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临床试验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测量结果时是否采用盲法亦具有重要的价值。
(盲法观察、结局效应)
.
17
三、是否对被研究对象有明确的限定 这是防治性研究能否正确被应用的重要环节。 根据研究对象选择的纳入和排出标准,可知道研究对 象的临床特点或类型,如应用此结果于相似的患者,应获 得相同的结果。 但要注意的是对研究对象愈加限定,就越会影响用于 一般患者的外推。 (研究对象)
左旋吡喹酮 245 66 38 35 20 86
吡喹酮 122 38 22 18 16 28
安慰剂 71 17 12 12 7 23
合计 438 121 72 65 43 137
感染度构成组间比较:X2 = 7.43,P = 0.49
.
9
➢研究因素(干预措施)
药物剂量均为30mg/kg,一剂口服; 为限制沾染和干扰的发生,获得较好的依从性, 对所有随机抽取的研究对象均采用送药上门,一次 口服疗法,并看着病人服下。
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共获得367名患者,详见
表1和表2。
按4︰2︰1的比例分组,共治疗观察了左旋吡喹酮组245
例,吡喹酮组122例,安慰剂组71例。
.
7
表1 血吸虫病患者性别、年龄构成情况
组别 例数 男 女 成年人 儿童
左旋吡喹酮 245 112 133 158
87
吡喹酮 122 59 63 86
36
安慰剂 71 33 38 51
20
合计 438 204 234 295 143
性别构成组间比较:X2 = 0.23,P = 0.89
年龄构成组间比较:X2 = 2.11,P = 0.35
.
8
表2 血吸虫病患者感染度构成情况
组别
感染度(毛蚴只数/30g粪) 例数
<5 5~9 10~14 15~19 >20
常用剂量为60mg/kg,疗程为1~2天,疗效可达90%。
吡喹酮由左旋及右旋异构体各半混合组成,经动物试验 证实其有效杀虫成分为左旋体,右旋体杀虫作用甚微。左旋 吡喹酮经药理和动物试验证明有效率达95%。
为进一步比较左旋吡喹酮与吡喹酮对人类早期慢性日本
血吸虫病疗效上的差异,进而选择更佳药物,以推广应用,
例数 转阴数(%)
92
82(89.1)
136 118(86.7)
51
38(74.5)
59
44(72.9)
143 120(83.9)
195 161(82.1)
.
14
研究结论:
左旋吡喹酮疗效明显优于吡喹 酮,且副作用轻微,适合大规模普 治应用。
.
15
附:
防治性研究评价 的参考标准
.
16
一、是否真正随机分配
.
10
➢结局效应
效应指标 粪孵虫卵阴转率(三送三检);
结果判断 阳性为无效(三次检验中出现一次或 一次以上阳性者为阳性)。阴转者为有效(三次 检验都是阴性则为阴转者)。
观察方法 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分别检查其粪 孵阴转率,见表3-5。
副作用的观察 该药仅有很轻微的头昏、腹痛、 恶心、腹胀等副作用。
(结果分析、实用性)
.
19
五、防治性措施的具体内容是否明确可行
防治性结果能否正确应用,要求对措施的内容和方法 作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如有关药物治疗的剂型、剂量、给 药途径、疗程,以及相关的配套治疗。
(研究因素-干预措施)
六、报道的结果是否包括了全部纳入的病例
要求失访的比例不能超过10%,如超过20%,则最终 结果可能完全失去真实性。
(结局效应)
.
20
以上六条标准,其重要性顺序递减。 评价结果的真实性:第1、4、6条; 评价结果的重复性:第2、3、4、5条。
实习讨论
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
.
1
复习相关内容: ➢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临床试验设计的三要素 ➢临床试验设计的三原则 ➢临床试验设计的评价方法
.
2
课题名称: 左旋吡喹酮与吡喹酮一剂疗法
治疗血吸虫的临床疗效分析
.
3
吡喹酮是目前我国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具有 疗效高、毒性低、抗虫谱广、安全、可靠等特点。
失访情况 失访率均未超出10%。
.
11
表3 治疗3个月与6个月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孵复查结果
组别
治疗后粪便检查结果
治疗3个月后
治疗6个月后
例数 转阴数(%)
例数 转阴数(%)
左旋吡喹酮 230 196(85.2)
228 200(87.7)
吡喹酮 115 83(72.1)
110 81(73.6)
安慰剂
65
25(38.4)
故设计此方案进行临床疗效考核。
.
4
实习内容一:
根据题意设计研究方案
.
5
实习内容二:
文献评阅
.
6
➢研究方案
试验采用随机分组作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研究对象
试验在血吸虫病高流行区进行。
通过人群筛查,以反复粪孵证实,临床检查确定的无并
发症的慢性早期患者。
对普查筛选出来的病例,按性别、年龄与感染度等重要
这是决定防治研究的结果是否真实的最关键问题;
强调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不排斥其 他非随机试验的结果,但在判定和解释结果时,其治疗效果 的真实性有所差别。(随机、对照)
二、是否观察和报告了全部临床有关的结果
为更好地评价和应用防治性研究结果,应报告防治措措 施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即产生的效益和危害。
63
19(30.1)
合计
410 304(74.1)
401 300(74.8)
治疗3个月后组间阴转率比较:X2 = 58.12,P < 0.0001
治疗6个月后组间阴转率比较:X2 = 86.90,P < 0.0001
.
12
表4 不同感染度患者治疗3个月后粪孵复查结果
组别
左旋吡喹酮
吡喹酮 合计
治疗3个月后
.
18
四、是否注意了统计学的和临床的重要意义
统计学意义主要是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出现的差异, 是否来自防治措施本身的作用,其来自单纯机遇影响的可 能性有多大。统计学差异的显著性并不表明临床疗效差异 大小,它只评价这种差异的真实程度。
临床意义除考虑防治措施产生的效果大小外,亦从药 物价格的高低、副作用出现的频率及严重性等进行评价。 防治性研究的结果必须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才能具有实 际的应用价值。
轻度感染
重度感染
例数 转阴数(%)
例数 转阴数(%)
93
80(86.0)
137 116(84.7)
54
39(72.2)
61
44(72.1)
147 119(81.0)
198 160(80.8)
.
13
表5 不同感染度患者治疗6个月后粪孵复查结果
组别
左旋吡喹酮
吡喹酮 合计
治疗6个月后
轻度感染
重度感染
例数 转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