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扇形统计图|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扇形统计图|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3b58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a8.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扇形统计图 | 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基本形式与表示方法;2.能够正确阅读和解读扇形统计图数据;3.能够根据实际情境设计并绘制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原则和步骤;2.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相关术语,如扇形、相对角度、百分比、比例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概括回顾前几节课上学习过的统计图形,从条形图、折线图等图形出发引出今天的主题:扇形统计图。
2. 新知讲解1.定义:扇形统计图是一种以扇形为基本单位的统计图形,它以相对角度来表示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用于展示一组数值在总量中的占比情况。
2.绘制步骤:–计算各个数据所占总数的比例;–将这些比例转换为相应的相对角度;–依据相对角度绘制对应的扇形,标注扇形所代表的数据;–在底部注明所使用的数据来源和数据统计时间。
3. 练习及案例分析1.给出一个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并绘制扇形统计图;2.在设计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细节,如扇形大小、标注位置、比例是否准确等;3.在绘制完毕后,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逐一解读扇形统计图,并讲解一些统计学上的常用术语。
4. 活动拓展请学生查找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者论文,让他们自己寻找其中的扇形统计图并进行阅读和解读。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主要通过设计实际案例和拓展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听课后的回答,可以评价他们是否能够熟练地绘制和阅读扇形统计图,并对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7.1扇形统计图精品教案
![最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7.1扇形统计图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427f867c1cfad6185fa71e.png)
扇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长处,知道各类统计图表的主要区别,能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来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2. 能力目标:能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的解释统计结果,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3. 情感目标: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各类统计图表的主要区别,能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来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学难点:能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来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中国队在29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整理1. 学习第一例题中国队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数统计如下届数23 24 25 26 27 28 29金牌数15 5 15 16 28 32 51请学生汇报自己课前查找的中国队在第29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
学生汇报是51枚之后,将这一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你认为这些数据还能用什么更加直观的方法来表示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和这组数据对应的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
请学生将二者比较,思考下面的问题:1)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时各有什么特点?2)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中国队获得金牌数各有什么优点?将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一下。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看法。
请学生试着给课本上的这两幅统计图表上名称。
2. 学习第二个例题出示例题,让学生审题。
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把绘制好的统计图与同学交流,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并在活动中对自己的统计图进行修改和完善工作,加深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优点的进一步认识。
3. 议一议出示问题:统计下面的数据用那种统计图比较合适?说明理由。
1) 某城市2000年至2004年的小学生在校人数。
因为是反映同一个城市的小学生人数在这几年之内过的变化情况,所以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好。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三篇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4c210addccda38376bafdc.png)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三篇篇一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2(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06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
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06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72b72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6.png)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
2.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百分比并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3. 情感目标:体验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激发制作的扇形统计图的兴趣。
重点难点: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百分比并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教学准备:准备空白的等待完善的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出示统计表,让学生了解表中的教学信息李庄共有400公顷耕地,秋季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下二、学生自主填表让学生自主计算各种农作物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并填表。
然后交流学生计算的结果。
抽生汇报计算结果玉米:200÷400×100℅=50%谷子:40÷400×100%=10%大豆:50÷400×100%=12.5%棉花:100÷400×100%=25%其他:10÷400×100%=2.5%过渡语: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三、出示扇形图出示没有农作物的及百分数的扇形图,师生共同把李庄秋季各种作物及各种农作物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出来。
四、讨论思考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什么?让学生了解:圆表示李庄的400公顷耕地这个整体,每个扇形表示相应的秋季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好的空白的、等待完善的扇形统计图,思考如何将各个数据合理的填入该扇形统计图中,并尝试填写。
请学生将自己填写好的数据在组内进行交流,并说说这样填写的理由。
五、作业布置练一练六、教材分析在认识了扇形统计图之后,教材有创设了一个情景,学习如何将李庄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本教材要求学生现在能达到的标准,只是能将数据准确的填入已经画好的空白的扇形图里,并不要求从头到尾都由学生单独完成,在教学上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要求。
认识扇形统计图-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认识扇形统计图-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3faf3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c.png)
认识扇形统计图-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点概述扇形统计图是指在圆上以各个扇形来表示各个部分的频数或相对频数的统计图。
在扇形统计图中,同样可以使用标题、标尺等来展现数据。
在六年级数学上册中,学生需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及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掌握把数据表示在扇形统计图中的方法。
二、学习目标经过学习和练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定义和意义;2.能够熟练制作扇形统计图;3.能够根据扇形统计图分析和比较数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能够通过扇形统计图展现数据。
2. 教学难点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制作规则,理解扇形统计图与其他图表的不同之处。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扇形统计图的定义和意义;2.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3.利用扇形统计图分析和比较数据。
2. 教学方法1.通过讲解来介绍扇形统计图的概念;2.利用案例,并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3.练习制作扇形统计图,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1.老师使用图表向学生介绍扇形统计图;2.问学生已知道其他哪些图表,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
2. 讲解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1.扇形的含义及如何计算扇形的面积;2.如何将数据转化为扇形统计图;3.如何设置图表的标题、标尺等。
3. 演示制作扇形统计图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数据,制作扇形统计图,并进行演示。
在演示的过程中,老师不仅介绍如何制作,也引导学生思考扇形统计图所展现的数据及其意义。
4. 学生练习学生们使用自己的数据,按照老师的演示,制作扇形统计图。
老师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和帮助。
5. 总结归纳1.老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2.整理出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并对每一步的操作进行复盘和梳理。
六、教学评价1.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能够制作出自己的扇形统计图;2.老师通过观察和提问,对学生的学习反映进行评价。
七、所需教学资源和器材1.教师用于演示的电脑或者投影仪;2.标尺、铅笔等基本画图工具,方便学生进行手动制作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1扇形统计图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1扇形统计图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89e6ebf5acfa1c7ab00cc95.png)
(2)400×12.5%=50(公顷)
1500×21%=315(升)
学生会很好自主掌握新学的知识
感受到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区别
每种统计图都有自己各自的优点,在生活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首先给学生读图、交流图中信息和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纲,
(教师巡回知道)
自主学习:
(1).扇形统计图中的圆表示什么?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什么?
(2).你认为图中的各个百分比是如何得到的?所有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3)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4).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蔬菜和水果类占_____
谷类占_____
学生自己读一遍,以求整体理解,全面掌握。
同桌为单位互相说一说图中的信息,
(3)0.09÷6%╳12%=0.18(亿平方千米)
0.09÷6%╳29.3%=0.4395(亿平方千米)
0.4395- 0.18=0.2595(亿平方千米)
答:南极洲的面积约是0.18亿平方千米,
它比亚洲的面积约少0.2595亿平方千米.
难点
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在以前学过哪些统计图?并且说出它们的特点?(板书课题)
条形统计图特点是可以清楚的看出各部分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特点是不但可以看出各部分量的多少,而且可以看出各部分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回忆旧知。
讲授新课
自主尝试、合作探索
同时教师板书:
用一个圆表示(总量) (单位“1”,100%)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教案冀教版
![2023六年级数学上册七扇形统计图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092db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0.png)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扇形统计图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扇形统计图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简短介绍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扇形统计图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羽毛球的圆心角 = (60/400) × 360° = 54°
其他的圆心角 = (40/400) × 360° = 36°
例题2:绘制扇形统计图
根据例题1的数据,绘制相应的扇形统计图。
解答:
根据计算出的圆心角,使用尺子和量角器在纸上画出一个圆,然后按照计算出的角度画出各个扇形,并标注对应的运动项目。
举例:分析班级学生的阅读喜好扇形统计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得出不同阅读喜好的学生比例。
2. 教学难点
(1)扇形统计图中圆心角的计算: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根据各部分的数据计算对应的圆心角,这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举例:解释圆心角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完整的圆是360度,各部分扇形的圆心角就是该部分所占整体的比例乘以360度。
目标: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扇形统计图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圆心、半径、圆心角)。
详细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组成部分和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扇形统计图的实际应用。
3. 扇形统计图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性和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扇形统计图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与延伸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三篇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4c8da1ed630b1c58eeb531.png)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三篇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例2,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十五3~5题。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情境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获取相关的数据和有用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根据扇形统计图前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教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呢?教师:今天我们将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2(1)先后出示两个统计图。
先出示第一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点出相关部分。
教师:这些都是什么时候的数据?再出示第二幅扇形统计图。
教师:从这幅图中我们又能获得哪些信息?这些又是什么时候的数据?教师:耕地、森林、果园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千米呢?没有改造的荒山还有多少平方千米?请你们算一算。
将两幅图放在一块观察。
教师:看了这两幅扇形统计图,你想说些什么?看看谁的发现最多,最有价值。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部交流自己的发现(“退耕还林”前与2006年底相比土地的变化情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发现,现在哪位同学能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请一两位同学相互补充,找到统计图中发生变化的项目。
小结:对比两幅扇形统计图,同学们强调最多的是有许多项目发生了变化。
有没有没发生变化的量呢?(课件重点强调:土地总面积没发生改变)也就是两个圆所代表的都是靠山村的土地总面积。
教师引导:结合我们的发现思考:森林面积的增加与荒山面积的减少会给这个村庄带来怎样的变化?如果你是村委会的领导面对2006年底的统计图你又会作哪些思考?(3)根据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扇形统计图(7)_冀教版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扇形统计图(7)_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0be7c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4d.png)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扇形统计图(7)_冀教版教学目标: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看扇形统计图,能依照扇形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学会观看扇形统计图,能依照扇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将和大伙儿一起开始学习第七单元《统计》。
师:请看屏幕——(出示主题图)师:这是六(1)班同学开展课外活动时的情形。
同学们有的打乒乓球,有的踢足球,还有的跳绳,踢毽子……喧闹极了!请同学们想一想,假如我们绘制一个统计图,要能清晰地反映六(1)班同学喜爱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大伙儿认为应该绘制什么样的统计图比较好呢?预设:生:条形统计图。
师:嗯,老师也同意。
(出示课件条形统计图)这是老师绘制的六(1)班同学最喜爱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从那个条形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预设:生1:我明白了喜爱乒乓球的有12人,喜爱足球的有8人,喜爱跳绳和踢毽子的分别有6人和5人,喜爱其他运动项目的有9人;生2:从那个条形统计图中,我还能看出喜爱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喜爱踢毽子的人数最少;生3:我还明白了喜爱乒乓球的人数比喜爱足球的人数多4人;生4:我还明白了六(1)班一共有40人。
师:你是如何样明白六(1)班一共有40人的呢?生4:把喜爱各类运动的人数相加正好等于40。
师:嗯,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确实是能够清晰地反映各种数量的多少。
然而,同学们,假如我们想清晰地明白喜爱每种运动项目人数各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你们还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直截了当看出来吗?生齐:不能。
师:老师告诉大伙儿,有一种统计图就能清晰地反映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同学们想明白那是什么统计图吗?师:这种统计图确实是——扇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师:这确实是差不多绘制好的六(1)班同学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扇形统计图。
师:在那个扇形统计图中,我们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也确实是百分之百;用5个扇形分别表示喜爱5类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材内容说明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材内容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d0cde20580216fc700afdad.png)
《扇形统计图》教材内容说明(一)单元教育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
2、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和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能读懂统计图,能对统计图中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预测,认识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
4、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愿意从生活和报刊、杂志媒体中了解统计图传递的信息,感受统计图在交流、表达信息中的直观性和简明性,体验用数据分析、说明问题的科学性,养成言必有据的良好品质。
(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会用统计表和条形、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认识了百分数、扇形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主要内容有:认识扇形统计图,读扇形统计图,选择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单元最后,安排了“喜欢数学情况调查”综合与实践活动。
认识扇形统计图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具体要求。
现实生活中,报刊、杂志、电视媒体上经常出现用扇形统计图呈现的各种数据,因此读懂扇形统计图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生活的现实需求。
本套教材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把认识扇形统计图安排在学习了扇形和百分数之后,重视对统计图和数据的解释和分析,强化数据分析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养。
本单元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1、在读图的过程中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本单元教材坚持全套教材统计知识的编排特点,选择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用统计图表示的典型事例,把读统计图贯穿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认识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扇形统计图和以前学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不相同,条形图和折线图反映的是数据的多少和数据的变化情况,在横轴和竖轴间用条形或折线表示具体数据的多少和变化情况。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12860d240c844768eaee53.png)
茄子()%西红柿30%黄瓜10%扇形统计图【学习内容】扇形统计图【学习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发现信息并解决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体会统计方法与统计思想。
【学习重难点】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学会观察扇形统计图,能根据扇形统计图发现信息并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一样吗?2.填一填。
小明家有一块菜地,3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情况如右图:①整个圆代表( ),把( )看作单位“1”。
②西红柿占菜地总面积的(),10%代表(),茄子占菜地总面积的()。
③不计算,从图中你能发现:()的种植面积最大,()的种植面积最小。
④这块菜地的面积是200平方米,求出黄瓜的种植面积?二、思考探究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下面是我国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我国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之几?(2)各类地形中,()地形面积最大;()地形面积最小。
(3)我国盆地地形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三、自主练习1.填空:(1)常用的统计图有(),(),()。
(2)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代表( ),扇形部分代表( ),扇形的大小反映( )占( )的百分比的大小。
2.选择:(1)一块地分别种上玉米、大豆、蔬菜和其他作物,要反映各种作物占这块地的百分比应绘制成()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2)小青要统计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变化情况最好用(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3)某公司要统计2007年到2021年销售变化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某公司要统计各品种销售量情况,应绘制( )统计图。
A.条形 B.折线 C.扇形1、在最软入的时候,你会想起谁。
21.4.214.21.202109:4109:41:26Apr-2109:412、人心是不待风吹儿自落得花。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7.1扇形统计图 教案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7.1扇形统计图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351c2476eeaeaad0f330c5.png)
扇形统计图第1节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材第84~87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数学思考在扇形统计图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问题解决圆形表示单位“1”,圆中各个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情感态度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熟悉的数据,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难点: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一、情境导入师:在上周的跳绳比赛中,我们班夺得了男子跳绳的第一名,说明我们班的同学有很好的运动天赋,那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多呢?我们在课下已进行了数据的统计,谁能出示一下你的统计结果。
第一环节:我的成果展示。
学生活动:出示调查数据。
教师根据学生的统计数据,及时填写表格。
师:如果我们想要知道喜欢每一项运动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用扇形统计图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引入新课)二、探究新知第二环节:我有新发现。
师:你对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了解?学生自由谈。
(学生谈到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代表单位“1”,表示全班人数)师:观察扇形统计图,你能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吗?学生自由谈。
(学生可以总结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它能更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师:你还能根据图形提出什么新问题?学生自由谈。
(学生可以总结出扇形统计图中各个不同的扇形所表示的数据的大小,及统计图中两项求和或求差的问题)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刚才同学们发现的重点内容。
教师小结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作用。
1.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代表单位“1”,表示全班学生人数,用不同大小的扇形来表示不同的数据。
2.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更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第三环节:我观察我发现。
师:扇形统计图有这样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用它来分析一些数据,观察教材第84页的四幅统计图。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冀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304b01e2bd960591c6770d.png)
扇形统计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扇形统计图,交流、讨论、认识扇形统计图特征的过程。
2、了解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征,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能提出问题并解答。
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建议:◆读统计图1、出示四幅扇形统计图,说明这是对某学校六(1)班40名同学的调查结果。
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叫扇形统计图。
然后让学生读统计图,看一看从图中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给学生充分的读图时间。
2、交流从每幅图中得到的数学信息,重点理解图中百分数的意义,如,图(1)女生45%表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5%。
3、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给学生充分表述不同问题的机会。
◆认识统计图1、提出:每个圆表示什么?其中每个扇形表示什么?让学生分别回答每一幅图中圆和扇形表示的具体内容。
2、让学生观察四幅统计图,分别说一说:数据有什么特点?图中几个百分数的和是多少?从图上直接可以了解到哪些情况?使学生认识到,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都是百分数,几个百分数的和是100%,直接可以看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
3、教师总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练一练第1题,根据例l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指名回答,(2)题要说出理由。
教师还可以提出其他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
第2题,先让学生读图,说说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再自主完成前两个问题。
交流时,说一说怎样算的。
然后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
第3题,让学生自主解答前两个问题,全班交流后,再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要给学生提出不同问题的机会。
答案:(1)100公顷(2)50公顷第4题,先让学生读图了解黄豆的成分,再提问题并解答。
交流时,重点关注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解答是否正确。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02f97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3.png)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教案1. 教学目标•掌握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基本构成要素•学会阅读和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能够绘制简单的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2. 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3. 教学重点•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基本构成要素•阅读和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4. 教学难点•绘制简单的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5.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 扇形统计图的示例 - 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模板 - 小黑板/白板和粉笔/马克笔学生准备: - 数学作业本 - 铅笔和橡皮6. 教学过程6.1 导入新知•引入扇形统计图的概念,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统计图知识,并与扇形统计图进行对比。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给出的扇形统计图示例,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如:这个统计图用来表示什么信息?它有哪些构成要素?6.2 学习扇形统计图的构成要素•教师介绍扇形统计图的构成要素,包括:扇形的中心、半径、弧和角度。
•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各个要素的含义和作用,并给出相应的定义和解释。
6.3 阅读和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给学生发放一张扇形统计图的练习题,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数据信息,并根据图形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后,进行讲解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含义和分析方法。
6.4 绘制扇形统计图•教师向学生介绍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使用教师提供的模板和数据,绘制简单的扇形统计图。
•学生在完成练习后,相互交流和比较自己的作品,共同发现和纠正错误,并给予建议和表扬。
6.5 数据比较和分析•将两张不同的扇形统计图放在黑板上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分析并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比较和分析两个统计图中数据的特点和趋势,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关系。
7. 课堂练习•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并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并相互交流和讨论答案,教师巡视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说课稿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0e7850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3.png)
《扇形统计图》说课稿—、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教学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教材的重点及难点重点:是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难点:能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判断,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看法。
3.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a.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b.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c.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a.体会研究有关问题的方法;b.能从各种途径获取有用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信息、感受生活中的数据,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说教法从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难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问题情境引入性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入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的广泛性,引导学生体会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作出决策,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感到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问题的开放性教师在设计时,对教材上的例题和有关练习作适当的调整,从书本指向性非常明确的问题改成了比较开放的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三、说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少讲,多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并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1.学会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对—次事项作出正确的决策;2.通过实例、归纳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3.培养对扇形统计图的敏感性;4.掌握获取信息的途径。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出示一组事先收集的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出现的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些也是一种统计图,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统计图。
这些统计图都有哪些特点?(折线和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看清楚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既可以看清楚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二)出示图形,隐射教学重点通过《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让学生领悟怎么获取信息,并归纳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扇形统计图》教案
![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扇形统计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94bc0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3.png)
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扇形统计图》教案数学冀教版六年级上《扇形统计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了解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老师:上课前,袁先生让你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统计数据。
让我们看看学生们收集了什么?(展示学生的家庭作业,请介绍他们收集的统计数据。
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生: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数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到数量,还可以看到数量的增减。
老师:说得很好。
现在老师想测试你是否会使用它。
下周,我们学校将举行秋季运动会。
如果我们画一幅统计图,我们应该清楚地反映学生喜欢各种运动的人数。
你认为什么样的统计图更合适?生:条形统计图。
老师:嗯,不错!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数量。
如果我想画一幅统计图,表示今天24小时`什么统计图适合温度变化?生:折线统计图。
老师:嗯,老师也同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到数量,还可以看到数量的增减。
老师还发现一些学生找到了这样的照片。
让我们看看。
(问收集这些图片的学生)你能告诉你你在找什么图片?学生回答。
老师:这样的图也是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一个新的统计图。
师板书:扇形统计图老师:你想从这个话题中学到什么?预设:(1)扇形统计图有哪些特点?(2)什么是扇形统计图?(3)如何制作扇形统计图?(4)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完]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说一说师:同学们真好学,想知道的可真多啊!那我们就从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开始来了解吧。
(课件出示)听了关于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的介绍,同学们能不能从这个宝塔图中知道我们需要的哪种食物较多?其次呢?接着呢?看了这幅图,你对同学们的饮食有什么建议呢?师:是呀,膳食宝塔图各层位置和面积的不同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扇形统计图 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扇形统计图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995b6e51e79b89690226e2.png)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简单分析扇形统计图。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猜测、联想等活动中经历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充分体会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即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扇形统计图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体会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1学生观看“A4纸上的人生”视频。
活动一:现代年龄统计表、A4纸图1读统计表2表示统计表数据如果把它们表示在A4纸上,你能想象到A4纸上是什么样子的吗?3小结上面的这个统计表中干巴巴的数据用这样的A4纸表示,一下子就变得直观而具体了。
4出课题:统计图二、探究新知活动二:尝试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1我们学过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吗?2想象一下3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分析。
(1)读图(2)分析图从图中你能马上分析出什么?4小结:根据条形的长短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并进行比较。
活动三:用百分数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分析条形统计图另外一种形式。
1读图2分析图16%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汇报:(经过时间占全部人生的16%)还能从图中看出什么?(剩余时间占全部人生的84%)活动四: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分析1引导2读图这个空白部分填什么?3分析图那你能分析这个扇形统计图的意思吗?【小组讨论】汇报:(预设:红色部分表示已过时间占全部人生的16%,蓝色表示剩余时间占全部人生的84%)(生成:我更愿意用熟悉的事物来说明这个不熟悉的图,整个圆像是一个大披萨,把它平均分成100份,吃掉的是16份,也就是红色部分16%,剩下的是84份,也就是蓝色部分84%,都吃掉也就是过完了一生100%)4小结5补全课题:继续研究扇形统计图活动五:建国前12岁少年年龄统计图1猜猜,这幅图是谁(右)?(是爸爸妈妈的!)2疑还有不同意见?那我们看一下父母的年龄信息。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1扇形统计图word教案(6)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7.1扇形统计图word教案(6)](https://img.taocdn.com/s3/m/cb2131e258fafab069dc02ce.png)
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材P102-103。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百分比并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2.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能用扇形统计图表示相关的简单数据。
3.体验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激发制作扇形统计图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回答预设:扇形统计图的共同特点是把一个圆分成了几个大小不一的扇形,用这几个扇形来表示整体里面的各部分,扇形的大小表示这一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二、探究新知,完善扇形统计图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例题,让学生了解表中的数学信息。
例:李庄有400公顷耕地,秋季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下:兔博士提出要求:各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填在表中。
让学生通过百分数的有关认识完成这一任务。
抽学生汇报计算结果:情况预设:玉米:200÷400×100%=50% 谷子:40÷400×100%=10%大豆:50÷400×100%=12.5% 棉花:100÷400×100%=25%其它:10÷400×100%=2.5%过渡语:各种植物的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三、课件出示一幅空白的等待完善的扇形统计图。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空白的等待完善的扇形统计图,思考如何将各个数据合理的填入该统计图中,并尝试填写。
请同学们把填写的数据在组内交流,并说说自己这样填写的理由。
抽学生展示自己的填法,并叙述理由。
情况预设:可将各数据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再将扇形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标号,将各个数据填入对应的扇形中即可。
四、讨论: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什么?思考: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表示什么?回答预设:圆表示李家庄的400公顷耕地的这个整体,每个扇形表示相应的秋季农作物的种植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研讨课教案_28
![新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研讨课教案_28](https://img.taocdn.com/s3/m/deeaa2a6168884868662d6d6.png)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第七单元第一课时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考虑到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把它作为必学内容安排在本单元。
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本课主要是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征。
教材用四幅扇形统计图直观呈现了反映六(1)班同学的男、女生人数、喜欢吃的水果、上学方式和喜欢的球类项目等调查的统计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兔博士的话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叫做扇形统计图,由此引出扇形统计图,并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给出“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的总结性描述。
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2、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熟悉的数据,进一步感受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准备]进行本班学生最喜欢哪种运动的问卷调查,让学生小组合作制成学过的统计图,并复习百分比的计算。
二、学情分析:学生有什么:扇形统计图的学习是基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圆的知识。
学生有百分数的相关认知理解和计算的能力,有一定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统计中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学生缺什么: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建构有关统计图的知识体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第1课时 扇形统计图 冀教版(2014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第1课时 扇形统计图 冀教版(2014秋)](https://img.taocdn.com/s3/m/31c20ecee009581b6bd9ebaf.png)
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4~87页。
◆教学提示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的百分比之和等于l。
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与折线统计图不同的是,扇形统计图不反应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与百分数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扇形统计图中能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与比例。
扇形面积与其对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是:扇形面积越大,圆心角的度数越大。
扇形面积越小,圆心角的度数越小。
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X 360度,扇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圆柱形的。
画扇形统计图的步骤:1.根据所给的部分量和总量,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2.用360度乘以相应百分比,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所对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画一个半径适当的圆,根据圆心角度数画出对应扇形。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扇形统计图,交流、讨论、认识扇形统计图特征的过程;能分析数据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的过程。
2.了解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征,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回答有关问题,能提出问题并解答。
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愿意从报纸、杂志和互联网收集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直观性与统计图在交流和传递数据信息中的直观性和广泛性。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难点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生准备:直尺,铅笔。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在上周的跳绳比赛中,我们班夺得了男子跳绳的第一名,说明我们班的同学有很好的运动天赋,那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的人数最多呢?我们在课下已进行了数据的统计,谁能出示一下你的统计结果。
第一环节:我的成果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意义、作用;指导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总读出必要的信息。
2.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3.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意义、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探究新知
1.什么是扇形统计图?
出示教材第84页的四幅扇形统计图,说明这是来自六(一)班40名同学的调查结果;有男女生人数统计图,有喜欢吃不同水果的人数统计图,有上学方式统计图,有喜欢不同球类项目的人数统计图。
请学生回忆:我们学过那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和我们原来学过的统计图一样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扇形统计图
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四副扇形统计图,思考下面这两个问题:
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那些信息?
每个圆表示什么?其中的每个扇形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
在男女生人数统计图中,我们得到的信息有:女生占全班总人数
的45%,男生占全班总人数的55%,班上男生多,女生少……
在喜欢水果的统计图中,可以得到信息:喜欢吃苹果的人占全班人数的30%,喜欢吃橘子的人占全班总人数的20%,喜欢吃香蕉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25%,喜欢吃其他水果的人占全班总人数的20%……
因为这几幅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都来自六(一)40名同学的调查结果,所以每个园表示的是六(一)班这个整体,其中每个扇形表示的是按照不同的标准把这个整体分成的若干部分。
在同一个圆中,各个扇形一般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扇形,扇形越大表明这一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也就越大。
结合学生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出: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二、“试一试”
1. 根据上页吃不同水果的人数统计图填空
(1)喜欢吃__的人数最多,占全班总人数的_%。
学生回答后,请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
(2)喜欢吃__和__的人同样多,各占全班总人数的__%。
(3)喜欢吃__和__的人数之和超过全班总人数的一半。
(4)喜欢吃各种水果人数的百分数之和是__%。
通过计算让学生明确:在一个整体中,各部分占这个整体的百分比之和一定等于100%,即等于“单位1”。
解答完这四个问题后,问学生:“你还能想到哪些问题?”让他们当小老师提出问题,并请其他同学解答,这样来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目标检测
1. 李明问班上的每个同学:“你最喜欢哪―项球类活动?”根据同学们的回答,他制成扇形统计图。
请你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哪项球类活动最受欢迎?
(2)哪两项球类活动受欢迎的程度差不多?
(3)图中的“其他”,是把最爱好排球、网球、手球等球类活动的人数合并而成的,你认为这样做合理吗?
2. 五年级一班上学期期末的音乐成绩,得优的有12人,得良的有16人,及格的有10人,不及格的有2人。
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制成扇形统计图。
四、作业布置
练一练1、2题
板书设计:
扇形统计图(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圆扇形
总体部分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是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收集数据的渠道,也凸现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使用价值,既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有利于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设想:
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把握新知识的生成点。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然形成新知识的
生成点,注重从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出发,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扇形统计图的优势是能够清楚的反应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在学习根据数据对扇形统计图进行完善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清个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准确选择合适的扇形。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2课时扇形统计图(2)
教学目标:
1.经历读统计图、分析数据信息、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读懂生活中的统计图,能对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3.体验统计在日常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统计图在交流和传递数据信息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读懂生活中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
对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件介绍陆地七大洲分布情况。
二、新授
1.出示陆地面积分布统计图,给学生充分的读图时间。
2.交流统计图的特点和从图中得到的信息。
3.提出问题:
①全世界有哪几个大洲?哪个洲的面积最大?
②图中各个扇形分别表示什么?
③哪两个洲的面积之和接近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一半?
④你能从统计图中知道各个洲的面积是多少吗?为什么?
4.读统计图之二
(1)课件介绍四大洋,出示地球上四大洋面积分布图。
给学生充分的读题时间。
(2)交流统计图的特点和从图中得到的信息,给更多学生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3)分别提出教材上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
5.读统计图之三
(1)出示到2050年预计人口发展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读图并交流从图中得到的信息,使学生了解:2025年和2050年的人口都是预测的数据。
(2)出示2050年世界人口分布预测统计图,让学生读图,交流从中得到的数据信息。
(3)分别提出教材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然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P87练一练。
四、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点儿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
第3课时统计图对比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熟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长处,知道各类统计图表的主要区别,能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来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2. 能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的解释统计结果,并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3. 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各类统计图表的主要区别,能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来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学难点:
能灵活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表来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中国队在29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整理
1.学习第一例题
中国队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数统计如下
数。
学生汇报是51枚之后,将这一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你认为这些
数据还能用什么更加直观的方法来表示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和这组数据对应的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
请学生将二者比较,思考下面的问题: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时各有什么特点?
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中国队获得金牌数各有什么优点?
将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一下。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看法。
请学生试着给课本上的这两幅统计图表上名称。
2. 学习第二个例题
出示例题,让学生审题。
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把绘制好的统计图与同学交流,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并在活动中对自己的统计图进行修改和完善工作,加深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优点的进一步认识。
3. 议一议
出示问题:统计下面的数据用那种统计图比较合适?说明理由。
1) 某城市2000年至2004年的小学生在校人数。
因为是反映同一个城市的小学生人数在这几年之内过的变化情况,所以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好。
2) 某商场一年中各月份空调机销售量的变化情况。
因为是反映该商场在这一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空调机的销售量
发生变化的情况,所以用折线统计图更好一些。
3) 本校各年级学生人数
因为是反映同一时期几个并列的量之间的关系,所以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好。
4) 本班学生喜欢各种颜色的比例。
因为要反映的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所以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二、归纳总结
请学生针对本堂课经历的统计活动,读读自己的体会,对所学过的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三、布置作业
练一练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是本册最后一节关于统计的新课内容,是学生在已经掌握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用统计图来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想:
在本课的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只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点拨。
在出示例题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打算采用那一种统计图来描述,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提醒学生要很好的分工合作,保证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
最后请学生针对本堂课经历的统计活动,谈谈自己的体会,对所学的有关统计图表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