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检测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血小板膜表面CD62P检测活化方法

血小板膜表面CD62P检测活化方法

血小板膜表面CD62P检测
操作步骤
1. 标本采集:
(1)采血管顺序编号。

(2)抽取静脉血,采血管中注入2ml。

(3)于10分钟之内完成血小板激活和染色步骤,操作时应注意
减少人工激活。

注意事项:1、至少要采集10ml全血
2、而且必须用粗针采血
3、如果是用注射器,则将采的血先放入才血管,最后将
剩余的几毫升弃掉或做它用。

4、如果是用采血针采血,先弃掉2ml,然后再往采血管中采
集。

2. 荧光抗体染色:
(1)取2支试管,加入待测外周血标本,两管各加5ul
(2)在对照管中加入CD62P的同型对照抗体、CD61 各20μl
(3)在试验管中加入CD62p抗体和CD61抗体各20μl。

(4)轻轻混匀,室温暗处孵育15-20分钟。

(5)孵育后,加入500ul的PBS(若血小板数目过多,可以多加一
些PBS),混匀后上机检测;若不能立即上机,加入500ul 1%的多聚甲醛溶液固定,24小时内上机分析。

注意事项:
1、在所有操作中动作应轻柔,不可力度过大,因为血小板容易活化
2、方案的建立:
两张图:(1)散点图CD61/SS,圈CD61阳性的血小板(2)直方图CD62P,分析血小板的表达情况
FS,SS均应选择Log方式检测,阈值设在FL1(CD61的荧光通道)上,值可能会比较大,可能在200、300左右。

血小板计数的实验实习报告

血小板计数的实验实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小板计数的显微镜操作方法。

2. 了解血小板计数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3. 学会使用计数板和显微镜进行血小板计数。

4. 熟悉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血小板计数是通过显微镜观察计数板上的血小板数量,根据计数板上的面积和体积换算出每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实验前,血液样本需经过稀释和红细胞破坏处理,以消除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血液样本、稀释液、血小板计数板、显微镜、吸管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计数板、离心机、移液器等。

四、实验步骤1. 血液样本制备:取新鲜血液样本,加入稀释液,混匀后离心去除红细胞。

2. 计数板准备:将计数板放置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显微镜焦距,使计数板清晰可见。

3. 滴加血液:用移液器吸取少量处理后的血液,滴加在计数板的计数室中。

4. 观察计数:通过显微镜观察计数板,记录一定范围内的血小板数量。

5. 计算血小板计数:根据计数板面积、体积和观察到的血小板数量,计算出每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每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与正常参考值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结果在正常范围内。

2. 分析: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注意了稀释比例和计数方法,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计数板的清洁,避免污染。

2. 使用移液器吸取血液时,应避免气泡的产生。

3. 计数时,应选择视野中血小板分布均匀的区域进行观察。

4. 注意显微镜的焦距调整,确保计数板清晰可见。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血小板计数实验,我们掌握了血小板计数的操作方法和原理,了解了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操作细节,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实验心得本次实验让我深刻体会到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注意细节,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发布时间:2023-07-04T13:27:57.595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6期作者:马米莎[导读]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马米莎(自贡市中心血站;四川自贡643000)捐献机采血小板,是指献血者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捐献血液中的血小板而将其余的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的一种献血方式。

一般在中心血站进行采集。

那么捐献机采血小板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展开细说。

1.为什么要提倡捐献机采血小板?输注机采成分血是临床有效的医疗手段,一袋机采血小板可以使因止血功能困难而濒临生命危险的病人获得重生。

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车、献血屋通常捐献的是全血,单人份全血中血小板的含量很少,达不到针对性治疗目的,而一个单位的机采血小板相当于捐献200毫升全血中所含血小板量的5-10倍。

所以,机采血小板不仅大大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效果(缺什么补什么),而且还会减少患者由于输入多人份手工血小板而引起的副作用及输血反应,更减少了血液的浪费。

2.捐献机采血小板与捐献全血有何不同?捐献间隔不同。

捐献全血的间隔时间为半年,而捐献血小板的间隔时间仅为两周,因为血小板在48小时左右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采血过程不同。

捐献全血直接采血流入血袋,一般时间较短。

而捐献血小板需要从一只手臂入针,通过相连接的经过消毒、一次性使用的管道流入血液分离机,分离出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同时将其它血液成分输还给献血者。

全过程一般约需1小时左右,根据身高体重、血管粗细、血液循环速度等指标,每个人的捐献时间会略有不同。

献血前检验过程不同。

献全血时只采取少量静脉血检测血型、血色素、乙肝表面抗原、ALT四项即可。

但捐献血小板由于对血液质量要求更高,因此除以上四项检测外还需检测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等。

3.捐献机采血小板的条件和要求有哪些?捐献机采血小板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环境,因机采血小板保存期较短(只有五天),在临床需要时才采集,故献血者可事先加入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等候血站的预约通知。

血小板计数分析报告

血小板计数分析报告

血小板计数分析报告血小板计数是一项衡量人体内血小板数量的检测指标,它对于评估血液凝结功能和排除某些疾病的可能性至关重要。

本报告旨在分析一份血小板计数的检测结果,并为您提供相关的解读和建议。

1. 检测结果概述根据最新的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您的血小板数量为XXXX/mL (每毫升)。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主要功能是在止血和血管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范围通常在150,000/mL 至450,000/mL之间,您的检测结果建议进一步分析和评估。

2. 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血小板计数的异常值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骨髓问题:骨髓是血小板的主要生产地,某些疾病(如骨髓异常增生、骨髓纤维化等)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异常。

- 药物和治疗:某些药物(例如抗凝血药物、抗白细胞药物等)或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等)可能对血小板计数产生影响。

- 疾病和感染:某些疾病(如白血病、贫血、肝脏疾病等)或感染(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也可能引发血小板计数的异常。

3. 进一步检测和评估为了更全面地评估您的血液情况和确诊潜在疾病,建议您进行以下进一步的检测或评估项目:- 骨髓活检:通过骨髓活检可以进一步了解骨髓内血小板生成功能是否正常,以排除骨髓疾病的可能性。

- 血液生化指标:通过血液生化指标(如肝功能、脾功能等)的检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器官功能异常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 病史调查:详细了解您的病史,特别是是否存在与血小板异常计数相关的疾病或药物使用。

4. 预防和治疗建议针对血小板计数异常,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供您参考:- 避免暴力活动:减少剧烈运动或受伤的风险,以降低血小板破坏的可能性。

- 遵医嘱用药:如果您正在接受治疗或服用药物,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血小板计数的监测。

- 加强免疫系统: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均衡、适度锻炼,并远离有感染风险的环境。

- 定期随访:定期回访医生,进行血小板计数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血小板计数质量控制

血小板计数质量控制

血小板计数质量控制血小板计数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对于评估患者出血和凝血功能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血小板数量少、大小不规则等特点,其计数过程容易受到干扰,因此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血小板计数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一、实验室环境质量控制实验室环境的干净整洁对于血小板计数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首先,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尘埃等污染物质进入实验室;其次,实验室操作台面和仪器仪表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最后,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保证实验过程的洁净。

二、仪器设备质量控制血小板计数通常采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进行,因此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是保证测试结果准确的关键。

操作人员应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进行内部标定和外部质量控制检测,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清洁,及时更换耗材和试剂,有效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三、标本采集与保存质量控制血小板计数的标本采集和保存也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在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注意选择适当的采血管和采血针,避免溶血和血栓的形成;同时,采血过程中要注意采血技术,避免空气污染和细菌感染。

采集血液标本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处理,避免标本失真或凝块的产生。

对于需要保存的血样,应采用合适的保存方法和条件,确保样本质量完好,避免冰冻过程中的细胞破坏。

四、内部质量控制与外部比对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对自身测试结果的监控和评价,通过每日运行质控品,跟踪仪器的运行性能和测试结果的稳定性。

同时,实验室还应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价和比对,与其他实验室共同参与同一标本的检测,以验证自身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出现异常结果时,实验室需要及时处理,找出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后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血小板计数质量控制方面,实验室人员需要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可 提 高 血 小 板 的收 集 量 ; 血 者 的 体 重 越 轻 、 容 量 越 少 , 对 献 血 相
全血处理量较大 , 造成 枸 橼 酸 钠 中毒 及 献 血 反 应 的 机 会 多 而致
采 集 后 对 产 品 质量 进 行 抽 检 , 讨 其 影 响 因 素 和 控 制措 施 , 介 探 现
在 实 际 操 作 中发 现 外 周 血 PL 在 1 O× l 。 L ~ 1 5× 1 。 L T 5 0/ 7 0/
霍俊 梅 , 安瑞峰 , 吕
佩, 王巧 莲
Hu n i An Ruie g, iPe , ta Ce t a Bl od e Ju me , f n Li i e l( n r l o
机 采 血 小 板 因血 小 板 浓 度 高 , 白细 胞 、 细 胞 含 量 少 , 血 红 输 不 良反 应 和 经 输 血 传 播 的疾 病 发 生 率 低 , 床 应 用 越 来 越 广 泛 。 临
3 指 标 偏 大 , 明红 细 胞 有 较 大 的体 积 和较 高 的 密 度 , 全 J 项 说 在 f 【 L
忍 耐 , 该 及 时 告 知 护 士 做 出 及 时 的 处 理 。同 时 , 室 成 立 疼 痛 应 科 管 理 小 组 , 理 组 成 员 严 格 把 关 , 术 后 病 人 的疼 痛 评 分 纳 入 晨 管 将 会 交 班 和每 班 交 接 的重 点 , 效 缓 解 术 后 病 人 的 疼 痛 , 善 睡 眠 有 改
CH I NESE U RSI N NG RESEARC H O c o r 2O1 oI26 t be , 2 V _ No. 0B 1
机 采血 小板 过 程 中 的影 响 因素 及 控 制措 施
I f e c n ac or n on r mea u e n l n i g f t s a d c tol u s rs d rn ol to fap er s s p a el t u ig c l i n o h e i l t e s ec

血小板功能检测注意事项

血小板功能检测注意事项

血小板功能检测注意事项血小板功能检测在血栓预警、早期诊断及血栓用药指导都具有十分重要和无法替代的价值,此外血小板功能检测在血液疾病诊断、炎症反应过程、药物研究、肿瘤转移、血液成份质量控制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由于血栓性疾病的严重危害及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治疗的迫切需要,血小板功能检测技术方法研究及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实践和相关科研中的应用都十分活跃。

血小板功能检测如此重要,而由于血小板的特点等原因血小板功能检测具有较大难度。

因此,血小板功能检测质量控制和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就显得十分重要。

否则可能由于检测结果的偏差导致诊断和治疗失误。

血小板功能检测要注意哪些细节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呢?下面我们根据近年来我们实际经验将总结血小板功能检测中应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

首先需要选择一台准确、方便、具有质控并通过临床验证的血小板功能检测仪器,是重要的第一步。

1.采血时间:空腹或餐后二小时以上;2.采血后必须在二小时内完成检测;3.采血及检测应在室温20-26°C条件下进行,并要避免震荡(剪切力)对样本质量的影响4.血小板功能检测应当作为即时/床旁检测(POCT)检测项目,建议门诊及体检由被检查者自行到检验科采血检测;而临床病房应设置床旁检测仪器,在临床科室由科室人员在床旁随时采血随时检测;5.采血顺序:应当是血常规、血小板功能。

始终注意血小板功能血样应在第二管采血;6.采血管选用:必须使用3.8%枸橼酸钠血小板功能检测专用抗凝管(双层);7.应关注被检测者用药及其它原因(药物、生理、病理)可导致的血小板功能改变等。

由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极高的价值,因此,各单位开展血小板功能检测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尽量杜绝和减少任何可能导致检测结果错误的因素,为临床血栓防治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检测报告。

我公司在血小板功能检测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我公司市场推广部可为各临床单位提供技术咨询、仪器使用培训及相关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支持服务。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

1.项目名称:
血小板计数
2.测定原理:用稀释液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红细胞及白细胞在稀释液作用下破裂或溶解,剩下血小板。

混匀后充入计数池中,计数一定体积内血小板,即可算得每升血液血小板数。

3.标本要求:
用含EDTA.K抗凝剂塑料管抽取静脉血1.5ml,混匀,镜下无PLT聚集
4.试剂:
4.1 1% 草酸铵稀释液:草酸铵1g 福尔马林(40%甲醛液)0. 1 ml 枸橼酸钠0.5g 蒸馏水加至100ml 溶解后过滤即可
4.2 保存条件:2-8 C。

放冰箱可保存稍长。

5.仪器和材料:显微镜、计数板、试管、吸管
6.操作程序:
6.1 在试管中加血小板稀释液0.38ml ;
6.2 CBC管充分混匀,取血标本20ul,轻轻加入已盛稀释液试管底部,吸上清液洗吸管三次,轻轻混匀,置10-30 分钟待红细胞溶解;
6.3 取干净计数板,试管轻轻振摇,用吸管吸悬液充池,避免产生气泡或溢出,充好液计数板放置10-15 分钟;
6.4 低倍找到计数池中央大格,换高倍镜计数全部大方格(400小格)内血小板
6.5 注意事项:
a. 全部用具和稀释液要特别清洁;
b. 血小板易聚集,充池前要充分混匀,但又不宜用力过猛;
c. 一定要等血小板完全下沉后计数;
d. 仪器计数高于300X 103/ul或低于60X 103/ul须做直接计数(排除试管内血小板聚集)。

7.计算和参考值
计算:1个大方格内所数血小板数X 200= 血小板数/ul o 正常参考值:100X 109〜
300X 109/L 警示值:〈10X 109/L
8. 参考文献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手册。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介绍: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表示血液中血小板大小的离散度,常以单个血小板体积变异系数CV%来表示。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正常值:
血细胞自动分析仪:15.5%~18.1%。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临床意义:
1.增加:血小板体积大小悬殊、不均衡。

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症、血栓性疾病等。

2.减少:血小板体积大小均一性高。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注意事项: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

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

3、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

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

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

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

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

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检查过程:
暂无相关信息。

血小板检查项目

血小板检查项目

血小板检查项目血小板检查项目介绍:血小板检查项目是对血液中的血小板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用于诊断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是黏附、聚集、分泌、促凝血、血块回缩。

通过这些功能维持着正常人体的初期止血作用。

由于这些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出血疾病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在有些疾病同时会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和数量减少。

血小板检查项目正常值:100×109~300×109/L血小板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异常结果:(1)PLT-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减少:生成减少,如再障、急性白血病等。

破坏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消耗过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等。

血小板分布异常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如脾大时,血液中可达90%以上的血小板储存在脾脏,导致血液中血小板轻至中度减少。

假性血小板减少:血样采用EDTA抗凝剂可诱导少数人(0。

1%)的血小板显著减低;血液中存在巨大血小板时,由于不能将其计数而假性减少。

这两种病例可见于巨血小板综合症。

注意:静脉血计数血小板结果稳定,干扰因素少。

末梢采血易导致血小板活化、聚集等。

(2)MPV-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脊髓造血功能受损时,MPV和PLT均减低:血小板破坏增多如ITP,MPV可增大;若脾切除,MPV和PLT均可升高。

骨髓造血功能评价:造血功能抑制时,MPV和PLT呈持续减低趋势,功能抑制严重,MPV越小;造血功能恢复时,MPV增高先于PLT升高。

MPV增大:巨血小板综合症等。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如感染、手术等,MPV正常。

(3)PCT-血小板比容凡是PLT和(或)MPV增高,均可导致PCT增大,如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4)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增大有意义,血小板体积大小越是不均一,PDW越大。

临床意义待进一步研究。

(5)P-LCR-大型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可分为小、中、大、巨型四种。

大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血小板增多见于巨血小板综合症。

临检室血小板计数标准操作程序

临检室血小板计数标准操作程序
七.样本要求:静脉采血使用EDTA-K2抗凝。毛细血管采血应擦去第一滴血,以免混入组织液影响结果。标本采集完成放置5-10分钟后测定。
八.操作步骤:
1.于清洁试管中加入稀释液0.38ml。
2.准确吸取毛细血管血20μl,擦去管尖外附着血液,置于血小板稀释液内,立即充分混匀。待完全溶血后再次混匀lmin。
(4)计数时光线要适中,不可太强,应注意有折光性的血小板和杂质、灰尘相区别。附在血细胞旁边的血小板也要注意,不要漏数。
(5)如在位相显微镜或暗视野显微镜下计数,效果更佳,计数更准确。
3.取上述均匀的血小板悬液1滴,注入计数池内,静置10~15min,使血小板下沉。
4.用高倍镜计数中央5个中方格内血小板。
5.计算
血小板数/L=5个中方格内血小板数×5×10×201×10*6/L
式中:×5:5个中方格换算成1个大方格;
×10:1个大方格容积为0.1μl;
×201:血液的稀释倍数;
×10*6:由μl换算成L。
临检室血小板计数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规范血小板计数标准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目测镜检法血小板计数
三.支持性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
四原理:目测镜检法
五.仪器:PH100显微镜、血球计数板
六.试剂:草酸铵法稀释液:分别溶解草酸铵1.0g及EDTA·Na20.012g,合并后加蒸馏水至100ml,混匀。
九.参考范围:
(100—300)X10*9/L
十注意事项:
(1)血小板稀释液要清洁,配成后应过滤。防止微粒和细菌污染。试管及吸管也应清洁、干净。
(2)针刺应稍深,使血流通畅。拭去第一滴血后,首先采血作血小板测定,操作应迅速,防止血小板聚集和破坏。采取标本后尽快计数,以免影响结果。

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闫承慧

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闫承慧
• ACCF/AHA有关UA/NSTEMI患者、ACCF/AHA/SCAI有 关PCI患者、ESC有关NSTE-ACS患者以及STS/SCA有 关手术患者均给出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进行血小板 功能检测的建议
• 血小板功能检测正向着成为临床常规检测项目方向 迈进
10
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有哪些?
11
血小板实验室检查项目
13
1.光学比浊法(LTA)
将富血小板血浆(PRP)置于比色管中,加入诱聚剂(ADP、肾上腺素 、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TXA2、PAF),用涂硅小磁粒搅拌, 血小板逐渐聚集,血浆浊度降低,透光度增加,记录此变化,形成血小 板聚集的动态曲线(以PRP的聚集率和透光度为0%,乏血小板血浆 所测得的聚集率和透光度为100%)
肝素酶杯 激活剂Kolin+CaCl2
自然全血 普通杯 激活剂Kolin
<5
激活剂F\冻干ADP\
自然全血 普通杯
冻干AA\蒸馏水
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图检测
枸橼酸化全血 普通杯 激活剂Kolin+CaCl2
15—120
激活剂F\冻干ADP\
肝素化全血 普通杯
冻干AA\蒸馏水
(1)枸橼酸管:BD公司的蓝盖0.109M/3.2%试管
为:血栓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石” 1985年美国卫生与
民众服务部部长Margaret Heckler 向全美中老年人推荐:每天服用一片 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性疾病
5
血 小 板 基 本 结 构
6
抗血小板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
血小板活化途径与抗血小板药物
ADP 肾上腺素
凝血酶
TXA2 胶原
PAR
抵克力得
氯吡格雷

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

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

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一、血小板计数的意义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小的细胞片断,主要负责止血和血栓形成。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人体的出血和凝血功能状态,对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治疗效果以及预测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参考方法1.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最常用的血小板计数方法之一。

通过一定的仪器设备,对血液样本中的血小板进行计数。

一般情况下,血小板计数值会显示在报告中,并与正常参考范围进行对比。

正常血小板计数范围通常为150×10^9/L至450×10^9/L。

2. 骨髓穿刺检查骨髓穿刺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骨髓细胞的方法。

通过穿刺骨髓获得骨髓样本,然后进行染色和显微镜下观察。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关于血小板生成和功能的信息,对于血小板计数异常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帮助。

3. 自动化血小板计数仪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血小板计数仪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计数方法。

自动化血小板计数仪可以快速、准确地对血液中的血小板进行计数。

它通过光学和电子传感器等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和计算血小板数量。

使用自动化血小板计数仪可以提高计数的准确性和效率。

4. 血涂片检查血涂片检查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和形态。

这种方法适用于急诊和临床现场,可以快速评估血小板计数。

然而,血涂片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相对较差,仅能提供一个大致的血小板计数范围。

三、注意事项1. 血小板计数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综合评估。

2. 不同实验室的血小板计数方法和参考范围可能存在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3. 血小板计数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体质等,应综合考虑。

4. 如果血小板计数异常,应及时就医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病因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血小板计数是评估人体血液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血常规检查、骨髓穿刺检查、自动化血小板计数仪和血涂片检查等方法,可以进行血小板计数。

然而,不同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存在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血小板检测注意事项

血小板检测注意事项

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血液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有了空前提高,血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高效、高重复性的特点使得血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起来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不稳定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现将多年临床检验工作中所了解的关于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进行如下探讨。

1 方法学的缺陷目前血液分析血小板大多数采用电阻抗法进行计数,也有光散射法或其他方法,其原理大都是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进行区分和计数。

这种检测原理决定了对于血小板数量和形态正常的标本,结果比较可靠,但是对于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形态异常者,结果误差就比较大。

正常人的血小板体积平均分布是2~30fl,体积分布直方图明显地向右延伸,不对称,即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大血小板。

在病理情况下,大血小板会更多增加,由于大部分血液分析仪不能将大血小板与小红细胞进行区分,致使许多大血小板被当成小红细胞计数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

2 抗凝剂因素ICSH推荐使用EDTA盐抗凝,含量规定为115~210mg/ml,即115~210mg的EDTA-2K抗凝1ml的全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

工作中常用的是EDTA-2K的能抗凝2ml全血真空采血管,这就要求采血时尽量准确到2ml,采血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如血液比例过高则抗凝剂相对不足,标本会出现微凝块阻塞仪器检测孔;抗凝剂比例偏高血液相对不足,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1]。

还有极少数人的血小板在用EDTA抗凝时出现血小板聚集,这种情况可能与血浆中存在的某些自身抗体有关,多发生在肿瘤患者自身。

3 仪器、试剂的因素血液分析仪是精密电子仪器,由于测量的脉冲讯号非常小,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仪器应安置在一个不受振荡、不受磁场、电场、噪声干扰、防潮、防尘,始终保持室温的环境中。

仪器液路的定期维护清洗也至关重要,计数管路的不清洁会造成血小板数量明显升高。

血浆采集(血小板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浆采集(血小板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浆采集(血小板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血浆采集(血小板分析)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仔细阅读操作手册,了解血浆采集的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 准备所需材料,包括血浆采集器、采集针、消毒剂、手套等。

2. 洗手和戴手套:- 洗手并正确穿戴手套。

保持手部清洁,以避免感染交叉。

3. 预处理样本:- 根据要求,将样本预处理至适宜的分析状态,如离心血液样本以准备血浆。

4. 操作血浆采集器:- 打开血浆采集器包装,检查是否完好无损。

- 将采集针插入采集器的接口。

- 接着,根据操作手册中的指示将采集器连接至采血针对应的设备。

5. 预处理针头和采集点:- 使用消毒剂擦拭采集针头和采集点。

确保彻底清洁,以减少感染风险。

6. 采集血浆:- 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指示,将采集针插入采集点。

- 静脉采样时,确保准确定位并适当固定,并在穿刺后慢慢采集血浆。

- 采集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停止采集并及时处理。

7. 采集后的处理:- 从采集器上拆卸采血针,根据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处理。

- 将采血针和采集器放置在废弃中。

- 丢弃一次性手套,并进行适当的手部卫生。

评分标准为确保血浆采集(血小板分析)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分标准:- 采集过程是否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指示进行,包括准备工作、洗手和戴手套、预处理样本、操作血浆采集器、预处理针头和采集点、采集血浆、采集后的处理等步骤。

- 是否遵循正确的消毒流程,保证采集针头和采集点的清洁。

- 是否准确无误地定位和固定采集点,以确保血浆采集的成功。

- 采集过程中是否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并能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 采集后的处理是否符合操作手册的要求,包括正确拆卸采血针、丢弃废弃物以及进行适当的手部卫生等。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进行操作过程的评分,确保血浆采集操作的质量。

参考资料:。

血小板聚集实验报告(3篇)

血小板聚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血小板聚集试验,检测受试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评估其止血与血栓形成能力,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血小板聚集是指活化黏附的血小板之间互相作用,聚集成团的特性,是血小板的重要功能之一。

血小板聚集涉及血小板表面血小板膜糖蛋白(GP b/a)、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Fg)和Ca2+,这三者缺一不可。

当血小板黏附于血管破损处或受活化物质作用活化后,血浆Ca2+和血小板活化后表露的糖蛋白GPb/a作为一个纤维蛋白原的受体和纤维蛋白原、纤连蛋白及某些其他黏附分子结合而聚集成团,形成血小板血栓。

三、实验材料1. 受试者血液样本2. 血小板聚集检测仪器(如比浊法血小板聚集仪)3. 诱导剂(如ADP、胶原、花生四烯酸等)4. 生理盐水5. 计时器6. 记录本四、实验方法1.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诱导剂,将诱导剂溶解于生理盐水中。

2. 取受试者血液样本,加入诱导剂,置于血小板聚集检测仪器中。

3. 检测仪器自动记录血小板聚集曲线,包括聚集速度、聚集程度和聚集时间等参数。

4. 将实验结果记录于记录本上。

五、实验结果1. 受试者血小板聚集曲线:根据检测仪器记录的血小板聚集曲线,分析受试者血小板聚集功能。

2. 血小板聚集速度:受试者血小板聚集速度为每分钟增加的聚集率。

3. 血小板聚集程度:受试者血小板聚集程度为聚集曲线的峰值。

4. 血小板聚集时间:受试者血小板聚集时间为从诱导剂加入血液样本至聚集曲线达到峰值的时间。

六、实验分析1. 正常参考范围:根据文献资料,正常参考范围为血小板聚集速度0.5~1.5 mmol/min,聚集程度0.5~1.0,聚集时间2~5分钟。

2. 结果分析:根据受试者实验结果,与正常参考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受试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是否正常。

七、结论1. 受试者血小板聚集速度、聚集程度和聚集时间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表明受试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正常。

2. 如受试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异常,需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如进行相关药物治疗。

血小板中检测中的注意事项

血小板中检测中的注意事项

血小板中检测中的注意事项检验科全自动血液分析仪BC5380血小板检测能够提供三个测试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

MPV正常1.5-4微米,增大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粒细胞白血病ANLL、巨血小板综合征BSS、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

减小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缺铁性贫血IDA,可以看出大部分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体积以增大为主。

MPV还可作为评估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骨髓功能恢复时,MPV 增高首先,然后与PLT平行。

MPV减小时,骨髓受抑严重。

血小板检测异常见于数量与功能两方面异常。

血小板数量增高见于原、继血小板增多症。

数量降低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粒细胞白血病ANL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

血小板功能异常常见于血小板无力症GT、巨血小板综合征BSS等。

血小板功能检测临床难以开展,而显微镜下血小板的分布情况可以简单评估血小板的功能,正常情况下,血小板的分布是三、五成群分布,粘附、聚集功能差的血小板则散在,单个分布。

以下几种原因可导致血小板检测偏差1:卫星现象:血小板粘附于中性粒细胞表面。

卫星现象是血液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的原因之一,借助于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此现象。

2:假性减低:见于各种原因导致血小板异常聚集,镜下可见数百个血小板聚集,导致仪器无法正常检测。

3采血是否顺利:血流不畅可导致血小板破坏,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偏低,另外由于组织液的混入,启动凝血机制,造成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计数严重减少。

4:EDTA:EDTA钾盐抗凝剂1小时内趋向稳定,标本应保存于室温,低温可激活血小板,时间过久可使计数偏低。

血液分析仪还不能完全排除非血小板有形成份,如红白细胞碎片或杂物的干扰,当仪器测定血小板数量明显异常时,仍需镜检复核血小板或复查血涂片。

采集血小板血浆注意事项

采集血小板血浆注意事项

采集血小板血浆注意事项血小板血浆是一种贮备在血库中的可输注血浆制品,主要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因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及手术、创伤等需要补充血小板的情况。

然而,采集血小板血浆也存在着一些注意事项。

一、采集血小板血浆前的准备工作采集血小板血浆前需要对供血者进行全面的体检,确保其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无药物过敏等情况。

同时,要告知供血者关于采血的注意事项,包括采血前不应进食、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等。

二、采血和分离过程中的操作注意事项(一)采血操作:1.采血前应充分消毒操作区域,包括供血者的皮肤、采血器等。

尤其是供血者的皮肤一定要保持干燥,避免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剂,因为酒精会使血小板聚集。

2.采血过程中,采血器的采血流速和压力应适中,不宜过快或过慢。

3.采血器的操作要准确、熟练,采血器的材料要符合国家标准,采血后要避免搅拌,以免让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聚。

(二)分离操作:1.血浆分离必须在专业的实验室中完成。

对于血浆分离的设备和仪器要进行严格的保养和维护。

2.储存血浆时,要按照标准要求将其分装成小袋,并进行冻存储存。

储存条件和贮存时间也要符合相关的标准。

三、采集血小板血浆后的处理措施采集到血小板血浆后,要立即冷冻保存,避免长时间储存和常温环境下保存,以免血小板降解、凝聚等情况的发生。

同时,采集后的血浆还需要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采集血小板血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在操作中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标准和流程,才能够确保采集的血小板血浆质量合格,并有效地预防一些可能出现的危险和传染。

同时,供血者也应自觉履行义务,配合完成采血工作,让血小板血浆得到规范、科学地采集和使用。

凝血功能检查注意事项

凝血功能检查注意事项

凝血功能检查注意事项凝血功能检查是常用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通过检测患者的凝血系统功能状态,判断患者的凝血能力和相关疾病的风险。

凝血功能检查包括许多指标,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样本采集1. 采用无菌技术进行样本采集,避免外界细菌、病毒等物质的污染。

2. 抽血前十五分钟保持安静,避免突然运动、冲洗手臂等动作导致检测结果偏高。

3. 需要注意的是凝血功能检查中的抗凝剂,例如肝素、华法林等,必须停药三到五天以上方可进行精确检测。

二、常用指标1. 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测量凝血系统外路凝血酶原的时间。

它通常用于评估凝血因子Ⅴ、Ⅶ、Ⅹ、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的活动性。

APTT是衡量血液内部凝血体系的时间,用于评估血小板、凝血因子Ⅸ、Ⅹ、Ⅺ、Ⅻ、负荷的预防性抗凝药物。

TT常常用于评估凝血线路的最终步骤,即纤维蛋白原转化成纤维蛋白的方式和时间。

4. 纤维蛋白原(Fbg)Fbg是血液凝固过程所必需的基质,它评估凝血状态的变化并评估患者的出血危险性。

三、注意事项1. 鉴别诊断:凝血功能检查的结论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2. 异常结果:检测结果可能会报告异常值,但这并不代表病情危重,必须通过进一步史、体、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

3.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在化验结果上表现出差异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常见的出血性病例。

4. 辅助治疗:在评估出凝血时间和出血风险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根据。

凝血功能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如果需要进行凝血功能检查,需要遵守科学的操作步骤,避免细小错误的干扰,以便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血液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有了空前提高,血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高效、高重复性的特点使得血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起来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不稳定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现将多年临床检验工作中所了解的关于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进行如下探讨。

1 方法学的缺陷
目前血液分析血小板大多数采用电阻抗法进行计数,也有光散射法或其他方法,其原理大都是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进行区分和计数。

这种检测原理决定了对于血小板数量和形态正常的标本,结果比较可靠,但是对于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形态异常者,结果误差就比较大。

正常人的血小板体积平均分布是2~30fl,体积分布直方图明显地向右延伸,不对称,即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大血小板。

在病理情况下,大血小板会更多增加,由于大部分血液分析仪不能将大血小板与小红细胞进行区分,致使许多大血小板被当成小红细胞计数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

2 抗凝剂因素
ICSH推荐使用EDTA盐抗凝,含量规定为115~210mg/ml,即115~210mg的EDTA-2K抗凝1ml的全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

工作中常用的是EDTA-2K的能抗凝2ml全血真空采血管,这就要求采血时尽量准确到2ml,采血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如血液比例过高则抗凝剂相对不足,标本会出现微凝块阻塞仪器检测孔;抗凝剂比例偏高血液相对不足,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1]。

还有极少数人的血小板在用EDTA抗凝时出现血小板聚集,这种情况可能与血浆中存在的某些自身抗体有关,多发生在肿瘤患者自身。

3 仪器、试剂的因素
血液分析仪是精密电子仪器,由于测量的脉冲讯号非常小,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仪器应安置在一个不受振荡、不受磁场、电场、噪声干扰、防潮、防尘,始终保持室温的环境中。

仪器液路的定期维护清洗也至关重要,计数管路的不清洁会造成血小板数量明显升高。

试剂的质量对血小板结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必须使用与仪器相配套的试剂[2,3],进口试剂价格较贵,因此使用合格的国产试剂是避免试剂因素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关键。

4 标本采集、储存的因素
采血过程也是保证血小板准确计数的关键。

末梢采血时应提前充分按摩采血部位后再行采血。

尤其是婴幼儿,若方法不当,如采血速度慢、出血不畅、挤压采血部位等,就会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

静脉经多次穿刺而引起的水肿及皮下出血时,因组织损伤,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液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快,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此时必须重新采血测定。

血液标本采集后,最好放置15~30min,因为血小板离体后,其形态立即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的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形成丝状伪足,数个伪足相互缠绕,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其体积一般和淋巴细胞大小相似,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随着时间廷长,这种假生聚集就会发生解聚。

5 样品溶血不完全
溶血不完全对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影响较大,会使白细胞假性升高,但在实际中作中发现不但影响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还会影响下一例样品和血小板计数,可能由于红细胞碎片冲洗不彻底造成血小板假性增高,这种情况在半自动血液分析仪需手工滴加溶血剂时较易出现。

6 小红细胞增多或巨大血小板增多的因素
当患者红细胞大小不均、尤其是以体积<70fl的小红细胞居多时,部分极小红细胞会计入血小板数,引起血小板假性增高。

这种现象在使用电阻抗法原理计数的仪器中易出现,因为血小板和红细胞是在同一个检测系统中通过体积大小来识别,小红细胞的脉冲信号可能被
视为血小板信号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4],同理,当血液中巨大血小板增多时,也会使血小板计数减少。

还有所谓的卫星现象,是因EDTA抗凝中血小板黏附于分叶核粒细胞表面,出现巨大血小板,所以计数时没有包括在内,此时都应用显微镜重新计数血小板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7 高镁血症及脂类与蛋白聚集的影响
临床上常用MgSO4来预防控制妊高症子痫的发作及用于治疗先兆子痫。

高浓度的Mg2+镁离子有类似Ca2+的生理作用,通过改变血小板胞内cAMP水平而引起血小板聚集,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

脂类与蛋白的聚集体,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可促进血液高凝状态,使凝血因子活性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纤溶性降低,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

8 疾病因素
菌血症患者血液中的大量细菌可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增高,在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转移癌、自体免疫性疾病、重度感染及某些不明疾病血浆中冷球蛋白增加或白血病、妊娠、血栓性疾病、糖尿病等血桨中冷纤维蛋白增加,可使血中非晶体物质聚集,引起血小板计数值假性增高[5],此时可将标本放置37℃水浴后计数。

以上关于血小板检测的影响因素是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遇到的,了解了这些因素后,在操作中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遇到有问题的标本、有问题的结果,就要认真分析仔细研究,一定要让最后发出的报告最真实的反映客观实际,这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探索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