , 道 如下 。 报
一
病 程 最 短 1 月 , 长 3年 。6 个 最 0例 患 者均 符 合 中气 下
陷型前 列腺 增 生诊 断标 准 。
排 除标 准 : 泌 尿 系 B超 发现 有肿 瘤 、 道 狭 窄 。 ① 尿
例 , 有效 率 10 。 总 O
讨 论
挣 , 门裂痛 , 肛 口干思 饮 , 思食 不敢 多进 , 时有心 烦失 眠 , 舌苔 薄或 少 苔 , 质嫩 或 红 , 沉 细数 。治则 治 法 : 血 舌 脉 养 润肠 通便 。方 药 : 物 汤 去川 芎 , 炙何 首 乌 、 四 加 火麻 、 枳实 、 知母 、 阿胶 。 4 .肠道湿 热型便 秘 : 大便 干结 , 黏滞 不爽 , 或 或腹 胀 腹 痛缠绵不 愈 , 小便短 赤 , 身热 面红 , 口干 口臭 , 饮水不 欲 多 , 质红 , 黄或黄腻 , 舌 苔 脉滑数 。治则 治法 : 清热 除湿润 肠 。 白头翁 汤加半夏 、 苓 、 茯 生地 黄 、 香 、 木 生大 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