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术中放射性粒子植入1例围手术期的护理

合集下载

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

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

放射性粒子植入流程一、诊断和评估放射性粒子植入是在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和评估后决定的。

通过进行必要的检查,如CT扫描、X射线或磁共振成像(MRI),医生可以确定患者的肿瘤类型、大小和位置。

此外,医生还需要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和对手术的适应性。

二、手术准备在手术前,医生会与患者讨论手术的目的、风险和预期效果,并回答患者可能有的问题。

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准备措施,如停止一些药物的使用、空腹等。

麻醉师还会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接受全身麻醉,或者是否可以选择局部麻醉。

三、手术过程1.麻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选择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下,患者会失去知觉;局部麻醉下,患者只会在手术区域感到麻木。

2.定位: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使用CT或其他成像技术,确定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具体位置和角度。

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使用导管或针来辅助定位。

3.植入:医生会使用特殊的针或导管将放射性粒子植入到目标组织或病灶内。

在手术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植入多少粒子和粒子的类型。

植入完成后,医生可能会进行X射线或其他成像来确认粒子的位置和分布。

四、恢复和后续治疗患者可能还需要接受一些后续治疗,如放射治疗、化疗或其他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计划,并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

总之,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术,用于治疗肿瘤和疾病。

手术前的诊断和评估、手术准备、手术过程以及术后的恢复和后续治疗是该流程的重要步骤。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重要的是,患者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与医生的良好沟通,并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恢复。

卵巢癌术后护理方案及措施

卵巢癌术后护理方案及措施

一、概述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卵巢癌的重要手段。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卵巢癌术后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二、护理目标1.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预防并发症发生;2. 缓解术后不适,提高患者舒适度;3. 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感染;4. 恢复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5. 提供心理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三、护理措施1. 术后体位术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体位,如半卧位、侧卧位等。

2. 伤口护理(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2)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3)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动作,防止伤口裂开;(4)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 消化系统护理(1)术后禁食6小时,待肛门排气后开始进食;(2)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等;(3)少量多餐,逐渐增加进食量;(4)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及时处理。

4. 泌尿系统护理(1)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液颜色、量、性质等;(2)定期更换尿袋,保持尿袋清洁、干燥;(3)拔除尿管后,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尿潴留;(4)观察患者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及时处理。

5. 心理护理(1)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2)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3)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4)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

6. 康复锻炼(1)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深呼吸、肢体活动等;(2)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尿失禁;(3)鼓励患者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7. 饮食护理(1)术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2)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蛋、蔬菜、水果等;(3)根据患者口味,适当调整饮食种类,保证营养均衡。

放射性碘125粒子病房防护设备

放射性碘125粒子病房防护设备

放射性碘125粒子病房防护设备
病房内防护分为房间的防护、患者防护、医护人员的防护、家属的防护。

1.房间的防护:要求患者粒子植入术后3个月内住院单
人间病房,有独立的卫生间,病房要有行对独立的区
域。

2.患者防护:当需要医护人员近距离(1米内)接触时
如:输液、查体、置管等操作时患者需穿防护衣。


患者不便时,操作者可穿防护衣即可。

3.医护人员防护:采用1米距离防护即可。

4.家属的防护:孕妇、儿童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注
意1米距离的防护。

其他家属需要近距离接触时,要
求患者防护即可。

病房要求有专人管理防护衣。

病房内应配备长柄镊子及储源瓶,以备粒子脱落时使用。

卵巢癌的治疗方案

卵巢癌的治疗方案
(2)肿瘤细胞减灭术:适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减轻肿瘤负荷。
(3)二次探查术:术后辅助化疗后,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二次手术。
2.化疗
(1)术前化疗:适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术前进行1-2个周期的化疗,以减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2)术后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常规进行6个周期,以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复发。
-免疫治疗:根据患者免疫状态和病情,考虑采用免疫调节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
4.后续监测与评估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5.综合支持治疗
-心理干预: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营养支持: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卵巢癌的治疗方案
第1篇
卵巢癌的治疗方案
一、前言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本治疗方案旨在为卵巢癌患者提供合法合规的医疗建议,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及个人意愿,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二、治疗原则
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卵巢癌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3)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如TC方案(紫杉醇+卡铂)、PC方案(顺铂+环磷酰胺)等。
3.放疗
(1)体外放疗:适用于局部肿瘤残留或复发的患者,可提高局部控制率。
(2)放射性粒子植入:适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可提高局部治疗效果,减轻全身副作用。
4.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信号通路,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如PARP抑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等。
三、治疗方案

CT引导下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护理

CT引导下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护理
入 多尿期 , 逐步增 加蛋 白质 的摄入 , 予 鼓励 患者 多饮
刺针脱 落风 险 ; 三 , 强心 理护理 , 管护 士 、 士 第 加 主 护
长、 家属 、 位领 导 和 心理 科 医 师需 密切 配 合 , 进 单 促 患者 心理康 复 。
[ 参 考 文 献】
水, 多进 食高 热量 、 含钾 丰富 的食物 。
无尿 或少 尿 , 经积极 治疗 和护理 均得 到了完 全康 复 。 在 护理 方 面 , 现 这类 患 者具 有 以下 特 点 : 一 , 发 第 低
温水 中游 泳 , 患者全 身肌 肉 、 管收缩 : 血 第二 , 者在 患
海 水 中游 泳事 件 较长 , 在 肌 肉损 伤 风 险 ; 三 , 存 第 患
我 国成 功研 制 I 射性 粒 子 以来 ,临床 上 已广泛 放
细胞 ,有效 的化疗 药 物及化 疗方 案的快 速发 展也 使 卵巢 癌 的预 后大 为改 观 ,但 卵巢恶 性肿 瘤治 疗后 复
【 收稿 日期】 0 10 - 1 2 1- 8 1 [ 作者简介】张小萍(9 4 )女 , 17 - , 广东河源人 , 本科学历, 主管护师。
3 体 会
『】 1 骆益宙, 傅继华廖
辉, 低温海水力竭性游泳诱导应激 等.
尽管低 温水 力竭游 泳所致 急性 肾损 伤 的研究 较 多 ,但 基本 停 留在动 物试验层 面 ,临床 病例 报道 较
少 , 方面 的护 理经验 更是严 重缺 乏 。笔者发 现 , 这 低 温水 力竭游 泳所 致 的急性 肾损伤 患者并 未 出现动 物 实验 所描 述 的横纹肌 溶解 ,而且 所有 患者 均 出现 了
应 用 于前 列腺 癌 、 腺 癌 、 癌 等 恶 性 肿 瘤 的治 疗 胰 肺 中l _ 未检 索到 国 内关于 C 3, _但 5 T引 导下 植 入 I 粒子

放射性粒子植入管理流程

放射性粒子植入管理流程

放射性粒子植入管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放射性粒子植入是一种使用放射性物质治疗癌症的方法。

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管理流程。

粒子植入术后护理措施

粒子植入术后护理措施

粒子植入术后护理措施1. 引言粒子植入术是一种医疗技术,用于治疗肿瘤和疾病。

这种手术包括将微小的放射性粒子植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术后护理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粒子植入术后的护理措施。

2. 术后第一天的护理术后第一天是患者最需要关注和护理的时期。

以下是粒子植入术后第一天的护理措施:•定期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根据需要适时给予镇痛药物。

•观察患者手术部位的出血情况,及时更换干净的敷料。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良好的体液平衡。

•监测患者的排尿情况,确保有正常的尿量和颜色。

•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早期活动,例如起床行走,以避免血栓形成。

3. 术后恢复期的护理粒子植入术后的恢复期需要特别的护理,以确保手术部位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

以下是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措施:•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拿,以防止手术部位的拉伤或感染。

•定期更换手术部位的敷料,并保持其干燥和清洁。

•与医生协商好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并按时服药。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或过热的饮料,以防止对手术部位产生刺激。

•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并发症。

•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康复造成不良影响。

4. 健康教育和康复建议粒子植入术后的患者需要接受相关的健康教育,以加强对康复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健康教育和康复建议的内容:•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的重要性。

•提供关于饮食、药物和活动的具体指导,以帮助患者顺利康复。

•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鼓励患者参加相关的恢复训练和康复计划,以加速康复进程。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应对手术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和困惑。

5. 结论粒子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术后第一天的护理主要集中在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部位的情况。

粒子植入术后护理要点

粒子植入术后护理要点

粒子植入术后护理要点粒子植入术后的护理要点可能会因手术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一般的护理要点:1.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伤口的清洁干燥,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伤口消毒和换药。

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其他异常情况,如有及时告知医生。

2. 休息与活动:术后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或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在恢复期间,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渐增加活动量。

3. 疼痛管理:手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同时,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卧或半卧位,以减轻疼痛。

4. 观察身体状况: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以及有无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5. 辐射防护:粒子植入术后,患者体内会存在放射性粒子,需要注意辐射防护。

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与他人过度密切接触,尤其是孕妇和儿童。

同时,避免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区域。

6.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定期复查,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以评估手术效果和监测身体恢复情况。

7. 饮食护理:给予患者均衡的饮食,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8. 心理支持: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担忧等情绪,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

9. 遵循医嘱: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护理和康复,包括用药、特殊注意事项等。

如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及时与医生沟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护理要点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患者和家属应积极与医疗团队配合,共同促进患者的康复。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的护理及术后防护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的护理及术后防护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肺癌的护理及术后防护标签:放射性粒子,肺癌,护理,术后防护肺癌是危及人体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治疗手段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主。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肺癌综合治疗的最新手段之一,因其具有安全、创伤小、定位准、疗效确切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1]。

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院在CT引导下对5例肺癌患者进行了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6~81岁,平均(58.5±3.8)岁,5例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相关检查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中央型肺癌2例,周围型肺癌3例,肺癌肿块直径2.0~8.5cm。

1.2 治疗方法术前行常规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定适当的穿刺体位并固定,利用定位光标及定位标志确定穿刺点。

常规消毒皮肤,铺洞巾,局部麻醉,在CT引导下用18G穿刺针直达靶点,依据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用植入枪依次释放粒子,粒子间隔1~1.5cm。

计划的粒子全部植入后再次进行CT扫描验证,确认分布情况。

1.3 结果本组5例患者均顺利按计划完成了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患者分别在术后2天行CT检查,未发现粒子移位。

患者术后癥状均有改善,复查CT示肿瘤最大双径乘积均有不同比例的缩小且未发现明显的转移灶。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属于组织间低能量持续放射治疗恶性肿瘤新技术(简称体内伽玛刀或粒子刀)的范畴,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2]。

多数患者对治疗过程和治疗所产生的并发症缺乏了解,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反应。

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详细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其对疾病和治疗的认知程度;认真倾听并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向患者和亲属说明粒子治疗的基本知识和优点,通过知识宣教和列举一些治疗成功的范例来消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必要时请已治疗的患者现身说法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粒子治疗的原理、手术过程、疗效和治疗的副作用,使其消除顾虑,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粒子植入术后注意事项

粒子植入术后注意事项

粒子植入术后注意事项粒子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肿瘤、缓解疼痛等。

虽然这种手术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但还是需要患者在术后做好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术后康复顺利进行。

首先,保持休息和恢复。

术后的一周内,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劳累。

这样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减少手术部位的不适感。

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诊,了解自己的康复情况,做好康复计划。

其次,注意饮食和营养。

术后的患者需要多吃一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

此外,要避免油炸食品和辛辣食物的摄入,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消化系统功能。

第三,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术后的患者要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并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使用温和的抗菌肥皂清洗伤口,轻轻擦干,避免摩擦和受伤口。

第四,避免感染。

术后的患者要保持室内清洁和通风良好,避免与有传染病的人接触。

同样重要的是保持手的清洁,经常洗手或使用洗手液,以防止细菌感染。

第五,防止刺激和压力。

术后的患者要避免紧身衣物或粗糙的材质来回摩擦伤口,以免引起刺激或感染。

此外,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以减轻手部的压力。

第六,注意药物使用。

术后的患者要按医生的建议规范使用药物,如止痛药、抗生素等。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最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心态。

面对术后的康复过程,患者需要积极乐观地对待,并与家人朋友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支持。

适当的休闲活动和心理咨询也可有助于减轻压力和提高康复效果。

总之,粒子植入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休息恢复、饮食营养、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防止刺激和压力、药物使用和保持良好心态。

遵循这些注意事项,患者能够更好地康复,恢复健康。

同时,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并寻求专业帮助。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2021年1月第11卷第2期·综 述·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张 强 郝延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肿瘤内放疗的一种,自21世纪初引入中国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3D打印模板引导植入的出现,使得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因其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证在肿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其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报道较少。

本文分别就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的适应证及其在各类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125I放射性粒子;恶性肿瘤;肿瘤综合治疗;近距离放疗[中图分类号] R730.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1)02-0062-04癌症是世界范围内死亡的主要死亡原因[1]。

而放疗是目前效率比率最高的癌症治疗手段,而且放射治疗的花费在所有肿瘤治疗花费中占比小于5%。

另外,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肿瘤患者,放疗可以减轻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2]。

而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一种新兴的一种近距离放疗手段因其广泛的适应证、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等优点在众多癌种的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治疗往往并非依靠单一的抗肿瘤治疗手段,肿瘤的综合治疗仍是目前的主流。

放疗作为目前主流治疗手段之一,常与其他抗肿瘤治疗联合。

虽然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已广泛应用,并且在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但是关于应用现状的报道较少。

现本文就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1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临床适应证及禁忌证放射性粒子植入指征:①手术和外照射治疗后复发,拒绝手术和外照射,肿瘤大小≤7 cm;②病理诊断;③适用的穿刺路径;④无出血倾向或高凝血倾向;⑤身体状况总体良好(KPS>70分);⑥放射性粒子植入耐受性;⑦预期寿命≥3个月。

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的辐射防护

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的辐射防护

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的辐射防护该文通过总结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的治疗特点、治疗流程、治疗优势、相关放射性危害及不同辐射防护措施,提高患者、密切接触者和医务工作者的安全意识,从术前、术中、术后等多層面指导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放射性损害,确保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术的最佳治疗效果及个体化辐射防护,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实现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标签:放射性I-125粒子;辐射防护;放射性污染;植入治疗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术,是一种经皮穿刺通过植入器和植入针将不同规格的放射性I-125粒子按一定规律植入到肿瘤内部的近距离放射治疗技术,该技术通过提高治疗靶区剂量和减轻周围组织的辐射损伤,可达到增加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的目的,并兼具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为肿瘤患者的抗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随着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术的广泛应用,相关的辐射危害及安全防护问题也备受重视[1]。

1 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治疗简介1.1 放射性I-125粒子放射性物理特性放射性I-125粒子是由一根附着I-125的银棒及钛合金外壳两部分组成的圆柱形粒子,直径约为0.8 mm,总长约4.5 mm。

I-125的半价层为0.025 mmPb,有效放射半径为1.7 cm,半衰期为59.6 d,释放94%剂量时间为240 d,主要通过发射27.4 Kev、31.4 Kev X 射线和35.5 Kevγ射线等起作用,属于低能辐射[2]。

1.2 放射性I-125粒子放射生物学机制①直接作用机制:射线直接作用于细胞增殖周期,影响肿瘤细胞DNA的稳定性,从而起到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②间接作用机制:射线导致体内的水分子发生电离作用,由此产生的自由基可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细胞DNA 的完整性[3]。

这两种作用都可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肿瘤细胞无法完成细胞分裂,从而有效地实现肿瘤局部控制率。

粒子植入遗落应急预案

粒子植入遗落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然而,在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原因,可能导致放射性粒子遗落,对环境及人员造成潜在危害。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放射性粒子遗落事件,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并控制放射性粒子遗落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人员辐射伤害。

2. 提高医疗机构对放射性粒子遗落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安全。

3. 建立健全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管理规范,提高医疗质量。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放射性粒子遗落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制定具体应急处置措施,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设立应急监测组,负责对遗落粒子进行实时监测,评估辐射风险。

4. 设立应急医疗组,负责对受辐射人员实施救治。

5. 设立应急环保组,负责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评估和治理。

四、应急处置措施1. 立即停止粒子植入治疗操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对遗落粒子进行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粒子扩散。

3. 对受辐射区域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 对受辐射人员实施救治,包括:监测受辐射剂量、观察症状、给予相应治疗等。

5. 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评估和治理,确保环境安全。

6. 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五、应急响应流程1. 发生放射性粒子遗落事件后,立即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报告。

2.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3. 应急指挥部制定具体应急处置措施,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 应急监测组对遗落粒子进行实时监测,评估辐射风险。

5. 应急医疗组对受辐射人员实施救治。

6. 应急环保组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评估和治理。

7. 应急指挥部组织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制定整改措施。

六、预案培训与演练1.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及应急预案培训。

粒子植入过程的防护措施包括

粒子植入过程的防护措施包括

粒子植入过程的防护措施包括粒子植入过程的防护措施。

粒子植入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将微小的粒子植入到患者的身体中,来治疗疾病或改善健康状况。

这种技术在癌症治疗、疼痛管理和其他医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粒子植入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来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首先,粒子植入过程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具有相关经验的医生和护士才能进行这项技术。

他们需要了解粒子植入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潜在风险,以便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处理。

其次,医疗机构需要配备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以确保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这些设备可能包括X射线机、超声波设备和监测仪器等。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在粒子植入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防止粒子和其他有害物质对医护人员造成伤害,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另外,医疗机构需要建立严格的手术操作规程和标准,确保每一次手术都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这包括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手术中的操作流程和手术后的处理措施等。

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程,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风险。

除了医护人员的防护措施,患者本身也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进行粒子植入手术。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和护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粒子植入手术进行质量评估和风险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流程,才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粒子植入手术是一项复杂的医疗技术,需要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粒子植入病人对医疗相关人员的辐射影响

粒子植入病人对医疗相关人员的辐射影响

粒子植入病人对医疗相关人员的辐射影响发表时间:2020-09-24T01:36:40.845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9期作者:赵惠吴建军[导读] 目的分析放射性同位素粒子植入病人对医疗相关人员的辐射影响。

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 250031摘要:目的分析放射性同位素粒子植入病人对医疗相关人员的辐射影响。

方法选择1例滤泡性淋巴瘤(Ⅳ期A)多发转移瘤患者,分析粒子植入病人对医疗相关人员的辐射影响。

结果陪侍人员接触时间为60d,接受的剂量当量为4.37mSv。

结论放射性同位素粒子植入病人从测量和估算结果可知,重视粒子植入病人对周边人员的辐射防护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植入;辐射影响;剂量当量;辐射防护;[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adiation effects of radioactive isotope implantation on medical personnel.Methods A patient with follicular lymphoma(stage ⅳ A)with multiple metastases was selected,and the radiation effects of particle implantation on medical personnel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contact time of attendants was 60 days,and the dose equivalent received was 4.37mSv.Conclusion From the measurement and estimation results,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adiation protec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radioactive isotope implantation to the surrounding people.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是肿瘤放射治疗的一种方式,体内植入放射性同位素粒子的病人,自身等同于一个移动的放射源。

粒子植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粒子植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粒子植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发布时间:2022-09-15T01:12:56.22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11期作者:王洪燕[导读] 探讨粒子植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王洪燕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管与介入科(重庆 400000)【摘要】目的:探讨粒子植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本院肿瘤患者100例,依据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管理组、综合护理管理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护理管理前,两组患者的NRS评分、SF-36评分类似(P>0.05);护理管理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均低于护理管理前(P<0.05),综合护理管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管理组(P<0.05);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管理前(P<0.05),综合护理管理组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P<0.05)。

综合护理管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10/50)低于常规护理管理组40.00%(20/50)(χ2=4.762,P<0.05)。

综合护理管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00%(47/50)高于常规护理管理组66.00%(33/50)(χ2=12.250,P<0.05)。

结论:在粒子植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中,与常规护理管理相比,综合护理管理效果较好。

【关键词】粒子植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管理;综合护理管理;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恶性肿瘤相当比例的患者丧失手术机会[1]。

目前粒子治疗也经常应用于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不愿行根治性手术以及一些由于身体状况、肿瘤位置等影响无法手术的肿瘤,粒子植入治疗都是不错选择,而对于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采用粒子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转移灶生长,保持器官功能、减轻疼痛的目的。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能够改善许多无法切除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受到围手术期护理管理的直接影响[2]。

粒子植入治疗应急预案

粒子植入治疗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的医疗安全,提高救治水平,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所有进行粒子植入治疗的患者,包括治疗准备、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紧急情况。

三、应急预案组织架构1.成立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管理。

2.设立应急预案小组,负责具体执行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措施1.治疗准备阶段(1)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检、影像学检查等,确保患者符合治疗条件。

(2)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治疗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

(3)做好治疗场所的准备工作,包括设备、药品、急救物品等。

2.治疗过程中(1)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2)治疗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治疗,采取相应措施。

(3)如发生放射性泄漏,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周围人员安全。

3.治疗结束后(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随访工作。

(2)如患者出现并发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救治。

五、应急预案实施流程1.发现紧急情况,立即报告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2.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采取救治措施。

3.对患者进行救治,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对症处理、药物治疗等。

4.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救治结束后,对应急预案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六、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1.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根据演练结果,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七、应急预案的终止1.患者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

2.救治措施已到位,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3.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同意终止应急预案。

八、应急预案的修订1.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

2.修订后的应急预案经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所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巢癌术中放射性粒子植入1例围手术期的
护理
【关键词】卵巢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威胁最大的肿瘤,大多数患者初次诊断已属晚期,而且,其传播转移主要在腹腔[1],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手术切除+化疗或常规放疗,疗效不甚理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切除加用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备受医学界的关注。

我科于2004年9月首次对左侧卵巢癌的患者进行了子宫+双附件及肿物大部分切除术,并在左侧附件残留部位成功的植入5枚放射性粒子颗粒,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70岁,子宫前壁可触及17cm×15cm×10cm大小包块,质中、活动欠佳、无压痛,诊断左侧卵巢癌。

入院后第3天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双附件及肿物大部切除术,并在左侧附件残留部成功地植入5枚放射性粒子颗粒,术后恢复顺利,14天出院。

1个月后住院复查,情况良好,体重增加1kg,并根
据情况给予化疗。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最重要的术前护理。

患者及其家属对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了解,担心手术的成功率和粒子植入后是否会影响患者及家人的健康。

为此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护理措施。

首先,告诉患者及家属手术切除加用粒子植入治疗是现代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它能最大程度地杀伤肿瘤细胞,而正常组织不受损伤或有微小损伤[2],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小等特点。

同时认真地讲解疾病及手术过程,同时进行防护知识的宣教;其次,详细地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以消除患者思想上的顾虑,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稳定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

2.2 手术前准备
2.2.1 术前常规准备做好血、尿标本的采集及相应检查,如心电图、胸片、B超等。

术前手术区域常规备皮、术前备血、进行药物过敏试验等。

2.2.2 阴道准备阴道是连接子宫与外界的通道,手术中易将阴道内的细菌带入腹腔,造成感染。

因此,术前常规用0.5%碘伏棉球阴道擦洗3天。

2.2.3 肠道准备术前肠道准备是为了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便于手术视野的显露,减少术中因脏器牵拉或麻醉反应引起恶心、呕吐等,同时减轻术后腹胀不适。

一般
术前一天16∶00口服20%甘露醇导泻,晚饭进流质饮食,术日晨禁食水并给予清洁灌肠。

3 手术后护理
3.1 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术后病情观察术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活动,除常规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及护理局部切口外,还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紫绀等症状[3],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如有恶心、呕吐,要密切观察呕吐物的色、量及性质,并给予对症处理。

3.2 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患者高龄、机体抵抗力低、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是感染的危险因素。

术后应常规静点抗生素、止血药物及能量合剂等,患者肠蠕动恢复后进食高蛋白饮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切口愈合。

同时,保持尿道口周围的清洁,每日用0.5%的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周围,以及尿道口外露尿管2cm以上。

3.3 放射防护
3.3.1 病房的防护患者回病房尽量住单人房间,并嘱患者不要随便到其他病房走动,缩小其活动范围,尽量减少对其他患者的辐射。

3.3.2 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防护医护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各种治疗和护理工作应相对集中进行,动作要轻、稳、快,尽量缩短受照射的时间,并注意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4]。

3.3.3 家属与患者间的防护由于是术中植入放射性粒子,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仍要嘱咐家属尽量在1m以外的地方看护患者,防止长时间受照射影响身体健康。

孕妇及儿童不宜接触患者[3]。

4 出院指导
出院时,嘱患者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饮食,根据身体情况适当加强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指导家属做好自身防护。

出院后,患者应每周化验1次全血细胞计数(CBC)、肝功能等,如果出现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或者剧烈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回医院就诊。

病情如无特殊变化,1个月后复查。

参考文献
1 范黎,张燕军,任军,等.抗癌药物与肿瘤化疗治疗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26-529.
2 梁建新,陈萍.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1,7(16):430.
3 杨玉珍,李峙.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肿瘤的术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3,9(1):3-4.
4 江宏,崔璀.放射性粒子植入放疗恶性肿瘤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40-443.
(编辑文静)
作者单位:050051石家庄河北省人民医院
作者:李雅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