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及测量方法研究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很纠结?
• 儿童腺样体是呼吸道第一道防御门户, 在儿 童生长发育期内轻易摘除,会削弱鼻咽部的 局部免疫功能。 • 而病理性肥大的腺样体常并发多种疾病,后 果严重,应及时手术刮除。
谢谢各位
收工回家
N A
PAS值测量
• • • • 程万民等 测量60 例4~14 岁儿童,认为 A/ N 比≥0. 71 , PAS ≤3 mm , 为病理性肥大标准 和手术指征。
D
正常组镰刀形(图4)、刀鞘形(图5)为主
镰刀形、刀鞘形,腺样体厚度较薄,下缘凹 陷或平直,但均不下凸;
肥大组子弹形(图6)、山丘形(图7)为主
N
A’
A
B
• Elwary测量100 例3~7 岁即将行腺样体切 除术儿童的A/ N 比,并与100名正常儿童对 照, 发现肥大组A/ N 比为0. 652 ~0. 853 , 平均0. 713 ,而正常儿童组则为0. 499~0. 621 ,平均0. 583 ,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 义,并确定A/ N比在0. 68~0. 726 为中度肥 大,A/ N 比≥0. 73 为病理性肥大。 • 邹明舜报道106 例3~10 岁儿童,提出A/N 比≤0. 60 属正常,0. 61~0. 70 为中度肥 大,A/ N 比≥0. 71 为病理性肥大。 • 李东辉等分析136 例2~13岁儿童,结果认为 A/ N 比≤0. 66 为正常,大于0. 7 为肥大,大于 0. 8 为显著肥大。 • 程万民等测量60 例4~14 岁儿童,认为A/ N 比≥0. 71 ,PAS ≤3 mm 为病理性肥大标准和 手术指征。
儿童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指儿童的扁桃体、腺样体或者两者同时肥大。
以下是常用的CT诊断标准来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
1. 扁桃体肥大:一般使用Friedman分级系统来评估扁桃体肥大程度,该系统主要根据扁桃体与悬雍垂之间的距离来进行分级。
一般而言,扁桃体与悬雍垂之间的距离越大,表示扁桃体肥大程度越高。
2. 腺样体肥大: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可以使用下述指标:
- 腺样体后截面积:通过测量腺样体在鼻腔后方的横断面积,来评估其肥大程度。
一般来说,PSA值超过某个阈值,如0.45 cm²,被认为是腺样体肥大。
- 腺样体与鼻腔后壁的接触面积:通过测量腺样体与鼻腔后壁的接触面积,来评估其肥大程度。
一般来说,接触面积超过某个阈值,如75%或80%,被认为是腺样体肥大。
CT诊断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研究和医院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医生会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评估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程度和对患者的影响。
1/ 1。
腺样体肥大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腺样体肥大的影像学诊断分析目的观察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及A/N值测定的临床意义,为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DR、CT、MRI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常规扫描并测定A/N值。
结果15例患者采用DR检查,9例患者采用DR和CT检查,24例患者采用CT检查,2例采用CT和MRI检查。
50例怀疑腺样体肥大患者,DR测算结果2例A/N值≤0.60,5例A/N值为0.61~0.70,8例A/N值≥0.70;CT 测算结果5例A/N值≤0.60,10例A/N值为0.61~0.70,18例A/N值≥0.71;MRT 测算结果2例≥0.71。
结论DR、CT、MRI等影像学诊断及A/N值测定为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及手术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标签:腺样体肥大;DR;CT;MRI腺样体肥大指咽扁桃体增生,由于该病往往和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咳嗽同时发生,所以非常容易误诊或诊断不全。
本病儿童常见,成年人少见。
笔者采用DR、CT、MRI等影像学诊断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22例;年龄3~30岁,平均(12±2)岁,其中3~9岁为32例,10~15岁为11例,16~20岁5例,大于20岁2例。
以张口呼吸、睡眠打鼾为主要症状的27例,鼻塞、呼吸不畅15例,以耳闷、听力下降、涕中带血为主要症状的4例,咽部异物感、灼热感4例。
1.2方法DR:采用岛津RAD SPEED DR进行鼻咽侧位摄片,焦片距为120 cm,摄片条件为75 KV,25 mAs,50msec,CT:使用东软C3000DUAL 型双排螺旋CT 机,采取鼻窦冠状位扫描,检查范围包括额窦至蝶窦,层厚5 cm,层距5 cm,扫描条件为120 kV,160 mA,2. 0 s。
腺样体肥大ct分度标准

腺样体肥大CT分度标准主要依据腺样体组织占据呼吸气道的比例以及邻近结构的受影响程度进行划分。
以下是具体的分度标准和相关描述:
1.Ⅰ度(轻度肥大):腺样体组织占据呼吸气道的比例在25%以下。
此时,后鼻孔通畅,气道未受明显压迫。
2.Ⅱ度(中度肥大):腺样体组织占据呼吸气道的比例在26%~50%之间。
此时,气道部分受压,但尚未出现明显的阻塞症状。
3.Ⅲ度(重度肥大):腺样体组织占据呼吸气道的比例在51%~75%之间。
此时,腺体已经扩展至鼻腔后端和部分咽鼓管咽口,后鼻孔出现阻塞,可能出现张口呼吸、打鼾等症
状。
4.Ⅳ度(极重度肥大):腺样体组织占据呼吸气道的比例
超过75%。
此时,后鼻孔下缘及咽鼓管咽口等部位被遮挡,可能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睡眠障碍等症状。
除了上述分度标准外,还可以通过测量腺样体指数(A/N 比值)来评估腺样体肥大的程度。
腺样体指数是指腺样体组织占据鼻咽腔的横截面积与鼻咽腔总面积的比例。
A/N比值小于0.60为正常范围,0.60~0.70为中度肥大,大于0.70为重度肥大。
需要注意的是,腺样体肥大的分度标准和评估方法可能因不同的研究机构和医生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具体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进行综合分析。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螺旋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技术探讨

Di u s n a o tCT Vita d so yCT s si b u ru l c o En o c p ( VE)I gn e h oo yo e iti ma igT c n lg fP darc
Ade i a y e t o hy no d lH p r r p
h p r o h a in s D i g u l y Mcl d CT e h oo y wa s d t o d c n e a n t n tw r 2 c s so y e o s t a VE tc n lg s u e o c n u t x mia i o a d 3 a e f a o
术 对腺 样 体肥 大 患者 检 查 时合 理 调 整扫 描 参 数 、 制 成像 方 向 , 控 可取 得 对 临床 有 价 值 的 三 维重 建 影像 。 [ 键词 】 腺 样 体 肥 大 ; 旋 C 关 螺 T仿 真 内窥 镜 ; 内窥 镜 ; 像 质 量 ; 维 重建 鼻 成 三 【 国 图书 资 料 分类 号] R 4 【 献 标 识码 ] A 【 中 45 文 文章 编 号】 1 0 — 8 8 2 1 ) 1 0 5 — 2 0 3 8 6 (0 1 0 — 0 2 0
a eo y e rp y T esann aa ee e d s dpoel te f r o t ln ei g gd et n te3 d ni hp roh . h cn i prm t sw r aj t r r ,hnat nr l gt d t g r e ue p y e c o i h mai i ci ,h D n r o
L UAN i,W ANG un he g,LIHo - i Ha Ch -s n ng we。
16排螺旋CT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探讨

2 mm,螺距 1 . 0 ,先扫侧位定 位相 ,轴位扫描范 围包括 全组 副鼻窦及 中
耳乳 突。 1 - 3诊 断应用
u n d e r 2 y e a r s o f a g e [ J ] . I n t J P e d i a t r O t o r h i n o l a r y n g o l , 2 0 0 2 , 6 6 ( 3 ) :
选择2 0 1 0 年2 月至2 0 1 2 年2 月在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腺样体肥大
患J L 2 0 例 。本组2 0 例中, 男1 O 例 ,女 1 O 例 。年龄2 ~1 5 岁。
1 . 2 检查设备及方法
使用 西 门子 S o ma t o m E mo t i o n 1 6  ̄螺 旋C T 行鼻 咽部轴 位平扫+ 三
C T 与A / N值测 量观 察 鼻咽腔 的形 态及 临近 组 织的 损伤情 况 等 。 矢状 面最 佳层 面相 测量A / N 之 比值 ” l 2 ] 。C T 诊 断标准腺 样体 最大厚 度 ( A)与鼻咽腔前 后径 ( N)的比值 ( A / N) <0 . 6 为 正常 ,0 . 6 1 ~0 . 7 0 为 中度肥 大 ,A / N ̄ >0 . 7 1 为重度肥 大【 3 】 。 2结 果 本组2 0 例患儿 中 ,腺样体 肥大 中度 1 1 例 ,咽后壁 测量腺样 体肥大 A / NI ; L 值在 0 . 6 1  ̄ 0 . 7 0 间 ;重度 9 例 ;A / NI :  ̄ 值在 0 . 7 1  ̄ 0 . 8 9 间 ,其 中2 例 伴 明显 后鼻 孔 阻塞及 咽 隐窝和 咽鼓 管 口狭窄 属病 理性 肥大 。增厚 的 腺样 体形态显示 呈幕状 形2 例 ,圆弧 形状7 例 ,部 分下缘呈 平直状形 1 1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诊断及应用价值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诊断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CT在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应用价值。
方法55例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2~16岁。
其中6~12岁占62%。
以3 mm层厚、3 mm层距CT扫描鼻咽部。
结果腺样体肥大者CT轴位像显示鼻咽腔变形变窄,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厚度约12~24 mm,多左右对称,密度均匀,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受压变窄或消失,咽旁间隙清晰,邻近骨质无破坏。
伴扁桃体肥大28例,鼻窦炎23例,鼻甲肥大21例及中耳乳突炎10例。
结论CT检查能准确显示肥大腺样体、变形狭窄鼻咽腔及狭窄程度,同时显示其并发症。
是儿童腺样体肥大及并发症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鼻咽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本文收集我院近5年来经手术确诊的儿童腺样体肥大55例患儿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1,2]探讨其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5例中男31例,女24例。
年龄2~16岁,其中6~12岁占62%。
病史2个月~7年不等。
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通气不畅、打鼾、张口呼吸、鼻塞流脓涕、耳闷,听力减退,咽部不适、注意力不集中。
1.2 方法全部病例均以GE双排螺旋CT做鼻咽部横断平扫,对不配合患儿用水合氯醛镇静后扫描。
层厚3 mm,层距3 mm。
扫描条件:KV:120 KV,mA:160 mA,矩阵512×512,W:350 Hu,L:35 Hu,扫描范围包括全组鼻窦及部分乳突。
以横断图像与矢状定位像模拟X线侧位像作为测量。
2 结果2.1 CT表现部位均发生于鼻咽腔顶后壁。
侧位像软组织肿块从鼻咽顶部向鼻咽腔突入使之狭窄,轴位像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密度均匀,多左右对称,前缘光整或呈波浪状,咽隐窝、咽鼓管咽口变窄或消失;后鼻孔不同程度阻塞,咽旁间隙清晰,周围骨质无破坏;并发扁桃体肥大、鼻窦炎、鼻甲肥大及中耳乳突炎。
2.2 腺样体肥大轴位经线测量:12~16 mm 22例;17~20 mm 20例;>20 mm 13例。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诊断

CT i g o i fa e o d h p r r p y i h l r n d a n ss o d n i y e t o h n c i e d
W N h —mn( TR o Taio a C ie dc o ilfB oi ir t ,nCt,inn3 10 , hn ) A GZ i i C om,rdt nl hns Mei n H s t ad si , i T f 08 0 C i i e i e pa o D tc 0 y ai a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与MRI影像诊断

➢Ⅲ型, Ⅰ型并发分泌性中耳炎,除Ⅰ型的CT 表现外,还有咽鼓管咽口粘连狭窄及中耳乳 突积液即分泌性中耳炎的表现。文献报道,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咽鼓管非机械性 阻塞等,都是小儿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见病因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甚 至耳聋,耳聋为传导性耳聋。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 与MRI影像诊断
CT扫描方法
• 常规OML (听眦线)鼻咽部轴扫, 扫描体位: 标准仰卧头颅正 位;扫描参数: OML 基线, 层厚3mm/5mm, 螺距1.0。扫描 范围: 以侧位作为定位线, 包括中耳乳突进行螺旋方式扫描, 部分进行静脉增强扫描。
• 以蝶- 枕骨结合面为基点, X 射线垂直穿过腺样体( 即是通 过腺样体的最大厚度的截面) 进行冠状位扫描。
正常腺样体CT影像
• 在标准CT 轴位像长方形 。
• 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清晰 或隐约可见, 双侧对称, 鼻 后孔大部分畅通, 咽旁间隙 清晰, 邻近骨质无破坏。
CT分型
• 儿童腺样体肥大依据CT 表现分为3 型:
➢Ⅰ型单纯型,仅表现为鼻咽顶后壁增厚,形成肿块,前缘平直或略凹陷,堵塞后鼻孔,鼻咽 腔变形、狭窄,上气道变窄,临床表现为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等。
正常腺样体MRI
• 正常组镰刀形、刀鞘形为主。
肥大腺样体MRI
• 肥大组子弹形、山丘形为主。
MRI诊断优点
• SET1WI 鼻咽部正中矢状面图像上,由于采取薄层断面成像可以直观显示腺 样体本身,清晰显示蝶骨体与枕骨斜坡之间的软骨接合部、鼻后孔间隙、鼻 甲、硬腭与软腭上缘的交界面、软腭、会厌软骨等结构,非常容易画出A 线 及N 线,及测量PAS ,同时了解鼻后孔间隙、鼻甲大小、软腭厚度及后突程度, 利用MR 电影可动态观察鼻咽部随呼吸运动的情况,大大丰富了诊断信息。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肥大组
• 在标准CT 轴位像上, 鼻咽气腔均不同程度变形变窄 ( 图7, 8) , 不规则形, 横条形, 完全闭塞。增大的腺样 体呈软组织密度, 均匀一致, 与头长肌相近, 呈弥漫性 肿块形( 图9) 、嵌入鼻后孔肿块形( 图10) 、单侧肿块 形( 图11) , 静脉增强扫描呈轻- 中度强化。
鼻咽气腔形态
肥大组:子弹形、山丘形,腺样体饱滿、下凸,象山 丘样突出。在冠状面上腺样体表现为“马鞍形”和 “倒置梯形”。
MRI诊断优点
• 首先,在MR SET1WI 鼻咽部正中矢状面图像上,由 于采取薄层断面成像可以直观显示腺样体本身,清 晰显示蝶骨体与枕骨斜坡之间的软骨接合部、鼻 后孔间隙、鼻甲、硬腭与软腭上缘的交界面、软 腭、会厌软骨等结构,非常容易画出A 线及N 线,及 测量PAS ,同时了解鼻后孔间隙、鼻甲大小、软腭 厚度及后突程度,利用MR 电影可动态观察鼻咽部 随呼吸运动的情况,大大丰富了诊断信息;
鼻咽后气道宽度(PAS) 软腭表面与腺样体表面最凸点之间有效气道
宽度、作为PAS宽度 (图中a’) 鼻咽口气道宽度是鼻咽最小气道宽度。
PSA宽度参考值:
• 在10mm以上者属正常范围. • 6~10mm视腺样体生理性或中度肥大, • ≤5mm时,可认为腺样体重度肥大。 • PAS≤3mm时,患儿多有张口呼吸. • 因此,有文献报道认为当A/N值≥0.71,
• 邹明舜报道106 例3~10 岁儿童,提出A/N 比≤0. 60 属正常,0. 61~0. 70 为中度肥 大,A/ N 比≥0. 71 为病理性肥大。
• 李东辉等分析136 例2~13岁儿童,结果认为 A/ N 比≤0. 66 为正常,大于0. 7 为肥大,大于 0. 8 为显著肥大。
• 程万民等测量60 例4~14 岁儿童,认为A/ N 比≥0. 71 ,PAS ≤3 mm 为病理性肥大标准和 手术指征。
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的CT表现

小儿腺样体肥大30例的CT表现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腺样体肥大的CT表现,探讨其应用价值。
方法:30例患儿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11岁,以5mm层厚、5mm层距CT扫描鼻咽部。
结果:增殖腺样体指数为0.60~0.69的患儿4例,等于0.70的患儿3例,>0.70而<0.80的患儿15例,>0.80的患儿8例,均伴有鼻咽腔狭窄。
咽鼓管狭窄或消失8例。
CT显示并发症扁桃体肥大11例,副鼻窦炎14例,下鼻甲肥大24例,中耳乳突炎4例。
结论:CT检查能全貌准确显示增殖腺样体及变形狭窄鼻咽腔,同时显示其并发症。
CT扫描是确诊儿童腺样体肥大的重要检查方法。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体层摄影术X线现将近3年来确诊的小儿腺样体肥大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其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探讨其应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3~11岁,其中3~6岁18例,6~9岁7例,9~11岁5例。
病史1个月~6年不等。
主要临床表现,睡眠时打鼾就诊5例,鼻塞、张口呼吸4例,鼻塞、流涕、一侧耳流脓2例,鼻塞流脓涕就诊8例,鼻出血就诊5例,鼻塞不适就诊6例。
血常规检查2例见血白细胞升高,其余均未见异常。
方法:全部病例均以GE Prospeed AI CT机做常规鼻咽部横断平扫,层厚5mm,层距5mm,扫描范围包括副鼻窦。
不合作患儿睡眠或10%水合氯醛灌肠镇静,对非扫描体部要求用铅皮保护。
确定腺样体是否肥大的测量方法[1]:①计算腺样体指数:把蝶枕缝或蝶枕骨结合层面定位C0层面,向足侧依次定位C5、C10、C15。
测量C10、C15层面鼻咽腔中线处后壁骨质前缘至梨骨后缘间距为鼻咽腔矢状径Ncx,咽腔后壁骨质前缘至咽后部软组织前缘为咽后部软组织的矢状径Acx,即Ac10、Nc10、Ac15、Nc15,计算(Ac10/NC10+Ac15/Nc15)/2,结果定位腺样体指数。
②测量腺样体最大径线:侧位X相测量咽后软组织影的最大径线。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分析

• CT 观察与测量方法: ①标准CT 轴位, 主要 观察鼻咽腔的形态, 腺样体大小与形态, 咽 隐窝、咽鼓管咽口、圆枕、鼻后孔的阻塞 情况, 翼内外板( 肌) 、咽旁间隙, 邻近骨质 有无破坏, 鼻旁窦、中耳乳突等12项结构。 • ②以通过蝶- 枕结合层面的冠扫作为测量层 面, 选择腺样体最大截面及上、下相邻层面 等3 个层面测量( 图1, 2) , 并求出平均值; 或 正中矢状面测量腺样体厚度与鼻咽气腔前 后径的比值; 鼻咽气腔有效气道的前后径大 小; 鼻咽气腔有效面积。 • ③同层动态CINE, 利用GE 公司Hispeed AW工作站, 选择任意3 个层面测量( 图3, 4) , 求两两之间的面积最大差值( △S=118.0491.15) 。
病理
• 儿童腺样体肥大是鼻咽部腺样体因慢性炎 症刺激发生病理性肥大,导致鼻咽腔及气道 狭窄,当腺样体肥大堵塞鼻咽通气道的70 % 时,则影响邻近器官功能或全身健康,称为腺 样体肥大,多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 同时存在。伴发OSAHS(阻塞性呼吸睡眠 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
腺样体肥大的常见症状
肥大组:子弹形、山丘形,腺样体饱滿、下凸,象山 丘样突出。在冠状面上腺样体表现为“马鞍形”和 “倒置梯形”。
MRI诊断优点
• 首先,在MR SET1WI 鼻咽部正中矢状面图像上,由 于采取薄层断面成像可以直观显示腺样体本身,清 晰显示蝶骨体与枕骨斜坡之间的软骨接合部、鼻 后孔间隙、鼻甲、硬腭与软腭上缘的交界面、软 腭、会厌软骨等结构,非常容易画出A 线及N 线,及 测量PAS ,同时了解鼻后孔间隙、鼻甲大小、软腭 厚度及后突程度,利用MR 电影可动态观察鼻咽部 随呼吸运动的情况,大大丰富了诊断信息; • 其次,MR 扫描不受体位影响,可行任角度断面扫描 与图像重建,从而保证其正中矢状面图像的质量; • 第三,MR 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无X 线辐射危害,不影 响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
鼻咽部CT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和分级判定

鼻咽部CT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和分级判定目的探讨鼻咽部CT片对儿童期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310例怀疑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均进行鼻咽部CT横断位扫描,在CT定位片上测量腺样体上下径的最大值、鼻咽腔的上下径最大值及后气道宽度,腺样体上下径最大值记作A,鼻咽腔上下径记作N,A/N比值用于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后气道(PAS)宽度直接测量。
结果大多数儿童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厚,55例患儿的A/N≤0.57,111例患儿的A/N在0.58~0.67之间,154例患儿的A/N≥0.68,同时后气道宽度PAS≤4.5mm的80例,最小直径约1.62mm;4.6~10mm的140例;≥10mm的90例。
结论鼻咽部CT片是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简单和经济的一种检查方法,在其定位片上可以直观准确的测量。
标签:儿童;腺样体肥大;后气道;CT;横断位;分级腺样体肥大是儿童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对于腺样体肥大常规的检查方式是鼻咽镜和间接喉镜检查。
但由于小儿咽腔狭小,咽部刺激重等原因,儿童难于配合,检查相对困难且欠准确。
笔者利用CT进行鼻咽部很到位扫描,其定位片能良好显示鼻咽腔宽窄情况,并通过其测量腺样体最大上下经(Adenoid,A)厚度和鼻咽腔最大上下经(Nasopharyngeal,N)宽度以及后气道间隙(Pharyngeal Airway Space ,PAS)的宽度,用A/N值及PAS宽度评估腺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腺样体肥大提供可靠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310例怀疑增殖体肥大的患儿,男189例,女121例;年龄2岁~14岁,平均6.4岁。
以张口呼吸和睡眠打鼾为主要症状的235例,鼻阻、咽痛40例;上颌窦压痛22例,以听力下降、耳闷或耳部有分泌物为主要症状的13例。
其中121例行鼻内镜检查提示腺样体肿大程度为2+~4+,41例行腺样体切除术,269例经内科保守治疗。
1.2 摄片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单排螺旋CT进行鼻咽部横断位扫描,层厚3mm,层距3mm。
儿童腺样体肥大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讲课【72页】

厚3mm/5mm, 同层连续动态扫描, 间隔时间1~3s。
第三十七页,共72页。
CT 观察与测量方法
• ①标准CT 轴位:主要观察12项结构 • 鼻咽腔的形态 • 腺样体大小与形态
• 咽隐窝
• 咽鼓管咽口 • 圆枕 • 鼻后孔的阻塞情况 • 翼内外板
• 为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耳聋为传导性耳聋。
第四十七页,共72页。
肥大组
• 标准CT 轴位像: • 鼻咽气腔均不同程度变形变窄( 图7, 8) , 不规则形,
横条形, 完全闭塞。 • 增大的腺样体呈软组织密度, 均匀一致, 与头长肌相
近, 呈弥漫性肿块形( 图9) 、嵌入鼻后孔肿块形( 图 10) 、单侧肿块形( 图11) 。 • 静脉增强扫描呈轻- 中度强化。
• 意义:>13mm, 就会出现鼻咽腔 气道变窄,甚至 闭塞。
AA
’
B
第十九页,共72页。
鼻咽侧位片的测量方法(二)
• 腺样体-鼻咽腔
比率A/N值:
(1)1987年 Elwany提出鼻 咽腔的宽度(N)
测量方法:
硬腭后端 至翼板与颅底 交点间的距离 为鼻咽腔的宽 度。
第二十页,共72页。
鼻咽侧位片的测量方法(二)
第四十三页,共72页。
鼻咽气腔形态
•
梯形
长方形
第四十四页,共72页。
分型
• 儿童腺样体肥大依据CT 表现分为3 型: • Ⅰ型(单纯型): • CT表现:
• 为鼻咽顶后壁增厚,形成肿块
• 前缘平直或略凹陷,堵塞后鼻孔
• 鼻咽腔变形、狭窄,上气道变窄。
• 临床表现: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诊断解析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CT诊断邢成颜,翟峰,许昌,李泉,杨青霖关键词:腺样体【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腺样体肥大的价值及标准。
方法分析正常者与腺样体肥大者的CT图像,观察测量鼻咽气腔及后壁软组织,计算腺样体指数。
结果腺样体肥大者CT轴位像可见鼻咽气腔变形变窄,后壁软组织左右侧对称性增厚,密度均匀,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多数隐约可见,少数显示不清,咽旁间隙清晰,邻近骨质无破坏,后鼻孔不同程度受阻塞,多与鼻旁窦炎、中耳炎、扁桃体肿大并发,腺样体指数≥0.70。
结论 CT诊断腺样体肥大明显优于鼻咽镜检查及鼻咽侧位片测量。
【关键词】腺样体,肥大;计算机断层摄影CT diagnosis of adenoid vegetation in childXING Cheng-yan,ZHAI Feng,XU Chang,et al.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inzhou Medical College,Binzhou 256603,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and standards of computed tomography(CT)in diagnosing adnoidvegetation.Methods Analysing CT imagings of normal and vegetation of adenoid,observing to measure nasopharynx air space and retropharyngeal wall soft tissue and calculating adenoids index value were carried out.Results On the CT transverse imaging of adenoid vegetation,nasopharynx air space was deformed and narrow,retropharyngeal wall soft tissue was thickened symmetricly,the density was even,the major of pharyngeal recess and pharyngeal opening of auditory tube was ambiguous therefore,minority was not pure,parapharyngeal space was clear,the close bones had no breakage,the posterior nostril suffered to jam in the different degree accompanied with sinusitis,middle-ear infection,tonsil s swollen.Adenoids index number was ≥0.70.Conclusion CT is much better than both the nasopharyngoscope examination and the lateral X-ray plain film measurement of nasopharyn in diagnosis of adenoidvegetation.【Key words】 adenoid,vegetation;computed tomography腺样体肥大在儿童中很常见,临床常根据症状、鼻咽镜检查及鼻咽侧位片测量等方法来确诊[1],CT检查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腺样体肥大CT表现

腺样体肥大CT表现:主要为鼻咽顶后壁区增厚软组织密度影,内质尚均,边界欠清,平扫密度均匀,增强后可见均匀一致的中度强化,一般无坏死。
体积稍大者常伴双侧咽鼓管咽口、咽隐窝消失,后鼻孔填塞,咽旁间隙一般尚清,无骨质破坏,时常伴发双侧副鼻窦炎性改变。
注意与鼻咽癌、淋巴瘤、血管纤维瘤、结节病等鉴别。
CT扫描可判断腺样体的部位及大小,还有助于与鼻咽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为手术提供很有利的方便条件鼻咽增殖体肥大者其厚度应超过后鼻孔高度(硬腭后端至颅底面)一半显著者可见后鼻孔或鼻咽气道明显狭小或闭塞。
x诊断学第三册508页腺样体与咽腔之比不能大于1/2,超过此值肯定为增大.以前我在一个贴上也发表了我的意见:现行书上只有X线的标准,但现在大多医院已经用CT取代了X线(可能是时代进步)——从受线量上讲可以理解!CT与MRI大学课本没有标准,只说增大。
查了一解剖书12岁以前咽部淋巴结都是大的,生理性的,大小5MM,以后才渐缩。
而到医院就诊的都是因扁桃体及腺样体原因打鼾,影响呼吸睡眠的(严重可影响生长发育),这时我们多报增大。
以鼻窦炎来就医的,我们基本没人报其增大,可一留心,也个个大。
记得可上斑时读过一篇小文章,作者是谁没记住!————说腺样体前后径大16MM以上算大,实际工作中,12岁以前小孩基本都大,就别说X线上的5MM了。
故,当是我也说只要临床有典型症状的,我们就说腺样体增大!——其实一般都大(12岁以前)-生理性的;有症状就叫增大——姑且说为-病理性的。
如果小孩咽腔先天就小呢?再都小孩扁桃体发炎增大太常见了,又加重或混淆临床症状。
一家的看法,只为大家提供个思路!共勉之!腺样体前缘到枕骨斜坡的距离与气道前缘到腺样体前缘距离的比值大于0.7即可诊断。
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

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腺样体肥大(AdenoidHypertrophy)是指鼻咽部腺样体组织的增生和肥大,是小儿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之一。
腺样体肥大常常引起鼻塞、喉咙痛、咳嗽、打鼾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睡眠和听力。
因此,对腺样体肥大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腺样体肥大的CT诊断标准。
一、CT检查CT检查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方法之一。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鼻咽部的解剖结构和腺样体的大小,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在进行CT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患者应保持平躺位,头部稍微后仰,以便于CT机器扫描。
2. 应使用薄层扫描,一般为1mm,以便于观察细微的结构。
3. 应选择合适的CT增强方式,以增强腺样体的显示效果。
二、CT诊断标准1. 腺样体肥大的大小腺样体肥大的大小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腺样体横断面积≥0.3cm或垂直直径≥5mm可诊断为腺样体肥大。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认为,腺样体横断面积与年龄和身高有关,应根据不同年龄和身高制定相应的标准值。
2. 腺样体肥大的形态腺样体肥大的形态也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腺样体形态为三角形或梯形,上缘与后鼻孔平行,下缘与软腭平行。
如果腺样体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或者向下突出,就可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
3. 腺样体肥大的密度腺样体肥大的密度也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腺样体密度较低,与周围软组织相似。
如果腺样体密度增高,就可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认为,腺样体密度与腺样体炎症的程度有关,密度增高可能是炎症反应的表现。
4. 腺样体肥大的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腺样体肥大的形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也是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腺样体与周围结构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如果腺样体肥大,就会挤压周围的结构,如鼻咽后壁、咽喉部和听管口等,造成相应的症状。
因此,应仔细观察腺样体与周围结构之间的关系,以便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三、结论腺样体肥大是小儿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之一,CT检查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方法之一。
副鼻窦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

副鼻窦腺样体肥大ct诊断标准
副鼻窦腺样体肥大的CT 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腺样体厚度:腺样体肥大通常表现为腺样体的厚度增加。
一般认为,腺样体厚度超过10 毫米可以考虑为腺样体肥大。
2. 鼻咽腔宽度:CT 检查可以测量鼻咽腔的宽度。
当腺样体肥大时,鼻咽腔可能会变窄,宽度减小。
3. 周围结构受压:腺样体肥大可能会对周围结构产生压迫,如压迫咽鼓管、阻塞后鼻孔等。
CT 可以显示这些结构的受压情况。
4. 副鼻窦病变:副鼻窦腺样体肥大可能伴随副鼻窦的炎症或其他病变。
CT 可以观察副鼻窦内是否有积液、黏膜增厚或骨质异常等。
5. 腺样体形态:腺样体的形态也可以作为诊断标准之一。
正常的腺样体应该是均匀、平滑的。
如果腺样体表面不平整、有结节或分叶,可能提示腺样体肥大。
需要注意的是,CT 诊断只是辅助手段之一,医生还会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腺样体大小也会有所差异,因此诊断时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
如果对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或治疗有疑问,建议咨询耳鼻喉科医生以获得更专业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ee fnsp ayga a pc ao (/ a o f cv n r rp s r rda ee fnspay ga arsae( a e m tro aoh rne i sae rt A N rt) et e at o-oti i tro ao hrn e i p c D vl ) l r i i ,e i e i eo m l u, e et esco a aeso nsp ayg a arsae (n n ie neo n o y a c CN T ( eecr e u t f c v et n la f ao hrn el i p c S )ad dfr c fS n dnmi I E C /S i il t ' e X )w r ar d o ta i
D: — . 1 28 mm;n 0 9 .6 m ; S :  ̄ 78 m 2 △S 0 3 . m 正 常 组 5 例 , / 0 4 0 1 D: . — 22 :  ̄ 25 m ; 4 0 A N:. — . ; 75 1 . 3 6 mm;n 2 78 — 2 . mm ; : S : 1 . 6 3 8 △S 7 9
(e ate to T MR ,Wu a hde ’ H sil Dpr n fC & I m hn C i rn s o t ,Wua 3 0 6 hn) l pa hn 4 0 1 ,C ia A src:O jcie o epo h l i au fC nf tt n ad m to so aue n o dn i vgt‘ b tat bet :T xlr t ci c v e o T mai s i n ehd fmesrmet fae o eea v e e na l l e ao d
CT ma ie t to n a u e n f a e o d h p rr p y i h l e n f sa i n a d me s r me t o d n i y e t o h n c i dr n
WANG F n ,S a g HA0 Ja — o in b
158 ̄ 7 . m 7 .7 2 40 m 。结 论 : 样 体 C 2 腺 T检查 方 法 较 x线 侧 位 平 片 信 息 量 大 、 咽 腔 结 构 显 示 清 晰 , 其是 C N 鼻 尤 I E可 以 帮 助 了解 鼻 咽 腔 随 呼 吸 时 动 态 变化 。正 中矢 状 面 腺样 体厚 度 与 鼻 咽 气 腔 前 后 径 的 比值 、 咽 气 腔有 效气 道 的前 后 径 D 值 是评 价 腺样 体 肥 鼻
床 确 诊 为 腺样 体 肥 大 且 行 刮 除手 术 治 疗 的 儿 童 术前 分别 进 行 鼻 咽 部 C T扫描 和 同层 动 态 C T电影 扫 描 (I E) C N 。通 过 蝶一 骨 结 枕
合部层面 , 测量 正 中 矢状 面腺 样 体 最 大 厚 度 与鼻 咽气 腔 前 后 径 的 比值 ( / 、 咽 气 腔 有 效 气 道 的前 后 径 D值 、 咽 气 腔 有 效 AN)鼻 鼻 截 面 面 积 (n 、 层 动 态 CN S )同 I E扫描 鼻咽 气 腔 截 面 面 积 改 变 差值 ( )并 与 同龄 同性 别 健 康 儿 童 进 行 比较 。结 果 : 腺 样 体 肥 △S , ① 大在鼻咽部 C T轴 位 上 主 要 表 现 为 3种 形 态 : 漫性 肿 块 形 、 侧 肿 块 形 、 入 鼻 后 孔 肿 块 形 ; 肥 大 组 5 弥 单 嵌 ② 0例 ,, 06 — . ; A N:.1 08 6
重庆维普
生 呈 兰墅 旦 里 堡垫 查
第 1卷 9 第6 h l e Ian,08V19N. 期J iCn dmg g20, o1 o C n iM i ., 6
・
3 8l・
论 著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 C T表现及测量方法研究
王 芳 , 剑 波 邵
大 的重 要 依 据 , A N .1D ̄3 m 时 可 视 为儿 童 腺 样 体 病 理性 肥 大 指 征 。 当 , ≥07 , m
【 键 词 】 鼻 咽 ; 大 ; 童 ; 层 摄 影 术 , 线计 算 机 关 肥 儿 体 x
【 图分 类 号】 R 6 .; 844 中 7 63 R 1.2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编 号 】 1 0— 02 2 0 )6 0 8 — 4 文 0 8 16 (0 80 - 3 10
40 1) 3 0 6 ( 汉 市 儿 童 医 院 C ・ R 影像 科 , 北 武 汉 武 TM I 湖
【 要】 目的 : 讨 儿 童 鼻 咽 部腺 样 体 肥 大 的 C 摘 探 T表 现 、 量方 法 及 临床 应 用 价值 。材 料 与方 法 : 5 测 对 0例 9个 月一 4岁 经 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