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合集下载

历史七下第1-3单元复习重点(有答案)

历史七下第1-3单元复习重点(有答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三、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开凿人:隋炀帝。

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第2课“贞观之治”★二、“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史称“贞观之治”。

三、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

继续实行唐太宗的政策,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也称“贞观遗风”)。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为治”: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方面: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商业区。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朝科举制度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由于唐太宗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被尊奉为“天可汗”与吐蕃的关系:1、吐蕃的概况: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生活在今天青藏高原一带。

2、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了松赞干布。

3、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嫁给了尺带珠丹。

后来吐蕃赞普上书: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中国人被称为唐人:说明唐朝的强盛和对外国影响大。

★唐与日本的关系:1、隋唐时,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2、唐朝时期,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主持修筑了唐昭提寺。

3、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1)仿唐制度;2)创制文字;3)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保留了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第7、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科学技术1、建筑: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

教学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

教学难点:隋初经济的繁荣。

三、课前准备师:搜集本课的资料,相关的图片。

生:在图书馆搜集有关大运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导言引入师:讲述“XXX赏琼花”的故事,那么XXX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

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二、互动授课让学生阅读第一框的内容师:隋朝是哪年树立的?XXX 又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什么意义?引导进修概括出“结束了西晋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的场面,开创?20161四段,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经过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六省市。

全长四五千里,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开通后“高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总结:“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全国统治。

”“XXX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在小组交流。

总结:不对。

XXX开凿大运河,既有贪恋江都的美景的动机,搜括江南财富的目的,也有兵力强大,帝王的霸气。

师:XXX对为什么能够开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总结: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师: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生:学生分小组讨论:全面分析XXX开凿大运河的功过。

出示唐2016课外延伸:比较XXX和XXX的功过。

板书设计:隋朝:繁盛: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一时:二世灭亡,共38年2第2课贞观之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树立、贞观之治和XXX的统治等基本史实。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李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⑵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⑶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⑷了解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

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⑵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或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⑶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

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科举制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举制的诞生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是隋唐社会繁荣和文化绚丽的因素之一,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处理方法:通过层层设疑、讨论、归纳,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思路;即隋朝的历史任务主要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

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突破了门第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

唐朝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科举制度:扩大国学规模,扩大生源,增加科目,丰富考试内容,严格考试制度。

2、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处理方法: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隋唐扩展到后世,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从而能够全面辨证的分析和评价科举制。

课前导学:1、查找相关资料,如明经、进士、状元、榜眼、探花等内容。

2、查找一些历史知名人物如姚崇、李白、李昂、杜甫等人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是否中过进士?3、联系现实深入思考为今天的考试制度献计献策。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导学案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导学案

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教师寄语: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学习目标1、了解回纥、靺鞨、南诏的社会生活及与唐朝的关系。

了解吐蕃的社会发展及与唐朝的关系。

能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影响,逐步培养自己的分析归纳能。

2、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知识。

3、全面理解科举制的影响。

4、从科举制对隋唐繁荣的影响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唐朝的民族政策和科举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学习难点唐朝居住在边疆的少数民族较多。

课程导入世界上最早的选官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你知道科举制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它与我们现在的考试有什么不同呢?今天的人们习惯把考上大学称作“登龙门”,也常常把当年本地高考文理科的第一名分别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

你知道“登龙门”一词的由来吗?“状元”又是怎么回事呢?有个成语叫做“金榜题名”,还有个与之对应的成语叫做“名落孙山”。

你知道它们的含义与由来吗?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唐朝的民族政策1、唐朝边疆生活的民族:(1)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人,是的祖先。

(2)生活在色楞格河流域的人,是的祖先。

(3)生活在云南苍山洱海一带的人,是和的祖先。

(4)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族。

2、唐朝的民族政策: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

表现为:(1)。

唐太宗时在西域设立,武则天时在西域设立。

(2)任用(3)对。

(4)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唐玄宗封族首领为;封族首领为。

唐太宗时把嫁给了吐蕃首领;唐中宗时把嫁给了吐蕃首领。

唐穆宗时,唐朝和吐蕃会盟,吐蕃刻成。

科举制度的确立1、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时期,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2)隋炀帝时,正式设立,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1)唐太宗:扩充规模,增加。

(2)武则天:武则天时开创了制度,又设立。

3、常设的考试科目是和。

考中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4、科举制的影响:二、合作探究:1、“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之中隐含着一个成语“名落孙山”;你知道“皇榜”、“名落孙山”都与我国古代的哪一考试制度在关吗?这种考试制度是什么时候正式诞生的?为什么要用这种制度选拔官员?2看课本20页“参与园地2”你怎样理解唐太宗的这句话/?想一想,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谁?三、拓展延伸:学习了科举制后,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四、达标检测1.回纥是哪个民族的祖先?()A.白族 B.彝族 C.藏族 D.维吾尔族2.唐太宗将哪一位公主嫁到吐蕃?()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高阳公主 D.尺尊公主3、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关系反映的是()A、唐与南诏的关系B、唐与吐蕃的关系C、唐与突厥的关系D、唐与回纥的关系4、“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二——唐朝的政治制度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二——唐朝的政治制度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朝代之一,其政治制度是其繁荣盛世的关键之一。

在历史上,唐朝被誉为“盛世”、“画瓷盘一把铜,政纲新十一条”的代表,其中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功不可没。

本文将探讨唐朝的政治制度。

唐朝的治国方略隋朝的衰落导致了唐朝的出现。

唐朝的建立者李渊,并不是一个有着丰富执政经验的统治者,在他的大臣的帮助下,一步步实现了唐朝的建立。

在早期,唐朝的政治制度借鉴了隋朝的制度,并进行了深度的改革和完善。

李渊认为:“前代轻重节度,各有不同,吾将行东周之政,设三公九卿而已。

”这也预示着唐朝将进行全面的制度改革。

唐朝最大的改革是行政制度的鼻祖——州、县制度,该制度在中央政府的总控下,将地方的行政权限逐渐下放,从而增加了地方的管理效率和地方行政的自主权。

该制度,也赋予了地方官员更多的权益,同时也为唐朝的纳服提供了可能。

州和县的划分主要根据地理条件、人口和财政状况进行调整,提高了行政办公的效率。

唐朝的官制唐朝的官制为三品制度,官员分为三品:一品、二品和三品。

一品官员主要担任中央机构、皇室园林和严重违反律法的监察机构;二品官员主要管理地方和中央机构的重要职务并对考试进行监督;三品官员则主要负责地方官员的晋升和考核工作。

此外,唐朝还设立了宰相和枢密阁等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的决策和运筹。

这些官员的地位和职能,使唐朝的政治制度空前完善和健全。

唐朝的科举制度唐朝最为人熟知的依然是科举制度,而科举制度也是唐朝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举制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法,据传说唐太宗使用了该制度,并被后世推广和发扬。

科举制共分为三个部分:进士、举人和秀才。

进士是科举制中最高级别的华族人士,符合条件的人才能进入进士科,并参加童男子科,考试成绩优秀者可成为进士。

在唐朝,进士被视为最高级别的官员,拥有更大的权利和地位。

唐代进士中,有一些人在之后的政治生涯中成为关键人物,如杨炯,魏徵和颜师古等。

他们有一定的影响力,并成为唐朝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被人看重。
进士究竟是什么荣誉?为什么这么让人重视?它是哪种制 度的产物?这种制度是何时创立、发展和完善的呢?让我们一 起走进第4课,去探究这些问题。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1.和小组同学一起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要求:①积极参与讨论,不当旁观者。②及时记下你的想法。 2.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唐朝的民族政策,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唐太宗的话反映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什么关系?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思路提示:以唐太宗对“夷狄”和“中华”的态度为突
破口,理解当时的民族政策及其实施的结果。 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明的、和睦友好的、平等的民 族政策。 因为唐初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才会出现材料二所说的 汉藏关系“和同为一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为盛。”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
社会——隋唐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学习目标
• 1.列举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少数民族,知道唐朝实行的开明 的民族政策。 • 2.能说出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的过程,以及科
举制度的影响。
学习重点
唐朝与吐蕃的友好交往,以及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
(4)你认为隋唐创立和完善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为了巩固隋唐的统治。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分享交流
1.展示交流 (1)你认为唐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怎样?有哪些具体表现?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唐朝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融洽。 表现:与吐蕃“和同为一家”;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 可汗,双方关系友好。 因为唐朝采用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2)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读书人还是统治者? 从课文后面的【参与园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 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中就可以看出,实行科举考试的 目的是为朝廷选拔优秀的治国人才,真正的获益者当然是封建 最高统治者皇帝。

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梳理(完整版)

初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知识点梳理(完整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和灭亡一、隋的统一: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

2、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3、隋统一后的措施?①、发展经济。

②、编订户籍。

③、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4、隋朝措施的政治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二、开通大运河:1、开通大运河时间、人物、目的:隋炀帝(杨广)从605年起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开通大运河能够开通的原因:①、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

②、以天然河道为基础。

3、大运河的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4、大运河的长度和地位: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隋朝大运河的影响(积极、消极):积极影响: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消极影响:加重了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人民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7、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三、开创科举取士的制度: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时,创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隋朝创立科举制,唐朝完善,明清衰落,到1905年废除,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

4、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②、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③、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④、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300年。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1、唐朝与各族交往的情况
2、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注意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唐朝在各地区设立行政机构,任用民族首领做长官,对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很尊重。

4、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呈现如下特点:
⑴战争征服后设置机构。

唐初,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给予适当安置;后来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

⑵册封首领。

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还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⑶联姻“和亲”。

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亲,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结婚后,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二、科举制度的确立
1、概述: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主要考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加试文史方面的知识,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明经科主要是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2、科举制度的原则是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

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

3、影响:提高了各级政府官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七年级下册历史4-8课

七年级下册历史4-8课
印刷 唐朝初年发明,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金刚经》。 火药 孙思邈书中记载,在唐初发明,开始运用于军事上是在唐朝 末年。 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 桥。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设计者是隋朝著名工匠李 春。 晋江的安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 第八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 唐诗 著名诗人有李白,人称“诗仙”,创作风格是豪迈奔放,想 象力丰富。杜甫,人称诗圣,诗被人称为“诗史”。创作风格是语 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唐诗兴盛的原因: ①唐代确立了科举取士制度,实行比较开放的文化政策;②
唐朝帝王大都喜爱或能创作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 内容。
乐舞 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敦煌莫高窟 以佛教故事为主,是中 国古代艺术成就最高的石窟艺术。
谴唐使 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鉴真 唐朝高僧 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五次失败,最后双目失明, 贡献: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玄奘 唐朝高僧 唐太宗时期,为求取佛经精义,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历尽九死一生,贡献: 促进了中国与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 长安 唐朝都城 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大明宫在长安城的北边
①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②读书人 科举制度的作用: 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③19世纪英国的文官 制度,就是仿照科举制度的。 衣食住行时尚:①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还好吃面食;② 唐人喜好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③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④唐 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原因:①盛唐时期国运鼎盛,政局安定;②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革新,为社会发展注入 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表现:体现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宏放、汇纳百川与充满时代创新活 力的时代精神。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政策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政策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政策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其政治制度及政策也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篇文章将着重探讨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及其政策。

一、政治制度1. 隋朝政治制度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封建王朝,其政治制度主要是由北周和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而来,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隋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中央集权制: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极为严格,所有的地方官员都是由朝中派出的监察使进行审查,这样保证了朝廷对各地的掌控。

三省六部制:在隋朝时期,大臣们修改并且完善了中央六部的框架,针对每一个本部的功能用途不同而进行了划分,这些本部分别是礼部、兵部、度支部、户部、刑部和工部,这也是唐朝沿用的政治制度。

科举制:隋朝时期也开始运用科举制来选拔官员。

科举制分为秀才、举人和进士三个等级,进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制度,可以说是所有秀才、举人所追求的目标。

2. 唐朝政治制度唐朝的政治制度是在继承隋朝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得以完善,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朝的重要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中央集权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中央集权制:唐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比隋朝更加强化,同时唐朝在亲政后,也逐渐开始实行皇帝亲临政治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朝廷对各地的掌控。

唐朝的政治制度体系促进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三省六部制:唐朝沿袭了隋朝三省六部制,但唐朝在实行这一制度时加强了对中央六部的规范化,并增加了制定方针的机构和制度。

唐朝的治理能力极大提高。

科举制:唐朝对科举制做了形式上的改革,将科举制分为:自由策、贡举制、殿试三个环节。

改革后科举制更具公正性,选拔到的人才更加优秀,进一步增强了国家的治理能力。

二、政策1. 隋朝政策隋朝在政策上实施了积极的开疆拓土、平乱安民和加强农业开发的政策。

开疆拓土:隋朝多次出兵,开创了大片新疆土并确立了边境线,为唐朝的疆域和国势奠定了基础。

平乱安民:隋朝时期战乱连年,各地的民众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隋朝皇帝对内政工作极度重视,严禁法外施暴和官员苛政,使得民众的生活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第4课_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第4课_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
维吾尔族
自主学习二
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解答以下问题: 1、(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 (2)这个朝代的哪些皇帝为科举制做出了 什么样的贡献? 2、(1)科举制在唐朝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2)有哪些皇帝为科举制的发展做出了贡 献? 3、科举考试的内容是什么? 4、科举制有什么历史意义?
学习活动 课堂讨论:古今考试制度比较
相同点:公平竞争,使有能力的人有施展才能的
舞台;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择优录用;考试纪 律严格。
不同点:
项目
科目 设置 考试 内容
隋唐科举考试
偏重文科 偏重经书、诗赋,比较 脱离现实。
当今学校考试
有文科、理科,设置较合 理。 结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学 生全面发展。
考试的根 本目的
注意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在各民 族地区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用当地民 族首领做长官,尊重当地民族的风俗习 惯。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3、唐朝与各民族交往史实:
民族 吐蕃 与唐朝的关系 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 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 通婚。 唐蕃会盟 今何族的祖先 藏族
回纥
靺鞨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
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 ,以巩固统治。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选 拔人才。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自主学习一
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解答以下问题:
1、唐朝时期主要的少数民族都有哪些? Nhomakorabea2、唐朝对待少数民族采取了什么政策? 3、唐朝和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有 哪些?(人物、事件)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1、唐朝时期主要的民族 靺 鞨
吐 蕃
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2、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内容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第四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得到发展的原因
1、国家统一强盛(前提、威慑力) 2、中央王朝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凝聚力、感召力) 3、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吸引力) 4、交通发达,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科举制
科:分科考试
举:选拔官吏
科举制: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 选拔官吏的制度
自学指导 1.科举制度何时创立?何时得到 完善与发展? 2.科举制度对隋唐社会的发展产 生了怎样的影响?
2、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
自学指导
1.唐朝时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 些? 2.唐朝时与少数民族关系友好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唐玄宗封 “怀仁可汗” 设立安西、 北庭都护府
唐玄宗封 “渤海郡王”
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 唐穆宗:“唐蕃 南诏 开明 和亲 行政 回纥 会盟 机构 经济文化交流 突厥 靺鞨
欢迎走进 历史课堂
社旗县青台中学 李海燕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 治者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矛盾 重重。但在唐初,却有一位皇 帝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各族 首领尊他为“天可汗”。这位 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 民族的尊重?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第四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 与科举制度
1、唐朝与吐蕃的友好交往。
唐太宗见到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 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是什么意思?
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2) 唐太宗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人才,有利 于加强唐朝的统治。
人 生 四 大 幸 事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科举制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唐朝的制度内容和作用

唐朝的制度内容和作用

唐朝的制度内容和作用1. 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制度中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就是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一制度确保了统治者对全国的控制力,使得国家能够高效地管理和运作。

唐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系统化的官制。

唐朝的官员分为数十个等级,并按照官员的职务、等级等因素给予不同的待遇和权力。

官员之间存在明确的层级关系,下级官员必须服从上级的指挥和管理。

中央集权制度还体现在严格的考试选拔制度上。

唐朝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确保政府中有能力和才干的官员。

这一制度使得社会上的优秀人才有机会进入政府,并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晋升官职。

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是确保国家的政权稳定和统一。

它使得统治者能够有效地控制全国的资源和行政机构,减少地方分权的可能性,从而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此外,中央集权制度也促进了统治者对外征服和控制其他地区的能力,有助于唐朝的疆域扩张。

2. 完善的律令法制唐朝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律令法制,以确保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这一法制体系基于礼法思想和儒家伦理观念,对社会各方面的规范进行了详细的划定。

唐朝的律令法制包括刑法、律令和册府元龟等法典。

刑法对犯罪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并规定了对不同犯罪的惩罚措施,如钳刑、宫刑、流放等。

律令则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的规范,包括土地的管理、税收的征收、人民的权利与义务等。

册府元龟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法典,收录了唐代以前的法律法规,成为唐代法律制度的重要参考书。

唐朝法制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它确保了法律的权威和约束力,使得人民在社会中享有相对稳定的权益和安全感。

同时,法制也提供了一种解决争议和矛盾的机制,减少了社会的纠纷和冲突,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维护。

3. 发达的科举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对唐朝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制度保证了政府中有能力和才干的官员。

通过考试选拔,唐朝政府能够吸纳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使得政府中的官员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第四课程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一、唐朝主要的少数民族以及分布概况青藏高原——藏族——祖先吐蕃人;色楞格河流域——维吾尔族——祖先回纥人;云南苍山洱海——彝族和白族——南诏政权;东北地区——靺鞨(黑水、栗末靺鞨等族)。

二、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1、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注意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在各民族地区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用当地民族首领做长官,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

2、册封、和亲、设立机构等等,贞观年间,(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3、8世纪初(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4、9世纪中期(唐穆宗),唐蕃会盟;5、唐太宗时期,在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6、武则天时,设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广大区域。

7、回纥人色楞格河流域维吾尔族唐玄宗封“怀仁可汗”8、南诏人云南苍山洱海白族和彝族一带9、靺鞨族东北地区唐玄宗封“渤海郡王”10、突厥人天山南北西迁融入中东及中亚民族设立安西(唐太宗)、北庭都护府(武则天)三、科举制度的确立1、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隋朝)2、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隋文帝、隋炀帝)3、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我国是如何选拔官吏的?(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4、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呢?(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他令各州推荐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

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

5、科举制诞生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可以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唐太宗武则天)6、唐太宗重视科举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贞观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者多达千人,而录取者,仅百分之一二。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4)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4)

第四节隋唐两宋:中国⽂化的⿍盛时期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政机构。

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是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属⾏政机构。

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部,各部长官统称尚书,各司其职。

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新制度。

⼤致分为制科和常科两类,制科有皇帝临时安排,以待⾮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弟都可参加。

常科基本每年⼀次,科⽬主要有进⼠、明经等六科。

其中进⼠⼀科要考经典、诗赋和时务策论,难度⼤、录取率低,中举后前程却好,所以特别受⼠⼦重视。

唐朝的北⽅⽂化背景及其作⽤:(1)尚武精神。

唐朝精良的府兵以北⽅传统为背景。

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善战的习性,是唐朝建⽴赫赫武功的重要原因。

(2)开放的民族政策。

(3)崇佛教与重诗⽂。

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异国之⼈,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视同仁。

⼼态开放决定着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式。

唐王朝⼀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种波澜壮阔的历史⽂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的唐朝为中⼼的部落民族⼤联合,以及⽇益⾼涨的学习唐⽂化的运动。

唐代的边疆民族政策带来的历史结果,是北宋⽴国的艰难,北⽅的辽、西北的夏,使它的边疆压⼒⼗分沉重。

安史之乱及随后的藩镇拥兵⾃重,致使北宋王朝忌讳武⼈。

外有并⽴的敌对政权,北宋不得不⼤量养兵;忌讳武将,⼜养就了⼀个庞⼤的⾷禄阶层。

两者及其他奢侈浪费,造成北宋财政的极度困难。

这⼜引发了改⾰的浪潮并激起⼠阶层剧烈的党派之争。

两税法: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采⽤杨炎的建议,颁布实施“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得名。

其核⼼内容是以⼀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了多年来以单⼀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四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对未来的展望
改革考试制度
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针对科举制度的局限,未来的考试制 度应该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创 新能力,减少对单一知识点的考察。
通过改革考试制度和选拔机制,打破社 会阶层的固化,让更多有才华的人能够 脱颖而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强化实践能力
未来的选拔制度应该更加注重考生的 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使选拔出来的 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选拔人才需要
为了打破门阀士族对政治的垄断,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进入政 府,科举制度应运而生。
创立过程
隋朝创立
隋文帝废除九品官人法,采用分 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 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 成。
唐朝发展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增 加考试科目,严格考试程序,提 高进士科地位,使其成为科举中 最重要的一科。
元朝科举制度的存废之争
元朝曾一度停废科举,但后恢复并确立了科举取 士的规则。
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与废除
清朝末年,科举制度弊端丛生,废除科举成为必 然。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戊戌变法与废除八股文
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废除了八股文,改试策论 。
辛亥革命后的改革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新式学校开始 兴起。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创举,为人才 选拔提供了相对公平的途径。
科举制度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强化了社会对教 育的重视。
科举制度对东亚地区的考试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科举制。
02
科举制度的起源
起源背景
社会阶层固化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的崛起,社会阶层逐渐固化, 寒门子弟难以进入上层社会。
科举制度的意义

新七年级历史ppt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课件

新七年级历史ppt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课件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突厥汗国的兴衰
6世纪中期 建立政权
东突厥 西突厥
630年灭于唐 640年
突厥
583年分裂
659年灭于唐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702年
突厥汗国的兴衰
6世纪中期建 立政权
东突厥
630年灭于唐 640年
突厥 西突厥
583年分裂
659年灭于唐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702年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此话是什么意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 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体现了开明的民族友好政策。
科举制的评价
科举制度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公平竞争、 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 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提高了政府各级官 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
贡 士 , 会元第 试”一 名 称 “ 会 )
进 士 , 殿元第 试”一 名 称 “ 状 )
二、科举制
1、创立: (1)、隋文帝:分科考试 (2)、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公平、公正 增强军事实 、透明 力 (1)唐太宗扩大国学——网罗人才,加强统治 2、完善:
(2)武则天创殿试、武举
科举制的主要科目
(1)进士科——做官的主要途径 考察处理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加试文史 方面的知识。 (2)明经科
测试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
“我们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 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 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 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 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总结在学习七年级历史上我们应以集腋成裘的态度丰富知识。

这是店铺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的第4课的知识点总结,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1.科举制创立背景: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国家得到真正的人才。

2.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诞生。

3.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

严格了进士科考试的录取,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的内容。

4.科举考试的科目明经和进士两科最重要。

明经科易考,进士科难考。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5.科举考试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也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一)对外友好往来1.唐朝对外交往概况交往范围与亚洲以致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表现: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很多外国人到中国贸易、学习、居住。

对外政策: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对外开放政策)外贸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影响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2.与日本的关系(1)、日本使臣来华隋朝时,日本使臣开始来华。

唐朝从贞观年间,日本来华的遣唐使有十多批。

(2)唐朝文化对日本影响①、日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政治方面)②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文化方面);③在社会生活方面,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如服装、茶道、节日等)(3)、鉴真东渡时间:唐玄宗时期。

经过: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六次出行,五次失败,历尽千辛万苦,以致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学习七年级历史知识的第一步——就是求知。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隋朝创立: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分科取士)。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朝完善:唐朝科举制度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开创了殿试、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影响:科举制诞生之后,选拔官吏的权力也由地方集中到了朝廷。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②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③指南针发明及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进行发现美洲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④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两位杰出科学家:①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

②元朝时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有《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

什么因素促使宋元时期科技得到如此巨大的成就?”宋元时期政治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的劳动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如册封、和亲、设立机构。
请结合自秦至唐以来的史实,分析 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什么?
秦:通过与北方的匈奴和南越的战争,加快了周边少数民 族与中原汉族政权的融合。 两汉: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之后,北方地区与中央政权 的联系更紧密,西域都护设立,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 的管辖。 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五个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进一 步加快了民族融合。 唐: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联系 更紧密。 总上所述: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和平交往与融合。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 指南针 活字印刷
黑火药
造纸术
第五大发明是?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 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 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顾名思义:什么是科举制? 科: 分科考试
举: 选拨官吏 科举制: 古代通过分科考试来选拨官 吏的制度
武则天
武则天首创殿试、武举
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她将应举的人, 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从而开创 了殿试制度。她同时还开创了武举制度。
隋唐科举制的历程表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 开始殿试和武举 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我国是如何选拔官吏的?
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 推荐。
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弊端呢?
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 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
隋文帝采用了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
隋文帝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 员。他令各州推荐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 可以做官。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
自学指导
1.唐朝时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哪些? 2.唐朝时与少数民族关系友好主要表现在 哪些方面? 3.科举制度何时创立?何时得到完善与发 展? 4.科举制度对隋唐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历史上中原地区的许多统 治者与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矛盾 重重。但在唐初,却有一位皇 帝赢得了各民族的拥戴。各族 首领尊他为“天可汗”。这位 皇帝是谁?他为什么能获得各 民族的尊重?
第 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学习目标
1.了解唐朝时周边各少数民族以及唐朝开明 的民族政策,通过了解体会民族友好的重 要性,形成以尊重平等为基础的良好心态。 2.掌握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的情 况以及科举制度的影响,使我们认识到科 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 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 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与园地
唐太宗见到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 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1)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是什么意思?
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
(2) 唐太宗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人才,有利 于加强唐朝的统治。
1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应生 活在 B 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 2、“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是哪个皇帝说的 D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太宗 3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是由武 举进入仕途。武举制创立于 D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武则天时
唐玄宗封“渤海郡 王”
靺鞨族 东北地区
突厥人 天山南北
西迁融入中东及 设立安西、北庭 中亚民族 都护府
南 诏
回纥 西突厥 东突厥
靺 鞨
吐蕃
南诏
武则天设北 庭都护府 唐朝是怎样
加强对西域 管辖的?
唐太宗设安西 都护府
想一想
1、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吐蕃首
领阐述唐与吐蕃关系时说出“和 同为一家”?
4、隋唐实行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包括 B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D.改变了传统的用人制度 5、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 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B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唐朝的民族政策
1、认真阅读本节内容,结合图
例填写以下表格。
民族
生活区域
当代什么民族 的前身
少数民族与唐朝的 交往
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吐蕃人 青藏高原 色楞格河流域 云南苍山洱海 一带
藏族 维吾尔族 白族和彝族
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
唐穆宗:“唐蕃会盟碑”
回纥人
唐玄宗封“怀仁 可汗”
南诏人
唐玄宗封“云南 王”
隋炀帝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 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可以凭才 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 廷。
2、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唐太宗
唐太宗重视科举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 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贞观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者多达千人,而录取 者,仅百分之一二。
•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是为了巩固其统 治,但是巩固统治还需要选取一批有能力 的人才来为国家效力才行,那么唐朝时期 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确立
1、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 隋朝 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隋文帝、隋炀帝
人 生 四 大 幸 事
发展 完善 初创
常设考试科目:以进士科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议一议: 科举制的产生有哪些影响呢?
科举制的影响
他们都是进士及第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 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 各级政府任职。
房玄龄 张九龄
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 占有三分之二。
私塾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唐玄宗
想一想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1、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 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 (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2、体现了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得到发展 的原因:
1、国家的统一强盛(前提、威慑力) 2、中央王朝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民族政策 (凝聚力、感召力) 3、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吸引力) 4、交通发达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李白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 杜甫 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诗赋, 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度的意义
1、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改善了用 人制度,使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仕途。 2、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了中央集权。 3、进士科注重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 发展。 4、科举制也隐含弊端,科举制使大批 知识分子醉于功名,集中精力应付考试 忽略了学问的实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