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红枣的产业化开发
2024年红枣市场前景分析
红枣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红枣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材领域的干果,其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种植资源。
红枣市场前景备受关注,对于农业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红枣市场前景进行分析,以了解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红枣市场现状2.1 产量和供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其产量占全球的比例超过70%。
主要红枣生产地包括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份。
中国红枣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过去十年持续增长,为红枣市场提供了足够的供应。
2.2 消费需求红枣作为一种具有营养价值的干果,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消费市场。
人们常将红枣用于烹饪、食品加工、保健品和中药材等领域。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红枣的消费需求呈现增长态势。
2.3 出口市场中国红枣的出口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主要出口到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
红枣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药用价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3. 红枣市场发展趋势3.1 健康食品的推动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红枣因其丰富的营养和功效,在健康食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预计未来红枣市场将受益于健康食品潮流的推动,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3.2 产品创新和加工技术提升红枣产业正逐渐转型升级,产品创新和加工技术的提升将推动市场发展。
通过深加工红枣,可以开发出更多种类和形式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3 国际市场拓展中国红枣已经进入国际市场,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未来,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持续增长和对于红枣的全球需求的增加,红枣的国际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3.4 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红枣市场带来了新机遇。
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红枣的种植效率和质量控制,进一步促进市场发展。
4. 总结红枣市场在中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国红枣产量丰富,消费需求和出口市场都在不断扩大。
未来,健康食品潮流、产品创新、国际市场拓展和科技应用将推动红枣市场的发展。
2024年红枣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红枣市场规模分析1. 简介红枣是中国传统的土特产之一,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红枣市场规模的分析对于了解红枣产业的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和经营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红枣市场规模的分析,探讨红枣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潜力。
2. 红枣市场规模的背景和定义红枣是中国传统农副产品之一,主要生产于河北、山东、陕西等地。
红枣可食用,也可作为药材使用,由于其对于人体健康的多种益处,红枣市场逐年扩大。
红枣市场规模的定义为指红枣年销售数量和销售额的总体规模。
3. 红枣市场规模现状分析红枣市场规模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3.1 销售数量红枣市场的销售数量是衡量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内,红枣市场的销售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其中,中国主要的红枣产区如河北、山东等地的销售数量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3.2 销售额红枣市场的销售额是另一个衡量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红枣的需求逐渐增加,从而推动了红枣市场的销售额的增长。
红枣市场的销售额主要由国内销售和出口销售两部分组成。
3.3 基础设施建设红枣市场规模的发展还与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关。
红枣产区的交通、仓储和包装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提升红枣的销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市场规模的增长。
4. 红枣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分析通过对红枣市场规模的现状分析,可以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4.1 增长势头持续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红枣市场的销售量和销售额预计将继续保持增长。
红枣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食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4.2 出口市场发展空间大红枣作为中国的特色农产品,具有很大的出口潜力。
随着全球对于天然有机食品的需求增加,红枣的出口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4.3 产业链整合红枣市场规模的发展将推动红枣产业链的整合。
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包装和销售,红枣产业链的完善将提高红枣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新建大枣产业化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新建大枣产业化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一、总论1、项目名称新建大枣产业化综合开发项目2、承办单位概况3、拟建地点4、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增大枣园10万亩,包括土地租用、平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新增枣树1200万株。
成熟期挂果枣树总量动态保持在2410万株,大枣产量平均为2.5万吨(常年)。
新建高标准大枣示范园30个,面积为3万亩。
包括按照标准建设的基础设施及相关附属设施。
新建2座储藏能力为2000吨的保鲜库。
新建2个年生产能力为1万吨左右的大枣深加工厂,主要产品为大枣饮料、大枣罐头、枣酒、枣脯、枣活性成分提取物、枣粉等产品。
新建1个大枣苗木繁育基地。
新建配套生产生活附属设施。
5、建设年限2011年至2015年。
其中2011年——2013年工作重点为枣园基础设施、繁育基地、大枣种植(嫁接),逐步形成枣树总量,加强成熟期枣树管理,稳定大枣总产量。
2014——2015年工作重点为大枣储存、深加工项目建设。
总体建设期为5年。
6、概算投资项目概算总投资初步估算为8亿元。
其中大枣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亿元(含土地流转费用、配套基础设施费用、苗木、员工工资等);大枣储藏库投资6千万元;苗木繁育基地(含基础设施、苗木、技术引进、科技人员工资等)5千万元;大枣深加工厂投资1.5亿元。
项目所需流动资金估算为5千万元。
7、效益分析直接经济效益。
经测算,枣农仅靠种植枣树一项就可直接增收1278元(人均)。
生态效益。
经测算,完成大枣规划栽种面积后,仅此一项就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12.8%,进一步加快了山区荒山治理和绿化步伐,加强生态建设。
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初步估算可以安置1.5万多名城乡劳动力就业。
同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二、项目提出依据1、项目所在地区基本情况1.1地理位置、区域面积XX地处辽宁西部丘陵山区,属XX市东北部。
地理坐标为东经120°33′——120°52′,北纬40°12′——41°12′,南与葫芦岛市XX 接壤,西北与XX县为邻,东北与XX市交界。
以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红枣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以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红枣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作者:夏树让李秀营来源:《科学种养》2014年第11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红枣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曾获得“金丝红枣甲天下”“天下第一水果——冬枣”等殊荣的山东老枣区,近几年出现了品种老化、质量下降、效益降低、面积逐年减少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新疆、湖南、广西、四川等省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1. 历史上老枣区品种退化、质量下降近几年来,一些老枣区枣农想生产好枣不尽人意,枣商和消费者想买好枣又难以买到,枣农年年看着枣商提着钱袋子来,再提着钱袋子走,与南方鲜枣40元/千克的高效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 红枣优良品种占有率低目前,红枣产区制干品种多数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栽种的根蘖苗,多是良莠不齐的杂劣品种,个头大小不均,果形多样,品质差异也较大。
品种落后,即使管理水平再高也难以产出优质红枣。
目前,各地虽然也选出一些枣树优良品种,但由于大树改接费用较高且接后两年无产量,损失太大,枣农不愿改接。
据调查,在冀鲁金丝小枣主产区,优良品种率不足30%,并且这些品种抗病能力较差,遇连续阴雨还会发生大量裂果(只能制干)。
鲜食品种主要是以冬枣为主的晚熟品种,早、中熟品种少,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有的在当地市场1千克仅售4元,由于包装差,保鲜运到外地损耗较大。
3. 制干技术落后北方枣区传统制干方法靠自然晾晒,但由于前些年枣树面积增加,产量大幅度提高,选择自然晾晒场地受到很大限制。
采收后若遇连续阴雨会造成大量烂果。
因此,不少农户兴建了人工烘干设施,但由于设备和技术落后,烘干后的红枣色泽和质量均较差。
4. 历史上老枣区红枣面积逐年减少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和打工者的工资不断上涨,很多枣农觉得种枣不合算,不仅辛苦而且风险大,因此有的枣农干脆将枣树弃之不管甚至砍掉。
《齐鲁晚报》曾对红枣树被大量砍伐事件进行过图文并茂的报道。
据调查,全国老枣区滥伐枣树现象非常普遍,而近几年红枣新区发展较快,最快的是新疆,已达675万亩,我国南方亦超过百万亩。
中国红枣产业发展史
中国枣产业发展史我国枣产业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开始采摘和利用枣果;距今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已有枣树栽培的文字记载;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枣已成为重要的果品和常用中药;距今2000年前的汉朝,枣树栽培已经遍及我国南北各地;距今1500年的后魏时期,传统的枣树栽培技术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其中许多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枣业初步发展起来。
关于枣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迄今尚处于空白。
在这里,主要根据技术进步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将枣产业发展历史初步分为以下3个阶段,准确的断代还需要大量的考古发掘及古文献的研究与分析。
(一)引种驯化栽培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汉朝)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发掘和古文献考证资料,这一阶段大约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元年前后,历时至少5000多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人们主动地从野生酸枣中引种驯化优良类型并进行栽培利用,该阶段还可以细分为引种驯化阶段和传统产区形成阶段。
1、引种驯化阶段最晚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经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延续到夏朝和商朝,这个阶段主要是采摘利用自然生产的枣果,酸枣和枣的分化还不明显。
关于古人开始驯化栽培枣树的起始年代目前尚难以确切推断,但根据20世纪70年代河南密县峨沟北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的炭化枣果和枣核推测,我国至少在7000多年(7240±80年)以前就已开始采集和利用枣果了。
目前,尚未发现商朝(公元前1600年至约公元前1046年)以前关于枣树的文字记载,但成书于公元前l0世纪商朝末期的《诗经.幽风篇》中载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诗句,说明距今3000年以前人们已经开始有计划地采摘利用枣果了。
2、传统产区形成阶段大致发生于周朝(公元前106年至前256年)、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和汉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3个朝代,在这个阶段野生酸枣和栽培枣的分化已很清楚,已选出一些枣的优良品种,枣果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果品、常用的祭祀和馈赠佳品以及重要的木本粮食和上品中药,同时通过规模化的引种栽培区域迅速扩大,至汉朝遍及我国南北各地,形成了陕、晋、豫、冀、鲁等传统栽培中心并一直保持至今,此期还积累下一定的栽培经验。
冬枣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冬枣产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冬枣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了农业产业中的一颗新星。
冬枣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水果,因其耐贮藏、耐运输、适应性强等特点,备受市场青睐。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冬枣产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首先,冬枣产业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了冬枣种植的行列中。
据统计,目前全国冬枣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000万亩,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这为冬枣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冬枣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冬枣的种植、采摘、加工等环节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现在的冬枣果实更大、更甜、更多汁,口感更佳,更受消费者的欢迎。
同时,冬枣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推出了更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再次,冬枣产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对于健康、营养、绿色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冬枣正好符合了这些需求,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冬枣市场需求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最后,冬枣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冬枣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农业机械、加工业、物流运输等。
同时,冬枣产业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采摘,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这些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冬枣产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但是也需要注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冬枣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产品质量、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冬枣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红枣及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中国红枣及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中国红枣及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红枣作为中国传统的优质干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红枣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背后,红枣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种质资源单生产管理不规范、产业链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红枣产业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国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首先对中国红枣及红枣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梳理了产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征。
接着,通过对全国红枣主产区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深入剖析了红枣产业在种质资源、生产管理、市场流通、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现状。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揭示了红枣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种质资源单生产管理不规范、产业链不完善、市场竞争力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生产管理标准化、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持,推动中国红枣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文也期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业界人士对红枣产业的关注和研究,共同推动红枣产业不断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红枣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红枣产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红枣作为营养丰富且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食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目前,红枣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种植面积和产量方面,中国红枣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红枣主要种植区域包括新疆、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其中新疆地区的红枣以品质优良、口感独特而著称。
我国红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红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一、世界枣业概况枣原产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栽培历史达三千多年。
在中国历史上,枣与桃、杏、李、栗一起,并称为“五果”。
世界各国栽培的枣均引自我国。
世界上称谓的海枣又称伊拉克枣,属棕榈科;我国的枣属鼠李科,果的形状相似,乃同名异物。
我国的枣现已传播到世界上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除韩国、美国、哈萨克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有少量栽培外,世界上其他国家均无经济栽培,迄今为止,除韩国已形成规模的商品栽培外,其他国家仅限于庭院栽培或作为种质保存。
在国外以韩国的枣树经济栽培量最大,已成为韩国的第八大果树树种,但单产不高,总产量也很少,每年均需进口一定量的红枣供应市场。
枣是中国的特有果树,也是世界上枣的最大生产国和枣产品唯一出口国。
世界上虽然有20多个国家先后从我国引种了枣树,但大多数都没有发展起来。
韩国有商品规模生产,但单产低、品质差,一直自给不足,常年需要进口供市。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廉价的枣产品大量涌入,韩国的枣树生产受到严重冲击,已出现大幅度的下滑趋势。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中,中国仍然保持最大的枣生产国和唯一出口国的地位,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我国枣虽然年产100万吨,但年出口量仅800-1000吨。
世界市场上90%以上枣靠我国供应。
出口区域遍及西欧、北美、非洲的20多个国家地区,但主要是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毛里求斯、南也门和我国的港、澳地区。
其中80%以上是在东南亚市场销售,购买的主要对象是外籍华人,他们的消费量占95%。
这主要是不同国家和民族饮食消费习惯,同时我们缺乏适合外国其他民族消费需求的枣产品,对枣的宣传力度不够;外国人还不了解枣的营养、药用保健价值的缘故。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特别是近年外国人对中医的浓厚兴趣,枣逐步被不同国家民族消费者所认识,枣的消费市场范围逐步扩大。
“9.11”事件后的2001年,枣在埃及“斋月”销售就大出风头。
沾化冬枣每年举办鲜枣节,使50万亩鲜枣抢购一空,大大提高国际地位。
新疆:红枣产业发展实现三大转变
Vol.40No.122023 China Fruit News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之前发布的“2024年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强镇项目拟获得名单”公示完毕。
根据这次公示名单,广西明年将打造3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其中,2个为特色水果产业,包括钦州市与玉林市的荔枝产业集群,崇左市与防城港市的澳洲坚果产业集群。
据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9年在《关于加快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围绕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组织实施九大行动。
其中,第一大行动就是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行动,在提升打造特优水果产业集群中,强调优化柑、橙、柚、桔布局,科学发展脐橙、蜜桔、沃柑、优质柚、金桔等大宗柑桔水果,把广西打造成为全国首个周年应市的柑桔产区;提升香蕉产业发展,科学调整春、秋、冬熟香蕉比重,错峰上市,打造全国最大的秋冬熟香蕉生产基地;改造提升荔枝、龙眼产业,突出发展优质荔枝和晚熟龙眼;大力发展火龙果、杧果、葡萄、柿、李、桃、梨等七大特色果业,扶持鲜食西番莲、猕猴桃、莲雾、番石榴、大果杨梅、大果枇杷等优稀水果发展,实现产量稳定增长和早、中、晚熟均衡上市;培育引进龙头企业,扶持发展水果精深加工,带动广西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发展;加强果品商品化处理,强化包装和标识认证,打造特色果品品牌。
而这次涉及的钦州市和玉林市都是广西荔枝主产区,崇左市和防城港市则是澳洲坚果主产区。
其中,钦州市是全国第二大荔枝主产设区市,荔枝栽培面积7万hm2,现有荔枝栽培品种60多个,年产量达50万t;玉林市荔枝种植面积达5.3万hm2。
崇左市与防城港市的澳洲坚果已形成了稳固的产业链,成为当地富农特色产业和支柱力量,其中,崇左市坚果种植面积达2.15万hm2,成为广西坚果种植第一大区。
山东:标准化引领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山东省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达152.94亿元,连续14年稳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榜首。
2023年红枣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红枣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红枣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水果,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红枣行业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红枣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一系列的发展趋势。
首先,红枣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养生意识的增强,更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养生食品,红枣成为他们首选的食材之一。
红枣富含维生素C、铁、钙等营养物质,对于补血、护肝、健脾胃等具有独特的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统计,我国每年红枣的消费需求量都在逐年增加,市场需求大幅度增长。
其次,红枣行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在过去,红枣主要用于饱腹和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产品结构单一。
但是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红枣行业开始朝着高端化、特色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红枣制品,如红枣饼、红枣脆、红枣糕等,不仅具有红枣的营养价值,还有更多种类和口感的选择。
这种多元化的产品结构使得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进一步推动了红枣行业的发展。
再次,红枣行业的销售渠道多样化。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红枣行业的销售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
过去,红枣主要通过传统的渠道销售,如农贸市场、超市等。
但是现在,红枣行业逐渐向线上渠道转移,越来越多的红枣企业开始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
这不仅提高了销售效率,也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
此外,一些红枣企业还通过B2B平台和O2O模式进行销售,进一步拓展了销售渠道。
最后,红枣行业的发展受到政策的支持。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支持和促进红枣行业的发展。
例如,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红枣的加工工艺和质量;鼓励农民发展红枣种植,提高红枣的产量和品质;加强红枣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建设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红枣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综上所述,红枣行业目前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销售渠道多样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这些都为红枣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国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价格走势分析
我国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及价格走势分析一、我国红枣种植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与消费国,至2019年我国有超过世界98%的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并占有世界近100%的红枣贸易额。
作为一种传统的本土水果,红枣在国内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现阶段国内红枣的主要用途包括制干、鲜食以及食品加工,而在市场上大多数为制干品种,鲜食品种和兼用品种的种类很少,冬枣是最常见的鲜食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鲜食枣品种。
而红枣食品加工则包括果脯蜜饯类、焦枣类、饮料冲剂类、罐头类、酿制类、果酱类、糕点类、保健食品类、酵素类、冻干食品类等多种食品。
在过去的9年当中红枣产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我国红枣产量从2012年的544.09万吨增长至2019年的746.4万吨。
2020年由于疫情的以及红枣价格低迷的影响,预计国内红枣产量将略有回落。
我国红枣主要产地集中在北方,尤其是新疆由于光热条件较好,因此近年来新疆成为我国红枣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地区,自2011年以来新疆红枣产量就在急速攀升,从2011年的105.8万吨上升至2019年的372.8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9.9%。
而其他主要产区则包括陕西(13.4%)、河北(10.5%)、山西(8.8%)以及山东(8.5%)。
目前来说新疆地区的红枣种植优势最为明显,特别是新疆地区的枣树大部分是红枣价格较高的2010、2011年前后种植的,目前枣树年龄在10年左右,处于盛果期初期,理论上产量仍将大幅增长。
二、红枣价格走势情况而在价格方面,红枣价格在2012年之前远远高于眼下的价格,2004年新疆红枣价格曾经一度超过30元/公斤,至2011年更是创下41.02元/公斤的历史高位,而随着2012年以后红枣种植面积快速增加以及物流、保鲜、加工技术的发展,红枣价格呈现快速回落趋势。
截止至2020年2月底,新疆红枣统货价格4-5元不等。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新疆红枣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压,导致在上半年错过了全年最佳的销售时期,使得红枣现货销售几乎处于停滞,大量红枣被动入库进行储备。
红枣产业分析报告(2024)
红枣产业的分析报告一、概要红枣是我国第一大干果品种;红枣养分丰富,是重要滋补食品和药用食品,又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用途广泛;传统中医认为红枣具有健脾、养胃、补血、护肝、益气、安神等功效,自古以来就是养生佳品。
我国有13亿人口,多有吃红枣的习惯,随着小康社会的建设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红枣需求量将日益提高。
我国红枣产业发展快速。
1982~2024年的30年间,我国红枣总产量增长了近7倍,其中2000年130.3万吨、是1995年的1.6倍,年增长10%;2024年,全国枣(干重)产量258.76万吨,是2000年的1.98倍,2024年我国红枣产量突破346.78万吨,比2024年增长34%。
红枣产地主要集中在新疆、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与河南,据国家林业局编制的《中国林业产业与林产品年鉴》,到2024年,六个产枣大区红枣(干重)产量为312.8万吨、占全国的90.2%,其中,新疆红枣产量占全国的26.49%,陕西20.27%,山西14.03%,河北13.11%,山东9.8%,河南6.48%。
另外,宁夏及相邻的甘肃,是西北红枣的重点产区,2024年,甘肃红枣年产量6.67万吨、占全国的1.92%,宁夏红枣年产量4.28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24%。
我们预料,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以及逐步进入挂果期、盛果期,将来几年红枣产量将大幅增加,现有的红枣种植产业格局将发生较大变更。
红枣产业具有富农、生态、健康等重要意义,各主要产区均争先恐后做大红枣产业,近年来,红枣园、红枣产业带不断涌现。
河北沧州提出建设世界最大的红枣基地、山西临县提出建设“中华枣都”,新疆阿克苏提出建设“中华枣园”。
包括吕梁地区、临汾市、榆林市、延长市等晋陕黄河两岸跨省区的“峡谷红枣产业带”已经基本形成,红枣种植面积达450万亩,正常年景产量20万吨以上。
目前,红枣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东亚、东南亚中华文化圈,其中95%在国内。
随着国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红枣产品的市场规模快速放大。
红枣产业发展现状
红枣产业发展现状一、市场需求推动红枣产业发展。
随着人们日益重视健康饮食,红枣逐渐成为了人们常见的食品材料之一,市场对红枣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推动了红枣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红枣种植基地广泛。
我国的红枣种植基地分布广泛,其中山西、河北、陕西和内蒙古是四大主要产区,分别占到全国红枣种植面积的35%、18%、15%和7%左右。
其他一些地区如新疆、甘肃、青海等也在不断拓展红枣种植面积。
三、技术创新提升红枣产业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红枣种植、收割、储藏等方面的技术不断创新,大大提升了红枣产业的效率和品质。
例如,采用机械化收割的方式,既可避免了劳动力浪费,又能够保证收割效率和红枣品质。
四、加工技术提高红枣附加值。
除了原料的种植和收获,红枣加工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加工技术的提升,可以大大提高红枣产品的附加值。
目前,红枣加工行业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如红枣汁、红枣酒、红枣核桃批发等,都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
五、出口市场拓展红枣产业发展新空间。
除了国内市场不断扩大,红枣产业在出口市场上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红枣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中东等地,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六、红枣质量安全问题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虽然红枣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红枣的品质和安全问题却经常受到质疑,这也成为制约红枣产业发展的要素。
因此,红枣企业要加强品质、安全管理,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未来,红枣产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只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质量安全、规范管理,红枣产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
我国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与高质量发展对策
我国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与高质量发展对策中国红枣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7%以上,世界上有枣树的国家约50 多个,但均未形成规模化栽培。
我国枣产区覆盖人口达2500 万,种植面积约2200万亩,产量达到800 余万吨,产值1000多亿元。
种植地区以新疆、河北、山东、陕西、山西、河南等省份为主。
其中:干制枣种植面积1800万亩,年产460万吨,优质果品供应与规模化加工并重;鲜食枣种植面积350万亩,年产300万吨,产值300亿元,设施栽培是特色,传统产区是发展的主产区,为特色时令果品;蜜枣种植面积100万亩,产业逐年萎缩。
我国红枣种植呈现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种植区域集中度较高;二是种植面积及产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三是灰枣品种优势较为明显。
目前,国内枣树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并以新疆、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辽宁、甘肃等省区为主。
近年来,由于具备规模化种植、适宜生态条件等优势,新疆的红枣栽植面积和产量增长迅猛,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化红枣种植基地。
一、我国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我国红枣产量和面积均居世界首位,但存在专用品种普及率低、人工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产品品质和种植效益下降等问题。
1、红枣生产成本高,灾害应对能力差。
红枣种植多在山区,干旱缺水以及传统的农作方式,造成红枣生产上的劣质、低效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山地红枣经营成本高效益低,品种良莠不齐、病虫危害严重,夏季落花落果、秋季裂果腐烂、冬季霜冻抽干等问题。
同时,红枣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
特别是秋季阴雨连绵导致的红枣裂果霉烂,使用无机化肥使红枣品质降低等,已经成为限制红枣产业扩张和技术改造的主要因素。
红枣成熟期在9、10 月份,阴雨偏多,红枣干制加工企业和设备数量严重不足,造成不同程度的裂果烂果问题,红枣丰产不丰收。
2、缺乏现代化加工企业和有影响力的品牌。
红枣加工企业多数属于初级加工企业,主要以烤、熏枣为主,附加值低,效益不高,且多为季节性加工,生产秩序混乱,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和卫生要求。
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一、红枣产业现状1、产量和面积我国红枣种植面积达800余万亩,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
在国内,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是红枣主要产区,其中河北是红枣的产量和出口量最大的省份。
2、加工技术红枣加工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从传统的晾晒、蒸煮加工,发展到了冷冻、真空包装等现代化技术。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红枣的营养成分更好地得到保留,同时也提升了红枣的品质。
3、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红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而且,红枣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不仅是一种食品,还可以被用于药物、化妆品等领域。
因此,红枣产业在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二、红枣产业存在的问题1、品质不稳定由于红枣的栽培和加工环节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红枣的品质不稳定。
有时候会出现枣虫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红枣的品质,还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2、价格波动由于红枣的生长和收获季节固定,以及红枣的产量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红枣的价格波动较大,给红枣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3、品种单一目前,我国的红枣品种主要有“麻红”、“红富士”等,种类较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红枣的品质,需要在栽培和加工环节上加强管理,防止一些病虫害的侵袭,保证红枣的质量。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如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差异化管理,提高红枣的品质保障。
2、拓宽品种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可以在品种上进行拓宽,引进一些新的红枣品种,丰富市场供给。
3、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食品领域外,红枣产品还可以开拓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提高自身的附加值。
红枣产业作为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已经发展了数百年,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科技手段的引入、管理的加强以及产业深度融合等措施,我们有信心使得红枣产业更好地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健康、优质的红枣产品。
国内外枣产业发展现状
国内外枣产业发展现状枣是一种传统的农产品,也是我国优良的水果之一,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对枣品质量的不断提升,枣产业正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下面将围绕国内外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展开。
首先,国内枣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枣产国,中国枣产业起步较早,拥有丰富的枣资源和世界独一无二的“枣本位论",培育出多个著名的枣品种,如“红灯"、“河南大枣"等。
目前,我国的枣产业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等枣区,这些地区拥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优质的土壤,是枣的优良产地。
近年来,国内枣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枣作为一种传统的营养食品,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枣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以上,消费量近200多万吨。
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也为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农民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提高了枣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采用现代化的包装和销售渠道,枣的市场化程度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国内的枣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枣的种植技术比较复杂,诸如病虫害防治、肥料施用和产期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不够普及,导致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不高。
其次,我国枣产区大多是传统农业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物流和冷链等运输技术不完善,导致枣产品容易损坏和贮存时间短。
此外,枣产业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其次,国外枣产业的发展现状。
世界范围内,枣的种植主要集中在亚洲和中东地区。
以伊朗、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为代表的中东国家是全球最大的枣出口国,这些国家拥有广阔的种植面积和丰富的枣资源。
同时,这些国家也致力于枣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此外,中东国家还开拓了枣的深加工产业,研发了多种枣制品,如枣酒、枣膏等,丰富了枣产品的种类,提高了附加值。
另外,以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在发展自己的枣产业。
红枣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红枣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红枣是我国传统的名贵特产,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誉为“东方红枣,西方人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红枣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然而,目前红枣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链不完善、品质不稳定、市场竞争激烈等,制约了红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红枣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对于促进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目标。
1. 提高红枣产业链完善度,实现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
2. 提升红枣品质,打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3. 扩大红枣市场需求,拓展国内外销售渠道。
4. 促进红枣产业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发展策略。
1. 加强科技支撑,提高红枣种植技术水平,推广优质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2. 建立红枣加工基地,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提高红枣加工水平,丰富红枣产品品类。
3.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红枣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拓国际市场。
4. 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红枣产业综合效益。
5. 加强红枣产业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消费者对红枣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四、实施措施。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民参与红枣产业发展。
2. 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大对红枣产业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支持。
3. 建立红枣质量监管体系,加强红枣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4. 加强红枣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外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5. 加强红枣产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五、发展保障。
1. 建立健全红枣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为红枣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2.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红枣产业发展,为红枣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3. 加强红枣产业的市场监测和预警机制,提供市场信息支持和指导。
4. 加强红枣产业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2024年大枣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大枣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大枣(学名:Ziziphus jujuba Mill.)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和食用果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中药材的认可,大枣市场的发展不断壮大。
本文将探讨大枣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产销情况以及市场前景,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大枣产业的健康发展。
市场规模大枣市场在过去几年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大枣市场总销售额达到X亿元,同比增长了X%。
截至目前,大枣市场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市场数据显示,大枣市场的销售额每年增长约X%。
这一增长趋势主要归因于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对传统中药材疗效的认可。
产销情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枣生产国。
按照产量和出口量计算,河北省是中国大枣的主要产区。
其他主要产区还包括山东、河南等地。
据统计,中国大枣年产量在X万吨左右,占全球大枣产量的X%以上。
大部分中国产的大枣主要用于国内市场,但也有一部分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等地。
关于大枣的消费群体,年轻人和中老年人是市场的主要消费力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大枣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大枣的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扩大,除了传统的农贸市场和超市,线上销售平台也成为了大枣的重要渠道。
市场前景大枣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大枣的消费需求将持续增加。
另一方面,大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拥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目前,大枣的加工应用已经不仅限于传统的食品领域,还拓展到保健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传统中药材的深入研究,大枣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大枣市场的健康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1.加强大枣品牌建设。
通过打造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增加市场竞争力。
2.加强引导和宣传。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大枣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增强其消费意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 增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l.30Supp l. 2002年9月Jour.of N o rthw est Sci2T ech U niv.of A gri.and Fo r.(N at.Sci.Ed.)Sep.2002我国红枣的产业化开发Ξ袁亚宏,高振鹏,史亚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摘 要] 概述了红枣的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总结了我国红枣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我国红枣产业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 红枣;资源现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中图分类号] S789.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022782(2002)S0200952041 红枣的开发价值1.1 红枣的营养价值 枣(Z izyp huo jujuba M ill.),又名干枣、良枣、红枣、大枣、美枣等,为鼠李科植物的成熟果实。
枣树是我国特有的果树,栽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枣果味美,营养丰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营养保健食品之一。
据分析[1,2],干枣含糖量达50.3~86.9g kg,其中以还原糖为主,蔗糖次之。
蛋白质3.3~4.0g kg,脂肪0.2~0.4g kg。
此外,枣果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17~18种氨基酸。
其中包括成人体内不能合成的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以及儿童体内必需又不能合成的组氨酸、精氨酸。
而且枣果富含多种维生素,V c含量尤其高, 100g鲜枣中V c含量高达500~800m g,比猕猴桃高出1~2倍,比柑橘高7~10倍,是苹果的100倍。
制干后,维生素也有较高的保存率,每100g干枣中含V c15~67m g,胡萝卜素0.4m g,维生素B1 10.05m g,维生素B220.15m g,尼克酸(维生素PP) 1.1m g,大枣中的V p含量也是百果之冠。
枣果中还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主要有氮、磷、钾、钙、铁、铜、锌等,这些人体内不可缺少的矿质元素,对成人保健及促进儿童发育和提高智力尤为重要。
此外,红枣还含有粘液质、有机酸及环磷酸腺苷(c AM P)等物质。
从营养角度看,红枣是公认的天然维他命丸,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是自然界抗衰老的最佳果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首选果品,所以,民间有“日食三枣,长生不老”之说。
1.2 红枣的医疗保健价值红枣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从古至今,对其药用价值有不少报道。
我国用红枣治病由来已久[3]。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将红枣列为上品,认为它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
《本草纲目》更指出,红枣是脾之果,脾虚患者最宜食之[4]。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大枣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①抗过敏作用。
大枣含有c AM P,乙基Α2D2呋喃果糖甙等,乙基Α2D2呋喃果糖甙对52羟色胺和组胺有抵抗作用,也有抗变态反应作用。
c AM P具有激素活性及儿茶酚胺的作用。
口服大枣后,c AM P被消化道吸收,移行到末梢组织,使这些细胞内的c AM P与C2G M P的比例持续增高,这是大枣抗过敏作用的管理机制,为更好地使用中药方剂治疗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疾患提供了科学依据。
②镇静、催眠作用。
主要由c AM P及两种黄酮甙引起。
③降压作用。
这与其所含的黄酮—双葡萄糖甙A及苹果糖甙有关。
④保肝护肝作用。
因其含有齐墩果酸等成分,能增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
对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及血清转氨酶活力较高的病人,能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
⑤增强体力。
英国科学家在163个虚弱患者中做过试验,凡是连续吃红枣的人,健康恢复的速度比单纯服用维生素的人快3倍以上。
红枣有抗疲劳的作用,能增强人的耐力。
⑥降低胆固醇。
⑦预防亚硝酸盐类物质引起的肿瘤,并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大枣的药理研究使人们对大枣的药食同源作用Ξ[收稿日期] 2002204209[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攻关引导项目——西部科技开发行动(2001BA901A19)[作者简介] 袁亚宏(1971-),女,甘肃天水市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食品工程技术的教学和研究。
有了深层的认识。
因此,开发出许多疗效显著的药膳,并付诸于临床,这极大刺激了人们对红枣的消费欲望,进一步提高了红枣在国际市场的需求量。
1.3 红枣开发前景1.3.1 国际市场 枣树原产我国,是我国特有果树,全国现有枣树面积、产量均占世界总量的95%以上。
国外枣树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引入的。
大约在2500~3000年前,枣自我国传入了朝鲜、日本等亚洲邻国,后沿“丝绸之路”传入欧美等地,现已遍及亚、非、欧、美及大洋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迄今为止,除韩国有一定规模外,其他国家尚未形成规模生产。
在韩国,由于枣树管理省时省工,且枣果价格高、销路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较迅速,目前其枣树面积已达4600多hm2,年产量2000万kg,产品供不应求,每年还需从我国批量进口干枣及其加工品。
从消费趋势看,红枣及其制品以其特有的风味和保健价值已逐渐为西方人所接受,消费群体正在逐步扩大;从国际贸易看,除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有过微量出口外,只有我国是出口国。
目前,我国依然是居世界之首位的枣商品生产国,枣的国际市场仍由我国控制。
随着对大枣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其保健作用也达到高度共识,这极大地刺激了对红枣的消费,使鲜枣及各类红枣加工制品的需求量急剧上升。
我国传统的红枣干制品,现出口价为每吨1600多美元,远远超过其他干鲜果价值。
每吨金丝小枣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相当于10t核桃或30t苹果的售价。
因此,红枣系列产品具有不可估量的国际市场[5]。
1.3.2 国内市场 我国红枣主产区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5省,红枣及加工品除主产区自用部分外,销售市场主要是南方各省、京、津和东北诸省。
近十年间,枣果总量虽然增加1倍以上,但从未出现过积压、滞销现象,售价持续保持平稳。
从全国枣的总产量(11亿kg)、人均占有量(不足1kg)和消费趋势分析,近期枣果仍不会出现积压和滞销问题,即使产量再增加几倍,人均占有量也不算多,而且真正好的优质枣果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 红枣产业发展状况2.1 红枣的资源状况 我国红枣资源丰富,全国红枣总面积33万hm2以上,年产红枣11亿kg,占世界红枣总产量的95%,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意义。
枣树在我国分布广泛,除辽宁省沈阳市以北的寒冷地区以外,其他省区都有种植。
其中,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5省栽植面积最大,红枣产量占全国的90%左右。
全世界枣属植物约有40种,我国就占17种,主要栽培品种有700多个,其中,晋枣、狗头枣、油枣、脆枣、直社枣、水枣、山西梨枣、金丝小枣、灵宝大枣、赞皇枣、灰枣等最著名,果实最大的品种如山东梨枣、彬县晋枣,每颗重达40g,最小的品种如无核枣和冬枣,每颗仅有5g。
红枣按果实用途可分为鲜食、制干、鲜干兼用、蜜饯用和观赏5类,多种用途的枣中均有优良品种。
中国枣协会1991年年会评定的优良鲜食品种有9个,制干品种7个,鲜干兼用品种8个,蜜饯用枣品种5个,观赏品种7个。
2.2 红枣基地建设河北省是我国产枣大省,现有枣树面积近19万hm2,年产枣果3.55亿kg,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8%和32%以上,均居全国第一位。
目前除北部少数县、市外,均有枣树分布,已初步形成6个栽培区,即太行山低山丘陵栽培区、冀东南平原子牙河流域栽培区、冀南漳河流域栽培区、冀南滏阳河流域栽培区、冀中南滹沱河流域栽培区和燕山低山丘陵栽培区。
其中大枣面积约9.3万hm2,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区阜平、曲阳、唐县、行唐、赞皇等地;小枣9万hm2,主要分布在黑龙港地区沧县、献县、海兴、泊头、盐山、黄骅、青县、大城等地;冬枣、梨枣等鲜食枣约6600hm2,主要集中在黄骅、献县、海兴、沧县、高邑等地。
陕北黄河沿岸是陕西省红枣的最主要产区。
陕西省科委和陕北建委组织有关科研、推广单位和榆林地区及延安市的8个县,建成“陕北黄河沿岸百万亩红枣基地”。
红枣年产量已近1亿kg。
渭河、洛河流域是陕西省第二大红枣产区。
目前,红枣面积已发展到2.3万hm2,建成省东红枣基地。
以大荔县为例,在大荔沙苑地区的下寨、八鱼、张家、苏村、官池、石槽等9乡镇已形成了长30余km,宽10km的枣树林带,那里的红枣驰名全国,曾获得全国红枣含糖量和干制率的“双料”冠军,并在1994年大荔就跻身全国红枣基地县。
同时大荔县确定了红枣产业开发目标:2002~2005年,将以沙苑地区为主体,新栽红枣1万hm2,其中枣粮(经)间作0.8万hm2,密植栽培2000hm2,实现总产11.5万t,产值力争达到3亿元。
山西产枣大县临县、石楼基地建设也初具规模。
6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石楼县红枣产量已达4000万kg,人均产量居全国首位。
临县气候温和,积温时长,有繁衍枣树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西汉时期就开始栽培枣树,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1999年,临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三次产业同唱红枣戏”的结构调整新战略。
发展到目前,已建成地跨全县17个乡镇、纵横境域2 3土地、覆盖面积达4.2万hm2的红枣林带,并仍以年均6600多hm2的速度递增,正常年景总产量达到6000万kg,占全国总产量的10%,全省的50%,全区的66%,为名符其实的中国红枣之乡。
产业化的开发,使红枣成为临县的主打产品。
目前,该县红枣年产值达1.2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工农业总产值的20%,全县农民人均收入仅红枣一项就超过300元。
他们提出到2005年全县枣林面积发展到6.6万多hm2,产量达1亿kg的目标。
石楼县红枣产量目前已达4000万kg,人均产量居全国首位。
此外,甘肃、新疆等地也加快了红枣基地建设的步伐。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临泽县是甘肃省重要的红枣产地,目前该县有6600多hm2红枣园,为红枣系列产品的加工提供了原料保证。
新疆若羌县6600多hm2优质红枣基地项目即将建成,产量将达4000万kg。
2.3 红枣加工业现状大枣作为我国的特产果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因此,对大枣制品的开发一直是有关学者关注的热点。
目前,国内已开发出许多红枣制品,市场上的红枣加工品琳琅满目,随处可见。
总体来看,可以归结为4类。
(1)枣干制品:制干是我国红枣加工业的主流,国际、国内市场上见到的红枣产品以干制品居多。
红枣主要干制品种有干枣、滩枣、脆枣、乌枣、芝麻枣、酥枣、夹心枣[6](2)枣系列饮品:这类产品是目前研制最多的,也是当前红枣开发的一个热点,现已生产出的红枣饮品,多种多样。
包括以红枣为基料生产出的饮品,如:天然红枣汁饮料、红枣可乐饮料、红枣汽水等;用红枣与枸杞、山楂、菊花、胡萝卜、骨粉等配制而成的复方滋补保健饮料;还有以枣汁与大豆、花生为原料生产出的饮品,如枣汁大豆发酵酸奶、红枣豆乳、红枣花生乳等,通过合理搭配,使红枣与大豆、花生的营养互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新开发出的一类营养保健型特色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