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能量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https://img.taocdn.com/s3/m/b720d7126137ee06eef91806.png)
提示学生:小电动机里有电磁铁,外壳有磁铁,它们之间会有什么样样的
作用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4.学生实验,检验猜想。
实验步骤:二次备课
《1》安装支架和电路
指导学生调节支架,一是要使转子水平,二是支架和“电刷”距离要适中。
《2》安放转子
《3》让小电动机转子转支起来。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课题。
《二》小电动机里有什么
1;让我们先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有什么?
2;学生活动。
3;你发现了什么?《教师介绍电动机内部构造。》
外壳;铁芯;线圈;换向器;电刷;轴;磁铁
4;猜一猜小电机里面的这些零件都有什么用?
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假设。并研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了电磁铁的线圈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这节课我们继续这项研究。把
我们自己的假设也像上节课那样证明一下,好吗?
2;板书课题
《二》小组检验所选择的假设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拟定研究计划。填写P55表格。
2;全班交流研究计划。
实验记录表
4;看书P53表格,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二次备课
5;全班交流小组填写的研究计划。
6;根据计划,各小组开始实验。
7;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归纳并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能量二次备课
第4课 电磁铁的磁力《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第三单元能量复习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第三单元能量复习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0e401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9.png)
1.需要旳材料: 多节电池、长导线、粗铁芯等
2.增强电磁铁磁力旳措施: 提供多节电池,比较长旳导线,铁芯能够缠绕上百圈线圈。
3.需要注意旳问题: 不要长时间接通电磁铁。
4.设计图: (略)
强磁力电磁铁
4、《电磁铁旳磁力(二)》
1、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量越多,阐明磁力越大。(√ ) 2、电池数量相同,电磁铁旳线圈越多磁力越小。( × ) 3、研究磁力与线圈圈数关系时所用电池数量应一样。( √ ) 4、电磁铁旳磁力大小是能够变化旳。( √ )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能量》 复习课
画图题
1、电和磁
1、把小磁针放在通电导线旁,观察小磁针偏转旳方向,画在下图中。
画图题
1、电和磁
2、小磁针接近下列哪个电路旳导线时,偏转旳角度最大?请打“√”。
()
()
()
1、电和磁
试验1: 电能否产生磁旳试验
操作措施:在桌上放一种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把电路中 旳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旳上方,与指针指旳方向一 致。接通电流观察指南针旳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 针有什么变化?反复做几次。
A 、变化电流旳方向 B、变化线圈缠绕旳方向 C 、增长线圈旳圈数
3、只变化电磁铁电流旳方向,电磁铁( A )。
A、南北极变化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4、小明先变化电磁铁线圈旳缠绕方向后,再变化电磁铁旳电流方向,此时
旳电磁铁( B )。
A、南北极变化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A、用两个磁铁
B、降低线圈旳圈数
C、降低电池旳数量
2、小电动机旳转动方向与( C )无关。 A 、变化电流旳方向 B、变化转子磁铁旳磁极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3单元知识点总结只是分享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3单元知识点总结只是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4b5f92352e3f5727a5e962e6.png)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班级姓名一、电和磁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增大电流、增加线圈数可以增加磁力,指南针的偏转角越大。
3. 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 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电磁铁的磁极会改变;当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但电池正负极的接法和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同时改变时,电磁铁的磁极不会变化。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 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
(3) 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实验: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关系我们猜测: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有关。
实验器材:电池、铁钉、带绝缘皮的导线1—2米、大头针一盒。
相同条件:同一铁钉、同一导线且绕法不变、电池的节数。
不同条件: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正、负极转换)。
实验现象:钉尖吸引指南针的南极,且排斥北极,那么铁钉的钉尖是北极。
当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时,电磁铁的南北极发生转变。
我们结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有关。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圈数、铁芯大小等有关。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四、电磁铁的磁力(二)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与证据,5、检验假设,6.交流五、神奇的小电动机1.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说课稿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3d2796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d.png)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单元主要包括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守恒、生活中的能量等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能量可以转化,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能量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同时,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仍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能量可以转化,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基本概念。
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摩擦生热,引出能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讲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实验探究:安排几个实验,如水轮机实验、蜡烛燃烧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的转化过程。
4.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能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022湘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附目录)
![2022湘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附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7b906cc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86.png)
2022湘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能量1能量家族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高处的物体、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具有的"蓄势待发"的能量,称为势能。
行驶的汽车、飞行的子弹具有的"运动"的能量,称为动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风能、潮汐能、水能都是机械能。
知道自然界中存在多种能量的表现形式,知道声、光、电、热、磁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2.科学探究能设计实验检验压缩的弹黄、压缩的空气储存了能量。
能按能量形式对生活中的相关物品分类。
分析厨房中的现象,能辨识哪些对象在工作,是什么能量使它们工作起来的。
3.科学态度、STSE主动探究势能的存在,积极了解能量家族,乐于合作与分享。
感受能量世界的纷繁复杂,意识到"能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石头、弹簧、两辆小车、弹簧、细线、剪子、注射器、红墨水、橡皮帽、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谈话引入并揭示课题∶能量,我们常常看不见,却能感知到它。
今天我们比较全面地进入有关能量的学习。
(2)复习了解动能。
在四年级,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请看这两幅图(课件展示教材P26上方两幅图),说一说,图中表现了谁具有能量?a.流动的水能推动水车,具有能量。
b.高速行驶的汽车能撞倒护栏,具有能量。
(二)新课学习1."蓄势待发"的能量(1)提出问题。
举到高处的石头、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都储存了能量吗?(2)交流,形成猜想。
高处的石头释放后能砸坏塑料泡沫,说明它具有能量。
推测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也储存了能量。
(3)介绍器材。
两辆小车、弹簧、细线、剪子、注射器、红墨水、橡皮帽。
(4)讨论,利用已。
有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5)交流并给出教材示例,各组完善实验方案。
(6)动手实验,将实验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ppt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fed20b28ea81c759f5785d.png)
竖放产生的磁性大些!
线圈好像把产生的磁性 集中起来了!电流强度 相同的时候,线圈比单 根导线产生的磁性大些。
可编辑课件PPT
8
如何检测废电池 是否有电?
用指南针和线圈可 以检测是否有电流
当堂练习
一、判断题
1、丹麦奥斯特实验中发现电 与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奠 定了“电磁学”的基础。(√ )
2、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导 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
有磁效应。1820年7月21日,发表
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的实验》,
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
可编辑课件PPT
11
可编辑课件PPT
12
可编辑课件PPT
13
电磁铁
可编辑课件PPT
14
电磁铁
什么是电磁铁? 1.定义:
电磁铁是一个带有铁芯的螺线管.
线圈 2.构造:
铁芯
可编辑课件PPT
15
制作、研究电磁铁
越强
热和光那样向四周散射,即是一种
电流强度相同,线圈产
侧(横)向作用呢?在一次讲课中, 他尝试将磁针放在导线的侧面。当
生的磁性比直导线产生的磁性 他接通电源时,发现磁针轻微的晃
大些 能够用通电线圈和指
动了一下! 正是这一轻微的晃动, 奥斯特马上意识到他多年孜孜以求 的东西就要实现了。奥斯特紧抓不
南针检测电路是否有电流。 放,经过反复实验,查明了电流具
可编辑课件PPT
4
电流和磁性同时存 在,此处是先有电流,再 有磁性,还是先有磁性再 产生电流?
小结论1 电流能够产生磁性
可编辑课件PPT
5
课堂小实验2
温馨小提示:
电流短路,电流很 强,电池很快发热,为 避免烧坏仪器,应拿掉 小灯泡、灯座和开关, 一切准备就绪,做到一 触即放。
3.1能量家族(课件)(共11张PPT)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3.1能量家族(课件)(共11张PPT)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2c2e18b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a.png)
找一找
厨房中能找到哪些形式的能量呢?
是水有能量还是水流有能 量呢?
放在桌子上的石头有能量吗?
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 A)。 A.光能 B.电能 C.动能 D.风能
2.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 B)。 A.光能 B.化学能 C.动能 D.势能
3.我们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支持这些活动的能量是( C)。 A.太阳能 B.动能 C.化学能 D.势能
石头从高处下落,与坡 假设正确 底弹子相撞,弹子飞出
实验现象与实验假设 相符吗?
如何设计实验呢?
想一想
它们都积蓄了能量?
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具 有这种“蓄势待发”的能 量?
想一想
声能
火焰飘动
风能 动能 电能
热能 化学能 光能
核
势
能
能
生活中能量的形式都 一样吗?
想一想
小明吃香蕉……
厨房中哪些对象在工作, 是什么能量使它们工作起来的 ?
怎样验证你的推测?
谁有能量?
想一想
实验假设
实验器材
压缩的弹簧具 有能量
注射器内压 缩的空气具 有能量 石头下落具有 能量
两辆小车、 弹簧、细 线、剪子 注射器、红墨 水、橡皮帽
木块、木板、 弹子
实验装置图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剪断细线,弹簧推动两 假设正确 辆小车运动。若弹簧未 压缩,则车不会动
压活塞,注射器内形成 假设正确 压缩空气。去掉橡皮帽, 红水喷出
让科送到发电厂焚烧,产生的(D)可用于发电。 A.废气 B.风能 C.光能 D.热量
5.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为( C)能。 A.太阳能 B.动能 C.化学能 D.热能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1能量家族》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1能量家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af7c4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7d.png)
新2024秋季六年级科学上册新2024秋季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1 能量家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等)。
•学生能够理解能量守恒的原理,并简单解释能量转换的过程。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探究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科学方法来验证和解释能量转换的实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能量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认识到能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不同形式能量的识别与描述。
•能量守恒原理的理解与能量转换过程的解释。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能量转换过程中能量守恒原理的深入理解。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能量转换的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不同形式能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实验器材,如小车、弹簧、温度计、灯泡、电池等,用于能量转换实验。
•教材、教辅资料,用于学生阅读和参考。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形式的能量实例,引导学生识别并描述能量。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的过程,并验证能量守恒原理。
•讨论法:鼓励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和结果,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现象(如汽车行驶、灯泡发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能量来源和转换过程。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现象中涉及了哪些形式的能量吗?它们是如何转换的?1.新课学习•能量家族的介绍•讲解不同形式的能量(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识别并描述这些能量的特点和应用实例。
•能量转换的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如小车动能与弹簧势能的转换、灯泡电能与光能的转换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讨论能量转换的过程和原理。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课堂知识点总结及答案_3
![教科版六上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课堂知识点总结及答案_3](https://img.taocdn.com/s3/m/47f1d6b576eeaeaad1f33077.png)
第三单元《能量》课堂知识点总结三、1、电和磁一、填空。
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试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指南针发生(偏转)。
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这说明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3、把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上方与磁针指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偏转),电流越大,偏转的角度越大,最大是(90°)。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4、把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简答、分析。
1、指南针是什么仪器,它根据什么制成的?答:指南针是辨别方向的仪器,根据磁针具有指向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2、线圈怎样放置指南针偏转角度最大?答:线圈立着放,用线圈的平面靠近指南针或者把线圈套在指南针上,它的偏转角度最大。
3、怎样认定是电流产生了磁性?答:只有铁或磁铁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而导线和线圈是铜的,磁针偏转不可能是导线或线圈的原因。
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
说明是电流产生了磁性。
4、现有一节废电池,你如何检验它是否有电?答:可以用通电的线圈套在指南针上,如果磁针偏转,就能测出导线中的电流,从而证明电池是否有电。
三、2、电磁铁一、填空。
1、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后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2、(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3、科学家根据电流能产生磁性制作出了(电磁铁)。
4、我们利用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可以找到电磁铁的南北极。
二、名词解释。
电磁铁: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三、简答。
1、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将电线接在电池上?答:电池短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
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2、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3、怎样判断一个电磁铁的南北极?答:在通电情况下,铁钉的一端与小磁针的南极相吸,而与小磁针的北极相斥,或者相反,说明电磁铁也有南北极。
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
![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420ad728ccbff121dd3683bd.png)
第三单元(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一节、能量的相互转化常见的能有:动能、势能(动能和势能总称机械能)、内能(热能)、太阳能、化学能、光能、核能、电能、地热能、潮汐能。
第二节能量的转化和度量1、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2、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
3、机械功的计算公式:W=Fs W=Pt W=Gh(提起重物)4、功的单位是牛·米,其专用名称叫焦。
5、功率描述做功的快慢。
功率的定义:物体在单位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6、人步行的功率约70瓦,表示:每秒钟人做功约70焦。
7、功率的计算公式:P=W/t P=Fv(v表示速度,单位是米/秒,1米/秒=3.6千米/时)8、功率的单位是瓦,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
第三节认识简单机械1、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1)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叫做支点;(2)使杠杆转动的力F1叫做动力;(3)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叫做阻力;(4)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1叫做动力臂;(5)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l2叫做阻力臂。
3、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都叫做杠杆平衡。
4、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 l1=F2 l2表示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则动力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5、杠杆的类型及特点:(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能省力,但要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能省距离,但要费力。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6、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
7、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9、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10、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 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1e337969eae009581bec54.png)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教科版第一课电和磁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偏转。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且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他的发现电生磁;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注意:只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5.由线圈和指南针组成的叫做电流检测器;可以用来来检测电池有没有电;以及小电动机有没有发出电来。
第二课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2.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也就是电流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控制;通电才有磁性。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可以改变。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小)、(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关。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流的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3改变电磁铁南北两极的方法:1、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2、改变电池的正负级接法。
4、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方法: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大电流、增粗铁芯。
效果最好的是(增加线圈的圈数)。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7eedb5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f.png)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单元主要包括能量的转化、传递和守恒等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能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和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基本概念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3.实际生活中的能量现象的解释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的知识。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源2.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小车等3.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能量?能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呈现(10分钟)通过PPT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能量的种类和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能量的转化现象,如电池点亮灯泡、小车滑行等。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能量转化的规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全部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全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c111f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5.png)
(四)总结和讲解
20.总结各类型能量的概念和具体应用。
21.引导学生思考能量转化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0.实验材料:弹簧、滑轮、木棍等
11.实验器材:万用表、电池、灯泡等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
12.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能量的转化现象,如发电站发电、电动车行驶等,让学生尝试提出自己的想法
13.引导学生思考并用语言描述电能、光能、热能等常见能量概念
14.提出问题: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些种类?
(二)讲解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和操作,并提出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问题,例如:钢球向上滚动时哪部分产生能量?当钢球到达最高处时,它的速度为多少?
19.实验2:电能与热能转化
–实验器材:万用表、电池、灯泡、电线等
–实验原理:当电池两端连接灯泡电线时,电能就会转化为灯泡的光能和热能。
(五)课堂练习
22.让学生单独完成相应课本练习,检查其掌握情况。
23.提出问题:如何评价能量的大小?能量单位是什么?
(六)课后作业
24.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25.完成相关课后作业。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介绍了能量的概念、种类和转化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了对能量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探究和实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实验、总结和讲解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良好的发挥。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3电能转换》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3电能转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9ab769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1.png)
《第三单元能量:3 电能转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电能转换的基本概念,识别常见的电能转换现象。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如机械能、光能、热能等)之间的转换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电能转换的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数据,解释电能转换的规律和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电能转换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认识到电能转换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电能转换的概念和原理。
•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电能转换的微观过程和机制。
•学生能够准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电能转换的实例和实验过程。
•实验器材,如简单电路、电动机、灯泡、发电机模型等,用于电能转换实验。
•教材、教辅资料,用于学生阅读和参考。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电能转换的过程。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六、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提出问题:你们家里的电灯是怎么亮起来的?电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转换成光能的?•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电能使用,引发学生对电能转换的兴趣和思考。
1.新课学习•电能转换的概念•讲解电能转换的定义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电能转换的实验探究•设计实验一:使用简单电路和灯泡,观察电流通过灯泡时,电能如何转换为光能。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引导学生观察灯泡发光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提出问题:电能是如何转换为光能的?电能还可以转换为哪些形式的能量?••小组讨论并解释实验现象,教师总结归纳电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的过程。
••设计实验二(可选):使用电动机和发电机模型,演示电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e550f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1e.png)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能量的定义、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能量可以转化,并且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对于能量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能量的概念。
2.能够理解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3.能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探究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定义。
2.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探究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车、斜面、球、弹簧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导入本节课,例如:将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小球滚动的过程中会发出声音。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球滚动会发出声音?这个现象和能量有什么关系?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能量的定义、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的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能量可以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例如:将一个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观察小车滑下来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小车滑下来的过程中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现象和能量的转化有什么关系?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拓展所学的内容。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能量的定义、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家庭作业(3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进一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ea4a6ed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2.png)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科学是一门研究和探索自然世界的学科,通过实践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并理解许多自然现象和规律。
在六年级的第三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关于能量的知识。
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概念,也是科学研究的核心。
1. 能量的定义和特征能量是指物体进行工作或产生热量的能力。
在自然界中,能量具有以下特征:- 无法被创造或消灭,只能转化形式;- 可以传递和传导,如热能通过热传导传递;- 可以存储,如化学能可以存储在物质内部。
2. 能量的类型能量可以根据其来源和形式进行分类,常见的能量类型有:-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例如飞机在飞行时的动能;- 电能:电子的运动所具有的能量,例如电池中所储存的电能;- 热能: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运动所产生的能量,例如太阳的热能;- 光能:光的能量形式,例如阳光中的光能;- 化学能:物质内部由于化学反应而储存的能量,例如食物中的化学能。
3. 能量转化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常见的能量转化包括:- 动能转化:当一个物体运动速度变化时,其动能也随之变化,例如物体下滑时的动能转化为地面与物体的碰撞能量;- 动能转化为热能:当摩擦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之间时,物体的动能会转化为热能;- 化学能转化: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学能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光能转化:光能可以被吸收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光能被光伏电池转化为电能。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指出在任何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化,但总量永远不会增加或减少。
例如,当一根火柴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总能量保持不变。
5. 节能与可持续发展在学习能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能源是有限的,而且某些能源使用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提倡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节能意味着在使用能源时减少浪费,例如关闭不必要的灯光和电器。
可持续发展则强调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保护环境,例如太阳能和风能。
教科版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课件(附目录)
![教科版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课件(附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89b3aab6102de2bd960588e4.png)
奥斯特实验
当时的奥斯特有什 么惊奇的发现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 重现这历史性的一刻 吧!
当时奥斯特连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电路,你会吗?
电路连接好了以后,将指南针放置在其中 一根导线的下面。
电和磁 【温馨提示1】
• 小组合作实验
• 指南针放在桌子中间,让小磁针不动 。
• 把连接好的电路中的一根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上方,线的方向 与小磁针方向一致,手不要碰到指南针,导线可以在指南针上方 摆动。
关系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 条件)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
2
3
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 不变
活动一:制定小组研究计划
学生活动单:一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检验的因
(改变的条 件)
1.
2.
怎样改变
这个条件
实验要保持 哪些
条件不变
关系的研究计划
3.
活动二:实验验证
实验1: 按下图组装一个电路
电
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
实验2: 在不碰到指南针的情况下,谁有办法使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
1、用磁铁 2、用铁
电和磁
实验3: 电能否产生磁的实验
操作方法: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把电路中 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指针指的方向一 致。接通电流观察指南针的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 针有什么变化?反复做几次。
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 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线圈的缠绕方式:
从外向里 逆时针方向
实验结果:
从里向外 顺时针方向
影响电磁铁南北极的因素
实验方法: (1)电池正负极接法相同,分别测试线圈缠绕 方向不同的钉尖磁极,填写“实验记录表3” 。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1能量家族》听课笔记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1能量家族》听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b1b763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7.png)
听课记录:新2024秋季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1 能量家族》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列举出自然界中常见的几种能量形式(如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和能量转换的初步知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描述能量现象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探索自然界能量奥秘的兴趣,培养尊重科学、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探索未知、勇于求知的科学精神。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段包含多种能量形式的视频(如流水发电、太阳能板发电、燃烧的木柴、闪烁的灯光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中蕴含着什么共同的东西?它们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思考并尝试回答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对能量的初步认识。
过程点评:•通过直观的视频展示,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后续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三、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定义能量:教师简要介绍能量的定义,强调能量是描述物体做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分类讲解:逐一介绍机械能、光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能量形式,结合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每种能量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实验演示:设计简单的实验,如滚动的小球(机械能)、手电筒发光(电能转化为光能)、热水冷却(热能传递)等,让学生观察能量转换的过程。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更多能量形式的实例,并尝试分析这些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教师讲解的关键信息。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思考能量转换的过程。
•在小组内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与同伴共同讨论能量家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过程点评:•教师通过清晰的讲解和生动的实验演示,帮助学生建立了对能量家族的基本认识。
•小组讨论环节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深了他们对能量转换的理解。
六年级科学上册《能量》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科学上册《能量》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9648a7f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a.png)
六年级科学上册《能量》知识点汇总第三单元能量一、电和磁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1820年,丹麦科学家XXX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电磁铁只要通电才有磁性。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等有关。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研讨的题目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我们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线圈圈数怎样改变这个条1.线圈20圈2.线圈40圈3.线圈60圈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不变电池的节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干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4、电磁铁的磁力(二)1.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干系吗?我们的假设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电池节数怎样改变这个条1.电池1节2.电池2节3.电池3节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不变线圈圈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干系,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能量
一、电和磁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把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通电导线会使磁针发生偏转,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3.用线圈和指南针可以做成电流检测器,检测电池中有没有电.
4.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5.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接通电流,磁性产生;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做电磁铁实验时,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多(电流大)磁力大,电池少(电流小)磁力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3.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4.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等有关。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线圈圈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线圈20圈2.线圈40圈3.线圈60圈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电池的节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
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
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四、电磁铁的磁力(二)
1.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电池节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电池1节2.电池2节3.电池3节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线圈圈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
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电池节数多,磁力
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与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 五、神奇的小电动机
1.电动机由磁铁、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
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
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3.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4、电动机电流流过的线路是:电池——后盖接线——电刷——换向器——线圈——换向器——电刷——后盖接线——电池
5、磁铁距离线圈的远近、磁铁的数量和电池数量都可以改变转子的快慢;
6、对着转子的磁铁的磁极不同,以及电池正负极的接法不同,都可以改变转子转动的方向。
六、电能和能量
1.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电能也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
2、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3.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4.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七、电能从哪里来 1.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光电池——光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
2.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
3.电能的来源和转化 电能的来源
转化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电能
光电池
光能 水电站
动能 热电厂
热能 核电站 核能 输入的能量形式 用电器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 能
电饭锅
热能 电风扇
动能 电视机
光能和声能 电 灯
光能 电 炉 热能
八、能量和太阳
1.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
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隔绝,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煤。
2.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4.新能源: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沼气等。
5.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6、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资源都是节约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