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5
《训诂学》习题与答案
《训诂学》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训诂学: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文献中词语的意义、用法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通过分析字义、词义、句义以及语言环境来揭示古籍的真实含义。
2. 互训:互训是指两个或多个词语在解释彼此时相互引用,以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或关联性。
3. 引申义:引申义是指一个词的基本意义经过逻辑推理或类比扩展而产生的新意义。
4. 通假字:通假字是指在古代文献中,由于书写错误、音近形似等原因,一个字被另一个字代替的现象。
5. 反训:反训是指一个词既有正面的意思,也有相反或相对的意思。
二、填空题1. 训诂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古代文献中的______和______进行深入研究。
答案:词语;句子2. 训诂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字义分析;语境分析;比较研究3. ______是指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和分析,确定其准确的字义和句义。
答案:训诂4. ______是指一个词的本义与其衍生出的新义之间的关系。
答案:引申关系5. ______是指在古代文献中,一个字被另一个字错误地代替使用。
答案:错别字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训诂学的研究内容?A. 字义分析B. 文体研究C. 句义理解D. 词汇演变答案:B. 文体研究2. 下列哪一项不是引申义产生的原因?A. 类比推理B. 逻辑推演C. 语音变化D. 社会变迁答案:C. 语音变化3. 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可能出现通假字现象?A. 同音字误写B. 不同音字误写C. 新造字代替旧字D. 习惯用法答案:A. 同音字误写4. 下列哪个词语不存在反训现象?A. “好”B. “快”C. “大”D. “高”答案:D. “高”5. 训诂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研究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B. 探索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C. 揭示古代文献的真实含义D. 发现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答案:C. 揭示古代文献的真实含义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是训诂学的研究方法?A. 字义分析B. 语境分析C. 比较研究D. 社会历史考察E. 文体研究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引申义产生的原因?A. 类比推理B. 逻辑推演C. 社会变迁D. 语音变化E. 语境影响答案:A、B、C、E3. 下列哪些情况可能导致通假字现象?A. 同音字误写B. 形近字误写C. 俗字替代正字D. 笔画简化E. 印刷错误答案:A、B、C、E4. 下列哪些词语存在反训现象?A. “好”B. “快”C. “大”D. “小”E. “上”答案:A、B、C、D5. 训诂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A. 古代文学研究B. 历史学研究C. 语言学研究D. 文化遗产保护E. 教育教学答案:A、B、C、D、E五、判断题1. 训诂学只关注古代汉语的研究。
训诂学
一、填空题1、传“传”本指古代驿站传递公文的交通工具,引申为由此达彼之义,因而递达古今语言也称作“传”。
西汉时,齐人辕固生、燕人韩婴解说《诗经》,创立内传、外传之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书杂引古书古语,证以诗词,与经义不相比附,故曰外传。
”那么,内传就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
“大传”之名,始于西汉张生和欧阳生的《尚书大传》,是“撰其大义”的意思。
“小传”与其相对取“不贤识小”之义,是注释者的一种谦词。
2、说按:说即说明、解释的意思,引申为用以解说的词语。
3、解按:解的本义是分析,训诂就是分析语义,所以也叫解。
汉人注书,常“解诂”连言,亦作“解故”。
如贾逵《春秋左氏解诂》。
后世有所谓“集解”,与“集注”、“集传”同义,其义有二:一是通释经传,如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一是集各家的解说,如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4诂诂与故,古字通。
汉人注书,多名为故,也叫故训或训诂。
5、训训与诂连言,或称诂(故)训,如毛亨《诗诂训传》;或称训诂,如贾谊《左氏传训诂》。
又可与注连言,或称注训,如何休《论语注训》;或称训注,如刘兆《周易训注》。
还可与旨连言,如卫宏《古文尚书训旨》。
6、笺注书叫笺,从汉代的郑玄开始7、注《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注者,注义于经下,若水之注物。
”8、释《尔雅》19篇均以释为名。
后世注书称释的很多,如陆德明《经典释文》。
9、校考核古书叫做校,有两种情况:一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一是校对文字,改正脱误。
后有人把校和注区分开来,于是另有校注、校诠等名。
如宋·鲍彪《战国策校注》10、微《说文》:“微,隐行也。
”经典假借为隐微、精微之微11、义《说文》:“义,己之威仪也。
”经典假借为谊,即义理的意思12、疏注疏的疏,兼取疏通与疏记之义。
13、义疏即疏通其义的意思,可以省称为义或疏。
皇侃《论语义疏》义疏别称:义注、义章、疏义、正义、注疏、讲疏等等。
14、从注疏的对象来说,可分为注和疏注只释经,疏兼释注从传注的作者来说,分他人所注和作者自注已有自注的书,如后人再加注解,则称其自注为本注或原注。
训诂学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训诂学的名词解释有哪些训诂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解释与校勘方法的学科。
它涉及的范围包括古籍经典、史书、群书、文集和各种文献遗存,以及古代文字、语言、音韵、文法等方面的知识。
在训诂学的研究中,学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词语、句法、语义等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还原其原本的意义与表达。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训诂学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解释进行探讨。
1. 训诂:训指考证、解释,诂指解词义。
训诂即通过对古代文献进行考证和解释,揭示其真实含义的过程。
训诂学的核心目标是还原文献的原义,恢复其原本面貌。
在进行训诂研究时,学者根据古籍文献的语言特点、时代背景、作者意图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达到准确解读的目的。
2. 校勘:校勘即校正、考察古籍的文本文字,确立其准确性和可信度。
在古代手抄本的传承过程中,由于抄写者的差异、时间的演变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文本会产生各种错误和变异。
校勘学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比较、校对、整理和考证,找出各种错误并加以修正,以确保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字义学:字义学是训诂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古代文字的含义和用法。
古代文字的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因此研究古文字的字义就成为了训诂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字义学家通过对各类古版本文献的对比分析,以及根据古代字典、诗经等古籍的解释,探索古文字的真实含义,揭示古代人思维方式和观念体系的特点。
4. 考据学:考据学是训诂学的基础和方法论,旨在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实物和古籍版本的考察,找出真实的文献原貌和流传过程。
考据学不仅关注文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还注重古籍的年代、版本、篇章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通过对古籍的研究,考据学家可以比较各个版本的异同,找出最可靠的版本,并解决文本中存在的疑点和难题。
5. 语义学:语义学是训诂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古代文献中的语句结构和用词方式往往与现代有所不同,因此理解古籍文献的语义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语义学家通过对文献中语言的解构和剖析,分析词义的变化和语法上的差异,揭示古代文献的真实含义。
训诂名词解释
训诂名词解释训诂学名词解释“训”和“诂”两个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训诂工作是以扫除古代文献中语言文字障碍为实用目的的一种工具性的专门工作。
训诂工作主要有三种:注释工作、纂集工作、考证工作。
训诂材料包括:随文释义的注释材料,跟注释工作相对应;纂集类训诂专书,跟纂集工作相对应;考证材料,与考证工作相对应的材料。
训诂体例指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
它包括对训诂现象的科学解释,对训诂方法科学依据的理论说明和从程序上加以分解,对文献词义的存在形式、运动规律、特点性质的科学论述。
训诂学三个时期是:早期训诂学、晚期训诂学、现代训诂学。
训诂学复习题1.训诂: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通行的语言,解释方言。
2.训诂学:是以语言解释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分支学科。
5.传统训诂学解释词语的三种方法:形训、声训、义训。
6.形训:是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词义的一种训诂方法。
“据形说义”是其另一种说法。
形训的代表著作是许慎的《说文解字》。
7.形训的局限性:(1)形训仅限于解释字的本义,无法知道其引申义、今义;(2)辨形有误,常导致主观臆测;(3)字形讹变,影响形训。
8.声训:根据汉字的读音来解说词义的训诂方法。
音近则往往义通,声训实际上是用与被释词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相通的词来解释被释词,前人也称之为“因声求义”。
代表作是刘熙的《释名》。
9.如何进行声训?首先,要了解古音;第二,利用形声字的声符,形声字的声符是声训的重要线索,通过声符来解释字义。
利用形声字的声符,寻找语言线索,探求词义的方法,到了宋代有了较大发展,人们不仅在实践中运用,并在理论上加以研究和阐述,于是产生了“右文说”。
10.“右文说”:是北宋王圣美提出的。
“右文说”认为形声字的声符除表示读音外,还表示这个形声字的意义。
声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相通。
因为形声字绝大部分是左形右声的结构,也就是声符在字的右侧,因此这种学说被成为“右文说”。
训诂学
訓詁學一、訓詁和訓詁學1(一)“训诂”的提出1.章太炎(章炳麟)首先提出“中国语言文字学”这个名称,认为中国的语言文字的研究包括三个方面:文字、音韵、训诂三个方面。
这实际上就是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的三个内容,过去称为“小学”。
小学的研究一般着重于对古代文献的书面材料(主要是传世文献)为主要研究材料。
1)文字:《說文解字》2)音韻:《切韻》《廣韻》3)訓詁:《爾雅》2.学界对于汉语语法的研究一般认为是从19世纪末馬建忠的《马氏文通》方开始。
3.现代的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分文字、语言两大块,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
(二)“训诂”的含义1.训诂学是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基础科学。
2.从汉代就已经产生了对前人的文献典籍进行研究,扫清后人理解文字和语言的障碍的工作,叫做“训诂”。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3.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中對“訓詁”二字分别作了解释:1)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陆宗达先生概括为,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去解释,就是“诂”。
2)训者,道也。
道物之形貌以告人也。
4.黄侃先生用训诂学中的声训的方式来解释两个字的意思,即,“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5.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對“訓詁”二字的理解1)训,说教也。
从言,川声。
●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引伸之凡顺皆曰训。
2)诂,训故言也。
从言,古声。
●段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者,说教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三)訓詁學的發展1.漢代:《說文解字》《爾雅》《釋名》2.清代——兩個派別1)以惠栋、江声为代表,称之为“钩沉”之学。
以辨识古训、疏明古义为主。
2)以戴震为代表的“创新”之学。
以纠正旧注、创建新说为主。
训诂学 :第二章 训诂的起源与发展(五)
《语助》在中国语言学史上,主要是在词典 史、语法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其一,《语助》是汉语虚词词典的先河,是 虚词词典的萌芽。《语助》之前还没有谁对 虚词进行汇编,而只有零星的记述。从汉代 到唐代,在字典、传注、书札中,有一些说 明。
其二,卢以纬把虚词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表明他对虚词的认识比前人高明深刻,表明 他对语法予以了特别的重视。前人研究字形、 字义、字音,但对虚词不甚注意和重视。把 虚词独立出来,予以专门研究,这是卢以纬 为语言研究开了一个未曾有过的先例,也是 训诂研究的先例。
矣,语已词也。(说文解字)
皆,俱词也。(同上)
韵书中的训诂
陆法言于公元601年编成的《切韵》五卷,是 我国第一部由学者编撰的定型而有系统的韵 书。《切韵》可以和《尔雅》、《说文》相 媲美,因为它们都有创学科的意义。《尔雅》 创训诂学,《说文》创文字学,《切韵》则 创音韵学,这是中国传统小学的三大宝书。
《切韵》问世后,很受学者的重视,不断有 人增订、修正。唐代王仁昫撰《刊谬补缺切 韵》,“刊谬者谓刊正谬误,补缺者谓加字 及训。”王仁昫在该书序中说:“谨依《切 韵》增加,亦各随韵注训。”
《孟子·滕文下》:“惟士无田,则亦不 祭。”东汉赵岐注:“惟,辞也。”
《礼记·檀弓上》:“尔毋从从尔。”郑玄 注:“尔,女也。从从谓大高。尔,语助。”
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 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 也者,亦送末之常科。(刘勰,《文心雕 龙·章句》)
但见生用助字不当律令,唯以此奉答,所 谓乎、欤、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 焉、也者,决辞也。(柳宗元《复杜温夫 书》)
训诂学——精选推荐
名词解释1训诂学: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2 变文:指古文行文时用同义词互相交换,以达到修辞的目的倒文:古人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某事,或者为了调音协韵,或者为了将就骈对,常常不依正格而颠倒语序3义界:又称标明义界,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如:口,人所以言食也如:面惭而赤也4破音异读:是指为了区别一个字的不同意义而改读的现象5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又称释文6校勘:狭义的校勘是指对文字的订正和考异,诸如校订错字、乙正错简、删削衍文、补缀脱义、比较异同等,广义的则包括对古书的辩伪和轶佚7声训: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义古人声训的三种方式:1利用形声字如:政者,正也《论语》2利用音同音近的字如:樊,藩也《尔雅释言》3利用同形字如:彻者,彻也《孟子》声训的两个作用:1寻求本字2推求语源8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这种训诂方法是根据汉字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9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10互训:同义词互相训释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同训(同义相训):一个词用另一个词解释,或者把若干个同义词类聚在一起,再用一个通用的词加以解释11递训:几个同义词展转相训如:煽,炽也,炽,盛也12同义相训:用同义词解释词义如:穆穆,肃肃,敬也如:如,适,之,逝,往也13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明确14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由《尔雅》开创,并由郭璞阐明15譬况: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的不熟知的事物如:似牛,犀,似啄16由反知正:由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如:少,不多也17增字足意:把被释词放在释词的地位,另外增加一个或几个词以完足词义的训释。
如:有女同行(毛传)行,行道也这里行市名词当道路讲18补注:对原注进行补充说明的注释,可以分为两类:1补原文的缺略,2补旧注的遗漏19浑言:辨析同义词的训诂术语,又称为统言,通言,散文,散言,笼统地说,是异种求同20 常见的校勘方法:他校:用他书勘定本书的校勘方法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本校:用本书的前后文互证,断定其中的错误对校:用同书的版本或者别本相互对勘理校:根据文字,音韵,语法,文理等规律来推测其讹误21 注疏的名称很多:如传,训,诂,解,笺,注,校,义疏,音义,章句注:东汉郑玄开始的,专门解释古书正文的疏:既解释古书的正文,又解释前人传注的一般叫疏笺:表识书也。
训诂学重点知识讲解
《训诂学》重点知识讲解1一、训诂的功能:汉代人去读先秦或更早的典籍,已略有困难;而到了唐代,一般人对两汉、先秦的典籍,就更不容易懂了。
所以,在阅读和研究古代文献时,就需要首先扫清文字障碍,减少语言隔阂。
二、“训诂”这两个字连用,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
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释。
他说: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三、《毛诗诂训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简称《毛传》。
“传”是一种发明经典大义的体例。
“春秋三传”有左丘明的《左传》、公羊高的《公羊传》、谷梁赤的《谷梁传》。
毛亨注释《诗经》虽有叙事,但却以解释语言为主,所以叫《毛诗诂训传》。
四、孔颖达的意思是说,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一)“诂”是解释“异言”的。
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因时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
因地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
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诂”。
(二)“训”是道形貌的。
所谓“道形貌,就是对文献语言的具体的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五、近代学者黄侃先生对“诂”、“训”二字的解释,反映了训诂学进一步发展后所具有的新的含义。
‘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黄侃先生对‘诂训’的解释,说明他已有了词义的系统的观点。
在解释词义的时候,首先要推求它的本义,即可以推溯的最原始或最核心的意义,然后沿着词义发展的线索,找出它不同的引申义。
这样才能完成对一个多义词词义系统的解释。
比如(诗经·大雅·大明),毛亨不把“京”解释作“京师”,而解释作“大”。
他的意思说,“京师”的意思,是从“大”这个本义里引申出来的。
六、训诂学是在发展中经过不同的阶段逐步建立起来的。
那时的训诂方式主要是注释书(包括传、注、疏、笺等)。
训诂学全书重点归纳
训诂学绪论一、训诂名称的由来及含义1.由来:开始朝代:汉代目的:扫清文字障碍,较少语言隔阂来源:毛亨《毛诗诂训传》“训”和“诂”两字连用,最早见于汉代毛亨所作的《毛诗诂训传》。
2.含义:(1)唐代孔颖达:观点: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
训者,道也。
道物之貌以告人也。
关键词:诂者,古也;训者,道形貌。
(2)清代马瑞辰:观点:《毛诗诂训传名义考》:盖诂训本为故言,由今通古皆曰诂训,亦曰训诂;而单词则为诂,重语则为训。
关键词:单词为诂,重语为训。
(重语指叠音词)(3)近代黄侃:观点:“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关键词:诂,故;训,顺。
二、训诂工作与训诂材料1.训诂工作:用语言解释语言的行为。
(1)注释工作:讲解字词,疏通文意。
(2)纂集工作:有目的的字、词、义类聚工作。
(3)考证工作2.训诂材料:训诂工作的成果。
(1)随文释义的训诂材料:正文后的注释。
(传、疏、证、注等)(2)纂集类训诂专书:《尔雅》《说文》《释名》《方言》(3)考证材料:早期以正义或疏的形式存在(二度注释),盛行于清代,以笔记、杂记形式存在。
3. 训诂学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三、训诂体例与训诂原理1.训诂体例:训诂工作中所运用的训诂体式和条例。
(1)自觉的体例:训诂家使用固定的表达格式和程式化的用语。
《说文》体例:《说文解字》的解说以篆文为主体,下面用“某也”的格式来释义。
凡说“某也、某也”,都是讲字义的,凡说“象某、从某”都是讲字形的,而字义与字形又是统一的,如:“束,缚也。
从口木”。
“缚”是解释“束”的意义的,“从口木”是说明字的形体构造的(把一堆木头缠绕臣来就叫做“束”)。
“连篆为句”。
《说文》有不少字的解说必须承篆文来连读才能领会它的意义。
如“诂”字解说中的“故言”是解释“诂训”的意义,所以必须把“训”字和上面篆文连起来读才行。
《说文》解说的字例如有古文或籀文,就把有古文、籀文的不同于小篆的形体列在下面。
训诂学常识(可做古代汉语教案)
《段注》:“《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此析言之,许浑言则不别也。”
文献知识类
小学
汉代称文字学叫小学。隋唐以后,范围扩大,成为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的总称。直至清末章太炎主张称语言文字之学。
朴学
最早见于《汉书.儒林传》,即朴质之学,是和文学相对而提出来的。
清代学者把考订古书,研究语言文字等材料都叫做“朴学”,也叫“汉学”。
01
01
02
本问题讲的是把已经知道的词义尽可能地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
02
三、训诂学中常用的说解词义的方式
直训 用同义词直接解释词义的一种释义方法。 可以用一个词说解对应的另一个词。
《诗经》:“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毛传》:“怀,思;寘,置;行,列。” 可以用一个词说解一组同义词。
3
《尔雅》:“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两个词相互对释(互训)
1
2
3
6
5
4
读破:(1)破字 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意义的转变。
《释名》“天,显也,在天高显也。”
易字:换别的字来解释本字的意思。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统言(浑言、通言)、析言(对言、对文)
训诂学上常用的一对代表不同释词方法和辨析同义、近义词细微差别的术语。一般前者指的是概括义,后者指的是词的具体义。
2
读若、读如有时候也用来说明假借字。
3
《礼记》:“起居竟信其志。”鄭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4
词、辞、语助
5
古代训诂学家把虚词叫做“辞”,也叫“词”。
6
语助也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
训诂学简答论述
(五)简答题l·简述“训诂”的含义。
答:“训诂”最初单称为“诂”或“训”,“诂”也作“故”。
“训诂”合称始于汉代毛亨所著《毛诗诂训传》。
前人如许慎、段玉裁、钱大昕、孔颖达、马瑞辰、黄侃等都对训诂的含义进行过解释。
许慎认为:“训”是说教的意思;“诂”是训释故言的意思。
黄侃对训诂的解释是:“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
”《辞海》则说:“训诂就是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分开来讲,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的叫‘训’,用当代普遍通行的话来解释方言的叫训诂。
”综合各说,训诂就是对语言、主要是古代语言作解释。
用语言解释语言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2.什么叫训诂学?答:训诂学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攀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
它是嘉亨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孥术科学·它既是传统汉语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岔,又是文字学、声韵学、语义学、历史语法学、文言修辞学及校勘学等的综合运用。
3.简述《辞海》对“训诂”的解释。
答:《辞海》在总结前人对训诂的认识的基础上,综合各有关说法,给训诂所下定义及引例是: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分开来讲,用通俗的话来解释词义的叫“训”,如《尔雅·释水》:“大波为澜,小波为沦。
”用当代的话来解释古代词语或用普遍通行的话来解释方言的叫“诂”,如《尔雅·释诂》:“乔、嵩、崇,高也。
”《方言》第一:“党、晓、哲·知也。
楚谓之党,或日晓,齐宋之间谓之哲。
”4.简述“古训”不能认为是“训诂”出处的原因。
答:《诗经·大雅·悉民》:“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毛传:“古,故;训,道。
”郑笺:“古训,先王之遗典也。
”《尚书》:“学于古训,乃有获。
”孔安国传:“王者求多闻以立事。
学于古训乃有所得;事不法古训而以能长世,非说所闻。
”显然,按毛、郑、孔之说,“古切l”皆指“圣王遗典,古昔教言。
”今人高亨在《诗经今注》里也说“古训”就是“古人遗教”,因而,“古训”不同于“训诂”,不是动词“解释语言”之意,而是名词,意为“古人遗教”。
第五章训诂的方法优质课件
也。”王念孙则认为:“此皆缘词生训,
非经文本义。终犹既也,言既风且暴
也。”(《经义述闻》五“终风且暴”)按:
王念孙怎麽得出“终犹既也”的结论呢?
他是在归纳、排比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得
出这个结论的:
6
《诗经·邶风·燕燕》:“终温且惠。” 《诗经·邶风·北门》:“终窶且贫。” 《诗经·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诗经·小雅·甫田》:“终善且有。” 《诗经·小雅·正月》:“既其永怀,又窘阴雨。” 前四个同例句,均以终与且相呼应,且字在此 是列连词,犹又也。则终字也应当是一个表示 两种情况同时存在的连词,它的意思只能是既。 再跟“既其永怀,又窘阴雨”相比照,且犹又 也,则终亦犹既也。就这样,王氏通过排比语 言材料的方法,考出了终有既义,而这是任何 字典、辞书所不载的。
盼兮’之盼;又不识此盼字,写作‘使民盻盻 然’之盻;又不识此盻字,而读为盼。”(转 引自俞樾《茶香室丛钞·四钞》卷一四)按:盼、 眄、盻三字形体微别,而意义迥殊,绝对不可
21
混淆。
《诗·卫风·硕人》“美目盼兮”,《毛传》: “白黑分。”这个盼不能换成眄或盻。《列子·黄帝》 “始得夫子一眄而已”,殷敬顺《释文》:“眄,
8
《论衡·逢遇》:“偶以形佳 骨娴,皮媚色称。”这里佳与 娴、媚与称各为对文,均是形 容词,娴亦佳也,称亦媚也。 同篇又云:“或以丑面恶色称 媚於上。”这称媚即是媚称, 因为称、媚二字同义,故词序 可以颠倒,意思不变。
9
《论衡·定贤》:“或骨体娴丽,面色称 媚。”娴丽、称媚为对文,娴丽是同义复词,
《淮南子·本经》“扶拨以为正”,高诱注: “拨,枉也。”(语言材料加古注)
《淮南子·修务》“琴或拨剌枉挠”,高诱注: “拨剌,不正也。”(语言材料加古注)
训诂及特点
训诂及特点
训诂,是指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的研究
古书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
训诂学的特点如下:
1. 历史悠久:训诂学是中国传统学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
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2. 以解释词义为主要任务:训诂学的主要任务是解释古书中的词义,包括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等。
3. 以文献资料为依据:训诂学的研究主要以古代文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来确定词义。
4. 注重语言的历史性和演变性:训诂学注重语言的历史性和演变性,通过对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的研究来解释词义的变化。
5. 强调语言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训诂学强调语言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对词义关系的分析和研究来揭示语言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训诂学是一门以解释古书词义为主要任务的学科,它注重语言的历史性、演变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是中国传统学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许威汉版《训诂学》笔记
总论一、训诂与训诂学什么是训诂1:前人对“训”与“诂”的解说“训诂”合称始于汉代的《毛诗诂训传》(简称《毛传》),是毛亨为《诗经》所作的传注)(2015.10)。
“训”字《说文》解释为“说教”,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诂”字《说文》解释为“训故言”,段玉裁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
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之谓诂。
”总之:训诂是顺其条理解说故旧之言以教人。
大家共同的观点是,“训诂”为“解释”的别名。
唐代孔颖达综合许多人的说法,给训诂下了定义:“训诂者,通古今之异词,辨物之形貌(按:“形貌”指词的含义),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2016.10)2:从古人的训诂实践考察两汉是训诂学广泛运用的时期,一般分两类:(1)根据书面语言的实际材料,随文逐字作出具体的语义分析,以毛亨注释《诗经》的《毛诗诂训传》为最早。
(2)从实际的语言材料里把“语言单位”抽出来,分门别类来说明意义的体系,以《尔雅》(它是按语义分类编集的字典)为最早。
《毛诗诂训传》和《尔雅》是古人最初的训诂实践的成果。
3:黄侃的论述黄侃说“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
黄侃对“训诂”的总的解释是: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也。
释例: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
毛亨,认为“京”是“大”的意思,“大”是“京”的本义。
“京师”是“京”引申义。
4:新版《辞海》的定义用语言解释语言(包括方俗词语)是训诂的一般含义,对古文献语言作解释是训诂的特定含义。
什么是训诂学我国传统语言学有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曾统称为“小学”。
训诂学和词义学有密切的联系,而不等于词义学。
训诂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是以古代文献的训诂为研究对象,以语义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是语言学里具有综合性和实用性特征的人文性很强的技术科学。
(2015.10)释例1:谁之西归?怀之好音。
(《诗经·桧风·匪风》)“西”是“栖”的古字,“栖”是“西”的本义。
《训诂学》教学大纲
《训诂学》教学大纲杨凤仙编写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796目录前言。
.。
.。
..。
.。
..。
...。
...。
..。
..。
.。
.。
..。
.。
798一,本课程性质,编写目的,课程简介。
..。
.。
..。
......。
.。
......。
798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
.....。
.。
.。
...。
.。
.。
..。
...。
..798 三,本课程共36学时,具体如下。
..。
.。
..。
.。
.。
.。
.。
.。
...。
.。
..。
..。
798第一章什么是训诂,训诂与训诂学,训诂历史.。
..。
...。
..。
.。
.。
.。
.。
.。
..。
.。
.。
.。
..。
799第一节训诂学和”训诂"的含义....。
..。
.。
.。
..。
...。
.。
.。
.。
...。
..........。
.799 第二节训诂简史.。
.。
.。
...。
(799)第三节传统训诂学与现代词汇学的关系.。
.。
.。
.。
.。
...。
.800一,二者内在联系:都是以词义为研究对象...。
.。
.。
...。
.。
.。
...。
..。
...。
..。
.。
..。
800二,二者的区别。
.。
..。
..800复习与思考题.........。
.。
..。
800拓展书。
...。
.。
.。
...。
...。
(800)第二章训诂学性质以及统训诂学的继承和发展。
.。
..。
..。
...。
.。
.。
...。
.。
.。
...。
801第一节训诂学性质。
.。
.。
..。
..。
801一,训诂学性质。
.。
...。
...。
(801)第二节传统训诂学的继承和发展。
......。
.。
.....。
..。
.。
..。
.。
.。
..。
.。
805 一,对传统训诂学的评价.。
..。
.。
.。
....。
..。
.。
.。
...。
....。
.。
....。
.。
.。
805 二,传统训诂学的继承与发展。
..。
....。
....。
..。
.。
.。
.。
.。
.。
...。
..。
.805 复习和思考题.。
.。
.。
...。
.805拓展书目.。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 豳风·七月》 八月剥枣, 稻。” 毛传: 击也。 王安石撰《 毛传:“剥,击也。”王安石撰《诗新 时说: 剥者,剥其皮而进之, 经》时说:“剥者,剥其皮而进之,所以 养老也。 不取毛传“击也”的解释。 养老也。”不取毛传“击也”的解释。 应该是“ 的借字, 剥枣” “剥”应该是“攴”的借字,“剥枣” 不是剥枣子的皮,而是打枣。 不是剥枣子的皮,而是打枣。 说文·攴部》 小击也。 段注: 《说文·攴部》:“攴,小击也。”段注: 按此字从又卜声,又者手也, “按此字从又卜声,又者手也,经典隶变 作扑。 尚书》 三礼》 鞭扑’ 作扑。凡《尚书》、《三礼》‘鞭扑’字皆 ……《豳风》 八月剥枣。 作‘扑’。……《豳风》:‘八月剥枣。’ 假剥为攴。 後来写作“ 杜甫诗: 假剥为攴。” 後来写作“扑”。杜甫诗: 堂前扑枣任西邻。 “堂前扑枣任西邻。”
有时候,某个词语在古训中已有载录, 有时候,某个词语在古训中已有载录,但须 作一些辨识的工作。 作一些辨识的工作。 例如:东汉以来,有一个口语词“ 例如:东汉以来,有一个口语词“呜”频频 出现在佛典中: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 出现在佛典中:失译《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四 恶友品》 父母忧愁,畏其不济,七日即前, 《恶友品》:“父母忧愁,畏其不济,七日即前, 呜抱手足,善言诱喻,可起饮食。 呜抱手足,善言诱喻,可起饮食。”西晋竺法护 生经》卷四《佛说负为牛者经》 译《生经》卷四《佛说负为牛者经》:“牛径前 往趣佛,屈前两脚,而呜佛足,泪出交横, 往趣佛,屈前两脚,而呜佛足,泪出交横,口自 演言。” 演言。
王念孙考证说:“‘农力以事其上 农力以事其上’ 王念孙考证说:“‘农力以事其上’与 尚能而让其下’对文, 农力’ ‘尚能而让其下’对文,则‘农力’非耕 田之谓也。 广雅》 勉也。 田之谓也。《广雅》:‘农,勉也。’言 勉力以事其上也。 农力’ 犹努力, 勉力以事其上也。‘农力’,犹努力,语 之转耳。 经义述闻》卷十八《 之转耳。”(《经义述闻》卷十八《春秋 左传中》 农力” 左传中》“农力”条) 王念孙看出“ 不是耕田务农的意思, 王念孙看出“农”不是耕田务农的意思, 农力”解释为勉力,符合上下文意。 把“农力”解释为勉力,符合上下文意。 他的主要根据就是《广雅》的解释。当然, 他的主要根据就是《广雅》的解释。当然, 如果光是《广雅》的训释而没有其他证据, 如果光是《广雅》的训释而没有其他证据, 说服力还是不够强,所以王氏又举了《 说服力还是不够强,所以王氏又举了《尚 管子》等书中“ 训勉的旁证。 书》、《管子》等书中“农”训勉的旁证。
第五章 训诂的方法
第一节 依据古训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因声求义 审辨字形 排比用例 考察文例 方言佐证
第一节 依据古训
所谓古训,是指古代的注释和字典辞书。当 所谓古训,是指古代的注释和字典辞书。 我们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时, 我们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时,首先就要了解这个 词语过去是否有人解释过,如果有,那就要尽可 词语过去是否有人解释过,如果有, 能地把它找出来,看看这个解释对不对, 能地把它找出来,看看这个解释对不对,是否可 以利用。例如: 以利用。例如: 《左传·襄公十三年》:“世之治也,君子尚 左传·襄公十三年》 世之治也, 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 这里“农力” 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这里“农力” 是什么意思? 的“农”是什么意思?
《荀子·劝学》:“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荀子·劝学》 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杨倞注: 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 杨倞注:“凡物强则以为柱而任劳,柔则见束而 约急,皆其自取也。 的字面义理解, 约急,皆其自取也。”按“柱”的字面义理解, 误。 王引之云: 杨说‘强自取柱’之义甚迂。 王引之云:“杨说‘强自取柱’之义甚迂。 相对为文,则柱非谓屋柱之柱也。 ‘柱’与‘束’相对为文,则柱非谓屋柱之柱也。 当读为祝。 哀十四年公羊传》 柱,当读为祝。《哀十四年公羊传》:‘天祝 予。’《十三年谷梁传》:‘祝髮文身。’何、 十三年谷梁传》 祝髮文身。 范注并曰: 断也。 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 范注并曰:‘祝,断也。’此言物强则自取断折, 所谓太刚则折也。 大戴记》 强自取折’ 所谓太刚则折也。《大戴记》作‘强自取折’, 是其明证矣。 南山经》 招摇之山有草焉, 是其明证矣。《南山经》:‘招摇之山有草焉, 其名曰祝馀。’‘祝馀 或作‘柱荼’ 祝馀’ 其名曰祝馀。’‘祝馀’或作‘柱荼’,是‘祝’ 通也。 读书杂志·荀子第一》 与‘柱’通也。”(《读书杂志·荀子第一》“强 自取柱” 自取柱”条)
《管子·大匡》:“耕者農農用力。” 管子·大匡》 耕者農農用力。 读书杂志·管子三》 王念孙 《读书杂志·管子三》:“此文内多 一農字,後人所加也。 耕者農用力’ 一農字,後人所加也。‘耕者農用力’, 字非謂農夫。 廣雅》 此‘農’字非謂農夫。《廣雅》曰:‘農, 勉也。 言耕者勉用力也。下文云‘ 勉也。’言耕者勉用力也。下文云‘耕者 用力不農’ 亦謂用力不勉也。 用力不農’,亦謂用力不勉也。”
第三节 审辨字形
一.以形索义 以形索义,通常指根据古文字的形体来考索 以形索义, 上古字义。 上古字义。它实际上就是从传统训诂学采用的 “形训”这一训释方式演变而来。例如: 形训”这一训释方式演变而来。例如: 粹六六五)、 )、金文作 保卣), 及,甲骨文作 (粹六六五)、金文作 (保卣), 表示人用手捉住了另一个人。本义是追上、赶上。 表示人用手捉住了另一个人。本义是追上、赶上。
又作“呜噈” 又作“呜噈”、“呜唼”:失译《杂譬喻 呜唼” 失译《 卷下: 儿前母闻生子如是, 经》卷下:“儿前母闻生子如是,偶往看 爱之,即抱呜噈,开口求食。 见,爱之,即抱呜噈,开口求食。”吴支 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下《兔品》 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下《兔品》:“谛 观心闷,抱置膝上,对之呜唼。 实际上, 观心闷,抱置膝上,对之呜唼。”实际上, 古代的字书、韵书等已经有所记载, 古代的字书、韵书等已经有所记载,只不 过文字上稍有变化罢了: 说文·欠部》 过文字上稍有变化罢了:《说文·欠部》: ……一曰口相就也 一曰口相就也。 广韵· “歍,……一曰口相就也。”《广韵·屋 歍噈,口相就也。”“歍 韵》:“歍噈,口相就也。”“歍”就是 歍噈”就是“呜噈” “呜”,“歍噈”就是“呜噈”。
有时候,根据文意,已经可以对某词作出解 有时候,根据文意, 但如果有旧训作旁证,则更有说服力。 释,但如果有旧训作旁证,则更有说服力。例如 搜神记》卷一○ 张车子” 《搜神记》卷一○“张车子”条:“吾昔梦从 天换钱,外白以张车子钱贷我,必是子也。 天换钱,外白以张车子钱贷我,必是子也。财当 归之矣。 归之矣。” 南史》卷四六《曹武传》 时帝在戎多乏, 《南史》卷四六《曹武传》:“时帝在戎多乏, 就武换借,未尝不得,遂至十七万。及帝即位, 就武换借,未尝不得,遂至十七万。及帝即位, 忘其惠。天监二年,帝忽梦如田塍下行, 忘其惠。天监二年,帝忽梦如田塍下行,两边水 深无底,梦中甚惧。忽见武来负,武帝得过, 深无底,梦中甚惧。忽见武来负,武帝得过,曰: 卿今为天下主,乃尔忘我顾托之言邪? “卿今为天下主,乃尔忘我顾托之言邪? 我儿饥 寒无依,昔所换十七万,可还其市宅。 寒无依,昔所换十七万,可还其市宅。” 从两例的上下文来看,已经可以推知“ 从两例的上下文来看,已经可以推知“换” 是和借贷义大致相当的词语。《玉篇·手部》: 是和借贷义大致相当的词语。 玉篇·手部》 贷也。 说明“ 确实有借贷的意思。 “换,贷也。”说明“换”确实有借“鞌 左传·成公二年》描述齐、晋两国“ 之战” 一共出现了六个“ 之战”,一共出现了六个“及”字,即: 故不能推车而及(被赶上)。 )。② ①故不能推车而及(被赶上)。②及卫地 到达)。 流血及屦(流到)。 )。③ )。④ (到达)。③流血及屦(流到)。④将及 华泉(到达)。 病未及死( )。⑥ )。⑤ 华泉(到达)。⑤病未及死(到)。⑥而 矢贯余手及肘( )。只有第一例是用其 矢贯余手及肘(和)。只有第一例是用其 本义,後几例“ 动词)、 )、“ 本义,後几例“到”(动词)、“和” 连词)的用法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 (连词)的用法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
豳风·七月》 女执懿筐, 行,《诗·豳风·七月》:“女执懿筐, 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毛传: 微行, 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毛传:“微行, 墙下径也。 说明“ 墙下径也。”说明“行”在此作名词理解 hang),是路径的意思。 尔雅· ),是路径的意思 (音hang),是路径的意思。《尔雅·释 道也。 甲骨文“ 宫》:“行,道也。”甲骨文“行”作 甲五七四), ),金文作 父辛觯), ),像十 (甲五七四),金文作 (父辛觯),像十 字路口的形状,表示道路,毛传、 尔雅》 字路口的形状,表示道路,毛传、《尔雅》 解释的正是“ 的本义。 解释的正是“行”的本义。 从“行”的许 多字如“ 多字如“術”、“街”、“衢”、“衝”、 等字(均见《说文·行部》 “衕”等字(均见《说文·行部》)的本义 也都和道路有关。 也都和道路有关。
第二节 因声求义
所谓“因声求义” 所谓“因声求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 一是明了假借; 容:一是明了假借;二是根据声近义通的 原则,从一个词族中认识词义,探求词源。 原则,从一个词族中认识词义,探求词源。 以下依次来讨论。 以下依次来讨论。 明了假借。古书多假借, 明了假借。古书多假借,这在前面已经 讨论过了。那么,如何知道是假借呢? 讨论过了。那么,如何知道是假借呢?主 要是从意义和语音两方面来进行考察, 要是从意义和语音两方面来进行考察,这 就必须真正理解文义,并对古音学、 就必须真正理解文义,并对古音学、古代 用词惯例乃至社会生活习惯等几方面的知 识有所了解。例如: 识有所了解。例如:
二.勘正文字 扞——扜 盼——盻——眄 鞭——鞕 ——扜 ——盻——眄 ——鞕
诸如此类,“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 诸如此类, 学者改本字读之, 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 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王 引之《经义述闻》卷三二《通说下》 引之《经义述闻》卷三二《通说下》“经文 假借” 假借”条) 另可参教材P58 另可参教材P58 依声探求词源,详见教材P70 依声探求词源,详见教材P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