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从果戈理到鲁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狂人日记》:从果戈理到鲁迅

作者:朱文久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7期

摘要:1918年的鲁迅的《狂人日记》与1834年的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有着承接与革新的联系,本文从文体、风格、主题三方面作了浅要分析。

关键词:《狂人日记》;果戈理;鲁迅;文体;风格;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05-02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有什么联系呢?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说:

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出现了……一八三四年顷,俄国的果戈理(N·Gogol)就已经写了《狂人日记》……但后起的《狂人日记》……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

鲁迅这段话公示了自己写作《狂人日记》是受了果戈理的影响,并且自己评价说“比果戈理的忧愤深广”。下面本文就从文体、风格、主题等方面作了具体分析。

一、文体

中国古来并无日记体小说,章回体是中国小说的典型模式。章回小说讲求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的完整故事,以情节取胜。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都是章回小说的杰出范例。中国日记体小说真正开始于鲁迅的《狂人日记》。这部由13则日记构成的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先河。

然而,鲁迅的这部划时代的杰作却是果戈理直接影响的结果。从文体上看,两部作品都是日记体裁,都用第一人称。从篇幅上看,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有20则,鲁迅的《狂人日记》有13则。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每则都有明确的日期,从相对具体的10月3日、4日开始,历经11月和12月的数天,再跳跃到2000年4月43日和3月86日,乃至后来无法辨别的某月、某日等,尽管有些荒唐,但依旧符合“日记”的特征。相比之下,鲁迅的《狂人日记》并没有明确地标明日期,而只是用中国数字的“一”、“二”、“三”……来表示。尽管有些差异,但仍然都属于“日记”的文体范畴。

如此一来,鲁迅的某些独创就相对大打折扣了。因为鲁迅《狂人日记》使用的文体,果戈理早在80多年前就已经用过了。那么鲁迅的突破究竟表现在哪里呢?首先,鲁迅的《狂人日记》创造性地加了个序,从而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余”与“我”),两重叙述,两重视点。“白话语言载体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非正常)的世界’,主人公却表现出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文言载体却表现了一个‘正常人的世界’,主人公最后,成为候

补(官员)。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消解,形成反讽的结构。”其次,鲁迅一改果戈理平铺直叙的手法,采用倒叙,更显起伏跌宕、波澜生姿。正是这样的独创之举,鲁迅把拿来的“日记体小说”本土化、民族化了。

二、风格

果戈理的讽刺是幽默的讽刺,是含泪的讽刺。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指出,“他的全部中篇小说都是这样:开始可笑,后来悲伤!”“果戈理的这种独创性,表现在那总是被深刻的悲哀之感压倒的喜剧性的兴奋里面”。

初阅《狂人日记》,最先的感觉是“可笑”。波普里希钦的傻气,对周围的荒唐感受,对司长女儿的单相思,以及听得懂狗的语言、看得懂狗的信件的“特异功能”都会引起读者的笑意。这是幽默的笑、嘲讽的笑。然而,当波普里希钦得知司长的女儿要嫁人,天下的好处都要被上等人抢走而发怒发疯时,人们的心头就不免一震。“为什么我是个九等文官?”不仅在折磨着波普里希钦,也在叩击着读者的心弦。最后,当波普里希钦被关进精神病院还以为去了西班牙,被残忍地折磨还以为是西班牙的风俗时,人们的心就会不觉颤抖。当痛苦不堪的波普里希钦喊出:“妈妈……把可怜的孤儿搂在你的怀里吧!……妈妈!可怜可怜你的病孩子吧!”的呼叫的时候,眼泪会不由自主地盈湿读者的双眸。这“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将这个小人物的悲剧推向了高潮。

果戈理的这种讽刺风格对鲁迅有直接的影响。鲁迅曾说:

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至于倾向了东欧,因此所看的俄国,波兰以及巴尔干诸小国作家的东西就特别多……记得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是俄国的果戈理。

十九世纪前叶,果有鄂戈理者起,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

然而,他们的讽刺风格却同中有异。果戈理的讽刺带有一种悲观厌世的情绪;而鲁迅则充满战斗精神。评论家在论及果戈理的《狂人日记》时指出:“在这篇小说中,果戈理的笑声急剧地转化为眼泪。开头它是一个很可笑的故事……而结尾时却是一位无名的母亲在哭自己的儿子。”果戈理虽然以文学作武器向旧世界呐喊,但不想从根本上触动农奴制度,因而他的反抗只能是哀叹、抱怨,是一种悲怆、哀怨的伤感。而鲁迅则充满战斗的力。他批刺礼教的虚伪绝不手软,他正视人性的黑洞也义无反顾。“救救孩子”的大声疾呼蕴蓄着刻骨的自省与反思,张扬着战斗的激情与猛力。

三、主题

果戈理在作品里没有直接触及当时迫切的农奴制问题,他仅仅是通过对小人物命运的同情从而对俄国社会官场黑暗、等级森严作出揭露指责。从社会揭发面来看,其揭发的力量和深度显然是不够的。同鲁迅的作品相比,其思想意义的深度和广度,仍有相当的距离。

对于鲁迅提出的“吃人”主题,似乎历来的评论都在“封建礼教吃人”上兜圈子,以此来阐发《狂人日记》在社会制度及传统道德批判上的意义。固然,鲁迅是对封建礼教作了深刻的揭发,但其背后还有更深的内涵:对人性黑暗的批判。

小说中最出色的是狂人的自我忏悔和批判,这集中反映了鲁迅的原罪意识。作品写到: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人字是“吃人”!

狂人清醒地发现了封建社会的吃人的秘密以后,又开始审视自己,自己吃过人吗?他想到小时候,他的妹妹的死,“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自己也吃过人,他绝望了。“不仅是统治阶级吃人,被统治阶级也吃人,隔壁邻居、哥哥、最后轮到自己也吃人。就是说,他最后发现,没有一个人逃脱了吃人的命运。”

最后第13段只记录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陈思和说,“我们过去在讨论‘救救孩子’的时候,都是把孩子看成弱势群体,似乎是需要我们保护,保护孩子不让封建礼教吃掉。可是鲁迅不是这个意思。鲁迅是说,我们的孩子也有吃人的可能性,我们要救救孩子,就从‘我’做起,开始反省这个吃人的罪恶,然后唤起大家的反省,我们的未来不要再重蹈我们的覆辙。鲁迅在这里涉及到一个很深的问题,所谓‘人的忏悔’”。

“这样的命题再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鲁迅就这么第一个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他包容了这个时代,又超越了这个时代”。

果戈理的“救救孩子”更多的是力图挽救自己穷困潦倒的境地,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而鲁迅除了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批判,还具有严肃的自我拷问精神。这正是鲁迅比果戈理“忧愤深广”之所在。

综上所述,鲁迅的《狂人日记》吸收借鉴了果戈里的同名作品,而又走得更深更远。这“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包括传统小说)艺术经验的结果;当然,借鉴并不能代替作家的创造,鲁迅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他的无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