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理——五种教育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教育研究方法重点

教育研究方法重点

教育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 6选5,每题4′1.定量研究量化:将教育活动中的因素以数量化的关系表达出来,建立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法则或机制。

实验、问卷和测量等标准化方法。

量化研究采用的是实证主义范式,即是采用标准化的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量化手段来收集和分析资料,整个研究过程都凸显科学性、规范性、精确性的特点2.定性研究质性: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如深度访谈、开放式观察、实物分析等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主要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3.理论研究: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思想理论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逻辑的非逻辑的方式进行加工整理,以理论思维水平的知识形式反映客观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4.经验研究:经验研究是与纯理论研究相对的另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指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

5.目的抽样: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

通常采取机遇式抽样、滚雪球抽样、方便抽样等6.概率抽样:研究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是已知的,抽样方式是随机的。

常应用于定量研究或大规模正式研究重研究假设: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科学原理和事实根据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研究问题所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7.概念的操作化:是指在研究中,将抽象的概念和命题逐渐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与可被实际调查资料检验命题的过程8.实验研究:教育实验是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具体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并试图揭示教育活动规律和某些教育内容、措施的有效性,是一种综合性研究活动。

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通过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9.内在效度:是指实验者所操纵的实验变量对因变量所造成影响的真正程度无关变量的影响。

影响的因素有:历史、成熟、测验、工具、统计回归、差异的选择、实验对象的流失、交互作用10.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概括性和代表性。

教育科学研究概论

教育科学研究概论

(2)突变论: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 Rene Thom 突变论是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 然变化现象的一门新兴学科。突变论的 主要特点是用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 描述和预测事物的连续性中断的质变过 程。
(3)耗散结构论:比利时物理学家、 化学家伊里亚· 普里戈金(Ilya Prigogine)教授 是研究一个系统从混沌无序向 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的科 学。
三、问题要有可行性。
四、不当选题: 1、范围太大,无从下手。 2、主攻目标不十分清楚。 3、问题太小,意义不大。 4、经验之谈,不是科研。
第三节 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及 来源 一、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类型 1、基础性研究课题。 2、应用性研究课题。
二、教育科研课题的主要来源 1、学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一 般从教育理论的发展方面提出课题。 (1)揭示已有理论同经验事实的矛 盾,而且要提示理论内部的逻辑矛 盾。 (2)对已有教育理论传统观念和结 论的怀疑以及学术争论中提出的问 题。
1、文献资料的三种等级: 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 告、档案材料等。是原创文献。但这种文 献分散,不够系统。 二次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 包括书目、索引、提要和文献等。 二次文献具有报告性、汇编性和简明 性。 但这种文献非原创。
2、测试应讲求哪些方面的效度。 (1)课程效度:即教师所编制的 测验所涉及的内容就是课程的内 容,或者是课程内容的重点、难 点。
(2)统计效度:即教师认为班上最 优秀的学生,考试的时候得到期高 分,各种层的学生,整个测试成绩 呈正态分布。
三、难度和区分度P165 四、百分等级P158
五、测试题的类别及优缺点: 1.主观题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 容易实行:一般考试题目很少,出题困 难较小。 可以测出学生的构思能力、逻辑思维能 力、评价鉴赏能力等。 学生有相当大的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答案不一定完全对,也不一定完全错。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

教育研究方法整理教育研究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而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它涉及到对教育体系、教育实施和教育目标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教育决策者提供有效的指导。

本文将对教育研究方法进行整理,包括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等。

实证研究是一种基于观察和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教育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教育理论、推断教育政策、评估教育实践的效果。

实证研究通常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客观的数据,帮助研究者从事实中发现规律和因果关系。

理论研究是一种基于理论框架和概念构建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对教育理论和研究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整理,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或进行理论解释。

理论研究通常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如文献综述、理论分析等。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深入的理论思考和洞察,帮助研究者提出新的研究假设和研究方向。

实验研究是一种基于实验控制和对照组比较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设计和实施教育实验来评估教育政策和创新方法的效果。

实验研究通常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如随机对照试验、前后测设计等。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明确的因果关系和效果评估,帮助研究者确定教育政策和实践的有效性。

调查研究是一种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进行的研究方法。

它通过收集和分析人们的观点、看法和经验来了解和描述教育现象和问题。

调查研究通常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广泛的参与和深入的理解,帮助研究者发现和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如行动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和应用。

总之,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问题的性质、研究者的能力和资源来考虑,同时需要注意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通过合理和有效的研究方法,可以为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进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持。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分类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分类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分类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中用于获取、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的一系列科学方法。

在教育研究中,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的深入和准确至关重要。

教育研究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等。

首先,定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描述、分析和解释来研究现象,强调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和全面把握。

定性研究方法适用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深入解释和理解的情境,如教育政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等。

定性研究方法的常见技术包括访谈、观察、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等。

其次,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数量化的数据来研究现象,强调对研究对象的量化测量和统计分析。

定量研究方法适用于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分析和比较的情境,如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学方法的效果和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等。

定量研究方法的常见技术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等。

另外,实证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实证数据和科学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或研究问题,强调对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实证研究方法适用于对教育现象进行科学验证和实证分析的情境,如教育政策的效果评估、教学方法的实证研究和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等。

实证研究方法的常见技术包括实证调查、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等。

最后,理论研究方法是指通过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来构建理论框架或解释研究问题,强调对研究问题的理论深化和解释解构。

理论研究方法适用于对教育现象进行理论探讨和解释分析的情境,如教育理论的构建、教育现象的理论解释和教育问题的理论探索等。

理论研究方法的常见技术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等。

综上所述,教育研究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等。

不同的研究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研究情境,研究者应根据具体问题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重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重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一章1、教育研究的含义: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控制一般化原则、原理的发展的过程。

2、教育研究的类型(包括划分依据和划分结果)教育价值研究依据研究问题的不同对象教育事实研究基础研究依据研究的目的应用研究定量研究研究过程中对客观事物性质数量的侧重定性研究①定量研究: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教育现象——实证主义研究范式——重视结果——重视先前的设计和标准的研究程序——采用演绎分析,大样本,随机抽样——旨在探寻关系,发现影响。

②定性研究:用文字来描述教育现象——自然主义研究范式——重视过程——对事先设计的依赖较少(认为研究过程中是会不断发生变化的)——采用归纳分析,小样本——旨在理解现象。

3、研究的基本原则:尊重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的权利伦理规范审慎解释研究成果避免给研究对象造成伤害客观性客观性创新性操作性理论联系实际操作规范公共性伦理原则检验性系统性解释性3、效度和信度:1)效度:研究的有效程度。

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和结论的普遍性(外在效度)。

内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合理解释的程度外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2)信度:研究的可靠性。

指研究的方法、条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致性。

内在信度: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外在信度:同一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背景下重复研究。

4、教育研究方法的含义: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建构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已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5、教育研究方法的类型:1)理论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2)实证方法(观察、问卷、访谈、测量)3)实验研究方法(真实验、准实验)4)历史研究方法(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第二章1、选题的来源和基本技巧来源:1)社会变革与发展对教育研究提出的问题2)学科理论的深化、拓展或转型中产生的问题3)研究者个人在教育实践中观察与思考产生的问题技巧:1)从理论研究中演绎研究问题2)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3)研读文献,从已有研究中发现问题4)重复和拓展他人的研究2、常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1)常量: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的特征或条件2)变量: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具有的不同的价值或条件的特征自变量即实验变量,它是由实验者设计安排好的,人为操纵控制的,有计划的变化的实验情境或条件因素。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内,为了探究教育现象、问题和规律,采用的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这些方法有助于教育研究者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教育研究方法:1. 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在自然或控制条件下,对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和记录,以获取关于教育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这种方法可以是参与观察(研究者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或非参与观察(研究者作为旁观者)。

2. 调查法: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作品分析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信息。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教育实践、学生态度、教师行为等,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3. 历史法:历史法通过研究教育现象的历史发展,分析其演变过程,揭示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教育政策、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历史分析。

4. 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不同国家、地区、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探讨教育的共性和差异,以及可能的原因和影响。

5. 实验法:实验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和测量教育干预(如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对教育结果的影响。

这种方法强调因果关系的探究,是教育研究中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

6.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深入分析特定的教育情境或个体,通过详细描述和解释,揭示其内在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特定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7. 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和分析现有的文献资料,如书籍、期刊文章、政策文件等,来了解教育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8.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者(如教师)参与的研究过程,旨在解决实际教育问题,改进教育实践,同时促进研究者和实践者的专业发展。

9. 质性研究:质性研究强调对教育现象的深入理解和解释,采用非数值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如访谈、观察、文本分析等。

10. 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侧重于通过数值数据来验证假设,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得出可量化的结论。

《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第二章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版)第二章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第二章)笔记整理一、教育研究常用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二、调查研究1.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一种描述研究,是通过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研究的特点◆自然性◆多样性(访问、座谈、问卷调查、测验和网上调查)◆灵活性◆间接性◆广泛性3.调查研究的意义◆揭示教育发展中现实存在的意义,从而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和矛盾◆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的教育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发现和总结教育思想和经验,更好的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收集资料,为制定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决策提供依据4.调查研究的类型◆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现状调查、发展调查、关系调查、比较调查和原因调查◆根据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的内容:事实调查和意向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的范围:综合调查和专题调查◆根据调查研究的方式: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座谈会调查和测验调查5.调查研究的操作程序◆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草拟调查提纲◆制定调查计划◆做好调查准备◆组织调查实施◆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6.调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调查对象要有代表性◆调查内容要科学全面◆调查指导语要协调一致◆调查的问题要适宜◆调查资料要客观真实◆要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调查结论要做科学分析三、实验研究1.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实验研究的特点◆控制性◆因果性◆教育性◆重复性◆综合性3.实验研究的意义◆是丰富教育理论的重要手段◆是探索教育改革的有效方法◆是教育理论成果向实践应用转化的必经路径4.实验研究的类型◆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功能: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推广性实验◆根据实验变量的控制程度:前试验、准实验和真实验◆根据实验的性质: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根据实验的范围:单项实验、综合实验和整体实验◆根据实验变量的个数:单因子实验和多因子实验◆根据实验场地的不同: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5.实验研究的操作程序(一)准备阶段◆确定实验课题◆提出实验假设◆完成实验设计(二)实施阶段◆实验前测◆实验控制◆试验记录◆实验后测(三)总结阶段◆整理试验资料◆统计处理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题目、署名、前言、实验内容、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参考文献及附录)6.实验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坚持教育性原则,绝不进行有害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验◆做好实验研究方案◆加强对无关变量的控制◆要认真选择测查工具◆要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要周密设计并系统地进行实验四、个案研究1.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即对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社会集团或一个社区所进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个案研究即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的研究的方法2.个案研究的特点◆单一性◆典型性◆深入性◆针对性◆借鉴性◆自然性3.个案研究的意义◆有助于实施因材施教◆能够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开展集体教育工作◆能够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4.个案研究的类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个人个案研究、机构个人研究和社会团体个案研究◆根据个案数目的多寡:单一个案研究和多重个案研究◆根据研究目的:诊断性个案研究、指导性个案研究和探索性个案研究5.个案研究的操作程序◆确定研究对象◆收集个案资料◆分析个案资料◆实施个案指导◆追踪指导研究◆撰写个案研究报告6.个案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要遵循道德准则,切实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权◆要排除主观干扰◆准确把握个案研究的适用范围◆不要轻率的将结论推及总体◆确保收集的资料完整、真实、可靠五、田野研究1.田野研究田野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者对象的真实情境中,以参与观察和具体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2.田野研究的特点◆实践性◆客观性◆参与性3.田野研究的意义◆属于人本主义的研究方式,特别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教育及教育研究的特性◆为教育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助于我们从教育的角度认识和帮助弱势群体4.田野研究的操作程序(一)准备阶段◆选择调查对象和地点◆熟悉调查对象和调查点情况◆拟定研究方案◆实施预调查(二)开始阶段◆争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进一步了解调查点当地情况◆选好居住地(三)调查阶段(四)撰写研究报告阶段5.田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要获得第一手真实的资料◆要做到研究的有的放矢◆要边调查边整理资料◆要尊重不同的意见◆要遵循研究原理六、行动研究1.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以教育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问题为目的的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的三个层次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的三个层次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指研究者主要从事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从这一层次划分,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基础性研究方法和应用性研究方法两大类。

1.基础性研究方法:基础性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探索教育领域中的基本规律、原理和理论。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教育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提高教育理论的有效性和广泛适用性。

典型的基础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历史研究等。

2.应用性研究方法:应用性研究方法旨在解决实际教育问题和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实际教育问题的调查、分析和解决,以提供教育实践的决策依据和改进建议。

典型的应用性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案例研究等。

第二层次:研究方式研究方式是指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研究时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

从这一层次划分,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大类。

1.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是通过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的特征、意义和关系来理解和探索教育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教育现象的深入的、全面的和详细的描绘和解释,以便获取有关教育问题的深层次认知和理解。

典型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访谈、观察、焦点小组讨论等。

2.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是通过测量和统计分析教育现象的数量和比例来验证和验证教育假设和关系。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教育现象的客观性和一般性的描述和分析,以便获取数量化和统计化的研究结果和结论。

典型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

第三层次: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指研究者在进行教育研究时所关注和研究的具体人群、组织或现象。

从这一层次划分,教育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个体性研究方法和群体性研究方法两大类。

1.个体性研究方法:个体性研究方法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来开展研究的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注重对个体的特征、行为和发展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以便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情感和行为。

典型的个体性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个案分析、个案实证等。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分类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分类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分类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范围、研究层次等,可以将教育研究方法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根据研究目的划分基础性研究基础性研究也称为理论性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索和发现新的理论观点和原理,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思辨的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历史研究等方式来探讨问题。

应用性研究应用性研究也称为实践性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实证的方法,通过实验、调查等方式来探讨问题。

二、根据研究范围划分宏观研究宏观研究也称为大规模研究,主要是对整个教育系统或某一教育领域进行全面的研究,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统计、调查等方式来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来探讨问题。

微观研究微观研究也称为小范围研究,主要是对教育过程中的某个具体问题或某个具体对象进行研究,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实验、个案研究等方式来探讨问题。

三、根据研究层次划分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也称为叙述性研究,主要是通过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性质、关系等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观察、调查等方式来收集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来探讨问题。

解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也称为因果性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研究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实验、调查等方式来探讨问题。

四、根据研究方法划分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也称为统计分析,主要是通过数量化的方式来描述、解释教育现象和问题。

这种研究方法通常采用统计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式来探讨问题。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分类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分类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分类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用于教育领域研究的一系列科学方法和技术。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教育现象、规律和问题,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主要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大类。

一、定性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描述、分析和解释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方法。

这类方法主要包括:1.1 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与被调查者进行深入的交谈,了解其观点、经验和态度。

访谈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被调查者的内心世界,探索其认知和情感。

1.2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言语和环境,来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

观察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被调查者的实际行为和社会交往情境,洞察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1.3 文本分析法。

文本分析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对书籍、文件、文章等文字材料进行分析和解释,来获取研究对象的信息。

文本分析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被调查者的思想、观点和表达方式,挖掘其中的内在含义和规律。

二、定量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数据来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的方法。

这类方法主要包括:2.1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设计问卷,向大量被调查者发放并收集回收,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问卷调查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被调查者的态度、观点和行为,获取大规模数据,进行量化研究。

2.2 实验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其变化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实验研究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控制变量,验证因果关系,获取科学实验数据。

2.3 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统计分析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从大量数据中找出规律,进行定量研究。

总结,教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大类。

定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访谈法、观察法和文本分析法,适用于深入了解教育现象和问题。

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适用于大规模数据收集和量化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

2.教育研究的意义1)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2)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3)发展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4)培养未来改革家的重要措施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研究问题的不同性质价值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因为什么,为谁,为什么目的,许诺什么,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

价值研究的基本目的是确认某种目的是否值得为之争取,采取的手段是否能被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好。

事实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到什么程度,等等。

事实研究对事物、事件、关系和相互作用等等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和测量。

事实研究要求研究者把尊重客观实际放在首要地位,一定要注意排除各种干扰和主观因素,尤其不能依据个人或上级的价值观念臆造事实。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研究目的的不同基础研究是纯理论研究,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具有直接增加知识的价值,研究主要具有同解决实际问题无直接关系的认识——探索性。

应用研究是应用或检验事物的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是对基础性研究的成果作进一步的验证。

应用性研究更关心效果。

前者旨在认识世界,增加科学知识本身,它不必要考虑研究结果能在什么地方付诸实践,不一定会产生直接有用的结果;应用型研究则旨在改造世界,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为实践者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

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研究问题中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侧重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不同定性研究: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是根据研究者的认识和经验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是侧重于研究对象的质的方面的分析评价。

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往往用文字来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陈向明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陈向明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陈向明笔记
教育研究方法是研究教育现象的一种科学方法,它包括了研究教育问题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

陈向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研究方法学者,他的教育研究方法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影响力。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它基于一系列基本原理,如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实证性、可验证性等。

教育研究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对教育现象的真实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并为解决具体的教育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和步骤
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研究报告等。

在进行教育研究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样本、收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等。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领域
教育研究方法在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包括教育评估、教育政策、教育改革、教育心理学等方面。

通过运用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可以获得对教育问题的深入理解,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教育研究方法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研究方法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数据收
集和分析技术的不足、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等。

未来,教育研究方法需要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和跨文化研究,发展更加先进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促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对教育现象的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教育研究方法名词解释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中,用于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以支持教育决策和实践的一系列系统化的程序和技术。

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教育研究的质量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于教育研究者来说,对各种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至关重要。

首先,量化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数量化的数据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统计分析等技术,以得出客观的、可量化的结果。

量化研究方法的优点是数据分析相对简单,结果易于比较和推广,但也存在着忽略了个体差异、无法深入理解现象背后原因等缺点。

其次,质性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和分析非数量化的数据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访谈、观察、案例分析等技术,以深入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质性研究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深入理解个体差异、背后原因等,但也存在着数据分析相对复杂、结果难以推广等缺点。

再次,行动研究方法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实践和反思来改进教育实践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以教师或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和改进来提高教育实践的质量。

行动研究方法的优点是能够直接改进教育实践,但也存在着结果难以推广、缺乏客观性等缺点。

最后,混合研究方法是指将量化研究方法和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以先量化后质性或先质性后量化的方式进行,以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势。

混合研究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充分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意义,但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综上所述,教育研究方法包括量化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方法和混合研究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研究者应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特点来选择和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以取得可靠、有效的研究结果。

同时,教育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将为教育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

特点
能独立变化并引起 因变量变化,如课 题、环境条件、被 试者等。
实验者需观察、测 量、计算的变化因 素。
使实验者无法对所 得的结果做出正确 的判断和解释,需 要在研究过程中加 以控制。
实验者 应有效地操 纵自变量, 努力控制和 排除无关变 量,尽量降 低对因变量 测量的误 差,提高实 验的效度。
取样方 法
2、根据实验的性质和目的,可分为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

验、验证性实验;
3、根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
验、多因素实验; 实 类 4、根据实验控制程度,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
前实验指最原始的实验类型,它对任何无关变量都不进行控
制,如单组后测设计。 验 型 准实验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
灵活性强(最大优点);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 特点 提纲;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不受书面语
言文字的限制(采用口语方式);容易进行深入调查。
访
优点
更为真实准确,团体访谈可节约时间,促进问题深入, 灵活多变,适于复杂问题,有情感交流。

缺点
样本容量、人力物力有限,干扰和不可控因素多结果不 易量化,偏差大。

善处理与社会规范不一致或冲突的问题,避免填答者出
现社会认可效应;问题的排列顺序合理,层次分明,合
乎逻辑。
1、结构型(封闭式问卷)、非结构型(开放式问 问卷 卷)、综合型(半开半闭) 形式 2、事实性问题(人口学、事物状态、实际行为)、态
度性问题(思想观念动机兴趣等)
问卷 是否式、选择式(单选多选)、排列式(顺位法)、量 格式 表式(5级等级)、表格式
2、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⑴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将研究分为自然情 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 ⑵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以把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凭借人的 感官)和间接观察; ⑶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将观察分为参 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⑷根据按观察实施的方法可以将观察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知识点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教育研究的性质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客观性、系统性、创造性教育研究是特殊的科学研究:伦理性、复杂性、全员性教育研究的效度:教育研究的有效性,指结论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和结论的普遍性。

内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

外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先决条件,内在信度指在给定的相同条件下,资料收集、分析解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一致。

外在信度指的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能否在相同或相似的背景下重复研究。

信度是效度的前提。

三、教育研究的类型1、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按研究的目的与功能分类)基础研究:旨在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应用研究:旨在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发展研究:旨在提出能够直接使用的教育产品。

基础研究的结果是构建理论,应用研究的结果是解决问题,开发研究的结果是教育产品。

(按教育研究的性质或使用的手段分类),也被称为教育研究的两种不同“范式”。

即“自然主义范式”和“实证主义范式”。

两者的区别在于研究的侧重点、资料的性质及资料分析的方法上。

▪定性研究:▪是从人文科学中推衍出来的,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研究活动。

▪特性: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

定性研究是描述性的(用文字而不是数据)定性研究关心的是过程。

定性研究最关心的事情是“理解教育现象”定量研究:▪也称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主要是模仿自然科学,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运用数学工具作定量化研究,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因果关系,并作出解释。

▪特点:▪主要用数字和量表来描述现象▪研究结果的客观真实性▪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所获认识的确定性和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定性研究:适合小样本、个案研究,研究深入细致,关注过程,自然情境。

不适合大范围研究,费时费工,易受主观因素影响。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简介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简介

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简介课程简介《教育研究方法》是一门为研究教育问题、探讨教育规律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的课程。

是教育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必修课。

在加速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新时期,该课程担负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奠定坚实的方法论基础和基本方法技能训练的任务。

研究教育方法:1、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

它主要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释。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

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3、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4、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及特征(一)实证方法实证方法作为自然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其基本规范就是“用经验材料证明或证伪理论假说”。

这些经验材料既可来自研究者的现实观察或实验活动(直接经验),也可来自记录了前人观察或实验结果的历史文献(间接经验);这些经验材料在形式上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但都必须是可检验的。

实证方法包括教育测量法、定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内容分析法。

教育测量法是指根据某种规则或尺度,以数量化的形式描述教育现象或教育对象的某种属性。

其中,包含着测量的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是用来收集、分析和解释教育现象以及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它是教育研究的基础,可以帮助研究者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并进行科学的推理和判断。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问卷,在受访者中进行调查,收集他们的意见、观点和经验。

这种方式可以快速获得大量数据,但可能受到受访者主观性和回忆偏差的影响。

2.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和变化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并推断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通常需要一定的资源和精力,但可以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3.案例研究:通过深入研究特定个案,如学校、教师或学生,来了解其特点、过程和结果。

案例研究可以提供详细和全面的数据,但一般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4.观察研究:通过观察和记录现实中的教育行为和环境,来了解和描述教育现象。

观察研究可以直接观察到真实情境,但受观察者主观性和观察偏差的影响。

5.文献综述:通过收集和综合已有的研究文献,对某个教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文献综述可以提供对已有研究的概括和总结,但可能受限于已有文献的质量和范围。

综上所述,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研究者需要
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研究。

同时,也可以结合多种方法,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研究结果。

科学教育研究方法

科学教育研究方法

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科学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科学教育领域中,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来获得科学教育领域的有效信息,从而揭示科学教育规律、验证科学教育假说,为科学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和依据。

本文将介绍科学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些常见类型和应用。

一、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科学教育研究方法中常用的一种类型。

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向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发放,收集他们的意见、看法和经验等。

采用问卷调查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并且可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些客观的结论。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受访者可能因为主观因素而填写不准确的信息,受到调查方式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二、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科学教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在实验室或现实环境中设置合适的实验条件,研究人员可以控制某些变量,观察和测量其他变量的变化。

实验研究一般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一些科学教育方面的结论。

实验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够控制变量,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但同时,实验研究也存在一些限制,例如不能完全模拟现实教育环境,可能存在一些伦理和道德方面的问题。

三、观察研究观察研究是科学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和反应等,来获取科学教育中的相关信息。

观察研究一般可以分为自然观察和人工观察两种方式。

自然观察是指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进行观察,而人工观察是根据研究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设计观察条件。

观察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取真实的教育情境,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主观因素的干扰,观察者的偏见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客观性。

四、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科学教育研究中常见的一种方法。

通过查阅和综合已有的科学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总结这些资料中的观点、现象和结论。

文献综述的优点在于可以提供全面和系统的背景信息,了解科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文献的选择和筛选,以确保所用文献的可信度和适用性。

五、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科学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又称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和研究方法体系。

它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是培养研究者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从科学哲学、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介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科学哲学科学哲学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它主要包括科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

科学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规律性和实证性等原则。

教育科学研究要逐步深化认识和把握教育事物的规律,通过实证研究解决教育问题。

2.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对教育科学问题进行研究的整体策划安排,它包括问题的选择、研究目的的确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的限定、研究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内容。

常见的研究设计方法有实验研究、观察研究、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等。

研究设计需要合理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并注意控制变量、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解读的过程。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种方式进行。

定量研究主要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定性研究则主要通过文字材料的整理、分类和解释等方法进行分析。

数据分析的目标是揭示数据间的内在关系,支持研究结论的得出,并对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对于促进教育科学理论的积累、教育实践的改进和教育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需要灵活运用科学哲学的思想,合理设计研究方案,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严谨地进行数据分析,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终,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为教育发展和教育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1、观察发是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与其他手段的仪器,观察研究对象,直接获得对教育事物的感性认识的研究方法。2、文献法是指通过查阅有关文件、图书、报刊、作业、作品、试卷、档案等资料,进而对资料进行鉴别、分析和评价的研究方法。3、调查法指研究者采用问卷或访谈的方式,借助于他人对教育事物的认识结果,从而间接获得对教育事物的认识的研究方法。4、比较法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两种或以上同类无的属性、本质特点加以分析,进找出其异同的研究方法。5、个案研究法是研究者将一个具体单位(如一个学生、一个班级、一所学校等)作为研究的正日,对它的相关现象、特征和过程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二、叶澜教授提出的影响人的发展的二层次三因素理论叶谰教授认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两类:(!)对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即可能性因素)和(2)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显示产生影响的因素(即现实性因素)。这两类因素的影响不在一个层次上,称为两层次。可能性层次中,可分为(3)自身条件和(4)环境条件,(5)现实性因素指发展主题所进行的各种类型的活动三、经济发展在五个方面对教育的影响1、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条件:(!)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2)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起决定作用四、学生的向师性和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不能把学生加工成统一的标准件。学生的独立性告诉我们要尊重学生各自独特的天赋、气质,寻求对于他们各自说来最恰当的方式,成全我们的学生使之为合于他们天性而又富于人文教养和创造精神的个体。学生的独立性表现:在家庭里,学生们开始会顶嘴,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家长辩解,有的学生甚至会认为家长们的时代已是过去时,学生自己的时代才是现在时,他们要求成为具有一定独立自主性的成员;在班集体里,他们希望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要求自己的意见受到老师和同伴的重视(有些学生甚至以打架来引起老师和同伴的注意),向往独立开展活动,并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对于教师、家长和书本的权威性,由原来的崇拜、信任转向怀疑,甚至独立地评价批判。每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有其自身的成长经验与专业素质。学生的向师性又告诉我们要注重自身的专业提高与人格魅力塑造,充分利用学生的向师性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融入你的学科教学并正确地影响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向师性表现为他们愿意受到教师的注意、关心、爱护和指导。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习惯于抓两头,带中间。教师经常关注的是优秀生与后进生,对优秀生从心底里喜爱,有时甚至是偏爱,并给予他们多方面的肯定。对后进生,教师当然不敢放松,这些学生的一举一动,时时处处受到注意,后进生也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但对于中等生,由于中等生人数多,教师对他们只是粗线条地管理教育,工作也不细致。结果是这些人数众多的中等生特别渴望老师的关心,他们有的很有进取心,想通过学习优秀来赢得老师的注意与关心;有的可能就会学那些后进生来引导老师的注意了。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殷殷指导,谆谆善诱,由于学生的向师性决定着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如果我们教师没有达到学生心中的目标,就会在学生心中产生消极的因素,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五、教师职业的多重角色1、人类文化的传递者2、人类灵魂的工程师3、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4、父母与朋友的角色5、研究者的角色六、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在课程观上的差异1、形式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官能心理学是它的依据。主张开设一些诸如拉丁文、希腊文、文法和数学等形式学科,认为他们对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智力大有帮助。2、实质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实用知识,认为在知识的传授中包含了官能的训练,联想注意心理学是他的依据。主张在学校开设诸如几何、物理、化学、胜利学等实科课程,通过它们向学生传授实用知识,为他们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打好基础。七、赫尔巴特的教学过程观教育过程就是一个观念之间相互冲突、斗争的过程。因而教学不仅是一灌输知识,而且是通过结实观念去培植学生内部的兴趣和一直辣椒于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材料去形成学生的统觉团。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通过控制儿童已有的经验使学生建立合适的统觉团,再用这些统觉团去同化新的观念,建立内容丰富的思想范畴。就种意义来说,教师是学生心理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也是学生性格的设计师和建筑师。从统觉论出发,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统觉的过程,即新经验和已经构成心理的旧经验联合的过程,新的观念只有当它们同已在统觉团里的观念发生联系时才能学到。从这一基本思想出发,他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这样连续的四个阶段所构成的教学框架。所谓明了,即是要求教师向学生明确有序地分解式分解式地讲述教材,使学生清楚感知。联想就是教师将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旧观念进行比较,使之发生联系。系统就是指新旧观念的联系系统化,使学生认识到原理、法律和规则。方法则是指通过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东西到实际中去。八、杜威的教学过程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经验,而且要使学生的经验不断地改造和生长。为此,杜威认为,学生的学习应当按这样的步骤进行:1、学生参与有兴趣的活动,置身与一定的情景之中;2、学生在情景中,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激发思维的积极性;3、为了解决问题,学生手机必要的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4、在上述知识基础上,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5、用各种办法检验自己的想法,最后证明其有效性。在这五个步骤中,学生一直处于中心位置,教师则处于知道的地方,为学生提供资料,帮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九、教学方法的五个类别1、以语言为住的教学方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3、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5、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十、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学校德育地位尴尬2、学校德育目标偏离3、学校德育内容陈旧,脱离现实生活4、学校德育方法落后、呆板5、学校德育环境封闭6、学校德育师资队伍不容乐观7、学校德育评价低效一、班级教学的主要优缺点优点:1、有利提高教学效率,大面积培养人才。班级教学是教师依据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材,面向年龄和能力水平比较接近的全班学生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系统地掌握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成果。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以教师为主的班级授课,学生完整正确掌握课本知识。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教师利用集体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并促进其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缺点:4、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班级教学过于重视集中、强调同步、追求标准,忽视学生个体在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容易导致出现千人一面的结局。5、不利于理论联系实践。班级授课制大多采用分科教学,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现代教学理论认识到了班级教学的内在局限性,提出了对班级教学的多种改革设想。如班级内的分层分组教学。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教育终身化。教育的概念由狭义向广义发展,教育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大教育观的形成是具体的标志。终身教育理论、创新学习理论拙见成为教育的知道思想,在未来的学习化社会中有更多的受教育的机会。2、教育社会化。表现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普遍化、直接化、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交叉呈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等专职机构的事,而且是全社会的事业。3、教育生产化。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为密切。教育不仅生产人才,也生产知识。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4、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其表现为教育的普及化即实施全民教育政策。即教育机会均等。5、教育国际化。首先表现为教育领域的国际比较研究加强。其次表现为教育合作密切化。最后表现为国际间教育的援助有所加强。6、教育现代化。首先表现为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其次表现为教育功能的现代化,最后表现为教育手段的现代化。7、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元花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首先表现为教育研究多元化,其次表现为办学形式多元化,再次表现为教育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还表现评价方式与标准的多样化,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等方面。三、内化论和外塑论的对立1、内化论者一般强调内在因素,即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2、外塑论者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包括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与训练等。对于人自身的因素,有的认为是需要改造的。由于外塑者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学习什么和怎样才能有效的学习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教师在教育与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同样在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形成过程中,教师也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形成师生情感关系的基本原则主要是从教师方面而言的。<一>了解关心情感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了解不仅要了解外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就能找到情感产生的支点,建立起情感沟通的桥梁。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二>尊重信任人人都希望尊重与信任。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低年级的学生是如此,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们更是如此。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们,上进心与自信心都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得到家长、教师的尊重、信任与鼓励。取得成绩时,希望给予赞同;而在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亦希望得到谅解。否则,教师不尊重、甚至蔑视学生的言行,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阴影。尊重学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信任学生。信任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模范班主任任小艾说得好:有这方面的想法才是正常的,而没有才是不正常的。她的话语充满着理解与信任,所以学生们愿意向她吐露心曲。<三>严格公平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曾提出公平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总要把自己的努力和所得报酬与一个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的努力与报酬进行比较,如果觉得二者相当,就会产生公平感,感到心情舒畅,如果发现他人的报酬与努力之比值大于自己,就会产生不公平感,感到愤慨,并由此引发一系列消极行为,如搞乱、攻击等。该理论已为许多理论所证实。在学校实际生活中,公平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因素。无论是在教学还是思想教育工作中,应高度重视公平问题。不管是学习成绩与操行的评定,还是三好学生的评选、干部的选拔,以及一切表扬,奖励、批评等,都应力求使学生感到公平。这不仅有助于师生间友好、融洽关系的建立,也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动机的激发。在公平对待学生的同时,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不等于压抑学生,教师要做到严慈相济,严中见情,严中见爱。只有严格要求,才能造就高质量的人才。五、赫尔巴特与杜威教学过程观的差异(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差异)传统教育派是指以1 8世纪末,1 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理论主张为代表的教育流派。这一流派的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法。传统教育派还认为训育即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的态度应该是温和的,方法是进行道德行为训练。传统教育派强调教师和书本的权威作用,教学阶段有机械化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现代教育派是指以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和思想家杜威的教育理论为代表的教育流派。这一教育流派的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的目的应该来自教育过程之内,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育的步骤,而不应该从教育的外部去寻找一个目的强加给教育,即是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从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教育理论应该排除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各种看似矛盾的二元论(比如工作与游戏、劳动与闲暇、普通科目与职业科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有机统一起来。现代教育派强调儿童中心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传统教育派把学生比做船,把教师比做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而现代教育派把学生比做太阳,把教师比做围绕太阳转的地球。这两种观点是对立的,同时也都是片面的。首先,传统教育派只强调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略了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教育过程中,是教育活动主动的参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对于教育影响,他们可能积极地接受,也可能消极地抵制。同时,在师生关系中,它过分扩大了教师的作用。其实,如果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学生当做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自身的舵手作用也无法真正实现。其次,现代教育派只强调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忽略了学生也是教育的对象。由于学生自身具有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的心理特征,他们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促进和引导。同时,在师生关系中,它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其实,没有教师的教育、组织和领导,学生的潜能是得不到充分发展的,这个太阳也不能正常发光。总之,两种教育派别在历史上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又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两种教育思想的精髓,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审视它们,将二者统一起来。在教育过程中,既不能忽略学生的客体地位,也不能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认识到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发展和教育的主体,使学生的双重地位统一起来,处理好继承与革新的关系,科学地运用教育规律,使教育更加人性化,推动教育的发展。六、德育工作正面教育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为导向,指导学生形成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德育原则。2、正面教育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教育者以说理疏导的方式,来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教育原则。3、知行同意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提高道德认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和谐发展的德育原则。德育是强调践行的教育活动,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因此,在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就成了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属。4、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进行德育时,把尊重、信任、爱护学生与合理、严格的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辨证同意的,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没有尊重就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也不可能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