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陌生化重读—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和检讨

作者:杨向荣

★陌生化是伴随着“文学性”提出的,其只能在纯粹的文学世界里去寻找,其立足点不是对形象思维的运用,也不受作家创作激情的支配,而在于创作技巧的运用于选择。即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处理。文学艺术的魅力不在于它所表现的对象,而在于它如何表现对象,也不是传统意义上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和模仿,而是对现实的变形。不是让人理解事物,而是让人感觉事物。

★就“陌生化”理论本身而言,自身也有互相矛盾之处,一方面其强调文本的自我指涉性,认为文学的文学性只存在于文本自身,而不应关注文本之外的东西;另一方面,“陌生化”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增强文本自身的可感性,而使读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审美享受。(自我指涉性和读者之间产生矛盾,托多洛夫在《批评的批评》中就曾敏锐的发现)★1982年《散文理论》对“陌生化”理论进一步反思和重解。用陌生的眼光去批评和发现世界。

陌生化,或者不是形式主义

——从陌生化理论透视俄国形式主义

作者:杨帆

★基于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定义,从三个方面具体阐释,再此基础之上,提出俄国形式主义与一般意义的形式主义的不同之处,认为俄国形式主义的真正特质在于深刻的人本主义。因为无论从陌生化理论的哲学内涵,还是从陌生化形式的审美价值来说, 俄国形式主义者始终坚持恢复人对生活的感受,坚持将人和艺术从机械化的概念认知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人投身于没有束缚、自在自为的艺术天地。高扬艺术的“自主性”,就是高扬人的自由状态。(值得思考的提法)

新形式的出现并非为了表现新内容,而是为了取代已经失去艺术可行性的旧形式。“使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所谓“陌生化”并非指内容层面的陌生化,而是形式层面的陌生化。

★按照形式主义者的观点,每一文学代都是无父的一代:它会继承其叔叔、姑姑、爷爷的特点,却很少继承其父亲的特点。不光如此,每一文学代似乎都有一种“弑父情结”,它对父辈建立的理论总是猛烈地抨击,破坏,以建立自己的支配地位。因此,可以说文学的进程总是“无父”地发展的。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法)托多罗夫编$ 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

蔡鸿滨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陌生化”理论与小说创作技巧

作者:魏江华把“陌生化”理论放在小说创作中,从把“故事”变“情节”、叙述的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陌生化又称“反常化”或“奇异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由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1911年发表的一篇题为《词语的复活》中提出。陌生化理论认为,文学的功能是使人们已经习惯化、自动化的感知力恢复到新奇状态。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象变得困难,增强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技巧的艺术》)[1]

陌生化:悖论中的张力美

作者:杨向荣曾莹〃文论研究〃

对陌生化的理解不能仅限于文本的外在形式,而应注重主体的审美接受维度,揭示陌生化在审美主体方面所唤醒的审美张力。从主体接受维度出发,陌生化的实质在于取消形式及文本经验的前在性,[1 ] (P44) 它通过对前在的文本范式和主体文本经验的偏离与违背,从而不断更新主体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使主体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自动化、机械化模式的制约,使主体在与对象的交互冲突中感受对象的异乎寻常,非同一般,从而体验与前在经验不同的异常的符号经验。在这种陌生化的处理中,一个内在本质上的但又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悖论便呈现于我们面前:陌生化与前在性(Preexistence)的悖论性共存,即陌生化必须以前在性为前提,但又必须消解前在性才能实现陌生化。

★冯毓云: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艺术程序,颠覆了艺术是一种认知方式的传统观念,实现了现代文论向传统文论的开创性突围,成为20世纪文学艺术的新标志。并以诗语难化、陌生化变形、结构延宕等多种陌生化手法营构了艺术的魅力!成为“无穷组合的迷宫”的缔造者。

综述:

对陌生化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具体理论的研究;把“陌生化”理论放在小说创作理论中,从把“故事”变“情节”、叙述的组织和表达、语言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把“陌生化”理论与具体作品相结合,从叙事学的角度,具体分析文学作品。对“陌生化”再探讨与反思:杨向荣提出,“陌生化”理论自身,也有互相矛盾之处,“一方面其强调文本的自我指涉性,认为文学的文学性只存在于文本自身,而不应关注文本之外的东西;另一方面,“陌生化”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增强文本自身的可感性,而使读者最大限度地获得审美享受。”杨帆认为,俄国形式主义的真正特质在于深刻的人本主义。“因为无论从陌生化理论的哲学内涵,还是从陌生化形式的审美价值来说, 俄国形式主义者始终坚持恢复人对生活的感受,坚持将人和艺术从机械化的概念认知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人投身于没有束缚、自在自为的艺术天地。高扬艺术的自主性,就是高扬人的自由状态。”冯毓云认为,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陌生化艺术程序,颠覆了艺术是一种认知方式的传统观念,实现了现代文论向传统文论的开创性突围,成为20世纪文学艺术的新标志。从诗语难化、陌生化变形、结构延宕等多种陌生化手法营构了艺术的魅力!成为“无穷组合的迷宫”的缔造者,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阐释。另外,把“陌

生化”理论应用到建筑学等领域。

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评析

作者:张益★20世纪初兴起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流派率先从形式的角度来规定文艺的本质,把批评的重心由创作移向了文本的形式和结构,提出了“陌生化”理论。

★20 世纪初产生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流派对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文艺模仿说、社会功能说等学说发起了挑战,鲜明地提出文学的独立自主性,即文艺不是对外部生活的模仿和反映,文艺有其自身的本质和内部规律。由此出发,什克洛夫斯基强调文学理论不应只研究文学的外部关系(如文学与生活、自然,文学与人心的关系等) ,而应重点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形式不是相对于内容而言的,而是相对于文学的另一种模式而言的。“所有的艺术品都是作为一个现有模式的比较物和对照物而被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形式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新内容,而是为了取代已经丧失其艺术性的旧形式。”可以说,这样的研究对于深入揭示文学作品本身的形式特点是有益处的。那么,随着这种理论应运而生的“自动化”和“陌生化”就成了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