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四川好人_的陌生化编剧技巧

合集下载

浅谈四川好人的“情”与“理”

浅谈四川好人的“情”与“理”

姓名:杨光班级:09戏文学号:2109113011005指导教师:丁罗男浅谈《四川好人》形式上的“情”与“理”《四川好人》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在二战流亡期间的代表作品之一。

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布莱希特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如《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伽利略传》、《高加索灰阑记》,这些为后人所熟知的作品都诞生于这一时期。

纵观中外戏剧的发展线索,“情”与“理”的冲突是东西方戏剧共同的母题。

然而,作为世界闻名的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却把这种“情”与“理”拓展到戏剧形式上,并使二者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究竟布莱希特形式上的“情”与“理”指的是什么,又是如何使原本对立的二者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呢?现以《四川好人》为例,具体分析布莱希特在形式上的“情”与“理”。

谈到布莱希特不得不说起布莱希特在戏剧革新上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即“间离效果”和“叙事剧”。

简单来说,间离效果就是通过舞台手段,打消舞台幻觉,消除第四堵墙,突出戏剧的假定性和叙事性的特征,使观众以理智的态度去评判戏剧中的事件。

布莱希特本人将其命名为“非亚里士多德戏剧”。

布莱希特主张的是“在于让观众对所描绘的事件,有一个分析和批判该事件的立场”1。

布莱希特就是秉承着这样的一种戏剧理念来创作《四川好人》的。

在戏剧结构上,“它把整个戏铺展成两个平行的主次情节。

主情节展现沈黛在冷酷的现实逼迫下,由善变恶的社会会过程。

次情节则以神祇下凡寻觅好人的艺术形式,提出戏的中心问题……主情节构成戏的直接表演部分……次情节则构成戏的哲理概括部分。

……由于主次情节始终处于交相对应,一论一驳的对立状态中,因此沈黛由善变恶的转让过程在整个表演中直接被陌生化了”2以每场戏末尾的“幕间戏”体现的最为突出,幕间戏中,神仙通常是作为“训教者”出现,如在第三场戏末的“幕间戏”中,神仙甲说:现在大家都做生意!那七位皇帝做过生意吗?孔圣人卖过鱼吗?做生意和正直尊严的人生有什么关系。

这一番训教和剧末三位神仙面对沈黛的斥责所作出的反应——“慌乱地登上红云,裹挟着他们万古不变的训教,逃亡虚无缥缈的天国中去”3,无疑使得观众以一种理性的态度,促成其认识并受到教育。

胡川语慧之文学陌生化的技巧

胡川语慧之文学陌生化的技巧

语言陌生化的技巧一、视角陌生化A.非正常人:痴呆、弱智、神经病、精神病患者……B.非成年人:儿童、幼儿、婴儿……C.原始人D.外星人E.非人类:动物、植物、非生物体F.抽象事物、概念:荣誉、健康、权力、爱、理想……G.行业视角:数学、军事、绘画《春之怀古》H.多种视角:物的、人的、物我一体二、词语的陌生化1、行业术语人生缺钙思想需要补丁2、网络语言在我人生的主页里,希望永远置顶。

3、独特量词:朵、条那朵流星鼻子那条大汉4、词语活用:朦胧幸福着你的幸福三、修辞陌生化1、反拟(抽象化):雾如一阵惆怅夕阳,最后的一个媚眼花朵人一样美丽桃花开得很爱情何况西风冷、夕阳斜,白鹭行,昏鸦数点,这如梦的乳河一般的海棠溪,溪弯如刀,真比梦还不真实,比失恋还幽怨…在风里的竹仿佛在叹息,叹息到深浓时,又成了轻泣。

一声叹息都像一个令人心折的故事,听得在黑夜里的枫叶,都隐没了令人心醉的霜红。

到了这里,相思的人便不成眠,寂寞之外还会有些凄淡。

因为这儿除了竹枝在叹息,枫树在叹息之外,连小桥流水,也在叹息,连远在天边那一钩初出道的峨眉月,也像一句未完的叹息。

淡淡的幽香,像一缕诗魂般的袭入鼻端。

2、倒错是一种重组、创新的语言技巧,将词或句子的语序倒装、错位、重新组合,尽管表意并无多大差异,但情趣、意味却完全变了,而运用这种技巧背后的思维方式却多是“泛灵”,也就是说“倒错”在“泛灵”思想的指导下会更呈异彩。

如果通俗的点说,倒错在平时也很常用的,像这样的句子“来了你?”都可以作为倒错处理的,倒错中倒得可以是主谓,也可以是动宾,或者是修饰语,是为了突出,强调,或者是更有气势、更形象。

《算命瞎子》凄凉的胡琴拉长了下午(下午,胡琴凄凉悠长的拉着),偏街小巷不见个主顾;他又抱胡琴向黄昏诉苦(黄昏里,他又抱着胡琴诉苦);空走一天只赚到孤独(孤独的空走了一天,没赚到什么)。

他能把别人的命运说的分明,他自己的命运却让人牵引;一个女孩伴他将残年踱过(一个女孩伴他度过残年),一根拐杖尝尽他世路的坎坷(他拄着一根拐杖,尝尽世路的坎坷)!屡战屡败一蹶不振的精神状态屡败屡战永不气馁的不屈不挠咫尺天涯虽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天涯咫尺虽远在天涯却像近在咫尺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3、新奇1.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2.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精品作文】陌生化

【精品作文】陌生化
【精品作文】陌生化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篇一:《尘埃落定》中的陌生化手法
《尘埃落定》中的陌生化手法
摘 要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一部长篇小说,于2000年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二十世纪40年代的四川阿坝地区的土司制度兴衰为主线,以麦其家的二少爷“傻子”为视角,讲述了西藏土司制度令人惊愕的野蛮、疯狂以及最终消亡的全过程,这期间又夹杂着仇恨、斗争,而最终又都在解放军的步伐中灰飞烟灭、尘埃落定的故事,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神秘而又浪漫的藏族风情画。本文将从陌生化手法运用的角度来解读作品,探究其在题材的选取、语言的运用、人物的叙述视角三个方面的应用以及所带来的审美效果。
一、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
俄国形式主义流行于20世纪初,是俄国文艺界的重要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它主张从文学的自身出发,对文学作品中的结构、风格、语言、作用等形式上的功能与特点进行研究,极力反对从文学的外部因素如作者的生平、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历史、心理等方面去研究文学作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托尔斯泰、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等。“在他们看来,‘文学作品是其中应用的整个艺术技巧的总和’,一切艺术之成为艺术,既不是对客体的摹仿,也不是主体的自我表现,而是因为有了技巧的介入”。[3] 这个技巧在这里就是指“陌生化”的手法。最先提出“陌生化”这一理论术语的是什克洛夫斯基,他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这样写道:“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4]
【关键词】《尘埃落定》;陌生化;题材;语言;人物

《四川好人》里的“间离计”——浅析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技巧

《四川好人》里的“间离计”——浅析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技巧

《 四川好人》 的“ 里 问离计"
— —
浅 析 布 莱希 特 的 陌 生化 技 巧
周洋 洋
( 济 大学 人 文学 院 , 海 20 0 ) 同 上 9 0 2
摘 要 : 四 川好 人 》 为 布 莱希 特 的代 表 作 品 , 用 多 种 离 间 《 作 使
矛 盾 式 的性 格 构 成 是 布 莱 希 特 式 戏 剧 主 人 公 的 基 本 形 态 。 通 过 “ 质 同体 ” 双 面 人 形 象 , 方面 表 现 了人 物 的 复 杂 异 的 一 和 人 的 多面 性 。斯 泰 恩 说 “ 个 的人 的 个性 分 裂 成 几 个 人 物 . 单 每 个 人代 表 整 个 个性 的 一 个侧 面 。合 起 来 揭 示 一 个 人 的 心 灵 中 的 种 种 冲 突 ” 这 样 的 人 物容 易 g发 观 众 的讨 论 和 争 议 . 而 达 到 。 1 从 阻 止观 众 向人 物 移 情 作 用 并 能 够 获 得 感 情认 同。 剧 作 中把 沈 黛 的 善 良 美好 和 崔 大 的贪 婪 冷 酷 公 开 呈现 在 舞 台 上 ,使 沈 黛 的性 格特征变得扑所迷离 , 造成 陌生 化 效 果 , 发 了 观 众 的 思 考 。另 引 方 面 矛 盾 式 的人 物 打 破 了 观 众 认 识 上 的 惯 常 性 。人 们 对 于 熟
可以不受现实生活限制 , 意生造 ; 随 人物 也 可 以超 出 普 通 人 能 力
范 围 , 意夸 张 。 剧情 节 的夸 张 变形 使 戏 剧 本 身 具 有 一 种 象 征 任 戏 的 意 味 , 而 具 有 了寓 言性 质 , 观 众在 一 片 惊 异 当 中 完 成 了 对 从 使 戏 剧 意 义 的 理 解 和 思 考 。 何 才 能在 创作 中 实现 陌 生 化 ? 莱 希 如 布 特 在 《 实 验 戏 剧 》 出 “ 一 个 事 件 过 程 或 者 一 个人 物 陌 生 化 , 论 指 将 首 先 很 简 单, 是 去 掉 这 个 事件 过 程 或 者 人 物 本 身 的 不 言 而喻 、 就 众 所 周 知 和 令 人 明 晰 的 特 点 , 人 对 它 产 生 惊 讶 和 好 奇 ” 就 本 使 。 剧 来 看 来 看 : 位 神 仙 下 凡 寻 找 “ 人 ” 却 屡 屡 受 挫 , 至 连 住 三 好 , 甚 的 地 方 都 没 人 愿 意 提 供 ,找 到 的唯 一 的 好人 竟 然 是 个 贫 苦 的 妓 女 。 女 充 满 爱 心 时 饱 受 欺 凌 倾 家 荡 产 , 身 成 铁 石 心 肠 的表 哥 妓 变 时 生 活 却 一 帆 风 顺 , 身 的途 径 只 是 通 过 一 张 面 具 。 事 情 节 显 变 故

《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

《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

《四川好人》与中国文化摘要在20世纪的德国作家中,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吸纳表现得最为积极、热情。

本文通过布莱希特的作品《四川好人》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古典哲学和中国戏剧的元素,来展现布莱希特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并指出他正是在创造性地接受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戏剧理论。

关键词:史诗叙事理论间离效果中国古典哲学中国戏剧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四川好人》是德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一部杰作。

布莱希特一生迷恋中国古典哲学,并将其大量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被人称作“中国的布莱希特”。

在《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将故事发生的背景安排在中国的四川,其人物也都用中国人的姓氏,这是此剧最明显的中国特色。

而该剧中出现的中国古典哲学和戏剧的影子,也体现了其创作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我国著名戏剧大师黄左邻先生曾经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并列为20世纪世界戏剧剧坛的三大表演体系。

其中,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剧作、表演方式和导演方法一起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布莱希特学派。

它的核心理论包括史诗叙事戏剧理论(非亚里士多德式的戏剧)和间离效果(陌生化效果)。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强调了戏剧艺术中情节(plot)和模仿(mimesis)的重要性:情节要求故事有头有尾,必须完整;模仿要求演员与角色融为一体,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使观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而在布莱希特看来,观众在观看时,与角色发生情感共鸣是浅层次的,因为这只是达到了“我与哭者共哭,与笑者共笑”,而一部真正的戏剧应该激发观众的理智,引起观众的思考,使得他们能够“我笑哭者,我哭笑者”。

此外,布莱希特所推崇的“间离效果”,是一种新的美学和戏剧理论,其要点是利用艺术手法把平常的的事物变得不平常,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

1936年,布莱希特在他的戏剧论文《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中首次提出“间离效果”这个术语,并在其《论实验戏剧》中给出了它的定义:“对一个事件或者人物那些不言自明的,为人所熟知的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四川好人》是德国作家布莱希特的一部小说,描写了在中国四川省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展现了人物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好”和“坏”。

布莱希特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文学创作技巧闻名,此作品也被认为是其代表作之一。

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艰苦,但仍然保持着乐观坚韧的精神。

《四川好人》以这片土地为背景,展现了人们在艰难境遇下的善良和正直。

布莱希特是一位对于人性和社会现实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作家,他通过小说表达了对于“好”的独特解读和思考。

在《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不仅描绘了人物的“好”,还对“好”进行了倒置和重新定义,使得读者对善恶的界限产生了思考和质疑。

背景介绍到此结束。

接下来将介绍作者布莱希特的简介。

1.2 作者简介布莱希特(Brecht,1898-1956)是20世纪最重要的德国剧作家、导演和戏剧理论家之一,也是现代戏剧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戏剧手法和政治思想影响了整个戏剧界,被誉为现代戏剧的革命者。

布莱希特的作品以批判现实主义为特色,重视剧场的政治功能,强调通过戏剧来唤起观众的思考和行动。

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对社会不公正、阶级斗争和人性的关注,被称为“无产阶级戏剧的先驱”。

布莱希特一生涉足多种艺术领域,不仅是一名剧作家,还是一名导演、演员和诗人。

他创立了著名的“表演集体”理论,强调演员应该站在角色之外,以观众的身份来演绎角色,使观众可以客观地审视戏剧作品。

布莱希特是一位思想深刻、艺术才华横溢的创作大师,他的作品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意义。

2. 正文2.1 《四川好人》内容概述小说中描写了生活在凉山的农村人民的勤劳、朴素和善良,展现了他们的淳朴和坚强。

通过对大凉山的描写,布莱希特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情。

小说还反映了当代中国农村的一些现实问题,如贫困、环境污染和社会变革等。

《四川好人》

《四川好人》

《四川好人》(节选)(Der gute Mensch von Sezuan)戏剧,1942[德国]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5——1956)[导读]布莱希特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戏剧家、诗人和戏剧理论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与戏剧革新和意识形态斗争相伴,一位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度的共产主义者。

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布莱希特,和许多知名作家一样,并非靠文学起家。

在大学里,他学的是医学和法律。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他便应征入伍,护理过伤员。

到了1918年,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十一月革命爆发,一向对时政敏感的布氏责无旁贷地投入了运动洪流,当选为士兵苏维埃代表,并且终身保持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

同时,其创作大幕也已拉开,处女作《黑夜鼓声》早在1922年就一举摘走了德国戏剧的桂冠——克莱斯特奖;名剧《三分钱歌剧》等也纷纷上演成功。

由于其鲜明的政治态度,作家很快就被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徒们视作异端和加以迫害。

于是,他和许多文艺同胞们一样,不得不走上了背国离乡的漫漫旅途。

15年间,他辗转于奥地利、瑞典、芬兰、丹麦、法国、瑞士、美国、苏联等国。

直到二战结束才回国,定居于东德首都柏林。

此时,已是著作等身了。

在流亡期间,布莱希特把对国土的思念和对反动当局的仇恨都化作力量体现在创作中,挥笔写作的激情熊熊燃烧。

布莱希特那些饮誉世界的名作,基本都完成于此时期,如《第三帝国的恐惧与灾难》(FurchtundElenddesdritten Reiches,1938)《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MutterCourage und ihre Kinder,1939)、《四川好人》(Der gute Mensch von Sezuan,1942)、《高加索灰阑记》(Der kaukasischeKreidekreis,1944)、《潘蒂拉老爷和他的男仆马狄》(Herr Puntila undsein Knecht Matti,1940)、《伽利略传》(Leben des Galilei,1947)等。

《四川一好人》戏剧结构中的陌生化应用

《四川一好人》戏剧结构中的陌生化应用

《四川一好人》戏剧结构中的陌生化应用郭晓彤(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58)摘要:《四川一好人》是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晚期的代表作,较集中地体现了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

文章拟从戏剧结构的角度分析剧中陌生化的应用———序幕、楔子的运用破除了舞台幻觉,中断了剧情;“面具”的巧妙使用展现了主人公矛盾的人格,引发观众思考;开放式的结局呼吁观众寻找出路。

剧作家旨在使观众避免“共鸣”的影响,激发观众对于社会的冷静思考,从而唤起观众改造世界的决心和勇气。

关键词:布莱希特;《四川一好人》;陌生化;共鸣中图分类号:I05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250(2018)01-0071-040引言何谓陌生化?在《论实验戏剧》一文中,布莱希特写道:“对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进行陌生化,首先很简单,把事件或人物那些不言自明,为人熟知和一目了然的东西剥去,使人对之产生惊讶和好奇心”。

国内学者孙君华指出,陌生化强调人的理智作用,“破除催眠般的舞台幻觉,触发观众艺术鉴赏中的理性激动。

引起深广的联想和冷静的思考”。

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对舞台表现的人物、事件、及其社会过程,采取一种批判、探讨的态度,促使他们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作出有益的评判,感奋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

”由此可见,陌生化效果的重点在于破除幻觉,打破传统戏剧中的“共鸣”,而让观众客观地思考戏剧,以及戏剧所反映的现实社会,从而有所行动。

寓意剧是实现陌生化效果的一种重要载体。

寓意的目的是对典型的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赋予它一种较高,较普遍的意义。

因为是寓意剧,情节可以不受现实束缚,随意安排戏谑、荒诞的情节,旨在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给观众以“惊奇”之感,更激发了观众对于戏剧所反映的现实世界的思考,并在必要时采取行动。

布莱希特晚期的戏剧《四川一好人》就是典型的寓意剧。

剧名中的“四川”只是一个代名词,布莱希特在剧本附记里说“譬喻中的四川省是一切人剥削人的代表”。

从《四川好人》看陌生化效果

从《四川好人》看陌生化效果

第52卷第3期2018年3月广东蚕业GUANGDONG CANYEV〇L52,N〇.03Mar. 2018DOI:10.3969/j.jssn.2095-1205.2018.03.64从《四川好人》看陌生化效果李欢欢(吉林华桥外语学院吉林长春130117)摘要布莱希特作为世界著名的德语剧作家曾创作出大量至今仍风靡全球的戏剧作品。

其作品除了采用古典戏剧创作 手段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陌生化的戏剧创作理论。

而其中典型的代表作就是以中国城市四川为命名的《四川好人》。

关键词布莱希特;《四川好人》;陌生化中图分类号:1516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18)03-90-011布莱希特著名德语剧作家,诗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于1898年出 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

主要作品有《四川好人》,《高加索灰 阑记》,《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等。

布莱希特的很多作品 里都含有中国元素,比如中国的道家,佛家思想理论就经常 被他引用。

《四川好人》更是直接运用中国内陆的一个地名来 命名,可见其对中国文化的喜爱。

布莱希特一生作品无数,而戏剧创作手法又总有创新。

1933年到1945年流亡期间的 经历对他今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总能在他 的作品里看到批判社会现实问题的影子。

2 《四川好人》《四川好人》是一部寓意式的戏剧作品。

三位神仙为了 确认世界上是否还有好人而来到凡间,在屡屡碰壁之后终于 遇见了妓女沈德。

而她的好心却给自己带来很多磨难:失去 了自己的烟草店,失去了爱情。

最终这些磨难又使其不得不 以恶抗恶,变为“坏人”。

3 《四川好人》中的陌生化效果陌生化戏剧表现效果是由布莱希特所提倡并传播运用 的。

曾在戏剧界引起巨大轰动。

其主要手段是把戏剧发生在 舞台背后的东西搬到舞台上,让观众看到舞台之外的情景。

或者在舞台上出现明显的独白,旁白,演员的面具等。

同时 也能通过一人演绎两个或多个角色的方式进行呈现。

其目的 是为了达到“间离”观众的效果。

《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与误读

《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与误读

《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与误读作者:郭菡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2期内容摘要:在20世纪德国作家当中,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吸纳表现得最为积极和热情。

从《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和误读两个方面,进一步从《四川好人》看中国文化。

从中国文化当中的古典哲学,戏曲艺术等几个方面来分析,深刻地剖析《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同时,从《四川好人》的命名,故事素材,哲学思想等方面分析《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关键词:四川好人古典哲学中国戏剧引用误读《四川好人》是德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一部杰作。

《四川好人》讲述了三位神祗到人间寻找好人,在四川找到了善良却贫穷的妓女沈黛。

沈黛用神祗们给的钱开了一家烟店,希望从此多多行善。

沈黛为他人做了许多好事,但自己却沦落到倾家荡产的地步。

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沈黛以表兄隋大的面目出现,彻底作恶,成为了四川的香烟大王。

最终,沈黛被迫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是隋大。

布莱希特一生迷恋中国古典哲学,并将其大量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被称作“中国的布莱希特”[1]。

在《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将故事发生的背景安排在中国的四川,其中的人物也都用中国人的姓氏,可见该剧本与中国及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本文欲从《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和误读两个方面来分析《四川好人》于中国文化的密切关系。

一.《四川好人》中对中国文化的引用(一)《四川好人》与中国古典哲学1.与庄子的“有用之患”思想《庄子·人间世》中写道,“宋有荆棘者,宜楸柏桑。

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村弋斩之……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2]而《四川好人》恰好也写道,“宋县有个地方叫荆棘林。

那儿长着楸树,柏树和桑树。

那些围粗一两的树,人们把它砍下来,拿去做狗圈的栏栅……这些树未长成就被锯斧毁掉了,这就是有用之材的下场。

”[3]人或物不为世所用,才能终其天年,否则难逃厄运,《四川好人》中说的就是庄子的“有用之患,无用之用”的思想。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四川好人》是德国记者、作家彼得·布莱希特的非虚构作品,记录了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发生后的救援行动和普通人的善良行为。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书中提及的一组数据: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有近五十万农民自愿放下手中的农具前往灾区搜寻幸存者并进行救援工作。

他们是“好人”中最具代表性的群体。

在这本书中,布莱希特多次使用倒置句式来强调那些在灾难中表现出善良的人们。

具体表现为将“好”字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构成了“好+谓语动词”的句式结构,这种语言手法既排除了冗长的修饰成分,又使“好”这个词更具有突出的效果。

这种倒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深入人心,让读者深深地体会到汶川地震中,普通人在灾难面前展现出的伟大品质。

例如,作者在书中写到:“好几个师傅手中拿着镐头开路,然后是一队‘好推土机手’,他们在高速公路上使出浑身解数,把道路对准偌大的石块子进行排挤”这句话中,蓝色字体的“好”被置于动词前面,让人感受到这些人展现出的不仅仅是泥土的热情,还有内心深处发自真心的善良和爱心。

他们并不是单纯的施工工人,而是在大灾面前表现出人性最美的一面,成为灾区救援的最可靠的力量。

这种句式在文中的使用不仅增强了文本的情感色彩,也让读者惊叹于人性的美好。

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布莱希特总是将“好”字放在重要的地方,把“好”这个字的含义赋予出了一种深刻的寓意,让读者感到一股暖流从心头升起,直接深入灵魂。

这种句式可以说是作者尽力描绘汶川救援者和灾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向外传达一种人类大爱的信息,以此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国人民的敬重和钦佩之情。

总之,布莱希特在《四川好人》中通过倒置句式中的“好”字的运用,使人们更多地感受到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表现出自己伟大人性的灾区救援工作者和民众,他们以实际行动抒发出对生命的珍视,对人类大爱的信仰,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在危难之中展现了责任和使命感,从而让读者更深入地体会到人性的美好和精神的荣光。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四川好人》是德国作家彼得·布莱希特的一部小说,通过描述四川地震后的一系列故事,讴歌了人性中的美好和善良。

在小说中,布莱希特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其中包括“好”的倒置。

本文将从语言、修辞两个方面,探讨“好”的倒置在小说中的作用。

首先,从语言角度看,“好”的倒置就是将“好”的位置放在了名词前面,例如:好学生、好国民、好医生等等。

这种结构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鲜明,让人一看就能明白该名词所代表的具体含义。

在《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就利用了这种倒置结构的特点,使小说中出现的“好人”这一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更加感人至深。

在小说中,布莱希特通过采访、观察和阅读等方式,找到了许多在地震中奋斗、助人的“好人”,他们有的是普通的民众,有的是职业救援人员,也有的是志愿者。

这些人的故事被布莱希特生动地描绘出来,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善良和勇气。

“好人”这一形象被放在小说的整个内容中,成为了人性美好的主旋律,也成为了读者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其次,从修辞角度看,“好”的倒置也是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产生一定的语言美感,增强语言表现力。

在《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对于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有着很高的造诣,他通过巧妙的表达,将小说中的情感和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比如,在小说的开篇,布莱希特就以“好人”这一形象为起点,通过描绘献血者、救助者、志愿者等人的行为,使得这些“好人”鲜活可感,起到了深入人心、打动人心的效果。

同时,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也使得小说中的情感更加真实、自然,读者读起来更加舒适、自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好”的倒置在小说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它既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鲜明,又可以增强语言表现力,同时也是小说中人性美好的主旋律之一。

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可以借鉴布莱希特对于“好”的倒置的使用,从语言和形象两个方面,来打造更加具有感染力的文学作品。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布莱希特是德国著名作家和剧作家,他曾写了许多著名的剧作,其中包括《四川好人》。

这部剧作被认为是揭示了人性善良的一部作品,以反讽的方式探讨了人性和社会道德的问题。

在剧中,布莱希特通过倒置来强调人性善良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和思考。

在《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有意将“好人”这一词语进行了倒置。

正常来说,“好人”是指一个为他人着想,善良和正直的人。

在这部剧中,布莱希特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将善良人的形象转变为反面角色。

他描绘了一群表面上看起来善良和慷慨的人,他们自称是四川的“好人”,但实际上却是虚伪和自私的。

布莱希特通过这样的倒置手法来引起观众对道德和价值观的思考。

通过把“好人”的形象转变为负面角色,他试图揭示社会中虚伪和自私的一面。

他认为在社会压力和利益驱动之下,人们经常陷入道德困境,失去了善良和正直的本性。

这种倒置的手法也使观众更加警觉,不轻易地相信“好人”的表面。

他在剧中描绘了许多所谓的“好人”,如赵老板、阿炳等人。

他们不是因为善良而帮助他人,而是为了个人利益和形象而做出善行。

这种倒置使观众更加敏感地关注人性中的矛盾和复杂性。

通过倒置,“四川好人”这个词反而成为了一种讽刺。

在剧中,这些“好人”表面上看起来很慷慨和善良,但实际上却只是在利用他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

这使观众对社会中的虚伪和自私现象产生思考,并对真正的“善良”提出了质疑。

布莱希特在《四川好人》中通过倒置手法强调了人性善良的重要性。

他通过这种方式揭示了社会中虚伪和自私的一面,并让观众深思人性和道德的问题。

他的倒置手法让观众意识到,“好人”的表面并不总是真实的,而是需要谨慎思考和审视。

这种倒置的手法使观众意识到社会中的复杂性和道德的重要性,进而引发人们对自身道德价值观的反思和思考。

《四川好人》读后感600字

《四川好人》读后感600字

《四川好人》读后感600字如果不是老师开出的书单,我是怎么也不会读到戏剧,当然也会错过这本好书《四川好人》,错过认识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贝尔托.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从未到过韩国,却写了本《四川好人》,看书名觉得奇怪。

其实,这是布莱希特创造的戏剧新理论理论,陌生化方法。

也就是通过古怪提供一个陌生的生存环境,打破人们对熟知事件的心智定势,激发观众对生命的重新思考,从而达到技术革新抨击和变革的效果。

如同四川好人,与四川无关,剧中场景去观众来说也奇怪是完全陌生的。

神话故事从卖水人老王开始,他在城门口等侯下凡的3位神仙。

3位神仙是专门下凡寻找好人的,因为天条里说如果能够找到一批好人,他们可以按照人的尊严活着,那么这个世界就可以始终如一地存在。

老王等到了神仙,神仙们需要需要老王为他们寻找家中,几次被拒绝后,赵先生找到了妓女沈蒂,沈蒂收留了神仙,临走时,神仙们给了沈蒂一笔钱,同时叮嘱她要做个好人。

沈蒂开了个小香烟铺子,尚未开张,富人就一个接一个来了,各种理由,各种不得已等着沈蒂收留和救济。

沈蒂要做个好人,所以她无条件的收留和救济穷人。

问题是她本身也是穷人,很快香烟铺子难以倚靠。

“救援的小船,被立刻扯进深潭,太多落水的人儿,自私地铲向它的檐”。

眼看沈蒂就快活不下去了,剧情一转,隋大出场,沈蒂的表兄,他急速清理了沈蒂的麻烦,用20大洋块大洋玩儿了狮子大张口的木匠,同时放走穷人了寄生在沈蒂身上的穷人。

在这里,似乎有些快意,我以为隋大是龙神魔族打发来的。

结果,剧情又一转,杨孙出场了,沈蒂爱上了他,他是一个没有工作的飞行员,沈蒂为了他的其他工作,差点卖掉了香烟铺。

关键时刻,隋大又来了,拦阻了一场场荒诞的婚礼。

隋大把这些没教育工作的穷人,没饭吃的孩子都组织起来,开了家工厂,严格的管理他们。

但最后他们又把隋大告上了法庭,他们恨恶隋大的刻薄,怀念沈蒂的善良。

而只要隋大出现,沈蒂就消失,他们认为隋大谋杀了沈蒂。

其实沈蒂就是隋大,隋大就是沈蒂。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四川好人》是德国作家布莱希特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四川地区的一位农民的故事,探讨了人性的善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这部小说中,布莱希特借用了倒置的手法来表达“好”的意义,使得作品更具内涵和哲理。

小说的主角是一个叫做傅全香的农民,他的性格善良、憨厚,被周围的人称为“好人”。

在小说中,布莱希特却将“好人”这个词进行了倒置处理,即将“好”的概念颠倒和转义,使得故事更具思考和深度。

通过倒置处理,“好人”不再是善良、正直的代名词,而是指那些虚伪、自私、善变的人。

小说中的傅全香在农村是个踏实守法的农民,他认真务实,对待他人亲切友好。

在面对自己的亲人时,他却变得自私自利,甚至出卖了自己的儿子。

这种倒置处理,使得“好”的概念得到了颠覆和挑战,表达了布莱希特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倒置处理使“好人”的定义更加模糊不清。

在小说中,傅全香的女儿傅涛和她的男友郑定山靠着诈骗和诬陷,迫害傅全香和他的家人,最终导致了傅全香的悲剧。

傅涛和郑定山这样的人被称为“好人”,而傅全香这样的人被视为反面角色。

通过这样的设定,作者揭示了社会上人们对“好”与“坏”的定义往往是片面和主观的,不同人有不同的标准和价值观,因此“好人”的概念变得相对而言更加模糊和主观。

倒置处理使读者反思“好人”是否真的是好的标准和价值观。

小说最后的反转发人深省。

傅全香在被迫害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令人震惊的懦弱和自私。

他为了保护自己而背叛了亲人,这与他之前被称为“好人”的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

通过这种倒置处理,布莱希特要求我们反思,一个人是否真的是“好人”,只看表面的行为和形象是否足够。

人的内心深处隐藏着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和动机,只有在一些特殊的作用下,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的本质。

布莱希特在《四川好人》中巧妙地采用了倒置的手法来揭示和探讨“好人”这一概念的复杂性和主观性。

通过对善与恶、真与假的颠倒处理,他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哲理,引发读者对社会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

【布莱希特叙事剧《四川好人》艺术特色探略】布莱希特四川好人

【布莱希特叙事剧《四川好人》艺术特色探略】布莱希特四川好人

【布莱希特叙事剧《四川好人》艺术特色探略】布莱希特四川好人布莱希特是享誉20世纪世界剧坛的德国当代杰出剧作家与戏剧理论家,其戏剧创作既继承并革新欧洲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借鉴并汲纳东方文化尤其中国戏曲的艺术养料。

本文这里即尝试对布莱希特叙事剧代表作之一的《四川好人》,予以一番解读。

《四川好人》是剧作家写于1940年的一部富有深刻寓意亦即哲理性的叙事剧。

该剧采用“神仙下凡”的中国神话故事模式,将故事背景设置于中国的“四川省城”,基本剧情是三位神仙为反驳“当今好人活不成”的谬论而降临凡界寻觅好人。

“好人”的标准在于其不仅是做好事,还应因自身善行而获得幸福!该剧通过“好人行善不得好报”的沈德的故事,向观众喻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深刻哲理:在一个人剥削人的私有制社会里,一个善良正直的人能否“出污泥而不染”,始终保持其“性本善”的美德?换言之一个好人究竟能否生存?它昭示人们:正象战争必须要通过战争来消除一样,一个生活于充满着邪恶的社会环境里的人,如果想要保持其正常甚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唯有采取必要的“以恶抗恶”的方式。

剧作借助集“善良”“邪恶”于一身、历经坎坷磨难的沈德这一艺术典型,作出了正面回答。

由于布莱希特酷爱中国文化,尤其对戏曲艺术有过深入探究,诸如戏曲演员重在写意式地表演角色而非“化入角色”,戏曲观众重在欣赏演员唱念做打的技艺而非化入剧情同舞台人物“打成一片”等审美特征,曾对布莱希特创立“叙事剧”理论与“陌生化效果”表演体系,产生过直接而重要的启迪借鉴作用。

因此该剧艺术性上首先给中国观众的一个深刻印象便是,其受中国戏曲之影响而染带的某种“中国化”特色。

比如采用“神仙下凡”、“四川好人”的中国题材,隔于幕间的“楔子”和“自报家门”等戏曲程式的娴熟运用,此给中国读者(观众)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四川好人》一剧是如何成功而鲜明地体现处剧作家倡导的“叙事剧”理论呢?首先是其深刻的寓意性。

该剧的时间、人物、地点均是虚构的,故事发生于“中国四川省城”,其实若放在别的国家或地区为背景也同样可以,因为剧作所蕴涵的深刻寓意与哲理具有适于全人类的普遍性。

《四川一好人》戏剧结构中的陌生化应用

《四川一好人》戏剧结构中的陌生化应用

《四川一好人》戏剧结构中的陌生化应用
郭晓彤
【期刊名称】《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1)001
【摘要】《四川一好人》是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晚期的代表作,较集中地体现了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文章拟从戏剧结构的角度分析剧中陌生化的应用——序幕、楔子的运用破除了舞台幻觉,中断了剧情;"面具"的巧妙使用展现了主人公矛盾的人格,引发观众思考;开放式的结局呼吁观众寻找出路.剧作家旨在使观众避免"共鸣"的影响,激发观众对于社会的冷静思考,从而唤起观众改造世界的决心和勇气.【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郭晓彤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浙江杭州 3100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53.5
【相关文献】
1.从《四川好人》看陌生化效果 [J], 李欢欢
2.从去陌生化到再陌生化\r——论数字特效技术在国产主旋律电影中的应用 [J], 张璐璐;唐睿
3.《四川好人》的陌生化编剧技巧 [J], 薛松
4.试析《四川好人》中的陌生化效果 [J], 王世欣
5.以沈黛为例谈戏剧《四川好人》中的陌生化效果 [J], 陈雅婷;曹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四川好人》--布莱希特精神的延伸

新《四川好人》--布莱希特精神的延伸

新《四川好人》--布莱希特精神的延伸
张蔚
【期刊名称】《四川戏剧》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相信了解叙述体戏剧体系的创始人布莱希特和他剧作的人都知道《四川
好人》这部寓言剧。

布莱希特写于1938-1940年间,首演1943年瑞士苏黎士的《四川好人》是既具有政论性又合乎生活场景逻辑的作品。

它的怪诞情节发生在中国的大省——四川,布莱希特把他剧本情节的发生地点搬到距离欧洲遥远的中国,其目的是便于制造著名的“陌生化”——间离效果,这与他曾利用灰阑、杜兰多
等题材创作的初衷如出一辙,《四川好人》之所以成为他日后经常上演的重要作品,是因为布莱希特叙述体戏剧的美学精神在这部剧中得以集中体现,编导演的创新观念也得到充分发挥。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张蔚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04
【相关文献】
1.试论布莱希特名剧《四川好人》中的两种行善模式 [J], 张克芸;王逍;
2.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J], 姚晴晴
3.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J], 姚晴晴
4.从《四川好人》与《圣经》的互文浅析布莱希特的反宗教理念 [J], 李慕晗;张世胜
5.布莱希特的"中国榜样"与《四川好人》的侨易之旅 [J], 谭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

论布莱希特《四川好人》中“好”的倒置布莱希特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德国戏剧家之一,其作品以强烈的批判意识和现实主义手法著称。

《四川好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好人”的倒置来呈现出社会现实中的荒诞、虚伪和道德沦丧。

本文将分析布莱希特在《四川好人》中对“好”的倒置的深层含义及其艺术表现。

在《四川好人》中,布莱希特以一个古老的传统故事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平凡的农民阿辣和他的妻子同依儿在四川省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阿辣和同依儿被称为“好人”,他们为人忠厚善良,乐于助人,因此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布莱希特并不打算简单地抒发对善良和仁爱的赞美,而是通过对“好”的倒置来揭示出现实中的虚伪和丑恶。

布莱希特通过对“好”的倒置来揭示社会现实中的道德沦丧。

在剧中,阿辣和同依儿的善行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应有的回报,相反却遭到了社会的嘲讽和不理解。

而那些真正的坏人却因为心狠手辣、阴险奸诈而取得了成功和地位。

这一情节暗示着社会道德的倒退和沦丧,善良和正直已经不再具有价值,而世道越来越倒行逆施,这是布莱希特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通过对“好”的倒置,布莱希特进一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在剧中,阿辣和同依儿虽然表现出善良和仁爱的一面,但在某些场合下,他们也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去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

相反,那些被认为是坏人的角色,也有着某种慈善和仁慈的一面。

这样的人物塑造使得观众产生对人性的深刻思考,这种复杂的性格描绘让人们不再相信简单的好与坏的对立,而是更加关注人性的复杂和多面性。

除此以外,对“好”的倒置在《四川好人》中还展示了布莱希特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他通过对剧情和人物的倒置来突出社会现实中的荒诞和虚假。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总是在表面上表现出一副善良和正直的面孔,而实际上却是阴暗和丑恶的一面。

这种现实的揭示与观众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产生共鸣,进而引起了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这正是现实主义戏剧的核心价值所在,布莱希特以其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虚伪和丑恶,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好人》的陌生化编剧技巧Ξ薛 松(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30)摘要:布莱希特提出“叙事戏剧”的观念,创立了“陌生化、间离效果”(Ver fremdung)的戏剧理论,强调戏剧演出中演员和观众的理性因素,破除舞台造成的“生活幻觉”,使观众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在看戏,从而与舞台演出保持情感和理智上的距离,并对戏剧所反映的现实进行思考和判断。

布莱希特的寓意剧《四川好人》正是体现了他的这一戏剧理论,运用了大量的陌生化编剧技巧,以达到他所追求的陌生化、间离效果。

关键词:陌生化;间离效果;叙事剧;布莱希特中图分类号:I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5831(2004)0520098203V erfremdung in《Der gute Mensch von Sezuan》X UE S ong(College o f Foreign Languages,Chongqing Univer sity,Chongqing400030,China) Abstract:The idea of“narrative drama”created by Bertolt Brecht gave rise to the conceptions of“alienation”and“Ver fremdung”in the theory of drama.The theory em phasizes the rational factors within actors and the audience during the per formance and to eliminate the“life il2 lusion”brought by the stage.I t als o aims to make the audience to factualize the awareness of theaterg oing m omently,keep an em otional and ra2 tional distance away from the stage per formance,and cast thoughts and judgements upon the reality manifested in the play《Der gute Mensch v on Sezuan》,Brechtπs alleg oric play,is an embodiment and manifestation of this theory,in which alienation and Ver fremdung are achieved by the abundant use of such play wright skills.K ey w ords:alienation;Ver fremdung;narrative drama;Bertolt Brecht 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集中反映在他的《戏剧小工具篇》、《戏剧小工具篇补遗》、《戏剧辩证法》等论著中。

他提倡戏剧应起到教育作用,把艺术视为宣传和鼓动大众的有效媒介。

他提出了“叙事戏剧”的观念,创立了“陌生化、间离效果”(Ver fremdung)的戏剧理论,强调戏剧演出中演员和观众的理性因素,破除舞台造成的“生活幻觉”,使观众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在看戏,从而与舞台演出保持情感和理智上的距离,并对戏剧所反映的现实进行思考和判断。

布莱希特所建立的叙事戏剧强调观众与剧中人保持距离、演员与角色保持距离、以惊异和批判来代替共鸣。

这种对传统戏剧彻底的反叛具体化为艺术原则和艺术方法时,便是布莱希特所说的陌生化效果(Ver fremdungseffekt)。

Ver frem2 dung在德语中是一个非常富有表现力的词,具有陌生化、间离、疏离等多重涵义。

用来反对情感体验,制造距离感的核心就是陌生化,布莱希特在《论实验戏剧》中对陌生化这一概念下过一个简洁的定义:将一个事件过程或者一个人物陌生化,首先很简单,就是去掉这个事件过程或者人物本身的不言而喻、众所周知和令人明晰的特点,使人对它产生惊讶和好奇。

在《街头场景———叙事剧场景的基本模式》中布莱希特又对作为实现陌生化的手段的陌生化效果这样描述:简而言之,这里涉及的是一种技巧,运用这一技巧,可以赋予所要表演的人与人之间的事件过程以令人注目、亟待解释、并非不言而喻和并非自然的特点。

运用这一效果的目的是使观众可以从社会的立场进行富有成效的批评。

从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概念看,布莱希特“叙事剧”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陌生化”,“间离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陌生化效果的目的,布莱希特必须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

布莱希特在三方面都体现了他的陌生化技巧:通过剧作家———提供剧本;通过导演———在布景、照明和其它效果的帮助下把剧本搬上舞台;通过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时把台词和导演设计付诸实施。

即布莱希特自己在《论实验戏剧》中所提到的“剧本结构、舞台构想和表演方式”。

本文着重分析《四川好人》的剧本结构,即陌生化编剧技巧。

布莱希特的寓意剧《四川好人》虚构了三位神仙下凡寻89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0卷第5期JOURNA L OF CHONG QING UNIVERSITY(S ocial Sciences Edition)V ol110N o152004Ξ收稿日期:2004-06-24作者简介:薛松(1969-),女,重庆人,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曾在德国歌德学院进修,在奥地利格拉茨大学作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德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及外语教学法研究。

找“好人”,结果找到一个善良的贫苦妓女沈黛,并给她一笔银元开了家店铺。

沈黛的乐善好施很快导致了经营的困难。

她不得不戴上了一副面具,化装成凶恶的“表哥”瑞达来剥削工人,又把得到的钱接济穷人。

由于瑞达无情剥削,人们怀念好久不见的沈黛并怀疑瑞达杀害了沈黛。

最后真相大白,作恶多端的瑞达和“表妹”沈黛原本是同一个人。

这时,曾经帮助过沈黛的神仙飘然而去,把她留在人间顾影自怜。

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式戏剧主要以悲剧为特色。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亚里士多德戏剧的最主要特征是强调戏剧是对生活的模仿,要求演员化身为所要表现的角色,最大限度地使观众和剧中人产生共鸣即移情作用。

相反,从戏剧的结构上看,布莱希特的戏剧不采用围绕主人公命运的中心戏剧事件,目的就是要观众不为戏剧性事件所迷醉,不使观众与剧中人产生感情共鸣。

布莱希特把自己的戏剧的特殊结构有时称为叙事剧,有时称为“非亚理士多德戏剧”和“辨证剧”。

所有这些名称指的都是同一件事:陌生化的基本结构。

因此,布莱希特的叙事体戏剧的编剧技巧———结构本身就起到了间离效果。

布莱希特在《戏剧小工具篇》第四十四节中说:“……戏剧必须使观众惊异,而这就要依靠对熟悉的东西加以陌生化的技巧。

”布莱希特强调要把人们司空见惯、熟悉的东西加以陌生化,使人们产生惊异感,使观众受到启发,引起思考,让人们去认识、挖掘解决问题的方法。

寓意剧就特别适合布莱希特叙事剧的这种编剧结构。

因为寓意剧本身就具有陌生化、间离效果。

因为是寓意剧,情节可以不受现实束缚,它可以随意生造。

寓言使故事情节处于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氛中。

布莱希特把题材寓意化,《四川好人》就是寓意化的题材。

它的剧情就是非现实的,三位神仙下凡寻找“好人”,结果找到唯一的一个好人是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妓女沈黛,这令人惊异的情节本身就已起到间离作用和打破舞台是真实生活的幻觉的作用。

陌生化的结果是:观众认为司空见惯的东西要加以改变。

布莱希特在《戏剧小工具篇》第四十三节中谈到:“……陌生化仅只要除去‘熟悉的东西’,以表达事件的社会可影响性。

今天,正是这种‘熟悉的东西’在保护着可加影响的社会现实不受到干预。

”布莱希特反对熟悉的东西对人产生的麻木的影响作用,这种麻木使人对应加革除的东西不加思考、习以为常。

这正是布莱希特提出陌生化的根据和理由。

陌生化就是要打破司空见惯,揭露不言而喻,摆脱麻木不仁。

布莱希特在每个剧本制造陌生化的技巧是多种多样的,它们都是陌生化的纯戏剧表演方面的结构形式。

布莱希特熟悉和大量运用这种形式。

在《四川好人》中最独特的一个技巧是“面具”的运用。

将一个人物分解为两个相互矛盾的对立面。

“自我”的分解通过著名的双重人物来表现。

布莱希特只靠一个“面具”就使沈黛变成表兄瑞达。

乐善好施的沈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三次“外出旅游”,戴上面具,换上男装,摇身一变成了性格迥异的剥削者表兄瑞达。

在剧中观众与瑞达的残暴行为保持批判的距离,瑞达只不过是沈黛的一件虚假的外衣。

布莱希特运用面具和服装使同一个演员扮演剧中两个主要角色。

剧中善的代表(沈黛)与恶的代表(瑞达)为同一个人。

一个人集善、恶的两面于一身,一人的两面性反映了人性的异化。

在当时情况下恶为行善提供物质基础,是行善的前提。

这在非正常的社会里必须如此。

这种运用同一个演员扮演剧中两个主要角色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戏剧理论,看似荒诞,但它运用面具和服装使人物的转换在瞬间完成。

它来得直接突然,一人两面的强烈对比使人产生惊异,达到陌生化效果。

剧中歌曲和合唱的运用也是布莱希特叙事剧的典型结构特点。

布莱希特通过剧中的歌唱、唱词等手段来中断各场之间本来就很松弛的剧情,打破戏剧性。

并通过从道白向歌唱的突然过渡制造形式上的差异,从而构成了故事情节中的停顿。

其目的是不使观众迷醉于剧情,不让观众仅关心人物命运,而是要引起观众的思考和联想。

在《四川好人》中这类歌曲经常是针对观众,唱给观众听的,因此从情节上,它们并不是非有不可的。

如第一场,来向沈黛求助的人合唱《烟之歌》,这首歌是求助者之一提议的:你们会唱歌吗?来让主人消遣消遣。

第四场沈黛做好事帮助他人,却使自己落入困境,这时她面对观众(台上无其他人)唱了一曲“神明和好人无抵抗能力之歌”。

她唱到:“……善良的人一筹莫展,而神明又无权无势。

为什么神明不用坦克、大炮、战舰、轰炸机和地雷,去打垮恶人,保护好人……为什么神明不到集市上来,笑着把琳琅满目的东西分给大家……为什么天上的神明不大声宣布,他们还欠好人一个美好的世界?为什么他们不给好人以坦克,大炮?并下令:‘开火’!再不许暴虐横行。

”这一段唱词既是沈黛这时候十分自然的感慨,又让观众进行十分自然的思考:“神明是没有的,那么靠什么来使世界变得美好?”第六场沈黛所爱的失业的飞行员杨荪唱的“圣・子虚乌有节之歌”及第八场工人唱的“第八只大象之歌”等都有唱给观众听使人发人深省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