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一、四要素分析方式的形成
1.社会学研究社会的视角
社会学以“协调、稳定”作为本学科研究社会关系时的特殊视角。社会学通过通过研究人们构成相互关系过程中,社会行动者之间整合或出现冲突的规律、解释社会运行中社会关系的协调、稳定。社会之所以出现秩序会因为人们按照相应地位上的角色发生社会行为。
2.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社会结构和互动行为。社会结构是以群体、组织、制度、文化等方式存在的、长期以来形成的、外在于个人的社会关系模式。互动行为是以“个人行动”形式存在的、互动过程中个人的行为方式。“内心需要、心理动机”是支配个人行动的重要因素。
3.社会学的两大流派
(1)实证主义社会学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特点,社会观上,将社会看作是客观的事实构成的实体。方法论上,主张用其他的社会事实解释被研究的社会事实。具体方法上,测量相关社会事实的具体状况,用数据作出解释。功能理论和结构理论是属于实证主义社会学流派的理论。
(2)人文主义社会学
人文主义社会学的特点,社会观上,将社会看作只是一种“名义”。方法论上,主张理解行动主体的动机和意图等主体性意涵。具体方法上,深度访谈或共同生活以体会行动主体的内心意涵。
4.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1)功能理论
社会学的功能理论是受启发于“生物有机体理论”。功能理论是最早的一个社会学理论,它主要是研究精神、文化去解释政治经济。它主要从经济活动(满足整体体的物质性需要)、政治活动(满足整体对经济活动秩序性需要)以及精神文化活动(满足整体的价值观一致性需要)三个方面来解释“社会的整体需要”与“部分的功能”。在这里功能理论强调的是共享的价值观。
(2)结构理论
结构理论是指一定生活共同体或活动共同体内部的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结构理论强调位置以及人们之间联系的方式,其基本视角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而连接主体的四种纽带是物质利益、情感、传统或规则、道德价值观。社会结构有四种类型即经济要素主导的社会结构、政治要素主导的社会结构、社会要素主导的社会结构、文化要素主导的社会结构。
(3)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主要是讲控制“稀缺资源”,拥有“权力”的统治群体“被统治群体”之间的冲突。其中社会冲突是一种常态,其持续时间长短与冲突的激烈程度有关。不平等是产生冲突的基本条件。冲突产生的两个原因。一是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统治的合法性予以撤销”;二是魅力型领袖的出现和作用。
(4)互动理论
互动理论认为,所谓“社会”,是个人内心关于社会行为、相对稳定的“互动模式”,并不存在某种外在于个人的所谓客观存在的、实体性的“社会”。
(5)交换理论
(6)结构-功能理论
5.社会学“四要素分析框架的初步形成”——帕森斯
6.对“四要素分析框架”的贡献
(1)哈贝马斯
(2)吉登斯
(3)布迪厄
二、不同四要素分析方式的区别
1.哈贝马斯分析框架的特点
2.吉登斯分析框架的特点
3.布迪厄分析框架的特点
三、社会学“四要素分析框架”
1.四要素对社会共同体担负的功能
2.四要素的功能源于人的四中需要
3.四要素的研究内容
4.四要素中最关键的是“政治要素”
5.四要素中最基础的是“经济要素”
6.四要素中最核心的是“文化要素”
7.四要素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社会要素”
8.四要素的内容与社会协调稳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