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教科版科学四上3.3《声音的变化》教案
第三课声音的变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使学生知道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越低。
3、要求学生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能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4、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起来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幅度在,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使学生知道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越低。
3、要求学生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能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尺子、玻璃杯、小木棒、大小纸盒、橡皮筋、长短不同的三颗钉子、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你们唱歌时音调是一样的吗?声音有高有低、有弱有强,我们能观察到声音的这些变化吗?声音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索活动1、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老师讲解实验方法。
(见课本29面的说明。
)(2)老师提出实验要求:(见课本29面的说明。
)(3)学生实验活动。
注意观察尺子的振动幅度及声音的强弱。
(4)交流实验结果。
描述尺子振动幅度的大小及与声音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5)师生一起小结: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第二节课2、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一)、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1)、老师讲解实验方法。
(见课本30面的说明)(2)、学生预测杯子发声的结果。
(3)、学生实验活动。
(4)学生交流实验情况。
向班里同学描述小组的预测和实验,并对结果作简单分析。
实验记录表(1)老师讲解用橡皮筋做实验。
在不同大小的纸盒上套上橡皮筋,拨弹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
(强调:尽量用同样的力度拨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变化
精选课件ppt
1
研究钢尺幅度大小 与音量之间的关系
1、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 发出的声音;
2、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 发出的声音。重复3次,并记录 在记录表中。
精选课件ppt
2
轻轻拨动 用力拨动
振动幅度
振动小 振动大
声音强弱
声音弱 声音强
3、填写记录表。
精选课件ppt
5
精选课件ppt
6
我知道了: 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 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单位 是:赫兹(Hz)。振动越快,声音 越高,振动越小,声音越低。
精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课件ppt
3
我知道了: 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 描述物体振动幅度的一个量,单位 是:分贝(dB)。振动幅度越大, 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弱。
精选课件ppt
4
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 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 预测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 述它们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教师教学用书四年级上册目录使用说明教科书整体结构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主要材料清单各单元说明与教学建议溶解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第2课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第3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第4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第5课溶解的快与慢第6课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第7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四、评价建议五、教学案例六、参考资料声音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听听声音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3课声音的变化第4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第5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第6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第7课保护我们的听力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天气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第2课天气日历第3课温度与气温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5课降水量的测量第6课云的观测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四、评价建议五、参考资料我们的身体一、单元概述二、单元教学目标三、分课时教学建议(背景和目标、教学准备、教科书说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第1课身体的结构第2课骨骼、关节和肌肉第3课跳动起来会怎样(一)第4课跳动起来会怎样(二)第5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第6课口腔里的变化第7课呵护我们的身体四、教学案例五、参考资料使用说明与教科版科学教科书配套的《科学教师教学用书》是为切合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编写的,三至六年级共8册。
为了能清晰而简明地表达课程设计的意图,同时方便教师备课,我们设计了一些栏目和提供了相应的资源。
下面是与使用有关的几点说明。
一、教师用书的体例和作用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列写本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方面希望达成的目标。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时听听声音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鸟语花香。
2. 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 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4. 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
(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
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3.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5. 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6. 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7. 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没有空气,闹钟振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上会产生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而且引起它周围的水也在振动。
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样的。
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电子通信设备。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3.3《声音的变化》资料超声波与次声波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超声波与次声波
人耳能够听见的声音,其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
频率小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次声波的波长较长,传播距离较远,如地震、台风、核爆炸、海啸、火箭起飞、导弹的发射都能产生次声波。
超声波的波长短,直线传播的性能很好,可以定向发射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声纳就是利用超声波来定位的,动物中的蝙蝠,海豚都能利用超声波的这种特性来进行定位。
超声波在医学上也有应用,“B超”就是利用B型超声波来检测人体内部器官的。
另外超声波还可以粉碎小的微粒,用于表面清洗。
“超声波加湿器”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特性。
为什么感冒时人的声音会改变
鼻腔是人体的一个共鸣系统。
由于鼻腔、鼻窦在结构上是一个整体,所以把鼻窦比为小提琴或胡琴的共鸣箱,有共鸣箱就能使声音悦耳、和谐。
反之,感冒时鼻窦有疾患,失去了“共鸣箱”作用,悦耳的声音将会改变。
1。
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的变化优秀课件教科版
实验操作
振动幅度
轻轻拨动尺子 小 用力拨动尺子 大
声音强弱 弱 强
振动幅度
声音的高低变化可能和物体的什桌上的弦乐,拨动两根粗细不同的 琴弦。 2、用相同的力量分别弹拨琴弦,仔细观 察琴弦的变化。 3、完成记录单二,听到音乐声实验结束。
实验记录单二:拨动琴弦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声音的强弱变化可能和物体的什么有关
我们的猜想是……
要求:
1、把钢尺从套内拉出约10厘米~12厘米, 用一只手压稳套内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 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2、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 仔细观察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 3、操作时注意安全。 4、完成记录单一,听到音乐声实验结束。
实验记录单一:拨动尺子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我们的猜想是…… 2、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仔细观察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
实验记录单三:敲击铝琴片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操作 敲击长铝琴片 敲击短铝琴片
声音高低 低 高
拓展与应用:
所却发听一出不只的见蜜声。蜂音这从,是你可 为耳是 什旁一 么飞只 ?过蝴,蝶你飞能过听人到的它耳翅旁膀时振,动你 声实4421声声211444声11实42132声2声4实424214声声 4声实实声2声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音验音音音验音音验音音音验验音音完完先把先用用完完完用用完用用完先把先完完用完用用完完用用把的 记 的 的 的 记 的 的 记 的 的的 记 记 的 的成成轻钢轻桌桌成成成桌桌成相桌成轻钢轻成成相成相桌成成相桌钢高录高强强录强强强录高强 高录录强强记记轻尺轻上上记记记上上记同上记轻尺轻记记同记同上记记同上尺低单低弱弱单弱弱弱单低弱 低单单弱弱录录拨从拨的的录录录的的录的的录拨从拨录录的录的的录录的的从变一变变变一变变一是变 变一二变变单单动套动弦弦单单单弦弦单力弦单动套动单单力单力弦单单力弦套化:化化化:化化:否化 化::化化一一钢内钢乐乐一一一乐乐一量乐二钢内钢一一量一量乐一一量乐内可拨可可可拨可可拨与可 可拨拨可可,,尺拉尺,,,,,,,,分,,尺拉尺,,分,分,,,分,拉能动能能能动能能动物能 能动动能能听听,出,拨拨听听听拨拨听别拨听,出,听听别听别拨听听别拨出和尺和和和尺和和尺体和 和尺琴和和到 到 再 约 再 动 动 到 到 到 动 动 到 弹 动 到 再 约 再 到 到 弹 到 弹 动 到 到 弹 动 约物子物物物子物物子的物物子弦物物音音用用两两音音音两两音拨两音用用音音拨音拨两音音拨两111体观体体体观体体观长体 体观观体体000乐乐力力根根乐乐乐根根乐琴根乐力力乐乐琴乐琴根乐乐琴根厘厘厘的察的的的察的的察短的 的察察的的声声拨拨粗粗声声声粗粗声弦粗声拨拨声声弦声弦粗声声弦粗米米米什比什什什比什什比有什 什比比什什实实动动细细实实实细细实,细实动动实实,实,细实实,细~~~么较么么么较么么较关么 么较较么么验验钢钢不不验验验不不验仔不验钢钢验验仔验仔不验验仔不111有声有有有声有有声有 有声声有有222结结尺尺同同结结结同同结细同结尺尺结结细结细同结结细同厘厘厘关音关关关音关关音关 关音音关关束束,,的的束束束的的束观的束,,束束观束观的束束观的米米米强强强强高。。仔仔琴琴。。。琴琴。察琴。仔仔。。察。察琴。。察琴,,,弱弱弱弱低细细弦弦弦弦琴弦细细琴琴弦琴弦用用用的的的的的观观。。。。弦。观观弦弦。弦。一一一变变变变变察察的察察的的的只只只化化化化化尺尺变尺尺变变变手手手子子化子子化化化压压压上上。上上。。。稳稳稳下下下下套套套振振振振内内内动动动动尺尺尺的的的的子子子幅幅幅幅的的的度度度度一一一。。。。端端端,,,另另另外外外一一一只只只手手手拨拨拨动动动尺尺尺子子子的 的 的另另另一一一端端端。。。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3.3《声音的变化》资料和暖瓶有关的声音问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和暖瓶有关的声音问题
1)向暖瓶中倒水时声音为什么越来越高?
在倒水时,暖水瓶中的空气柱会振动,随着水位的升高,空气柱越来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大,音调就越来越高,所以根据声音音调的高低就能知道水是否已灌满。
(2)为什么开水倒在地上会发出“噗噗”的声音?
水煮开后,水分子的活动能力大为增加,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为减弱,这时,不仅液体表面的水分子会很快蒸发,而且液体内部的水分子也争先恐后地汽化飞出。
因此,在开水四周总是夹着这一层富于弹性的水汽,所以开水着地时会发出“噗噗”低沉的声音。
水温逐渐降低时,水分子的活动能力减弱了,分子间的吸引力增大了,液体内部的水分子不再汽化,包围着的水汽层逐渐消失,这时水着地就直接与地面接触,因而发出来的声音变清脆了。
1。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实验一览表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全册实验一览表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四年级上册序号章节实验名称主要器材分组1 1.3 温度与气温温度计√2 1.4 制作风向标吸管、剪刀、硬纸板、大头针、带橡皮的铅笔√3 1.5 制作雨量器直通透明杯子、透明胶带、标有刻度的纸条√4 2.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食盐、面粉、清水、玻璃杯、沙子、药匙、搅拌棒√5 2.1 过滤食盐、沙、面粉的混合物烧杯、玻璃棒、药匙、高锰酸钾√6 2.2 高锰酸钾的溶解药匙、烧杯、水√7 2.3 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胶水(或洗发水)、玻璃杯、搅拌棒、水√8 2.3 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醋、酒精、食用油、试管、试管架√9 2.4 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食盐、小苏打、玻璃杯、水、搅拌棒√10 2.4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汽水(或苏打水)、注射器、橡皮塞√11 2.5 溶解的快与慢食盐、玻璃杯、量筒、搅拌棒、热水(6℃)、冷水、水果糖√12 2.6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量筒、天平、药搅拌棒、食盐、记录单、水√13 2.7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浓盐水、烧杯、水、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14 3.1 听听声音大音叉、小音叉√15 3.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大铁钉、中铁钉、小铁钉、泡沫架√16 3.3 声音的变化小鼓、钢尺、橡皮筋、水槽、音叉、清水√17 3.4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钢尺、塑料尺、玻璃杯(或广口瓶)、水、木棒√18 3.5 声音的传播塑料尺√19 3.5 闹钟铃声在玻璃罩中的传播玻璃罩、闹钟、真空抽气机√20 3.6 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气球皮(或薄橡胶)、口杯、橡皮筋、细沙、碎纸屑√21 3.7 控制物体发声塑料罐、豆子,纸√22 4.3 测量心跳和呼吸喇叭筒、软管、表、肺活量检测仪√23 4.4 体验心脏的工作洗耳球、水、烧杯√24 4.5 人体的消化器官塑料袋、水、小块馒头、煮熟的蔬菜、塑料管、煮熟的米饭粒√以下是四年级上册的教科版小学科学实验一览表,共有24个实验。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件(全)共7课
1.用手掌把钢尺的一端压在桌上,把另一端露在桌外。用另一只 手弹一下露在桌外的钢尺的一端,把钢尺的变化情况画下来。
2.在小鼓的鼓面上放些豆子(或粉笔头),敲击鼓面。
① 想一想:会发生什么现象?
② 通过实验,我发现
豆子(或粉笔头),在鼓面上“欢快”地跳舞
液体能不能传播声音?----演示
• 结论:
----声音也可以在液体中(如水)传播。
• 知识应用:
1:我们在钓鱼时,能不能大声说话?为什么? 2:渔民用电子音乐网怎样捕鱼?(看图片)。
电子音乐网捕鱼图片:
固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学生分组
• 固体传声实验
“土电话”
固体能不能传播声音?--学生分组
做
法
方 式 摩 擦
放在桌上使劲擦 用手拍打保鲜袋
拍 打
用手搓揉保鲜袋
用手甩动保鲜袋
搓 揉
甩 动
用嘴吹保鲜袋
吹
„„
(可以填写在实验册第32页的表格里)
„„
2.写出自己不借助任何外物发出声音的各种方法。
1.拍
2.说
手
话
3.拍打身体 4.吹口哨
5.„„
(可以填写在实验册第33页的框框里)
(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实验过程: 先将尺子伸出8cm,拨动尺子,将尺子 伸出14cm,将尺子伸出20cm,将尺子 伸出26cm,都用相同的力拨动,仔细 观察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振动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尺子伸出桌面的 我的预测 长度(厘米) 音高 振动快慢 音高 振动快慢 音高的变 化顺序
8cm 14cm 20cm 26cm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初步感知声音之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并能通过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物体的振动,从而使学生建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个概念。
本节课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节课, 只有认识了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才能继续研究声音高低、强弱的变化; 才能探究音高的变化;才能认识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传播的,了解耳的构造以及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等一系列有关声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知识和能力: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过程和方法:经历“假设与实验验证”这一科学探究过程,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声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能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乐于与他人合作,培养科学探究中的事实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学生以以前的生活经验,是很容易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的:大多数学生认为声音是通过敲打、碰撞、拍打……等产生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难点是:“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四、教学任务和过程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流程如下:1. 前置测评任务:任务一:我们不时地在听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
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预设:通过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
通过让学生说说听到的声音,“唤醒”学生对声音的直接认识,为新课教学创造了最佳的学习氛围,从而揭示课题并抛出问题。
[精品]2019四年级科学上册3.3声音的变化练习教科版450
3.3声音的变化同步练习1.填空题。
(1)通过探索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音量是由物体决定的,振动幅度越,音量就越强。
振动幅度越,音量就越弱。
(2)轻轻击打小音叉发出的声音要比重重击打小音叉发出的声音。
2.判断题。
(1)音量可以用来描述声音的强弱。
( )(2)小张说“昨晚的雷声很大”,这是对雷声音高的描述。
( )(3)影响琴声音量不同的原因在于弹琴的速度。
( )3.选择题。
(1)弹钢琴,发出“咪”“发”“索”三个音,其中( )的音最低。
A.咪 B.发 C.索(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A.音量 B.响度 C.音高(3)一般情况下,成年女子的声带比成年男子的短,振动速度快,这说明( )。
A.女子音高比男子高 B.女子音高比男子低 C.女子音量比男子高(4)物体的长短相同,下面的选项中,( )是正确的。
A.粗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 B.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高 C.一样高(5)同一个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 )。
A.越高 B.越低 C.没有变化4.连线题。
拨动拉得较紧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强拨动拉得较松的橡皮筋听到的声音弱用力敲击锣听到的声音高轻轻敲击锣听到的声音低5.排序题。
(1)下面四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装有多少不等的自来水,用小棒去敲击杯口都会发出声音。
请你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排列顺序。
声音由高到低排序:(2)敲击下面的排钟,哪边的声音高?哪边的声音低?请按照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排序。
声音由低到高排序:6.应用题。
(1)往热水瓶里灌水的时候,你听到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原因。
(2)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呢?7.【探究题·选择】小金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吉他,小金非常高兴,他拿过吉他仔细研究,发现吉他的弦有的粗有的细,松紧不同,声音也不一样。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变化》课件
□长 □短
□长 □短
青蛙刮鼓
猜测 实测
□大 □小
□大 □小
尤克里里
猜测 实测
□松 □紧
□松 □紧
古琴
猜测 实测
□粗 □细
□粗 □细
水杯打击乐
猜测 实测
□多 □少
□多 □少
我们的发现:
吉
尤
编
他
克
钟
里
里
水杯打击乐 青蛙刮鼓
钢片琴
古琴
乐器品析会
• 安静倾听 • 认真观察 • 积极思考
乐器研究区
实验要求:
声音的强弱
(填“强”或“弱 ”)
用相同的力度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 声音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吉
尤
编
他
克
钟
里
里
水杯打击乐 青蛙刮鼓
钢片琴
古琴
用相同的力度 活动二:声音高低研究记录表
使乐器发出声 乐器
声音高
声音低
音。
吉他
猜测 实测
□粗 □细
□粗 □细
编钟
猜测 实测
□大 □小
□大 □小
钢片琴
猜测 实测
□大 □小
□大 □小
钢片琴
猜测 实测
□长 □短
□长 □短
青蛙刮鼓
猜测 实测
□大 □小
□大 □小
尤克里里
猜测 实测
□松 □紧
□松 □紧
古琴
猜测 实测
□粗 □细
□粗 □细
水杯打击乐
猜测 实测
□多 □少
□多 □少
我们的发现:
这些材料可以用来做乐器吗?
玻璃瓶和水 皮筋和铁钉
2023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1《听听声音》 (表格式教案)
《听听声音》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起始课,本课通过“听听周围的声音”和“描述你听到的声音”引导学生开始关注声音。
活动1:倾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对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的描述,初步辨别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的不同。
在活动1中,首先播放了鸟叫声,发现孩子们能够轻松辨别出“我听到的声音”、“声音由()发出的”,在描述“声音的特点”时,用的词汇非常丰富,比如“柔和”、“清脆悦耳”、“震耳欲聋”等,虽然词汇量丰富,在使用时不是太恰当,老师及时做了纠正,再播放其他声音的时候学生描述就更规范了。
活动2:对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的科学分类。
在活动2中,孩子们用了两种方法分类:
一种是根据声音强弱分类,把听到的机器轰鸣声归类到“强”,把流水声归类到“弱”。
另一种是根据声音来源分:
①把鸟叫声、鸡叫声、猫叫声归类为“家禽声”,后纠正鸟和猫不是家禽,但都属于动物,所以这类声音来源为“动物的叫声”。
②把流水声、风声归类为“野外的声音”,即“自然界的声音”。
③把人类使用工具发出的声音、生成建设发出的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声音称为“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最后为了帮助学生识别乐曲《闪烁的小星星》中的音符,并分辨它们的高低顺序,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我们分别向音乐老师王珊珊和赵安迪请教并使用了音乐课中常用的"柯达伊"手势,用直观的手势表示出各音的相对高度。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 (1)
《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声音的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声音的强弱和高低两个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四年级的学生很难用普通的观察方法来分辨出声音的高低,他们更难理解声音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因此我将本节的教学内容拆分为音量和音高,用一个学时学习音高,本课借助教具、信息技术等手段,让学生通过装有不同水量的水杯发声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借助琴弦帮助学生构建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的概念,进而通过播放声音高低的语音,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巩固音高的学习,达到能运用科学知识的目的,继而为声音如何传播打下基础。
本课内容与第一小节《听听声音》和第四小节《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是基于《听听声音》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两节课的基础上来探索研究的,为后面《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一个初步概念建成时期,也是为以后“大概念”模式的建成打下基础的时期。
在这个关键时期,有目的地引导孩子们建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也有益于锻炼他们形成一个高效的思维模式。
经过本单元前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并学会了利用音叉等物体发出强和弱的声音。
但由于年龄小、表达能力弱、缺乏系统的认知等原因,他们对声音的认知还很懵懂。
本节课“声音的高低”的变化,以及振动频率的含义对现阶段学生来说还是有困难的。
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2.过程与方法:能使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描述听到的声音的高低,并对物体振动的快慢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频率和发出的声音的高低联系起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到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教案 (2)
教科版科学四上《声音的变化》教案 (2)一. 教材分析《声音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以及影响这三个特性的因素。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声音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其中的变化规律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他们在生活中对声音有过一定的体验,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知道影响它们的因素。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变化规律。
2.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声音特性的因素。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总结,自主探究声音的变化规律。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音叉、尺子、气球、布料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各种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变化。
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有哪些变化吗?2.呈现(10分钟)介绍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解释影响这三个特性的因素。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声音特性的变化。
实验一:用尺子探究音调的变化;实验二:用气球和布料探究响度的变化;实验三:用音叉探究音色的变化。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特性的变化规律。
提问:影响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因素分别是什么?5.拓展(10分钟)讨论:声音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利用声音的变化发明新的产品?6.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声音特性的变化。
2023秋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5《声音的强与弱》 (表格式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学生将用不同的方式拨动钢尺和橡皮筋,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鼓面,探索影响物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的本质。
本课有以下活动:
1.观察比较尺子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变化
2.观察比较橡皮筋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变化
3.观察比较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变化
二、课堂反思
活动一:观察并比较尺子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变化
1.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拨动尺子,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以及尺子震动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活动中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将尺子伸出的长短一致,就导致活动结果又不同。
活动前,需要老师强调对比实验只改变一个条件。
2.“振动”一词在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接触,这一活动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振幅,只要理解了什么是“振幅”,学生才能更好地将观察发现总结出来,也为下节课理解“振动频率”做好铺垫。
活动二:观察并比较橡皮筋、鼓面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变化
1.教学中我将两个活动合成一个教学,学生也很容易完成实验。
活动中学生会用不同的方式去拨动橡皮筋,学生关注点在于橡皮筋振
动幅度,听声音的变化经常会被忽视,教学中需要老师提醒关注橡皮筋声音的变化。
2.鼓面的振动学生不容易发现,课上会借助沙子来观察。
这一活动需要提醒学生力度小点,不然会将沙子振的到处飞。
3.在拓展活动中,音叉发出声音的大小对悬挂小泡沫球摆动的幅度的影响实验中,我将泡沫球换成乒乓球,活动发现当音叉靠近乒乓球时,乒乓球的运动不明显,只好借助视频让学生观看。
三、材料反馈
本课用的材料很多,提供的材料也能满足本课实验的使用。
如果能将音叉相关的实验材料再优化,可能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 整合23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册 声音的变化 整合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单元第三课
声音的变化
研究钢尺幅度大小
与音量之间的关系1、轻轻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
发出的声音;
2、用力拨动钢尺,观察描述钢尺
发出的声音。
重复3次,并记录
在记录表中。
轻轻拨动用力拨动
声音强弱振动幅度
振动大
振动小
声音强
声音弱
我知道了:
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描述,音量是描述物体振动幅度的一个量,单位是:分贝(dB)。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
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1、如果用同样的力敲击这4个杯子,
预测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用声音高、较高、较低、低来描
述它们的变化。
3、填写记录表。
我知道了:
声音的高低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单位是:赫兹(Hz)。
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小,声音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