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1.超级稻是利用杂交优势和野生水稻的增产基因培育的高产水稻。

2011年9月18日,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项目获得成功,试验田的平均亩产达到926.6 kg。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以上现象说明,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生物资源的多样性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C.市场需求D.农业技术【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通过科学技术的投入超级稻项目获得成功,水稻增产显著。

【2】杂交水稻在我国更容易获得成功的自然原因是( )A.平原广阔,科技发达B.地形、气候复杂多样C.种植历史悠久,土壤肥沃D.人口众多,水稻需求量大【答案】B【解析】超级稻是利用杂交优势和野生水稻的增产基因培育的。

我国地形、气候复杂多样,野生水稻品种多样,为高产稻研究提供便利条件。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

2.读我国政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每空1分)(1)宁夏平原位于______处,发展种植业需改造_____因素。

(2)三江平原位于____处,需改造的因素是_ ___,原因是___ __。

(3)发展基塘生产的是____ ,该生产属于______农业地域类型。

(4)我国商品谷物农场分布在_____处和_____处,一般是____ (经营方式)的农场。

【答案】B,水分 A,土壤,沼泽地,水分含量过多 C,混合农业 A和D,国营农场【解析】略3.近20年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某些耕地农业景观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更替,影响这种农业变迁的主要因素是A.政策B.气候C.水源D.市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读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41—43题。

人教高考地理二轮: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专题练习附答案

人教高考地理二轮: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专题练习附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地理二轮: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专题练习附答案专题: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选择题(一)淖毛湖镇位于新疆哈密地区东北部,地处阿尔泰山脉和天山山脉之间,具有冬季寒冷、春季多大风,夏季酷热,全年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

该地哈密瓜推迟到5月份种植。

是全疆最大的优质晚熟哈密瓜生产基地。

下图示意淖毛湖镇周边地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哈密比,淖毛湖大风天气频次更多、强度更大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覆盖率低B.受峡谷地形影响大C.气温变化更大D.距冬季风源地近2、造成淖毛湖哈密瓜种植时间推迟的主要原因是A.春季地温不足,成活率低B.春季气温回升慢,热量不足C.春季风力太强,不利栽培D.冬春冰雪融化少,水源不足【参考答案】1---2. B C【解析】1、由图知淖毛湖位于阿尔泰山与天山山脉之间的峡谷出口,受峡谷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强烈,风力更大,哈密位于盆地边缘,北部为山脉,处于西北风的背风坡,风力较小,故选B。

2、由材料知淖毛湖春季多大风天气,对瓜田地膜、幼苗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往往为了避开大风的威胁,将会推迟哈密瓜的种植时间,故选C项。

该地属大陆性气候区,春季升温快,冰雪消融,故排除A、B、D。

(二)“南果北种”现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也是发展高附加值、高效农业的可行之路。

目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北方的京、津、鲁、新等地开花结果。

读下图,完成第1~3题。

1.“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A.全球气候变暖B.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C.国家政策的支持D.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2.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在京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在于()A.光热充足B.土地廉价C.市场广阔D.空气质量好3.“南果北种”带动较明显的产业是()A.农产品深加工B.大型农业机械制造C.物流运输D.城郊休闲观光【参考答案】1.D2.C3.D第1题,据图可知,“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是通过建设温室大棚,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热量条件,主要得益于科技进步,故选D项。

2019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七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

2019高中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七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

课时跟踪检测(七)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题。

.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雷州半岛.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地形和水分.热量和土壤.积温和降水.光照和湿度.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地形和土壤.热量和水分.市场和政策.光照和湿度解析:第题,该地区有香蕉、水稻等作物,最有可能位于雷州半岛。

第题,该区域修筑河堤,开挖鱼塘,发展立体农业,对地形与水分条件进行了改造。

第题,随海拔的变化,热量、水分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农业类型也发生了变化。

.读下图,某企业家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你认为他考虑的地区中,较适宜的是( ).①②③.①③⑥.④⑤⑥.②④⑤解析:选茶叶适宜种植在南方丘陵低山区。

读下图,完成~题。

.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是( ).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交替种植小麦、牧草和水稻.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 )①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②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③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④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①②.③④.①③.②④解析: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是种植小麦和放牧绵羊混合经营。

该混合农业的优点是:农场中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水源.气候.土壤.地形.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鱼塘.稻田.果园.菜地花圃解析:第题,图中显示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这种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高考地理课时跟踪检测(20)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含答案)

高考地理课时跟踪检测(20)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4·湖南十二校模拟)青藏高原位于一种特殊的高原气候区,但利用大棚技术使得拉萨的瓜果蔬菜供应充足。

据此完成1~2题。

★1.拉萨利用大棚技术种植瓜果蔬菜,主要是改善当地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水分条件D.土壤条件★2.拉萨原来不产西瓜,引种后发现,直接“铺”在地上生长的西瓜生长不好,只有将西瓜藤架空,西瓜“挂”后才能结果。

西瓜“挂”着的原因是()A.可以减少叶子对西瓜的遮掩,增强光照,促进光合作用B.可以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节省土地、节省大棚面积,减少农业投入C.土壤的湿度不够、干燥,直接“搁”在地上,容易使瓜的水分蒸发D.大棚内的地面温度比空气温度低,不利于西瓜的发育成熟(2014·南京调研)读我国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图甲)和澳大利亚棉花分布示意图(图乙),回答3~4题。

3.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A.光热充足B.水热组合好C.有丰沛的降水D.无寒潮影响4.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A.市场狭小B.劳动力价格低C.政策扶持力度小D.科技水平低(2014·西安五校模拟)香港于2013年3月1日施行的“奶粉限购新例”,使国内奶业标准低再次成为两会的热议话题。

读我国某年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表(单位:万头),完成5~6题。

我国某年良种奶牛的主要分布表(单位:万头)内蒙古71.9 青海11.5新疆118.9 云南10.4黑龙江69.8 北京9.5河北61.2 上海 5.8山东21.1 天津 4.6陕西15.7 山西12.75.A.交通和市场B.饲料和劳动力C.饲料和市场D.劳动力和技术6.下列对于我国奶业标准低的原因或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刺激我国乳畜业的健康发展B.奶业发展技术水平较低C.运输效率低导致牛奶变质D.市场需求量大,标准高不能满足需求(2014·北京东城区联考)读图,回答7~8题。

高中地理 3.1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鲁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3.1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鲁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教案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节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思路】本节内容主要由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个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的内容之间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知识,其中“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材中仅仅是以一幅图片和简短的文字内容来作了介绍,但是在整个这一节内容中占有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后面的两部分内容尤其是“农业的地域类型”是以此内容作为铺垫的,故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待,设计一系列层次递进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三大因素和各个因素中的子因素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具体影响;第二部分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三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让学生通过读图文资料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达到学生对此内容的简单了解即可,重要的是分析的方法和过程;第三部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要学会仔细的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采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壤的盐渍化”,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农业生产及粮食问题是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农业生产涉及到初中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有关农业知识。

在学习时我们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网络。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认识农业生产活动,理解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等显著特点。

2.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过去和现代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比较,认识不同地域农业生产的特点,理解其形成发展条件。

4.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1.教学重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在这一节内容中占有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后面的两部分内容尤其是“农业的地域类型”是以此内容作为铺垫的,故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待。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第二册同步导学案: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1)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第二册同步导学案: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1)
2、下列各地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哪些因素有关。
(1)华南的双季水稻种植。()
(2)上海郊区的乳畜业。()Βιβλιοθήκη (3)杂交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4)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少量农业工人。()
(5)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
(6)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生产。()
3、根据书本第58页活动题的材料,分析寿光建设蔬菜生产基地有哪些区位优势。
E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
B.水热条件的变化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生活习惯的改变
5、读下图,在图中安排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
区位选择?为什么?
A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海省可以种植三季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热量充足B.降水丰沛C.土壤肥沃D.地形平坦
2、在北京的近郊区建立一些乳牛场,主要是因为( )
A.牛肉出口方便B.靠近副食品工厂C.冷藏条件好D.城市居民消费量大
3、“春耕秋收”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双选)( )
A.季节性B.地域性C.周期性D.计划性
4、农产品销售范围大为扩展的原因是(双选)( )
四:学后反思
备注
检测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1)姓名:
1、“明前龙井”茶曾被带到日本精心栽培却始终没有种好,这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 )
A.周期性B.季节性C.地域性D.自然性
2、“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反映了我国华北平原北部农业生产的( )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网控全局]
双基展示 要点点拨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选择
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2.举例说明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3.如何进行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考点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4.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 的分布、特点、区位因素。 5.亚洲水稻种植业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有哪些不同? 6.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差异。
B.混合型农业
析,是判断其所属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和关键。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
考向前瞻
1.以区域图或文字资料方式提供信息,考查某地发展某 种农作物生产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评价其区位选择的 合理性。
2.提供某重要农业区不同历史时期农业发展信息,考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区位因素。 3.以粮食安全为背景,考查重要区域如我国、非洲等粮 食生产现状及问题,应重点关注。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1.农业生产特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 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及其特点,农业 地域类型的分布。

[把脉高考]
考情回顾
(2010· 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 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 [考点定位]主要考查自然
地域类型
水稻
牛、羊 小麦、玉米 谷物、牲畜 单一热带 经济作物
自给
面向市场 面向市场 主要面向市场 面向国 际市场
小农经营
大牧场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 较高 大规模的密 集型农场、 生产设施齐全
水稻种植业 大牧场放牧业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种植园农业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1.近年来,我国迅速发展的大棚蔬菜生产,主要改变的生产条件是()A.地形条件B.光热条件C.土壤条件D.市场条件【答案】B【解析】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玻璃和塑料大棚使室内升温,室内地面升温后放出的地面辐射则又被玻璃或塑料大棚所阻挡,减少了热量的损失;同时减少温室大棚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类似于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调节。

故答案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变化。

2.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江淮地区、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小,商品率低,东北平原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多,而且耕地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生产,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商品率高。

是商品粮主要产区。

故答案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商品粮基地主要区位条件。

3.某种农作物生长期约2个月,前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5~18℃,后期(1个月)最适宜温度12~14℃。

下图是种植该作物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收获月份()A.3月B.5月C.11月D.9月【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只有当播种月份温度大于收获月份温度时,才会有该作物最佳收获月份。

由图可以看出: 7月份至12月份,前1个月温度大于后一个月温度(如7月温度大于8月温度),所以该作物在乙地的最佳播种月份是8月(最适宜温度15~18℃),最佳收获月份是9月(最适宜温度12~14℃)。

故答案D正确。

【2】与甲地相比,乙地种植该作物()A.病虫害少B.离市场近C.水源丰富D.上市较迟【答案】A【解析】仔细读图可知:甲地最冷月份1月气温大于0℃,利于害虫越冬;乙地最冷月份1月气温小于0℃接近零下10℃,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病虫害少,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故答案A正确。

农业生产与地域类型1

农业生产与地域类型1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农业概况
1、概念
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 的物质生产活动。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动植物
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土地
广义农业:(大农业) 农林牧副渔
狭义农业: 种植业或者耕作业
(2)按投入多少分类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 粗放农业--- 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主
要手段。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 然条件较为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 的地区。
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用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
密集农业---
业的产出。现代世界的农业主要是 密集型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自给农业
粗放农业
种植业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种植园农业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游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农业区位的概念 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如泰国的 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 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
地形
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三江平原的小麦种植
灌溉水源 水分(排水)
判断下列农业生产是否合理?说出理由。
1、丘陵陡坡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 2、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2、特点
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具有以下两个显 著的特点。
(1)地域性 -----农业必须“因地制宜”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 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 件不同。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 策差别很大。因此,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第二册同步导学案: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

2013—2014学年高一地理(鲁教版)第二册同步导学案:3.1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
三、课堂研讨
1、读书本第60页图3-1-6世界主要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地区,并分析这些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根据书本第62页活动题材料,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四:学后反思
备注
检测案——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姓名:
1.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由于()
A.自然条件不同B.政府政策不同
C.技术条件不同D.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2.热带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
A.亚马孙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B.非洲刚果盆地和我国四川盆地
C.亚马孙河流域和刚果盆地D.非洲刚果盆地和我国长江流域
3.世界的水稻生产绝大多数分布在()
A.非洲刚果盆地B.亚马孙平原C.东亚、东南亚、南亚D.西欧
4.有关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7.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将耕作、放牧、休耕进行轮作的原因是()
A.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B.降水较少,受灌溉条件限制
C.保持土壤肥力D.劳动力少,为了休息恢复体力
8.适宜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是(双选)()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夏季或全年高温多雨
C.冬温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D.季风气候以及热带雨林气候
______比较稳定
商品谷物农业
_____、______、______、澳大利亚、俄罗 斯、乌克兰等国。我国的_____、____
以种植______、______为主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_____
3、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合理强度下,促进土地等资源的利用。
(2)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可能引起、、土壤污染、土壤盐渍化、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
课题:——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姓名: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理解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 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3. 激发学生对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农业生产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概述。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介绍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为什么农业生产对人类社会如此重要?3. 教师讲解:介绍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 案例研究:分析具体的农业生产案例,了解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教学评估:1. 学生讨论:评估学生对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具体案例的能力。

第二章:农业生产与气候教学目标:1. 理解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

2. 掌握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特点。

教学内容:1. 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

2. 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

2. 学生讨论:不同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教师讲解:介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特点。

4. 小组讨论:分析特定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案例。

教学评估:1. 学生讨论:评估学生对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特定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案例的能力。

第三章:农业生产与土壤教学目标:1. 理解农业生产与土壤的关系。

2. 掌握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特点。

教学内容:1. 农业生产与土壤的关系。

2. 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农业生产与土壤的关系。

2. 学生讨论:不同土壤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教师讲解:介绍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农业生产特点。

4. 小组讨论:分析特定土壤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案例。

1. 学生讨论:评估学生对农业生产与土壤关系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特定土壤条件下的农业生产案例的能力。

第四章:农业生产与水资源教学目标:1. 理解农业生产与水资源的关系。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二 学案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版)doc

地理 中图版 必修二 学案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版)doc

3.1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编写人:金雪莲审核人:金雪莲审批人:班组:姓名:组评:师评:学习目标:1. 了解主要的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有深刻影响,并表现为正负两方面。

重、难点分析1.学习重点:了解主要的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有深刻影响,并表现为正负两方面。

2.学习难点:结合身边实例,分析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范围:课本图册第一部分自主学习(预习课本,思考问题)★一、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地球面貌的影响:大部分区域景观取代了自然景观。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森林面积(2)荒漠化面积(3)土地严重3、农业技术的采用(1)灌溉: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粮食,但灌溉不合理容易造成,导致土壤退化,粮食减产。

(2)农药的使用:杀死害虫等生物,破坏第二部分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探寻下列问题解决方法)根据下图,完成问题。

(1)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第三部分随堂检测(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对立的生产活动是()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B.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展种植业,扩大耕地面积C.鄱阳湖地区退耕还湖D.长江上游山区植树造林,发展林业2、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3、混合农业与一般种植业相比,对环境影响的有利方面是()A 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对环境能够无害B 土地利用方式粗放,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小C 农田有机会休养生息,形成良性生态系统D 自然条件好,不会出现土地退化现象4、人类的农业活动对地球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C.平整土地D.排水(2)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

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天然林B.水源林C.湿地D.草场5、读某农场土地利用图和收入构成图,完成下列问题。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单元跟踪测试(详解)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单元跟踪测试(详解)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单元跟踪检测一、单选题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

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

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 ( )A.a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2.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 )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C.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3.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 ( )①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②山区冰川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③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④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1.B2.C3.A【解析】1.根据图示,a 处流经安第斯山脉,地形陡峭,流速快,侵蚀作用强,该段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 处流经亚马孙平原,流速缓慢,以泥沙沉积作用为主,选B。

2.古印加文明主要分布在山区,山区因地形崎岖,土层浅薄,且容易受到雨水淋失,一般不适宜开辟耕地,但是通过用石块垒成梯田,改造地表状况,可以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可以发展种植业,据此选C。

该地降水多,土壤水分多,A错;修梯田不能降低山地坡度,B错;梯田是为发展种植业而建,必然破坏原始植被,降低植被覆盖率,D错。

3.根据材料,古印加文明分布区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地处低纬,为热带气候。

低地闷热,而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山体海拔高,山上有积雪使得山区有冰川融水,为发展农业提供有利条件。

古代文明的发展,需要有较好的防御条件,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山区为河流源头,但河源水量小,地势起伏大,水运不便利,据此选A。

2017年11月,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发布推进本市粮田季节性轮作休耕养地工作的通知,正式加入我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鼓励农民开展季节性轮作休耕,只种植一季水稻,取消冬小麦生产性补贴,拿出专项补贴补助试点区农户,补助的标准以收入不减为前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选择题世界上有三大番茄主产区分别是美国、意大利和中国。

中国番茄80%来自新疆,生产的大部分番茄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番茄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受欢迎。

新疆番茄生产主要有露地和棚内种植两种方式,露地种植主要是以大面积的露天土地种植为主,棚内种植则是以靠近城市的近郊大棚种植为主,棚内种植成本高于露地种植。

番茄类型有薄皮和厚皮之分,目前新疆薄皮番茄产量较低,以种植厚皮番茄为主。

据此完成1~2题。

1.番茄棚内种植成本高于露地种植,靠近城市的近郊以棚内种植为主,主要原因是棚内种植()A.单位面积产量高B.品质好口感佳C.可以延长供应时间D.靠近市场方便运输2.目前新疆生产的番茄以厚皮类型为主,主要原因是()A.适合大规模种植B.耐运输耐储存C.方便机械化生产D.利于棚内种植解析:1.C 2.B第1题,靠近城市的近郊,番茄种植主要是以鲜果供应市场。

棚内种植可以改善温度条件,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能延长适合番茄生长的时间,从而增加番茄的市场供应量,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故C正确。

单位面积产量应该差异不大;棚内种植一般温差小,品质较露地差;靠近市场方便运输与番茄是否在棚内外种植关系不大。

第2题,“中国番茄80%来自新疆,生产的大部分番茄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番茄制品”,新疆位于我国内陆而远离市场,则新疆种植厚皮品种,主要是耐运输耐储存。

百合喜凉爽、忌酷暑,耐寒性稍差;喜湿润、怕水涝。

日光充足、略荫蔽的环境对百合更为适合。

百合对土壤要求不严,黏重的土壤不宜栽培。

甘肃兰州、江苏宜兴、河南洛阳、湖南龙牙是我国百合四大产地,其中兰州的百合品质最优。

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四大产区中,兰州的百合品质最优,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地形平坦B.昼夜温差大C.水源充足D.土层深厚4.下图示意的栽种方式中,适用于江苏的是()A.①B.②C.③D.④5.对湖南种植百合威胁最大的是()A.春季风沙B.夏季伏旱C.秋季多雨D.冬季暴雪解析:3.B 4.A 5.B第3题,兰州与其他三地相比,最大特点就是地处内陆,气候较干旱,具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农作物品质一般与光照、昼夜温差相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七单元 第一讲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跟踪检测 鲁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第七单元 第一讲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跟踪检测 鲁教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第一讲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选择题(2018·陕西西北九校联考)甘草是中医使用最多的药材之一,在食品加工和烟草制造中也有重要作用。

下图为我国甘草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甘草的分布特点,推测甘草的生长习性是( )A.喜光、喜酸、喜砂质土、耐寒B.喜干、耐热、耐酸、怕风C.喜光、耐寒、耐旱、耐盐碱D.喜热、喜光、喜温差大、忌积水2.甲、乙两地的甘草品质差异及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A.甲地优于乙地甲地土质疏松、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甲地优于乙地甲地土壤酸性强、土层深厚、光照充足C.乙地优于甲地乙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降水丰富D.乙地优于甲地乙地热量充足、气温变化幅度小、土壤肥沃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甘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这些地区大多具有降水稀少、土壤盐碱化严重、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故C正确; A项中“喜酸”、B项中“耐酸、怕风”、D项中“喜热”的说法均不正确。

第2题,甲地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均较大,光照充足;土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适宜甘草的生长。

乙地湿润多雨,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较小,光照条件欠佳;地势低平,排水条件差,土壤含水量大,故甘草品质不及甲地。

答案:1.C 2.A(2017·南京模拟)下图是加拿大多伦多市约翰农场土地利用示意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表。

约翰家五口人,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

读图表,回答3~5题。

A.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分配均匀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均匀4.该农场生产的特点( )①商品率高②水利工程量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精耕细作⑤专业化程度高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 D.③④⑤5.该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及好处是( )A.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经济效益B.家庭农场经营,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C.热量条件改善,以便于提高育种指数D.增加经营种类,以提高生态效益解析:第3题,从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全年降水均匀,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高中一轮复习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二)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云南省已经成为我国最大出口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其产品因类型丰富而远销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地区。

读图完成1~3题。

1.云南省蔬菜品种丰富,是得益于自然条件的()A.气温较高B.地形起伏大C.降水较丰沛D.土壤较肥沃2.春节前,从云南运往香港的蔬菜需要()A.采用保鲜技术B.采用防冻措施C.全部航空运输D.清除农药残留3.每年春节前,新加坡超市蔬菜三分之一来自云南,一半来自泰国和越南。

与云南相比,泰国和越南抢占新加坡蔬菜市场的优势是()A.劳动力廉价B.热量充足C.品种众多D.运输成本低解析:1.B 2.A 3.D第1题,蔬菜品种丰富,是指除了热带地区的蔬菜之外,还可以生长其他温度带的蔬菜。

气温高,可以生长热带的蔬菜,但不能满足其他温度带的蔬菜的生长,故A项错。

地形起伏大,不同海拔高度具有适宜的不同品种蔬菜生长的环境,品种丰富,故B项对。

降水丰沛只是水源充足,与品种丰富关系不大,故C项错。

土壤肥沃也与品种多少关系不大,故D项错。

第2题,蔬菜的远距离销售,主要是保鲜技术的发展,故A项对。

香港冬季温和,不需要防冻,B项错。

航空运输主要是运输轻、薄、短、小,贵重的物品,蔬菜的价值较低,重量大,空运的成本太高,一般不会空运,C项错。

蔬菜生产都不应有农药残留,不只是运往香港的蔬菜,D项错。

第3题,读图可以看到,泰国和越南距离新加坡比云南近,运输费用少,所以D项对。

三地都是经济水平低的地区和国家,劳动力价格都较低,没有优势,A项错。

都是位于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差异不大,B 项错。

三地的地形起伏都较大,品种丰富,C项错。

(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如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表形态B.风速大小C.天气状况D.土壤性质5.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解析:4.C 5.B第4题,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大棚农作物的生长也要依托太阳能,二者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故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含解析)鲁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含解析)鲁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一、选择题(2019·太原阶段性测评)荔枝口味鲜美,但极不耐储藏。

荔枝树的生长喜温暖,不耐冰雪霜冻,极端低温若低于-2 ℃,则来年基本绝收。

合江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三江交汇的河谷处,与岭南的荔枝主产区相距400余千米,是荔枝种植的一块“飞地”。

如图示意合江县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1~3题。

1.合江县荔枝主产区的冬季气温接近岭南地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C.地形D.纬度因素2.合江县荔枝的市场售价比岭南同类品种高2~3倍,是因为( )A.荔枝生长期长,上市晚B.气温日较差大,荔枝甜度高C.光热充足,荔枝品质好D.灌溉水源充足,荔枝水分大3.唐诗曰“锦江(今成都市)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但如今四川荔枝产业仅分布在合江县,造成该空间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B.生产结构的调整C.饮食习惯的改变D.气候条件的变化解析:1.C 2.A 3.D 第1题,四川盆地受山地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河谷地区地势低,水域面积大,对大气增温作用显著。

第2题,由于热量条件相对不足,合江荔枝生长期较长,品质优良,且上市时间晚,错开了岭南荔枝大批上市时间,故价格较高,A对;合江县荔枝主产区位于四川盆地,气候湿润,阴雨天多,光照不足,气温日较差小,B、C错;岭南地区灌溉水源也较充足,D错。

第3题,唐代气候比现在温暖,纬度更高的成都可以种植荔枝;随着气候变冷,荔枝种植范围减小,向南萎缩,D对。

(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目前,山东寿光在盐碱滩涂上,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有机海水蔬菜,并实现了规模化种植。

据此完成4~5题。

4.海水蔬菜的种植取决于( )A.盐碱地的改良B.生产技术的发展C.运输条件改善D.灌溉水平提高5.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太阳光照B.气温C.降水D.土壤肥力解析:4.B 5.C 第4题,能够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蔬菜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农业区位因素与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农业区位因素与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一、选择题苦菊是一种喜温、喜水、喜肥、不耐干旱的阳性植物,是河北省廊坊市特产的食用植物,现已广泛种植于我国很多地区。

其中,山东省昌乐县的高家河村是远近闻名的“苦菊村”,苦菊种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如图为我国苦菊种植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与甲苦菊种植区相比,乙苦菊种植区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热量充足,降水充沛C.靠近沿海,位置优越D.劳动力充足,经验丰富2.高家河村能够成为“苦菊村”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商品率高B.距海较近,海运便利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D.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解析:1.B 2.A 第1题,苦菊是一种喜温、喜水、喜肥、不耐干旱的阳性植物。

读图可知,甲苦菊种植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苦菊种植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区与甲区相比,水热更充足,这是其种植苦菊的优势自然条件。

故本题选B项。

第2题,高家河村距离济南、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较近,交通便利,而大城市苦菊市场需求量大,因此高家河村有利于形成苦菊种植专业化村,苦菊商品率高。

故本题选A项。

(2018·南京模拟)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粮食生产优势区建设。

读我国水稻优势区分布图,完成3~4题。

23.我国水稻优势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D.劳动力丰富4.东北逐步成为我国稻米优势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改善B.机械化水平提高C.农业技术革新D.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解析:3.A 4.C 第3题,从图中看,我国水稻优势区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是其重要特点。

我国南方地区地形多丘陵,地形不平坦,土壤也较为贫瘠。

第4题,东北逐步成为稻米优势区是因其稻米品质好,但东北热量条件差。

随着技术革新,东北逐渐克服不利的条件成为优势区。

(2018·黄冈模拟)菊花的花期在秋季。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昼长(一般小于12小时)时才能开花,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选择题
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加工业,番茄的生产加工能力占到全国近90%,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下图为“新疆2001~2007年番茄产量和面积的变化图”。

据图回答1~3题。

1.新疆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原因是()
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④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新疆地区番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市场狭小B.水资源紧缺
C.价格低廉D.劳动力严重短缺
3.符合新疆番茄发展方向的是()
A.开发高山冰川资源,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
B.向沙漠进军,进一步扩大番茄种植面积
C.将原有牧场有计划地改造为番茄种植基地
D.加强科技攻关,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
图甲是“我国某地四种农产品产值百分比的扇形示意图”,图乙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图”。

读图回答4~5题。

4.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B.市场
C.交通D.气候
5.若该地农业发展到阶段Ⅲ,其农业发展的最显著特征是()
A.大农场生产B.专业化生产
C.精耕细作D.高度机械化
(2012·烟台期末)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6~7题
6.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水稻种植业
D.甲——城郊乳畜业
7.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8.读2011年3月公布的“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农业七大主产区图。

农业发展过程中,“七大主产区”存在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植被破坏
B.长江流域:水旱灾害——季风气候
C.东北平原:土地沙漠化——过度农垦
D.甘肃新疆: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9~10题。

9.图乙中①处的农业发展可以借鉴图甲中何处的农业发展经验()
A.a B.b
C.c D.d
10.图甲中b处的粮食生产与图乙中的哪处相似()
A.①B.②
C.③D.④
下图阴影表示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

读图完成11~12题。

11.甲地区农业发展中的下列做法,目前可以值得我国自然条件与之相似的地区首先借鉴的是()
A.围栏放牧,划区轮牧B.修建铁路,改善交通
C.拓展海外市场D.改良品种,扩大规模
12.下列不是乙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B.劳动力资源丰富
C.交通便利D.商品率高
二、综合题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所在地区与图2中B所在地区纬度位置大体一致,但自然景观有很大差异,试分析原因。

(2)图1中C所在区域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试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

(3)图2中D所在地区为何种农业地域类型?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新华网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电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说,按照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5年我国将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2020年力争全国建成8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2:“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3:“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1)
(2)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由材料3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4)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
1.A 2.B 3.D第1题,新疆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及养分积累。

第2题,番茄生长周期短、成熟期集中,对水分需求量大,而该地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番茄业的发展。

第3题,发展农业生产应该因地制宜,新疆番茄业的发展应着重进行品种改良和科技创新。

4.B 5.B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农产品以乳产品和蔬菜为主,因此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第5题,阶段Ⅲ面向的是国际市场,因此专业化生产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6.B7.B第6题,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地区主要为种植业,但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商品率低,不符合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故A、D排除;丙地主要为畜牧业,且商品率高,故C错误;乙地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且商品率高,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符合此特点,故B正确。

第7题,甲地区为亚洲水稻种植业,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雨热同期。

所以选项B正确。

8.选B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主要是因为不合理灌溉;东北平原过度农垦易造成黑土冲刷;甘肃新疆耕地面积减少主要是土地荒漠化造成的。

9.A10.B第9题,图乙中的①处位于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图甲中的a处是美国的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第10题,图甲中b处属于美国的小麦区和玉米带,而我国的小麦和玉米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因此b处的粮食生产和图乙中的②处相似。

11.A12.B由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属于典型的大牧场放牧业,我国与之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是内蒙古牧区,就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看,我国可以借鉴的是其围栏放牧、划区轮牧,保护草场的做法。

乙地是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地广人稀是其特点。

13.解析:第(1)题,在纬度、地势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与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有关。

第(2)题,C处在墨累-达令河流域,为著名的混合农业区。

第(3)题,D 处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形成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从区位优势来分析。

答案:(1)A所在地区位于内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气候干旱,形成热带荒漠景观;B所在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2)混合农业。

①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
的农业生态系统;②种植业和放牧业两种生产方式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③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且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具有水稻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便于精耕细作;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14.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结构调整、粮食问题等知识。

第(1)题,甲位于东北地区,主要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应主要发展水稻种植业。

第(2)题,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可以从自然条件(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方面分析。

第(3)题,根据表格可知,粮食消费既包括总消费量,也包括人均消费量。

人均消费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提高。

第(4)题,粮食问题的解决应立足国内,考虑耕地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政策、科学技术等方面,同时,也可以考虑部分进口。

答案:(1)甲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乙属于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2)距海近,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

(3)趋势: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都上升。

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消费量上升。

(4)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