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梅课堂直方图
2直方图第1课时省优获奖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10.2 直方图(第 1 课时)教课目的 1、理解频数、频数散布的意义,学会制作频数散布表; 2、学会画频数散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教课重点:学会画频数散布直方图教课难点:确立组距和组数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采集数据、整理数据、描绘数据是统计的一般过程。
我们学习了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等描绘数据的方法,今日我们学习另一种描绘数据的统计图——直方图。
二、频数散布直方图问题 4 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竞赛,七年级准备从63 名同学中挑身世高相差不多的40 名同学参加竞赛。
为此采集到这 63 名同学的身高(单位:㎝)以下: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8159 167 170 153 160 160 159 159 160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6 162162 163 157 162 162 161 157 157 164155 156 165 166 156 154 166 164 165156 157 153 165 159 157 155 164 156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为了使选用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齐整,需要知道数据(身高)的散布状况,即在哪些身高范围内的学生比许多。
为此我们把这些数据适合分组来进行整理。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2、最小值是 149,最大值是 172,它们的差是23。
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 ㎝.2、决定组距与组数把全部的数据分红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
作等距分组(各组的组距同样),取组距为 3 ㎝(从最小值起每隔 3 ㎝作为一组)。
最大值-最小值=23=2组距7 3 3将数据分红 8 组: 149≤x<152,152≤ x< 155,, 170≤x< 173.注意:①依据问题的需要各组的组距能够同样或不一样;②组距和组数确实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要依靠经验和所研究的详细问题来决定;③当数据在 100 个之内时,依据数据的多少,常分红5~ 12 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10.2.2直方图优秀教学案例
4.简要介绍直方图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系统讲解直方图的制作方法,包括数据分组、计算频率、绘制直方图等步骤。
2.通过示例演示直方图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加深对直方图制作方法的理解。
3.鼓励学生相互倾听、交流、质疑,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直方图的制作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让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和发现。
3.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强调直方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直方图的概念,掌握制作直方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能够通过直方图解读数据的分布特征,如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
3.学会使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4.掌握如何运用直方图进行数据的展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直方图的制作方法。
4.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
2.设计合作任务,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鼓励学生发挥个体优势,尊重每个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直方图》教学设计
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直方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直方图》是数学七年级下学期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直方图的概念、性质和绘制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直方图与频数分布表之间的关系,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步骤和方法,并能够利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频数分布表的相关知识,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直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直方图的概念,理解直方图与频数分布表之间的关系。
2.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步骤和方法。
3.能够利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直方图的概念和性质。
2.绘制直方图的步骤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直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例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直方图的概念,例如:“某班级有50名学生,身高分布在140cm到180cm之间,身高分布数据已经整理成频数分布表,请绘制出相应的直方图。
”2.呈现(15分钟)讲解直方图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直方图与频数分布表之间的关系。
通过PPT展示直方图的绘制步骤和方法,并进行示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实例,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出相应的直方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加深对直方图概念和绘制方法的理解。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某商品的销售额分布在1000元到5000元之间,销售额分布数据已经整理成频数分布表,请绘制出相应的直方图,并分析商品的销售情况。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直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说课稿 10.2 第2课时《直方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10.2 第2课时《直方图》一. 教材分析《直方图》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10.2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直方图的概念,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以及能够通过直方图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学生在学习了条形图、折线图的基础上,学习直方图,是对数据可视化的一种深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图、折线图的基本知识,对于数据的初步处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数据的深入分析,尤其是通过图形来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条形图、折线图向直方图的过渡,让学生理解直方图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直方图来分析数据。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直方图的概念,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学会通过直方图来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方图的概念,绘制直方图的方法,通过直方图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直方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直方图来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直方图的绘制过程,以及数据分析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条形图、折线图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从而引出直方图的概念。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直方图的定义,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绘制直方图的心得,以及如何通过直方图来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强调直方图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直方图来分析数据。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2《直方图(2)》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2.2《直方图(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直方图(2)》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第二节的一部分,主要内容是直方图的绘制和应用。
本节课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并能运用直方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图、折线图等基本图表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图表绘制和分析能力。
但是,对于直方图的绘制和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方图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让学生加深对直方图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直方图的绘制方法,能运用直方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方图,以及如何运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直方图的概念,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方图。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直方图的绘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绘制直方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直方图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动画、练习等。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直方图解决。
3.直方图绘制软件:准备直方图绘制软件,方便学生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调查学校七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图表表示这些数据。
通过分析条形图、折线图等图表的局限性,引出直方图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直方图进行分析。
如:某地区居民的年龄分布情况、某商品的质量分布情况等。
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方图的概念,并学会绘制直方图。
10.2直方图(第2课时)-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品)
10.2直方图(第2课时)-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
品)
10.2 直方图(第2课时)
-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品)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直方图.
2.内容解析
应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先分组整理数据,然后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再利用频数的分布规律来解决问题.在统计中,描述分组数据频数分布特征的统计图主要有条形图和直方图,这节主要研究直方图.
用直方图可以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分布状态,用于对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因此直方图的绘制是否合理、准确直接对数据的分析造成影响.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计算极差、决定组距与组数、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通过上述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
二、教材分析
本节采用的是先分组整理数据,然后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再利用频数的分布规律来解决问题.一般来说,对离散数据用条形图描述频数分布;而对连续分组数据用直方图描述频数分布.直方图是本学段学生将要学习的一种新的统计图,主要是通过直方图描述数据,发现数据分布的规律.本节课是对直方图应用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三、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会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
2.目标解析
达到目标的标志:根据具体的问题,学生会选择用直方图描述数
据,会确定合适的组距和组数,会准确的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并能解释直方图中数据蕴含的信息.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节主要是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去解决实际问题.为了得到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由于分组问题是取那个值更合适的问题,这种结果的不确定性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学生往往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同时不同的分组进行比较带来计算1。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直方图》导学案
10.2 直方图 (1)教课目的:1、认识频数及频数散布,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散布,领会表格在整理数据中的作用。
2、鼓舞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沟通,意识到与伙伴沟通合作的重要性.教课要点:组距和组数、频数及频数散布表教课难点:决定组距和组数解决重难点的方法:1、从解决实质问题的需要出发,依据频数散布直方图的特色和作用,学习制作这类统计图的方法。
2、联合详细问题,使学生在详细情境中感知频数、频数散布等观点。
教课过程:一.问题引入典型事例“选用广播操参赛者”来介绍直方图二.授新1、极差的观点: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组距和组数。
3、列频数散布表。
4、画频数散布直方图。
三、讲堂练习四、小结画频数散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1、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3、列出频数散布表。
4、画频数散布直方图。
五、作业 :教科书168页习题10.2第1题10.2 直方图 (2)教课目的:1、学会用简单频数散布直方图(等距分组)和折线图描绘数据的方法,进一步领会统计图表在描绘数据中的作用,会依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合的统计图描绘数据。
2、经过实质参加采集、整理、描绘和剖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觉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加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成立统计的观点培育重视检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教课要点:频数散布直方图、频数折线图教课难点:频数散布直方图的绘制解决重难点的方法:1、在统计过程中学习统计,改良学生的学习方式。
2、突出数据办理的基本过程,注意统计思想的浸透与表现。
教课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知识画频数散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有哪些?二.授新解说教材166 页例题三、讲堂练习四、小结1、频数散布直方图和折线图是描绘数据的主要内容,一般直方图是用矩形面积表示频数的,而关于等距分组的情况,为看图与绘图方便能够改为用矩形的高表示频数。
2、如何利用直方图来描绘数据。
五、作业 :教科书169页习题10.2第3、4题课题:用直方图描绘数据教课目的1、初步掌握频次散布直方图的观点,能绘制相关系续型统计量的直方图;2、让学生进一步经历数据的整理和表示的过程,掌握绘制频次散布直方图的方法;教课要点掌握频次散布直方图观点及其应用;教课难点绘制连续统计量的直方图教课过程Ⅰ.提出问题,创建情境,引入新课:问题:我们班准备从63 名同学中精选身世高相差不多的40 名同学参加竞赛,那么这个想法能够实现吗?应当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63名学生的身高数据以下:158158160168159159151158159 168158154158154169158158158 159167170153160160159159160 149163163162172161153156162 162163157162162161157157164 155156165166156154166164165 156157153165159157155164156解:(确立组距)最大值为172,最小值为149,他们的差为23(身高 x 的变化范围在23 厘米,)(分组划记)频数散布表:身高( x)划记频数(学生人数)149≤ x<1522152≤ x<1556155≤ x<15812158≤ x<16119161≤ <16410164≤ x<1678167≤ x<1704170≤ x<1732从表中看,身高在155≤ x<158, 158≤ x<161 ,161≤ <164 三组人最多,共41 人,因此能够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 164cm)之间的学生中选队员(绘制频数散布直方图如课本P72 图12.2-3)研究:上面对数据分组时,组距取3,把数据分红8 个组,假如组距取 2 或4,那么数据应分红几个组,这样做可否选身世高比较齐整的队员?剖析:假如组距取2,那么分红 12 组;假如组距取4,那么分红 6 组。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2《 直方图》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0.2《直方图》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2节《直方图》是统计学的一部分,主要介绍直方图的概念、性质和绘制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直方图的构成原理,掌握绘制直方图的基本步骤,并能运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他们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直方图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直观感受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直方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直方图的概念、性质和绘制方法,能运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方图的概念、性质和绘制方法。
2.难点:直方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直方图的实际意义。
2.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探究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直方图,提高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直方图模板、实物道具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引入直方图的概念。
展示一张身高分布的直方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直方图的定义、性质和绘制步骤。
通过PPT展示直方图的绘制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直方图的构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组数据,根据所学方法绘制直方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直方图有哪些特点?如何通过直方图分析数据?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8课时《直方图(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68课时《直方图(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直方图(一)》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直方图的概念、作用以及如何绘制直方图。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直方图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绘制直方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直方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
2.能够通过直方图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直方图的概念、作用和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通过直方图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直方图的规律,运用实例讲解直方图的应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练习和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黑板。
2.统计数据和图表。
3.直方图绘制工具(如纸笔、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统计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直方图的定义和作用,讲解直方图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将一组数据转换为直方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尝试绘制直方图。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强调直方图的绘制步骤和注意事项。
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直方图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直方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直方图有哪些局限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现直方图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10.2.2直方图(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1.设计问题链:教师针对直方图的学习内容,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如“什么是直方图?”,“直方图有哪些特点?”,“如何制作直方图?”等。
2.自主探究:学生根据问题链,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查阅资料、动手实践等方式,寻找答案。
3.问题解决: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条形图、折线图等统计图表的特点和应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生完成作业,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师对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对直方图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通过以上教学内容与过程的设计,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直方图的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直方图分析数据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利用生活实例,如学校运动会成绩统计,提出问题:“如何更直观地展示运动员成绩分布情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教师简要介绍直方图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直方图与条形图、折线图的区别和联系。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直方图的形成过程,讲解直方图的定义、特点和制作方法。
2.结合具体案例,如班级考试成绩,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利用直方图分析数据,找出优秀学科ຫໍສະໝຸດ 需要提高的学科。(三)小组合作
直方图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4.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为141,最小值为50,取组距 为10,则可以分成___1_0___组.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为了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增强保护汉字的意识,我 市举办了首届“汉字听写大赛”,经选拔后有50名学生参 加决赛,这50名学生同时听写50个汉字,若每正确听写出 一个汉字得1分,根据测试成绩绘制出频数分布表和频数 直方图(不完整)如下:
课堂检测
组别 成绩x分 频数
第1组 25≤x<30 4 第2组 30≤x<35 8 第3组 35≤x<40 16 第4组 40≤x<45 a 第5组 45≤x<50 10 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解:(1)a=50-4-8-16-10=12;
(1)求表中a的值;
(2)如图;
((23))请若把测频试数成直绩方不图低补于充40分完为整优;秀(.,3)则12本5+01次0 1测00试%=的44%优秀率是多少
连接中考 某校学生“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频数直方图(每一组含前一个 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如图所示,其中成绩为“优良” (85分及以上)的学生有__9_0___人.
0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在频数分布表中,各小组的频数之和( B )
A.小于数据总数 B.等于数据总数 C.大于数据总数 D.不能确定
在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是这 一小组的频数.题设给出的小长方形的高之比是1:3:6:4:2, 实质上是各小组的频数之比.正确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 知道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设第一 个小组的频数为a,其余小组的频数依次为3a,6a,4a, 2a,由已知条件得:a+3a+6a+4a+2a=48,解得a=3,所以 6a=18,即分数落在70.5到80.5之间的人数为18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说课稿:10.2《直方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配套说课稿:10.2 《直方图》一. 教材分析《直方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直方图的概念,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以及理解直方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方法,他们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直方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直方图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直方图的概念,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能够利用直方图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直方图的概念,绘制直方图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直方图的绘制原理,能够灵活运用直方图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图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直方图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表示这些数据的分布情况,从而引出直方图的概念。
2.讲解直方图的概念:讲解直方图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直方图是一种用来表示数据分布情况的图形。
3.示范绘制直方图:通过示例,讲解如何根据数据绘制直方图,让学生掌握绘制直方图的方法。
4.学生实践: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直方图,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直方图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训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直方图第一课时说课稿-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10.2直方图》(第一课时)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无机会和大家一同进行数学交流。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第二节《直方图》第一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先生分析、教法分析与学法指点、教学过程、效果预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统计学”领域次要学习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等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这些内容在三个学段均有安排,教学要求随着学段的降低逐渐进步。
这三章内容采用统计部分和概率部分分开编排的方式,前两章是统计,最初一章是概率。
统计部分的两章内容按照数据处理基本过程的不同侧重点来安排,分别是7年级下册的第10章“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描述”,8年级下册的第20章“数据的分析”;概率部分为9年级上册的第25章“概率初步”。
对于直方图,先生在前两个学段没有接触,这是本学段学习的一种新统计图。
教科书从先生熟习的成绩情景动手:从63名先生当选出40名参加广播体操比赛。
选择参赛队员的一个要求是队员的身高应尽可能划一。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选出符合这个要求的队员,教科书介绍了利用频数分布确定人选的方法。
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是将数据分组,根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可以确定这组数据的极差,极差反映了数据的变化范围。
参照极差,可以确定组距,进而可以将数据进行分组,利用频数分布表给出了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分析频数分布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先生的身高分布在哪个范围,由此可以确定参赛选手的身高。
对于连续性数据(如身高),分组后可以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来描述频数分布的情况,教科书介绍了根据频数分布表做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方法,和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分布表作出频数分布折线图的方法。
教科书这样安排,是结合一个实践成绩介绍了如何利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方法,从而使得对于统计图表的认识具体化。
根据课改“以先生为主体,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先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精神,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等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直方图》教学设计
《直方图》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一)内容:直方图(二)内容解析这节课使学生了解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用直方图可以直观展示数据在某一区域的分布状态,用于对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直方图的绘制是否合理、准确,直接对数据分析造成影响,要画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图,首先要获取这组数据的频数分布表,其次要选取恰当的组数与组距.在统计中,用来描述数据特征的统计图,除了直方图,通常还有条形图、折线图等,将直方图与比较类似的条形图进行比较,有助于对直方图特点及适用范围的认识.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节课的重点:正确地画出一组数据的频数直方图.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一)教学目标认识直方图,能画直方图。
(二)目标解析达到目标的标志是:给定一组数据,学生会合理地确定组距与组数,会制作频数分布表,会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三、教学问题诊断和分析本节课采用的是分组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利用频数分布规律来解决问题的统计过程,为了得到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需对数据进行分组整理,一组数据分成多少组合适呢?这不仅与数据的多少有关,也与数据本身的特点有关,组数的多少要适中,若组数太多,数据分布会过于分散,若组数太少,数据分布就过于集中,这些都不便于观察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组数的多少才合适,这就需要学生有一个尝试过程和归纳过程.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决定组距和组数.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你知道怎样选择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要取得这63名同学的身高的数据.追问:采用什么样的调查方式收集这些数据呢?问题2:已知63名同学的身高的数据,要挑出身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我们应该怎样整理数据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指出: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分布情况,即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设计意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了解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和经验,利用频数分布确定入选方法,使学生了解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意义和作用.(二)探究新知问题3:究竟分几组比较合适呢?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提醒: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原则上100个数据以内分5~12组较为合适,且组数为正整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1 158 159 153 157 166 155
158 158 159 156 157 164 164
159 158 160 162 164 165 156
分组
149<x<152
152<x<155
155<x<158 164<x<167
158<x<161 167<x<170
161<x<164
170<x<173
③列频数分布表;
④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 (学生数) 20 15 10 5 0
身高在155≤x<158,158≤x<161, 161≤x<164三个组的人数共有 12+19+10=41(人), 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164cm) 的学生中选40名队员。
149 152 155 158 161 164 167 170 173
频 数 : 落 在 各 个 小 组 内 的 数 据 个 数 。
为参加旗运会庆典活动,我校准备推出一个团体操节 目,要从预选的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 同学表演,现收集到63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158 168 159 149 162 155 156
158 158 167 163 163 156 157
158 168 159 149 162 155 156
158 158 167 163 163 156 157
160 154 170 163 157 165 153
168 158 153 162 162 166 165
159 154 160 172 162 156 159
159 169 160 161 161 154 157
为达到要求,需要了解63名学生身高数据的什么情况? 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
为参加旗运会庆典活动,我校准备推出一个团体操节 目,要从预选的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 同学表演,现收集到63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158 168 159 149 162 155 156 158 158 167 163 163 156 157 160 154 170 163 157 165 153 168 158 153 162 162 166 165 159 154 160 172 162 156 159 159 169 160 161 161 154 157 151 158 159 153 157 166 155 158 158 159 156 157 164 164 159 158 160 162 164 165 156
为参加旗运会庆典活动,我校准备推出一个团体操节 目,要从预选的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 同学表演,现收集到63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158 168 159 149 162 155 156
158 158 167 163 163 156 157
160 154 170 163 157 165 153
这样分组合理吗?为什么?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 这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cm。
2、决定组距和组数并分组;
组距3cm 组数:8组
2 最大值 最小值 172 149 23 7 组距 3 3 3
分组
原则:不重不漏; 方法:上限不在内等等。 152≤x<155 161≤x<164 170≤x<173
频数 小长方形面积=组距 =频数 组距
等距分组时,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频数)与高 的比是常数(组距),因此画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时,为画图与看图方便,通常直接用小长方 形的高表示频数.
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 (学生 20 人数)
15
10
频数 小长方形面积=组距 =频数 组距
19 12 6 5 0 2
身高数据的分布情况,即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多, 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少。为此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 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
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149 151 153 153 153 154 154 154 155 155 156 156 156 156 156 157 157 157 157 157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8 159 159 159 159 159 159 159 160 160 160 160 161 161 162 162 162 162 162 163 163 163 164 164 164 165 165 165 166 166 167 168 168 169 170 172
完成导学案
• 一、温故知新 • 二、下面我们解决一个问题
为参加旗运会庆典活动,我校准备推出一个 团体操节目,要从预选的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 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表演,现收集到63名同学 的身高数据。 158 168 159 149 162 155 156 158 158 167 163 163 156 157 160 154 170 163 157 165 153 168 158 153 162 162 166 165 159 154 160 172 162 156 159 159 169 160 161 161 154 157 151 158 159 153 157 166 155 158 158 159 156 157 164 164 159 158 160 162 164 165 156
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 3、列频数分布表;
分组 149≤x<152 划记 频数 2
152≤x<155
155≤x<158
6
158≤x<161
161≤x<164
164≤x<167
167≤x<170 170≤x<173
频 数 : 落 在 各 个 小 组 内 的 数 据 个 数 。
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3.列频数分布表 对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 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整理可以 得到频数分布表,见教材146页表10-3.
频数分布表已经能反映数据分布特征。
有没有更直观的表示方法呢?
对数据分组整理步骤: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看出频数分布的情况, 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 组距 7
6 5 4 3 2 1 0
12/3
19/3
10/3 8/3 4/3 2/3
6/3
2/3
149 152 155 158 161 164 167 170 173
问题解答方法探索 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最大值是172,最小值是149
它们的差(也称极差)是 172-149=23(厘米) 知道这组数据的变动的范围有多大。
149
……
172
23(厘米)
问题解答步骤
2.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 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称为组距. 组距定为3cm 最大值 最小值= 23 7 2 , 组数= 应分8组 3 3 组距 假如数据总数为n 当n≤50时,则分为5 ~ 8组; 当50≤n≤100时,则分为8 ~ 12 组; 决定组数与组距的一般规律:数据越 多,分得的组数也越多。
159 158 160 162 164 165 156
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 3、列频数分布表;
分组 149≤x<152 划记 频数 2
152≤x<155
155≤x<158
158≤x<161
161≤x<164
164≤x<167
167≤x<170 170≤x<173
频 数 : 落 在 各 个 小 组 内 的 数 据 个 数 。
为参加旗运会庆典活动,我校准备推出一个团体操节 目,要从预选的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 同学表演,现收集到63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158 168 159 149 162 155 156
158 158 167 163 163 156 157
160 154 170 163 157 165 153
能用学过的描述数据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为参加旗运会庆典活动,我校准备推出一个团体操 节目,要从预选的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 40名同学表演,现收集到63名同学的身高数据。 158 168 159 149 162 155 156 158 158 167 163 163 156 157 160 154 170 163 157 165 153 168 158 153 162 162 166 165 159 154 160 172 162 156 159 159 169 160 161 161 154 157 151 158 159 153 157 166 155 158 158 159 156 157 164 164 159 158 160 162 164 165 156
160 154 170 163 157 165 153
168 158 153 162 162 166 165
159 154 160 172 162 156 159
159 169 160 161 161 154 157
151 158 159 153 157 166 155
158 158 159 156 157 164 164
168 158 153 162 162 166 165
159 154 160 172 162 156 159
159 169 160 161 161 154 157
151 158 159 153 157 166 155
158 158 159 156 157 164 164
159 158 160 162 164 165 156
频数分布直方图
身高/㎝ 图10.2-2
频数/组距
7 6 5 4 3 2 1 0 149 152 155 158 161 164 167 170 173 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