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章 情感及意志(修改版)

合集下载

《鲁滨逊漂流记》第二章我做了奴隶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第二章我做了奴隶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第二章我做了奴隶读后感(中英文实用版)After delving into the second chapter of "Robinson Crusoe" where Crusoe becomes a slave, a sense of empathy overrides my initial impression of adventure.The stark reality of his situation - the loss of freedom, the cruelty of his captor, and the hopelessness of his predicament - all serve as a stark reminder of the human condition and the depths one can sink to in times of adversity.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第二章,其中鲁滨逊沦为奴隶的情节让我深受感触。

他失去自由的残酷现实、压迫者的残忍以及所处绝境的无望,无不在提醒我人性的脆弱以及在逆境中人们可能陷入的深渊。

The narrative vividly portrays theHelplessness that Crusoe experiences, which is a far cry from the typical hero"s journey we often encounter in literature.His struggle is not merely physical but an internal battle against despair and the will to survive.叙述生动地描绘了鲁滨逊经历的无力感,这与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英雄之旅大相径庭。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电子课本(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电子课本(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5_教材电子课本(人教版).pdf篇一: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1第一章集合和函数概念1.1 集合1.1.1 集合的含义和表示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1.2 函数及其表示1.2.1 函数的概念1.2.2 函数的表示法1.3 函数的基本性质1.3.1 单调性和最大(小)值1.3.2 奇偶性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2.1 指数函数2.1.1 指数和指数幂的运算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2 对数函数2.2.1 对数和对数运算(一)2.2.1 对数和对数运算(二)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使用3.1 函数和方程3.1.1 方程的根和函数的零点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3.2 函数模型及其使用12345篇二: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目录必修一、二、四、五章节内容必修一必修四第一章集合和函数的概念第一章三角函数1.1 集合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函数及其表示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使用3.1 函数和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使用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使用举例第二章数列2.1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方法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3.2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及其解法3.4 基本不等式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5 函数y=Asin(?x+?)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使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使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和差的正弦、余弦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第二章点、直线、平面间的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和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和距离公式篇三:高中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一、问题的提出在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教师中心论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逼迫教育、填鸭式的教学、负担教学、淘汰教学”等成为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以测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最终导致教学陷入“学服从于教、教服从于考”的状态。

红与黑第二章读后感(精选6篇)

红与黑第二章读后感(精选6篇)

红与黑第二章读后感(精选6篇)红与黑第二章读后感(精选6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红与黑第二章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红与黑第二章读后感(篇1)《红与黑》不是一部凭空杜撰的作品。

在作者司沕达笔下展现的是整个法国社会的一个典型窗口――法国复辟王朝后期小小的维里埃城的政治格局。

而作者因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身份也令主人公与连的一生染上了浓重的政治气息一与戏剧色彩。

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红与黑》。

有人读出了政治,有人读出了革命,也有人读出了爱情,而我看到的是于连在社会中出人头地的欲望与勃勃的野心,是一个年轻人追求梦想的美妙旋律。

于连对拿破仑佩服得五体投地。

想要驰骋疆场,马革命裹尸。

可为了适应时代,他只好掩藏自己勃勃野心,做一名伪善的君子。

但他聪慧出众,被聘为市长的家庭教师。

然而做仆人的卑贱处境激起了他反抗的欲望,因为与女主人德瑞纳夫发生恋情,后来事情败露,不得不去贝桑松神学院学习。

后被人推荐,来到巴黎,在侯爵府当了秘书,又同其家小姐拉莫尔产生恋情,并借助她登上轻骑兵等十五团中尉之座。

当他高高在上,出人头地时,却被市长太太告发,他便开枪射杀德瑞纳夫人,被判死刑,心甘情愿走上了断头台。

一个孱弱腼腆的平民青年,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为实现自己巨大野心,他不仅要处处显示自己知识和能力上的优势,还要采取各种不光彩手段,例如虚构,作假和违人之举。

他蔑视贵族阶级的庸俗,怯懦,却又羡慕其他地位和财富,他憎恶大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虚伪,却又不得不穿上教会的黑袍。

我们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对前途和命运充满渴望与希冀,也有飞黄腾达,出人头地的欲望。

我们也许早就忘却了小时候第一篇关于理想的习作了。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为了遵循利益的法则,我们不停地改变着,追随着更体面更充裕的物质生活,哪怕在纷繁的人流中难以呼吸,遍体鳞伤,仍要强忍着华丽外面下内心的焦虑和煎熬。

[知识]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知识]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Michel. W和Shoda.Y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于1995年完整地提出了人格新理论——认知-情感系统理论。

这个理论恰好弥补了特质研究的缺点。

因特质研究把跨情境的一致性作为人格,而情境间的差异则当成误差不予考虑。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则认为,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正是内部稳定而有机的人格结构的反映。

人格结构主要由一些协调因子(mediating units)组成,如:(1)编码(encoding):把外部情境归入自我、他人、事件、场景等;(2)期望和信念(expectations and Beliefs):关于外部世界、特定情境下的行为结果、自我绩效等内部表征;(3)情感(affects ):感受、情绪和情感反应(包括生理反应);(4)目标和价值观(goals and values) :可取的结果和情绪状态,可恶的结果和情绪状态,以及目标、价值观和人生规划;(5)能力和自我调节规划(competencies and self-regulating plans):人的潜能组织行为、控制结局、影响自己行为和内部状态的计划和策略。

认知——情感系统理论米契尔Walter Mischel (1930- )英国人格心理学家。

他在人格的结构、过程和发展,自我控制以及人格差异等领域的研究十分著名。

198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米契尔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借鉴来的模型取代了特质论。

米歇尔认为,我们遇到的事件会与一个复杂的认知——情感系统发生交互作用,并最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在这个模型中,认知——情感单元是构成我们人格中核心元素的所有心理表象。

【关键词】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认知原型认知情感单元自我延迟满足1 引言米契尔认知情感的个性系统理论深深地受到个性认知理论和早期社会学习理论的影响,在某些观点上可隐见认知心理学家凯利的建构选择论和重视人类动因作用的观点,以及社会学习理论家罗特(Rotter, J B)的价值期望理论和班杜拉相互作用论的观点。

北师大版九级上册第二章教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九级上册第二章教案北师大版
此外,我还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和参与。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提问,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板书设计
② 板书设计词句:在板书设计中,我会使用简洁明了的词句来表达每个知识点。例如,对于xxxx概念,我会使用“xxxx:xxxx”的格式来清晰展示;对于xxxx公式,我会使用“xxxx = xxxx”的格式来直观表达。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还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 难点内容的识别和突破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具体案例、图片、动画等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 针对难点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练习题和任务,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来克服难点。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将布置适量的作业,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能力。作业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知识巩固题:设计一些题目来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如xxxx的概念和应用等。
- 问题解决题: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以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 鼓励积极的反馈:在批改作业时,我会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 及时沟通:如果有需要,我会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并提供进一步的帮助。
教学反思
首先,我发现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在讲解xxxx概念时,我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案例分析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单元教学设计)-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教学设计目录:单元课标要求单元教材分析学生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单元情境任务设计单元课时安排课时教案单元跨学科学习【单元课标要求】【健全人格】健全人格:热爱生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乐观的态度;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道德修养】热爱生活,传递情感正能量。

【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主要内容:本单元由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和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组成,包括四框的具体内容。

本单元接续青春生命成长的主题,聚焦初中学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情绪特点与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通过“情绪一情感”这条线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品德,形成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

帮助学生在认知、观念层面意识到伴随青春期的身心发育,情绪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情感体验也会愈加丰富,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些变化,激励学生积极应对青春期的情绪,体味、创造、传递美好情感。

2.本单元教材体例(1)设计视频导入激发兴趣;(2)设计幻灯片美感,插图增强感染力;(3)设计正文蓝色加粗黑体字,明确基本知识点;(4)设计相关社会热点事例材料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5)设计“任务探究”栏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6)设计“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学情分析】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已初步涉及情绪调节的知识,学生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知道青春期的生理发育,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也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学生感到新奇,同时也带给他们矛盾和困惑。

在这些学情基础上,本课承接第一课。

学生面对反抗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儒的矛盾心理,情绪上也会出现波动,有时相当激烈、粗暴甚至失控,平常小事在他们那里也可能引起很强烈的反应。

他们有时情绪高涨、热情洋溢,有时又消极低沉、孤独压抑。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本课依据学生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点,聚焦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相关生活事件及困惑,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影响情绪的因素及情绪对个人的影响。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2 Public holidays Unit 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2 Public holidays Unit 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1e2Pub1icHo1idays大单元教学设计
国的某一节日做简单的介绍,感受我国文化的底蕴,培养学生热爱国家、名族的情怀。

核心语言知识分析:本模块主要语法状语从句的用法,主要学习时间状语从句的用
法,使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达到自如运用的程度。

知识储备:
1 .学生对“节假日”话题并不陌生,在七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关于“春节”的相关内
容,也能够做简单的介绍。

本模块主要谈论世界主要国家的节假日与庆祝活动。

内容比较丰富、有趣,所以学生对话题会比较感兴趣,也很容易进行讨论。

2 .学生在八年级学习了since›when 与whi1e 的基本用法,对这些词的用法有所感知
和理解。

3 .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阅读策略。

可能面临的问题:
1 .学生对话题比较熟悉,但是单词的储备还是欠缺,很多的词汇不熟悉,比较难开展
讨论,可能只会在文中找些单词来进行描述,信息获取,文化知识的内化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

2 .学生可能会分不清when 与whi1e 的用法,弄不清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
造成理解上的一定困难。

3 .学生信息收集整理以及有逻辑的写作输出能力有待提高。

模块内容分析 (Ana1ysisof the1earning materia1s)
学情分析
(Ana1ysisof thestudents) I 单元主题:节假日
]
板书设计BOardPIan):。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2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2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2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第2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单元体例单元主题学科要素第二单元情绪与情感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在品味情感中成长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阐述,本单元对应“健全人格”这一核心素养中的“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自尊自信,理性平和”。

结合2022年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从而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设计与编写,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融入道德与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学会调控情绪和创造正面情感体验,传递情感正能量;帮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形成健全人格、完善性格、涵养情怀。

本单元包括两课。

第四课设计了“青春的情绪”和“情绪的管理”两框内容,通过分享不同情境中的情绪感受,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丰富性、复杂性;通过讨论影响情绪的多方面因素,感受情绪的变化及其带给我们的影响;归纳青春期的情绪特点,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

第五课设计了“我们的情感世界”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两框内容,引导学生自我觉察,关注自己的情感世界,体会情感生活的重要性;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影响身边环境,学会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

三、单元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在情绪、情感的处理上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在课程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品格、健全人格。

本单元将情绪、情感、价值观置于第一位,旨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自身情绪的调控、情感生活的自我觉察,引领学生发展。

四、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情绪、情感的含义,掌握情绪与情感的联系和区别。

2.知道情绪、情感的作用。

3.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传递情感正能量。

4.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一个知情绪、懂情感、有情操的人,学会创造、传递情感正能量。

艺术教育 第二章修改版

艺术教育 第二章修改版

第一节 艺术教育不艺术—非艺术化
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
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
艺术教育的德育化 艺术教育的智育化
➢ 艺术教育的非艺术化在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实践中, 艺术教育存在着德育化和智育化的倾向。艺术教育 没有艺术自身的目的。 ——(名词解释)
(一) 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德育化问题
➢ 艺术教育的德育化是指 : 把艺术教育等同于或 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 思想政治觉悟,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从而把 艺术教育纳入到德育的轨道。
怎样理解艺术教育对智育的平衡作用?
➢ 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札诺夫经过实验得出结论: 优美的音乐使左脑进入抑制状态,即左脑得到休 息后,人的记忆力是通常状况的2.17-2.5倍。
怎样理解艺术教育对智育的平衡作用?
➢ 中小学长期为“主课”所累,不仅累了左脑,也累了 同知识学习有关的其他器官(视觉、听觉)。
• 艺术教育对智育所产生的影响 • 艺术教育纳入德育范畴的历史原

前言
➢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着一种“异化现象”。
1. 一方面,中小艺术艺术教育缺少艺术的特点,艺术教育 不艺术,名义上姓“艺术”, 实际上姓“德”或“智”。
2. 另一方面,中小学艺术缺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特点,普 通教育不普通。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是普通和普及的艺术 教育。
➢ 智育:智育偏重于理智、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 维的培养,艺术教育则偏重于直觉、想像、灵感、顿 悟等感性思维的激发。
艺术教育对智育所产生的影响
➢ 首先,它能使学生的感性方面与理性方面在一定程度 上形成均势,并使两方面发展保持平衡。
➢ 其次,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情感教育,能使学生获得审 美的愉悦体验,这种情感能够直接牵动学生的理智感, 激起他们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二章课本重要概念梳理修改版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二章课本重要概念梳理修改版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一章课本重要概念梳理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二章认识细胞第一节学习使用显微镜英国科学家胡克通过自制显微镜观察软木切片,将看到的中空“小室”陈伟细胞。

实验室中常见的显微镜有单目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都已可见光为光源,属于光学显微镜。

观察微小物体,需要借助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结构○1镜座○2镜柱 :○3镜臂○4载物台○5通光孔○6压片夹○7遮光器:光强用小光圈,光弱用大光圈○8反光镜: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

○9镜筒:连接目镜和转换器○10物镜(高倍镜比较长) 目镜:(低倍镜比较长),可以放大物象○11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顺时针转动,镜筒下降)注意:1、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下左右颠倒)。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2、观察的标本应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3、原则:镜筒先升后降(眼看物镜)再升,准焦螺旋先粗后细,物镜\目镜先低倍后高倍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二.显微镜的功能三升:左眼看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四调: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如果需要用更高倍数的物镜观察,应将要观察的部位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转换物镜,用细准焦螺旋调焦后观察(转换物镜后,切忌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如果需要,可以调节视野亮度。

(4)收镜①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②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用擦镜纸将目镜和物镜的镜头擦拭干净。

③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偏向两旁,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④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2.双目显微镜的操作提示(1)取镜和安放(2)调光一开:打开显微镜电源开关,确认载物台已经降到最低处、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二调:调节两个目镜间距离以适应瞳距,用光源调节旋钮调节视野亮度。

(3)调焦观察一放: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通过调整移动手轮来移动玻片,将玻片移至通光孔中心。

教案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赠刘景文》(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赠刘景文》(第二课时)

教案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赠刘景文》(第二课时)《赠刘景文》(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赠刘景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

本诗是苏轼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诗的前两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荷花凋谢,荷叶枯萎,菊花虽残,但枝干仍傲霜独立。

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则是诗人笔锋一转,强调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正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之时,借景抒情,委婉地劝告友人要珍惜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含义,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如“擎”“犹”等。

(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借助多媒体资源、诗句注释以及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情,感受古人之间真挚的友情。

(2)从诗中领悟珍惜时光、乐观向上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特别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象以及蕴含的深意。

在古诗中,这两句诗通过对荷与菊的描写来展现秋末冬初的景象。

“荷尽已无擎雨盖”,“擎雨盖”形象地描绘出荷叶像雨伞一样为荷花遮风挡雨的样子,而现在荷叶已经凋零,荷花也不复存在,描绘出一种衰败的景象。

“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虽然残败,但它的枝干依然傲立在霜雪中,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坚韧不拔的品质。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个池塘边,夏天时荷叶田田,荷花盛开,可是到了秋末,荷叶枯萎,只剩下光秃秃的池塘,而旁边的菊花虽然花瓣凋落,但枝干依然坚强地挺立着,通过这样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____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

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

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

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

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2.能力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准确判断出同类项。

(2)、在具体情景中,通过探究、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熟练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教法分析: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在教学中选择互助式学习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共同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验证结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是师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

七年级的学生,从认知的特点来看,学生爱问好动、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对实际操作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直观的事物感知欲较强,是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的阶段,他们希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表现,因此,在学习上,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能动作用,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活动、猜想、验证、归纳,共同探讨,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和交流、利用课件和实物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和发散思维。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读书摘记[修改版]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读书摘记[修改版]

第一篇:《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读书摘记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有感《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的作者把教师心中深处的想法和做法以及心中的矛盾阐述出来了,而且剖析的非常深刻。

书中告诉我们: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

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

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

作为教师,内心必须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帕尔默引导我进行了一次精神之旅,帮助我们建立了对教学的共同认识。

书中从教师对于自身完整的探索到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计划,都有所涉猎。

其中:我们怎样保持对教学的乐趣与热爱?这个普遍的问题使我陷入了沉思。

是啊!作为老师只有对教学充满乐趣与热爱,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成长。

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最明朗的、最坦然的、最快乐的、最健康的、最充实的;学习后的学识是高山的、是大海、是天空和大地、是弥漫无边的风、是青草和花朵、是永远的郁郁葱葱、是永远唱不完的歌;学习和学识后的智慧则又是永远的微笑,是无言的矜持,是君临的自信、是白云的舒适与秋水的澄清、是绝对的不可战胜、不可屈服。

对于教学中的困惑,他认为:我们教授的学科是象生命一样广泛和复杂的,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

其次,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

要清晰、完整地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的做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智慧。

如果学生和学科可以解释所有教学的复杂性,我们使用目前的标准教学方式,学习足够的教学技术以及保持在专业领域的更新就可以。

但发现这样远远是不够的。

最吸引我的是另一种解释教学复杂性的理由:“我们需要教导自己认识自我”事实上,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 第二单元 第2单元主题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 第二单元 第2单元主题

术特点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阐述,此单元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内容。

结合课标要求,学生将通过此单元的学习,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厘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在此基础上,学习撰写观点明确的议论文。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选入四篇议论性文章,它们或谈人生,或议社会,或论教养,内容各不相同,但都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文章在阐述观点时,有时直接阐释道理;有时运用材料进行论证,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理性思辨的能力。

在学习此单元的议论性文章之前,学生已经在七、八年级学习过一些议论性文章,因此对这种文章有所了解,但是“议论性文章”的提法及相关知识以单元学习重点的形式出现是第一次。

因此,此单元要梳理和探究这一类文章的基本特点和阅读策略,将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理性化,并且为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形成勾连。

三、单元学情分析从整套初中教材来看,议论性文章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如七年级下册的《最苦与最乐》、八年级下册中“活动·探究”演讲单元中的演讲词。

因此,学生对议论性文章已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写过演讲词、读后感等一些简单的议论性文章。

但学生对议论性文章的掌握依然有待加强。

此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议论性文章,通过此单元的教学,学生将会对议论性文章有系统、整体的了解,对于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详细梳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思辨能力,能够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地写出一篇简单的议论性文章。

四、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议论性文章的基本特点。

2.正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与材料。

3.厘清论证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

4.体会不同的说理性文章的语言特点。

5.写出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自体心理学理论(两篇)

自体心理学理论(两篇)

引言概述:自体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种理论和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个体发现自身潜能并实现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

本文将对自体心理学的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主要包括个体的自由意志、存在模式、认知和情绪的结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正文内容:一、个体的自由意志1.个体自由意志的概念与重要性2.自由意志对个体决策与行为的影响3.自由意志的发展与塑造4.自由意志与社会影响的关系5.自由意志的实践方法与技巧二、存在模式1.存在模式的定义与基本理论2.自体心理学对存在模式的分类与解读3.不同存在模式对个体的影响4.存在模式的形成与转变5.存在模式的治疗策略与干预方法三、认知和情绪的结构1.认知结构与情绪的关系2.自体心理学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和分析3.认知结构与情绪的互动机制4.认知结构与情绪的调节与管理5.认知结构和情绪的影响力于个体生活的相关领域四、自我成长的过程1.自我成长的定义与内涵2.自我成长的发展阶段与特点3.自我成长的条件与限制因素4.自我成长的途径与方法5.个体在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应对策略五、自我实现的过程1.自我实现的概念与目标2.自我实现对个体的重要性3.自我实现的心理机制与途径4.自我实现的条件与影响因素5.自体心理学在自我实现中的应用与实践总结:通过对自体心理学的理论阐述,我们可以认识到个体的自由意志、存在模式、认知和情绪的结构,以及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自体心理学为个体提供了一种全面而系统的视角,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他人,实现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个体的自由意志、认识存在模式、调整认知结构和情绪的管理来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进而实现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引言概述:自体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它关注个体自身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自体心理学理论通过研究个体的经验、感受和自我意识,探索人类在认知、情感、人格和社会互动等方面的一系列现象。

本文将通过对自体心理学的介绍和解释,详细探讨其核心概念、实践方法以及对应的研究领域。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是一部描绘战争背景下人类命运的小说,作者是中国著名作家巴金。

通过讲述一个流浪人在战争中的所见所闻,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以及人性在逆境中的挣扎与坚守。

1.2 教学目标1. 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战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作者对和平的渴望。

3. 领悟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战争与和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第二章:情节梳理2.1 小说梗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了一个流浪人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故事。

他在逃亡途中,先后遇到了善良的乡民、自私的商人、狂热的士兵等不同类型的人物。

在战争的背景下,这些人展现出了各自的人性光辉与阴暗。

流浪人来到了斯巴城,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2.2 主要人物介绍2.2.1 流浪人:战争的受害者,善良、坚韧、有爱心。

2.2.2 乡民:热情、友善、乐于助人。

2.2.3 商人:自私、贪婪、对战争利润的追求导致他人灾难。

2.2.4 士兵:狂热、残忍、战争机器的执行者。

2.3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小说,了解基本情节。

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

3. 讨论战争对人物命运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

第三章:战争与人性3.1 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以小说中的例子为例,分析战争如何使人们失去了善良的本性,变得残忍、冷漠。

3.2 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通过分析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形象,探讨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3.3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找出战争对人性的描写。

2. 分析人物形象,讨论其象征意义。

3. 小组讨论:战争背景下,如何坚守人性光辉?第四章:和平的渴望4.1 和平的象征小说中斯巴城象征着和平,通过分析斯巴城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和平的重要性。

心理学(修改版)

心理学(修改版)

护理心理学(雨)第二章1、以下哪项属于人的生物性需要(C)A、亲合的需要B、信息刺激的需要C、避免伤害的需要D、社会赞许的需要E、好奇的需要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由于人的嗅觉的感受性(C)A、提高了B、降低了C、适应了D、迟钝了E、以上都不是3、“杯弓蛇影”是一种(C)A、幻觉B、病理性错觉C、生理性错觉D、情绪E、感觉4、在考试中采用概念型选择题,从记忆看,是测验学生对知识的(D)A、回忆B、识记C、迁移D、再认E、概括5、思维的两大特征是(D)A、复杂性、逻辑性B、逻辑性、概括性C、分析性、抽象性D、间接性、概括性E、以上都不是6、“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是(A)A、心境B、激情C、美感D、应激E、理智感7、注意的两个特征是(D)A、广泛性和集中性B、指向性与稳定性C、广泛性与稳定性D、指向性与集中性E、间接性和概括性8、有意识记是指(A)A、有明确目的的识记B、有意义的识记C、需要理解的识记D、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E、无意识的识记9、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材料是(A)A、表象B、知觉映像C、想象D、联想E、回忆10、读了柳宗元的《江雪》头脑中出现一幅“寒江独钓图”(B)A、创造想象B、有意想象C、创造思维D、再造想象E、幻想1、心理的实质是(C)A、心脏的功能B、思维的结果C、脑的功能D、个性的反映E、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2、先吃糖后吃西瓜会感到西瓜不甜。

这是因为人的感觉具有(A)A、对比性B、感受性C、适应性D、发展性E、选择性3、“前有断崖后有追兵”此时的心理冲突属于(B)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E、以上都不是4、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属于特殊能力的是(C)A、记忆能力B、学习能力C、数学能力D、观察能力E、想象能力5、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属于一般能力的是(D)A、色彩辨别力B、音色分辨力C、手指敲击速度D、记忆力E、绘画能力6、下面不属于性格特征的是(B)A、态度特征B、遗传特征C、理智特征D、情绪特征E、意志特征7、某人聪明、好动、热情、反应敏捷、而且容易兴奋和激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性诉求广告


怕上火,就喝王老吉。 怕冷就穿北极绒。 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花一样钱,补五样。 孝敬爸妈脑白金。
情感诉求广告
一天傍晚,一对老夫妇正在进餐,这时电话铃 法国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国家,法国男士经常在酒吧喝酒 。女士们非常不满,她们认为酒吧的酒要比家里的酒贵 声的响起,老太太去另一间房接电话,回到餐 很多。 桌后,老先生问他:“是谁来的电话?”老太 于是法国的妇女团体掀起了回家喝酒运动,劝谕消费者 太回答:“是女儿打来的。”老先生又问:“ 家里的酒更好喝,记得常回家看看“家庭主妇都在家里 有什么事吗?”老太太说:“没有。”老先生 设置一个酒柜,然后穿上短裙等待老公回家喝酒”。 惊讶地问:“没事?几十里地打来电话?”老 从此大小酒吧门庭冷落,而男士们在家喝酒也不尽兴, 全法国的酒销量直线下滑。 太太呜咽道:“她说她爱我们!”两位老人相 为了救市,法国酒业协会便大张旗鼓地做了一个广告: 对无言,激动不已。这时,旁白道出:“用电 ——“ 美酒的滋味,只有在酒吧里才能品尝出来!酒吧里 话传递你的爱吧!”这是美国贝尔公司一则经 不仅有好酒还有坏女人。” 典的亲情广告。
轻蔑-厌恶 冷笑、嘴唇朝上 愤怒 皱眉、咬紧牙关、面部发红、眼睛变狭窄
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
2)肢体语言
是借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表达情感。如欢乐时的 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悲恸时的捶胸顿足;痛恨 时的咬牙切齿等。
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
3)言语表情
是指随情感的变化,声带等发音器官的活动和言 语的声调变化。如喜悦时音调稍高,言语速度快 ,语音高低差别大;愤怒时声音高而尖且带颤抖 ;悲哀时音调低沉,言语缓慢无力等。人们可以 从不同言语声调中辨别和理解别人多种多样的情 绪和情感状态。
“既然我无法成为你的妻子,那么,我就来 做你最好的生活助理”。— —依文男装
案例分析


某公司雇用了数十名女打字员。为了 方便管理, 公司将她们集中在同一办公室工 作。然而,在最初 的三个月中,打字员们情 绪不安,打字错误率高。 研究认为,严格的 管理和室内高达80分贝的噪音是导致打字员工 作效率差的重要原因。后来,公司配 备了防 音、消音设施,使室内噪音下降,而打字员 的情绪也开始稳定,错误率降低了。 分析人的情绪与行为的关系并阐述消费者 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例:机顶盒客服)

富有人情味的设计
以情定价



让利作价。即将企业的正常利润拿出一部分, 通过降低商品销售价格让利于消费者。这一方 法,多适用于价高利大的产品。 折扣让价。即当消费者购物金额累计达一定数 额时,企业给消费者退回一定价款。 关系折扣,即对企业的老客户实行价格优待, 以维系这一群体对企业的忠诚。

大量的研究表明,现代企业维系老顾客比争取 新顾客更重要,而维系老顾客的重要方法就是 心系老顾客,舍得感情投资。 经常性的电话问候、邮寄销售意见卡、生日或 节日卡、赠送纪念品、聚会或联谊等

你还能想到那些加强感情投资,维系老顾 客的方法?
激发情绪的因素

情 怀旧 大自然 传统文化
情爱温暖———爱情


但当教授女儿上高中时,偶尔说起高中同学的学 习和生活时,教授忽然如被电光照过一般,顿悟 了棉花糖实验和他们现在的学习生活的联系。于 是实验重新开始。教授调查了这批人的学习、生 活、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表现,从高中 一直到步入中年。 研究发现让人震惊的规律,当初这些幼儿园小朋 友面对棉花糖时候的表现,居然能够预测他们的 学业成绩、工作业绩、情绪状况、人际关系,甚 至能够预测他们生活是否幸福。
情绪和情感在营销中的应用
• • • • • • • 产品造型 商品与品牌名称 产品包装设计 购物与服务环境 广告画面、广告语与广告情节 人员推销技巧 顾客投诉处理
消费者的情感对营销的启示

1、努力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提高营业员的业务素质,以优质服务感染消费者。 3、在宣传、销售产品时,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引 发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的积极的情感。 4、开发富有人情味的商品,吸引消费者。 5、以情定价,培养消费者的积极情感。 6、加强感情投资,维系消费者。 7、加强沟通,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情感。 8、满足需求,激发消费者的正面情感。

如果在审讯之后,他吐出的米饭仍是干燥 的,就被认定为有罪。其心理学依据是,当人 恐惧、焦虑时的一个生理变化是唾液分泌减少, 嘴会变得干燥。

据说,从前印第安人也有类似的审案做法。 法官向偷窃嫌疑人讲述与案情有关的词句,诸 如“偷钱”、“钱袋”、“被害人的姓名”、 “钱的数量”等等。被告必须不加停顿地回答, 同时,还要很轻微地敲锣,敲出的声音只能让 法官听到,站在远一点地方的人就听不到。如 果一个人真的有罪,由于恐惧和紧张,他在回 答法官的问话时,就会语无伦次,并不自觉地 使劲敲锣,旁听者听到锣声就会指控他是贼。 情绪对我们的生理及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影响情绪的因素
1、商店的服务态度、营销人员的性格; 2、商品的质量,适销对路; 3、周围的环境; 4、消费者生活遭遇,身体状况,事业成败。
你最近是否有不愉快的购物体验? 当时发生了什么?
情绪和情感在消费行为中的作用


(一)一般感受阶段 消费者对商品、商店等客观事物在认识的基础上 初步形成好或坏的印象,流露出喜欢或不喜欢、满意 或不满意的倾向性。 (二)情绪激化阶段 消费者若对商品或某商店产生良好印象,可以激 起强烈的购买欲望和购买热情。 若受到周围环境的感染或自身情感的促动,可以迅 速地发展到采取购买行为。 若受到不良感受而触发强烈的消极情感,就会中止 购买行动。
情爱温暖———亲情
雕牌透明皂广告视频,下岗篇
情爱温暖———友情、乡情
怀旧情结
南方黑芝麻糊广告视频
回归自然——天人和谐
民族文化
百年润发(周润发)视频广告
利用情绪注意事项

1、要有真情实感。 2、表现手法要艺术化。 3、要避免文化的冲突。 4、降低消费者负面情感
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微软X-BOX广告
著名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 科特勒把人们的消费行 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量的消费阶段,这一阶段商品短缺,人们追求 量的满足;
第二阶段是质的消费阶段,这一阶段商品的数量极为丰富, 人们开始追求同类商品中高质量商品;
第三阶段是感性消费阶段,这一阶段消费者所看重的已不 是商品的数量和质量,而是最能体现自己个性与价值的商 品,为了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满足或自我形象的展现。
一、情绪和情感

情绪或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时所产 生的一种主观体验。 情绪或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但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 事物本身,而是客观事物对主体的意义。

情绪与情感区别联系

短时间内的主观体验叫情绪,比如喜悦、气愤、 忧愁等情绪;情绪一般指与生理的需要和较低级的 心理过程(感觉、知觉)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意志力实验,大概属 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米歇尔教授所做的延迟满足 实验。做这个实验时,教授的女儿正好也读幼儿 园。于是他和同事们找来些女儿的小同学,带他 们到一个单独的小房间,在他们面前摆一颗他们 爱吃的棉花糖。教授告诉这些孩子,他们可以选 择马上吃掉这颗棉花糖,也可以选择等实验员回 来再吃。如果他们能等到实验员回来,那么他们 将能额外再得到一颗棉花糖。
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过程
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 注意和想象
情绪 情感
做出购买决策 执行购买决策 评价购买决策
学习目标

1、情绪、情感的概念、分类及其关系。 2、情绪、情感在营销活动中的作用。 3、怎样利用情绪、情感原理促进营销活动的 积极开展。
第二节 消费者的情感过程

从实际情况看,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 不都是理智的。在不少场合,倒是消费者的情绪在起 主要作用。

出售感觉,而不再是用途。
美国营销大师爱玛·赫伊拉曾说:“不要卖牛排,要卖滋 滋声。”“滋滋声”正是牛排的卖点,它表明:人们买到 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而且是伴随其中的诱人乐趣。

“现代乃至将来都是一个过剩的消费时代,在 一个相对富裕的社会里,消费者的目的,不再 是只为需要而消费,而更多的是为消费而消费 ,为感觉而消费。”


广告诉求

理性诉求,是营销传播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的表 现形式,是通过其经典的理性诉求直达消费者 ,使之成为营销传播的经典案例,同时,也成 就了产品的畅销不衰。 感性诉求,指在广告中融入亲情、爱情、友情 等情感,通过赋予商品生命力和人性化的特点 ,激起消费者的怀旧或向往的情感共鸣,从而 能诱发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动机的广告。
/w_19rqv3zzjd.html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情绪 情感
情境性 暂时性
区别
稳定性 持久性 内在性
与社会需要相联
外显性
与生理需要相联
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与基础,情 感是情绪的发展。


我国古代官员审案时有这样的方法,给被 告的嘴里放上一把干燥的米饭。让其嚼之后吐 出来。 在古代的印度还有南美洲人在审疑难案件 时,常常给每个嫌疑人一把米,让其嚼后吐在 无花果的叶子上。法官常常以此作为定案的依 据。为什么?

参考: 情绪对人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消费者情绪能直接影响购买行为,当产生积极 情绪时能提高购买机率,而产生消极情绪则降 低活动能力
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感觉、知觉、 记忆、思维、 注意和想象
情绪 情感
做出购买决策 执行购买决策 评价购买决策
第三节

消费者的意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