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第二章s
形式逻辑(第二章(新))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概念的种类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一、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印刷品。
种属性的概念,也叫肯定概念。
种属性的概念,也叫否定概念。
用范围。
或者说是正、负概念死亡具体事物,还是依附于事物的属的具体事物,故又称具体概念。
种性质或关系。
的概念究竟是实体概念还是属性概仿佛把严寒拒之门外,屋里洋溢着春的气息实体概念,两眼发花,可依然坚守在阵属性概念概念间的关系的。
关系的方法。
人是律师。
国人。
洲人,两个法国人,五个商其中法国人不经商。
那么,单身名女人的反变关系:概念外延的大小外延就会随之缩小;相外延就会相应扩大。
即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二、概括和限制1.概念的概括: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外延较小的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属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
例如:38号黑色无带的牛皮鞋——牛皮鞋——皮鞋——鞋我国的直辖市——我国的城市——城市概念概括的特点:在于概念外延的扩大,即使概念外延指称的对象数量增多。
三、定义问题:什么是电视机?弟弟:电视机就是有电视的机器。
哥哥:电视机是教育工具。
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学科学、学外语、学唱歌。
姐姐:电视机是文娱工具。
因为它经常播送音乐、电视、戏剧节日等。
妈妈:电视机是一种接收用黑白电视的设备。
奶奶:电视机不是收音机。
爷爷:电视机是小电影。
爸爸:电视机是用来接收电视广播的装置。
产品。
项的外延。
项的外延。
规则2被定义项。
定义项。
定义项。
概念的定义。
【Ds 就是Dp】。
)的概念。
规则4裂现象。
通过对此种现象的思通人遵守“底线伦理”。
底线伦理”的定义最合适?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的行理就是该大厦的基础部分。
四、划分代的”。
还是戏剧等。
是按国别的,后者是按时代的。
形式逻辑期末复习-第二章-蔡倩雯

形式逻辑期末复习第二章:判断一.什么是判断?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判断的逻辑特征:1.首要逻辑特征: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
2.另一基本逻辑特征:任何一个判断都是或真或假的。
三.判断的语句表达:一般陈述句都直接表达判断。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一般不表达判断。
(判断和语句关系:同一判断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
同一语句可以表达不同的判断。
)四.判断的逻辑类别: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直言判断特称肯定判断(性质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简单判断非模态判断关系判断:对称性关系判断,传递性关系判断复合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判断真值模态判断模态判断规范模态判断五.性质判断的理解与运用1.性质判断的概念:是断定客观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2.性质判断的结构: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组成。
主项:指在判断中被反映或被断定对象的概念。
(用S表示)谓项:指在判断中对被反映对象或被断定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某种性质的概念。
(用P 表示)联项:指在判断中联结主项和谓项的概念“是”和“不是”(判断的质:判断的肯定或否定)全称量项量项:指在判断中表示主项范围或数量的概念特称量项单称量项3.性质判断的类型(1)全称肯定判断(包括单称肯定判断,是一种特殊的全称肯定判断)逻辑形式:SAP或A(2)全称否定判断(包括单称否定判断,是一种特殊的全称否定判断)逻辑形式:SEP或E(3)特称肯定判断逻辑形式:SIP或I(4)特称否定判断逻辑形式:SOP或O5.同素材四种性质判断间的真假制约关系(1)反对关系:指的是全称肯定判断(A)与全称否定判断(E)之间的关系。
(当一个判断为真时,另一个必定为假的,当一个为假时,另一个真假不定。
简而言之,两者可以同假,不能同真。
)举个例子:a.这次考试所有的同学都是及格的。
b.这次老师所有同学都是不及格的。
如果说a是真的,则b是假的;如果说b是真的,则a是假的。
形式逻辑第2章

概念的真假与概念的实虚不是一回 事,也就是说,无论实概念还是虚 概念都存在真假问题。
例如:
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实概念;真概 念) 国家是领土、人口、主权的复合体。(实 概念;假概念)
鬼神是有能力对人赐福降灾的真实存在。 (虚概念;假概念) 鬼神是人们对某些外界现象的歪曲反映。 (虚概念;真概念)
五、正概念与负概念
1.正概念,也称肯定概念,是反映事 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2.负概念,也称否定概念,是反映事 物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带有“无”、“不”、“非”等字样的 并非都表示负概念,要看这些词是否当 作否定词来使用。 否概念的外延随着论域的变化而变化。 所谓论域,就是人们谈话、讨论问题、 写文章时所涉及的对象范围。
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 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定义是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及定义联项 三个部分构成。 商品 是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下定义项 定义的逻辑形式可表述为:Ds就是Dp
2.定义的种类
真实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的特性或本质来明确概念内涵的定义。 语词定义:就是说明或规定语词意义 的定义。它是一种从语词意义方面来 揭示对象的本质属性或明确概念的内 涵的逻辑方法。
1.内涵
内涵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 特性或本质,即概念的含义
2.外延
外延指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反 映具有该特性或本质的对象究竟有多 少。
思维对象之间,由于属性的相同或相异, 会形成不同的类。类即具有相同属性的 思维对象的统称。 每一类思维对象所包含的具有该类本质 属性的具体对象,叫作该类的分子
六、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1.实体概念是反映具体事物的 概念。 2.属性概念是反映事物属性的 概念。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形式逻辑第⼆章概念第⼆章概念[学习提⽰]这⼀章介绍有关概念得知识。
通过本章得学习,要在理解概念得定义、概念得基本特征内涵与外延、概念得种类及概念间得关系等基本理论得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定义、划分、限制与概括等有关明确概念、运⽤概念得逻辑⽅法,以提⾼在思维过程中正确理解概念、准确使⽤概念得能⼒,防⽌进⾏判断、推理时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得逻辑错误。
第⼀节概念概述⼀、什么就是概念概念就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得思维形式。
1、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切客观事物都可以就是⼈类认识与思维得对象,我们称之为思维对象。
概念可以反映⼀切思维对象。
概念就是通过反映思维对象得特有属性来反映思维对象得。
事物得属性包括事物得性质及事物得关系两⽅⾯。
如事物得形状、颜⾊、⽓味、动作、美丑、善恶、优劣、⽤途等都就是事物得性质。
⼤于、⼩于、压迫、反抗、朋友、热爱、同盟、⽭盾等就是事物得关系。
事物得性质及事物得关系,在逻辑学中统称为事物得属性,任何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任何属性⼜都就是属于某种事物得。
事物得属性有得就是特有属性,有得就是共有属性。
事物得特有属性就是指为⼀类事物所独有⽽别类事物所不具有得属性。
⼈们就就是通过事物得特有属性来区别与认识事物得。
如两⾜、⽆⽑、直⽴⾏⾛、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与使⽤⽣产⼯具进⾏劳动等就是“⼈”得特有属性,从⽽将“⼈”与其她⾼等动物区分开。
⽽有五官、四肢,我们称为共有属性。
共有属性没有区别性。
在特有属性中,有些就是本质属性,有些就是⾮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就是决定⼀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区别于其她事物得属性。
某事物固有得规定性与它与其她事物得区别性就是本质属性得两个特点。
本质属性⼀定就是特有属性,⽽特有属性不⼀定就是本质属性。
⼈类得认识就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得,对事物本质属性得把握就是在认识发展与深化得过程中形成得,因此,概念对对象本质属性得反映也经历了⼀个由粗浅到深刻得过程。
如:⼈——“⽆⽻⽑⽽会直⽴⾏⾛得动物”→“能制造与使⽤⽣产⼯具、具有思维能⼒得动物”。
形式逻辑》(金岳霖)读书笔记

形式逻辑》(金岳霖)读书笔记附目录:第一章形式逻辑的对象和作用第一节形式逻辑的对象第二节形式逻辑、数理逻辑与辩证逻辑第三节形式逻辑的作用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特征第二节概念与语词笫三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第四节概念的种类第五节概念间的关系第六节定义什么是定义真实定义语词定义真实定义与语词定义的关系定义的规则第七节划分什么是划分划分的规则二分法划分与定义的关系习题第三章判断第一节判断的特征笫二节判断与语句第三节判断的种类第四节性质判断及其相互关系性质判断的形式A.E、I、O之间的真假关系第五节A、E、I、O的主项与谓项周延问题第六节关系判断及其相互关系关系判断的形式关系的对称性关系的传递性关系判断的量项笫七节假言判断第八节选言判断第九节联言判断第十节负判断第十一节各种复合判断之间的关系第十二节模态判断第十三节儿种特别的判断形式习题第四章演绎推理第一节推理的特征第二节推理的种类与演绎推理的特征第三节性质判断的推理:(一)直接推理换质法换位法换质位法附性法第四节性质判断的推理:(二)三段论三段论的定义与组成三段论的规则三段论的格与式三段论的还原省略三段论与复合三段论有关三段论的儿个问题第五节关系判断的推理第六节复合判断的推理假言推理选言推理联言推理二难推理儿种常见的以假言判断、选言判断和联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笫七节模态推理习题第五章归纳法第一节归纳法的特征第二节观察、实验与一些整理感性材料的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笫三节简单枚举法与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法完全归纳法第四节类比法第五节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求因果联系的五种方法第六节概率与统计概率统计方法应用统计方法时常见的错误第七节假说假说的性质假说的发展假说的作用第八节归纳与演绎的关系习题第六章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第一节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一般性质第二节同一律第三节矛盾律第四节排中律习题第七章论证笫一节论证及其作用第二节论证的组成第三节论证的种类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第四节论证的规则关于论题的规则关于论据的规则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第五节反驳笫六节儿种不正当的论证和反驳的手法习题附录逻辑史资料第一节弓I言第二节古话腊奴隶社会时期的逻辑学说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斯多阿派与伊壁鸠鲁派的逻辑学说第三节欧洲中世纪封建主义时期的逻辑学说第四节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逻辑学说培根的归纳逻辑《波尔罗亚尔逻辑》康德的逻辑学说穆勒的归纳逻辑莱布尼兹到布尔的数理逻辑第五节中国逻辑思想的发展公孙龙的逻辑思想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荀况的逻辑思想汉以后逻辑思想的发展第一章第一节pl-7读书笔记1 •形式逻辑的定义:是一门以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也涉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目录《形式逻辑》(金岳霖)课后习题............................................................................第二章概念....................................................................................................................1.01说明概念的特征和作用。
......................................................................................1.02形式逻辑为明确概念和准确地使用概念提出了那些方法?明确概念和准确地使用概念要注意那些问题?..............................................................................................................1.03说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1.04为什么说概念的内涵是对事物特有属性的反映,而不是事物特有属性本身?1.05指出下列各概念的内涵和某些外延:..................................................................1.06指出下列各句中,括号里的话是由内涵方面或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1.07对下列各概念进行一次限制和一次扩大:..........................................................1.08下列各组概念从前到后,作为连续的限制或扩大,是否正确,为什么?......1.09说明下列各句中带括号的概念是哪一种概念:..................................................1.10什么是形式逻辑所研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明下列各句子中带括号的概念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1.11指出下列各概念的矛盾概念和反对概念:..........................................................1.12什么是论域?下列各句中带括号的概念的论域是什么?..................................1.13说明真实定义和语词定义的区别和作用。
形式逻辑教案(经典)

《形式逻辑》教案第一章绪论各位同学好!这个学期里,我们将一起进行一场神奇的逻辑之旅,这场旅行首先从一句古老的话开始,这就是:认识你自己。
这是镌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殿里的一句著名的话,它是告诫人们要不断地去探索人存在的意义,去追求人生的价值,弄清人的本质。
生命只有在不断的反思和观照中才能向前发展,人类只有永不停息的去认识自己,才能不断进化前进。
作为个人而言,认识你自己也是获得成熟的思想、稳定的心态、前进的动力以及个人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古到今,人类对自我存在的思考从未停止过,从笛卡尔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我思故我在”;到尼采所宣称的:“我是太阳”。
从萨特的“存在即是合理”到海德格尔的“生命是诗意的栖居”,人类在不断的思索中走向高度的文明。
甚至连成龙在电影《我是谁》中也在思考,提出当一个人的名字、血缘、资历都不重要时,人到底是什么……法国雕塑家罗丹作品著名雕塑“思考(想)者”的永恒姿态代表了人类永不停止的对自身的思索,逻辑学正是起源于人类理智的自我反思。
人,从最初只会发出简单的音节,到拥有严谨缜密的思维,这个过程离不开逻辑能力的发展。
逻辑学,所要教会我们去认识的,就是人类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思维,人的思维产生如电光火石,只在一刹之间,而且无迹可寻,可是,它的运行实际上也在遵循的自己特有的形式、规律和方法。
逻辑学所要教给我们的,就是去研究和掌握思维的逻辑形式、规律和方法,从而让我们的思维更加严密精确,符合逻辑,浅显的说,学习逻辑学,它能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指出,一次由50个国家500多位教育家列出的16项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中,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列为第二位,可见逻辑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比如,春秋时鲁国的巧匠鲁班是发明锯子的人,他有一次上山砍树,不小心被路旁的茅草割伤了手,突然他注意到茅草柔弱的叶子两边是锯齿状的,他根据这样的形状制成了锯子,给后人留下了一种锋利的伐木工具,他的这个发明其实就是运用了逻辑学中的类比推理。
形式逻辑 2概念

学天分。之后,李老师在数学课上特别关
注小张。半年后,小张的数学成绩有了很
大提高。
C. 今天是小红的生日,她希望爸爸下班时能
买生日蛋糕回来。果然,她爸爸下班时买
了一大盒生日蛋糕。
D. 小李从小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工程师。他 大学毕业后,终于在一家公司当上软件工 程师。
的主项都是单独概念,不是集合概念。它们 的谓项也都不是集合概念,因为“金星”是 单独概念,它与“晨星”指称同一个体,而 “张三”对“中国人”则具有例示或枚举作 用,使“中国人”显现出其元素,不成其为 集合概念。
•
再如,“人是理性动物”的主项是集合概念,
因为“人”是由命名特定自然种类并隐含其 元素而得到的概念。但是,这里的“理性动
• •
•
• •
一晚,英国女王维多利亚(Victoria)接见 和招待大臣,她丈夫阿尔伯特(Albert)感 觉冷落,就悄悄回到卧室。 女王回卧室找他。女王敲敲门,阿尔伯特在 里面问:“谁呀?” “我是女王。”可是,门并没有打开。女王 再次敲门,阿尔伯特又在里面问:“谁?” “我是维多利亚。”可是,门还是没有打开。 女王又敲门,阿尔伯特又问:“谁?” 女王终于明白了:“我是你妻子。” 于是,门就打开了。
如何明确概念呢?how
正确认识事物。
1.
2.
正确表达认识。
我团一连击退了敌人的三次冲锋。 领导对他的批评是有充分思想准备的。 他还欠款2万元。 3.
?
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概念离不开语词。 语词离不开概念。
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不然。
所有概念都必须用语词来表达,但反之则
二、概念概述
《形式逻辑》第二章 概念

二、概念的逻辑特征
2019年4月10日星期三
8
2019年4月10日星期三
<< 悲惨世界>>的作者、法国作家维克 多·雨果,有一次 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 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姓 名?”“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 的”。“以什么谋生?”“笔竿子”。于是, 宪兵在登记簿上写到,姓名:雨果。职业: 笔杆贩子。 堂堂大作家成了笔杆贩。为什么会发生 这个笑话呢?就是因为宪兵和雨果对同一概 念的内涵作了不同的理解。雨果所说的“以 笔竿子谋生”是指“作家”,而宪兵所理解 的“以笔竿子谋生” 是指“贩卖笔杆子”。 由此可见,要正确表达思想,达到相互理解, 必须明确概念的涵义。只有明确了概念的涵 义,才能明确这个概念所指的对象的范围。 这在逻辑上叫做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 延”。 那么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呢?
案例导入:
前几年我国有一个科学家代表团到美国访问。 一天,一个华裔老科学家来到我国代表团驻地拜 访老朋友,一位团员向老科学家问候,其中问到 “您爱人好吗?”对方听后,突然脸色一遍,显得 很尴尬。这时副团长马上补上一句,“我们是问 您太太好吗?”对方才变得自然了,并说:“我是 七十岁的人了,今天我儿子也在场,你们竟问起 我的女朋友来了。” 为什么在“爱人”这个词上会产生误会呢?这是 因为新中国已近废弃了“太太”这个称呼,一般习 惯用“爱人”这个称呼指称丈夫和妻子,有时也只 恋爱中的男女双方。但在美国,“爱人”仅指“女友” 和“情人”。这件事就告诉我们,在日常使用语词 时,不仅要注意它所表达的概念是什么,还要注 意概念的含义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什么变化,这就 要求我们了解什么是概念、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概念的形成、概念的逻辑特征等形式逻辑方面的 知识。
形式逻辑 第二章 概念

第二章概念[学习提示]这一章介绍有关概念得知识。
通过本章得学习,要在理解概念得定义、概念得基本特征内涵与外延、概念得种类及概念间得关系等基本理论得基础上,熟练地掌握定义、划分、限制与概括等有关明确概念、运用概念得逻辑方法,以提高在思维过程中正确理解概念、准确使用概念得能力,防止进行判断、推理时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得逻辑错误。
第一节概念概述一、什么就是概念概念就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得思维形式。
1、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一切客观事物都可以就是人类认识与思维得对象,我们称之为思维对象。
概念可以反映一切思维对象。
概念就是通过反映思维对象得特有属性来反映思维对象得。
事物得属性包括事物得性质及事物得关系两方面。
如事物得形状、颜色、气味、动作、美丑、善恶、优劣、用途等都就是事物得性质。
大于、小于、压迫、反抗、朋友、热爱、同盟、矛盾等就是事物得关系。
事物得性质及事物得关系,在逻辑学中统称为事物得属性,任何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而任何属性又都就是属于某种事物得。
事物得属性有得就是特有属性,有得就是共有属性。
事物得特有属性就是指为一类事物所独有而别类事物所不具有得属性。
人们就就是通过事物得特有属性来区别与认识事物得。
如两足、无毛、直立行走、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与使用生产工具进行劳动等就是“人”得特有属性,从而将“人”与其她高等动物区分开。
而有五官、四肢,我们称为共有属性。
共有属性没有区别性。
在特有属性中,有些就是本质属性,有些就是非本质属性。
本质属性就是决定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区别于其她事物得属性。
某事物固有得规定性与它与其她事物得区别性就是本质属性得两个特点。
本质属性一定就是特有属性,而特有属性不一定就是本质属性。
人类得认识就是不断发展、不断深化得,对事物本质属性得把握就是在认识发展与深化得过程中形成得,因此,概念对对象本质属性得反映也经历了一个由粗浅到深刻得过程。
如:人——“无羽毛而会直立行走得动物”→“能制造与使用生产工具、具有思维能力得动物”。
形式逻辑——第二章

所谓事物的特有属性是指一类事物独有而他 类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 类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 是一类事物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那些属性。 是一类事物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那些属性。 2、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不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形象的反映。 不是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形象的反映。 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 概念的最基本特征是它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第二章 概念
17
欧拉图是瑞士数学家欧拉( 欧拉图是瑞士数学家欧拉(1707-1783)提出的运 ) 用圆圈图形来表示概念外延间的各种关系的图解, 用圆圈图形来表示概念外延间的各种关系的图解, 是帮助人们理解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工具。 是帮助人们理解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工具。 欧拉是18世纪数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世纪数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欧拉是 世纪数学界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 为数学界作出贡献, 为数学界作出贡献,更把数学推至几乎整个物理 的领域。 的领域。 此外,他是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 此外,他是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写了大量 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变分法的课本, 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变分法的课本,《无 穷小分析引论》 ),《 穷小分析引论》(1748),《微分学原理》 ), 微分学原理》 ),以及 (1755),以及《积分学原理》(1768-1770)都 ),以及《积分学原理》 ) 成为数学中的经典著作。 成为数学中的经典著作。
《形式逻辑》课件
第二章 概念
21
四、交叉关系
S P
交叉关系
S、P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的外延有一部分并且只有一部分与P的外延重 当S的外延有一部分并且只有一部分与 的外延重 的外延有一部分并且只有一部分与 合,S和P之间就具有交叉关系。 和 之间就具有 共产党员” 大学生” 如:“共产党员”和“大学生”等。 以上四种关系是相容关系。
形式逻辑第二章 概念

三、要善于从内涵和外 延两个方面把握一个 概念
什么是A?
哪些是A?
四、了解概念的内 涵和外延的重要 性
第三节 概念的种类
一、实概念与虚 概念
二、真概念与假 概念
三、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华东师大学报》是华东师大 出版的学报。” “高老师昨天送给我两本《华东 师大学报》。”
(三)下定义的规则
1.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 必须重合。
2. 定义项不应该直接或间接 地包括被定义项。
3. 定义不应包括含混的概念, 不能用隐喻。
4. 定义不应当是否定的。
二、 划分
(一)什么是划分
1. 定义:划分是将一个概念所反映的 一类事物,按照某个或某些性质分 为若干个子类,从外延方面来明确 概念的逻辑方法。
树木分针叶树、阔叶树。
2.划分的结构:由母项,子项,划分的根据 三个要素构成。
3. 划分与分解的区别:
划分:将属概念分为若干种概念。
区 别
分解:把整体分为若干部分。
(二)划分的种类和方法
1. 一次划分:只有一层子项的 划分。
2. 连续划分:具有多层子项的 划分。
3. 二分法:以母项所反映的对 象有无某种(些)属性或特征 为依据,将其分为具有矛盾关 系的两个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真包含关系:一个概念,如其外延 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并 且,这另一概念的外延仅仅是前一 概念外延的一部分,那么,前一概 念对后一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为真包 含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一个概念,如果它的全 部外延包含在另一个概念之中,并且仅 仅作为这另一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那 么,前一概念对后一概念之间的关系即 为真包含于关系。
2.把握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和区别在思维中的意 义
形式逻辑第二章

例2.学校可以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
例3.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例1和例2是划分;例3是分解
2、划分的规则
对概念进行划分,必须遵守下列划分的规则: (1)第一,每次划分必须根据同一个标准。 “出席会议的代表”分为工人、农民、青年、妇女。 (2)划分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和母项外延相等。 违反这条规则,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 的逻辑错误。 “投票人”分为投赞成票的人和投反对票的人。 “直系亲属”划分为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爱 人和子女。
第二章 概 念(本章是重点章)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明确什么是概念及其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2.掌握概念和语词的关系; 3.明确概念的种类和概念间的关系; 4.掌握下定义和划分的方法并能依据定义或划分 的规则分析定义或划分是否正确; 5.掌握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方法。
一、概念的概述
1、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的思 维形式。
主义 者 2、a、死亡 b、自杀
分析上述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可进一步概括出概念间的关系:
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是指至少有部分外延相重合的a,b两个概 念之间的关系。 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 关系属相容关系。 不相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部分相重合的a, b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全异关系属不相容关 系。)
• 2、属性概念 • 属性概念是以事物的某种属性作为反映对
象的概念。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事物的属 性,包括性质、活动、变化、关系等,如 “跑”、“积极”、“营养”、“伟大”、 “友谊”等。
4、正概念和负概念
• 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
性,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正概念也叫肯定概念,是反映对象具 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也叫否定概念,是反映对象不 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负概念总是相对于特定的论域而言的。 所谓论域,是指一个概念所相对的特定 属概念的范围。
形式逻辑课件

B.语词定义
语词定义就是阐明或要求一种语词旳 意义旳定义。例如:
(1)鼎是指古代煮东西用旳三足两耳旳 器物。
(2)沿海工业要坚持“两头在外”,大 进大出。所谓“两头在外”,就是生产 经营过程旳两头(原材料和销售市场) 放到国际市场上去。
(3)定义旳规则 A.定义必须相应相当;
科学 逻辑学 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国家 亚洲国家 学生 大学生
四.交叉关系 :S与P两个概念旳外
延各有一部分相同,又各有一部分不相同,
能够记为S×P
大学生
共青团员
教师
科学家
亚洲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文学家 思想家
五.全异关系:S与P两个概念旳 外延没有任何部分相同,可记为SHP
(1)反对关系:S与P两个概念外延全 异,而且它们旳外延之和不大于邻近属 概念C旳外延。SHP∧S+P﹤C
3.简朴旳逻辑措施
明确概念旳措施:定义、划分、限制和概 括。
探求因果联络旳措施:契正当、差别法、 契合差别并使用方法、共变法、剩余法。
第二节 形式逻辑旳性质和作用
一、形式逻辑旳性质 1.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旳科学
指导人们旳思维活动,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客 观世界,取得新知识,提供了有力旳工具。 2.形式逻辑是一门没有阶级性旳科学 3.形式逻辑是从思维旳形式方面帮助人们进行 正确思维旳科学
三、形式逻辑旳研究对象
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旳逻辑形式及其规律 以及某些简朴旳逻辑措施旳科学。
1.思维旳逻辑形式 思维内容:思维所反应旳特定对象及其属性。
思维形式:思维对特定对象及其属性旳反应方 式,亦即概念、判断、推理等。每一种逻辑形 式,都是从详细思维中抽象出来,是对思维内 容不同而构造形式相同旳详细思维旳概括。
《形式逻辑》多媒体课件——第二章资料

12/3/2018
• 概念的内涵有认识性内涵和规定性内涵。 • 认识性内涵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特 有属性的认识结果。 • 规定性内涵是国家、集体或个人根据实际 需要而给概念确定的内涵。 • 2、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 象。 • 如:鱼有淡水鱼、海水鱼等。
12/3/2018
• 3、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特有属性,重点是 思想内容,是质方面的问题;外延所反映 的是事物的范围,重点是各个对象,是量 方面的问题。 • 两者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既要重视内 涵(质),又要重视外延(量)。 • 4、内涵和外延在历史发展中会发生变化。 既有确定性,又有变动性。
12/3/2018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 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 • 1、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 如“鱼”——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常 被鳞,以鳍游泳,以鳃呼吸。多数有鳔。 心脏具一心耳,一心室,听觉器官只有内 耳。体温不恒定。主要可分软骨鱼类、硬 骨鱼类等。全世界约有二万余种,我国海 洋和淡水鱼类约二千余种。(《辞海》)
12/3/2018
• 在某大学,一位老师指导一位从韩国来华学习中 文的青年学生。有一天,老师教他“东西”这个 词,告诉他“东西”泛指各种事物,他马上灵机 一动,高兴地说:“老师,你是什么东西?”老 师耐着性子向他解释,“东西”一般用来指物品, 而用在人身上就有不尊重的意味。这位学生听后 恍然大悟说:“哦,对不起老师,原来你不是东 西。”老师听后啼笑皆非。
• 1895英商西印度群岛运批西红柿按美律输入水免 交进口税进口蔬菜则必须缴纳10%关税纽约港关 税官认定西红柿蔬菜理由:要进入厨房经烹制餐 桌佳肴商则认应属水据理力争:西红柿丰富汁般 蔬菜所具备;食同般蔬菜形状色泽都应属于水范 畴双//争执作告送进美高等院接受审判 经审理院 致判决:象黄瓜、豆豌豆西红柿种蔓实通谈论总 种植菜园马铃薯、胡萝卜等作饭菜用;论吃熟食 总同饭才食用水西红柿才定蔬菜餐桌第佳肴
形式逻辑第二章

• 二、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 ——根据概念的内涵不同来划分
• 1.集合概念:把对象作为集合体来反映的概念。 • 集合体:由许多个体有机组成的统一整体。 • 如:“森林”是由树木、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 土壤等共同构成的整体。
2.非集合概念:把对象作为一类事物来反映的概念。 如“树是植物”。
• 注意:
第二节
概念的种类
形式逻辑依据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一般特征来分类
一、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空概念
——根据概念的外延数量不同来划分
1.普遍概念:外延包含的分子数量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语 言表达上,多用普通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来表达。
如:“国家”、“自然数”等。
2.单独概念:外延只包含一个分子,反映特定对象的概念。语言 表达上,多用专有名词和特指某一个别事物的名词。 如:“中国”、“珠穆朗玛峰”等。 3.空概念:零概念、虚构概念。外延为空类,即现实中不存在具 体对象的概念。 如:“神”、“永动机”、“绝对真空”等。
• • • •
注意: (1)划分中母项和子项是属种关系,子项间是并列关系。 (2)单独概念不必划分。 (3)划分和分解要区分开来。分解是把整体分成部分,划分是 把一类事物分成若干小类。
二、划分的方法 1.根据划分子项层次不同 (1)一次划分:子项只有一个层次 如:小说分为:微型、短篇、中篇、长篇 (2)连续划分(多次划分):子项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 如:哲学的基本派别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又有主观唯心和客观唯心主义。
• 1.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词语有时表达集合概念,有时 表达非集合概念。 • 2.区分的关键: • 集合概念与构成它的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集 合概念的本质属性不为构成它的组成部分所具有; 非集合概念与构成它的分子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 类的性质为构成它的每个分子所具有。 例如: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 中国人是亚洲人。 鲁迅的小说最长的不超过3万字。
形式逻辑学第二章概念资料

动物与脊椎动物 电器与家用电器 古都与开封
哺乳动物与脊椎动物 小麦与农作物 教师与脑力劳动者
区别是相对的 人——学生——大学生
应遵守的逻辑规则: 1、属概念和种概念一般不能并列使用
属种不当并列 2、非包含关系不能作属种关系
误作属种 3、不能用属概念随便代替种概念
3、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赛因斯 德谟克拉西 青霉素——盘尼西林 或 配尼西林 虎力拉——霍乱 维他命——维生素 向日葵——日头转,朝阳转,望天葵,
朝阳花,向阳花,转日葵, 转日莲,盘头瓜子
4、同一语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 的概念。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 轻于鸿毛。 劳动创造了人 人老珠黄
二、定义的种类 1、属加种差定义 就是通过揭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和
种差,进而明确概念内涵的定义。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第一步,揭示被定义项的邻近属概念。 第二步,揭示被定义项的种差。 第三步,构成定义项。 第四步,构成完整的属加种差定义。
党的高级干部——党的干部 失足青年——青年
中国人——人 高等数学——数学 植物——生物
概括的作用
1、它有助于把人的认识由特殊上升为一般。 2、它使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由小到大,逐步
扩展。
3、它也有助于明确概念。
相关的逻辑错误 1、非属种概括。 2、概括失度。
他家饲养了许多鸡、鹅、兔、鸽等家禽。 大连地区盛产鱼、虾、盐等水产品。
所有的语词都能表达概念。 3、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4、同一语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
形式逻辑 蔡贤浩 课后练习第二章

第二章一、分析题1.(1)内涵: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而形成并成为社会中每个成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
外延:如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相互尊重、救死扶伤等。
(2)内涵:从客观实行中抽出来又在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上我们所讲的理论。
外延:在世界中只有一种。
(3)内涵:凡是有原理、原则性质的著述,皆可称作“经”。
外延:我国古籍的通称。
内涵:到宋代的时候才逐渐形成的。
外延:《尔雅》、《公羊传》、《梁传》、《左传》、《周礼》、《礼仪》、《礼记》、《诗经》、《书经》、《易经》、《孝经》、《论语》、《孟子》。
(4)内涵: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
外延:它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等六大科。
(5)内涵: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外延:普通话。
2.(1)非集合。
(2)集合非集合。
(3)集合。
(4)集合集合。
(5)集合。
3.(1)真包含关系(2)(3)真包含关系(4)真包含关系(5)交叉和真包含关系4.(1)错误,违反概念和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必须是全同关系,反定义过窄的错误。
(2)错误,把建筑比作音乐,用含混的比喻,不清晰确切。
(3)正确。
(4)错误,定义不能用否定语气,要用肯定语气。
(5)错误,犯了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的错误。
5.(1)错误,因为这是“一年”的分解,并子项不等于母项。
(2)正确。
把“汉语的句子”进行连续划分,子项之间相互排斥。
(3)错误,“林区”和“山区”等子项相容。
(4)错误,子项相容。
(5)错误,子项不存。
6. 概括限制(1) 认识正确的判断(2)知识分子知识渊博的大学教师(3)科目物理学(4)文学作品武侠小说(5) 文学作品《三国演义》7.(1)将“学生”限制为“中学生”正确,概括为“知识分子”错误,因为“知识分子”不一定包括学生。
(2)限制错误,概括正确,因为“勇敢”是一个单独概念,不能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并列关系:属于同一 属概念的各个同层次的 种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一、概念的限制
1. 定义:通过增加概念 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 延,即由属概念过渡到 种概念来明确概念的一 种逻辑方法。
灯——电灯——白炽灯
2.概念限制的要求
限制要根据实际思维的需 要 限制要恰当 不正确的限制: 缺乏限制、多余限制、 限制不当
真包含于关系:一个概念,如果它的 全部外延包含在另一个概念之中,并 且仅仅作为这另一概念的外延的一部 分,那么,前一概念对后一概念之间 的关系即为真包含于关系。
求“马”,“黄”、“黑”马皆可致, 求“白马”,“黄”、“黑”马不可致。
3.交叉关系:外延有并且只有一部 分是重合的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 关系。
集合体与个体(整体与部分 的关系) 类与分子(一般与个别的关 系)
“中国青年是勤劳勇敢的 青年。” “ 中国青年必须努力学 习政治和文化。”
五、正概念与负概念
论域
六、实体概念与属性 概念
第四节
概 念 外 延 间 的 关 系
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相容关系
同一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 真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包含于关系
2. 语词定义:就是说明或规 定语词意义的定义。它是 一种从语词意义方面来揭 示对象的本质属性或明确 概念的内涵的逻辑方法。 可分以下两种:
说明的语词定义:就是揭示 某语词已经确定的意义的语 词定义。
规定的语词定义:就是给某 个语词的意义作出规定的语 词定义。
(三)下定义的规则
1.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 必须重合。 2. 定义项不应该直接或间接 地包括被定义项。 3. 定义不应包括含混的概念, 不能用隐喻。 4. 定义不应当是否定的。
二、概念与语词
1. 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和区别
联系:任何概念均需 借助于语词来表达
区别:
并非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 来表达 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达不同 的概念 名联: 雾朝朝 朝朝朝 朝朝朝散 潮长长 长长长 长长长消
2.把握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和区别在思维中的意 义
切忌望文生义 切忌混淆概念
不相容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非包含于关系
一、相容关系:外延至少有一部 分是重合的这样两个概念之间 的关系。
1.同一关系: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 念之间的关系。
某人当场即兴发言 不是凡人更不是等闲之辈
2.从属关系: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 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这样两个 概念之间的关系。
真包含关系:一个概念,如其外延 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并 且,这另一概念的外延仅仅是前一 概念外延的一部分,那么,前一概 念对后一概念之间的关系即为真包 含关系。
根据不同
区 别
作用不同
(三)划分的规则
1. 划分应当相应相称 2. 划分所得的各子项, 其外延必须互相排斥 3. 每次划分必须按同一 标准进行
什么是A?
哪些是A?
四、了解概念的内 涵和外延的重要 性
第三节
概念的种类
一、实概念与虚 概念 二、真概念与假 概念
三、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华东师大学报》是华东师大 出版的学报。” “高老师昨天送给我两本《华东 师大学报》。” “我们工人有力量。” “游客中有工人、农民、解放军 等。”
四、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 念
第二章 词项 与概念
第一节 词项与概念的概述
词项:
词项是思维逻辑形式的最基本单 位,是构成命题的要素。 在传统逻辑中,词项一般是直言 命题和关系命题中的主项和谓项, 有时也指它们的量项和联项。
第一节 词项与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 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概念是通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 或本质属性来反映对象的一种思 维形式。 类 分子 母类 子类 实类 空类
第二节
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
一、概念的内涵和 外延1.内涵2.外延思 维 对 象 ( 类 )
思维对象的特性或本质—— (反映在思维中)内涵
概 念
思维对象所包含的分子—— (反映在思维中)外延
二、内涵和外延之间 的相互制约关系
内涵决定外延 反变关系
人——工人——先进 工人
三、要善于从内涵和外 延两个方面把握一个 概念
(二)划分的种类和方法
1. 一次划分:只有一层子项的 划分。 2. 连续划分:具有多层子项的 划分。 3. 二分法:以母项所反映的对 象有无某种(些)属性或特征 为依据,将其分为具有矛盾关 系的两个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4. 分类:是以母项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 属性或显著特征为根据的划分,是 划分的特殊形式或高级形式。 分类与通常划分的区别:
(二)定义的种类和方法
1. 真实定义:是揭示概念所
反映的对象的特性或本质 来明确概念内涵的定义。
属加种差的方法: 被定义的概念= 种差+邻近的属概念
根据种差的不同,可以把真实定义 分成下面四种:
性质定义:以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的特有性质为种差的真实定义。 关系定义:以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为种差的真实定 义。 发生定义:以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产生或形成的情况为种差的真实定义。 功用定义:以被定义概念所反映的对象 的功能和用途为种差的真实定义。
二、 划分
(一)什么是划分
1. 定义:划分是将一个概念所反映
的一类事物,按照某个或某些性 质分为若干个子类,从外延方面 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树木分针叶树、阔叶树。
2.划分的结构:由母项,子项,划分的 根据三个要素构成。
3. 划分与分解的区别:
划分:将属概念分为若干种概念。
区 别
分解:把整体分为若干部分。
“工作中的错误”,“难免的错误”
二、不相容关系:外延是互相 排斥、没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这样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因而也称全异关系。
1.矛盾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是互 相排斥的,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外延 之和穷尽了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2.反对关系:两个概念的外 延是互相排斥的,而且这两 个概念的外延之和没有穷尽 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二、概念的概括
1. 定义:通过减少概念 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 延,即由种概念过渡到 属概念来明确概念的一 种逻辑方法。
2. 运用概念的概括的方 法有助于:
更恰当地表达思想 更简略地表达思想
第六节
定义和划分
一、定义
(一) 定义及其结构
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 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 方法。 定义总是由被定义项、定义 项及定义联项三个部分构成。 定义的逻辑形式可表述为: Ds就是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