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牧歌的诗意书写
古诗词中的田园牧歌
哲理 :人生会 遇 到重重 困难 ,不能 因为一 时 的顺 利而 放松警 惕 ,应该 做好不 断克 服 困难奋 勇前进 的准备。
√ 华室溢采l
4.沉 舟 侧 畔 千 帆 过 ,病 树 前 头 万 木 春 。 (刘 禹锡 《酬 乐天扬 州初逢 席上 见 赠 》 ) 哲理 :时光 易逝 ,青 春易 老 ,但无 须 忧 伤 ,总会 有人继 承 自己的事业 ,社会 永 远都在前进 。
√ 品精
这 首诗是 描写 田园 闲逸 的 。诗 人面对 夕 阳西下 ,夜幕降 临 ,恬然 自得 的 田园农 家 晚归景致 ,顿生 羡慕之情 。开头 四句 , 写 日暮 时 的 闲逸 景 象 。 五 、六 两 句写 农 事 。七 、八 句写农 夫闲暇 。最后两 句写 因 闲逸 而生羡情 。全诗 用 白描 手法 ,描绘 了 渭 河 流 域 初 夏 乡村 的 黄 昏景 色 ,清 新 自 然 ,诗 意 盎 然 。 夕 阳 西下 、夜 幕 将 临 之 际 ,夕 阳的余辉映 照着村落 (墟落 ),归 牧 的牛羊涌进 村巷 中 。老人惦 念着 去放牧 的孙 儿 ,拄 着拐杖 在柴 门外 望他归来 。在 野鸡声 声呜 叫 中,小 麦 已经抽 穗 ,吃足桑 叶 的蚕儿开 始休眠 。丰年在 望 ,荷锄 归来 的农 民彼此 见面 ,娓娓动情地 聊起 家常 。 这美好 的情景 使诗人联 想到 官场 明争 暗斗 的可厌 ,觉得 隐居在 这样 的农 村该是 多么
而又 浑 ,在 丰收 的年 景里 待客 菜 蕴 含 的 活哲理一 不论 前路 多 么
肴非常丰繁 。
难 行难 辨 , 只要 坚定信 念 ,勇于 开
山 峦 重 叠 水 流 曲 折 正 担 心 无 拓 ,人生就 能 “绝 处逢 生” (fU现
路 可 走 ,柳 绿 花艳忽 然眼 前又 出 一 个充满光明与希望 的新境 界 )。
田园牧歌优美散文:田园牧歌
田园牧歌优美散文:田园牧歌穿越着,像田园的牧歌,呼吸着紫罗兰的气息,灵感突围出沙漠,感受心中的宁静。
下面是有田园牧歌优美散文,欢迎参阅。
田园牧歌优美散文:田园牧歌我们家前后有园子,巷口有水塘,路边还有几棵既大且老的柳树,大约两三丈高,一两抱粗。
说它老是形容枯槁,行将就木,头上的“头发”越来越少了,快成秃顶了。
每每看到这些柳树,总有一种悲壮的凄凉,特别是太阳快要落山之前走在回村的大路上,风吹来,哗啦哗啦,衣裤鼓起像风帆,略感有些凉意,看着老柳树头上那几根“毛”,瑟缩着,颤抖着,那种悲壮的凄凉填满了你的胸膛。
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头桥旁边那几亩田是专门用来培育秧苗的,叫秧田。
每年开春以后,村里专门有人去播种。
把秧田的泥耙得平平整整,放满了水,再均匀地洒上稻种。
过一段时间以后,秧田里就长出了绿油油的秧苗。
村里寻一黄道吉日,开始本年的栽插,我们当地叫开秧门。
刚插下的秧苗有点无精打采,一株株耷拉着脑袋,我们这里不用插秧机,全部是人工插秧。
插秧的时候,人们一字排开,边插边往后退,一人所插的宽度大约一米左右10株秧苗。
左手分秧,右手插秧,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夹住秧苗插到泥里,如果你是五个指头一起把秧苗插到泥里,别人会笑话你。
插秧的时候大家的速度要一致,步调要均匀。
插秧熟练的人,比插秧机的速度还要快。
你只听见“嗒、嗒”的把秧苗插到泥里,手指的入水声,那感觉就像郭晶晶跳水一样,完全是在欣赏手指的舞蹈,秧苗在插秧者的面前均匀地、齐刷刷的排列起来。
如果谁插得慢了,插得快的会把上岸的口子给封了,让后来的人上不了岸,引得大家一阵阵的欢笑。
我虽然生在农村,我基本没有干过这些活。
栽插完了要举行关秧门仪式,吃完秧果,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什么是完秧果,可能那只是一种象征吧。
生产队也会买头猪回来杀了,煮一大锅,全生产队的人饱餐一顿,打打牙祭,庆祝栽插完成。
几天以后,耷拉着脑袋的秧苗昂起了头,蔫黄的秧苗变绿了,开始分蘖了。
雨水也开始多起来,有时候一两场大雨,河水满了,沟汊的水满了,田水也满了。
田园牧歌
农人 , 一手压着 草帽 , 一手托着农具 , 在
风 中趔 趄 趔 趄 地 跑 。 有不 小 心 的 , 草 帽
“ 就是 的 , 好 多 年 就 没 下 这 么 大 的
雨 了!”
忽地被 刮到 了半空 ,但顾不得要 了, 只 管低着头 . 猫着腰地 向屋檐下跑 …… 还 是慢 了 !雨 ,噼 里啪啦的打下
来, 跌 落 到地 , 是 铜 钱 般 的湿 斑 … …
还 好 ,这 样 的暴 雨 只 下 了 不 到 半
个小时 . 就 又忽地停了。女人的脸终 于 平 和了。院子 里的水还在 泐地流着 ,
太 阳却 从云后慢 慢地 探 } n了 半 个 腧 ,
男 人 你 一 句 我 一 句 的 聊 着 , 黄 灿 灿 的 太 阳从 云后 完 全 m来 了 , 天, 彻 底 亮了。
男人 是 不 怕 水 的 ,搭 着 拖 鞋 的 脚
小 院子是留 了两 个腿一般 粗的排 水孔 的 , 但却依 然流不畅 , 整 个院子
成 了 一 个 明 晃 晃 的水 面 小 孩 子 甲 . 吓
就伸进 了水里 ,顿时 一股冰 凉就传 到
了大腿 根 ,但男人不 在乎 ,依 然咂着
娴, 出 了院 门 。
幔 。闪 电倒 是肆 虐起来 ,像挥 舞的 刀
尖, “ 唰” 的一声 , 在幔 布上划裂一道 口 子, 随 即 又伴 着 “ 隆 隆” 的巨响 , 瞬 问 恢
复 了原 样 。
得躲 到女人的怀 里去 了 , 。不敢有半 点
声响 : 胆大的也不敢 喊了 , 趴 在 玻 璃 窗 J - , 愣愣地看着 , 张着圆圆的口
“ 是水 口不利 了?” 女人有点丰 日 心。
“ 没事 , 等 一 会 就 流 走 了 。” 男 人 虽 这 样
田园牧歌
田园牧歌作者:陈志铭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02期从奥克兰到罗托鲁阿,一路上看不尽青青草地、起伏牧场、悠闲牛羊,脑子里总浮现世人对新西兰的赞叹:蓝天白云的故乡、人世间最后一块净土、海湾牧场、后花园、畜牧业王国……说牛羊,实际上只是个泛称,看到的牛群远远超过羊群。
新西兰在南半球,北岛较靠近赤道,南岛较靠近南极,羊在越冷的地方毛长得越好,所以新西兰北岛主要养牛,南岛主要养羊。
牧场上除了放牧牛羊,还放牧鹿群。
视野中,都是平原和丘陵,平缓的草地,起伏的山地,郁郁葱葱的树林,简易的电线杆,看不到一座高山,看不到一座高压电线塔。
偶尔有汽车交会。
公路不是高速路,也不是高等级公路,但车子行驶顺畅。
极少见到房子和农人牧人。
简易的栅栏提醒我,这里有人在管理。
行程刚开始时,大巴停在一座平房前,那是家水果店。
导游说,要尝尝新西兰质美价廉的水果,只能在这里买,一整天很难再见到店铺了。
后来行程所见,果然如此。
人烟稀少,远离尘嚣。
看不够的牧场风光,使人想起许多古人诗句:“时和气清……百草滋荣”,“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牧场的色彩并不繁复,以绿为主调,但却给人放牧心灵的无限空间。
每年都有许多新西兰人到澳大利亚谋生。
整个新西兰说到底就是“农村”。
新西兰人到澳大利亚不必办任何手续,只要有护照就行。
这两个国家是兄弟国,澳大利亚是兄长,新西兰是弟弟。
途中,我们拐进一个农场。
农场入口处,一辆大型拖拉机候在那儿,我们26人全部上,拖车位子还绰绰有余。
驾驶员是位满面连腮胡子的金发碧眼年青人,农场导游是个华人,他声音洪亮,话语幽默。
路旁一棵几人难于合抱的大树,他要大家猜树龄。
在他的“误导”下,树龄被越说越大,大至千年。
最后他公布准确数字是82岁。
不上百年,小树竟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一块怎样的土地啊!农家游的重头项目是喂羊,喂鸸鹋,喂鹿和羊驼。
黄庭坚的诗作中的田园牧歌描写分析
黄庭坚的诗作中的田园牧歌描写分析引言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寒山子,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
黄庭坚以其深入而真实的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闻名。
他的诗作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其中包括了丰富细腻的田园牧歌描写。
田园牧歌在黄庭坚诗作中的地位黄庭坚尤为擅长表现自然风光和田园牧歌景象,并以此来寄托对清新宁静生活态度的追求。
他运用形象明确、语言质朴的手法,将丰富多样的自然元素与人类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1. 自然景物描写黄庭坚通过对田园牧歌中自然景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示了其独特的观察力和对大自然深刻理解。
例如,“霜叶红于二月花”、“晓月昨夜西窗好,碧天银汉有时抹”等描绘了四季交替和自然变化的美丽景象。
2. 田园生活描写黄庭坚的田园牧歌描写着重表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喜悦和纯真。
他把自己融入到这样一种生活情境中,享受着农民劳作的安宁与快乐。
例如,“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展示了黄庭坚对农田丰收和平静生活的赞颂。
3. 情感表达与人生哲理黄庭坚通过田园牧歌描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客观展示,更是将其作为一种情感倾诉和人生哲理的表达方式。
他用深刻而微妙的语言,传达出对逝去时光、离散别离以及人生苦短等主题的思考。
结论黄庭坚以其优美而真实的田园牧歌描写,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场景。
同时,通过这些描写,黄庭坚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他在诗歌中展示了一种追求宁静、喜悦与浪漫的生活态度,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抚慰。
黄庭坚以其独特的文学天赋和洞察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田园牧歌书画行(组诗书法)
田园牧歌书画行(组诗书法)主编么安全策划王世平2022年8月中旬,田园牧歌诗书画院书画家云集一堂,我有幸参加田园牧歌“诗书画院”揭牌和“天籁台”揭幕仪式。
返唐兴起,挥毫以拙诗留念;陶艺大师白凤鸣赠墨宝集之:刘开地(董事长)牧歌宝地多风景,彩笔飞龙诗颂声。
开地人杰纳志士,八方云集展鹏程。
龙辉实业公司副总王鹏飞鹏志兴华夏,飞腾万里云。
人和天籁地,杰济傲乾坤。
龙辉实业经理项阳梅咏絮才华笑灿阳,牧歌宝地醉馨香。
姿胜春梅迎贵客,桃源美景好风光。
著名油画大师程彪烁古耀今壁画情,《道公》《追梦》九州惊。
《抗震壮歌》传世举,《太阳魂》画颂程公。
《东北抗联》英烈壮,呕心沥血筑“长城”。
兴华鹏志辉煌铸,天马行空唱大风。
诗书画院院长画家王世平世上无难山海志,平凡学子敢登天。
鹏飞万里怀天下,程远一心百姓间。
燕赵书画院院长穆树利墨坛画海聚群英凤舞龙飞九州风吴带曹衣妆盛世素颠颜柳百家鸣唐山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戚顺龙顺天顺地顺国情,追古朔今颠素功。
济济群贤挥彩笔,兴华墨浪躍飞龙。
瀚唐书画研究院院长王瑞生瑞竹凌九霄,生就品节高。
风雨傲石上,合欢司马骄。
唐山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长王振环兴高龙凤舞,碧水映霞晖。
名誉诗书画,如鹏浩宇飞。
开滦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汪荣生荣满煤都誉墨坛,挥毫龙凤九重旋。
一点陨石江海浪,兴华圆梦壮河山。
书法家岳贵金珠玉非足贵,诗书值万金。
挥毫龙凤舞,四海喜珍存。
书法家王静秋静室五洲兰种月,秋香四海墨耕田。
书颠醉素风雷动,法柳精王美杏坛。
禅佛画名家陈电犹如笑佛到人间,云卷云舒看大千。
思远挥毫禅意重,群仙罗汉佑江山。
唐山电视台新闻总监王新宇心怀寰宇志,声送九州情。
兴华连四海,万户沐春风。
亚太体育联合会总会副秘书长王传勤慧眼识天马,壮怀万里程。
沥血育新秀,传承勤奋功。
唐山艺联管理部部长画家陈兆光彩笔绘人生,山河日月情。
天光春色染,亿兆九州兴。
唐山艺联秘书长画家赵志云歌声袅袅游人醉,艳艳牡丹迎日红。
烁烁葡萄似珠玉,兴来彩笔化蛟龙。
田园牧歌初中作文展示
田园牧歌初中作文展示《田园牧歌》在城市的喧嚣与繁忙中待久了,内心总是渴望着那一片宁静的田园。
对于我来说,田园不仅仅是一片土地,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一种能让灵魂得到片刻休憩的港湾。
记忆中,有一次深入田园的体验,让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阳光并不怎么热烈的周末,父母带着我回到了乡下的老家。
车子还未驶进村口,那熟悉的泥土气息便透过车窗的缝隙钻了进来,挠得我的心痒痒的。
刚下车,我就像一只脱缰的小野马,撒开腿朝着田野奔去。
田间的小路有些崎岖不平,大大小小的石子硌得脚底生疼,可我全然不在乎。
路的两边,是一丛丛不知名的野花,五颜六色的,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这个久违的客人打招呼。
我来到了一片稻田边,金黄的稻穗低垂着头,像是在沉思,又像是在害羞。
每一颗稻粒都饱满得像是要撑破外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我忍不住伸手轻轻抚摸着那沉甸甸的稻穗,指尖传来粗糙而又温暖的触感。
凑近闻一闻,一股淡淡的稻香钻进了我的鼻子,那是大自然最纯粹的味道。
稻田的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池塘。
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沙石和游动的小鱼。
我蹲在池塘边,静静地看着那些小鱼嬉戏。
它们一会儿聚在一起,像是在开会;一会儿又四散游开,仿佛在玩捉迷藏。
有几条调皮的小鱼还时不时地跃出水面,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在阳光的折射下,形成了一道道短暂而美丽的彩虹。
正当我看得出神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了一阵“咩咩”的叫声。
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群雪白的小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着草。
它们时而低头咀嚼,时而抬头张望,那模样可爱极了。
我兴奋地跑过去,想要近距离地观察它们。
可是,我刚一靠近,小羊们就像受到了惊吓似的,纷纷跑开了。
我不甘心,小心翼翼地跟在它们后面,慢慢地,小羊们似乎察觉到我没有恶意,又重新低下头吃起草来。
我发现其中有一只小羊特别温顺,它的眼睛大大的,水汪汪的,像两颗黑宝石。
我轻轻地抚摸着它的头,它不仅没有躲开,反而用头蹭了蹭我的手,那感觉痒痒的,让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寒露时节的田园牧歌
寒露时节的田园牧歌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
在这个时节,大地逐渐染上了一层金黄,田园间奏响了一曲独特的牧歌。
走进寒露时节的田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片金黄的稻田。
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农民们戴着草帽,弯着腰,手中的镰刀熟练地收割着成熟的稻谷。
汗水从他们的额头滴落,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每一束稻谷都饱含着他们一年的辛勤付出,这是对他们劳动最好的回报。
田边的果园里,也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红彤彤的苹果挂满了枝头,宛如一个个小灯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黄澄澄的梨子压弯了树枝,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摘一个尝尝。
果农们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将它们放进筐子里,准备运往市场。
他们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寒露时节的菜园里,各种蔬菜依然生机勃勃。
绿油油的青菜,红彤彤的辣椒,紫莹莹的茄子,五颜六色,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菜农们在菜地里忙碌着,除草、浇水、施肥,精心呵护着每一颗蔬菜。
这些蔬菜不仅为人们的餐桌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也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田园里的小溪在寒露时节显得格外清澈。
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
水中的鱼儿欢快地游来游去,偶尔跃出水面,溅起一片水花。
溪边的垂柳依依,柳枝随风飘舞,仿佛在为这宁静的田园增添一份诗意。
在这片田园中,还有一群可爱的动物。
一群群鸭子在池塘里嬉戏,时而钻进水里,时而浮出水面,欢快地叫着。
几只大白鹅昂首挺胸地走着,它们的羽毛洁白如雪,显得格外高贵。
远处的山坡上,羊群在悠闲地吃草,牧羊人骑着马,手持鞭子,守护着他的羊群。
寒露时节的夜晚,田园变得格外宁静。
明月高悬,繁星点点,照亮了整个田园。
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打破了夜的寂静。
农舍里透出温暖的灯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丰盛的晚餐,分享着一天的喜悦。
在这寒露时节的田园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只有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人们在这里辛勤劳作,享受着丰收的喜悦,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苏轼 写田园牧歌的词
苏轼写田园牧歌的词1. 苏轼写田园牧歌的词那可真是一绝!就像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人们心里。
你想啊,在他的词里,田园就像一个世外桃源。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这画面感,活脱脱就是一幅田园生活图,有枣花飘落,有缫车声响,还有那古柳树下卖黄瓜的人呢。
感觉自己就像站在那田园之中,能闻到枣花的香,听到那热闹的声响。
2. 苏轼笔下的田园牧歌词啊,读起来特别舒坦。
他写的田园就像是一个大宝藏,充满了无尽的乐趣。
比如说“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词写得太有人情味了。
他赶路累了渴了,就去敲人家的门讨茶喝。
好像我们自己在旅途中一样,那种自然的互动,多亲切呀。
这就像我们现在去邻居家串个门,没那么多讲究,就是很随性的感觉。
4. 苏轼写田园牧歌的词,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宁静世界的大门。
在他的词里,田园是一个能让人心灵得到慰藉的地方。
“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词里的田园景象,就像一个小女孩在自家院子里玩耍的场景。
那微雨、小荷、榴花,还有那用玉盆玩水的女子,多么鲜活啊。
就好像我们也置身其中,感受着那份惬意。
5. 哇塞,苏轼的田园牧歌词简直是人间宝藏。
他把田园描绘得如同一个梦幻之地。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这词里的田园刚下过雨,草地柔软,道路干净。
他想着什么时候能过上耕种的田园生活呢。
这就像我们在城市里待久了,也会向往田园的宁静一样。
他的这种向往就像是我们心底的呐喊,渴望那种简单纯粹的生活。
6. 苏轼写田园牧歌的词可太有趣了。
田园在他笔下就像是一个欢乐的大舞台。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你看,他在村子外、古城旁,拄着拐杖慢慢走在夕阳下。
那昨夜的雨就像一个贴心的给他带来了凉爽的一天。
这难道不像是田园在热情地招待他吗?我们仿佛能看到他脸上那惬意的笑容。
7. 你知道苏轼写田园牧歌的词有多迷人吗?他的田园就像一个充满故事的老地方。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出典] 王维《田园乐》其六注:1、《田园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2、注释:宿(xiǔ)雨:夜雨;经夜的雨水。
宿,夜晚。
山客:隐居山庄的人。
犹眠:还在睡觉。
《田园乐》组诗共七首其一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其二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其三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七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3、译文: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
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家童还未打扫。
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4、王维生平见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5、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
诗中的描写绘形绘色,由景生情,诗中有画。
“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画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
全诗对仗工整,音韵铿锵。
王维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
诗中那些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
王维山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田林山水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中主旨所归。
作为艺术手段的动态性,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创造静的意境服务,以造成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
田园牧歌的诗意书写-精品文档资料
田园牧歌的诗意书写三岛由纪夫是20 世纪日本著名作家,他信奉古典主义,热爱日本传统文化同时也崇拜希腊文化,吸收东西方文化的古典主义内核创作了许多小说。
沈从文生于湖南湘西,14 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 年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三岛由纪夫和沈从文用其独特的文笔将他们理想中的牧歌式社会书写得各具特色。
处于同一时代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学理想的两位作家,他们却写出了有着相似主题和情节的作品,本文就试着比较一下这两位中日作家的这两部作品在环境、情节和思想上所表现出的异同。
一、牧歌式的故事环境三岛由纪夫《潮骚》中歌岛的原型是神岛,岛上保留了大量原始文化,三岛曾两次对神岛进行实地考察。
小说中歌岛是一个“人口一千四百人,方圆不过八里”的小渔村。
这个渔村最漂亮的地方一处是八代神社,“从这儿望去,小岛面对的伊势海四周可以尽收眼底。
北面知多半岛近在眼前,由东向北横卧着渥美半岛,西面是一道隐约可见的海岸线,从宇治山田迤逦神王四日市”,另一处便是灯塔,“从歌岛的灯塔,可以望到太平洋的一角。
在西风劲吹的拂晓时分,有时可以隔着东北面的渥美湾望见群山远处的富士”。
在三岛由纪夫笔下,这是一个景色开阔的,有着海洋特色的渔村,这种环境中的人体格强健,充满原始的质朴的力量,他们远离喧嚣的都市,过着一种清贫而又安稳的生活。
同时,自然环境在这里还具有超出地理风貌的意义。
在三岛的文学世界里,“自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理想美的境界。
[1]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地点位于四川与湖南间的一座名为“茶峒”的小山城,这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小溪流下去,绕山流”、“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
沈从文把边城塑造成一个理想的地方,民风淳朴热情,不论是好救济他人,讲义气的船总顺顺,还是绝不多收过渡人一分钱的祖父,他们都代表了一种原始的,自然的人类美好的天性。
田园古诗及诗意
田园古诗及诗意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意解析:陶渊明说自己在南山下种豆子呢,可是啊,这地里的草长得比豆苗还茂盛,感觉他这个种地技术有点“菜”,哈哈。
早上就起来去田里清除杂草,一直忙到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回家的小道很窄,两边的草木又长得很高,晚上的露水就沾湿了他的衣服。
不过他倒是很豁达,衣服湿了没什么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心愿就好。
这里的心愿呢,就是他想要远离官场的喧嚣,回归田园,过这种自由自在、虽然辛苦但是内心宁静的生活。
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意赏析:陶渊明在这首诗里可酷了,他虽然住在人群聚居的地方,但是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
有人就问他,你咋做到的呢?他说呀,只要自己的心远离那些世俗的东西,住的地方自然就好像很偏僻安静啦。
然后他就很悠闲地在东边的篱笆下采菊花,一抬头就看到了南山。
傍晚的时候,山上的景色特别美,鸟儿们结伴飞回来。
他觉得这里面有很深刻的道理,想要说清楚吧,却又忘了怎么表达了。
这就像是我们有时候吃到特别好吃的东西,想形容那种美味,却又词穷了一样。
他就是想表达那种在田园生活里感受到的宁静、和谐,和对自然的一种深深的热爱,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呢。
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意解析: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请孟浩然去他的农家小院做客。
到了那儿一看,哇,村子周围都是绿树环绕,城外的青山横斜着,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他们打开窗户,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子,一边喝酒一边唠着种桑麻这些农事。
这气氛可惬意了,就像咱们现在去乡下亲戚家,坐在院子里聊天一样自在。
最后还约定等到重阳节的时候,还要再来欣赏菊花呢。
《烟台诗词》第二十一期“田园牧歌”栏目欣赏
《烟台诗词》第二十一期“田园牧歌”栏目欣赏《烟台诗词》是烟台市诗词学会的会刊,微刊“山海诗韵”的姊妹刊物。
本期刊登第二十一期《烟台诗词》杂志“田园牧歌”栏目,欢迎鉴赏。
熊东遨春日麓湖道中毋劳画笔记游踪,别样奇观次第逢。
江畔窥鱼牛背鹭,花丛猎豸虎头蜂。
时闻野语浑忘返,偶扰山民喜见容。
禅侣不知归也未,暮烟深处一声钟。
夏日江乡速写小暑风来绿涌潮,野田禾稻欲齐腰。
人留故事期红续,天派元图重白描。
江畔窥鱼牛背鹭,花间扑蝶虎头猫。
锄荒见个无声者,绝似先生五柳陶。
姚泉名浣溪沙·龙川文化旅游小镇客厅有感独坐行廊对晚峰。
龙川胜处石桥通。
云舒云阙几从容。
家在徽溪青瓦下,梦圆山院锦帘中。
心花小醉惹微红。
鹧鸪天·游仁里古村偶入村街变古人。
迎薰门到拱辰门。
千山飘冷槐墩雨,一水浮清桃坝云。
敲坊石,辨雕痕。
穿行老巷伞花新。
只愁檐外呼声起,暮色驱人返市尘。
张敬爱山村早春柳梢钓水在村头,疏影成阴卧老牛。
一片桃林花事早,几家竹径雀声稠。
舒心日子依晴黛,衔梦乡歌出小楼。
袅袅每添烟火味,时光竞与白云悠。
颜学文秋收夜景玉盘耿耿照田坡,南亩农夫收晚禾。
四野寒蛩吟月径,一行鸿雁唱秋歌。
贾乐玉晓起见迎春花绕篱笆开放风消宿酒鸟呼晴,朝霞红暖晓梦轻。
花绽篱笆春亮眼,雄鸡啼落满天星。
韩桂云原乡拾趣僻壤原乡入画屏,寻芳一路草青青。
山中泉气千回涨,水畔松涛几度经。
情致闲猜花悦目,兴浓雅赏雀梳翎。
诗家独爱今朝景,珠玉时光绕户庭。
国海强麟州晚秋闲情独步秀城游,四处诗声妙韵流。
曲水依依迎彩棹,枫林恰恰衬丹秋。
书乡儒雅清风至,竹苑居贤景色幽。
又是菊黄心念寄,三千佳句咏麟州。
左云下石硼村小三峡群山叠翠水中央,一曲清溪雁两行。
碧野黄花铺锦绣,白云红叶舞霓裳。
荻芦飞雪千汀醉,果实盈枝十里香。
俯仰之间皆美景,凝眸放眼尽风光。
蝶恋花·赞下石硼村红色旅游小巷古村条石路,红色幡旗,插满家和铺。
庭院清幽任你住,密营旧址从头顾。
回望烽烟擂战鼓,制药修枪,同写英雄谱。
表达田园牧歌的诗句
表达田园牧歌的诗句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2.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3.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颜仁郁《农家》4.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李白《山中问答/ 山中答俗人问》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6.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曹雪芹《菱荇鹅儿水》7.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8.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9.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10.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11.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邵雍《山村咏怀》12.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13.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1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5.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观刈麦》16.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徐玑《秋行》17.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王维《渭川田家》18.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9.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20.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王维《渭川田家》21.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22.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23.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24.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25.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26.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夏日田园牧歌,农舍与田野的和谐画面
夏日的田园牧歌,总是令人陶醉。
那一幅幅和谐的画面,将我带回了小时候在乡村的田园生活。
我记得那时,我们家住在一个面朝大田的农舍中。
早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温暖而宜人。
我懒洋洋地从床上爬起来,揉着睡眼,走出屋外。
一出门,我便看到了田野的和谐画面。
大片的麦田被金黄的麦穗包围着,微风吹过,麦穗如波浪般摇曳。
我踩着稻草,漫步在麦田中间,仿佛自己也成了一个农夫。
远处,一群农民正忙碌地收割农作物,他们手握镰刀,有条不紊地割下一棵又一棵。
他们的动作匀称而有力,仿佛在奏着一曲田野的交响乐。
阳光下,他们的汗水闪烁着光芒,他们的脸庞充满了满足和喜悦。
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农田中玩耍,草坪上踢着足球,高高的榆树下摆起了秋千,欢快的笑声传遍整个田野。
我们还喜欢在田间小道上自行车比赛,哪个人骑得最快,就是冠军。
迎面而来的是一辆辆装满丰收果实的农用车,农民们开着车,朝我们微笑着招手。
他们手握着红彤彤的苹果和葡萄,似乎意味着一片丰收的喜悦。
走进农舍,使人感到一片宁静与温馨。
舍内摆放着古朴的木桌、木椅和柜子,看起来又质朴又实用。
地上铺着麻织地毯,地下还有一个农舍专属的坑窖,这是农民存放农作物和保存食物的地方。
我常常跳进坑窖里听农民的讲述,他们讲述着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讲述着他们的快乐与困惑。
夜晚,农舍的田园牧歌更加动听。
静静地坐在庭院中,我听到了蛙鸣和虫鸣,仿佛整个田野都在向我诉说着它们的生活。
我仰望星空,星星点点的光芒洒在田野上,仿佛每一颗星星都是一个农民的辛勤劳作的结晶。
农舍的灯光温柔地照亮了我的身影,笼罩着我们幸福而平和的夏夜。
夏日的田园牧歌,就是一幅静谧而优美的画卷。
农舍和田野的和谐画面,让我体验到了农民的快乐与苦乐,也让我明白了劳动的魅力和田园的魅力。
身处城市,我时常怀念起那些美好的时光,渴望再次回到那片熟悉而幸福的田园。
逝去的田园牧歌
第二层写居住的环境,反映自在 自得的心境。
居住之所往往暗示着一个人的性格趋向、 情趣爱好。这些草屋充满了乡野之趣, 让人率性而活。古人说屈于身不屈于道, 当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无法改变黑暗的 社会时,独善其身同样是有利于百姓的。 独立的人格时最具价值的。
田园农家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陶渊明《归园田居》注释指瑕
其二,“守拙归园田”教材注为:“守住自己的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守拙,守 住愚拙,这是谦虚的说法。”把“归园田”注释为“回乡过田园生活”,不准确, 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园田”即“田园”的又一种写法的误解(教材在题注中对“园 田”亦未注)。“守拙归园田”之“归园田”即回归园田居之意。园田居,又名古 田舍。为陶渊明在浔阳柴桑的住宅之一。“据宋传及陶集诗文,陶住宅凡三处。一 为上京(里)闲居,一为园田居(古田舍),一为南里(南村)。”(逯钦立校注《陶渊明 集》第266页)。 其三,“依依墟里烟”句注“墟”为集市,误。陶渊明弃官归里,躬耕自资,所 归之园田居,僻处南野,并非集市。“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 酒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 其二)这里,“披草”但话“桑麻”的“墟里人”,绝非“集市”中人,而是僻居 “野外”村落中的人。查《辞海》(1979年版)“墟”字下:“墟里:村落。陶潜 《归园田居》诗:‘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查《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 本)第550页“墟”字有两个义项:“①有人住过而现在已经荒废的地方:废墟,殷 墟。[墟里][墟落]村落。②(方)集市,同‘圩(二)’。”故“依依墟里烟”句单注“墟” 字并注为“集市”是错误的。应将“墟里”合注为“村落”,也只有这样,方才符 合陶渊明园田居的实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田园作原文翻译及赏析
田园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田园作原文翻译及赏析田园作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翻译1、隔尘喧:诗》校:“一作尚。
”恬素:恬淡素朴。
2、卜邻:择邻。
近:《全唐诗》校:“一作劳。
”3、植果盈千树:《三国志·吴志·孙休传》注引《襄阳记》:“(李)衡每欲治家,妻辄不听。
后密遣客十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
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
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
’”4、粤:语助词,无意义。
推迁:时间推移。
陶渊明《荣木》诗序:“月推迁,已复九夏。
”5、三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
”6、书剑:读书击剑,指文武兼能。
7、已:《全唐诗》校:“一作空。
”8、寡悟:少悟,犹言难以理解。
此就“未遇”而言。
9、冲天:《韩非子·喻老》:“有鸟止南方之阜……虽无飞,飞必冲天。
”10、羞鸡鹜:《楚辞·卜居》:“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羞:《全唐诗》校:“一作嗟。
”11、劳歌:劳作之歌。
12、乡曲:犹乡里。
曲,乡以下的行政区划。
13、朝端:朝臣之首。
14、扬雄:汉成帝时蜀人。
好学深思,每作赋,常拟司马相如以为式。
客有荐扬雄文似相如者,帝令待诏承明殿。
后随帝郊祀甘泉宫,还,奏上《甘泉赋》。
事见《汉书》本传。
赏析《田园作》的作者是诗》的第一五九卷第四十六首。
此诗作者写自己年已三十,仍然闲居田园而感到愤懑和急欲出仕的心情。
作者少怀大志,昼夜自强,自以为诗赋已工,可以一展怀抱。
但终因无人援引,直至“三十而立”之年,仍然功名无成。
所以结句以扬雄自况,既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又表白希望得到执政者援引,早日实现雄心壮志的心迹。
田园作原文翻译及赏析2原文: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的意思及全诗赏析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译文] 柱着手杖,心气和平地伫立在茅舍的门外,神情专注地临风倾听傍晚树林中那秋蝉的吟唱声。
[出自]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辋川:王维在终南山下的别墅。
裴秀才迪:王维好友,同代诗人。
潺湲:水流声。
墟里:村里。
接舆: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字接舆,曾狂歌讥笑孔子。
此指裴迪。
五柳:晋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王维自比。
译文1: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
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译文2:深秋时节,原本青翠浓郁的山色,渐渐地变得凄凉苍茫了,山间的泉水,日复一日地慢慢向远方流去。
我柱着手杖,心气和平地伫立在茅舍的门外,神情专注地临风倾听傍晚树林中那秋蝉的吟唱声。
夕阳西下,渡口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倒映出太阳的余辉;一缕炊烟,缓缓地在宁静的村子里升起。
仿佛我又碰到了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陆接舆,在我五柳先生的门前,放声高唱。
译文3: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的飘。
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
赏析:天宝元年(742),王维离开终南山,出为左补阙。
由此年至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除一度丁母忧离职外,一直在长安为官,职位也从七品上的左补阙升迁到正五品上的给事中。
然而,天宝时代,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专权,朝政日趋腐败,诗人的进取之心和用世之志逐渐消减殆尽。
约在天宝三年(744),王维在陕西蓝田辋川购得原属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别墅,从此经常在公余游息其中,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优美的田园躬耕的诗意
优美的田园躬耕的诗意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要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作者点击】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谥号靖节。
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
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
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名士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本首诗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注释】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
《归园田居》共五首,这是第三首。
晨兴:早起。
理:治理。
荒秽:杂草丛生。
带月:顶着月亮。
荷锄:扛着锄头。
道狭:道窄。
沾:沾湿。
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赏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这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起句很平实,就像一个老农站在那里说话,让人觉得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
虽然很辛苦,但他并不抱怨,这从“带月荷锄归”的美景就可以看出来。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路窄草长,夕露沾衣,但衣服打湿了有什么可惜的呢,这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
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也许是官身束缚,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园牧歌的诗意书写
作者:吴煜希
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35期
摘要:作为日本当代唯美主义代表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作品蕴含着独特的美学理念,深受希腊文化影响,他的小说《潮骚》讲述了日本海边一个小渔村上发生的青年男女爱情故事,极具这种希腊式的古典主义美,表现出牧歌情调。
沈从文是中国上世纪的著名作家,他的作品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其乡土小说《边城》是对他理想中的湘西的描绘,是一部牧歌式的作品,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充满内忧外患的湘西社会的忧虑。
关键词:三岛由纪夫;沈从文;潮骚;边城;牧歌
三岛由纪夫是20世纪日本著名作家,他信奉古典主义,热爱日本传统文化同时也崇拜希腊文化,吸收东西方文化的古典主义内核创作了许多小说。
沈从文生于湖南湘西,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年他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
三岛由纪夫和沈从文用其独特的文笔将他们理想中的牧歌式社会书写得各具特色。
处于同一时代不同国家,有着不同文学理想的两位作家,他们却写出了有着相似主题和情节的作品,本文就试着比较一下这两位中日作家的这两部作品在环境、情节和思想上所表现出的异同。
一、牧歌式的故事环境
三岛由纪夫《潮骚》中歌岛的原型是神岛,岛上保留了大量原始文化,三岛曾两次对神岛进行实地考察。
小说中歌岛是一个“人口一千四百人,方圆不过八里”的小渔村。
这个渔村最漂亮的地方一处是八代神社,“从这儿望去,小岛面对的伊势海四周可以尽收眼底。
北面知多半岛近在眼前,由东向北横卧着渥美半岛,西面是一道隐约可见的海岸线,从宇治山田迤逦神王四日市”,另一处便是灯塔,“从歌岛的灯塔,可以望到太平洋的一角。
在西风劲吹的拂晓时分,有时可以隔着东北面的渥美湾望见群山远处的富士”。
在三岛由纪夫笔下,这是一个景色开阔的,有着海洋特色的渔村,这种环境中的人体格强健,充满原始的质朴的力量,他们远离喧嚣的都市,过着一种清贫而又安稳的生活。
同时,自然环境在这里还具有超出地理风貌的意义。
在三岛的文学世界里,“自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理想美的境界。
[1]
沈从文笔下《边城》的地点位于四川与湖南间的一座名为“茶峒”的小山城,这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
沈
从文把边城塑造成一个理想的地方,民风淳朴热情,不论是好救济他人,讲义气的船总顺顺,还是绝不多收过渡人一分钱的祖父,他们都代表了一种原始的,自然的人类美好的天性。
《潮骚》中的歌岛是依着海的,居民依靠海洋生存,他们之间的紧密关系集中体现在新治身上,“面对豁然展开的无边大海,浑身不禁充满平日所熟悉的劳动活力,心头随之释放”、“小伙子感到四周辽阔的大海同自身高度融为一体”,海洋给人以活力,满足居民的需求,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从这个层面来说看,同样是田园式的风景,《潮骚》的环境与人结合得更为紧密,也更为真实,因为大海在小说中并不都是美的,它常常露出凶狠的面孔。
作品中歌岛与大海的意象,不仅仅是自然风光,更与人物性格及情节推动密切相关。
[2]而《边城》中的环境作为背景而出现,它主要为了表现牧歌式的理想美而存在,除了自然环境外,其中人文环境被作者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鲤鱼豆腐”、“甜酒”、“烧酒”、“洋灯”、“青盐”以及各种布,似乎无所不备;“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旁观者也就从不用读书人的观念,加以指摘与轻视”、“惟运用这种习惯规矩排调一切的,必须有一个高年硕德的中心人物”等等描写将茶峒这个地方的人际关系写得非常理想,人们的品德中似乎只有善的一面,政府似乎可以无为而治,因而带来了不真实之感,有种刘备般的“长厚似伪”,实际上正是现实越不堪,作者越需要建构出这样理想的牧歌般的故事环境来呼吁一种回归。
二、牧歌式的爱情故事
在这样一个相似的自然背景下,两部作品都讲述了一个青年间的爱情故事。
这个爱情故事有着大致相同的结构模式:相遇相爱——爱情发生挫折——外力影响——爱情成功或失败。
《潮骚》中的外部自然环境是容易变换面目的,它既会有风大到将船掀起,汹涌澎湃的一面,也有暴雨过后天宇澄澈,风平浪静后大海充满辉煌承担一面,和它打交道就如同与一位性格鲜明,直率爽朗的人交流,初江和千代子的爱情故事就在这么一个环境中发芽生根并取得成功。
虽然这个爱情充满曲折,但结局是明朗的。
从新治看见初江那一刻起,情愫便在他心中种下,两人一切发展顺利,直到千代子的干預作用出现,看见了新治和初江在雨后一同归去,她把这一幕说给安夫听,安夫又使得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全村人都知道了,照爷出于自家门面便禁止初江和新治见面。
这其中,千代子是一个受到城市文明影响的人,她对新治有感情,但她仍然保留着歌岛人民善良淳朴的一面,并没有争夺新治的意思,而安夫家在这个渔村里算是个富家子弟,对新治这样贫寒出身的人来说是竞争初江的有力人选,安夫构成了爱情第三者的
威胁。
相对而言,《边城》的山清水秀如同一位矜持婉约的姑娘,说得不明不白的话带来了爱情的悲剧。
《边城》中爱情的主动方在翠翠这一面,看上去老船夫一句话就能带给两位年轻人幸福,但他却迟迟不说,犹疑不决以致悲剧的诞生,原可以一帆风顺却含含糊糊让人读来纠结不已。
虽然这是天保、傩送兄弟二人与翠翠的爱情故事,但是我们明显可以看出其中翠翠在意的
是傩送,所以可以进一步说这是个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如此一来天保成了他们爱情的障碍之一并且是首要障碍。
其次,中寨人拿一座碾坊和船总家提亲,碾坊的出现使傩送多了一个选择,碾坊这一象征性事物的出现慢慢将爱情故事引向了悲剧,它将老船夫性格的另一面慢慢揭露了出来。
《边城》中的湘西是作者所构想的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他所刻画的茶峒人淳朴,勤劳善良,乐于助人,老船夫就是他们的代表,他质朴热情,绝不多收别人一分钱,但是另一方现实的因素也渗透了进来,当极具功利意味的碾坊摆在这么个农民面前时,他不知不觉间表现出自卑的心理落差,端午节老船夫被人拉去看碾坊时,老船夫转着那双小眼睛,很羡慕地去欣赏一切,估计一切,把头点着,且对于碾坊中物件加以很得体的批评,老船夫的心中已留下了世俗功利的阴影[3],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他为此而自卑痛苦,而忧虑,而犹疑不决。
另外翠翠母亲的悲剧使得他既想给翠翠找到一个好归宿,又能找到她的心上人,于是他自己陷入了一种矛盾中,找不到出路的他感慨于天命,“要安排得对一点,方合道理,一切有个命!”,老船夫把天保的死,翠翠爱情的曲折归到天命,这就把原因推到了一个人无法掌控的比较虚无的层面上了,这酿成了翠翠爱情的悲剧。
三、牧歌中的自然与美
《潮骚》和《边城》都力图表现一种远离现代文明的人类的自然状态。
新治在神社时内心祈愿道“神啊,请保佑海面风平浪静,鱼虾满网满仓,村里繁荣昌盛……保佑我年幼的母亲和善良的弟弟。
”祈愿时心中所想是最真实的,三岛由纪夫借此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以新治为代表的小渔村百姓最简单最质朴的内心世界,它不同于都市文明中日益膨胀的欲望和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它非常简单,就是希望丰收和平安。
即使是被现代文明所熏染过的千代子,在看到自己所造成的麻烦,经历了一些心理斗争后仍然回归到渔村人民朴实无华的一面。
沈从文自称要构筑“希腊小庙”,“里供奉的是人性”,他在《边城》中极力展现的就是这种理想的“小庙”,他所指的人性并非“五四”主流文学推崇的启蒙主义的理性,而是自然状态的人性,即未经文明规范和教化的原生态的人性。
[4]虽然他写道“由于边地的风俗质朴,便是作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但是无法否认的是“这小城里虽那么安静和平但地方既为川东商业交易接头处,因此城外小小河街,情形却不同了”,商人是流动的,他们的到来必然带给这个世外桃源外地的习气,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正在逐渐受到外界的影响,正是“希腊小庙”坍塌的现实,自然必然逐渐受到城市文明的浸染。
另外,三岛在小说里寄托了他对希腊古典主义美的崇拜,表现为古希腊式的对强健的体魄,富有美感的肌肉线条的推崇,这点集中体现在对人物的肌体描写上。
沈从文在《边城》中所表现的美集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環境的秀丽美之上。
他自己在序中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当别人过渡时给老船夫钱和小物件时,老船夫回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
”这是沈从文所要塑造的一种人性美,不贪、不求、热心肠。
他对于城市里的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感到厌恶,力图在自己的故乡创建一个理想的世界,把人与人之间的
原始的醇厚古朴的人性美展示给读者看、展示给成长中的青年看,履行在混乱的时代里他知识分子所应有的一份责任。
总的来说,三岛的美不可避免带地带上了他自己所信奉的军国主义影子,就像他的《金阁寺》的美,与毁灭同存,而沈从文怀寄托着人性的关怀,寄托着对社会的美好愿景,但也因此多少带了点虚幻的成分,读来令人有所悲伤遗憾。
参考文献:
[1]李雪梅.论《潮骚》的美学特征[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报,2013(13):102页.
[2]杜威凡.论三岛由纪夫《潮骚》中的乌托邦构想[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8):72页.
[3]陆孝峰.眷恋与反叛——沈从文小说《边城》解读[J].名作欣赏,2006(08):28页.
[4]张厚萍.“希腊小庙”的坍塌——论沈从文的创作[J].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_沈从文研究小辑,2010(0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