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苏州园林》学案2(无答案)(新版)语文版
《苏州园林》问题学案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苏州园林》问题案班级姓名座号【课标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事物特征的,并注意体会文章语言准确、简明的特点和内容的客观性、科学性。
【学习目标】1.积累本文优美的词语;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3.领略中国园林的图画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爱国思想,感受写作大师的语言美,增强热爱母语的感情。
【重点难点】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3.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4.搞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文体考点】1.说明文类型:说明文可以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两种。
2.说明文三要素: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3.说明的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从主要到次要、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一般到特殊、从概括到具体、。
4.说明的方法:分类别、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列图表(引资料)。
【口诀:别再作打下树栗(例)状图】5.说明的方法作用:说明(突出)什么说明对象的什么特征。
6.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例如:下午第八节操场上大约有100名学生。
请问“大约”能否删去?】【参考答案:不能删去。
(1)“大约”是表示猜测,是概数;(2)如果删去,句子就变成“下午第八节操场上有100名学生”了,这不符合客观事实,太绝对化了;(3)使用“大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池沼()丘壑()嶙峋()()镂空()空2.解释下面的词语,或根据意思写成语。
(1)标本:(2)丘壑:(3)雷同:(4)嶙峋:(5)镂空:(6)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7)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1当我们想到园林,很容易想到苏州园林,因为苏州园林无疑是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代表之一。
为了让学生了解并欣赏苏州园林的美,我们为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了一堂园林课。
一、课堂目标1. 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获得欣赏园林所需的基本语言和表达技能。
3. 通过欣赏苏州园林,感受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和人文内涵。
二、课前准备1. 图片和视频资料:准备苏州园林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2.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一些与苏州园林相关的文章或书籍,为后续课堂提供素材。
3. 课前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前就苏州园林的背景和历史进行讨论,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三、课堂安排1. 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介绍苏州园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他们了解到苏州园林不仅是一种园林艺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可以让学生谈谈对园林艺术的理解,以及苏州园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 学习园林的基本语言要欣赏园林,必须先了解园林的基本语言。
这包括树、草、水、石、建筑等元素。
老师可以用组合图的形式让学生学习一些园林的基本构成,如“草木在石”、“亭台楼阁”。
学习时,老师应鼓励学生思考和想象,通过自己的感受来理解和描述这些园林语言。
3. 欣赏苏州园林在学习了苏州园林的历史和基本语言后,要让学生通过欣赏真实的苏州园林来感受其美。
老师可以选取一两个苏州园林,如拙政园、留园,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展示和解说。
在欣赏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园林中的元素,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园林的美。
4. 以苏州园林为素材撰写文章鼓励学生以苏州园林为素材撰写一篇文章,可以是游园感受、园林元素的体验,也可以是对苏州园林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在写作时,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园林语言,注重情感表达,以及逻辑线条的清晰度,达到自我表达和自我提升的效果。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一、体会作者抓住了苏州园林的哪个特征,又是怎样突出这个特征的。
二、学习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四、熟悉说明方法,学习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一、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进而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结构。
二、在把握全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对说明文的分析掌握。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学习说明文知识2、作者简介及写作缘由3、字词4、朗读课文,找出说明对象5、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第二课时教学重点:1、找出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并分析作者通过哪几个方面来突出这几个特点的。
2、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3、以课文第4、5节为例,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阅读重点。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同学们已经提前预习了《苏州园林》,那么请大家先看书上的图片,请你们看一看苏州园林的图片,你认为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下面,我们共同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看他是怎样抓住苏州园林的特点来进行说明的。
二、朗读第一段,找出其中最能说明苏州园林地位的词语,分析。
明确:标本--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
表明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三、朗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具有怎样的总体特征,才能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明确: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提问:为了达到这一标准,作者认为设计者和匠师从哪几个方面下了功夫?明确:四个讲究。
四、分析第三自然段提问:本段具体说明了苏州园林哪个特点?苏州园林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什么?为了什么这一特点,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五、阅读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学生思考、讨论)(1)用“||”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2)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其中又以为主。
(3)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4)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语文版【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方法,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结构美。
2.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从反复诵读和重点词句赏析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3.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自主预习案】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池沼()嶙峋()着眼()琢磨()丘hè()轩xiè()相间()对称()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因地制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标本:__________ ④败笔:________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思考:①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②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哪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之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而苏杭美景之最,还在于园林艺术之美。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
苏州有四大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和留园,都是园林中的精品极品,处处体现中国江南宅第园林的独有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看他笔下的苏州园林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学习目标(见上)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走近园林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后,思考:1.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其总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以一位游览者的身份谈谈苏州园林哪一点最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欣赏园林3.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以导游的口吻介绍:亭台轩榭的布局: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山堆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的布置: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注意介绍的条理,注意介绍的方法,用上重要的词语。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7课《苏州园林》学案1(无答案)(新版)语文版
第17课《苏州园林》学习目标与要求:1.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 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
3.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的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知识链接: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代表作《稻草人》、《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作者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仅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应香港一家出版社准备出版的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所写的序言。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
作者采用了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
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记一、积累字词①读准字音轩榭()池沼()蔷薇()丘壑()模()样重峦叠嶂()相间()嶙峋()庸俗( ) 镂()空②解释词义斟酌:败笔:嶙峋:丘壑:重峦叠嶂:别具匠心:3.阅读课文,在文中划记每一段的中心句。
模块二:交流研讨模块三:巩固内化任务一:说说下面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课题:第17课《苏州园林》第 1 课时授课时间第十三周班级姓名模块四:当堂训练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 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温馨寄语: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航行,自信是船,勤奋是帆,毅力是风,你们是舵手,而我是水手,只有我们师生齐心协力,不畏艰险,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
2、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学习重点及难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学法指导:熟读全文,联系题目和开头,把握全文说明中心;找出每段中心句,分析和全文说明中心的联系,从而理清说明顺序和文章结构。
知识链接:课文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诸”字是许多的意思,就是说,这篇课文不是单独讲某一个的,而是总的讲苏州园林。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之一,还有沧浪亭、狮子林、留园。
“寄深眷”表明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切眷恋之情。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
作者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作为一篇说明文,它不仅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借鉴。
一、导案自学(一)解决字词障碍1、给画横线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
池沼()模样()丘壑()镂空()xuān xi è( )lín xún ( ) jiàn shǎng ( )zhēn zhuó( )qiáng wēi ( )重峦叠zhàng()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因地制宜:自出心裁:败笔:嶙峋:(二)文学常识《苏州园林》的作者_______,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
名____,字_______,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童话有《》《》。
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苏州园林》学案(2篇)
13.《苏州园林》(一课时)主稿人:宋伟【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2、感知说明文语言,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学习重点】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
【学习难点】感知说明文语言,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
【学法指导】1、说明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总分式(包括总—分、总—分—总两种),一种是递进式。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包括由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左到右等)3、说明方法:(1)举例子:增加文章可信度,使文章血肉丰满。
(2)作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3)打比方: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4)列数字: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让读者准确了解说明对象。
(5)引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6)下定义:归纳说明对象的内涵和外延。
(7)分类别:使文章条理更清楚。
(8)列图表:直观有条理地展示说明对象的特点。
(9)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资料链接】叶圣陶: (1894~1989),原名叶绍钧,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他原籍是江苏苏州,所以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学习过程】一、自学导航(教师寄语: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自己,我能行!)情景导入,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1.字词个性积累:2.共性感知:苏州园林给你总的印象(特征)是什么?选取了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二、合作释疑(教师寄语: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再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展示:1.共性问题:本文的说明顺序、结构是怎样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并举例说明?说明语言通过哪些语句或词语体现出来?学情:书写:日期:2.个性展示:如果你是一位游客,在苏州园林拍摄了许多美丽的图片,下面请你选取你最喜欢的一幅介绍给你的亲人或朋友。
学法指导:注意介绍的顺序、注意运用说明方法来体现出图画美,并抓住相关语段的关键语句或词语。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下《17苏州园林》word教案 (2)
《苏州园林》教案教学目标1,领略苏州园林的画意美。
2,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3,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4,掌握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这篇说明文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
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请大家先看一段苏州园林的影片。
二、重点字、词、句(1)字音轩榭(xuān xiè)池沼(zhǎo)丘壑(hè)嶙峋(lín xún)镂空(lòu)蔷薇(qiáng wēi)重峦叠嶂(luán zhàng)斟酌(zhēn zhuó)(2)字义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池沼:天然的水池子。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镂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
(3)熟读课文后回答下列问题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三、课文整体把握1,请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文章分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
第二段(3—9自然段)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处处入画。
第三段(10自然段)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明确:为了突出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
明确: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文章第三至六段内容则与这四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
另外,作者还从苏州园林的角落布置、门窗图案和色彩搭配三个细处简略地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广东省七级语文下册《17.苏州园林(叶圣陶)》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17.苏州园林(叶圣陶)》导学案语文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通过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掌握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
2.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了解其运用作用3、通过合作探究,揣摩语句,体会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学习重点】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学习难点】通过合作探究,揣摩语句,体会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学习课时】三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资料链接】1、关于苏州园林: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据记载,苏州城内有大小园林将近200处。
其中沧浪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和留园.....、拙政园...、狮子林名园..”。
“四大名园”与同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网师园、环秀山庄、艺圃、耦园、退思园一道,构成苏州园林的杰出代表。
苏州园林,处处呈现诗情画意,充满人文思想,置身其中,足以陶冶性情,自得其乐。
中华四大名园的名称分别是:拙政园(江苏省苏州市)、颐和园(北京市海淀区)、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市)、留园(江苏省苏州市)。
2、关于叶圣陶: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现代作家,教育家。
代表作:《多收了三五斗》《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等。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苏州园林》是一篇为摄影集撰写的序文。
一、预习点兵。
1、辨明字音:邱壑.()嶙峋..()镂.()空蔓.延()重峦叠嶂.()别具匠.心()庸.()俗斟酌..()轩榭..()..()池沼.()蔷薇2、辨明词义:根据下面的意思,填上合适的成语。
①、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②、独有的巧妙的构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苏州园林》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苏州园林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苏州园林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艺术价值的理解。
(2)生字词的准确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对苏州园林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组内讨论。
(2)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解答疑问。
5. 课堂小结:(2)教师补充并强调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收集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3. 写一篇关于苏州园林的小作文。
五、教学反思:1. 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参与度如何?2. 学生对苏州园林的特点和艺术价值的理解程度如何?3.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能否巩固所学知识?4.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苏州园林 学案
《苏州园林》学案青云中学张静学习目标1.领略我国江南园林建筑的风貌,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并能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从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3.揣摩文章语言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总分式的结构和生动严密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
江苏苏州人。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二、简介苏州园林: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
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三、检查预习情况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轩榭..()池沼.()邱壑.()模.()样重峦叠嶂.()相间.()嶙峋..()庸.俗()镂.()空蔷薇..()2.解释下列词语鉴赏:因地制宜:斟酌:3. 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四、自主理解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2.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3. 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何特点?五、合作探究1.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2.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本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六、达标检测阅读下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②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③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④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⑤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苏州园林》导学案(
6、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揣摩品味
7.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完成课后题(二)
8、本文运用了那些表达方式?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9、课文语言准确、精当、严密,运用的多种修辞方法请举例分析说明。完成课后题(三)
拓展延伸:观察本地的园林、民居或其他建筑,并向同学说说它们的特点。
(4)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作业
预习18课学案
评
价
反
馈
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池沼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3)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原名,江苏苏州人,现代家、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
lín xún ()( )jiàn shǎng ()( )
zhēn zhuó ( )( )xuān xiè()()
池沼( )丘壑( )镂空 ( )
是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
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晰。
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
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
6、说明文语言有两种:一种是,一种是。基于说明文科学性这一特点,说明文语言的一个主要特征便是性。它主要表现在对知识表达上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然后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
17、苏州园林
课题
17、苏州园林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苏州园林》教案(2)(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
教学目标1.某某园林的图画美。
2.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
3.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1.作者是如何抓住某某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严谨的总分式结构层次,准确、严密、简洁、生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园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某某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某某园林》。
(板书课题、作者)二、作者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某某某某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他曾在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
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三、新课讲授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作者对某某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某某园林的?抓住了某某园林建筑上的什么特征(共同特征)来写的?从整体上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局部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说明的?明确:⑴某某园林;某某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某某园林的影响。
标本地位决定了某某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某某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⑵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⑶整体:四个讲究;局部:角落画意美,门和窗图案美,色彩美。
根据以上问题划分本课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某某园林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某某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2.课件显示图片欣赏,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⑴让我们一起走入某某园林,欣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幻灯),说说在这些某某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⑵同学的感受。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苏州园林第2课时教案语文版
苏州园林第2课时(一)复习结构导入1第一部分 1—2 (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1)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明确: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3)①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设计理念)是什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②(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四个“讲究”,涉及苏州园林的总的设计原则,又从大处体现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也极好的领起了下面几段的分别说明。
(二)精读课文,把握重点部分脉络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3—6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1)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2)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问: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
“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
“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
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三)详解重点段落(3—6),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1请同学读第3段,思考:(1)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 17《苏州园林》导学案 语文版
17.《苏州园林》【第一部分:背景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标本:比喻具有代表性的事物。
池沼zh o:这里指池塘。
重峦lu n叠嶂zh ng:形容山岭重叠,峰峦相接,连绵不断。
丘壑h :本指作画的构思布局,这里指深远的思虑。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嶙l n峋x n:重叠高耸的样子。
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轩xu n榭xi :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敞屋。
鉴赏: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败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地方。
镂l u空: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叶圣陶(1894~1989),原名叶绍均,江苏苏州人。
现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出身贫寒,中学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解放前当过小学、中学、大学老师。
解放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人大常委会常委,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委员等职。
1921年发起“文学研究会”,1928年发表了现代文学史上较早的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
他还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创作并有出色成就的儿童文学作家。
在语言教学和语言教材规范等方面他都有独特的建树和贡献。
主要作品有《隔膜》、《稻草人》、《四三集》、《脚步集》、《小记十篇》、《古代英雄的石像》、《多收了三五斗》等。
2、关于苏州园林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丽,古典园林妩媚多姿,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称。
1985年,苏州园林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苏州园林,在布局、结构、风格上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被称为苏州四大古典园林的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圆主王献臣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园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东园山池相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建筑。
《苏州园林》教案_2
《苏州园林》教案《苏州园林》教案1教学目的:一、领会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二、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__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__多样性的语言。
重点和难点:__着重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
教学关键:同上。
教学方法: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教具:出示苏州园林图片。
教学时数:二节。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
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
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二、检查预习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一)(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二)(3—9)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处处八画。
(三)(10)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四、讲析第一段(1—2)指名朗读第一段,提问:作者对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总印象为: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来”而来。
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该错过苏州园林。
2学习2段。
(1)齐读。
(2)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谴词上由什么匠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处处八画”,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
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3讨论第一段两自然段间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
——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
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价值。
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第二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4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1)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2)指名朗读。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并解释;2划分第二段层次,概括各层意思;3练习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苏州园林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
2.朗读感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清文章结构,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作家作品】
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自主探究】
1.常识填空
(1)《苏州园林》是现代()家、( ) 家。
《》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序言。
(2)“鱼戏莲叶间”语出《》。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将四字短语补充完整,认读,书写3—5遍
轩榭
..()丘壑.()..()池沼.()嶙峋
镂.空()蔷薇
..()斟酌
..()对称.()()峦()嶂因地()()心裁()匠心
3.解词并造句
因地制宜:
别具匠心:
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5.这篇课文中被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
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
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温馨提示:在文中画出概括总体特征的句子,圈出体现介绍苏州园林线索的词语)
6.作者是怎样抓住中心构思全篇,安排全文结构的呢?
【拓展延伸】
1、探究本文主体部分的结构特点,看看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加以说明的。
(学法指津:总分式概括,找关键句,归纳整合,朗读填表)
总说
分说
段
落
整
体
局
部
2、本文采用的结构形式是什么?说明顺序是什么?【当堂反馈】
1、划横线的字注音全对的是()
A 池沼(zhāo)嶙峋(xún)砌砖(qì)着眼(zhuó)
B 琢磨(zhuó)丘壑(hè)镂空(lóu)蔷薇(qiáng)
C 轩榭(xuān)庸俗(yōng)模样(mú)松柏(bǎi)
D 斟酌(zhēn)一幅画(fù)对称(chèn)阑干(lán)
2、没有错别字的是()
A 败笔蔓延玲珑盘屈嶙峋
B 堆叠闲适映衬自出心材
C 明艳阅历彩绘因地治宜
D 鉴赏工细雷同俯仰生姿
3、根据句意,依次填空最恰当的是()
(1)谁如果要()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3)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不同。
(4)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A 欣赏榜样个各插
B 赞赏模范个个栽
C 观赏代表各个种
D 鉴赏标本各各补
4、这篇课文中被说明的对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
文章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整理评价】
反思一下我这节课的表现:
A、学习状态()①很认真,自我表扬②还可以③还要加油
B、参与程度()①展示了__次②质疑、补充了__次③板书了__次
【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文常识,掌握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
【作家作品】
作者:叶圣陶
作品: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有改动。
【自主探究】
1、说明文的特征及分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并且能对事物做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等。
从说明内容上,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一般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容上具有科学性。
第二,结构上具有条理性。
第三,语言上具有准确性。
2、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阅读说明性作品时应首先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同时还要把握文章抓住说明对象的哪些特征进行说明。
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可从文中找出中心句,也有的要根据说明语段(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3、理清说明的顺序
从总的方面看,说明事物的文章常采用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说明事理的文章常采用逻辑顺序(按事物内在的规律,由现象到本质,先概括后具体,先主要后次要等进行说明)。
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概说)----分(具体)”式、“总(概说)----分(具体)----总(概说)”式、“分(具体)----总(概说)”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拓展延伸】
1、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作用。
(2)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能够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3)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4)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
(注意: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
(5)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6)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可以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
(7)画图表的说明方法可以对文字说明起到辅助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直观性,使事物的特点一目了然。
(8)、引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9)、摹状貌:使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2、说明文语言的特征:
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简洁性、条理性、趣味性、通俗性。
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最基本特征。
3、探究突出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1)分别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画出相应的语句,(学法,先画出,再旁注)
(2)讨论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学法:结合具体句子的说明方法理解,尽量按先后顺序)
(3)着重分析理解几处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课文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提示:方法同上)
4、在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并举例分析。
5、在文中找出本文作者为文艺性说明文写得生动,贴切的句子,举例分析
【当堂反馈】
1、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说明方法。
(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2)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
(3)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
(4)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
【整理评价】
反思一下我这节课的表现:
A、学习状态()①很认真,自我表扬②还可以③还要加油
B、参与程度()①展示了__次②质疑、补充了__次③板书了__次
【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