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坐标系A
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导数的概念及运算A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教案)A一、知识梳理:(阅读选修教材2-2第2页—第21页)1、 导数及有关概念: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1.设函数)(x f y =在0x x =处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在0x x =处有增量x ∆时,则函数()y f x =相应地有增量)()(00x f x x f y -∆+=∆,如果0→∆x 时,y ∆与x ∆的比x y ∆∆(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x y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我们把这个极限值叫做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x x y =',即0000()()()lim x f x x f x f x x∆→+∆-'=∆ 在定义式中,设x x x ∆+=0,则0x x x -=∆,当x ∆趋近于0时,x 趋近于0x ,因此,导数的定义式可写成000000()()()()()lim lim x o x x f x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 2.导数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 导数0000()()()lim x f x x f x f x x∆→+∆-'=∆是函数)(x f y =在点0x 的处瞬时变化率,它反映的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变化..的快慢程度. 它的几何意义是曲线)(x f y =上点()(,0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因此,如果)(x f y =在点0x 可导,则曲线)(x f y =在点()(,00x f x )处的切线方程为 000()()()y f x f x x x -='-3.导函数(导数):如果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b a x ∈,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f x ',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f x ', 称这个函数()f x '为函数)(x f y =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也可记作y ',即()f x '=y '=x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 说明 :导数与导函数都称为导数,这要加以区分,求一个函数的导数,就是求导函数,求一个函数在给定点处的导数,就是求导函数值.函数)(x f y =在0x 处的导数0x x y ='就是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b a x ∈上导数()f x '在0x 处的函数值,即0x x y ='=0()f x '.所以函数)(x f y =在0x 处的导数也记作0()f x '4.可导: 如果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每一点都有导数,则称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5.可导与连续的关系:如果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那么函数)(x f y =在点0x 处连续,反之不成立. 函数具有连续性是函数具有可导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6.求函数()y f x =的导数的一般步骤:()1求函数的改变量)()(x f x x f y -∆+=∆ ()2求平均变化率xx f x x f x y ∆-∆+=∆∆)()(; ()3取极限,得导数y '=()f x '=x y x ∆∆→∆0lim7.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0'=C (C 为常数);1)'(-=n n nx x (Q n ∈);x x cos )'(sin =;x x sin )'(cos -=;1(ln )x x'=;1(log )log a a x e x'=, ()x x e e '= ;()ln x x a a a '=8.求导法则:法则1 [()()]()()u x v x u x v x ±'='±'.法则2 [()()]()()()()u x v x u x v x u x v x '='+', [()]'()Cu x Cu x '=法则3: '2''(0)u u v uv v v v -⎛⎫=≠ ⎪⎝⎭9.复合函数的导数:(理科)设函数()u x ϕ=在点x 处有导数()x u x ϕ'=',函数()y f u =在点x 的对应点u 处有导数()u y f u '=',则复合函数(())y f x ϕ=在点x 处也有导数,且x u x u y y '''⋅= 或(())()()x f x f u x ϕϕ'='⋅'10.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理科)复合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等于已知函数对中间变量的导数,乘以中间变量对自变量的导数11.复合函数求导的基本步骤是:分解——求导——相乘——回代12.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x f y =在点()(,0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即0()k f x =',要注意“过点A 的曲线的切线方程”与“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是不尽相同的,后者A 必为切点,前者未必是切点.二、题型探究:探究1:导数的概念题型1.用导数的定义求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导函数值。
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一轮导学案: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_直线的方程【A】
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直线方程(教案)A一、知识梳理:(阅读必修2第82-99页内容)1.倾斜角:一条直线l 向上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直线的倾斜角,范围为[)π,0。
规定:当直线与l 轴平行或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斜率:当直线的倾斜角不是900时,则称其正切值为该直线的斜率,即k=t a n α;当直线的倾斜角等于90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注: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可以利用正切函数的图象帮助解决;3、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x 1≠x 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k=t a n 1212x x y y --=α(若x 1=x 2,则直线p 1p 2的斜率不存在,此时直线的倾斜角为900)。
4、直线的方向向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k ),k 是直线的斜率;5、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确定直线方程需要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条件。
确定直线方直线的点斜式与斜截式不能表示斜率不存在(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两点式不能表示平行或重合两坐标轴的直线;截距式不能表示平行或重合两坐标轴的直线及过原点的直线。
二、题型探究[探究一]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例1:.直线3y x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09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为( A ) (A)1133y x =-+ (B)113y x =-+ (C)33y x =- (D)113y x =+ 【解】:∵直线3y x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090的直线为13y x =-,从而淘汰(C),(D )又∵将13y x =-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113y x =--,即1133y x =-+ 【点评】:此题重点考察互相垂直的直线关系,以及直线平移问题;【突破】:熟悉互相垂直的直线斜率互为负倒数,过原点的直线无常数项;重视平移方法:“左加右减”;点评:本题重点考查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关系,考查数形结合的能力。
例2:(全国Ⅰ文16)若直线m 被两平行线12:10:30l x y l x y -+=-+=与所截得的线段的长为22,则m 的倾斜角可以是( )①15 ②30 ③45 ④60 ⑤75其中正确答案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解析】解: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211|13|=+-=d ,由图知直线m 与1l 的夹角为o30,1l 的倾斜角为o 45,所以直线m 的倾斜角等于00754530=+o 或00153045=-o 。
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A
(3)证明条件时易出现必要性与充分性混淆的情形,这就要分清哪是条件,哪是结论。
三、方法提升
1、判断命题的真假要以真值表为依据,原命题与其逆否命题为等价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是同真同假,
例4:已知p: ,q: ,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P:-2 ; q:1-m m+1由题意可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
所以,{m|3<m<9}
探究四:充要条件的探究与证明
例5求证方程ax2+2x+1=0有且只有一个负数根的充要条件为a≤0或a=1.
分析:(1)讨论a 的不同取值情况;
(3)、四种命题的关系:
题同真同假。
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1)“若p,则q”为真命题,记 ,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2)如果既有 ,又有 ,记作 ,则p是q的充要条件,q也是p的充要条件。
3、判断充分性与必要性的方法:
解析:当 时两直线斜率乘积为 从而可得两直线垂直,当 时两直线一条斜率为0一条斜率不存在,但两直线仍然垂直.因此 是题目中给出的两条直线垂直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注:对于两条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① 都存在时 ② 中有一个不存在另一个为零对于②这种情况多数考生容易忽略。
探究三:利用充分、必要条件解决待定系数问题
(一)、定义法
(1)、 且q ,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 ,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 ,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且 ,则p是q的充要条件;
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参数方程
一参数方程(教案)、知识梳理:(阅读教材:选修4-4第21页至39页)1. 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概念: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都是某个变数t的函数x f(°①,并且对于t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①所确定的点M (x,y)都y g(t)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①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 y的变数t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2.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1)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曲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一般地可以通过消去参数得到普通方程•(2)如果知道变数x,y中的一个与参数t的关系,例如x f(t),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另一个变数与参数的关系y g(t),那么x f(t)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在y g(t)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 y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注: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参数方程的形式不一定唯一。
应用参数方程解轨迹问题,关键在于适当地设参数,如果选用的参数不同,那么所求得的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形式也不同。
3. 圆的参数方程设圆0(0为坐标原点)的半径为r,点M从初始位置M o出发,按逆时针方向在圆0上作匀速圆周运动,设M(x,y),贝V X rc°S (为参数)。
y rsi n这就是圆心在原点0,半径为r的圆的参数方程,其中的几何意义是OM0转过的角度。
圆心为(a,b),半径为r的圆的普通方程是(x a)2 (y b)2 r2,x a r cos它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y b r sin4•椭圆的参数方程以坐标原点O为中心,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 )o注:椭圆的参数方程中,参数 的几何意义为椭圆上任一点的离心角,要把它和这一点的旋转角区分开来,除了在四个顶点处, 离心角和旋转角数值可相等外(即在0到2的范围内),在其他任何一点,两个角的数值都不相等。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导数的应用(2)教案 文
课题:导数的应用(2)五.课时作业 一、 选择题1.已知函数432()410f x x x x =-+,则方程()0f x =在区间[]1,2上的根有.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2.(06郑州一中等四校联考)若函数()y f x =在R 上可导且满足不等式()()0xf x f x '+>恒成立,且常数,a b 满足a b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af a bf b > .B ()()af b bf a > .C ()()af a bf b < .D ()()af b bf a <3、(07届高三陕师大附中八模)如果()f x '是二次函数, 且()f x '的图象开口向上, 顶点坐标为(1,3)-, 那么曲线()y f x =上任一点的切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A 2(0,]3π .B 2[0,)[,)23πππU .C 2[0,][,)23πππU .D 2[,]23ππ4、(08届厦门双十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是函数d cx bx x x f +++=23)(的大致图像,则2221x x +等于.A 98 .B 910 .C 916 .D 9285、(06天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开区间(),a b , 导函数()f x '在(),a b 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f x 在开区间内有极小值点.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6、(08届高三哈尔滨第三中学第一次月考) 函数x bx ax x f 2)(23-+=的图象如图所示, 且021<+x x ,则有.A 0,0>>b a .B 0,0><b a .C 0,0<<b a .D 0,0<>b a二、 填空题7、(1)使ax x y +=sin 为R 上增函数,则a 的范围是xyab()'y f x =O(2)使a ax x y ++=3为R 上增函数,则a 的范围是 (3)使5)(23-+-=x x ax x f 为R 上增函数,则a 的范围是三、解答题8、已知:1x >,证明不等式:()ln 1x x >+9、设x ax x f +=3)(恰有三个单调区间,试确定a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这三个单调区间14.设y =f (x )是二次函数,方程f (x )=0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且f ′(x )=2x -2.(1)求y =f (x )的表达式;(2)求y =f (x )的图象与两坐标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解:(1)设f (x )=ax 2+bx +c (a ≠0),则f ′(x )=2ax +b .又f ′(x )=2x -2,所以a =1,b =-2,即f (x )=x 2-2x +c .又方程f (x )=0有两个相等实根,所以Δ=4-4c =0,即c =1.故f (x )=x 2-2x +1.(2)依题意,所求面积为S =⎠⎛01(x 2-2x +1)d x =(13x 3-x 2+x )|10=13.15.已知f (x )为偶函数且⎠⎛06 f (x )d x =8,则⎠⎛-66f (x )d x 等于( )A .0B .4C .8D .16解析:选D.原式=⎠⎛-60f (x )d x +⎠⎛06f (x )d x ,∵原函数为偶函数,∴在y 轴两侧的图象对称.∴对应的面积相等.故选D.16.函数y =⎠⎛-xx (cos t +t 2+2)d t (x >0)( )A .是奇函数B .是偶函数C .非奇非偶函数D .以上都不正确解析:选A.y =⎝ ⎛⎭⎪⎫sin t +t 33+2t |x-x =2sin x +2x 33+4x ,为奇函数.17.一物体的下落速度为v (t )=9.8t +6.5(单位:米/秒),则下落后第二个4秒内经过的路程是( )A .249米B .261.2米C .310.3米D .450米 解析:选B.所求路程为⎠⎛48(9.8t +6.5)dt=(4.9t 2+6.5t )|84=4.9×64+6.5×8-4.9×16-6.5×4 =313.6+52-78.4-26=261.2(米).18.由直线x=12,x=2,曲线y=1x及x轴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A.154B.174C.12ln2 D.2ln219.若a=⎠⎛2x2d x,b=⎠⎛2x3d x,c=⎠⎛2sin x d x,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c<b B.a<b<c C.c<b<a D.c<a<b解析:选D.a=⎠⎛2x2d x=13x3|20=83,b=⎠⎛2x3d x=14x4|204,c=⎠⎛2sin x d x=-cos x|20=1-cos2,因为1<1-cos2<2,所以c<a<b.20.函数f(x)=⎩⎪⎨⎪⎧x+1 (-1≤x<0)cos x (0≤x≤π2)的图象与x轴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A.32B.1 C.2 D.12解析:选 A.作出图象可知:S=⎠⎛-10-1(x+1)d x+⎠⎜⎛π2cos x d x=21.已知a∈[0,π2],则当 d x取最大值时,a=________.解析:⎠⎛a(cos x-sin x)d x=(sin x+cos x)|a0=sina+cos a-(sin0+cos0)=2sin(a+π4)-1,当a=π4时,⎠⎛a(cos x-sin x)d x取最大值2-1.答案:π422.⎠⎛-aa(2x-1)d x=-8,则a=________.解析:⎠⎛-aa (2x-1)d x=(x2-x)|a-a =a2-a-[(-a)2-(-a)]=a2-a-a2-a=-2a=-8,∴a=4.23.如果⎠⎛1f(x)d x=1,⎠⎛2f(x)d x=-1,则⎠⎛12f(x)d x=________.解析:∵⎠⎛2f(x)d x=⎠⎛1f(x)d x+⎠⎛12f(x)d x,∴⎠⎛12f(x)d x=⎠⎛2f(x)d x-⎠⎛1f(x)d x=-1-1=-2.24.如图,设点P从原点沿曲线y=x2向点A(2,4)移动,记直线OP、曲线y=x2及直线x=2所围成的面积分别记为S1,S2,若S1=S2,求点P的坐标.解:设直线OP的方程为y=kx,P点的坐标为(x,y),则⎠⎛x(kx-x2)d x=⎠⎛x2(x2-kx)d x,即(12kx2-13x3)|x0=(13x3-12kx2)|2x,解得12kx 2-13x 3=83-2k -(13x 3-12kx 2),解得k =43,即直线OP 的方程为y =43x ,所以点P 的坐标为(43,169).。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理科数学一轮复习教案空间位置关系垂直
一、知识梳理1.线线垂直判断线线垂直的方法:所成的角是直角,两直线垂直;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
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麽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推理模式: ,,PO O PA A a AO a a AP αααα⊥∈⎫⎪=⇒⊥⎬⎪⊂⊥⎭。
注意:⑴三垂线指PA ,PO ,AO 都垂直α内的直线a 其实质是:斜线和平面内一条直线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 ⑵要考虑a 的位置,并注意两定理交替使用。
2.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 和一个平面α相交,并且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和平面α互相垂直其中直线l 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记作:l ⊥α。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面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叫做互相垂直的平面。
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aPαOA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面面垂直⇒线面垂直)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二、题型探究 :线线垂直问题例1.如图1所示,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G 、H 、L 、M 、N 分别为A 1D 1,A 1B1,BC ,CD ,DA ,DE ,CL的中点,求证:EF ⊥GF 。
变式1: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60,2,DAB AB AD PD ∠==⊥ 底面ABCD ,证明:PA BD ⊥:线面垂直问题例2.如图,ABCD —A 1B 1C 1D 1是正四棱柱,求证:BD ⊥平面ACC 1A 1。
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教案不等式选讲
不尊武选讲(2) {教案)基本知识点:[阅读选讲4-5](1).含有参数不等式的解法例1:解关于x的不等式x2 4mx 4m2m3当m30即m3时x 2m m3或x2m(m 3)••• x3m3或xm 3当m30即m3时| x 6| 0• x 6当m30即m3时x R o例2、解关于x的不等式(cot ) x 2 3x 21,(0解:当cot1即(0,—)时4 2x3x 20• x>2 或x<1当cot1即=一时x40当cot(0,1)即(一,4-)时2 2x3x 20• 1<x<2⑵•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比较法(差0法,商1法)例3;若实数x1,求证:3(1 x2 4 \x )(1 x2\2x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x 2m |证明:采用差值比较法:m 33( 1 x2x4) (12\2x )3x4x2x42x 2x22x3xx2(x 43x2(x 1)2(x 2 2(x 1)2[(x3 x 3x 21)1)1)2 3]刁;]2x 1,从而(x 1) 1 22(x 1)2[(x -)23(1 x 2 x 4)(1 xx 2)2.讨论:若题设中去掉x 1这一限制条件,要求证的结论如何变换? 例 4、已知 a,b R ,求证 a a b b a b b a .本题可以尝试使用差值比较和商值比较两种方法进行。
证明:1)差值比较法:注意到要证的不等式关于a,b 对称,不妨设a b 0.a b b b (a ab b ab )0,从而原不等式得证。
2)商值比较法:设a b 0,a曲a1,a b 0, 畀1 (旦)a b 1故原不等式得证。
ba b b注: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 步骤是:作差(或作商)、变形、判断符号。
(3)不等式的证明方法:分析法、综合法a b例1、a,b 都是正数。
求证:2.b a证明:由重要不等式 A 2 B 2 2AB 可得本例的证明是综合法。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导数(2)教案 文
导数(2)【探究二】:导数的运算:例2: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sin2x(2)、(3)、【探究三】:求导运算后求切线方程例3:已知函数(1)、若a=1,点P 为曲线上的一个动点,求以点p 为切点的切线的斜率取最小值时的切线方程;(y=x+)(2)、求函数在(0,+)上为单调增函数,试求满足条件的最大整数a 。
(a=1)【探究四】.研究函数的图象例4、(08届云南平远一中五模)函数)(x f y =在定义域)3,23(-内可导,其图象如图所示,记)(x f y =的导函数为)(x f y '=,则不等式0)(≤'x f 的解集为(A ).A [)3,2]1,31[Y - .B ]38,34[]21,1[Y - .C [)2,1]21,23[Y - .D ⎪⎭⎫⎢⎣⎡⎥⎦⎤ ⎝⎛--3,38]34,21[1,23Y Y 例5.已知函数y =f (x )(x ∈R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xf′(x)<0的解集为(B)A .(-∞,12)∪(12,2)B .(-∞,0)∪(12,2) C .(-∞,12∪(12,+∞) D .(-∞,12)∪(2,+∞) 解析:选B.由f (x )图象单调性可得f ′(x )在(-∞,12)∪(2,+∞)大于0,在(12,2)上小于0,∴xf ′(x )<0的解集为(-∞,0)∪(12,2). 三、方法提升1.利用公式求导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及符号,还要注意公式不能用混;2.求复合函数的导数的时候,应分析复合函数的结构,有时一个函数不能一次分解完成,这就需要进一步分解;3.可以利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方程,要注意“过点A 的曲线的切线方程”与“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是不尽相同的,后者A 必为切点,前者未必是切点4.求参数范围的方法:①分离变量法;②构造(差)函数法.5.构造函数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构造时要注意四变原则:变具体为抽象,变常量为变量,变主元为辅元,变分式为整式.四、反思感悟:五、课后作业(1)一、选择题1.对于R 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 x ,若满足()1()x f x -'≥0,则必有(D).A (0)(2)f f +()21f < .B (0)(2)f f +≤()21f.C (0)(2)f f +≥()21f .D (0)(2)f f +()21f >2. 设函数()f x ,()g x 在[],a b 上均可导,且()()f x g x '>',则当a x b <<时,有(C).A ()()f x g x > .B ()()f x g x <.C ()()()()f x g a g x f a +>+ .D ()()()()f x g b g x f b +>+3、()f x 的导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y f x =的图象最有可能的是(C)4、0()sin f x x =,10()()f x f x =',21()()f x f x =',…,1()()n n f x f x +=',n N ∈,则 =(A).A sin x .B sin x - .C cos x .D cos x -5、若曲线4y x =的一条切线l 与直线48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为(A).A 430x y --=;.B 450x y +-=;.C 430x y -+=;.D 430x y ++=6、曲线12x y e =在点()24,e 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D).A 29e 2.B 24e .C 22e .D 2e 二.填空题: 7、已知2()2(2)f x x xf =+',则(2)f '= -48、已知1cos ()xf x xe-=,则()f x '= 三、解答题:9、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21sin y x =+; ()221y x =+;()32ln 1y x =+; ()411x x e y e +=-;()52sin 23y x π⎛⎫=+ ⎪⎝⎭; ()6ln x y e x =⋅()7sin 1cos x y x=+; ()8()21sin cos y x x x x =-⋅+⋅10.设,点P (t ,0)是函数 与函数的图象的一个公共点,两函数的图象在点P 处有相同的切线。
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考试导学案函数与方程教师版
函数与方程A一、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必修1第85页—第94页)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零点:对于函数y=f(x),我们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的零点。
这样,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实数根,也就是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所以方程f(x)=0有实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
(2)、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C 也就是方程f(x)=0的实数根。
(3)、零点存在唯一性定理:如果单调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唯一c∈(a,b),使得f(c)=0,这个C 也就是方程f(x)=0的实数根。
(4)、零点的存在定理说明:①求在闭间内连续,满足条件时,在开区间内函数有零点;②条件的函数在区间(a,b)内的零点至少一个;③间[a,b]上连续函数,不满足f(a)∙f(b)<0,这个函数在(a,b)内也有可能有零点,因些在区间[a,b]上连续函数,f(a)∙f(b)<0是函数在(a,b)内有零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1)、二分法定义:对于区间[a,b]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把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的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2)、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x)的零点近似值步骤如下:①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确度(ε);②求区间(a,b)的中点c;③计算f(c)(I)若f(c)=0,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II)若f(a)∙f(c)<0,则令b=c,(此时零点x0∈(a,c));(III)若f(b)∙f(c)<0,则令a=c,(此时零点x0∈(c,b));④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若|a-b|<ε,则得到零点的近似值a(或b),否则重复②--④步骤。
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函数专题--抽象函数
10、函数 f(x)的定义域为 R,且对任意的 a、b∈ R,f(a+b) = f(a)+f(b), 若 x>0,时, f(x)<0. (1)判断 f(x)的奇偶性,并证明。 (2)判断函数 f(x)的单调性。 (3)若 f(1)=-3 解关于 a 的不等式 f(a2 + a − 5)<9.
11、函数 f(x)是定义在(-1,1)上的函数,对任意 x、y∈(-1,1),总有 f(x)+f(y)=f x∈(-∞, 0)时,f(x)>0. (1)判断 f(x) 在(-1,1)上的奇偶性,并证明; (2)判断 f(x) 在(0,1)上的单调性,并证明; (3)若f
5
东北师大附中 2012-2013 高三数学(文理)第一轮复习导学案 071A
(2)∵ f (24) f (3) f (21) 2 f (3) f (18) ... 8 f (3) 又∵ f (3) a f (3) a f (24) 8a 11.已知 f ( x) 是定义在 R 上的不恒为零的函数,且对于任意的 a, b R, 都满 足: f (a b) af (b) bf (a) . (1)求 f (0), f (1) 的值; (2)判断 f ( x) 的奇偶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 f (2) 2 , un
f (a2 sin x) f (a 1 cos2 x) 对 x R 恒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解: f (a2 sin x) f (a 1 cos2 x) 等价于
a 2 sin x 3 a 2 3 sin x a 2 3 1 2 a 2 cos 2 x a 2 0 a 1 cos x 3 a 2 sin x a 1 cos 2 x a 2 a 1 cos 2 x sin x 5 a 2 a 1 4
68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不等式选讲(2)A
③、如果a>b,那么a+c>b+c,即a>b a+c>b+c。
推论:如果a>b,且c>d,那么a+c>b+d.即a>b, c>d a+c>b+d.
④、如果a>b,且c>0,那么ac>bc;如果a>b,且c<0,那么ac<bc.
⑤、如果a>b >0,那么 (n N,且n>1)
⑥、如果a>b >0,那么 (n N,且n>1)。
(二)、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两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类型:设a为正数。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不等式 的解集是 ,它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小于a的点的集合是开区间(-a,a),如图所示。
如果给定的不等式符合上述形式,就可以直接利用它的结果来解。
第二种类型:设a为正数。根据绝对值的意义,不等式 的解集是{ 或 }
1.
2.
4. (-1<x<0)
5. 时解关于x的不等式
( ; ; )
6、解不等式:
(当a>1时 当0<a<1时 )
7、解不等式: (-1<x<3)
8、已知 求证: 。
证明 ,∴ ,
由例1及上式, 。
9、7、
10、
练习:
1、已知 求证: 。
2、已知 求证: 。
[题型探究四]:指对不等式解法:
例1、解不等式
解:原不等式可化为: ∵底数2>1
∴ 整理得:
67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中三年级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参数方程A
参数方程(教案)A一、知识梳理:(阅读教材:选修4-4第21页至39页) 1、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概念: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数t 的函数()()x f t y g t =⎧⎨=⎩①,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①所确定的点(,)M x y 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①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x y 的变数t 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间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2.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1)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是曲线方程的不同形式,一般地可以通过消去参数得到普通方程.(2)如果知道变数,x y 中的一个与参数t 的关系,例如()x f t =,把它代入普通方程,求出另一个变数与参数的关系()y g t =,那么()()x f t y g t =⎧⎨=⎩就是曲线的参数方程,在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中,必须使,x y 的取值围保持一致.注:普通方程化为参数方程,参数方程的形式不一定唯一。
应用参数方程解轨迹问题,关键在于适当地设参数,如果选用的参数不同,那么所求得的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形式也不同。
3.圆的参数方程设圆O (O 为坐标原点)的半径为r ,点M 从初始位置0M 出发,按逆时针方向在圆O 上作匀速圆周运动,设(,)M x y ,则cos ()sin x r y r θθθ=⎧⎨=⎩为参数。
这就是圆心在原点O ,半径为r 的圆的参数方程,其中θ的几何意义是0OM 转过的角度。
圆心为(,)a b ,半径为r 的圆的普通方程是222()()x a y b r -+-=,它的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a r y b r θθθ=+⎧⎨=+⎩为参数。
4.椭圆的参数方程以坐标原点O 为中心,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 +=>>其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a y b ϕϕϕ=⎧⎨=⎩为参数,其中参数ϕ称为离心角;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标准方程是22221(0),y x a b a b+=>>其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b y a ϕϕϕ=⎧⎨=⎩为参数其中参数ϕ仍为离心角,通常规定参数ϕ的围为ϕ∈[0,2π)。
4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函数的概念及表示A
对于函数f( )满足2≤ ≤3,∴4≤x≤9.∴f( )的定义域为[4,9].
答案:[4,9]
3、函数y= 的值域是{y|y≤0或y≥4},则此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
解析:∵y≤0或y≥4,∴ ≤0或 ≥4.∴ ≤x<3或3<x≤ .
求函数定义域一般有三类问题:
(1)给出函数解析式的:函数的定义域是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集合;
(2)实际问题:函数的定义域的求解除要考虑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应考虑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已知 的定义域求 的定义域或已知 的定义域求 的定义域:
①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尤其是分式函数、无理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②若已知 的定义域 ,其复合函数 的定义域应由 解出.
求函数解析式的题型有:
(1)已知函数类型,求函数的解析式:待定系数法;
(2)已知 求 或已知 求 :换元法、配凑) 满足某个等式,这个等式除 外还有其他未知量,需构造另个等式:解方程组法;
(5)应用题求函数解析式常用方法有待定系数法等.
函数的概念与表示(教案)A
一、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必修1第15页—第26页)
1、函数
(1)、函数的定义: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定义含有三个要素,即定义域A,值域C,对应法则f,当定义域A,对应法则f相同时,两个函数表示是同一个函数,解决一切函数问题必须认真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包含四种形式:
答案:D
解析: 或x≥3 -2<x≤-1或x≥3.
2.若f(x+1)= f(x),则下列函数中f(x)为()
A. B.x+ C.2-xD. x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1节坐标系学案文北师大版
第一节 坐标系[考纲传真] 1.理解坐标系的作用,了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伸缩变换作用下平面图形的变化情况.2.了解极坐标的基本概念,会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能进行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3.能在极坐标系中给出简单图形表示的极坐标方程.(对应学生用书第158页)[基础知识填充]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设点P (x ,y )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x ′=λx ,λ>0,y ′=μy ,μ>0的作用下,点P (x ,y )对应到点P ′(x ′,y ′),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1)极坐标与极坐标系的概念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 ,叫作极点,从O 点引一条射线Ox ,叫作极轴,选定一个单位长度和角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确定了一个平面极坐标系,简称为极坐标系.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M ,用ρ表示线段OM 的长,θ表示以Ox 为始边、OM 为终边的角度,ρ叫作点M 的极径,θ叫作点M 的极角,有序实数对(ρ,θ)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作M (ρ,θ).当点M 在极点时,它的极径ρ=0,极角θ可以取任意值.图(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设M 为平面内的一点,它的直角坐标为(x ,y ),极坐标为(ρ,θ).由图可知下面关系式成立:⎩⎪⎨⎪⎧x =ρcos θy =ρsin θ或⎩⎪⎨⎪⎧ρ2=x 2+y 2tan θ=y x x ≠0图3.常用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曲线图形极坐标方程圆心在极点,半径为r 的圆ρ=r (0≤θ≤2π) 圆心为(r,0),半径为r 的圆ρ=2r cosθ⎝⎛⎭⎪⎫-π2<θ≤π2圆心为⎝⎛⎭⎪⎫r ,π2,半径为r 的圆ρ=2r sin θ(0≤θ<π)过极点,倾斜角为α的直线θ=α(ρ∈R )或θ=π+α(ρ∈R )过点(a,0),与极轴垂直的直线ρcos θ=a ⎝⎛⎭⎪⎫-π2<θ<π2过点⎝⎛⎭⎪⎫a ,π2,与极轴平行的直线ρsin θ=a (0<θ<π)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坐标能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在极坐标系中点与坐标也是一一对应关系.( )(2)若点P 的直角坐标为(1,-3),则点P 的一个极坐标是⎝ ⎛⎭⎪⎫2,-π3.( )(3)在极坐标系中,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不是唯一的.( ) (4)极坐标方程θ=π(ρ≥0)表示的曲线是一条直线.( ) [答案] (1)× (2)√ (3)√ (4)×2.(教材改编)若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线段y =1-x (0≤x ≤1)的极坐标方程为( ) A .ρ=1cos θ+sin θ,0≤θ≤π2B .ρ=1cos θ+sin θ,0≤θ≤π4C .ρ=cos θ+sin θ,0≤θ≤π2D .ρ=cos θ+sin θ,0≤θ≤π4A [∵y =1-x (0≤x ≤1),∴ρsin θ=1-ρcos θ(0≤ρcos θ≤1), ∴ρ=1sin θ+cos θ⎝ ⎛⎭⎪⎫0≤θ≤π2.]3.(教材改编)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则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___.x 2+y 2-2y =0 [由ρ=2sin θ,得ρ2=2ρsin θ.所以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y =0.]4.已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2ρsin ⎝ ⎛⎭⎪⎫θ-π4=2,点A 的极坐标为A ⎝⎛⎭⎪⎫22,7π4,则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为________.522 [由2ρsin ⎝ ⎛⎭⎪⎫θ-π4=2,得2ρ⎝⎛⎭⎪⎫22sin θ-22cos θ=2,∴y -x =1.由A ⎝ ⎛⎭⎪⎫22,7π4,得点A 的直角坐标为(2,-2). ∴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d =|2+2+1|2=522.]5.已知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2ρ·sin ⎝⎛⎭⎪⎫θ-π4-4=0,求圆C 的半径.【导学号:00090368】[解] 以极坐标系的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以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圆C 的极坐标方程可化为ρ2+22ρ⎝⎛⎭⎪⎫22sin θ-22cos θ-4=0,化简,得ρ2+2ρsin θ-2ρcos θ-4=0. 则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x +2y -4=0,即(x -1)2+(y +1)2=6, 所以圆C 的半径为 6.(对应学生用书第159页)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将圆x 2y 2C .(1)求曲线C 的方程;(2)设直线l :2x +y -2=0与C 的交点为P 1,P 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过线段P 1P 2的中点且与l 垂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解] (1)设(x 1,y 1)为圆上的点,在已知变换下变为曲线C 上的点(x ,y ),依题意,得⎩⎪⎨⎪⎧x =x 1,y =2y 1.2分由x 21+y 21=1得x 2+⎝ ⎛⎭⎪⎫y 22=1,故曲线C 的方程为x 2+y 24=1.5分(2)由⎩⎪⎨⎪⎧x 2+y 24=1,2x +y -2=0,解得⎩⎪⎨⎪⎧x =1,y =0或⎩⎪⎨⎪⎧x =0,y =2.6分不妨设P 1(1,0),P 2(0,2),则线段P 1P 2的中点坐标为⎝ ⎛⎭⎪⎫12,1,所求直线斜率为k =12,于是所求直线方程为y -1=12⎝ ⎛⎭⎪⎫x -12,化为极坐标方程,并整理得2ρcos θ-4ρsin θ=-3, 故所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34sin θ-2cos θ.10分[规律方法] 1.解答该类问题应明确两点:一是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公式的意义与作用;二是明确变换前的点P (x ,y )与变换后的点P ′(x ′,y ′)的坐标关系,利用方程思想求解.2.求交点坐标,得直线方程,最后化为极坐标方程,其实质是将x =ρcos θ,y =ρsinθ代入转化.[变式训练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伸缩变换φ:⎩⎪⎨⎪⎧x ′=3x ,2y ′=y .(1)求点A ⎝ ⎛⎭⎪⎫13,-2经过φ变换所得点A ′的坐标;(2)求直线l :y =6x 经过φ变换后所得直线l ′的方程. [解] (1)设点A ′(x ′,y ′),由伸缩变换φ:⎩⎪⎨⎪⎧x ′=3x ,2y ′=y ,得⎩⎪⎨⎪⎧x ′=3x ,y ′=y 2,∴x ′=13×3=1,y ′=-22=-1.∴点A ′的坐标为(1,-1).(2)设P ′(x ′,y ′)是直线l ′上任意一点.由伸缩变换φ:⎩⎪⎨⎪⎧x ′=3x ,2y ′=y ,得⎩⎪⎨⎪⎧x =x ′3,y =2y ′,代入y =6x ,得2y ′=6·x ′3=2x ′,∴y ′=x ′为所求直线l ′的方程.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立极坐标系,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4.(1)M 为曲线C 1上的动点,点P 在线段OM 上,且满足|OM |·|OP |=16,求点P 的轨迹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A 的极坐标为⎝⎛⎭⎪⎫2,π3,点B 在曲线C 2上,求△OAB 面积的最大值.[解] (1)设点P 的极坐标为(ρ,θ)(ρ>0),点M 的极坐标为(ρ1,θ)(ρ1>0). 由题设知|OP |=ρ,|OM |=ρ1=4cos θ.由|OM |·|OP |=16得C 2的极坐标方程ρ=4cos θ(ρ>0). 2分 因此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2+y 2=4(x ≠0). 4分(2)设点B 的极坐标为(ρB ,α)(ρB >0).由题设知|OA |=2,ρB =4cos α,于是△OAB 的面积S =12|OA |·ρB ·sin∠AOB6分=4cos α·⎪⎪⎪⎪⎪⎪sin ⎝ ⎛⎭⎪⎫α-π3 =2⎪⎪⎪⎪⎪⎪sin ⎝ ⎛⎭⎪⎫2α-π3-32≤2+ 3.8分当α=-π12时,S 取得最大值2+ 3.所以△OAB 面积的最大值为2+ 3.10分[规律方法] 1.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的关键是灵活应用互化公式:x =ρcos θ,y =ρsin θ,ρ2=x 2+y 2,tan θ=yx(x ≠0).2.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时,要注意ρ,θ的取值范围及其影响;要善于对方程进行合理变形,并重视公式的逆向与变形使用;要灵活运用代入法和平方法等方法. [变式训练2] (2016·北京高考改编)在极坐标系中,已知极坐标方程C 1:ρcos θ-3ρsin θ-1=0,C 2:ρ=2cos θ.(1)求曲线C 1,C 2的直角坐标方程,并判断两曲线的形状; (2)若曲线C 1,C 2交于A ,B 两点,求两交点间的距离. [解] (1)由C 1:ρcos θ-3ρsin θ-1=0, ∴x -3y -1=0,表示一条直线. 由C 2:ρ=2cos θ,得ρ2=2ρcos θ, ∴x 2+y 2=2x ,则(x -1)2+y 2=1. ∴C 2是圆心为(1,0),半径r =1的圆. (2)由(1)知点(1,0)在直线x -3y -1=0上, 因此直线C 1过圆C 2的圆心.∴两交点A ,B 的连线段是圆C 2的直径. 因此两交点A ,B 间的距离|AB |=2r =2.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的应用(2016·全国卷Ⅰ)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x =a cos t ,y =1+a sin t (t为参数,a >0).在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C 2:ρ=4cosθ.(1)说明C 1是哪一种曲线,并将C 1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直线C 3的极坐标方程为θ=α0,其中α0满足tan α0=2,若曲线C 1与C 2的公共点都在C 3上,求A .[解] (1)消去参数t 得到C 1的普通方程为x 2+(y -1)2=a 2,则C 1是以(0,1)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2分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C 1的普通方程中,得到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2ρsinθ+1-a 2=0.4分(2)曲线C 1,C 2的公共点的极坐标满足方程组⎩⎪⎨⎪⎧ρ2-2ρsin θ+1-a 2=0,ρ=4cos θ.若ρ≠0,由方程组得16cos 2θ-8sin θcos θ+1-a 2=0, 由已知tan θ=2,得16cos 2θ-8sin θcos θ=0, 8分从而1-a 2=0,解得a =-1(舍去)或a =1.当a =1时,极点也为C 1,C 2的公共点,且在C 3上. 所以a =1.10分[规律方法] 1.第(1)问将曲线C 1的参数方程先化为普通方程,再化为极坐标方程,考查学生的化归与转化能力.第(2)问中关键是理解极坐标方程,有意识地将问题简单化,进而求解.2.由极坐标方程求曲线交点、距离等几何问题时,如果不能直接用极坐标方程解决,可先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求解.[变式训练3] (2018·石家庄模拟)已知曲线C 1:x +3y =3和C 2:⎩⎨⎧x =6cos φ,y =2sin φ(φ为参数).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且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1)把曲线C 1和C 2的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设C 1与x ,y 轴交于M ,N 两点,且线段MN 的中点为P .若射线OP 与C 1,C 2交于P ,Q 两点,求P ,Q 两点间的距离.[解] (1)曲线C 1化为ρcos θ+3ρsin θ= 3. ∴ρsin ⎝ ⎛⎭⎪⎫θ+π6=32.2分曲线C 2化为x 26+y 22=1.(*) 将x =ρcos θ,y =ρsin θ代入(*)式 得ρ26cos 2θ+ρ22sin 2θ=1,即ρ2(cos 2θ+3sin 2θ)=6.∴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61+2sin 2θ. 4分(2)∵M (3,0),N (0,1),∴P ⎝⎛⎭⎪⎫32,12, ∴OP 的极坐标方程为θ=π6,6分把θ=π6代入ρsin ⎝ ⎛⎭⎪⎫θ+π6=32得ρ1=1,P ⎝ ⎛⎭⎪⎫1,π6. 把θ=π6代入ρ2=61+2sin 2θ得ρ2=2,Q ⎝ ⎛⎭⎪⎫2,π6. 8分 ∴|PQ |=|ρ2-ρ1|=1,即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1.10分。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导数(1)教案 文
导数(1)一、 知识梳理:(阅读选修教材2-2第18页—第22页)1、 导数及有关概念: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设函数)(x f y =在0x x =处附近有定义,当自变量在0x x =处有增量x ∆时,则函数()y f x =相应地有增量)()(00x f x x f y -∆+=∆,如果0→∆x 时,y ∆与x ∆的比x y ∆∆(也叫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有极限即xy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我们把这个极限值叫做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x x y =',即0000()()()lim x f x x f x f x x∆→+∆-'=∆ 在定义式中,设x x x ∆+=0,则0x x x -=∆,当x ∆趋近于0时,x 趋近于0x ,因此,导数的定义式可写成000000()()()()()lim lim x o x x f x x f x f x f x f x x x x ∆→→+∆--'==∆-.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0000()()()lim x f x x f x f x x∆→+∆-'=∆是函数)(x f y =在点0x 的处瞬时变化率,它反映的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变化..的快慢程度. 它的几何意义是曲线)(x f y =上点()(,00x 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 即0()k f x =', 要注意“过点A 的曲线的切线方程”与“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是不尽相同的,后者A 必为切点,前者未必是切点.因此,如果)(x f y =在点0x 可导,则曲线)(x f y =在点()(,00x f x )处的切线方程为 000()()()y f x f x x x -='-3.导函数(导数):如果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的每点处都有导数,此时对于每一个),(b a x ∈,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导数()f x ',从而构成了一个新的函数()f x ', 称这个函数()f x '为函数)(x f y =在开区间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也可记作y ',即()f x '=y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00 说明 :导数与导函数都称为导数,这要加以区分,求一个函数的导数,就是求导函数,求一个函数在给定点处的导数,就是求导函数值.函数)(x f y =在0x 处的导数0x x y ='就是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b a x ∈上导数()f x '在0x 处的函数值,即0x x y ='=0()f x '.所以函数)(x f y =在0x 处的导数也记作0()f x ' 4.可导与连续的关系:如果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每一点都有导数,则称函数)(x f y =在开区间),(b a 内可导;如果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那么函数)(x f y =在点0x 处连续,反之不成立. 函数具有连续性是函数具有可导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5.求函数()y f x =的导数的一般步骤:()1求函数的改变量)()(x f x x f y -∆+=∆ ()2求平均变化率xx f x x f x y ∆-∆+=∆∆)()(; ()3取极限,得导数y '=()f x '=xy x ∆∆→∆0lim 6.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0'=C (C 为常数);1)'(-=n n nx x (Q n ∈);x x cos )'(sin =; x x sin )'(cos -=;1(ln )x x '=; 1(log )log a a x e x '=, ()x x e e '= ; ()ln x x a a a '=7.求导法则:法则1 [()()]()()u x v x u x v x ±'='±'.法则2 [()()]()()()()u x v x u x v x u x v x '='+', [()]'()Cu x Cu x '=法则3: '2''(0)u u v uv v v v -⎛⎫=≠ ⎪⎝⎭二、 题型探究:【探究一】. 导数的几何意义例1:已知曲线 .(1)、求曲线在点P (2,4)处的切线方程;(y=4x-4)(2)、求过点P(2,4)的曲线的切线方程;(y=x+2,y=4x-4)(3)、求过点P(0,0)的曲线的切线方程;(y=x)(4)、求斜率为1的曲线的切线方程。
67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第一轮复习导学案-不等式选讲
不等式及性质(2)(教案)A一、 基本知识点:(1).含有参数不等式的解法例1:解关于x 的不等式 34422+>+-m m mx x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3|2|+>-m m x当03>+m 即3->m 时 )3(232+-<-+>-m m x m m x 或∴333-<+>m x m x 或当03=+m 即3-=m 时 0|6|>+x ∴x ≠-6当03<+m 即3-<m 时 x ∈R 。
例2、解关于x 的不等式 20(,1)(cot 232πθθ≤<<-+-x x 解:当1cot >θ即θ∈(0,4π)时 0232<-+-x x ∴x >2或x <1 当1cot =θ即θ=4π时 x ∈φ 当)1,0(cot ∈θ即θ∈(4π,2π)时 0232>-+-x x ∴1<x <2 (2).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比较法(差0法,商1法)例3;若实数1≠x ,求证:.)1()1(32242x x x x ++>++证明:采用差值比较法:2242)1()1(3x x x x ++-++=3242422221333x x x x x x x ------++=)1(234+--x x x=)1()1(222++-x x x =43)21[()1(222++-x x ,04321(,0)1(,122>++>-≠x x x 且从而∴ ,04321[()1(222>++-x x∴ .)1()1(32242x x x x ++>++讨论:若题设中去掉1≠x 这一限制条件,要求证的结论如何变换?例4、已知,,+∈R b a 求证.a b b a b a b a ≥本题可以尝试使用差值比较和商值比较两种方法进行。
证明:1) 差值比较法:注意到要证的不等式关于b a ,对称,不妨设.0>≥b a 0)(0≥-=-∴≥---b a b a b b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从而原不等式得证。
东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一轮导学案:坐标系【A】
坐标系(教案)A一、 知识梳理:(阅读教材:选修4-4第1页至20页)1. 平面直角坐标系(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 都可以唯一的实数对(x,y)确定.(2)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伸缩变换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在变换 的作用下,点p(x,y)对应到点(),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2. 极坐标系(1). 极坐标系的建立:在平面上取一个定点O ,自点O 引一条射线OX ,同时确定一个单位长度和计算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其中O 称为极点,射线OX 称为极轴。
)(2)、极坐标系内一点的极坐标的规定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 ,用 ρ 表示线段OM 的长度,用 θ 表示从OX 到OM 的角度,ρ 叫做点M 的极径, θ叫做点M 的极角,有序数对(ρ,θ)就叫做M 的极坐标。
特别强调:由极径的意义可知ρ≥0;当极角θ的取值范围是[0,2π)时,平面上的点(除去极点)就与极坐标(ρ,θ)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我们约定,极点的极坐标是极径ρ=0,极角是任意角.(3)、负极径的规定在极坐标系中,极径ρ允许取负值,极角θ也可以取任意的正角或负角当ρ<0时,点M (ρ,θ)位于极角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上,且OM=ρ。
M(ρ,θ)也可以表示为))12(,()2,(πθρπθρ++-+k k 或 )(z k ∈(4).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互化: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且在两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平面内任意一点P 的直角坐标与极坐标分别为),(y x 和),(θρ,则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如下两组公式:{θρθρsin cos ==y x { xy y x =+=θρtan 222 说明1.上述公式即为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2.通常情况下,将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时,取ρ≥0,0≤θ≤π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Ⅲ)过点(a, )(a>0),且平行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a。
二、题型探究:
探究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的应用
例1、在直角坐标系中,求下列方程所对应的图形经过伸缩变换 后的图形。
(1)2x+3y=0; (2)
解: (1)X’+y’=0; (2) =1
∴圆 的圆心坐标为(1,0)。
∵圆 经过点 ,∴圆 的半径为 。∴圆 经过极点。∴圆 的极坐标方程为 。【考点】直线和圆的极坐标方程。
【解析】根据圆 圆心为直线 与极轴的交点求出的圆心坐标;根据圆 经过点 求出圆 的半径。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
2.通常情况下,将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时,取 ≥0, ≤ ≤ 。
3.互化公式的三个前提条件
(1). 极点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
(2). 极轴与直角坐标系的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
(3). 两种坐标系的单位长度相同.
(5).简单曲线的极坐标系方程
一般地,如果一条曲线上任意一点都有一个极坐标适合方程 ,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称为这条曲线的极坐标方程,这条曲线称为这个极坐标方程的曲线。
(其中O称为极点,射线OX称为极轴。)
(2)、极坐标系内一点的极坐标的规定
对于平面上任意一点M,用表示线段OM的长度,用表示从OX到OM的角度,叫做点M的极径,叫做点M的极角,有序数对(,)就叫做M的极坐标。
特别强调:由极径的意义可知≥0;当极角的取值范围是[0,2 )时,平面上的点(除去极点)就与极坐标(,)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约定,极点的极坐标是极径=0,极角是任意角.
例2、在同一平面坐标系中,经过伸缩变换 后,曲线C变为曲线 ,求曲线C的方程并画出图象。
解:
探究二:求动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
例3: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 的圆心 ,半径 ,
(1)求圆 的极坐标方程。
(2)若 点在圆 上运动, 在 的延长线上,且OP:OQ=3:2,求动点 的轨迹方程。
解:(1) 6cos )(2)设Q , )P( , ) = , = , 9cos )
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一点,在变换 的作用下,点p(x,y)对应到点 ( ),称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2.极坐标系
(1).极坐标系的建立:
在平面上取一个定点O,自点O引一条射线OX,同时确定一个单位长度和计算角度的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则有:
例5:如图,点A在直线x=4上移动,⊿OP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PA的顶角为∠OPA(O,P,A依次按顺时针方向排列),求点P的轨迹方程,并判断轨迹形状。
思路解析:建立极坐标系设出点的坐标,根据题意用代入法求解。
解答:取O为极点,x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直线x=4的极坐标方程为 ∵点A在直线 上,
探究三:极坐标与极坐标方程的应用
例4:已知P,Q分别在∠AOB的两边OA,OB上,∠AOB= ,⊿POQ的面积为8,求PQ中点M的极坐标方程。
思路解析:(1)建立以O为极点,OP所在直线为极轴的极坐标系;(2)设点M的极坐标,依⊿POQ的面积建立关系式。
解答:建立如图所示极坐标系,设动点M坐标为 ,P,Q两点坐标分别为
∴ ①
∵⊿OPA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OPA= ,而|OP|= ,|OA|= ,以及 ,
∴ = ,且 ②
把②代入①得点P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
=4得
∴点P的轨迹的普通方程为x+y=4,是过点(4,0)且倾斜角为 的直线。
四、反思感悟
五、课时作业
1、抛物线 经过伸缩变换 后得到
2、把圆 变成椭圆 的伸缩变换为
(6).常见的几种圆与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①圆的极坐标方程:
(Ⅰ)圆心在极点,半径为R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
(Ⅱ) 圆心在(a,0),半径为a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2a ;
(Ⅲ) 圆心在(a, ),半径为a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2asin ;
②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Ⅰ)过极点,倾斜角为 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 ;
3、在同一坐标系中将直线 变成直线 的伸缩变换为
4、把曲线 的图象经过伸缩变换 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方程为
5、在极角坐标系中,过点 ,与极轴垂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C)
A B C D
6、与方程 表示同一曲线的是(B)
A B C D
7在极坐标系中,过点 且与极轴平行的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是 =-2
8、在极坐标系中,过圆 的圆心,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方程是 =2
9、在极坐标系中,过点 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是 =-
10、直线 与圆 的位置关系相交。
11、【2012高考江苏21C】[选修4 - 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在极坐标中,已知圆 经过点 ,圆心为直线 与极轴的交点,求圆 的极坐标方程.
【答案】解:∵圆 圆心为直线 与极轴的交点,
∴在 中令 ,得 。
(3)、负极径的规定
在极坐标系中,极径允许取负值,极角也可以取任意的正角或负角
当<0时,点M(,)位于极角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上,且OM= 。
M(,)也可以表示为
(4).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互化: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为极点,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且在两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平面内任意一点P的直角坐标与极坐标分别为 和 ,则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得到如下两组公式:
坐标系(教案)A
一、知识梳理:(阅读教材:选修4-4第1页至20页)
1.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唯一的实数对(x,y)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伸缩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