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阅读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5篇

人教版高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5篇

人教版高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5篇人教版高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5篇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必须确立和坚持“三维”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人教版高中思想品德教育教案1一、教材分析1.对教学目标的理解【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对人民、公民、我国国体等概念的理解、辨别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

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_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对教学重难点的认识【教学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

【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国家性质、公民、人民、公民基本权利及其保障体制等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平时虽有所接触,但非常有限,往往是一知半解,特别是从法律角度的理解更是非常缺乏,另外,初中生是弱势群体,又缺乏法律知识,当权利受到侵害时,不知道如何去保护。

有的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了,但顾虑到对方是成年人,甚至是家长和老师,所以只好忍气吞声,用法律_的意识比较淡漠。

2.学生的需要作为当代中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国家性质、能区分公民与人民的不同,树立起公民权利受法律保障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

三、综合设计思路1. 情境激发入新课播放开国大典上_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片段。

(附录2)引导思考回答:听到毛主席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全国人民在欢呼雀跃,从心底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为什么教师小结:新中国的成立宣告,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电子课本2018最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电子课本2018最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电子课本2018最新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综合探究政府的威信从何而来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宗教政策
综合探究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
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第八课走近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
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
第九课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和宗旨
综合探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前言(第一课时)一、课改的必要性: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1、存在的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新的体系:1、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

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1、经济生活一个基础:即是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

2、必修: 2、政治生活—对应:一个要求: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3、文化生活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4、生活与哲学三个内容: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

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

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将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科学会主义常识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3、选修:经济学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

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人教版高一上册政治课本-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一上册政治课本-教学文档

人教版高一上册政治课本-教学文档本文档旨在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教授人教版高一上册政治课本。

以下是本书的大体内容及教学建议:第一章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本章主要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政治学的定义、政治学方法、政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建议教师在教授本章时,重点讲解政治学的定义,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政治学。

第二章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本章主要介绍了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现代国家的定义、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现代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建议教师在教授本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现代国家的概念、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并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现代国家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等。

建议教师在教授本章时,要重点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章现代中国政治制度本章主要介绍了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包括中国政治制度的定义、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变迁和现状、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等。

建议教师在教授本章时,要引导学生了解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及其演变过程,加深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认知。

第五章中国政治的外部关系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国政治的外部关系,包括外交、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

建议教师在教授本章时,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参与和推动中国的外交工作。

总结本书综合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现代国家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以及中国政治的外部关系等内容。

建议教师在教授本书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 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新授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时《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的内容。

本课时是接着上一框内容进行的,它主要围绕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个中心,分成二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构严密。

第一目《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场景中归纳出价格变化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

同时价格变化还会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第二目《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这是新增加的内容,教师必须讲得透彻,而且必须生动形象。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能力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针对经济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科学的态度认识价格的变动,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生产的影响【依据】因为这些知识和题目呼应,是本课时的主要因素,所以确定为重点。

2、难点: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依据】因为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比较复杂,不同的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同,以及其他理论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确定为难点。

四、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体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便让学生学会学习。

2、讲授式教学法因为本课时涉及许多理论性比较强、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将传统的讲授法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这才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高一上册政治教案

高一上册政治教案

高一上册政治教案高一上册政治教案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册政治教案,希望大家喜欢!高一上册政治教案【篇1】一、高一政治教师及学情分析:本学期我们学习的是《经济生活》,使用的是人教版政治教材,这套教材内容比较新颖,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比较大,教师个性处理教材的空间也较大,但如何扣住课程标准和课文培养学生的素养将是一个难题。

本学期两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必修课本共四个单元的教学任务,由于高一是起点班,学生对高中的学习有一个适应过程,且课时较紧,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政治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也是一个难题。

二、指导思想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依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时代特征统一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充分发挥政治课程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等参与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本学年高一政治备课组将以新课程标准、新教学观念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任务,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引导全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重视课堂情感熏陶,贯彻和谐教学理念,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稳步提高我校政治教学质量。

本学期高一政治备课组全体成员,将继续本着协作、交流、共享、提高的原则和积极的工作态度,高效务实地开展工作。

三、教学目标在高一,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法的指导,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点,构筑学科内知识体系,增强对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社会实际以及水平测试和高考的实际,努力增强政治课教学的科学性、实践性、探究性、创新性、德育性和趣味性,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好声音”,公民必须( ) ①增强公民意识,参与民主管理 ②正确行使权 利,自觉履行义务 ③创造多种途径,充分表达 意愿 ④遵守法律法规,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博、微信等自媒体 既丰富了大众的表达渠道,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哗众取宠,消费名人,挑逗大众情绪,迷恋尖 叫效应,甚至造谣传谣、恶意诽谤。有评论指 出,自媒体不是自留地,“你可以挥拳,须止 于别人鼻尖”。 这表明( )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内容: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 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要求:①公民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方面一律平
等。 ②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 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
Ø 注意: ①这里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
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上的 平等。②反对一切特权。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 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 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4条
思考:每个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注意:① 未满18周岁的公民;②依照法律被剥
A ①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②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 要服从国家利益 ③公民切实履行义务才能确保权利的实现 ④我国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通过归纳新中国建立以来文艺事业 的发展 和成就 ,培养 学生从 文艺现 象中领 悟历史 的能力 ;

聚众闹事、聚众赌博;露天集会不得妨 碍交通秩序和治安管理
游行前,应将有关事项报告有关国家机 关,游行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维护 公共秩序。

高中政治背书方法

高中政治背书方法

高中政治背书方法
高中政治学科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以下是一些背书方法供你参考:
1. 理解记忆:在背诵政治知识点之前,先理解其含义和背景,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

2. 制作记忆卡片:将重要的知识点写在卡片上,可以随时拿出来看,帮助你加深记忆。

3. 制定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背书计划,按照计划逐步背诵,避免一次性背诵过多导致记忆混淆。

4. 多角度记忆:通过多种方式来记忆同一个知识点,例如画图、做笔记、与同学讨论等,这样可以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记忆。

5. 运用联想记忆:将政治知识点与自己熟悉的事物或场景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这样可以帮助你更轻松地记忆。

6. 做题巩固:通过做题来巩固记忆,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点。

7. 反复背诵:反复背诵是记忆的关键,要不断地重复背诵,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总之,背书需要耐心和恒心,不要急于求成,要逐步积累和提高。

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背诵好政治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1
•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 为什么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 物质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质的 运动有没有规律可循?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1.识记运动、相对静止、规律的概念。 2.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重点) 3.理解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重难点) 4.能够分析实例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
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 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
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思考:运动和静止有什么关系呢? 1、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
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和 诡辩论。
2、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还是所有的领域都有?
大雁南飞北返
保 100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持 80 百 60 分 40 数 20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 2 3 4 5 6天 7数
人类社会 发展道路
资本主义社会
高 特征一:自然界、人
封建社会
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生产关系
一定要适 运动都有规律,即规律
应生产力 状况规律
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 动也。”
◆课堂探究: ⊕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没有
⊕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
物一质天,起例就如没,动某过世些,物大界体雁上从塔出在一现西切的安第,事物都处在运 故宫在北京动就变是化如此中。,请你没分有析一不运动的物质 下,这句话,错因在而哪里运? 动是绝对的、无条件 此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的绝和对永性。恒大的。
结论:自然界是运动的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完整版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论知识点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一章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一、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1、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课程的演进概况。

(P28阅读视野)(P3随堂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不断进行着调整,这种调整体现出思想政治课怎样的特点-----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密切配合政治运动设置的,强调课程的政治功能。

)2、政治课改革的进程1)标志思想政治课进入改革时期: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2)第一阶段:改革实验:1985-1992第二阶段:调整完善:1992-1994第三阶段:总结发展:1994-1999第四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改革(1999至今)P4第四阶段概况)①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②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③随后,教育部又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④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2003年和2004年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并组织编写了相应的教材,逐步在全国推广使用。

3、新课程改革中政治课的新变化(P4-5六点新变化)1)改变课程名称。

2)转变课程功能。

首先,兼顾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其次,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3)调整课程结构。

首先,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加强选修课程。

其次,关注国家课程的同时,为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4)更新课程内容。

5)变革教学方式:教师教的方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主导“目标—策略—评价”与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相结合。

(新)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5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说课稿

(新)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5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第5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说课稿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的第二单元第5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第二单元讲授“人民当家作主"。

分三课展开: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这三课的内容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紧紧围绕“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课讲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第五课讲述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第六课讲述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本课承载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2.1 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由引言和两框构成。

引言是对本课的导入和对本课内容的总括性说明。

按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线索,阐述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包括两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包括两目“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两框的逻辑关系是:先阐述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职权);然后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优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4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第二单元讲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寻觅社会历史的真谛和规律,探索人类认识的奥秘,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

社会历史的发展遵循什么规律?人类认识是从哪里来的?如何实现人生价值?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是正确认识和把握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

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主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课分两框题,本框是第二框,主要讲解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1.2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述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二、教材分析本框主要讲述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三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理解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2.认识到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相信学习本课关于真理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科学精神】探究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有条件性,认识真理的探索过程,形成在实践中探索世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根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观点设计人生规划,用实践的观点指导追求真理的活动。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教材“阅读与思考(材料分析题)”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教材“阅读与思考(材料分析题)”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教材“阅读与思考(材料分析题)”汇总(附分析答案)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追求智慧的学问(一)哲学的起源阅读与思考1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

黑格尔认为,哲学以绝对精神为对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已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问题:1.概括上述对哲学理解的共同点,并与同学分享你的理解。

【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是用最普遍的概念、最一般的范畴和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来把握世界的。

】2.哲学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说法?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其他的说法如,“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等。

】阅读与思考2◆柏拉图的《泰阿泰德》中说:“因为‘惊奇’这种经验确实是爱智者(哲学家)特有的。

除了惊奇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说:“古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愧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

”问题:1.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同学分享一下: 你曾经因为好奇提出过哪些问题?你为什么会提出和思考这些问题?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很多。

提出和思考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变得智慧,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2.结合上述材料,围绕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是否有了好奇心,哲学就能产生? 【有了好奇心,哲学才能产生。

但哲学的产生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有关系,光有好奇心是不行的。

】◆是否有了好奇心,人们就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世界?【不是。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3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3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在课程尾声,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原因、表现等方面的知识点。
2.教学方法:
采用归纳总结法、提问法等,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3.教学目的:
通过总结归纳,使学生对文化多样性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强化记忆。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和包容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4.学生在合作学习、沟通交流方面表现积极,有利于开展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教学活动。
5.部分学生对课外实践活动兴趣浓厚,教师可结合本章节内容,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a.掌握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内涵、特征及其表现。
b.学会运用政治学理论分析文化现象,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及影响。
a.介绍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如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等。
b.讲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如语言、宗教、风俗习惯、艺术等方面的差异。
c.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如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
2.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举例法等,结合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解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3.教学目的:
让学生掌握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原因和表现,为后续的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探讨。讨论内容包括:该文化现象的产生背景、特点、影响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2.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化多样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全套详细教案教学设计附课堂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全册全套详细教案教学设计附课堂练习题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作为全书的起始,在全书中起着开篇立论和探究导引的作用,后面各单元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学好本单元,你就会明确学习本书的意义和方向,从而为本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重要影响,通过感受文化,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利用文化塑造人生,增强人的精神内涵和精神力量;进一步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主要内容】本单元阐述了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一起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统阐述了文化的产生和作用。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两课: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课—一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课又分两个框题.一是体味文化;二是文化与经济、政治。

主要内容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具有引导和制约作用;积极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社会,文化与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第二课也分为两个框题,一是感受文化的影响;二是文化塑造人生。

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影响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文化对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塑造辉煌人生的作用。

二、知识结构:三、课程标准:1.1 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2 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1.3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单元导语:走进社会,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需求日益强烈,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高中政治应重视“三言两语”的学习

高中政治应重视“三言两语”的学习

高中政治应重视“三言两语”的学习山东成武县第二中学杜桂霞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教学资源,是知识的载体。

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材中正文大字部分的学习,也要重视“三言两语”的学习,从而快速把握教材,准确理解教材,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逼着现结合高中政治学科教材编写的特点,就教材中的“三言两语”做一叙述,以求教于同仁。

1.“三言”:识路循真,初展教学全貌。

“三言”即教材中的“序言”、“导言”、“引言”。

教材的核心内容固然是文中的正文部分,但“三言”在课本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或高屋建瓴,展示教学内容;或开宗明义,揭示文章要旨;或抛砖引玉,拓宽教材空间。

(1)序言:高屋建瓴。

翻开高中政治人教版教材,无论必修还是选修我们不难发现,教材都是按照某一单元或者专题来编写的。

可谓目录明了,体例清晰,为了便于师生的阅读和准确理解教材的内涵,编者特地在每个单元之前以非常形象的图表和非常简洁的文字将本单元的重要和主要内容作了高度概括。

如果我们在本单元学习之前认真阅读这些图表和序言,慢慢咀嚼,细细领会,就能宏观把握本单元的内容,进而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为后面的正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导言:开宗明义。

导者,方向也。

教材中每一课的开篇都有一段文字,有的还配以图片,可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这就是导言。

一般而言,导言都有鲜明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使学生在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学习之前,明确将要学习的课文的主题,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现行《文化生活》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每一课的开头都有一段导言。

例如,该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一课就以这样的导言开始:“文化,我们一个十分熟悉的词汇。

然而熟知并非真知,有人说文化是知识,有人说文化是艺术。

究竟什么是文化?只要在社会生活中细细品味,我们就能真切地感悟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力量”。

显然,通过阅读本段文字,我们就可以清楚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文化的内容和文化的力量,从而直击教学主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共29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共29张PPT)

C.要把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
D.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成“有形手”
2.2012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有:GDP增长率7%左右,货币发行量1800亿左右,
这是运用( )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A.法律
B.行政
C.经济
C D.司法
4.近年我国连续发生多起包括煤矿渗水、
爆炸等在内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针对严
银行降息政策
经济手段【货币政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务院发出通知, 坚决取缔传销活动
按《价格法》处罚
行政手段
法律手段
国家勒令关闭不符 合生产要求的企业
制定“十三五规划”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1.“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这一说
C 法形象地说明(

A.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B.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保证经济运行的有效手段
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 老工业基地战略等;
经济发展规划: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年度计划等;
3、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 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
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都是经济政策,都是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 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社会 总需求,使之与社会总供 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准备金率(提高两个“率”)
思考:
近几年来,一些行业为 争夺市场,不惜血本压 低价格,扰乱了市场正 常秩序。为此,我国制 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和《价格法》,这属 于什么调节手段?
法律手段是怎么实施的? 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营者的经济活动 通过经济司法打击经营者的违法活动

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一等奖

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一等奖

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一等奖1、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一等奖一、教学设计说明:作为政府权力行使的三个环节之一的执行环节——依法行政,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本节设计主线是让学生通过两段情景材料谈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这种做法的认识,探究对政府的这种不作为对人民群众、对政府自身、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加深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提出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管理水平以及政府如何做到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主要内容是学习依法行政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如何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政府如何科学民主决策等。

二、研讨主题:新授课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

三、课堂评价:1、学生参与度:由于学生已在前一天晚上对本课的自主探究学案做了预习,因此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

2、问题设计:设计编排合理,在课本基础上对梯度思考有所改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所提高。

3、教师引导:新课导入自然顺畅,但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缺乏向纵深发展。

4、课堂对话:教师富有亲和力,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融洽。

5、知识落实:梯度思考回答问题合理,正确性高。

注重知识的落实与巩固。

学生记忆较快。

6、总体评价: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较好,识记熟练,探究问题的意识较强,但学生探究时的问题引导有偏离主题的现象。

四、课后反思:1、成功之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通过情景导入,课堂自然顺畅,学生巩固落实较好。

最后知识体系构建符合本课的主旨。

2、个人特色:自主学案编排合理,导入自然。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课堂互动效果好。

3、存在问题:课堂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虽有探究意识,但学生小组在探究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探究过程中,探究任务没有想纵深发展,不能很好地体现难点突破。

4、对研讨主题的反思:在课堂上进行探究,事先一定要学生自主预习,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引导学生讨论的时候,必须要有重点,有针对性。

2、人教版高一政治教案一等奖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二课第四框题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政治课件5篇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政治课件5篇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政治课件5篇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政治课件5篇作为一名老师就应该知道如何写一篇课件,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政治课件,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政治课件篇1一、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特点课程按模块设计,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这一学期主要学模块五和模块六。

模块五是必修模块,而模块六是属于选修模块,当然教学内容的难度也渐渐加深,因此每个模块的教学时间调整为12周。

二、教学目标高二年级是高中的重要阶段,又是高中三年的承上启下阶段。

因此,让学生在高二年级打好学科基础并有所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下列目标应在本学期内达到: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培养口头和书面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自学能力。

争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缩小与上学期期末考试时平均分排在我们前面的几个理科班的差距.三、教学重点1、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注意词汇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理清语法规则,掌握习惯用语,为综合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坚持听、说、读、写的训练,保证量的积累过程,实现由语言知识到语言应用能力的转化,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和熟练程度。

3、坚持以语篇为中心,重视语言形式和思想的表达。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走近学生,了解学生。

多利用一些时间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做到分层教学,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2、继续抓好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早读一定要大声朗读,每天都积累一定量的英语词汇,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并及时整理好难错题本。

3、加大阅读量,通过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

4、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的英语对话,并实行每天的英语值日报告,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5、完善学生评价制度以及评价方案,自评,他评,师评,家长评价等多种评价体系同时进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不断地完善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正确阅读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
如何正确阅读高中政治课本
1、划分句子成分全面地把握概念。

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象很复杂,但只要我们运用划分句子成分的办法,就能迅速地、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

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二课第一节第一框中的重点名词联系(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办法,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加以理解:
(1)主干成分:联系是关系。

简单地说,联系就是关系。

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要义。

(2)第一修饰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关系都是联系。

也就是说,联系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关系都是联系,只有那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才是联系。

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3)第二修饰词: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

这表明两层意思:联系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因而,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外部,因而联系具有普遍性。

这样,我们也就能帮助
学生全面地理解了联系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外延。

2、区分易混词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俗话说:一字值千金,所以读书须仔细。

这些年高考的选择题和辨析题,有些题目就是在某些易混词上做文章,用来检查学生是否对知识准确地掌握。

例如,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团结批评团结b﹒大小民族一律平等c﹒各民族共同繁荣d﹒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90年全国高考题】这是一道十分简单的单项选择题,正确答案是d。

但是,据当年的统计,仍然有28.2%的学生做错。

其做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区分清楚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和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决定与影响、根据与条件、主要与全部、原则与政策等,就属于易混词。

课本在知识叙述上,常使用这些词把知识点准确地加以界定。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时常注意课本上的这些易混词,区分易混词、准确地把握知识点。

3、抓住近义词培养信息转换能力。

信息转换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能力。

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有一些材料题,要求阅读后完成一定的题目。

这种题就属于检测信息转换能力的题目。

在这种题目中,往往有一些通俗的词语,其实就对应着我们高中三个年级的政治课本中的政治名词概念。

重点、中心、关键、首要,这四
个名词与主要矛盾就是近义词;主流、大局、方向,这三个名词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近义词在教学中,对于这些近义词,我们可以在课本上做好旁批,准确地理解知识点。

例如:2019年12月10,中国正式成为了wto的成员。

回顾过去,15年艰难谈判中最大的困难是中美谈判。

中国需要wto,wto也需要中国。

中国政府在谈判中始终坚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wto,从而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利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双赢结局。

加入wto,有机遇,也有挑战,有利也有弊,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利大于弊。

请问,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2019年某市高二上期期末统考题】
对于上述题目,运用咬文嚼字的办法,把材料中的词句转换成政治术语,就能比较好地作答。

材料中,①成为了发展发展的观点;②艰难曲折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观
点;③最主要抓主要矛盾的观点;④也联系联系的观点;只能特殊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⑤双赢共存对立统一的观点。

⑥利、弊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观点;⑦利大于弊两点之中有重点的观点。

4、注意对应词学得灵活。

主要对应次要、现象对应本质、物质对应意识、主观对应客观、正确对应错误我们首先就应该充分注意教材在表述中的对应词,在课本上做好批注。

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的。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第二课写到: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市场调节实现的。

因为主要对应次要,所以,课本上那句话的言下之意是,市场调剂不是资源配置的唯一实现方式。

那么,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另外还有什么其它的实现方式呢?国家的宏观调控。

这样,就初步地、灵活地把握了市场调剂和宏观调控的辩证关系。

6、寻找反义词正确理解知识点。

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学会从对立面去观察事物,能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准确。

专家在编写教材时,为了对概念、观点、原理等进行准确的表达,一般都是使用一些精确的词语。

我们在阅读时,应该使用反义词的方法,准确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观点和原理,进而培养辩证思维。

例如,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这是一句黑体字,是重点知识,是一个重要观点。

在这句话中,是一种,不是唯一。

优化配置资源的有效形式,除了市场调节外,那还有宏观调控。

是有效,不是无效,是优化,不是劣化。

通过这样的分析,对资源配置就有了一个全面的映象、对市场调节就有了一个准确的理解。

7、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现行政治课教材,每一课都有一个引言。

这个引言,既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课与
前一个课之间的有机联系。

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高一政治课本上册第四课的引言。

这个引言的第一和第二句话是: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不同的产业构成国民经济的整体。

引言的这两句话,言简意赅地讲了三层意思: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细胞;二,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三大产业;三,第三课(企业)和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各个行业分属于不同的产业。

因此,我们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

8、板书标题使学习纲举目张。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就统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单元)有课(单元)的标题,节有节的标题,框有框的标题。

抓住各种标题,就把握了课本内容最主要的东西。

把各种标题串起来,就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因此,在学习中,不能忽视各种标题,最好用彩色把各种标题加以突出。

在学习、复习时,把各种标题串起来,既能对知识起统领作用,又能把知识梳理清楚,还能训练思维和叙述的条理性。

9、区别字体吃透知识点。

现行政治课教材,在编写体例上,有三种字体:黑体字、宋体字和小字。

黑体字是重点。

宋体字是黑体字的延伸,它
与黑体字一起构成了课本的正文。

小字是对重点和正文的补充说明,它与旁边的名言警句、语录、谚语等一起对重点知识起辅助作用。

阅读时,我们既要区别不同字体的字的作用,又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这样,既能熟悉教材,又能激活思维,从而把知识点吃透。

10、层层追问发散思维。

一般地,政治课本上的每句话,都有它的前因后果。

我们阅读政治课本时,必须把每句话同前后句、前后段、前后节、前后课的内容联系起来。

具体方法是:围绕确立的中心(段意、框标题、节标题、课标题或其他),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相应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类问题。

这样,一句话就就诞生几句话,一段就扩展成几段。

这样,前后知识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清楚了,思维也就得到了发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