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6_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学业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整合课件 湘教版必修1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第2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整合课件 湘教版必修1




(1)由图示信息可知,和田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雪融水 B.湖泊水 C.雨水 D.地下水
(2)下列有关和田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下游水量比上游大 B.枯水期河流含沙量大 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冬季不存在断流现象



尝试解答:第(1)题,对流层气温每升高1 000米气温降低约6 ℃的
分布规律
高原和高 高大的山 山气候 地、高原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青藏高原、南 美安第斯山脉
气候垂直
地势高,地形起 伏大
变化明显, 气温随高 度增加而
降低



2.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一般方法:以“温”定半球、定带,以“水”定型。 利用气温高低判断南北半球:6、7、8月气温高,12、1、2月气温低, 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利用气温确定温度带,利用降水量 的季节变化确定气候类型。



尝试解答:①图中最冷月1月的气温
(填“大于”或“小于”)0
℃,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所以为
气候;②图中最冷月1
月的气温
(填“大于”或“小于”)0 ℃,最热月的气温在25 ℃以
上,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为
气候;③图中最冷月1
月的气温
(填“大于”或“小于”)0 ℃,降水量集中在7月份,为
气候;④图中最冷月1月的气温
本章整合
①热力环流 ②海陆热力性质 ③气旋 ④对流 ⑤地面 ⑥ 矿物 ⑦沉积岩 ⑧外力



一、判断地壳运动过程的方法 1.根据地层厚度判断 地层厚度大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内,地壳下降快或时间长,或者是 沉积物来源丰富;地层厚度小,说明地壳下降慢或时间短,或沉积物 来源少。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水的运动(2)教案 中图版必修1(2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2 水的运动(2)教案 中图版必修1(2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 水的运动(2)教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 水的运动(2)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 水的运动(2)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问题讨论:俗语说:无风不起浪。

你赞成这个观点吗?学生讨论:略2、课件展示(Flash动画):月相与潮汐现象。

潮汐是在日、月等天体的引力作用下产生的海水周期性的涨落现象。

当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大潮;当日、月、地呈直角关系时,引潮力减少,形成小潮。

【承转】在三种形式的海水运动中,洋流规模巨大,对地理环境影响广泛是海水运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也是本课要讲的重点内容。

(板书:二、洋流的形成与分类:)【实验观察】在实物投影仪上,用透明的玻璃器皿做水槽,用气筒吹水槽的水,水动;加泡沫颗粒,来回吹,水不按一定方向动;用气筒在一个方向吹,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这类似于风海流;水槽内未吹气的地方,水也在流,这类似于补偿流。

【读图过渡】读教材上“地球上风带模式图与洋流模式图”(如下图).对比两模式图,联系刚才的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据洋流模式图,给洋流下一个定义。

学生回答:海洋表层的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的运动叫洋流。

2、仔细观察:风带中的风向与洋流的流动方向有什么样的关系?这说明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洋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上与风向一致,这说明定向风的作用是形成风的主要动力,主要原因。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学业分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1节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学业分

第1节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必修1第2节第3节第4节编辑整理:第5节第6节第7节第8节第9节尊敬的读者朋友们:第10节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第11节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1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2节第13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1课时学业分层测评(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2.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其影响因素是箭头( )【导学号:32980066】A.①B.②C.③ D.④【解析】第1题,近地面大气增温的过程是大部分太阳辐射①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面增温后又以地面辐射②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

第2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②.【答案】 1.B 2。

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读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完成3~4题。

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

下列数字编码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⑤4.近地面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图中所示的( )A.② B.③C.④ D.⑤【解析】依据图示,图中⑤为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①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 中图版必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 中图版必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中图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

1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2-4课时
一、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二、课件:《大气运动》.ppt
三、学习活动过程:
中图版必修1。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含解析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含解析

第2课时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常见的热力环流。

2.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

3.了解高空风和低空风的受力状况。

知识导引
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形成原因
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
(1)冷热状况:M受热;N冷却。

(2)气压高低错误!
(3)错误!错误!
高压的数值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
高压、低压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状况而言的,因而在空间上高压的数值不一定大于低压的数值。

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的数值大于低压;在同一地点,近地面低压的数值大于高空高压的数值。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1.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2.不同受力及风向(以北半球为例)。

高中地理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

高中地理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整合专题一等温线图、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一)等温线的判读和应用1.等温线的概念地图上气温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线称为等温线,它反映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情况。

2.等温线的特点(1)等值性: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值相等。

(2)等差性:相邻两条等温线间的温差相等或为0。

3.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气温的分布受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等温线分布因此也存在差异,具体图文分析如图(注:m,n为纬度,m>n,t1>t2>t3>t4)4.等温线图的应用(1)根据重要的等温线判断气候类型:最冷月15℃和0℃等温线分别是热带与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区的分界线。

(2)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判断南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向北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大为北半球。

(3)根据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月份及海陆位置。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北半球向高纬、南半球向低纬)海洋上向南(北半球向低纬、南半球向高纬)凸出,是7月,如图中的乙图;反之是1月,如图中的甲图。

(4)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温差小,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温差大。

(二)等压面图、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判断下垫面的冷热(1)据等压面的分布,如图所示,同一高度面上a处等压面向上凸出,说明该处气压较高,而处于同一高度的b气压较低,因为a>c,c=d,d>b,所以a>b。

(2)根据高空气压状况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的特点,可以确定近地面A处气压较低(这里必须特别注意,A处气压低不是与其高空的a处相比,而是与近地面的B相比而言的,对A 处来说,其气压远远大于高空的a处),B处气压较高。

A、B两处的气压差异是由地面热力状况的差异引起空气的上升、下沉运动所致。

地面温度较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气压较低;地面温度较低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地面气压较高。

高中地理必修1_第二章_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高中地理必修1_第二章_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地壳物质组成: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氧、硅、铝、铁……。

元素结合成矿物;有用的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矿物: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和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岩石:一种或多种固态矿物按一定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岩石。

按成因,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①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的代表是花岗岩,喷出岩的代表是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②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

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和砾岩。

③变质岩: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形成)、板岩(页岩变质形成)、片麻岩(花岗岩变质而来)、石英岩(砂岩变质而来)。

2、地壳物质的循环包括岩浆和岩石之间的转化和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

判断方法:“三进一出”的是岩浆,岩浆只能指向岩浆岩。

地球表面形态地质作用是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表现为:地震、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1、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用板块运动来解释地壳运动)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全为大洋(课本37页图2-10)A :冷却凝固B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C :变质作用D :重熔再生在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对地表影响也较大。

2、地壳运动在地表留下的痕迹——地质构造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方法一:岩层弯曲特点:背斜上拱,向斜下弯方法二:岩层新老关系: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3、岩浆活动和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简单,不用太关注)二、外力作用与地貌三、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参照P42)大气环境2.3.1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43页图)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注意记实例)吸收: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浮尘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反射: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越强散射: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波长越短,越易被散射。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1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整合课件-中图版必修1

1.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中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地形是向斜
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含什么化石,化石是什
么地质年代形成的;有无断层,断层部位在什么地方;有无侵入岩,是
什么时代侵入的,地质构造与矿产分布有什么关系等。(以下五图
中A、B、C、D均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
2.等温线的判读技巧 (1)等温线走向。若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 是太阳辐射;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是 海陆位置。




(2)若两条等温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判读原则是“大于大的,小于 小的”,即它的值若与温度值大的相等,则闭合区域气温值高于温度 值大的那条等温线值;两条等温线之间的闭合曲线的值若与温度值 小的相等,则闭合区域气温值低于温度值小的那条等温线值,如图1 所示。




(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
地壳上升形成的(如下图)。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下图)。




2.分析图中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 此分析山脉的走向,分水岭所在位置、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度 差等。若没有等高线,则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一 般来说,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 地势的高低起伏情况。




2.判断气压场类型(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例)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 地壳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是由岩石组成,岩石是由矿物组成。

组成地壳的物质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

岩石圈:岩石组成了固体地球的坚硬外壳,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

一 地壳物质组成(二)矿物1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

主要的化学元素有: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2矿物:具有确定的化学成、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存在的基本单元。

它是组成地壳物质的最基本单元。

如盐、石墨、石英、铁矿石等。

矿产:在各类岩石形成过程中,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的,就是矿产。

它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

3 矿物形态:气态(天然气)、液态(石油)、固态。

最多的是:石英。

4 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类。

常见的金属矿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常见的非金属矿有:石英、长石和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和磷灰石等。

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造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 (二)岩石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石: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按照一定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岩石。

A 岩浆岩在压力作用下 喷出地表 喷出型岩浆岩(火成岩) 如:玄武岩岩浆 沿地壳薄弱地带 侵入地壳上部 侵入型岩浆岩 如:花岗岩 B 沉积岩1、形成过程: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地表岩石 碎屑物质(砾石、沙子、泥土) 沉积岩2、沉积岩按沉积物分: 颗粒由大到小分有 —— 砾岩、砂岩、页岩等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是石灰岩。

3、沉积岩的特征(层理性、含有化石)岩层和化石 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①可确定地层顺序和时代 ②还可重塑古地理环境C 变质岩例如:石灰岩 大理岩 、页岩 板岩、 花岗岩 →片麻岩、 砂岩→石英岩二、物质循环(一)地质循环1、地质循环: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归纳提升讲义湘教版-优秀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归纳提升讲义湘教版-优秀

热带 草原 气候
南北纬10°至 南北回归线之 间
主要分布于非洲中 部大部分地区,澳 大利亚大陆北部和 东部,南美巴西等
处于赤道低压带和 信风带交替控制地 区,干湿季节交替 明显
热带 沙漠 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 南北纬30°之 间的大陆内部 和西岸
主要分布于非洲北 部大沙漠区、亚洲 阿拉伯半岛和澳大 利亚大沙漠区
冬季受西北季风 水量一般在800
控制
mm~1 500 mm
夏季受东南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
控制
季寒冷干燥,年降
冬季受西北季风 水量一般在400
控制
mm~800 mm
【对点演练 1】 读世界某区域“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
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夏季炎热干燥,冬 季温和多雨,年降 水量一般在300 mm~1 000 mm
热带草 原气候
南北纬 10°~ 20°
全年高温,一年可 干季受信风带控
分干湿两季,年降 制,湿季时受赤 道低气压带控制 水量一般在750
mm~1 000 mm
(3)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专题一 气温和降水特点
1.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
温度带
温度特点
大致纬度分布
热带
最冷月气温在15 ℃以上
南北纬0°~23.5°
亚热带 最冷月气温在0 ℃~15 ℃之间 南北纬23.5°~40°
温带 最冷月在0 ℃以下,最热月在 20 ℃以上
南北纬40°~60°
亚寒带 最热月在10 ℃~15 ℃之间 南北纬60°~70°
专题三 分析气候的特点及成因(加试) 1.气候资料的判读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

知识点解读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大气的垂直分层以及各层特点和形成原因1、图例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A :太阳辐射 A1:太阳辐射 A2:(大气)吸收B :地面辐射 B1:地面辐射 B2:(大气)吸收 C1:大气逆辐射 C2:大气辐射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分析某地白天气温的高低①吸收: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太阳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太阳红外线。

②反射:云层和尘埃对太阳辐射进行反射。

云层愈厚,云量愈多时,反射作用愈强。

③散射:以空气中的分子、尘埃、云滴等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

散射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方向,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波长较短蓝紫光易被散射)。

思考:A.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

B.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温室效应):⑴大气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⑵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

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强;故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全球变暖思考:A.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

B.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逆辐射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

C.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

D.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

E.高处不胜寒----因为地面辐射到达的少3.全球的热量平衡多年平均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因此全球气温稳定;人类活动使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4.气温的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值。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大气环流(1)教案 中图版必修1(2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大气环流(1)教案 中图版必修1(2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大气环流(1)教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大气环流(1)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大气环流(1)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大气环流一、教学内容与说明1.教学内容全球气压带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全球风带的风向特点及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2.地位与作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季节移动的教学,是本专题的核心内容,也是下一节教学内容“行星风系与气候”的知识基础。

二、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找出全球气压带的分布规律,了解全球气压带的形成原因;辨别各风带的风向特点,说出风向的分布规律;能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原因。

2.通过阅读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等示意图或演示FLASH,学会观察,思考并总结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提高读图识图和表述能力。

3、培养积极思考、仔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名称及分布规律,移动规律.2.难点:全球气压带的成因;风带的风向特点及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形成原因.四、教学流程示意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利用PPT展示新华网网页,2006年10月18日上海要闻,标题为“上海今夏以来天气连破多项历史记录”.设计情境问题:上海今年夏天天气如何,你还有印象吗?猜猜看,破了哪些历史记录?【设计思想】利用新闻网页的标题来导入课题,以吸引学生注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学业分层测评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读淮河流域图,回答1~2题。

1.淮河水系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 )
【导学号:00040094】A.海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海陆间循环
2.淮河流域建设了多座水库,根本目的是( )
A.改变淮河流域气候
B.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C.调节干流的流量
D.实施北水南调工程
【解析】第1题,淮河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水源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注入太平洋,因此参与海陆间循环。

第2题,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与河流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关系,对河流流量起到调节作用,水库就是人工湖泊,可以调节淮河干流径流。

【答案】 1.D 2.C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 )
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地下径流d—下渗e—蒸发
A.abe B.acd
C.abd D.bde
4.有关水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全球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第3题,对照图中水循环各环节应是a—水汽输送、b—地表径流、c—下渗、d—地下径流、e—蒸发,参照选项可知A正确。

第4题,结合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可知选D。

【答案】 3.A 4.D
读下图,回答5~7题。

5.洋流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 )
A.太阳能B.地热能
C.潮汐能D.引力能
6.关于甲、乙两支洋流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均为暖流
B.甲为寒流,乙为暖流
C.甲、乙均为寒流
D.甲为暖流,乙为寒流
7.乙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
A.降温减湿B.降温增湿
C.增温增湿D.增温减湿
【解析】第5题,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

第6、7题,甲洋流为来自低纬度暖流的延续,为北太平洋暖流;乙洋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答案】 5.A 6.A 7.C
下图是太平洋洋流分布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图中数字所示的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
A.①③④⑥B.③④⑦⑧
C.①②③⑤⑦D.②⑤⑦⑨
9.M地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
A.暖流经过B.寒流经过
C.寒暖流交汇D.底部海水上升
【解析】由图可知,①是南北赤道暖流,②是日本暖流,③是北太平洋暖流,④是加利福尼亚寒流,⑤是阿拉斯加暖流,⑥是千岛寒流,⑦是东澳大利亚暖流,⑧是西风漂流(属于寒流),⑨是秘鲁寒流。

属于暖流的有①②③⑤⑦;M地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成因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

【答案】8.C 9.C
10.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在西部修建小、微型集雨工程1 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 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4 000多万亩,人均收入增加500至1 000元。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海陆间大循环各个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当前人类能够施加影响的主要是________环节。

(填字母)
(3)改变水循环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的办法有:
①________;②________。

(4)如果该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围垦为耕地,可能会对该地区降水造成什么影响?为什么?
【解析】目前人类活动主要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如修建水库、植树种草、跨流域调水等。

如果该地植被遭破坏,湖泊也被围垦为耕地,则该区域的降水会减少。

【答案】(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2)D (3)修建水库、植
树种草跨流域调水(4)使降水减少。

植被和湖泊遭到破坏后,会减少地表的蒸发和植物蒸腾,使大气中水汽减少。

[能力提升]
(2016·泰安模拟)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洋流中( )
A.①为暖流B.②为寒流
C.③位于北半球D.④位于南半球
1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解析】第11题,②③洋流所在区域为副热带且为顺时针方向,依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

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故①为寒流;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故②为暖流;由④流向、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情况可知其应在北半球。

第12题,③洋流为寒流,对周围环境有降温减湿作用,可以说加大了同纬度不同海区的温度差异。

①洋流为北半球寒流,附近不具备形成大渔场的条件。

【答案】11.C 12.C
13.读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导学号:00040095】
(1)在图中四条线段上添画箭头,表示大洋环流的流向。

(2)如果此图表示太平洋的洋流模式图,图中洋流的名称为:A________;B________。

(3)如果此图表示太平洋,图中①②③④海区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_______,其名称是________。

(4)洋流C从性质看属于________流,其成因主要是受________影响。

(5)下列四幅海水等温线示意图能表示①海区的是( )
【解析】从示意图可知本图展示的是北半球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的两个大洋环流,可以判断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接着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太平洋”来判断洋流的名称和渔场的名称,分析洋流的成因;由图可以看出①处有寒暖流交汇,且为北半球海域。

因此,海水等温线的水温值总体由南向北递减,且暖流处海水等温线向北弯曲,寒流处海水等温线向南弯曲。

【答案】(1)图略(顺时针方向流动)
(2)加利福尼亚寒流日本暖流
(3)①北海道渔场
(4)暖东北信风
(5)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