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图象、v-t图象专题

合集下载

s-t图象、v-t图象

s-t图象、v-t图象
s-t图象、v-t图象 图象、 图象 图象 位移时间图象、 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
s-t图象 图象
用来表示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一般用横坐标表示时间, 一般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 s/m
O
t/s
图象可获得的信息: 从s-t图象可获得的信息: 图象可获得的信息
倾斜方向:反映物体运动方向 倾斜方向:反映物体运动方向 向上倾斜: 向上倾斜:正方向 向下倾斜: 向下倾斜:负方向 平行于时间轴: 平行于时间轴:物体静止 倾斜程度:反映速度大小 倾斜程度:反映速度大小 倾斜程度越大, 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 交点:表示相遇 交点:表示相遇 如图象为一条倾斜直线,则速度大小不变。 如图象为一条倾斜直线,则速度大小不变。
v-t图象 图象
用来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一般用横坐标表示时间, 一般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 v 从v-t图象可获得的信息: 图象可获得的信息
倾斜方向:反映速度的增减 倾斜方向:反映速度的增减 向上倾斜: 向上倾斜:速度增加 向下倾斜: 向下倾斜:速度减少 平行于时间轴: 平行于时间轴:速度保持不变 倾斜程度:反映加速度大小 倾斜程度:反映加速度大小 倾斜程度越大, 倾斜程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速度相同( 交点:表示速度相同 大小、方向) 交点:表示速度相同(大小、方向) 如图象为一条倾斜直线,则加速度大小不变。 如图象为一条倾斜直线,则加速度大小不变。

s-t图像与v-t图像的区别

s-t图像与v-t图像的区别

s-t 、v-t 图像v-t 图和s-t 图比较v-t 图s-t图表示质点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表示质点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图线a : 图线b : 图线c : 图线d :图线a : 图线b : 图线c : 图线d :题型:1.如图1为v t 图像, A 描述的是 运动;B 描述的是 运动;C 描述的是 运动。

图中A 、B 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物体作 运动;C 的斜率为 (“正”或“负”),表示C 作 运动。

A 的加速度 (“大于”、“等于”或“小于”)B 的加速度。

C 图线与横轴t 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

v tOv 0abcds 0s tOabcd2.如图2为s-t图像,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向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向运动。

A的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速度。

3.如图3所示,是A、B两运动物体的s—t图像,由图像分析A图像与S轴交点表示:,A、B两图像与t轴交点表示:,A、B两图像交点P表示:,A、B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

4.(1) 如下左图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为,0—t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t0时刻后的速为。

(2) 如下中图质点加速度方向为,0—t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t0时刻后的速度方向为(3) 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图线如下右图所示a.二者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b.二图线的交点表示。

c.若开始计时时,甲、乙二质点的位置相同,则在0-t0时间内,甲、乙二质点的距将。

5.如下图5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相同B.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C. 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D. 均无共同点6.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像如图6所示,由图像可知()A.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B.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时间内火箭下落C.t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7.如图7所示为A和B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t=0时,A、B两质点的速度均不为零B.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运动得比B快C.当t=t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等D.当t=t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8.如图8所示,a、b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Q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M点表示两物体在时间t内有相同的位移C.t时间内P的位移较小D.0~t,P比Q的速度大,t以后P比Q的速度小9.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9所示,由图可以看出物体()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加速度大小不变D.做匀速直线运动10.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202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2020

s/m
v/(m/s)
2

乙 1
0
t/s
甲:静止在2m处。 乙:静止在1m处。
甲 2
乙 1
0
t/s
甲:匀速运动,速度为2m/s。 乙:匀速运动,速度为1m/s。
s/m 2
s-t 图像
乙 甲
v-t 图像
v/(m/s)

2

0
t/s
甲:匀速直线运动。 乙:匀速直线运动,v乙>v甲。
0
t/s
甲:加速运动。 乙:加速运动,乙加速快。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专题 速度图像分析
路程时间图像(s-t 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
s/m 2
s-t 图像
乙 甲
A
v-t 图像
v/(m/s)


2
A
0
2
t/s
甲:静止在2m处。 乙:匀速直线运动。
0
2
t/s
甲:匀速运动,速度为2m/s。 乙:加速运动。
s-t 图像
v-t 图像
甲:匀速直线运动。
乙:匀速直线运动,v乙>v甲。 甲在1m处开始运动,甲乙在 2m相遇。
v-t 图像
v/(m/s)

甲 2
A 1
0
2
t/s
甲:加速运动。
乙:加速运动,乙加速快。 甲以1m/s的速度开始运动,甲 乙在A点速度相同。
s-t 图像
v-t 图像
s/m
v/(m/s)


1
A


1
A
0
t/s
甲:匀速直线运动。 乙:匀速直线运动。

s-t图象、v-t图象专题

s-t图象、v-t图象专题

s-t 图像● 用来表示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一般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位移✓ 从s-t 图像可获得的信息:● 倾斜方向:反映物体运动方向 向上倾斜:正方向 向下倾斜:负方向 行于时间轴:物体静止● 倾斜程度:反映速度大小,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 ● 交点:表示相遇● 如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则速度大小不变。

✓ 理解图像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例分析1.下列各图中,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2.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 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 1 B .当 t = t 2 时,两物体相遇 C .当t = t 2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t = t 3 时,两物体相距s 13.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一时间图像。

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S 0B .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2s C .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D .乙比甲早出发t 1的时间4.有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与乌龟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兔子与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B .兔子与乌龟在赛程内曾有两次相遇C .在O 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D .整个赛程内兔子与乌龟均做匀速直线运动5.老师讲了一个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老师所讲的故事情节,乌龟和兔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根据图像可知 ( )A.发令枪一响,乌龟先跑出去,兔子过一会儿才跑出去B.兔子先加速前进,中途匀速前进,最后又加速前进C.乌龟一直匀加速前进D.兔子先通过预定的位移S m 到达终点6.如图所示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S -t 图像,则它在20s 内通过的路程是( )A .100mB .200mC .300mD .400m7.某同学匀速向前走了一段路后,停了一会儿,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出发点,下图中能反映此同学运动情况的是( )v-t 图像● 用来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一般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 从v-t 图像可获得的信息:● 倾斜方向:反映速度的增减 向上倾斜:速度增加A B C D向下倾斜:速度减少平行于时间轴:速度保持不变●倾斜程度:反映加速度大小倾斜程度越大,加速度越大●交点:表示速度相同(大小、方向)●如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则加速度大小不变。

加速度、s-t图像和v-t图像

加速度、s-t图像和v-t图像

精心整理高一秋季第二次课加速度、s-t图像和v-t图像1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2表达式:a=△v/△t=(vt -v)/t(vt表示末速度,v表示初速度)3单位:m/s2或m.s-24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5a=△v/△t所求的应是△t内的平均加速度,若△t很短,也可近似看成瞬时加速度1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叫做2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时:vt >v,a>0,加速度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vt <v,a<0,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2)加速度不变,所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同△v=a△t(3)在这种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有加速度,其速度一定变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大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的方向()A.与初速度方向相同B.与末速度方向相同C.与运动方向相同D.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B.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慢D.甲、乙在不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4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D5.ABCD6)ABCD73m/s,经过1s后速度大小为4m/s,该质点的A.1m/s2B.3m/s2C.5m/s2D.7m/s28.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小到零,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最后达到最大,并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最后达到最小,并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又不断增大,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增大,又不断减小,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9.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m/s2,它的意义是()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在任一秒的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10.物体正在沿x轴做直线运动,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增大,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B.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C.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增大,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D.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速度沿-x方向逐渐增大11.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C.v0>0,a<0,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匀速运动知识点二、图像一、s-t图像(t轴表示时间,s轴表示位移)1.斜率:表示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1.如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错误的是()A.甲起动的时间比乙早t1秒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S0米2.某质点沿东西方向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高一物理--运动学图像(s-t图像、v-t图像、a-t图像)

1.5图像一、s-t图像:(涉及概念:时间与时刻、位置、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加速度、斜率)1、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各种情况下的运动情况:2、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3、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描述物体在各个阶段的运动情况:5、甲、乙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3s末甲乙相遇;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D、0-3s内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多3m;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近;B、0-3s内甲、乙的位移相等;C、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取向右为正方向,4s末甲在乙的左边;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提前2s出发;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甲比乙物体的速度大;D、3s后乙还能追上甲;7、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 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8、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3s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B、0-3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C、乙一直在甲的前面;D、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E、3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10、一汽车先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了3s,位移为10m,然后停下休息了2s后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2s的位移为10m,然后立即返回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5s回到出发点,画出该汽车运动的x-t图象。

s-t图象和v-t图象专题

s-t图象和v-t图象专题

s-t 图象和v-t 图象专题一、 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象s-t 图象表示运动的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象是一条 。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 ,即v = ,如右图所示。

由图象可获得信息:1、倾斜方向:反映物体运动方向;向上倾斜:正方向;向下倾斜:反方向;与时间轴平行:物体静止。

2、倾斜程度:反映物体的速度大小,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

3、交点:表示相遇4、如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则速度大小不变。

二、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1. 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⑴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与 。

⑵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路程,其路程为由图象可获得信息:1、倾斜方向:反映速度的增减;向上倾斜:速度增加;向下倾斜:速度减小;与时间轴平行:速度不变2、倾斜程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倾斜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3、交点:表示速度相同。

4、如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是 ⑵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⑶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路程,其路程为1vvs四、图象与图象的比较:(自学)-图象与图象图象速度示加速度例题讲解例题1.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

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

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速度不断减小B.a 做减速运动,b 做加速运动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D.在t=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变式: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在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s-t 图像应是图应是( )作业:1.如图所示,a 、b 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 、Q 两个物体的路程-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 M 点表示两物体在时间t 内有相同的路程C . t 时间内P 的路程较小D . 0~t ,P 比Q 的速度大,t 以后P 比Q 的速度小4、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 1时刻(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 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 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大8.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求出下列各段时间内汽车的路程①第 l h 内. ②前6 h 内 ③前7 h 内 ④前8 h 内s。

vt和ST图像

vt和ST图像

②①③ ④ ⑤0 s t t 1s 1 ②①③④⑤0 vt t 1v 1运动图像的应用图象的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s —t 图象和v —t 图象. 一. S —t 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③表示物体向相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④交点三个物体在同一时刻相遇⑤t 1时刻物体的位置距坐标原点s 1远 二.v —t 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④交点表示在某一时刻三个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⑤t 1时刻物体的速度为v 1(图中三角形的面积表示①物 体在时间t 1秒内的位移 速度——时间图象特点:①因速度是矢量,故速度——时间图象上只能表示物体运动的两 个方向,t 轴上方代表的“正方向”,t 轴下方代表的是“负方向”,所以“速度——时间”图象只能描述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如果做曲线运动,则画不出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②“速度——时间”图象没有时间t 的“负轴”,因时间没有负值,画图要注意这一点;③“速度——时间”图象上图线上每一点的斜率代表的该点的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④“速度——时间”图象上表示速度的图线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三.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线是曲线,每点的切线方向 的斜率表示该点的加速度大小. 规律方法 1、s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应用例1. 甲、乙、两三物体同时同地开始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一时间图象如 图所示,则在t 0时间内,甲、乙、丙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V 甲 V 乙 V 丙(填“>”、“=”或“<”),它们在t 0时间内平均速率大小关系为V /甲_V /乙_V /丙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对于图象问题,要求把运动物体的实际运动规律与图象表示的物理含义结合起来考虑.例2.(09年广东物理)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根据图像可知A.0-2s内的加速度为1m/s 2 B.0-5s 内的位移为10mC.第1s 末与第3s 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s 末与第5s 末加速度方向相同例3(09年广东理科基础)3.图1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

s-t图像及v-t图像

s-t图像及v-t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和v-t图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s-t)图像是一条过 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
匀速直线运动也可用速度-时间(V-t)图像表示。 由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是恒定的,所 以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t轴的直线。
V=4米/秒
根据s-t图,判断下列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及特点。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C ) A 经过4秒,两车相距10米。 B 经过6秒,两车相距10米。 C 通过4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 D 通过60米的路程,甲用时比乙少2秒。
3.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 2(a)(b)所示,由图可知 ( D ) A 经过3秒钟,甲、乙通过的路程均为6米。 B 甲比乙晚3秒通过6米路程。 C 经过5秒钟,甲在乙前10米处。 D 甲比乙早5秒通过10米路程。

例1.甲、乙两辆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由此可判断:甲做 匀速直线 运动, 乙做 匀速直线 运动. v甲= 5 m/s, v乙= 2 m/s, 在10min内甲、乙运动的路 程分别为3000 . 1200 .
例2.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 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 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S
S S
O
t
O
物体处于 静止状态
物体做匀速直 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离原 线运动,但起 点距离与前面 点不是从原点 不同
t
O
t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s-t图像是 一条 倾斜直线 .
它表示: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 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乙 进一步分析表明
同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 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一 个定值 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表示: 不同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 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越大运动越快.

加速度st图像和vt图像

加速度st图像和vt图像

高一秋季第二次课加速度、s-t图像和v-t图像1加速度: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2表达式:a=△v/△t=(vt -v)/t(vt表示末速度,v表示初速度)3单位:m/s2或m.s-24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5a=△v/△t所求的应是△t内的平均加速度,若△t很短,也可近似看成瞬时加速度1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这种运动叫做2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时:vt >v,a>0,加速度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vt <v,a<0,加速度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2)加速度不变,所以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一定相同△v=a△t(3)在这种运动中,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相等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有加速度,其速度一定变大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大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的方向()A.与初速度方向相同B.与末速度方向相同C.与运动方向相同D.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甲=+3m/s2,a乙=-5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B.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慢D.甲、乙在不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可能相等4.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D.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5.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B.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加速度不等于零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D.物体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B.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7.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零时刻的速度大小为3m/s,经过1s后速度大小为4m/s,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A.1m/s2B.3m/s2C.5m/s2D.7m/s28.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大小逐渐减小到零,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最后达到最大,并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最后达到最小,并以此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又不断增大,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增大,又不断减小,最后做匀速直线运动9.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m/s2,它的意义是()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在任一秒的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10.物体正在沿x轴做直线运动,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增大,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B.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C.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增大,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D.加速度沿-x方向逐渐减小,速度沿-x方向逐渐增大11.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v0<0,a<0,物体做加速运动B.v0<0,a>0,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C.v0>0,a<0,物体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D.v0>0,a=0,物体做匀速运动知识点二、图像一、s-t图像(t轴表示时间,s轴表示位移)1.斜率:表示速度;斜率越大,速度越大;2.直线:匀速直线运动;3.截距:s轴--表示初始的位;t轴--表示s=0的那个时刻;4.交点:位移相等;表示相遇。

从 S—t 图和 V—t 图分别可获取哪些信息

从 S—t 图和 V—t 图分别可获取哪些信息

从S—t 图和V—t 图分别可获取哪些信息S-t 图和V-t 图分别表示位移-时间图和速度-时间图,它们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两种不同的图形工具。

以下是从这两种图中可以获取的一些信息:S-t 图(位移-时间图):1. 位移信息:从S-t 图中可以直接读取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移。

曲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而曲线本身表示物体的总位移。

2. 速度信息:通过对S-t 图进行微分,可以得到瞬时速度的函数。

即S-t 图的斜率给出瞬时速度。

注意,如果曲线的斜率是常数,则表示匀速运动,否则表示变速运动。

3. 加速度信息:通过对速度函数再次进行微分,可以得到瞬时加速度的函数。

即S-t 图的曲线斜率的变化率给出加速度。

4. 运动方向:如果S-t 图是一维的,可以通过曲线的方向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

正方向的位移增加,负方向的位移减少。

V-t 图(速度-时间图):1. 速度信息:直接从V-t 图中可以读取物体在不同时间点的速度。

曲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而曲线本身表示物体的总速度。

2. 位移信息:通过对V-t 图进行积分,可以得到位移的函数。

即V-t 图的曲线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

3. 加速度信息:通过对V-t 图进行斜率的变化,可以得到加速度的函数。

即V-t 图的曲线斜率的变化率给出加速度。

4. 运动方向:如果V-t 图是一维的,可以通过曲线的方向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

正方向的速度表示正向运动,负方向的速度表示负向运动。

这些信息的获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其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在解决运动问题时,同时使用S-t 图和V-t 图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高一必修一物理st.vt图像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物理st.vt图像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物理st.vt图像知识点物理学中,ST.VT图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工具。

其中,ST图像展示了物体的位移-时间关系,VT图像展示了物体的速度-时间关系。

通过学习和理解ST.VT图像,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高一必修一物理中与ST.VT图像相关的知识点。

1. 位移时间图像(ST图像)ST图像是以时间为横坐标,位移为纵坐标的图像。

它反映了物体随时间变化的位移情况。

直观上看,ST图像是一条曲线,曲线的斜率越大表示物体运动速度越大。

2. 速度时间图像(VT图像)VT图像是以时间为横坐标,速度为纵坐标的图像。

它反映了物体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情况。

直观上看,VT图像是一条曲线,曲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3. 直线运动的ST.VT图像特征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斜率为零,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

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速度轴的直线,表示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4. 各类运动的ST.VT图像特征对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是一条斜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直线。

斜率代表物体的速度变化速率。

VT图像是一条斜率为常数的直线,代表物体的加速度为常数。

5. 自由落体运动的ST.VT图像特征对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开口向上。

起始点为原点,代表物体的始发位置。

VT图像是一条直线,斜率为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

6. 抛体运动的ST.VT图像特征对于抛体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起始点为投射点,最高点为抛体的顶点,终点为落地点。

VT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物体在垂直方向上的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恒定不变。

7. 形状不规则曲线运动的ST.VT图像特征对于形状不规则曲线运动的物体,其ST图像没有统一的特征,可能是一条曲线,也可能是多段曲线。

VT图像同样没有统一的特征,曲线的斜率代表物体加速度的变化。

s-t,v-t图像习题

s-t,v-t图像习题

s-t,v-t图像习题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则由图像可知:A.3~4 s 内质点位移为-2 m ,加速度为4m/s2B.4~6 s质点的位移为-4 m,加速度为-2m/s2C.0 ~4 s 内质点位移为8 mD.6 s 内质点发⽣的路程为12m2.某⼈骑⾃⾏车在平直道路上⾏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车开始⼀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虚线反映的加速度⽐实际的⼤B.在0-t1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实际的⼤C.在t1-t-2时间内,由虚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实际的⼤D.在t3-t4时间内,虚线反映的是匀速运动3.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由图可知()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4.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由图可知 (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 5s内A、B的平均速度不相等5.如图是甲、⼄两物体相对同⼀原点的s-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都做变速直线运动sB. 甲、⼄运动的出发点相距1C. ⼄⽐甲的运动要快些t时间D. 甲⽐⼄晚出发16.如图是某运动物体的s—t图像,则它的运动情况是. ()A.开始静⽌,然后沿斜⾯下滚B.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然后逐渐变慢C.开始静⽌,然后向s的负⽅向运动D.先沿⼀个平⾯滚动,然后沿斜⾯下滚7.如图是甲、⼄两物体在同⼀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t = t2 时,两物体速度相同.B.当t = t2 时,两物体相遇.C.当t = t2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 = t3 时,两物体相距s1 m.8.如图是⼀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B段表⽰车静⽌B.BC段发⽣的位移⼤于CD段发⽣的位移C.CD段运动⽅向和BC段运动⽅向相反D.CD段运动速度⼤于BC段运动速度9.如图所⽰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

初中物理“s-t”图像与“v-t”图像专题辅导

初中物理“s-t”图像与“v-t”图像专题辅导

初中物理“s-t”图像与“v-t”图像
图像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动态变化,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正确区别物体运动时的“s -t ”图像和“v -t ”图像的关键是根据图像的形状理解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一、路程与时间图像(“s -t ”图像)
“s -t ”图像描述了物体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图1中的图像是一条水平线,由此可知,不同时刻t 1和t 2对应的路程s 相同,这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图1
2.图2中的图像是一条斜线,由此可知,不同时刻t 1和t 2对应的路程不同,这说明物体在运动,由图可知,2121t t s s =,它可变形为2
211t s t s =,即两个时刻的速度相同,又由于初中阶段只研究直线运动,故该图像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2
3.图3中的甲和乙两个图像都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在相同的时刻t ,s 2大于s 1,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图3
总结:在“s -t ”图像中。

水平线表示物体静止;斜线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斜线越陡,物体的速度越大。

二、速度与时间图像(“v-t”图像)
“v-t”图像描述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图4中的水平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图5中的斜线表示物体的速度在不断变化,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

图4 图5。

st图象和vt图象专题[指南]

st图象和vt图象专题[指南]

st图象和vt图象专题[指南]s-t图象和v-t图象专题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因此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常用位移-时间图象(s-t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一、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s-t图象表示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即v=,如右图所示。

二、直线运动的v t-图象1.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⑴匀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与。

⑵从图象不仅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求出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图象是⑵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某一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

⑶可以根据图象求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位移为⑷还可以根据图象求加速度,其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即a=,越大,加速度也越大,反之则越小三、区分s-t图象、v t-图象⑴如右图为v t-图象,A描述的是运动;B描述的是运动;C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B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作运动;C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作运动。

A的加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的加速度。

图线与横轴t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

1vvs⑵如右图为s-t 图象, A 描述的是运动;B 描述的是运动;C 描述的是运动。

图中A 、B 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物体向运动;C 的斜率为(“正”或“负”),表示C 向运动。

A 的速度(“大于”、“等于”或“小于”)B 的速度。

⑶如图所示,是A 、B 两运动物体的s —t 图象,由图象分析A 图象与S 轴交点表示:,A 、B 两图象与t 轴交点表示:, A 、B 两图象交点P 表示:, A 、B两物体分别作什么运动。

四、图象与图象的比较:(自学)-图象与图象图象速度示加速度S S例题讲解例题1. 两个物体a 、b 同时开始沿同一条直线运动。

从开始运动起计时,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右图所示。

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始时a 的速度较大,加速度较小B.a 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C.a 、b 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D.在t=3s 时刻a 、b 速度相等,恰好相遇变式:某同学从学校匀速向东去邮局,邮寄信后返回学校,动情况s-t 图像应是图应是( )例题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t 2-t 3时间内火箭下落C .t 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变式: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 )A. 2s 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 4s 末物体运动方向改变C. 3s 末与5s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 8s 内物体的位移为零例题3. a 和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 -t 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 和b 所示. 在t1时刻: ( BD) A .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B. 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v v v C. a 的速度比b 的速度大 D. b 的速度比a 的速度大变式: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则 ( AC ) 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 B.小球向上弹起的最大高度为3 mC.两个过程小球的加速度大小都为10 m/s2D.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例题4:如图1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下列关于物体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a 说法正确的是 ( C )A .,a 随时间减小B .,a 随时间增大C .,a 随时间减小D .,a 随时间减小课堂练习:1. 下图中表示三个物体运动位置和时间的函数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速率相同,3B. 运动速率相同,3秒内经过路程相同,起点位置不同.C. 运动速率不同,3秒内经过路程不同,但起点位置相同.D. 均无共同点.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t 2-t 3时间内火箭下落20vv v +>20v v v +>20v v v +<20v v v +=C .t 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3、右图所示为A 和B 两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t=0时,A 、B 两质点的速度均不为零.B.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运动得比B 快.C. 当t=t 1时,两质点的位移相等.D. 当t=t 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4、(1)如下左图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为,0---t 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0速度方向为。

s-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经典)

s-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经典)

t s -图象与图象的‎t v -比较图象 图象示速度‎度【典型例题】例1:矿井里的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经过5秒钟速‎度达到6m/s 后,又以这个速度‎匀速上升10‎秒,然后匀减速上‎升,经过10秒恰‎好停在井口,求矿井的深度‎?例2.下列所给的位‎移-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能力训练】1. (1)如下左图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为 ,0---t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 ,t0时刻后的‎速度方向为 。

(2)如下中图质点‎加速度方向为‎ ,0--- t0时间内速‎度方向为 ,t0时刻后的‎速度方向为(3)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图线如下‎右图所示 a 、二者的速度方‎向是否相同 b 、二图线的交点‎表示 c 、若开始计时时‎,甲、乙二质点的位‎置相同,则在0-t 0时间内,甲、乙二质点的距‎离将 , 相距最大。

2. 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

由图可知在0‎~10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在10-40s 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在40-60s 内物体‎的加速度是 3. 如图是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从图可知A 物‎体运动初速度‎是_____‎______‎m /s ,加速度是__‎______‎_m/s 2。

B 物体运动初‎速度是___‎_____m ‎/s ,加速度是__‎______‎m /s 2,A 比B ______‎运动____‎_s ,当B 物体开始‎运动时,A ,B 间距s 0=______‎____m ,B 运动___‎____s 时‎,A ,B 间距是4s ‎o . 4. 有四个沿着同‎一直线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15s ‎,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其中位移‎最大的是图_‎______‎___所表示‎的物体,能够回到出发‎点的是图__‎______‎____所表‎示的物体。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

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导学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

——德国贝多芬【导学目标】1. 掌握位移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与应用。

思考题1.匀速直线运动在s-t图像和v-t图像中分别怎么表示?2. 重点掌握s-t图象和v-t图象两种图象的联系的区别。

思考题2. s-t图象和v-t图象的区别在哪里?3. 把握与两种图象相联系的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思考题3. s-t图象和v-t图象是物体的实际运动轨迹吗?【导学过程】知识补充:斜率定义1:直线倾斜角的概念: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2:直线斜率的概念:直线倾斜角α的正切值叫直线的斜率. 常用k表示,tankα=斜率的意义: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倾斜程度越大,斜率越大,,倾斜程度越小,斜率越小。

斜率的正负:直线左下右上时,斜率为正值;直线左上右下是,斜率为负值。

直线斜率公式:k=斜率的物理意义:1. s-t图象的物理意义是,在s-t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

直线斜率为正,表示质点运动,直线斜率为负,表示质运动,若图象为曲线时,某点的斜率表示曲线上该点的速度。

2. v-t图象的物理意义是,在v-t图象中直线的斜率表示。

直线斜率为正,表示质点运动,直线斜率为负,表示质点运动,在v-t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在表示。

3. 不管是位移图像还是速度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实际轨迹。

在位移图象中交点表示两物体;在速度图像中交点表示两物体。

问题1. s-t图象及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及特点是什么?例题1..对于s-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图象图象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变化率②表示物体静止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静止表示物体静止④表示物体自s0位置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表示物体以v0的初速度向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⑤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物体此时刻相遇交点的纵坐标表示三个物体此时刻的速度是相同的⑥t1时刻的位移s1t1时刻物体的速度v1⑦与④平行,表示速度相同与④平行,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程度相同问题2.s-t图象和v-t图象的相互转换问题例题2.一质点的s-t图象如左图所示,那么此质点的v-t图象可能是下图所示中的(??? )图a三、目标检测1.如图所示,I、II两条直线分别描述P、Q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初二物理运动快慢s-t、v-t图像专项

初二物理运动快慢s-t、v-t图像专项
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
s(m)
600 400 200
0
C B A
匀速直线运动 的图像是一条 倾斜直线,表 示作匀速直线 运动的物体, 通过的路程与 所用的时间成 正比。
10 20 30 t(s)
S-t图的应用:
S/米 A
B
10
4
o2
5 t/秒
思考:是否 匀速直线运 动的图线都 过原点?
S-t图像的其它形式:
其他的v—t图:
v
v
o
to
t
练习
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 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 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和_____; 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
S/米 甲
20 10
O 1 2 3 4 5 t/秒
S/米
8

4

O 1 2 3 4 5t/秒
(1) s
(2) s
s0Βιβλιοθήκη o⑶st0
t
o
t
so0
t
v-t图像
与s-t图像一样,v-t图像也可 由描点法得出
V/m·s-1
AB C
2 0
o 10
20
30
一条平行于 时间轴的直 线,纵轴上 的截距表示 速度大小
t/s
v-t图的应用:
v/m·s-1
10 5 0
6 t/s
s-t、v-t图的相互转换
根据s-t图象,画出相应的v-t图象。
s/m
v/ms-1
40
8
20
4
0
5
10
15 t/s
0
t/s
5 10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学图像问题
1、s-t 图像
● 用来表示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一般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
示位移
✓ 从s-t 图像可获得的信息:
● 倾斜方向:反映物体运动方向 向上倾斜:正方向 向下倾斜:负方向 行于时间轴:物体静止
● 倾斜程度:反映速度大小,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 ● 交点:表示相遇
● 如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则速度大小不变。

✓ 理解图像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实例分析
1.下列各图中,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2.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 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 1 B .当 t = t 2 时,两物体相遇 C .当t = t 2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 .当t = t 3 时,两物体相距s 1
3.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一时间图像。

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
2
s C .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D .乙比甲早出发t 1的时间
4.有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与乌龟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兔子与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
B .兔子与乌龟在赛程内曾有两次相遇
C .在O 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
D .整个赛程内兔子与乌龟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5.老师讲了一个新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老师所讲的故事情节,乌龟和兔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根据图像可知 ( )
A.发令枪一响,乌龟先跑出去,兔子过一会儿才跑出去
B.兔子先加速前进,中途匀速前进,最后又加速前进
C.乌龟一直匀加速前进
D.兔子先通过预定的位移S m 到达终点
6.如图所示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S -t 图像,则它在20s 内通过的路程是( )
A .100m
B .200m
C .300m
D .400m
7.某同学匀速向前走了一段路后,停了一会儿,然后沿原路匀速返回出发点,下图中能反映此同学运动情况的是( )
v-t 图像
● 用来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一般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
示速度
✓ 从v-t 图像可获得的信息:
S 0 S 0/2
A B C D
● 倾斜方向:反映速度的增减 向上倾斜:速度增加 向下倾斜:速度减少 平行于时间轴:速度保持不变
● 倾斜程度:反映加速度大小
倾斜程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 交点:表示速度相同(大小、方向) ● 如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则加速度大小不变。

✓ 实例分析
2.如图所示的v-t 图图像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是 ( )
4.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中,表示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6.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表示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有 ( ) 8.在如图所示的四个运动图像中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的是 ( )
A
B
A
B
C
D
A
B
A
B C D t
t
A
B
D
t
t
t
9.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往复运动
B .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C .朝某一方向作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
10.一球由空中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刻反弹,则该球运动的v-t 图像为图中的(取向上为正)
s-图像、v-t 图像题集
1.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s-t 图像、v-t 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s-t 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v-t 图像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B .在s-t 图像中不能表示出物体速度的大小
C .在v-t 图像中可以表示出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某段时间t 内的位移
D .s-t 图像一定经过坐标原点
2.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不能够说明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有 ( )
3.小华从家里开始以一定的速度沿平直小路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速率沿原路返回家里,在如图所示的位移一时间图像、速度一时间图像中哪些可以表示小华的运动情况?
4.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看出物体 ( )
A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 .该物体任意两秒内的位移为零
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D A
B
D
A
B
C
D
5.甲和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v-t图像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 在t1时刻
A.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B.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6.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的v一t图像,由图可知 ( )
A.甲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匀减速运动
B.甲、乙两物体相向运动
C.乙比甲晚1s出发
D.5s末两物体相遇
7.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 :1
B、位移大小之比为2:1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8.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关于该质点在前4s内运动情况的说法,
不正确
...的是()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相反
C.前2s内做匀减速运动
D.4s内的位移为零
9.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 = 2 s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后位于
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 = 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0.西昌卫星中心发射的运载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升空,其速度图像
如图所示,则()
A.在t2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
B.在t4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C.在t1至t2时间内火箭加速度最大
D.在t2至 t3时间内火箭静止在最大高度处
11.电梯上升运动的v-图像如图所示,从图像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A、6m
B、39m
C、0m
D、30m
12.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物体在4s至6s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和物体前10s内的位移s分别为()
A、a=2.5m/s2,s=40m
B、a=2.5m/s2,s=95m
C、a=5m/s2,s=95m
D、a=5m/s2,s=3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